閱讀屋>讀後感> 餐桌上的文化讀後感

餐桌上的文化讀後感

餐桌上的文化讀後感

  餐桌上的文化讀後感

  國曆代名士中,我最喜愛的一個群體是“竹林七賢”,喜愛的原因很簡單,文人自古不愛抱團,多故作清高,像李白、杜甫這樣的好基友,並不算多,況且“人多了亂,龍多了旱”,7個人能喝到一塊去,以喝酒、縱歌為最大樂趣,堪稱奇蹟。7人當中,嵇康是安徽宿州人,阮籍是河南尉氏人,王戎是我老鄉,山東臨沂人……這哥幾個是怎麼聚到一塊的,詳細情節不得而知,但怎麼分的大家都知道,因為政治分歧,他們鬧掰了。所以竹林七賢帶給我們的教訓就是:好好吃飯,別談政治。

  中國人喜歡扎堆吃飯,這事兒是從皇帝那兒開始的。皇帝請吃飯是頂層的聚會,竹林七賢的吃飯是古代中產階層的抱團,其實在中國民間,集體吃飯更是一種傳統、一種文化。久遠的不說了,在我童年時,1980年代前後的農村,鄰里之間就瀰漫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飯香,誰家蒸了白饅頭,誰家包了韭菜雞蛋餡的水餃,誰家燉了一鍋令人饞掉牙的下水,在空氣裡隨便聞一聞就知道。

  孩子們的鼻子最靈,發現空氣裡有不一樣的香氣,循著味兒就過去了,別人家的看家狗都攆不走。多數時候誰家飯好吃,就在這家就地解決了肚子餓的問題,少數時候,鄰居們是會端著碗把好吃好喝的送過來的。要是平時在吃飯方面有迎來送往的交情突然中斷了,那一定是兩家發生了深仇大恨。

  我記憶中最美的味道,當屬奶奶做的“布袋飯”。所謂“布袋飯”,就是在家裡大鍋煮粥的時候,用布袋子裝半袋子米,在粥裡煮。粥煮熟的時候,稀薄稀薄的,大人們喝稀粥,吃鹹菜,啃煎餅,小孩則去分享那袋子“布袋飯”。雖然從來沒獨吞過一整袋子的“布袋飯”,總是要與弟弟妹妹們一起來瓜分,但幾個孩子一起,小心翼翼地去體會米飯的.味道,已經永遠地寫進了童年的美好回憶。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中國的飯局,充滿了儀式感,被提煉出來那麼雋永的文化味道,也灌注瞭如此眾多的情感元素。網際網路讓年輕人變成了一個個孤獨旋轉的個體,飯局文化也變成了人手一個手機刷朋友圈、搶紅包,好好地吃頓飯,居然變成了一件難事。

  有時候真想穿越到古代,或者回到30多年前的童年,體會一下吃飯作為一個盛大節日的味道啊。

  餐桌上的文化讀後感

  今天,我和媽媽共同閱讀了一篇美文----《餐桌上的答案》,頗有感慨。

  文章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在“我”小的時候家裡很窮,每隔半個月才吃一次肉,而鄰居家則天天都吃肉。於是,我問媽媽為什麼他們天天都吃肉。媽媽把我帶到了一個建築工地,帶我打了一天工,賺的20元錢,買了肉吃。這是,我才恍然大悟,知道了鄰家的餐桌上的答案。那年我11歲。

  一個11歲的孩子都懂得了只有付出才會有回報,那比他大的我們呢?可以說是嬌生慣養,養尊處優,不懂得生活的艱辛、困苦,只會享受,還和父母耍性子。我想起爺爺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你們這代人啊,沒有什麼你們想做做不到的,只有你們想不到的。”不錯,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但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樑,更要接受生活的磨礪。要知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冷來”。只有這樣,我們以後才可以為祖國、社會多做貢獻。況且沒有付出,哪往返報?哪來什麼享受生活、享受世界?

  文中的母親是一個值得敬重的人,她既慈愛又教子有方,讓孩子透過實踐懂得了人生真諦。今天,又是一個非凡的日子----母親節。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一樣的愛孩子,一樣的為孩子無私奉獻。祝媽媽您節日快樂!這十幾年來您辛勞了!

  生活中的快樂是來之不易的,只有付出相應的勞動,才可以的到相應的報償。讓我們接受生活的磨礪,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吧!

【餐桌上的文化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