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科普知識>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什麼意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什麼意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什麼意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最早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十三經注疏》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下面是pincai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基本資料

【注音】bú xiào yǒu sān ,wú hòu wéi dà

【解釋】後:後代。意思是不孝順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沒有子孫後代,斷了祭祀祖宗的香火最為重要。[1]

【出處】《孟子·離婁上》第二十六章:“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中性詞。

【近義詞】香火斷絕、 後繼無人、 絕代無嗣、斷子絕孫

【反義詞】傳宗接代、 代代相傳、 香火不斷

【英語翻譯】No posterity is the greatest of the three unfilial acts。

相關出處

原文

孟子曰:“不孝有三①,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②,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孟子·離婁上》

譯文

孟子說:“不孝的事有三件,其中沒有子孫後代是最大的不孝。舜沒有稟告父母就娶妻,就因為怕沒有後代,所以君子認為他如同稟告了一樣。”

註釋:①不孝有三:據漢代著名經學家趙歧《十三經注疏》中“無後為大”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即:不孝的三件事是:一、對父母的過錯“阿意曲從”,使父母陷入“不義”;二、家境貧困,父母年老,卻不願當官求俸祿以供養父母;三、不娶妻子,沒有兒子,斷絕了後代。②舜不告而娶:傳說舜的父親兇狠愚蠢,舜如果告訴他娶妻的事,肯定得不到他同意。不稟告不合禮,沒有後代又是最大的不孝,兩相權衡,只好“不告而娶”。

孟子有關孝道的這一論述,並非無的放矢,而是深深植根於漢民族傳統的信仰。漢民族傳統信仰為“敬天法祖”,所謂法祖的觀念表達了漢民族的靈魂觀。有限的肉體生命是人類觀念領域最深層的'焦慮,各民族都有長生不老的傳說,尋求生命無限延續的方式是人類古老的共同追求。漢民族的靈魂觀既不同於來自印度的佛教的輪迴轉世觀念,也不同於把一切歸結於上帝意志,追求末日救贖的基督教觀念,而是強調了順應自然,寄望於人的生命能在後代身上得到某種延續,由此產生了漢民族獨特的祖先祭祀傳統。人死而靈魂不滅,後輩的祭祀使先人的靈魂永存,而先人的靈魂世代保佑後人的觀念由此產生,早在商朝就已存在的祖先祭祀在周朝正式確定下來,成為漢民族的信仰形式。由此,產生了對傳後的重視,對於傳統漢族人而言,無後意味著死後無人奉祀,意味著生命的真正意義的徹底斷絕,意味著深深的絕望。所以,對漢族人來說,不努力娶妻生子而導致無後,是最大的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什麼意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