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900字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900字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900字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900字一:

《植樹的牧羊人》的導演弗烈德瑞克?貝克先生是一位心繫自然、有著高尚人文關懷的藝術家。從他執導的影視作品中,觀者可以感受到殷切的道德關懷。1970年,弗烈德瑞克?貝克與他人合作了一部動畫短片《魔咒》,故事講述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歷經艱險從詭計多端的巫師手裡拯救太陽。此後的《小鳥的創造》《幻想》《一無所有》《大河》等作品皆圍繞自然存在物之美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展開。《植樹的牧羊人》可作為弗烈德瑞克?貝克關注自然生態、反思人在生態系統中的行為的代表作品,其中可折射出作者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的思想,這體現出了與傳統倫理截然不同的倫理觀念:生態倫理。

在“人類中心主義”膨脹的情境下,一切以人類的利益為中心。《植樹的牧羊人》中遺棄村莊的村民正是如此,村民們考慮到的是自己的生存,對村莊的植被及濫伐後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視而不見,缺乏對其他物種的關懷,對大自然缺乏敬畏之心,這是典型的傳統倫理。傳統價值觀認為人是唯一的萬物的尺度,其他物種及自然的價值都要依託作為主體的人得以實現。傳統倫理學不承認人對自然有直接義務,因為自然本身不具有價值,不是道德共同體的一員,不具備享有道德關懷的資格,而人的義務物件只能是道德共同體的成員。這樣的倫理觀在工業革命時期尤為凸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人們無節制地攫取自然資源,在廢墟之上到處可見林立的煙囪與工廠。以能源的消耗和環境的破壞為代價的發展很快顯示出了弊端,相應的環境問題隨之而來。這正如《植樹的牧羊人》中砍伐的村民一樣,他們不得不面對自己親手造成的困境。這體現出了傳統倫理觀的侷限性:過高地估量了人類的價值及主體能動性,對其他生命及自然過於冷漠,人類陷入自私利己、道德感薄弱的病態中。

在目睹傳統倫理觀的片面後,許多學者對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行了思考。美國生態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的先驅阿爾多?李奧帕德在《沙鄉年鑑》中提出了土地倫理理論。美國環境倫理家霍爾姆斯?羅爾斯頓則提出根本意義上的生態倫理,認為“在生態系統的機能整體特徵中存在著固有的道德要求”[6]。生態倫理擯棄了以人類利益為中心的觀念,倡導“自然中心主義”,擴充套件了道德關懷的範疇:認為人是生活在自然之中,萬物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應視之為一個迴圈的整體,且應給予其他生命及自然基本的'道德層面的關懷。布菲耶老人的行為及帶來的變化無疑體現了基於生態整體主義的生態倫理觀。生態倫理觀不僅對人與自然的關係給予了關照,且關注人與社會的關係,注重人與社會的生態。短片的結尾也表明了踐行生態倫理觀後村莊的變化:村裡綠水環繞、樹木繁盛,村民們友愛互助、融洽相處,享受著幸福的生活。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900字二:

《植樹的牧羊人》講述了“人”在生態鏈中的角色差異所帶來的不同結局。主人公在法國南部阿爾卑斯山脈的普羅旺斯高原穿行,途經一個破敗荒廢的村莊,村莊泉眼乾涸,房屋崩塌,沒有一個人。在又一段長途跋涉後,他穿越了幾十裡昏暗的黃沙漫天的高地,在沒有生氣人跡罕至的高原見到了一個牧羊人。從牧羊人布菲耶的口中我們得知:主人公看到的村莊之前是人丁興旺的,村民們靠燒炭砍柴為生。能以伐木燒炭作為生計,可想而知這片土地曾經樹木成林,它曾經是人們理想的家園。可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只知砍伐而不知栽種,在有限的資源耗盡後,人們的生活面臨困境。為了生計村民們搶奪剩下的為數不多的樹木,私慾、爭吵、病疫和瘋狂伴隨著資源的枯絕肆意橫行。當人們在這片土地上再也找不到任何可利用的東西后,他們選擇了離開,留下了一片不毛之地。

這是影片前面部分對故事的敘述,透過畫面的昏黃、風聲的呼嘯和主人公行走的艱難我們得知這的確是一片已淪為廢墟的土地。村莊頹敗、房屋坍塌、飛沙走礫,曾經的美好家園成了一片荒原。這是村民們自己種下的苦果,當大自然再也無力承受人類對她的一味索取後,她只能赤裸裸地呈現被人類肆意虐剝的傷痕。環保先鋒雷切爾?卡森說:“人在他自己發明的人造世界裡走得太遠了。他用鋼筋混凝土造就了城市,把自己與大地的真實、水的真實和發芽的種子的真實隔離開來。”[1] 普羅旺斯高地的人們被利益羈絆後,與自然規律背道而馳。而當大自然表現出了她的不可擔負後,眾人選擇了遺棄。這體現出村民缺乏對人與自然持續發展關係的反思,不能正視失去家園的根本原因。

影片中有明顯的對比手法運用。“我”所見到的牧羊人目睹了村莊的變化,默默地選擇了以植樹來逐漸改變區域的環境。布菲耶老人在放羊之餘,前3年種下了10萬棵橡樹。一戰後的第5年,“我”再次去拜訪老人,他之前種下的樹木已經繁盛如森林,乾涸的河床恢復了生機,流水環繞。二戰爆發時,老人所栽培的森林險遭採伐,終因地處深山運輸不便而免遭此劫。可見這時的森林已具相當規模了。老人年復一年地植樹,堅持了近40年,終於他憑藉一己之力使被遺棄的高原成為綠洲,良性的生態形成。之前逃離的村民們紛紛回到這裡重建家園,昔日的村莊恢復了生機。

布菲耶老人的行為給身處逆境的人們發人深省的啟示。故事的前後有幾種轉變:從索取到給予、從捨棄到守護、從破壞到重建。在這些轉變中,最為重要的是人角色的轉變。生態美學中的人類中心主義在伐木燒炭的村民中得到了充分地體現,人人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類是萬物的主宰,居於自然之上,可以對生態鏈上的其他物種進行肆意的虐剝。很顯然,這種任意的宰割很快為這片高地帶來了生態危機。而牧羊人的行為則暗示著人類中心主義的隱退,要想重建家園,人類必須要思考與自然的關係,改徵服、支配自然為尊重順應自然。將人與自然置於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中,動物、植物、微生物都是這個整體中合理存在的一部分,都擁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擁有自身存在的權利。 這即是生物間的關係系統,由它們的互動關聯形成迴圈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900字三:

最早接觸繪本是從李歐李奧尼開始的。起初讀不太懂,後來慢慢的發現<鱷魚哥尼流>、<小黑魚>、<田鼠阿佛>真的太好了,讀完心裡很舒服,並感慨這些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繪本了。後來遇到了<奧菲利亞的影子劇院>,被震撼的無話可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覺著無法用語言來精確的評價這個繪本,但毫無疑問,這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繪本。昨天又讀到了<植樹的男人>,再一次被震撼了。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心中充滿了感動、震撼!

故事的背景是20世紀初的法國普羅旺斯地區,這個以薰衣草聞名全球的浪漫地區在當時只是一個荒蕪、破落、毫無生氣的荒漠。只有很少的人在這兒過著冷漠、憤恨、孤獨的生活。有一個牧羊人,他一邊牧羊,一邊每天都種100棵橡樹。由於氣候不好,種十萬棵樹,最終會只有兩萬棵樹發芽,而這兩萬棵樹中,最終只有一萬棵長成大樹。

儘管如此,牧羊人沒有氣餒,沒有沮喪,依然堅持不斷的種樹。

因為他覺的有了樹,就有了生機,就有了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牧羊人種的樹已經小有規模,這個地區有了霧氣,開始有水分了。牧羊人依然不停種樹,森林的規模不斷擴大,漸漸的這個地區有了溪水,這個地區的風景越來越好,慢慢的就有人開始來這兒旅遊了。雖然大家都認為這片森林是自然形成的,雖然沒有人肯定牧羊人的付出,甚至會有人要求他搬離森林。牧羊人依然不改初衷,堅持不停的種樹。森林的規模不斷擴大,開始有了水源,氣候也變得越來越好,慢慢的開始有人搬到這兒住了,而原來住在這兒的人也變得友善起來,有了村莊,有了泉水,有了兒童的笑聲,整個地區都活了起來。

書的附頁說這不是真實的故事,讓我覺的非常遺憾。當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正在做同樣的事 情後,心裡豁然了許多。我為老人的見識、胸懷、堅持而感動!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9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