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勇敢的心電影觀後感篇

勇敢的心電影觀後感篇

勇敢的心電影觀後感篇

本文為勇敢的心電影觀後感範文,讓我們透過以下的文章來了解。

範文一

完整看完了這部眾說感人至極的影片。結果是我很平靜。不是因為我鐵石心腸,而是像《勇敢的心》這種英雄史詩般的電影有它另一層更深刻的涵義存在,並非純粹煽情效果所能表達的。我以為影片中所要體現的蘇格蘭人對“自由”的信仰追求。主人公威廉·華萊士在行刑前高喊的“自由”才是震撼之處。

《勇敢的心》是根據14世紀末發生在蘇格蘭的真實事件改編的。但是,影片所傳達給人的自由之靈魂已經高出這個真實事件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許多,已經不在乎事件的真假,蘇格蘭的山脈,森林和村莊,悽婉的蘇格蘭風笛和蘇格蘭人民在貧困痛苦中發出反抗的淒厲呼號,就已經感受到了真實的生活和歷史,蘇格蘭敷上了自由的氣息。

一個健全的國家,必定是由真正存有自由思想的國民組成的,就像胡適先生說的:“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來的!”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如果所有的人都按著一個特定的套路走過這一生,都被管束得循規蹈矩的,每個人都模式化了,那麼就等於喪失了本我的個性,一個淪喪個性的國家,不是一個健全的國家,起碼不是一個自由民主的現代意義上的國家。

當威廉·華萊士被英國貴族以極刑處死之後,自由之魂不滅,自由之根在蘇格蘭這片土地上萌芽,蘇格蘭領主羅伯英勇地繼承華萊士的“自由”遺志對抗英軍。剷除了英國貴族對蘇格蘭的吞併野心。

“英雄之後”的威廉。華萊士在英國被屠殺,然而他的自由之魂卻在英國被繼承下來了。在英王臨死前,為華萊士的豪情傾倒的英王子妃伊莎貝拉告訴英王她懷的不是王子的血脈,而這個孩子不久將成為新的英王。自由的風從此吹過英吉利海峽,吹向遙遠的東方,吹向了世界。就像當年羅馬貴族將耶穌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看著他斷氣。而後來信仰基督教最多的卻是羅馬人,最早的教廷也建在羅馬。這到底是誰勝誰負,誰又能說清楚呢?

威廉·華萊士是用英雄的生命喚起更多熱愛自由的人們去爭得自由。《勇敢的心》不需要眼淚,不需要哭哭啼啼,因為自由不是靠眼淚。自由靠的是對自由的那種虔誠。靠的是一顆為自由而戰的勇敢的心。

範文二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思想、信念與理想也隨之高低起伏,善變而缺乏了自信。古時候的文明固然不高尚,但戰場上的勇士卻散發出現代人所蔑視的風骨。那不懾服於權勢、最真誠的風骨。

前幾年國片的景氣回春,五光十色的電影無不吸引著眾人的步伐使一步步國片的票房皆創下紀錄。其中,最能夠在我內心烙下印痕的劇情,並非輕鬆浪漫的校園愛情片,而是看似兇猛殘暴卻蘊含了執著於自己意念的堅毅。 “如果文明是叫我們卑躬屈膝,那就讓你們看看野蠻人的驕傲。”一句臺詞便擔下了整劇承上啟下的地位。在日本人以科學武器脅迫下,莫那魯道不啻不退卻,更堅持著祖靈的教誨;在日本人以文明威脅下,莫那魯道不啻不畏懼,更肯定得要讓祖靈的詣意散發光輝。

現在社會不就是缺乏勇於表達自我的人,職場上不就是缺乏勇於展現創意的人,讓創新與舊念激盪出更璀璨的火花?學校裡不就是缺乏勇於提出問題的人,讓漂移不定的知識深烙在自己腦海裡?總是畏畏縮縮的人沒辦法將自己推向更高境界的殿堂,總是亦步亦趨的人沒辦法在一片平凡之中,憑藉著超能力發揚光大。

考場是戰場,職場是戰場,沙場更是腥風血雨的戰場。就是那份堅毅的意念,讓我們至今仍在緬懷莫那魯道。不臣服於勢力的不屈不撓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喪失自信、蔑視風骨而人云亦云的懦夫。

範文三

昨天下午,我利用休息時間,觀看了美國大片,《勇敢地心》,的確向嶽老師說的那樣,這部片子令人震撼,美國導演把蘇格蘭歷史上的一位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的英雄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為了自由,威武不屈的華萊士選擇了抗爭,在茫茫的英格蘭大山之巔,他帶領著起義軍,與強大的英國統治者英勇奮戰,譜寫了一曲民族的悲歌。故事的結局有些讓人沉重壓抑、憂鬱憤悶,英雄被出賣上了斷頭臺,但華萊士為了英格蘭的自由,不屈的鬥志,那顆勇敢面對酷刑,面對痛苦的心,永遠感召後人。

正像影片中那首主題歌詞一樣,做人就是要做勇敢的人,要有一顆勇敢地心。"我不是一塊石頭,也不是一滴眼淚,我只是一隻小鳥,在尋找家的方向。我不是一粒沙子,也不是一聲輕嘆,我只是一個孩子,在尋找愛的懷抱。這是飛一樣的感覺,這是自由的感覺,在撒滿星星的天空迎著風飛舞,憑著一顆永不哭泣勇敢的心。這是同樣的感覺,這是顫抖的感覺,在佈滿力量的大地帶著痛狂奔,憑著一顆永不哭泣勇敢的心。這不是一種幻想,也不是一種痴狂,這就是我堅信的燦爛生命的摸樣。這是飛一樣的感覺,這是自由的感覺,在撒滿星星的天空迎著風飛舞,憑著一顆永不哭泣勇敢的心。這是同樣的感覺,這是顫抖的感覺,在佈滿力量的大地帶著痛狂奔,憑著一顆永不哭泣勇敢的心。我不是一塊石頭,也不是一滴眼淚,我只是一隻小鳥,在尋找家的方向。這是飛一樣的感覺,這是自由的感覺,在撒滿星星的天空迎著風飛舞,憑著一顆永不哭泣勇敢的心。這是同樣的感覺,這是顫抖的感覺,在佈滿力量的大地帶著痛狂奔,憑著一顆永不哭泣勇敢的心。"

影片中刻畫了一個領袖的領導力很多細節,值得我們學習。

領導者的影響力在於要有智慧的頭腦。影片中威廉華萊士和他的伯父出遊返回故鄉之後,遇到了他兒時的夥伴,此時已經長得身高馬大,力大無窮。在比試投巨石的遊戲中,華萊士輸了。但華萊士說光有蠻力不行,需要有頭腦的智慧。果然他夥伴投的巨石砸不著他,而華萊士一個小石頭砸在他夥伴的面部,就將他的夥伴擊倒了。這一個小小的遊戲,便影響了華萊士身邊的人,以至於在後來和英軍的戰鬥中,面對強敵,華萊士屢次獲勝,靠的靈活的頭腦和辯證的思維。

領導者的影響力在於要求有效地溝通能力。影片中有一個非常震撼的場面,就是蘇格蘭的貴族統領的軍隊和英國軍隊對壘。當強大的英國軍隊以整齊的隊列出現在面前的時候,蘇格蘭貴族退縮了,要和英軍談判,而部隊軍心也動搖了。此時華萊士帶著隊伍出現了,他在陣前的一番溝通和演講鼓舞了蘇格蘭的鬥志。華萊士說:"每個人都會死去,但不是每個人都曾經真正活過。""是呀,如果戰鬥,你們可能會死。如果逃跑,至少還能......多活一會兒。年復一年,直到壽終正寢,你們願不願意?用這麼多苟活的日子,去換一個機會,就一個機會。回到這裡,告訴我們的敵人,他們也許能奪走我們的生命,但他們永遠奪不走我們的自由。"於是非常弱小的蘇格蘭軍隊在華萊士影響和感召下打敗了強大的英軍。

領導者的影響力在於身先士卒,率先垂範。華萊士之所以能夠讓眾多的蘇格蘭人甚至包括貴族信服,還在於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苦共命運,從不搞特殊。在歷次戰場上和強大的`敵人對壘時,華萊士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第一線,和戰友們一同作戰,不分先後,這就是強大的領導者影響力,是榜樣的作用激發了軍隊的激情和活力。正像嶽偉老師說的那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領導的榜樣就是踐行價值觀,以奉獻精神,傳遞激情,這就是軍隊的戰鬥力的核心,強將指揮,精神支撐,情感激發。

領導者的影響力在於堅定的信念,永不屈服壓力。華萊士意志堅定,為了自由他放棄了自己的一切,面對威脅,利用和政治地位的誘惑,從不動搖自己的信念。影片中幾個場面對華萊士的性格做了深刻的刻畫。在那場關鍵的戰役勝利之後,面對蘇格蘭貴族的受封爵位和英國人的誘惑,華萊士不是選擇了安逸和富貴,而是繼續出擊和英國人戰鬥。有一段對話特別精彩:"伊莎貝爾:他(國王)建議你停止進攻並撤回去。作為回報,他可以給你貴族頭銜、土地和這箱金子,這些我會當面交給你的。華萊士:封地、爵位、還有黃金,你要把我變成猶大嗎?伊莎貝爾:和平就是這麼來的。華萊士:奴隸也是這麼來的!"

而華萊士被出賣後,審訊和逼供,拒絕屈服,特別是在行刑臺上,選擇了直接面對痛苦,在行刑官和民眾期望他求的寬恕的環境下,他喊出了"自由",這是一種頑強的政治信念。

導演把十三世紀英格蘭的悲壯的歷史搬上銀幕,以宏偉壯闊的氣勢為影片贏得了史詩巨片的稱號。在影片中我們看到蘇格蘭的山脈、森林和村莊,悽婉的風笛和蘇格蘭人民在貧困痛苦中發出的反抗的淒厲的呼號,人們感受到了真實的生活和歷史。

十三世紀蘇格蘭這一段歷史很像同一時期中國。漢族政權被蒙古人消滅後,面對異族人的統治,漢族老百姓沒有地位,有如貴族的牛馬,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蒙古統治者為維護統治,採用和英國人相同手段就是貴族對平民享有的"初夜權",蒙古人在最基層每個村子派一個蒙古家庭統治整個村子的漢人,漢族人姑娘要結婚,必須和這家蒙古人的男人睡三天覺,這位姑娘的初夜權是屬於蒙古人。對於屈辱的初夜權,當時的漢人結婚後都是把第一胎摔死,我們的祖先就是用這種方法來維持著血統的純淨。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種種族的仇恨到了元末明初便爆發了,於是爆發了紅巾軍大起義,和蘇格蘭人大起義一樣,都是為了爭得自由。


【勇敢的心電影觀後感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