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橘子的特徵。

2、用橘子皮製作出美麗的花田。

活動準備: 橘子皮,圓珠筆蓋,木工膠

活動過程:

[匯入]

1. 用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橘子。

- 我是一種橘黃色的水果。 我酸甜可口,果皮有點硬邦邦的。

- 果皮裡面都是半月形的果肉,我是誰呢?

[展開]

1、談談橘子。

- 你吃過橘子嗎?

- 橘子是什麼味的?

- 吃橘子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2、說說橘子的特徵。

- 橘子嚐起來怎麼樣?

(橘子有點兒甜又有點兒酸,有淡淡的香氣。)

- 橘子的顏色有什麼變化?

(橘子一開始是綠色的,當成熟之後就變成橘黃色了。)

- 橘子在什麼地方成長?

(橘子在暖和的地方成長。)

- 橘子有什麼用途?

(橘子除了可以當水果食用以外,由於它有清新的香氣還被用來做香水和化妝品的原料。.)

- 像橘子一樣有香氣的水果還有哪些?

(橙子,檸檬,柚子,枸橘 )

3、用橘子皮裝飾出庭院並研究製作材料。

- 用橘子皮怎樣製作出庭院呢?

4、用活動紙中的橘子皮裝飾出庭院。

① 把橘子扒開,準備好橘子皮。

② 用圓形的圓珠筆蓋印在橘子皮上,做出小圓形狀的橘子皮。

③ 用不同大小的圓珠筆蓋可以做出不同的圓形橘子皮。

④ 用做好的橘子皮裝飾出美麗的花朵。

⑤ 把做好的花朵粘在活動紙上。

[結尾]

1、讓孩子們把裝飾完的庭院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熱烈歡快的情緒,跟隨音樂玩《捏泥人》的遊戲。

2、透過傾聽音樂和觀察教師的表演學習遊戲的玩法;嘗試將自己的想法運用動作進行創造性地表現。

3、與同伴合作完成遊戲的任務,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民樂"喜洋洋"的音樂活動過程:

1、傾聽音樂《喜洋洋》,感受樂曲的情緒,感知音樂的節奏。

(1)隨樂曲進教室,完整聽音樂。

教師:聽了這首樂曲,你們有什麼感覺?

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喜洋洋》。

(2)看圖譜,感知樂曲的結構,做動作感知樂曲的節奏。

教師:大鼓怎樣敲?

教師:舞綵帶的樣子是什麼樣的(3)教師指圖,幼兒做敲鼓和舞綵帶的動作。

(4)表現其它的喜慶動作。

教師:過節的時候,我們除了敲鼓、舞綵帶還做什麼?(放鞭炮,舞龍)2. 學習翫捏泥人的遊戲。

(1) 示範《捏泥人》

教師:過節的時候,非常的熱鬧,我們敲鼓、舞綵帶……,還有玩一些遊戲呢?我請梁老師和我玩一個遊戲,請小朋友仔細地看,看看我們玩了一個什麼遊戲?

兩教師合作《捏泥人》。

教師:我們玩了一個什麼遊戲?

我捏了一個什麼?

請小朋友做××泥人的造型。

(2)教師再次示範《捏泥人》。

教師:想不想再看一次遊戲?這次又任務了,仔細看看小泥匠是怎樣隨著音樂捏泥人的,先捏了什麼?又捏了什麼?最後捏了什麼?泥人又是怎樣隨音樂做動作的?

教師:小泥匠先捏泥人的……,又捏泥人的……,最後還用畫筆畫了泥人的眼睛、嘴巴,(3)重點練習捏泥人的四肢。

教師:我們一起來當小泥匠試一試,隨著音樂來捏泥人的膀子和腿(4)兩個小朋友玩《捏泥人》的遊戲。

現在我們捏超人,男孩子變油泥,女孩子站在男孩子的'身後教師:我剛才看見小泥匠團捏泥人頭的時候,泥人還隨著音樂搖動頭真好看,小泥匠畫眼睛、嘴巴的時候泥人眼睛、嘴巴還有節奏地動呢。

3、創造新的泥人造型,玩《捏泥人》遊戲(1)玩捏泥人的遊戲(捏不同造型的泥人)教師:我們除了捏超人還想捏什麼?兩個人輕輕地商量一下,別讓別人聽見,給大家一個驚喜。

男孩子找一個空地方做造型,女孩子看一看,記住了嗎?

(2) 女孩子當油泥,男孩子小泥匠,女孩子做造型,男孩子看一看,記住了嗎?

4、想看一看你們捏的泥人嗎?

今天我們聽了《喜洋洋》的音樂,而且還跟著音樂玩了《捏泥人》的遊戲,我們除了捏大力士、……,今後還可以捏許多不同造型的泥人呢!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

課題生成:

在以培養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為重點的《賣玩具》的社會彭動中,幼兒會不會算賬成了活動是否能順利開展的前提。女幼兒為了付給別人9元錢,好不容易從自己的口袋裡數出九7元錢”(以圓片代替),結果,因為“錢”太多,對方沒拿好,撒了。既浪費了時間又影響了活動的正常開展,幼兒的思維似乎迢留在“l”和“許多”的水平上,對數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還肚糊,不能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設計了本課題。

活動目標:

1、瞭解數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2、複習10以內的組成。

活動準備:

教具:小豬木偶一個、磁鐵教具貓一隻(身上標有7元)、磁鐵數字卡片若干(1、2、5);

學具:貼有價錢的玩具若干,遊戲用的硬幣和紙幣若干(元)、掛袋人手一隻。循環遊戲的作業單若干(作業單裡的不同)。

活動過程:

1、複習數的概念。

(1)拍手數數:一個一個數~兩個兩個數一五個五個數;

(2)複習順數、倒數遊戲“打電話”;

(3)複習lO以內數的組成遊戲“碰球”。

2、學習用幾個小數組合成大數的方法付錢。

(1)情境表演“小豬買玩具”,提出問題,啟發幼兒思考

①出示木偶小豬,創設情景,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摯熱。

教師邊操縱木偶小豬邊說:“我是小豬,自從上次小我賣掉舊玩具,我就經常賣掉舊玩具,去買新玩具。瞧,了,我去買新玩具啦!”

②設計小豬遇到困難的情節,激起幼兒積極思考的:

買賣對話:

“賣大狗,我的大狗9元一隻。”(賣方配班老師)

“這隻狗我喜歡,我有錢,我買了。”(買方小豬)

“這是1元,這是2元,這是5元,噯,怎麼沒有9元起,我沒有9元錢,便宜點賣嗎?”(買方)

“不能便宜,你的口袋裡有九元錢,你動動腦筋想一想?

老師:“小豬口袋裡的錢夠嗎?它應該怎麼付錢?”

③個別操作,集體驗算。(引導幼兒思考幾種不同法,如兩個l元、一個2元和一個5元合起來是9元等。)

(2)出示磁鐵教具貓(標有7元)、數字卡片(標有1的圓形卡片若干,代替錢),和幼兒共同討論並演示數的分的關係。

提問:“買價格7元的玩具貓可以怎麼付錢?”(鼓勵多種組合的方法。)

重點:理解總數都是由幾個部分組成。

(3)幼兒玩循環遊戲。

教師講解遊戲的要求及玩法:“你們想去買玩具嗎?要買玩具首先要學會算賬。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有的需要你右分合裡添數字,有的需要你根據玩具的價格在要付的錢上打勾,小朋友要仔細想一想,算一算,比如作業單左邊的玩具賣多少錢,如果你要買,應該怎麼付錢呢?你就在右邊要付的錢上打上勾。”

3、嘗試用組合付錢的方法買玩具。

(1)“現在老師是營業員,你們想來買玩具嗎?”(請3~4個幼兒嘗試買玩具。)

(2)“你們想當營業員嗎?這次,不僅買玩具的小朋友要算賬,賣玩具的小朋友更要動腦筋,可不能收錯了錢。”(將幼兒分成兩組,輪流買賣玩具。)

(3)交流付錢的經驗,體驗成功的快樂。

課題評價:

一、效果分析

因為在此活動前曾經開展過“賣玩具”的活動,因此,幼兒已積累了一定的買賣經驗,對“賣玩具”很感興趣。在“賣玩具”的活動中,一個一個數硬幣付錢的方法也讓幼兒感到不方便,他們迫切需要學會方便、快捷的付錢方法,以滿足他們買賣玩具的需要。所有這些,為數學活動“買玩具”打下了良好的鋪墊,成為幼兒主動學習的動力。活動中,透過看情景表演、幫小豬解決難題、學算賬及要玩具,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幼兒嘗試了多種組合的方法。他們和

投入,思維也很活躍,活動環節的一步步深入將幼兒的情緒逐步推向高潮,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專家點評

孩子都有介入成人生活的願望,而買賣常是發生於成人之間的活動,幼兒只是旁觀者。當老師把“買賣”引入幼兒的活動,有場景、“商品”、有“錢幣”、有“交易”時,幼兒的需要被激活了,於是,他們很投入地進行“錢幣”與“貨物”的交換,進行錢幣的計算。老師們不妨再大膽些,在班級或幼兒園搞一個小“市場”,讓幼兒把自己不想玩的玩具帶來,帶上10元錢(由不同面值組成),讓幼兒進行“交易”,以體驗一次真正的錢幣與商品之間的關係,在生活中應用數學。

可以斷言:當數學活動與幼兒的內在需要聯絡起來時,他們的數學活動會非常投入。

三、反思與討論

你瞭解孩子的問題和需要嗎?試著也從孩子的問題和需要生成教育活動。

資料卡——有關幼兒學習數學活動的關鍵經驗。

發展邏輯推理的關鍵經驗。

分類。

*探究和描述事物的特徵。

*注意並描述事物的異同,進行分類和匹配。

*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和描述物體。

*描述事物所不具有的特徵或不歸屬的類別。

*同時注意到事物的一個以上的特徵。

*區別部分和整體。

排序。

*比較:哪一個更大(更小)、更重(更輕)、更粗糙(更平滑)、 響(更輕)、更硬(更軟)、更長(更短)、更高(更矮)、更寬(更窄)、更暗(更明)等等。

*根據某種特徵來排列物體,並描述他們之間的關係(最長的、最短的等)。

數概念。

*比較數量:多/少,等量:更多/更少,數目一樣多。

*用一一對應匹配的方式來比較兩個數群的數量。(如:餅乾和小朋友的數量是否一樣多?)

*點數物體和唱數。

理解時間和空間的關鍵經驗。

空間關係。

*裝拆物體。

*重新安排一組或一個物體的空間位置.(摺疊、彎曲、鋪開、堆積、結紮),並觀察由此產生的空間位置的變化。

*從不同的空間角度觀察事物和場景。

*體驗和描述物體的相對空間位置(如:在中間、在旁邊、上去、下來、在頂上、在上面、在……以上)。

*體驗和描述物體和人的運動方向(去、來自、進去、出來、朝向、遠離)。

*體驗和描述事物之間和地點之間的相以距離(靠近、鄰近、遠、緊靠、相隔、在一起)。

*體驗和表徵自己的身體:有什麼樣的結構,身體各部分的功能是什麼。

*學習確定教室、幼兒園以及周圍環境中各種物體的位置。

*理解繪圖和圖片中所表徵的空間關係。

*識別和描述各種形狀。

時間。

*制定計劃和完成計劃。

*描述和表徵過去的事件。

*用語言推測將要發生的事件,併為此作好適當的準備。

*按訊號開始或停止一個動作。

*識別、描述和表徵事件的順序。

*體驗和描述不同的運動速度。

*在講述過去和將來的事件時,學習使用慣例的時間

*比較時間的間隔(短、長、新、舊、年青、年老、一會兒 間)。

*注意觀察把鐘錶和日曆當作時間消逝的標記。

*觀察季節的變化。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