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學學《菜根譚》名句裡的生活藝術

學學《菜根譚》名句裡的生活藝術

學學《菜根譚》名句裡的生活藝術

古人云:“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菜根譚》糅合了儒家的積極進取、居中之和,道家的樂天知命、從容自然,佛家的隱忍豁達、冷靜客觀的為人處世哲學,可以讓人們從中汲取豐富的人生智慧。以下是聘才網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學《菜根譚》名句裡的生活藝術

立身之本

有一個高遠的志向來引領,也如同在灰塵裡抖衣服,在泥水裡洗腳,終究達不到超脫達觀的境界。《菜根譚》裡有這樣一句話: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裡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立身“高出一步”

在心理學的激勵理論中有一種目標設定說,認為恰當的目標可以激發人的挑戰性,而目標設定的高低則決定了取得成就的大小。通常,“心理高度”是人們無法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因為大多數人傾向於給自己留有餘地,不願設立看起來遙不可及的目標,實際上這正是對自身潛能進行自我暗示與設限。

所以,立身的座標應當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必須不斷地發現自己、調整自己、挑戰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挖掘潛能,突破極限。

修煉“從我做起”

雖然立身要高,卻並不是說一定要成就轟轟烈烈的偉業。說好與人交往的每一句話,做好自己身邊的每一件事,推己及入,則是根本。中國文化講求“先內聖”而後方能“外王”,即指“未做事,先做人”。先從自我的修煉與提高開始,破除自身侷限,糾正自己的不足,使內心逐漸圓滿和成熟,從而達到人格完善與事業有成的雙重境界。

在《菜根譚》的智慧中,修身養性、獨善其身與建功立業、兼濟天下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理想和責任,將我們原本渺小和卑微的生命無限放大,激勵和喚醒每一個人,從小我而至大我,從一己而至天下。

堅守“持正不阿”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立身對於人的一生來說,至關重要。真正明白物我關係的人,能洞察立身處世的根本所在,寧願忍受一時的寂寞冷落,也不會丟失自我。

變通“因地制宜”

要成事就得堅持,不輕挪陣地。但是凡事都得講究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在找準位置的同時,還要根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情況調整方向。

魏徵原是李建成的主要謀士,曾獻策欲除掉手握兵權的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愛惜其人才,不計前仇,不僅沒有治他的罪,反而任命他為諫議大夫。魏適適時地重新擇主,跟隨太宗,君臣合力創造了貞觀盛世。

魏徵的例子說明,選擇位置的智慧既在於穩紮穩打,也在於隨機應變,有的時候需要持守,有的時候需要變通。在李建成失敗、李世民成功的時候,魏徵如果堅持原來的方向,勢必被殺,歷史上不過少了一個政治博弈當中的犧牲品而已;可當魏徵及時調整了自己的方向,輔佐明君,歷史上就多了一個最負盛名的賢臣和推動大唐歷史程序的政治家。

讀書之義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有一首《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一千多年前,宋真宗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其實反思一下,這些話似乎都意味著讀書是有目的、有任務的。一旦讀書帶上了功利色彩,那就變成了一種負擔。所以《菜根譚》說,讀書為學,首先要:

掃除外物,直覓本來

掃除外物,直覓本來,才有個真受用。

“外物”是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身外之物;“本來”則是隻要你活著,就永遠跟隨著你的東西;而“真受用”是指只有在讀書中感到快樂,才能使自己身心獲益。

感覺到快樂的閱讀,才是“悅讀”,這種“真受用”就是“享受”。感覺不到快樂的閱讀,就是“獄讀”,這種“真受用”就是“難受”,這樣的讀書,禁錮了純真的本性,會適得其反。

專注與兢業

雖說讀書是一種快樂的體驗,可這種體驗卻不是那麼容易體會的。

繩鋸材斷,水滴石穿,學道者須要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機。

把繩索當鋸子摩擦久了可鋸斷木頭,水滴落在石頭上時間久了就可貫穿堅石,學習也要努力用功才能有所成就;各方細水彙集在一起能形成一道河流,瓜果成熟之後自然會脫落枝蔓而掉落,苦修學道的人也要自然而然才能獲得正果。

將注意力聚焦於一點,與你所關注的事物融為一體,就能不被其他外物所吸引,不再縈繞於焦慮之中。一個人只有對一件事專注投人,才會產生樂趣。所以,讀書時要全心投入、兢兢業業;深深沉浸在你所學習的知識當中,達到“忘我”和“專注”的境界。這樣,才會將自己的精力、體力有效地集中起來,發揮巨大的能量和超常的效率。

瀟灑的趣味

當然,進得去也要出得來,不懂得放鬆的人,也無法更好地專注。專注與放鬆,實際上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在學習中,既要有勤奮刻苦的敬業精神,又要有瀟灑脫俗的生活情趣。假如只知一味剋制約束自己,使自己過著極端清苦的生活,就只能感到生活如秋天般凜冽而毫無生機。

學者有段兢業的`心思,又要有段瀟灑的趣味。若一味斂束清苦,是有秋殺無春生,何以發育萬物?

一個真正懂得讀書的人,要能讀到心領神會,理解書中的樂趣、精髓,才不會陷入斷章殘詞,侷限於窠臼之中;一個真正擅長觀察事物的人,必須把全部精神都投入到所關注的事物當中,才不致被事物的表面形跡迷惑而不明白真相。打通壁壘,方能左右逢源。

交友之道

在社交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可能擁有前無古人的廣闊人脈,但也可能會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你的人際交往圈子可能會很龐大繁雜,但“人脈”絕不等於“友脈”。怎樣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人脈”當中找到真正的“友脈”呢?

三分俠氣,一點素心

《菜根譚》給我們的提示是:

人生就如同小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行走江湖,交友做人,既要有些拔刀相助的俠氣,也要有片本色純真的素心。這裡的“三分俠氣”也是在告訴我們,與人交往要“君子坦蕩蕩”,胸襟磊落,為人做事“該出手時就出手”,適時適地;而不是讓我們不經大腦地拎著菜刀“風風火火闖九州”,魯莽地逞一時之勇。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不責小過,不發陰私,不念舊惡

除此之外,關於如何待朋友,《菜根譚》還總結出了三個法寶:

不求全責備朋友的微小過錯,不打聽揭露朋友的個人隱私,不耿耿於懷朋友的前仇舊恨。做到這三點,不僅可以打造良好的朋友圈子,而且可以培養德行,同時遠離危險。

如果朋友犯了過錯,應該儘量原諒,但要是過錯出在自己身上,就必須認真反省;自己受了屈辱困厄可以儘量容忍,朋友如果有難則應立刻出手相幫。此外,朋友之間相處如果想要長久,除了寬容之外,善於“忘記”也是一條秘訣。真正的朋友需要用心經營,路途順暢,我們才能志在四方。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

天下無不入我陶熔

《論語》中曾提到,“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社會上的人形形色色,各有不同,每個人都希望能夠結交到如此有益的朋友。可是,如果我們碰上的人偏偏“不直、不諒、不多聞”,該怎麼辦呢?

遇欺詐的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的人,以和氣燻蒸之;遇傾邪私曲的人,以名義氣節激勵之。天下無不入我陶熔中矣。

碰到奸猾的人,就用誠心感動他;碰上暴躁的人,就用和氣薰陶他;碰上邪僻的人,就用正義激勵他。那麼天下之人,無不可以感化融合。

遇沉沉不語之士,且莫輸心,見自好之人,應須防口。

如果遇到面色陰沉、話語不多的人,千萬不要輕易推心置腹;見到自以為是、心胸狹窄的人,也千萬不要誇誇其談,謹防禍從口出。俗話說“話到嘴邊留半句,莫向他人剖全心”,與人交往吞吞吐吐虛情假意固然不好,但是披肝瀝膽和盤托出,也一定要分清物件是不是值得信任。

據說曹操戴罪逃亡時,呂伯奢一腔誠意地招待這個侄兒。他吩咐家人殺豬宰羊,自己冒著危險出去買酒。不料生性多疑的曹操聽到磨刀的霍霍之聲,反而疑心呂家為了懸賞出賣自己,於是揮刀殺了呂氏一家。出門迎頭碰到買酒歸來的呂伯奢,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再次殺人滅口,並留下千古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莫讓天下人負我。”

讒夫毀士,如寸雲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風侵肌,不覺其損。

造謠詆譭的人並不可怕,不過像一小塊烏雲遮住了太陽,不久便雲開霧散;可是阿諛獻媚的人,反倒得注意,他們就像從細小的縫隙鑽進來的寒風,在不易覺察之際侵蝕肌骨,等你意識到危害時,已經晚了。

世故之心

《老子》中有一句話:“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人世間,人情冷暖,變化無常。因此當你遇到困難走不通時,必須明白“後退一步”的為人之道;而當你事業一帆風順之時,也要有謙讓三分的胸襟和美德。“不爭”“避”“讓”的力量,很多時候比“強爭”要大得多。

處世不宜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作事不宜令人厭,亦不宜令人喜。

讓步與分享

心理學中有一條“蹺蹺板原則”,即利益相關的雙方或者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如同坐蹺蹺板一樣,不能永遠固定為一端高一端低,而是要相互交替,這樣整個過程才有意思。一個永遠不肯吃虧、不願讓步的人,如同坐在一個靜止的蹺蹺板頂端,雖然維持了高高在上的優勢位置,卻使整個人際互動失去了應有的樂趣,這樣的結果對自己或對方都是一種遺憾。

在職場上,有很多人害怕與他人分享成果,最後卻只能眼看著自己的付出化為烏有,甚至蒙受巨大損失。可見,只有願意分享,敢於分享,學會分享,才能達到共贏的結果。就像跳棋一樣,只有互相搭橋,才能共同實現人生跨越,這不僅是一種修養,更是走向成功的快捷方式。

做人要像“孔方兄”

據說老子來到西戎國就說蠻夷的話;墨子不喜歡音樂,認為樂器沒什麼用處,可他到了荊楚之地馬上就“衣錦吹笙”,所謂“伸縮排退變化,聖人之道也”,如果為了特立獨行而固執己見,非得天寒地凍穿薄衫,烈日炎炎穿棉衣,這不是聖人,而是蠢人。

和而不同

《勸忍百箴》裡有一句話:“荀執方而不變,是不達於時宜。”堅持內心的理想和融入真正的生活一樣重要。立志要高遠,卻能從雞毛蒜皮的瑣事中超脫出來;做事當平和,與各類人群都能相處下去。總而言之,應做到和而不同,若一味固執己見,不善變通,就是不合時宜。

所以,我們立身處世,應有自己的準則,不要特意與眾不同,標新立異,故作清高。為人做事,千萬不能目中無人特立獨行,處處惹人討厭,也別為了阿諛奉承博取他人的歡心,唯唯諾諾喪失自我。

方圓並用

古時少長順序按伯、仲、叔、季排列,叔季在兄弟中排行最後,叔季之世就比喻末世將亂的時代。生活在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之時,待人接物應方正剛直、愛憎分明;處在政治黑暗天下紛爭之時,待人處事應圓滑老練、隨機應變;而處在黑白混淆的末世之際,待人接物就要既耿直又變通。

處治世宜方,處亂世當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

《菜根譚》講求“方圓並用”,“圓”不是圓滑世故,而是一種寬厚、融通,是大智若愚,與人為善。在各種圖形中,圓的張力最大,想要與團隊很好地融合就別太有個性,放下架子,磨平稜角,入鄉隨俗。就像“孔方兄”那樣,外圓內方,既堅持自己的個性,又懂得靈活變通,與時俱進。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便成惡境矣。履盈滿者,宜思之。

世間萬事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我們也沒有辦法精明到凡事成功、凡事看透。所以,做人不可過於極端和偏執,要接受不太聰明、有些缺點的自己,也要接受有缺憾、不完滿的世事,用寬和從容的心對待世界。

人生在世,不會總是一路高歌向前。凡事不見得追求完美才是最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度”,才是安適身心的最佳狀態。古人把這個“度”叫作中庸。很多時候達不到這種狀態就是“不及”,超過了這種狀態又成了“過”。處世之道,過猶不及。如果能懂得這不偏不倚的“中庸”哲理,並能身體力行,那麼就離儒家人生理想中隨緣自適、快樂無憂的最高境界不遠了。


【學學《菜根譚》名句裡的生活藝術】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