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求職> 憶秦娥 李白 閱讀答案

憶秦娥 李白 閱讀答案

憶秦娥 李白 閱讀答案

憶秦娥是李白所做的一首詩,以下是PINCAI小編整理的關於憶秦娥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和參考!

憶秦娥 李白 閱讀答案

原文

憶秦娥

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註釋]樂遊原:又叫“樂遊園”,在長安東南郊,是漢宣帝樂遊苑的故址,地勢高,可以遠望,漢宣帝偕許皇后出遊至此,迷戀於絢麗的風光,以至於“樂不思歸”;唐代在此大興土木,是登高覽勝最佳景地。

8.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9.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係的?(6分)

8、答題要點:

①傷別盼歸:靜夜夢覺的寂寞悵惘,歷歲經年了無音信,人未歸的絕望。(3分)

②家國之感或王朝興衰(或歷史更迭)的悲壯慨嘆。(2分)

9、答題要點:

①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下闕氣象陡換,情感跌宕,境界遂開。

②上闋借 “簫”“夢”“月”“柳”等意象營造幽怨悽婉的意境,表達了送別盼歸的愁苦。

③下闕則意境博大開闊,“古道 ”“漢陵”“西風殘照”的.蒼茫悲壯,表達歷史興亡之思 。(每點各2分)

賞析一

這首《憶秦娥》,寫的是一位長安女子,自從親人離家以後,她就寢食難安,從春到秋,年復一年,親人一直杳無音信。詞人借簫聲、彎月、柳色、樂遊原、漢家陵闕等悲涼的景色,寫出了秦娥的離別之苦。全詞傷今懷古,言簡情深,氣勢雄渾,意境高遠。

上闋寫春愁,簫聲悽咽,望月懷遠,折柳憶別,以蒼涼的景色渲染了秦娥的離愁別恨: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玉簫的聲音悲涼嗚咽若斷若續,秦娥從夢中驚醒時,看到樓上正掛著一輪若明若暗、冷漠悽清的彎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秦樓上的彎月依稀可見,橋邊柳色年年依舊,這些都能見證當年與親人在灞陵橋上悽愴離別的情景。

下闋寫秋思,由登樂遊原到音信斷絕,詞人觸景傷懷,把個人的愁思與故國興衰、歷史變遷融為一體: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冷落淒涼的秋天,登上地勢高敞的樂遊原,遙望咸陽古道,車馬稀疏,親人多年來音信早已斷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親人杳無音信,在西風蕭瑟、落日餘輝的光照下,眼前只見漢王朝的陵墓一片淒冷荒涼的景色。

【賞析二】

上闋寫春愁。秦樓上空,月色朦朧,夜深人靜,簫聲幽咽,如泣如訴。三四五句緊接,點名秦娥“簫聲咽”與“夢斷”之緣由,且於月色之外,又新增柳色,不僅構成更為淒涼的典型環境,還將這“秦娥”自己的傷別念遠,展現出人所共有的離情傷感中,以深化主題,拓寬了 境界,為進一步傷今與懷古作了一個極妙之過渡。

下闋寫秋思。樂遊園清秋節之歡樂與咸陽古道上無人傳遞資訊的冷落,形成鮮明的對比。末三句中再增加“音塵絕”,山崩地坼(che),風變而銷,加重了悲傷之氣氛。“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八字,只寫境界卻容量很大,興衰之感盡在其中,將悲與歡、聚與散、古與今、盛與衰,統統放到歷史長河中去觀照,油然生出沉重的歷史消亡感,為整篇詞塗上重重的悲壯色彩。

整篇上下兩闕,筆筆變換,但緊密相連。一春遊,一秋蕭;一碗麗,一毫曠;一以“秦月樓”為眼,一以“音塵絕”為目一一以傷別為關紐,以國家之感為結穴。其文筆流利自然,寓情於景,其至深至廣之情意,無限開闊之境界,特別結尾八字,足【王國維】“遂關千古登臨之口”,一向被譽為詞中鼻祖。

註釋:

①憶秦娥,詞牌名。唐、五代的詞,多數只有詞牌名,不另擬題目。

②“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暗用《列仙傳》上仙人簫史教秦穆公女弄玉吹蕭,引來鳳凰的典故。咽:嗚咽,形容蕭聲淒涼。秦娥:這裡借指秦地(陝西一帶)的女子。

③灞陵:在長安東郊,是漢文帝的陵墓,附近有灞橋,漢唐時代送旅人東行,到此折柳道別。

④傷別:因為離別而傷心。

⑤樂遊原:在長安東南郊,地勢很高,登上可望全城,是遊覽勝地。

⑥殘照:夕陽。

⑦陵闕:陵,帝王的陵墓。闕,墓前的樓觀。


【憶秦娥 李白 閱讀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