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遷客覽物《岳陽樓記》讀後感

遷客覽物《岳陽樓記》讀後感

遷客覽物《岳陽樓記》讀後感

導語:《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於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為重修岳陽樓寫的。本文為品才網為網友精心準備遷客覽物《岳陽樓記》讀後感,歡迎瀏覽

遷客覽物《岳陽樓記》讀後感

前不見古人,使我們愴然涕下。自古遷客騷人多會於岳陽樓。我們無法再現當年的景象,留給我們的是一些深深的遺憾和無盡的思考。

岳陽樓雄偉壯觀,洞庭湖南極瀟湖,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巖疆。有著街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的雄偉,有著朝暉夕陰的無窮變化,再加上遷客騷人華麗詩篇和萬船感慨,使得岳陽樓更加神秘。

歷史已經過去,當我們五次回憶歷史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一個積極向上的滕子京,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少年不識愁滋味”人生有著升起的輝煌,也有著墜落的遺憾。於是滕子京遭貶而你又受牽連,但你並沒有消沉,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的遭遇令人悲嘆,真是“卻道無涼好個秋”。或許辛棄疾也和你一樣“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壯歲族旗擁萬夫”。但最後也只有“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鄰家種樹節”的遺憾與無奈。《美芹十論》、《九議》也隨之成為歷史泛黃的一頁而後十六十年則讓人頓覺悲哀。

或許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刀光劍影。你,范仲淹的淚光朦朧了蒼顏白髮。於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了你無畏的誓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了你的人生態度。你的精神、品質永遠活在後人心中,你也因此得到了永恆。相信若干年後仍然能夠聽到你那豪邁的壯語!

岳陽樓雄偉壯觀,洞庭湖南極瀟湖,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巖疆。有著街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的雄偉,有著朝暉夕陰的無窮變化,再加上遷客騷人華麗詩篇和萬船感慨,使得岳陽樓更加神秘。

歷史已經過去,當我們五次回憶歷史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一個積極向上的滕子京,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少年不識愁滋味”人生有著升起的`輝煌,也有著墜落的遺憾。於是滕子京遭貶而你又受牽連,但你並沒有消沉,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的遭遇令人悲嘆,真是“卻道無涼好個秋”。或許辛棄疾也和你一樣“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壯歲族旗擁萬夫”。但最後也只有“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鄰家種樹節”的遺憾與無奈。《美芹十論》、《九議》也隨之成為歷史泛黃的一頁而後十六十年則讓人頓覺悲哀。

或許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刀光劍影。你,范仲淹的淚光朦朧了蒼顏白髮。於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了你無畏的誓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了你的人生態度。你的精神、品質永遠活在後人心中,你也因此得到了永恆。相信若干年後仍然能夠聽到你那豪邁的壯語!

遷客覽物《岳陽樓記》讀後感

岳陽樓之所以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看來和范仲淹的千古之名記《岳陽樓記》不無關係。誠如《岳陽樓記》開篇所述洞庭勝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此等壯景,才是名副其實的巴陵之絕啊!站在岳陽樓之上,憑欄極目,向西從南望,洞庭湖大橋煙波浩渺,遠嵌天際;向西從北望,洞庭湖大橋如長虹飲澗,坐落天邊;令人產生那長江氣吞山河萬里之勢;向西凝目,湖心君山孤島在萬頃碧波中盪漾,勝似蓬萊仙境。不知有哪位大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江漢間多瓊臺傑閣,而岳陽為最。”欲比滕王閣一眺西山,黃鶴樓擬一漢陽之樹,而岳陽樓呢?湖天一色,一碧萬頃;山嶽潛形,商旅駐足;萬千氣象,大觀天成。令人“心曠神怡,榮辱偕忘”,幾乎如臨世外。難怪唐人李白詩云:“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我則看來,還不如“欲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陽樓”。說起岳陽樓,李白是脫不了干係的。話說唐乾元二年春,李白流放夜郎至巫山途中遇赦,後途岳陽登此樓,興奮之情溢位言表,吟道:“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因故得名“岳陽樓”。

岳陽樓名始李白,讓岳陽樓久負盛名的卻是北宋兩位重臣范仲淹和滕子京。家境貧如糟粕的范仲淹從小立下“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在參加政治時事時,抨擊時弊,抵禦西夏,數次向朝廷舉薦德才兼備的大臣滕子京,滕子京從統帥千軍萬馬的節度使貶知岳陽,又透過重修岳陽樓震驚了朝野,而滕子京又深知文以樓名,樓以文傳的道理。儘管李唐以來,以岳陽樓為題的詩賦極多,卻大都“平淡無奇”因此他以時任岳陽郡守之職,親作“求記”長書,懇請摯友范仲淹撰寫岳陽樓記。大概是效仿了洪州都督重陽盛宴引出王勃《騰王閣序》之千古名篇,就這樣,歷史上又一駭世宏文《岳陽樓記》問世,由此岳陽樓名聲大噪,千古不衰,屢毀屢修,心想著,倘若沒有文人出自內心熱愛讚頌江山,景再怎麼秀麗,也缺乏藝術底蘊,更別再談有什麼旅遊價值了。再說來,這樓中囊括詩聖遺篇,偉人筆墨,天下名樓,三者互給補足,融為一體,真可謂是相得益彰。從整體上看,有如錦上添花,妙哉妙哉!

前面說道這岳陽樓引得古今文人不惜筆墨地贊,著其之作,簡直浩如煙海,民間小傳忽略不計,自南朝至清光緒怎麼說都有將近五百來篇。大氣之作除范仲淹《岳陽樓記》外,還有孟浩然的“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等氣吞乾坤之曠世詩吟。正處沉思之中,忽聽到“湖南廣益實驗中學的小遊客們,請跟我來。”原來是導遊在催我們下樓,我便依依不捨地下了樓。上車腿腳稍感痠痛,坐下神魂顛倒欲睡。閉眼想來,必要寫此一記,投入岳陽樓文海之中,也算不虛此行了吧!

遷客覽物《岳陽樓記》讀後感

深秋的一天,我慕名來到位於洛陽以南四十公里萬安山下的范仲淹墓,憑弔這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望著松柏掩映的石碑古冢,穿越千年變幻的歷史風雲,一種莫名的感慨油然而生。

瞭解范仲淹是從《岳陽樓記》開始的。范仲淹以其波瀾壯闊的一生與千古絕唱的《岳陽樓記》,在史冊上留下了關心國家命運,情繫百姓憂樂的光輝形象。“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個封建社會計程車大夫,能有如此高尚的思想境界,是他憂國憂民情懷的高度概括,是他追求社會和諧的理想經典,實在難能可貴。堅守這樣的文化信仰和精神追求,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不正是當代青年熱愛祖國、奮發有為所應有的擔當嗎?

我沒有到過岳陽樓,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卻早已使我心嚮往之。透過《岳陽樓記》酣暢淋漓的文筆,那臨江的春色,秀美的風光,八百里洞庭的浩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歡愉,彷佛盡收眼底,如臨其境。“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我真切地感受到,范仲淹所追求的社會理想,正是自然界萬類霜天競自由,天人合一的和諧歡暢,是榮辱皆忘的博愛與奉獻,是社稷民生的繁榮與平和。看如今,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更加重視環境建設與保護,歸根結底是為了全體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居安思危,憂國憂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幾十年的仕途生涯中,范仲淹始終堅持以造福天下蒼生為己任,為黎民百姓謀福祉。他為官清政廉潔,體恤民生疾苦,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但不改青雲之志。個人的榮辱得失,他一直置之度外,雖窮困潦倒,其心繫天下社稷的胸襟、超然物外的灑脫,憂國憂民的情操,像一面鏡子,在歷史的長河裡熠熠生輝,令人敬仰。

自強不息,奮鬥不止,范仲淹終其一生踐行自己的崇高理想。“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這神聖的使命感與榮辱觀,如今已成了我們民族精神的無價之寶。理想,是一面旗幟,有了這樣的精神,中華民族一定會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久久地凝視著范仲淹墓碑上那漸漸模糊的字跡,咀嚼範公留給我們的《岳陽樓記》,一任自己的思緒飄得很遠、很遠。我想,樹立什麼樣的人生觀、價值觀,應該是值得我們當代青年認真思考的重大問題。


【遷客覽物《岳陽樓記》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