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通用38篇)

  大力弘揚中華傳統家庭美德,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挖掘優秀家風故事,展示家教家風的精神力量,引導廣大家庭建設文明向上的家庭文化。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希望對您有幫助。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1

  家風一個令人深受感悟的詞語成就了我,使我忍俊不禁覺得心中滿滿都懷著感激之情,在生活中,我薰陶著那獨一無二的好家風伴我成長,讓我從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變成一個積極向上、謙虛、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是哪些好家風改變了我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俗話說“父愛是船,母愛是帆。”父愛破著浪前行,母愛引導我在茫茫人海中不迷失方向的行駛,他們讓我在成長的海洋中乘風破浪,讓我不畏前險。”誠實守信,誠信待人”隨著時間的腳步潛移默化地成了我的好家風,他就像春天柔和的雙手溫暖著我的心田,讓我心中的花朵絢麗地綻放,讓傳統的文明美德發揚光大。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是我的家風之一。深深的教導:在生活中,我們不能有一點兒的害人的想法,也不能丟了那麼一點兒的預防壞人的一種正確的心裡”。而且,要尊敬長輩、勤勞節省、誠實守信、樂於組人、不驕不躁。記得那次我還小,去郊外遊玩過程中,閒著無所事事的我,一邊用小手牽著媽媽的大手,一邊觀賞著唯美的畫面,突然,"呸"的一聲,一口痰調皮的從我的小嘴跳了出來,隨即,又不聽話地蹦到了地上,這時媽媽的順風耳和千里眼察覺到我的動靜,立馬張口就急的火著了似的“哎呀”!你什麼能這樣破壞環境呢?你知道嗎?環衛人士早出晚歸,不管什麼節日都沒有假期,可幸苦了!你的不文明的行為會深深的刺痛他們的心!害人之心不可有呀,!聽著媽媽的喋喋不休的教訓中,我漸漸的把紅的像小蘋果的小臉低到了地上那次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有可能把“害人之心不可有”改成了“害人之心不可無”了,所以即使這件小事有多麼的小,也教導了我待人處事。最後,我想說“好家風養育著我,成就了我!”

  家風,正像“播下了一種行為,收穫了一種習慣,播下了一種習慣,收穫了一種性格,播下了一種性格,收穫了一種命運”這句話。是啊,家風給我們播下、收穫了一種習慣、性格、命運,最終成就了這麼一個我,它還讓我有一技之長立足之地,讓我的生活多彩多姿、無憂無慮、井井有條。現在的我,就是你澆灌過的樹,你又是一頂小傘幫我擋過那一陣陣風,一滴滴暴雨,謝謝你,你成就了我,你的恩情我一定用行動湧泉相報!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2

  “ 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我們的家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有歡樂也有爭吵,但更多地還是快樂。構成這種和諧氛圍的主要因素是我們自定的那些不成文的“家風家訓”,雖然父母水平不高,能夠教給孩子的知識有限,但是他們會教給我做人的原則和生活的態度,在這種健康的、和諧的生活準則下,我會健康、自信地茁壯成長。

  父母在家也給我定了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讓我每天要堅持寫觀察日記。那時我才上 三年級,剛開始的確很困難。有時候我也會跟家長抱怨:“媽媽,我實在寫不出來啊,我能看到很多東西,但是回到家動筆的時候我會發現,能記在腦子裡的只有幾句話。”那是,父母都是很堅定地說“那不是還有幾句話麼,你就把這幾句話寫出來,數量我可以不要求,但是質量必須要有保障,你記不住、不會寫就是因為你看的書太少,所以你要都多看書,才能夠積累好句子”在父母要求下,我把寫日記的好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現在我也不用擔心寫不出好作文了。

  “處世為人理應與人為善”這是父母給我定的第二條“家規”,在我懂事開始,父母就教育我要尊重長輩,做人要誠實,不幹壞事,不說髒話。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要友善,不要因為小事就斤斤計較,傷了和氣。做一個寬容、有涵養的女孩。到現在我都從未罵過人。 在家裡,家長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那作為新一代的我們,要努力將前輩的優良家風傳承下來,讓它成為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引領我們健康成長。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3

  今天,我們老師讓我們寫“家風。”“家風是什麼?”我回到家問媽媽。

  媽媽說:“家風,家風就是我家的風俗,要靠你自己去發現。”

  到了吃飯時間,看著滿滿一大桌我愛吃的菜,我拿起筷子就要加菜。爸爸叫住了我,說:“爺爺開始吃了,你才能吃。”我明白了,家風就是尊敬長輩,吃飯時長輩先吃,我們後吃。有一次,我盛了一碗湯,頭趴在桌子上,嘴裡不斷髮出聲響。媽媽就對我說,吃飯不能發出聲音。我明白了,家風就是吃飯不聲,吃自己面前的菜,不挑食。

  一次,叔叔來我家做客,我見了連忙說:“叔叔好,叔叔請坐!”叔叔誇我懂禮貌,我心裡非常高興。知道了懂禮貌也是一種家風。 媽媽就對我說:“你幫我做點家務,就有新的家風了。”於是我就去掃地,掃完地又去洗菜。媽媽就誇我做得好。真的我又知道了講衛生愛勞動也是家風。

  我家對面有一個小孩,他很壞,經常和小夥伴打架,罵別人。媽媽對我說:“一個孩子要有教養,不打人不罵人。”

  家風就是尊老愛幼懂禮貌,講文明,講衛生。一個家庭如果有一種良好的家風,就會益於子孫後代。我們一起帶領家人建一個好的家風。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4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我們對爸媽的牽掛;是爸媽累的時候一句安慰話;是冬天裡為爸媽準備的一盆暖腳水;是我長大後和爸媽的陪伴……“孝”這個字人人都知道,人人都在做,所以,我家的家風第一條就是“孝”!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前天我家發生的故事。

  那是一個週末,我早早地上床睡覺了,迷迷糊糊中聽著客廳裡吱嘎聲,接著是桌子和椅子的碰撞聲,“啪!”隨著爸爸“哎喲!”慘叫,應該是他摔倒了。我立馬翻身起床來到客廳,只見爸爸斜坐在茶几底下,頭靠在茶几的扶手,一隻鞋拿在他的手上,另一隻飛出好遠,爸爸滿臉通紅,眼角額頭皺出一條深深的“褶子”,大豆般的汗水襯托著痛苦的表情,原來他喝醉了!

  我急忙拉起他,準備扶他回房休息,突然,我的手上感到一團黏糊糊的液體,一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我定睛一看,我滿手沾滿了白色的唾液,其中還夾雜著各種顏色沒有消化的食物,細如絲線的金針菇、白色的藕片、紅色的胡蘿蔔……我噁心地打了一個寒顫,那刺鼻的氣味讓我不由自主地退後幾步,怎麼辦?

  恍然間,我彷彿聽到媽媽曾對我說,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是孝敬,因為“百善孝為先”!記得當時我十分自信地對媽媽說,“媽媽,您放心,您老了我決不嫌棄你,我會對您好!”我永遠忘不掉那時媽媽看著我的眼神,洋溢著幸福…….

  我眼前又浮現出爺爺生病住院時的情境,每天,爸媽都會提著熬的粥和水果去看望,陪爺爺聊天說話。爺爺因為生病不能下床方便,爸爸就親自為爺爺清洗便盆,一家人在一起總其樂融融,爺爺臉上一直掛著笑容,似乎忘記了病痛……

  看到爸爸難受的樣子,想到他平時為了我們家辛苦的在外面工作;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颳風下雨,六年來從未間斷地送我上學;每次放假,爸爸總是陪伴我玩耍……想著想著,我忘記了眼前嘔吐物刺鼻的味道,默默地拿起紙巾……

  第二天,爸爸起了個大早,正準備打掃,卻看見客廳乾乾淨淨,他愣了一大跳,連忙跑來問我:“女兒,這麼髒是你幫我打掃乾淨了?”我微微一笑:“百善孝為先嘛!爸爸,你要不要喝點蜂蜜水呀?”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爸爸眼中閃爍著淚花,聽到爸爸輕聲地說道:“我的女兒長大了!”

  “孝”在我們家成了一種習慣,受著爸媽的影響,我願意做一個孝順的女兒,因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愛,並且願意將這份愛傳承下去。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5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成為有用的人。

  以“勤”為榮

  我的爺爺奶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一生都和田地打交道,爸媽下班回來也常去田地幹活。家庭條件很富裕,但吃的蔬菜全是自己種的。也許是受長輩們的影響,我和弟弟放學後經常主動幫爺爺奶奶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農活。

  去年因下大雪學校放假一星期,菜市場里正是芹菜價格的黃金時期,我和弟弟冒著寒冷和爺爺奶奶一起去大棚裡搶收,割菜、理葉、搬菜,小手凍得通紅,也不叫一聲苦,連續奮戰四天,兩個大棚的芹菜全都賣給了菜販子,望著爺爺從菜販子那裡換回的一大把錢,大家都欣慰地笑了。

  以“誠”為本

  媽媽從小告訴我誠實是做人的本分。一次,我去市場幫媽媽買水果。在挑水果的時候,一個芒果從貨架上掉了下來,我眼疾手快,急忙伸手去接。

  這個芒果軟軟的,涼涼的,摸起來很是舒服,還散發著一股誘人的香味,令人垂誕欲滴。我抬頭一看,攤主正在一邊背對著我打電話。我突然想起來媽媽告訴我做人要誠實,於是又低下頭看了看芒果,狠狠地嚥了一口唾沫,放棄了把芒果佔為己有的念頭,走上前,對攤主說:“阿姨,你的芒果掉了。”阿姨看看我手裡的芒果,微笑著點了點頭。

  以“和”為貴

  爸爸從小就教育我和弟弟以和為貴。一天鄰居凱麗來我家串門,弟弟提議一起在院子裡滑滑板,可是,家裡只有一個滑板。我決定讓弟弟和凱麗輪流玩一個滑板。終於輪到凱麗了,她迫不及待的跨上了滑板滑了起來。不一會兒,凱麗從滑板上摔了下來,人到沒事,但弟弟那心愛的滑板卻被磕掉了一個角。

  弟弟見狀,衝凱麗要賠滑板!”。凱麗連忙給弟弟賠不是,我趕緊去說服弟弟,媽媽趕來了,說:“樂樂,凱麗不是故意的,滑板壞了,媽媽還可以給你買,友誼破碎了,就很難補好了,快去和凱麗道歉吧。”弟弟似乎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理取鬧,原諒了凱麗。

  就這樣,我們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茁壯成長。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6

  記得有句話說,我們每個人的家庭就好像是一塊土壤,我們孩子就是從這塊土裡長出來的花朵,相信這個世界上每朵花都是獨一無二的,正如每個家庭都有著不一樣的家風,澆灌著每個孩子的成長。

  那麼我們家的家風主要歸為三點:

  一是平和陽光的心態:我在一個輕鬆,自由的家庭氛圍里長大,爸爸媽媽從小就很尊重我,有事會和我商量,給我很多的選擇權,不會強求我做不喜歡的事情,我們之間有時就像朋友一樣玩鬧和說笑。所以我也學會了尊重每一個人,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每一件事。

  二是積極上進的追求:我的爸爸媽媽都很愛學習,經常看書,平時還會參加一些培訓課程來充實自己,媽媽經常告訴我: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主動,自發的學習是成長速度最快的法門。在這樣的氛圍薰陶下,我還沒上小學就已經看了很多書,養成了熱愛閱讀的好習慣。在學習上,我也有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本不要爸爸媽媽費心。

  三是寬以待人的原則:平時爸爸媽媽經常教育我,要像大海一樣有一顆容人之心,正因為這個世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所以世界才精彩。記得有一次我在學校裡和一個同學鬧了彆扭,回到家裡氣沖沖地告訴了媽媽,我再也不理那個同學了,他讓班裡的所有人都討厭。媽媽先安撫了我的情緒。到了晚上,爸爸媽媽一起心平氣和的和我討論,記得爸爸說:我們要討厭一個人太簡單了,最難的是從你討厭的那個人身上去發現他的“閃光點”,而這樣的人將來就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說完還和我打賭能不能去發現那個同學身上5個優點。就這樣,在找對方優點的過程中,我和很多同學都成為了好朋友。

  以上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好的家風就像土壤裡的養料,無時不刻不給花朵滲透著營養,我也希望家家戶戶都有著良好的家風,讓我們每個孩子都能美麗的綻放。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7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潤物細無聲的小雨點。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記得把倩倩剛送進幼兒園時,我擔心的是孩子會不會哭著找媽媽,會不會自己小便洗手,會不會自己吃飯,媽媽不在中午能安然入睡嗎……生活上的一切我都擔心著。孩子入園一週來,出乎我們全家的意料,她不哭也不鬧,從老師的反饋來看,倩倩能自己大口的吃飯,自己睡覺,也不怎麼哭鬧,似乎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生活,全家都為此感到高興,似乎一切走上正軌。一天我提早下班回家,倩倩已經放學回家,正專心的玩著玩具,我不經意間看到她手裡拿著幾片雪花片在玩,自己好像沒買過這樣的玩具,這是哪來的呢?我問道:“寶貝,你手裡玩的雪花片是哪來的?”孩子天真的回答我說:“是幼兒園的呀!”我聽了忙問:“那你是怎麼拿回來的?”孩子告訴我說是偷偷放在口袋裡拿回家的,聽了她的回答我忙找奶奶問是怎麼回事,孩子的奶奶說有時是看見她會拿一兩片雪花片回家,看看是小東西自己也沒在意,只要孩子高興就好。奶奶的話讓我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關心少了,隔代的溺愛會對孩子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我得告訴她們這樣是不對的。孩子的這種行為我沒有責怪和發火,而是讓她知道幼兒園的玩具是小朋友們一起玩的,玩具的家在幼兒園,離開幼兒園它們也會不開心。接著和奶奶溝通,讓她以後每天接孩子的時候問問她口袋裡有沒有玩具忘記放回去了,如果有,就趕快送回去。

  隨後的每一天,我都會提醒奶奶每天問問倩倩,有時也會問孩子今天有沒有忘記把玩具送回家,剛開始奶奶告訴我,倩倩今天又拿了玩具,不過提醒她後就送回去了,後來倩倩會主動和奶奶說自己沒有忘記送玩具回家,幾周後,倩倩已經牢記幼兒園的玩具是大家一起玩的,不能拿回家。經過這件事,我發現倩倩變得懂事了,不再亂動別人的東西,不隨便接受別人的禮物,和小朋友相處也懂得謙讓了。

  怎樣的教育就會有怎樣的孩子。良好的家風能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8

  兒子從小就得到親戚朋友們的寵愛,每逢過生日,禮物、蛋糕,玩樂……只要他想到的,統統都堆在他面前。五六歲的時候,他就牢牢記住了自己的生日,卻不知道我們的生日。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反省自己:在給予兒子愛的同時,有沒有教他愛別人呢?

  正好快到我生日了,何不借此機會教育孩子呢。我故意撅起嘴巴,衝兒子撒嬌:“爺爺過生日收到我們送的生日禮物,那我過生日呢,當兒子的也要送媽媽一個禮物才對呀?”兒子稍一愣神,想想也對,於是痛快地點頭同意。然後我們又告訴他:送禮物不在於價格高低,而在於你準備禮物時所花的心思,要揣摩對方喜歡什麼、要進行包裝以示尊重、要說祝福的話……生日那天,兒子神秘兮兮地拖著他爸爸出門了,我在家好奇地期待著,大半天,爺倆終於回來了,兒子一手捧著一束玫瑰花,一手拎著蛋糕,一進門就笑盈盈地對我說:“媽媽,祝你生日快樂,越來越漂亮!”放下蛋糕,他又變魔術似的拿出一支口紅:“生日禮物哦。”我給了兒子一個大大的擁抱。他爸爸說:“買花的時候,花店的阿姨誇他懂事、孝順、有愛心!”兒子的臉紅紅的,眼睛亮亮的,腰桿直直的,他開心極了!一個向兒子索愛的過程,卻讓兒子體驗到了愛之付出的快樂!趁熱打鐵,我們展開了討論:愛一個人,除了送禮物,還可以怎麼做?……

  “愛己,請先愛人”,在我們家成了每個成員心領神會的契約。每週,我們堅持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看望;外公病了,兒子和大人一樣陪護守夜;我外出開會,兒子總是電話噓寒問暖;汶川地震,兒子捐出了平時捨不得花的所有零花錢;外出購物,兒子自告奮勇幫忙提大袋小袋……

  其實,愛不只是得到,更是一種付出,一種強大的能力。真正愛孩子,就應在其心中播撒一粒愛的種子,讓其生根發芽,然後以愛生愛。愛家長,愛同學,愛老師,愛身邊的人,愛一草一木……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9

  勤於學,學以致用,利於生活,服務社會;儉養德,德才兼備,清正廉潔,奉公守法。這是我家的教子之道、治家之本。

  勤學則善思,收穫幸福生活。我很平凡,高中畢業即從軍十一年,文化不高,但始終堅持學習,自學會計、報考電工、攻讀大學、鑽研政工,愛好勞作。早年雖生活拮据,家務繁重,但學習卻始終不曾放下過,走上管理崗位,學習已成了習慣。我願意“不恥下問”,和孩子一塊兒學習,向孩子請教學問。從aoe到平翹舌,和孩子一起看書學習,使孩子對學習愈發興趣,得到了健康成長,我本人也因此受益,熟練掌握拼音,自此撰文寫稿再不廢紙。學校授予“教子有方好家長”證書,我視它為家庭學習的成績單,珍藏至今。我願意“偷師學藝”,刻苦鑽研,樂於實踐。平日理髮,總是細心觀察,不時與“師傅”探討理髮技術,如此反覆幾次,便自購一套工具,在家人頭上付諸實踐,終獲“家庭理髮師從業資格證”。幾十年來,每逢學雷鋒、重陽節、小區搞活動,總能堅持為社群老人義務剪髮。前不久,孫子滿月,剃胎髮為板寸,功夫猶在,兒媳贊:“關鍵時刻,還得是老將出馬!”

  家儉助廉潔,堅守黨的紀律。我的父母雖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在我孩兒時就告誡我:儉樸持家,無欲則剛。此訓道理深刻,發人深省,以儉修身則明德,以儉治家則富裕,以儉處世則清廉。我亦在家立下規矩,凡親眷好友,須禮尚往來,其他“走動”,則一律退還,決不欠情。夫妻倆三十年如一日,相濡以沫,儉樸持家,彼此之間謙讓包容。家中貧寒時,毫無怨言,事業有所起色,也無“枕邊風”,始終堅守著立身處事之本:清廉。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10

  從前,有一個男孩脾氣很壞,他的父親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 每次發脾氣或者跟人吵架的之後, 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 第一天, 男孩釘了幾十根釘子。

  後面的幾天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每天釘 的釘子也逐漸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實際上比釘釘子要容 易得多。終於有一天,他一根釘子都沒有釘,他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 了父親。

  父親說:“從今以後,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脾氣,就可以在這天 拔掉一根釘子。”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最後,釘子全被拔光了。 父親帶他來到籬笆邊上,對他說:“兒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 看籬笆上的釘子洞,這些洞永遠也不可能恢復了。

  你和一個人吵架, 說了些難聽的話,你就在他心裡留下了一個傷口,就像這個釘子洞一 樣。朋友和家人都是你寶貴的生命財富,不要隨意去傷害他們。要知 道。身體上的傷口和心靈上的傷口一樣都難以恢復。” 這是一個智慧的父親,他教會了孩子做人的道理。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11

  在中國最典型的家庭就是三代同堂,我家就是這樣的一個普通的家庭,一家5口生活在同一屋簷下。

  我家兩位長輩都是犟脾氣的人,雖然為了某件事能爭得面紅耳赤,但他們對晚輩還是很體貼的。每天大早為大家準備好飯菜,而且他們分工的很默契。甚至有時為了給我們換口味,大清早上街去買我們喜歡吃的早點,使我們每天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學習。他們也時常變換著晚飯的花樣,給我們全方位的膳食營養補充。

  長輩心好脾氣急,作為小輩自然要多多謙讓,這樣才能家庭和睦溫馨。好在孩子是家裡的紐帶,雖然他給大家制造了許多麻煩,但更多的是給大家帶來了快樂。記得有次孩子凌晨咳嗽得了支氣管炎,天還沒亮我們就急著起床抱著孩子上醫院看病。我們怕驚醒長輩休息,儘量小聲說話、整理衣物,孩子似乎理解了我們的意思,也儘量不咳出聲,我們三人在沒有驚動到長輩後,匆匆出了門。在我們給孩子看好急診,配好藥,等護士來掛吊瓶時,天快亮了。孩子這時提醒我說:“媽媽,現在給爺爺、奶奶打個電話吧,他們起床沒看見我會擔心的。你告訴他們我在看病,讓他們不要著急,我打完吊針就好了。”孩子的提醒讓我和他爸爸感到孩子長大了。我趕忙拿起手機向家裡報個信。爺爺聽到後急脾氣馬上就上來了,一邊在電話裡詢問孩子病情,一邊在電話裡責備我們怎麼孩子又生病了。我知道長輩也是擔心孩子,就忙著勸慰,也沒把長輩責備的話放心上。孩子聽見電話裡聲音挺響的,就奪過電話說:“爺爺,我們現在在跟病菌作戰鬥,很辛苦的。你要儲存實力給我們做營養的早餐的哦,我們回來要補充營養的,這樣我就好得快了。”說著,電話兩頭都樂呵呵得笑了。

  這就是我的家雖然普通,但很溫暖。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12

  我們家雖然不是什麼名門望族,只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家,但是我的父母打小時候起就告誡我一些做人的道理,讓我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直到現在我還在用這些家訓監督自己。 如:“誠實守信,清白做人”、“玩地時候開開心心地玩,學習時認認真真地學習”、“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小孩子都有一個天性,愛吃糖,我也一樣。

  5歲那年,我自從吃了一顆糖後,就迷上了那聞起來香吃起來甜的味道。有一次,趁爸爸媽媽不注意,我?刷?得一下把桌子上的糖攥在手中,接著假裝上廁所把糖毫不客氣地吃了。隨後,我躡手躡腳地把糖紙扔到了床鋪底下,做完這些我開心地笑了,心想:爸爸媽媽肯定不會發現床下那些糖紙,而我就可以大飽口福啦!正當我得意忘形時,媽媽來了,她眉頭緊皺一臉憤怒的氣息:“兒子,你是不是偷吃糖了!”“沒有。”我一臉無辜的樣子。“那床底下的糖紙是怎麼回事?”媽媽兇得像只豹子。在證據面前,我只好低下了頭。爸爸聞訊趕來,他拿起我的手用尺子用力敲我的手訓斥道:“爸爸不是跟你說了嗎,我們不怕做錯事,要誠實,一個人要是沒有一顆誠實的心,誰還會和他交朋友?誰還會信任他?兒子,爸爸希望你能明白?誠實?這兩個字的真正含義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爸爸這幾句意味深長的話使我深受啟發,從此我再也沒有偷偷做事了。 “誠實守信,清白做人”我要牢牢記住這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13

  勤儉節約,不挑吃穿

  我們作為家庭中的家長,是怎樣教育孩子自覺踐行家規家訓, 培養自己的良好習慣的呢?以前,我的孩子吃東西總是喜歡挑精揀肥,見到合口味的,肚子吃得胖胖的,像個大羅漢,平時怕吃粗纖維的食物,尤其是青菜、羅卜。穿戴呢,揀新的、好的。我們對孩子幾乎沒有辦法。現在好了,我們找他一起學習家規第一條,讓他讀幾遍。他感到很慚愧,覺得自己挑剔吃穿是不對的,得趕緊改。要改就得看行動。你看:他現在吃飯時,見到青菜羅卜,都是用筷子大塊大塊往嘴裡夾,吃得津津有味。天長日久,他的體質增強了,人也長壯了。穿衣服也不講究了,只要乾淨整潔就行了。我們做家長的看在眼裡,歡喜在心裡,經常在人前人後誇獎:“還是新的家規好啊!我家小孩現在比以前懂事多了。有了規矩,真的就能成方圓啊!"

  是的,家庭教育缺失要講究方法啊!事實已經證明,而且將要繼續證明:好的家規家訓會給家庭成員的言行、品質、意志的養成帶來好的影響,會給家庭各成員之間和諧相處、互相體貼增添許多有利因素,會使家庭成員在各自的崗位上倍加敬業,多作貢獻。

  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讓我們攜起手來,不斷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在教育子女時不妨嘗試踐行各自的新家規家訓,培養自己和孩子的良好習慣, 刻苦學習,奮發向上,健康地、幸福地成長。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14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家風對個人的影響不容忽視,作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品德力量,好的家風無時不刻在淨化著每個家庭成員的心靈,它可以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而我就是在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成長過來的。

  從小聽父母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在我的成長的記憶中,父母一輩子沒和人發生過爭執,他們一直把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看得很重。我的母親是一位老實本分、任勞任怨的農民。在村裡,她是出了名的老實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東西給我們;贍養老人,出工幹活,她從不挑三揀四,她認為啥活都要有人幹,做好就行;她很樂於助人,有好東西除了留一部分給我們三兄妹,大部分都會分給鄰里鄉親。從小到大,我家就像專門聚會的地方,一閒下來大家都跑我家來聊天。在我眼裡,父親是全能的,不僅會治病,還會幹各種活。在我小時,家裡比較貧困,父母的勤勞保障了我們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在父母親的影響下,耳濡目染使我們及下代孩子們都傳承著父輩的優良傳統——做事踏實、與人友善、家庭和睦。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在生活中的親身體驗。在父母的年代,家裡的兄弟姐妹很多,家裡條件一直不太好,父親是家裡的老大,整個家裡的重擔就落在父母親身上。繁重的勞動是父母青春的全部,家裡的兄弟姐妹結婚都是父母親操辦的,爺爺奶奶的重擔就少了。最後在爺爺腿摔斷了的時候,父輩們就輪流照顧著,這段時間父輩們就更忙了,白

  天奶奶照顧著爺爺,我們有時間就過去幫忙照看,父輩們白天工作回來,做完飯第一時間送到爺爺奶奶房間裡,晚上又輪流照顧著。鄰居都很羨慕爺爺奶奶,都說我們家的孩子都很孝順懂事,爺爺奶奶也覺得很欣慰慰,父輩們用無言的行動感染著我們,現在我也有自己的家庭,在家侍奉公婆、贍養父母我都很用心。因此,即便現在外地上班,對在家的公公婆婆,我經常打電話問候,平時回家儘量多幹點家務活,讓公公婆婆放鬆。我們的一點點孝心都會激發老人無限的滿足感,跟人炫耀兒女兒媳對自己的好。看到老人開開心心的生活著,那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我家家風格言:百善孝為先,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謝謝各位的聆聽。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15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我爺爺的故事。

  我的爺爺是泥瓦工出生。很小的時候就到工地上去幫人拎鉛桶、拌水泥……工地上所有的苦活累活他都幹過。爺爺說他小的時候有一句話叫“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所以雖然他在工地上也有師傅,但師傅從來都不肯用心地教幾個徒弟。爺爺就憑自己的細心觀察,慢慢摸索,把師傅的一套本事都學會了,還專門創新出了自己的方法。現在很多建築公司造房子要評獎,評“魯班杯”,一定要請我們家的老高師傅到現場去看看,提提意見,然後再派工人去施工。

  爺爺現在手底下有很多工人在替他打工,但是他不像自己的師傅那樣藏著掖著,他把本事都教會給他們。爺爺總說,只有教會了徒弟,工作做得精細,甲方也就是建築公司滿意了,才會有好口碑,才會有好生意。

  爺爺從帶工人開始,從來不去拖欠工人的一分錢,他總說;“到工地上做工的都是逼不得已的苦出生,家裡本身就辛苦,還剋扣他們工資的事情我是做不出來的,他們也有爹媽要養,也有子女要讀書,一大家子靠著一個人在工地上打拼,還去扣他們錢,真是太沒有良心了。”所以每到年底,別人都開始返鄉了,爺爺還要坐高鐵出門去要工程錢,為的就是在年底前能把工資全部打給工人師傅們。

  有些工人師傅在爺爺手底下幹得久了,就自己出去闖天下,爺爺也從來不去為難他們,還幫他們牽線搭橋介紹工地呢。

  給大家講個小秘密,今年初,武漢的一個建築公司要爺爺派幾個人去幫他們創杯,原本爺爺只打算派個五六個人,就沒有通知所有人。結果有一個師傅聽說爺爺已經開工了,但是沒有接到通知,就自己買了火車票跟著一起去了,因為他說:“跟著老高幹活心裡踏實!”

  所以爺爺的故事就反映了我們的家風:勤學、動腦、上進、誠信、善良。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16

  從前的我在學習上很懶惰,從來不虛心好學,做作業時很不自覺,透過這件事,我學習上就變得十分勤奮。

  有一次,媽媽讓我一個人待在書房裡寫作業,覺得太無聊了,就偷偷得拿起手機玩了起來。媽媽看見我在玩手機,就說:“你怎麼不好好學習,在玩手機,你又不遵守我們的家風了。”我好奇地問道:“我們家的家風是什麼?”“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奮好學,自護自律。’。”這時,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十分羞愧,就決定改掉這個壞毛病。

  在一個週末的晚上,我們盡情地放鬆了一會兒,看了電視。月光靜靜地灑在了書桌上,我能透過燈光隱隱約約地看見爸爸那勤奮學習的身影,我彷彿看見了爸爸正坐在書桌前,津津有味地看著教材書。我叫了幾聲爸爸,讓他放鬆一會兒,可以他一點兒反應都沒有。爸爸說:“現在的時間十分緊迫,單位裡有很多競爭,我要抓緊時間努力學習,這樣才能跟上別人的腳步。”這個熱愛學習的爸爸正好印證了我們家的家風。

  爸爸的行動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從此以後,我變得十分勤奮好學,也會獨自一個人完成作業,經常受到媽媽的表揚。

  這一次,我終於知道並做到了我們家的家風:勤奮好學,自護自律。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17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如細雨般滋潤著家庭的土壤,並且生根發芽。良好的家風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健康的成長。良好的家風能讓家庭充滿了歡樂,讓社會更加和諧。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我們時常告訴孩子要做一個懂得感恩並知恩圖報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人的一生,無論成敗,都會得到太多人的幫助。父母的養育、老師的教誨、朋友的幫助等等。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有人指點;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人幫助。因為這樣,我們才度過一個個難關,一步步走向成功,享受著美好生活。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我們做家長的更應該教育孩子從小知道感恩。等孩子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同時也應對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奉獻自己的愛心。有一段時間,她看見爸爸、媽媽在工作、生活中很忙碌,他覺得父母很辛苦,她會每天給我們寫一張卡片,悄悄地放在我們的床邊,而且在卡片上寫著:“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我愛您們!”這真摯的舉動讓我體會到女兒滿滿的愛和孝心。

  培養孩子樹立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現在的孩子面臨的是一個處處充滿競爭的社會,而很多孩子由於生活過於安逸,往往缺少戰勝困難的勇氣,更嚴重的一遇到挫折就產生輕生的念頭,即使這個孩子成績優異,又能怎樣呢?讓孩子坦然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與不幸,告訴她不管遇到什麼事情:“辦法總是比困難多!”抱怨、發牢騷是沒有用的。“辦法總比困難多”這一話已成為我們家的口頭禪了,每當我在生活中遇到什麼困難時,女兒會反過來,對我說:“媽媽,沒關係,不要著急,辦法總比困難多!”

  教育孩子從小要誠實,做人要守信用。做錯事了並不要緊,如果為了掩蓋錯誤而說謊話,那麼這個說謊的行為比做錯事本身要嚴重很多。孩子犯了錯,只要自己認識到錯誤並且積極主動去改正了,就是一個進步,值得表揚。另外要求孩子言出必行,無論什麼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自己能否做到,不要輕易地對別人做出承諾,否則,會成為一個失信的人。

  有一天孩子放學回家很不開心,我們問她怎麼了?她說,班上要組織一個活動,分組表演角色。有一個小組選了她,但不知什麼原因又不要她了,如此反覆三次,她覺得很委屈。我們問她,你有沒有做出什麼事傷害到小組其他同學了呢?如果有,你應該向別人道歉,而被逐出小組的後果是你應當承擔的責任;如果沒有,也應該考慮也許有比你更優秀的同學加入了小組,你應當做的是提高自身的素質,讓自己在競爭中處於優勢而不被別人替代。千萬不能因為這樣的小事怨恨別人,與同學友好相處,寬容的對待周圍的人和事,自己將來的路就會越走越寬。

  其實,每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都有自己的方式,每個家長也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學習成長。對於像我們這樣年輕的家庭,教育孩子當然是在摸石頭過河,難免有時會矯枉過正,稱之為家風未免言重。但願以此文拋磚引玉,與眾位家庭交流學習。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18

  每人的心中都會有四五條父母要你銘記於心的家訓。我也不例外,現在就讓你來跟我體驗一下我家的家風吧!

  有一年的新年,我遠方的小姨來我家做客,爸爸讓我去接大姑,要我客客氣氣的跟大姑打招呼、熱情的和大姑打招呼、熱情地幫大姑拎東西。我把大姑請進了屋裡,小姨坐下了,我突然發現桌子上有水,我就想去擦水,媽媽馬上把我叫了回來,說:“你在擦水的時候要注意一件事,不要朝著客人的方向擦,這是對客人的不敬,要往自己的方向擦。”我當時還嫌媽媽囉嗦呢。飯做好了,是我最愛吃的餃子,我要吃了,爸爸趕緊攔住了我,說:“孩子,等一下,吃飯的時候要等客人,這是禮貌。”小姨坐下來吃飯的時候,還誇我是懂事的好孩子呢。

  記得還有一次,我在家裡自己做木偶,做木偶的事對我這個笨手笨腳的男孩來說簡直是天大的難事。做木偶既費時有費力,做到一半我就生氣的把木偶扔到了一邊,坐在邊上生悶氣。這是爸爸走了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這只是人生當中很小很小的挫折,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時要有不服輸、堅持不懈的精神,再苦再難也要堅持,只有堅持才能取得成功。”聽了爸爸的話,我又重新拿起了木偶,耐心地做出了一個木偶。這隻木偶到現在我還一直保留著。

  就是這樣,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教育我、鼓勵我。教育我怎樣做人、怎樣為人處事,應該具備著什麼樣的精神,使我健康、快樂地成長著。現在我也漸漸懂得了,父母為什麼要對我進行這樣的教育:因為我們是祖國的希望,祖國也要靠我們這一代去建設。

  這就是我的家風,相信你們的家風也和我一樣吧!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19

  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敬長輩,正心術,端人品,篤勤儉,懂禮貌。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百善孝為先,父母他們都是很有孝心的人,所以在這個方面,他們給我做了很好的榜樣.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舅舅一家與我們每日一起吃飯,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家裡,吃飯時好吃的東西要請長輩先吃,平時要聽長輩的話。父母整天辛苦工作,每當父母勞累時,我會幫父母捶捶背,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勤儉節約是美德。勤儉節約從小事做起,平時吃飯能吃多少盛多少,不能浪費食物,要吃乾淨碗裡的每一粒米。我的姥爺更是“節約標兵”,我們家可是每日都做到“光碟”哦!在洗臉刷牙、洗頭洗澡、每日打掃衛生的時候,我們在意的節約一滴水。在使用電燈、空調、電腦的時候,我們在意的節約一度電。

  “勤儉之風”養我好習慣,“尊老之風”伴我成長。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20

  從小我的父母就告訴我:“做人,要懂禮貌,尊重他人,孝順父母。”“人”字好寫,但做人很難。做人必須懂得很多基本的準則和道理,才能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說到禮貌,我想起了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

  上週六是我叔叔結婚的日子。一大早家裡就來了很多客人,頓時客廳全都坐滿了人。他們有的聊天、有的吃零食、有的談笑風聲,真是熱鬧非凡!連躲在隔壁房間的我都聽得清清楚楚。這時的我正處於糾結的時刻。我的內心發出了兩種聲音:一個聲音在說外面這麼多人,我出去了該怎麼稱呼他們好呢?我該說些什麼呢?另一個聲音在說如果我一直躲在房間不出去,別人肯定會覺得我不禮貌。我必須要大大方方地走出去和大家打招呼。正在我猶豫的時候,媽媽端著一盆切好的西瓜進來了。她笑著說:“就知道你膽小不敢出去,端著這盆西瓜去送給大家吃,別害怕!要有禮貌。”聽了媽媽的話,我大膽地走向客廳,把西瓜放在茶几,笑著說:“大家來吃西瓜吧!這個西瓜好甜的,味道還不錯。”有個阿姨說:“依依長大了,真懂禮貌!”聽了阿姨的話,我和媽媽相視一笑。

  在我日常生活中像這樣的小事還很多,是這些不斷累積的優秀家風伴隨我成長,讓我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21

  從我出生開始,我家就一直保持著一個良好的氛圍,家人相處和睦,待人誠懇友善。鄰里相處關係也非常融洽。就算鄰居給我們家造成損失,也不會跟鄰居計較,不信,我就舉個例子吧!

  一次,樓上的大伯因為一直不肯申請自來水的一戶一表,還用老的水錶,結果老化的水管漏水了,我們家的衛生間以及廚房間的天花上一個勁兒滴水。跟樓上大伯伯說,他一直推,並不積極解決問題,還說等等會不漏的。爸爸媽媽和奶奶雖然心裡十分不舒服,卻並沒有生氣,對待大伯仍然很友善,一直好言相勸。一週時間,家裡的廚房及衛生間一直像“水簾洞”一樣,漏得一塌糊塗,吊櫃裡也進水。過了十天的樣子,看到我家的這個樣子,大伯伯也難為情了,才去申請了一戶一表,自來水公司來封閉了老的水管,很快就把漏水問題解決了。但我家裡也要花錢整修了。

  我之後問媽媽,為什麼不直接向大伯伯提出賠償損失呢?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多年來的鄰居,就因為一次漏水問題而傷了和氣,真的值嗎?”

  是呀!人們通常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一切去傷害這種和氣,這很不值得。

  這就是我家家風,也希望人們多為別人著想,不要老顧著自己哦!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22

  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風、家規、家訓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是文化和道德的言傳身教,是智慧和處事方略的潛移默化!

  “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記得小時候,我們家很窮,買不起好吃的東西,但每到春節,父母總會讓我把自家磨製的麵粉,挑選出來好的給爺爺奶奶、姥姥送去一份,每年如此。潛移默化中,直到自己工作了,有了收入,每次回家總會想著給長輩帶點什麼;上次回家,雖然自己過的很緊張,捨不得給買東西,把家裡的粉皮分了一部分給父母帶著。 “和”: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和睦,社會才會穩定。我們家爺爺、爸爸他們都是弟兄五個,每到過年爺爺都會叫我們一大家人去吃飯,每次都是兩三桌,然後分別去伯伯、叔叔家吃飯,從小和睦相處,待人接物有大家庭的責任感。自己成家了,喜歡與鄰里和睦相處,我們家樓層有四個小家庭,只要我回老家,帶的栗子、小米等自家東西就給他們分一點,我們平時相處的很好。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23

  先生的曾祖父自幼失怙恃,生活過得非常清貧。他靠著自己的手藝養育了六個子女。生活的潛移默化中,孩子們都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生活習慣。子女們長大後各自成家立業,踏踏實實的工作,樸樸素素的生活,雖然沒有過上大富大貴的生活,家家也都是和諧美滿。每當過年回家的時候,都是滿滿的一屋人,曾祖父每每這時候都是喝著酒樂呵呵的。

  祖父母都有一雙巧手,祖父善於木工,祖母善於繡花。家裡的小木凳基本都是祖父用剩餘的木材敲敲打打做成的,結實而耐用。先生的祖母,很小

  就作為祖父的童養媳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耳濡目染了家庭的變遷,更是將曾祖父的勤儉樸素的生活習慣發揮到極致。家裡的小物件,即便看著沒用的都能在她的巧手下變廢為寶——零碎布加五彩線在祖母的飛針走線中成了寶寶的虎頭鞋;廢棄的飲料瓶變成了吊蘭的新家;舊鐵鍋裝滿厚厚的泥土,春天撒上種子就是一個小小的菜園子了。如此種種,真是數不勝數。

  守護傳統,承傳血脈。沒有華麗的辭藻修飾,沒有精美的宣紙襯托,“勤儉樸素”已滲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將慢慢傳承下去。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24

  良好家風的是我們創造美好世界的第一步,它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走向。

  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雖然沒有明令家風家訓,卻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言傳身教,形成一種無形的道德力量,為我的獨闖世界指引方向。

  小時候家裡很窮,在那個溫飽都不能解決的年代裡,一家人卻有著太多的快樂和幸福。

  父親淳樸勤勞,愛看書,閒暇之餘會給我們講故事。

  母親忠厚善良,勤儉節約,喜歡唱歌,偶爾也會唱給我們聽。

  那時候,我們家破落的院子裡,時常飄出歡歌笑語,讓艱苦的歲月也變得歡快無比。

  每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母親會說:“堅持就是勝利!”;父親每每都會表現出男子氣概:“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父母的教育下,我們兄妹五人,三個大學生,這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說,所經受的經濟困難可想而知。

  現在回望,匆匆那些年,所有困頓窘迫竟沒有一絲印象,去面對眼前的重重困難,留下只有一家人積極陽光笑臉和團結奮進美好的畫面。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25

  我家有倆寶,一個“勤”,一個“儉”,他們就是我的爺爺和奶奶。

  我的爺爺身板硬朗,講話聲音鏗鏘有力,碰到熟人打招呼總是面帶微笑,方圓三里都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他非常的勤勞,是村裡出了名的“能幹”,不管是房前屋後,還是菜園的邊邊角角,都能看到他的勞動成果,西藍花、秋葵、馬蘭頭、紅菱……很多我不知名的菜經過他的精心照料都長勢頗豐,有些甚至還能拿到菜場去賣。

  我的奶奶是一個很節約的人。奶奶老是說:“一粒米九滴汗,要節約,浪費糧食不好的,天會打雷的。”奶奶住長興家裡從來不到外面買來吃,因為她說:“外面的東西不衛生,看不見是怎麼做的,自己家裡炒的才安心。”我家冰箱裡有很多菜都是自己種的,奶奶每天基本上都吃蔬菜,很少吃葷菜,所以她身體健康。每當我挑食或嫌棄菜不好吃時,奶奶就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爸爸小時候跟我去湖州,五分錢一根油條都不捨得買,雖然時代不同了,你現在的幸福生活,可要好好珍惜啊!”聽了奶奶的話,我慚愧地、乖乖地把飯吃完了。

  勤儉節約是一種良好的習慣,更是一種文明行為。他們的善良、樸實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26

  家風就是家規,每一個家都需要良好的家風,良好的家風可以讓孩子健康地成長,可以讓一個家庭充滿幸福,可以將一家人的素質提高。

  在我做作業的時候,媽媽總是告訴我:“你要先快點做完作業,不要先做別的.。作業第一。”於是,我通常做作業的速度都很快,大多吃晚飯前就做完了,之後我就可以毫無壓力地看書、畫畫了。

  在我洗手的時候,媽媽總會對我們說:“洗好手之後,一定要把手擦乾淨,不要把水滴到桌子上或者是地上。” 媽媽一直說一直說,我們養成了好習慣,家裡也乾淨了許多:地面上不會有時出現髒髒的水漬,桌子上也少了許多不乾淨的汙漬。

  在媽媽拖地的時候,媽媽總是叫我和姐姐去把鞋底洗乾淨,這樣,在我們走動的時候,就不會把我們鞋底的灰塵帶到已經拖乾淨的地面上了。

  媽媽不但注重家裡的衛生,更注重我們的行為習慣。

  在吃飯的時候,媽媽告訴我:“不要把衣服靠在桌子上。”在睡覺的時候,媽媽對我說:“不要抱著枕頭睡覺。”在刷牙的時候,媽媽告訴我:“要刷牙三分鐘以上。”在穿衣的時候,媽媽說:“一定要保持衣服的整潔。”

  在家規、家風的陪伴下,我成長著……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27

  “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一定會是紐約州的州長。”就這麼一句普通的話,卻改變了一個學生的人生。

  此話出自美國紐約大沙頭諾必塔小學校長皮爾保羅之口,話語中的“你”是指當時一名調皮搗蛋的學生羅傑羅爾斯。小羅爾斯出生於美國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這裡環境骯髒、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漢的聚集地。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了不良影響,讀小學時經常逃學、打架、偷竊。

  一天,當他又從窗臺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講臺時,校長皮爾保羅將他逮個正著。出乎意料的是,校長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誠懇地說了那句話,並給予他語重心長的引導和鼓勵。

  當時的羅爾斯大吃一驚,因為在他不長的人生經歷中只有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說他可以成為5噸重的小船的船長。他記住了校長的話,並堅信這是真實的。

  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就像一面旗幟在他心裡高高飄揚。羅爾斯的衣服不再沾滿泥土,羅爾斯的語言不再骯髒難聽,羅爾斯的行動不再拖沓和漫無目的。

  在此後的40多年間,羅爾斯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終於成為了紐約州的州長。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28

  今天外公外婆叔叔阿姨們要來我家吃飯。一大早,我和媽媽去市場買菜,市場裡有好多新鮮的青菜,活蹦亂跳的魚和蝦。走過一個個攤位,漸漸的我們手裡提了不少菜蔬。

  突然間,我看到了一個攤位前圍著好多人,我和媽媽也擠了進去。“這麼大冬天的,還有人在賣青蛙啊”“是啊,買回去圖個新鮮”大伯大姨們正在談論著,想買點回去招待客人。

  “呱呱,呱呱”可憐的青蛙在袋子裡叫喚著,好像在向我求救,我該怎麼辦呢?

  媽媽好像也有點動心了,我拉拉媽媽的衣服,“媽媽,你是不是也想買青蛙呢?”媽媽笑著說:“青蛙可是很補的呢,而且外公最喜歡了,買去嚐個鮮” , “可是青蛙是益蟲,是保護莊稼的衛士。我們應該保護它。”媽媽說“傻孩子,那你說怎麼辦吧?”

  我和媽媽商量了一下,媽媽假裝跟那個人談了起來,拖延時間。我呢,連忙跑到菜場門口,把管理員叔叔拉到了那兒,對管理員叔叔說:“那個人賣青蛙”就這樣管理員叔叔把老闆帶走了。

  我和媽媽高興極了,抬起裝青蛙的袋子,把青蛙放回了小河裡。青蛙們撲通撲通跳進小河,看著它們遠去的背影,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29

  梁啟超有九個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甚至還產生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這三院士是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另外,四兒子梁思達是經濟學家,次女梁思莊是圖書館學家,三女兒梁思懿是社會活動家。

  梁啟超對於子女的愛,是全方位的,不僅在求學,而且在為人處世,甚至理財、時政等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態度展開。閱讀《梁啟超家書》,就會了解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梁啟超教育子女的表現堪稱典範。

  寫信時,梁啟超毫不掩飾自己的愛。19XX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寫道: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感情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

  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啟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強調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他對梁思莊說: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並教孩子們求學問、做學問的方法總要猛火燉和慢火燉兩種工作迴圈互動著用去。

  同時,梁啟超強調責任的重要。19XX年,他寫給長女梁思順的信中說: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儘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當然,寫信教導自己的孩子之餘,梁任公沒忘了誇一誇女婿、兒媳。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30

  曾國藩是近代史上有爭議的人物,但其對子女的教育卻留給後人很多可借鑑的內容。勤奮、儉樸、求學、務實的家訓家風一直為曾家後人所傳承。曾國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風:“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以儉持家。曾國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儉樸,遠離奢華。他在京城見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揮霍無度,便不讓子女來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帶領子女住在鄉下老家,門外不許掛“相府”、“侯府”的匾。曾國藩要求“以廉率屬,以儉持家,誓不以軍中一錢寄家用。”夫人在家手無餘錢,親自下廚、紡織。

  勤於治學。除了“儉”,曾國藩對子女的另一條要求是“勤”。曾國藩堅持給子女寫信,為他們批改詩文,探討學業和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他寫信給兒子曾紀澤,要他每天起床後,衣服要穿戴整齊,先向伯、叔問安,然後把所有房子打掃一遍再坐下來讀書,每天要練1000個字。

  曾國藩還敦促家人每日堅持學習,並多次為全家擬定嚴格的學習計劃:“吾家男子於看、讀、寫、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於衣、食、粗(工)、細(工)四字缺一不可。”

  重視家教。曾國藩有3子5女,小女兒曾紀芬最長壽,活到91歲。1875年,曾紀芬嫁入湖南聶家。曾國藩規定,每個女兒出嫁,嫁妝不得超過200兩銀子,同時嫁妝中還有父親親手書寫的功課單。曾國藩想把女兒培養成一個勤儉持家的家庭主婦,實際上女兒做得比父親期望的更好。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31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

  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我就是在傳統、樸實的家風薰陶下長大的…… 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這是父母對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

  在我的成長的記憶中,父母一輩子沒和人發生過爭執,他們一直把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看得很重。我的母親是一位老實本分、任勞任怨的農民。在村裡,她是出了名的老實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東西給我們;贍養老人,雖然奶奶看不起她,但讓奶奶頤養天年的還是她;出工幹活,她從不挑三揀四,她認為啥活都要有人幹,做好就行;她很樂於助人,有好東西除了留一部分給我和哥哥,大部分都會分給鄰里鄉親——我們家現在是老年活動室。

  在我眼裡,父親是全能的,所有的農活都會做,農閒之際他會外出打工賺錢,在70年代較貧困時期父親的勤奮保障了我們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在父母親的影響下,我們的耳濡目染使我們及下代孩子們都傳承著父輩的優良傳統——做事踏實、與人友善、家庭和睦。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32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每一個家庭都有淳樸的家風,每一個人都會以自己體悟出來的處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後輩。在後輩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可以說,家風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傳身教,是智慧和處事方略的潛移默化。

  記得小時候吃飯時,我爸爸先給我爺爺盛飯,爺爺動筷了,我們才敢吃飯,我爺爺就把好的給我吃,我也會再次夾往他的碗中,這就體現了我們“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家風。母親從小教導我,吃飯時不能說不吃或不想吃什麼什麼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要懂禮貌,不說謊話、不愛佔小便宜,要誠實守信,以一顆感恩的心去處事待人,父母身傳言教的教導我們,“和為貴、孝為先、勤為寶、儉為德”“知足常樂,待人以善”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訓”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好的家風才能創造出好的家庭,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相互體諒、相互寬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庭和睦的前提,在此基礎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滿的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和睦,社會才會穩定。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33

  每次爸爸媽媽帶我去親戚家玩,親戚見了我都會說我瘦。媽媽說我只長個子不長肉,都是不愛吃飯惹的禍。 前兩年我吃飯還要爸爸媽媽喂,塞到嘴巴里的飯,有時候還是吐出來,常常弄得身上地上都是飯粒。現在長大了一點了,自己吃飯了。但是,如果媽媽做的菜不和心意,吃飯就沒有胃口,吃了二三口就不想再動了。如果爸爸媽媽硬要讓我吃完,我就會裝肚子痛,牙痛之類的,他們也就拿我沒辦法了。

  現在我上學了,我學到一首古詩,叫做《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雖然詩中的句子媽媽一直提起,我也知道了這首詩的意思,但我並不以為然,真正讓我體會到詩中含義的是我和爸爸回老家的奶奶家的那次。

  奶奶家的門前有一塊菜地,菜地裡種了很多蔬菜。我們到的時候奶奶正在地裡幹活,我好奇地走過去看,原來奶奶在給菜除草,我覺得挺好玩,也跟著一起動起手來。沒想到幹了一會兒就覺得腰痠背疼了。奶奶說要吃到菜不僅要除草,還要給它們澆水,施肥,打農藥等等,原來種蔬菜這麼辛苦!吃午飯的時候爺爺和奶奶說起他們小時候的事,那時

  碰到十年荒災,常常沒有飯吃,為了充飢,經常吃一些樹皮、野菜,如果誰家的粗糧能填飽肚子,那就非常幸運了。當時爺爺最大的願望就是以後能夠吃飽,能夠餐餐吃上一碗白米飯。我聽了感覺很慚愧,心想以後再也不浪費糧食了。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34

  我們家的家風是逐漸形成的。

  在我三、四歲的時候,爸爸告訴我:要做孝順的人;在我六、七歲的時候,爸爸告誡我:要做誠實的人。每一個家風的背後都有一個小故事。你們想聽聽嗎?

  那是一個冬天的夜晚。媽媽加班,很晚才回家,一進門就直喊“胃疼”,爸爸緊張的問:“怎麼了!趕緊到屋裡躺著,我給你弄個熱水瓶吧!”爸爸看見我正準備玩的“尖叫”飲料瓶,拿起來就要用,我當時說什麼也不同意,爸爸給我講道理,我也不聽,爸爸非常生氣,狠狠的打了我一下屁股。

  事後,爸爸教育我:百善孝為先!要做到孝敬長輩,關心他人。是您,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在我一年級的時候,一個下午放學後,我不想上圍棋課外班,就自己跑回了爺爺家,還對爺爺撒謊:今天不上課外班。

  爸爸知道後,嚴厲的告誡我:不要撒謊,要做誠實守信的人。是您,讓我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現在的我,學會了孝敬長輩,關心他人。姥姥總是忘記吃藥,我悄悄地給姥姥做了一個提示牌,放到餐桌旁邊,姥姥很感動。說我懂事了,我很開心!

  現在的我,學會了樂於助人,奉獻愛心。我參加了燕都小記者義賣報紙活動,用自己的勞動,為貧困兒童捐款,奉獻一份愛心。我很快樂!

  “孝敬長輩,關心他人,誠實守信,樂於助人”,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它伴隨著我的成長,不斷地激勵我,教育我!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35

  從前,楚國有個老頭以飼養猴子為生,楚國人都把他叫作狙(ju)公。每天早上,狙公起床以後都在院子裡給狙公的猴子們分配任務。狙公讓老猴子帶著猴子們跳出去,採摘山裡果樹的果實。晚上,等猴子們回來了,狙公就逼著猴子們交出它們所採果實的十分之一。光靠著這些猴子採來的果實,狙公就可養活自己,而且還略有盈餘。有一次幾個猴子覺得自己白白辛苦一場,狙公卻坐享其成,不願交出果實,狙公就對它們棍棒相加,一陣毒打。猴子雖然覺得每天採摘果實是件苦活,可又怕狙公的棍棒,不敢違背狙公的命令。

  有一天,一隻不懂事的小猴子突然問這群猴子:“山裡果實累累,難道是狙公親手所種嗎?”大夥都說:“不是呀,誰都知道這些果樹並沒有什麼人去栽種,都是天生的。”小猴子又問:“既然這樣,我們幹嗎靠給狙公做苦力過日子呢?”小猴子話還沒說完,猴子都已經恍然大悟。

  當天晚上,猴子們趁狙公睡熟之後,悄悄地打破柵欄,弄壞籠子。然後,它們拿上狙公積存的果實,手牽著手跑進了樹林深處,從此再也不回去了。狙公一覺醒來,才發覺猴子們都跑光了,狙公賴以生存的手段沒有了,只得待在家中活活地餓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自食其力,如果自己不付出努力,企圖依賴別人,或者靠剝削別人過活,最終只能落得像狙公那樣活活餓死的下場。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36

  梁啟超有九個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甚至還產生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這三院士是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

  思永、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另外,四兒子梁思達是經濟學家,次女梁思莊是圖書館學家,三女兒梁思懿是社會活動家。

  梁啟超對於子女的愛,是全方位的,不僅在求學,而且在為人處世,甚至理財、時政等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態度展開。閱讀《梁啟超家書》,就會了解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梁啟超教育子女的表現堪稱典範。

  寫信時,梁啟超毫不掩飾自己的愛。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寫道: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感情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

  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啟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強調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他對梁思莊說: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並教孩子們求學問、做學問的方法總要猛火燉和慢火燉兩種工作迴圈互動著用去。

  同時,梁啟超強調責任的重要。1923年,他寫給長女梁思順的信中說: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儘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當然,寫信教導自己的孩子之餘,梁任公沒忘了誇一誇女婿、兒媳。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37

  國有國法,家有家訓。我家也有家訓。但我這裡寫的不是家訓,而是家風。

  我們家的家風可多了,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我就挑幾個給你們講講吧:

  爺爺奶奶都愛幫助人。有一次,對門的小哥哥一個人在家,奶奶就讓他到我們家吃。吃飯時,奶奶不停地給他夾菜,把我都給忘了,也沒見她給自己夾幾口菜。真是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人想少。

  爺爺對自己很小氣,對別人卻很大方,他總是告訴我們對別人一定要慷慨。有人借東西,爺爺二話不說雙手奉出;有人遇到難處,爺爺定會鼎力相助。

  爺爺從小就告訴我們要拾金不昧。有一次,我和媽媽撿到三百元錢,我就在媽媽的公司裡東問問西問問,但是這是徒勞的。就在我和媽媽焦急地等待失主“找上門來”的時候,一位阿姨跑過來說錢是她我丟的。仔細詢問過後,我和媽媽把錢還給了她。阿姨不斷地向我們說謝謝。回家的路上,我和媽媽都為這件事而高興,仰望星空,滿天的星星都為我們拾金不昧的精神眨著眼,露出敬佩讚許的目光。

  我也聽過別人家的家風,大到,小到普通百姓:賣切糕的小哥的家風是用心去做每一塊切糕,某位的家風是把每一個百姓的小事情做好。家風再普通不過了,但是,它是每一個家庭的支柱,支撐著每個家庭的良心。家風最普通不過了,但是,它都牽動千千萬萬炎黃子孫的正能量。

  樂於助人、慷慨大方、拾金不昧、誠實守信……家風讓我家和睦快樂,讓我們幸福健康。我會讓這股正能量繼續傳遞發揚。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 篇38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的家庭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父母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的家庭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裡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孃,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父母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父母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著他們來。

  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我記錄身邊的優秀家風小故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