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通用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別之情

  3、有感情地誦讀古詩,並背誦。

  4、透過拓展學習其他的送別詩,瞭解古人送別的方式

  【教學重點】

  1、準確理解詩意,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

  2、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

  【教學難點】

  1、體會“西辭”“煙花”的意思。

  2、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

  【教學過程】

  一、匯入學習,理解詩題。

  1、師:在古代,交通不便,朋友一旦分別就難再見面。所以朋友分別時往往作詩詞相贈,以表達彼此的深情厚誼。這種詩被稱為送別詩。你們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一首李白的送別詩嗎?生答《贈汪倫》。(在音樂聲中吟誦《贈汪倫》)

  2、師:自古重離別,記載流傳下來的作品,可以說不可勝數。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它們,去感受其中美好的真情。讓我們來看這首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引導學生理解詩題:

  ①師:這個詩題用現在的話怎麼說呢?(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去廣陵。)

  關鍵字:“之”的意思是去、往;

  ②誰?(李白)介紹孟浩然《贈孟浩然》。

  ③題目為我們交代了送別的地點。介紹黃鶴樓(圖片)

  ④再讀詩題

  二、通讀古詩,理解詩意。

  1、自由讀,把詩歌讀正確,多讀幾次,讀出正確的節奏來。

  2、指名初讀課文,師生合作讀。

  3、自學詩句。

  4、同桌交流。

  5、全班交流。

  【預設】

  1、理解“西辭”。

  因為黃鶴樓在西邊,然後人在東邊,孟浩然要離開黃鶴樓到廣陵,西辭的意思就是離開黃鶴樓到廣陵

  “廣陵”是今天的江蘇揚州;其實詩句裡面已經告訴我們了。

  既然是之廣陵,又說是下揚州,看樣子這個廣陵就是……

  2、理解“煙花”。(理解煙花的古今異義。)

  師:哦,離開了西邊的黃鶴樓道別了。沒錯,此時的孟浩然就要沿長江自西向東順流而下。所以詩中還說道煙花三月下揚州。說到煙花,我們現在在非常重要的日子裡,還經常放,見過嗎?

  生:見過,那是煙花爆竹,這裡是指“花太多,太繁茂了。”

  師:我們從註釋當中也看到了。花太多,太繁茂了。此時的長江兩岸,那正是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百花盛開,春意盎然,使我們感到千里鶯啼綠映紅。(播放課件)

  師:就在這煙花三月的美好季節,可是好友孟浩然卻要離開詩人遠去揚州,這怎麼不令人惆悵呢?來,帶著你的惆悵讀一讀這兩句!

  生讀

  師:煙花三月的美景,李白此時有心情賞景嗎?為什麼?

  三、品讀古詩,感悟情感。

  (一)透過“孤帆遠影碧空盡”體會離情

  1、師:故人,老朋友走了,誰都會感到不捨。詩歌最美的在於它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現在大家再認真讀讀,看看詩的後兩句都描寫了哪些景物?

  2、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孤帆 碧空

  長江

  3、“孤帆”也就是——(孤單單的一條小船)

  4、此時此刻,你的腦海裡有沒有產生什麼疑問呢?(孩子們,古時的長江可以說是“千帆駛過”,可是在李白的眼中,卻只有那一艘船,孤帆遠影,李白為什麼只見“孤帆”?

  5、師:他的眼中,他的心中,只有——孟浩然(板書:目光送 )是啊,過盡千帆皆不見,一心只有孟浩然。此時此刻,詩人看不到煙花三月美如畫,看到的只有這——;看不到長江上來來往往的船,看到的只有那——,他的心都跟著——(板書:心相隨 )

  6、我們回過頭來看這個“孤帆”,從這個“孤“字,你讀出了什麼?

  7、這小小的一個“孤”字,把詩人的離愁別緒表達得淋漓盡致,讓我們再來讀

  (二)透過“唯見長江天際流”,理解深情。

  1、師:那孤帆遠影都消失在藍天的盡頭,可李白卻仍然久久地佇立著,佇立著,誰能讀一讀最後一句話?(指名讀)

  2、李白可能在想什麼?(再也沒有人與我……再也沒有人……再也……)

  師:從孤帆離開,由近到遠李白在看,遠到消失,李白在看,後來一直在看,從中你感受到什麼?

  3、補充:李白與孟浩然分別後的第二年寫的《江下行》。

  4、指名讀全詩

  5、齊讀全詩

  (三)朗讀指導

  1、師:詩雖沒有一個字直接寫情,可我們在字裡行間卻分明看到了詩人的這顆心,感受到了這份情。自古離別多傷悲,“孤帆遠影碧空盡,”而不盡的卻是這濃濃的離愁,李白吟誦到,女生讀——

  師:人在千里外,情在送別中。這滾滾湧動的是詩人的情意,帶著這深深的情意,李白吟誦到,男生讀——

  2、師: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對朋友之間的友情是多麼感人啊!讓我們再用情地讀讀詩歌吧!(配樂朗誦)

  四、藉助詩境,訓練說寫

  引導: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兄長、朋友,往日他們生活上相互照顧,學業上相互幫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別,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相見,黃鶴樓前兩人分別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學們想象一下,他們的分別時會說些什麼?

  五、拓展,瞭解古人送別的方式

  1、自古多情傷離別,送別時刻以詩相贈,寄以深深的情意,讓我們走進送別詩,看看古人都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送別。

  《送元二使安西》 《贈汪倫》 《折楊柳》(留與“柳”諧音“)

  2、每首以什麼樣的方式送別。

  3、積累:背誦抄寫

  4、總結:一首簡短的古詩, 往往包含著詩人的深情厚誼。蒐集並閱讀有關友人送別的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

  六、作業練習:

  1、背誦並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蒐集並閱讀有關友人送別的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會4個生字,瞭解古詩大意,理解領悟詩意,學會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過程與方法 透過多種形式反覆朗誦古詩,從而理解領悟詩意;組織學生自主合作細品古詩,想象古詩所表現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厚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詩的意境,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厚意。激發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

  瞭解大意,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厚意,激發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教具準備:

  ①蒐集有關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讀熟課文。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備註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4個生字,瞭解古詩大意,理解領悟詩意,學會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初步感受古詩意境。

  一、匯入

  師:上課前,老師先請同學們欣賞一段樂曲,看你們從中能聯想到什麼?

  (教師播放《送別》曲)

  誰願意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想到了什麼?

  (生說出想到了什麼)

  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分離與相聚切割又彌合著漫漫人生。從古到今,離別往往是最讓人感慨萬端的一件事。不僅有歌唱離別,更有很多詩詠離別。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堪稱送別詩極品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師提示注意讀準題目中的生字)

  二、新課

  (一)圍繞課題質疑。

  師:很好,都讀正確了。詩的題目中出現了一個“送”字,我們就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了。那圍繞這個“送”字你們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呢?

  生:誰送誰?

  師:真聰明,我把這個問題記下來(板書)。誰接著提?

  生:在什麼地方送?

  師:好的,也記下你的問題。板書:在哪送

  生:在什麼時候送?

  師:也不錯,也記下。板書:何時送

  生:怎麼送?

  師:太好了。這是個最棒的問題。板書。

  生:送到哪?

  生:為什麼送?

  師:同學們真不簡單,圍繞一個詞提了這麼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詩文中。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同學們認真讀讀詩,把答案找出來了,詩的意思也就明白了。

  (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二)品讀古詩

  1、指名讀-評議-再指名讀(老師範讀)

  2、學生朗讀-同桌互讀

  3、讀詩擂臺賽-齊讀

  (三)、彙報交流, 理解詩意 。

  1、透過剛才反覆的讀古詩,你都解決了哪些問題?

  預設:

  ①李白與孟浩然是好朋友,感情深。(故人)

  ②“煙花三月”的時候,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到廣陵(揚州)去

  ③黃鶴樓(湖北武漢)。廣陵、揚州(江蘇,漢時稱呼,唐時稱呼)

  師:請同學們看,這就是黃鶴樓(課件出示圖片)

  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歷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使黃鶴樓名聲大噪。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誰能接著彙報?

  ④重點字意:“之”到,“辭”辭別、離開,“唯”只,“帆”小船。

  2、藉助註釋或字典理解詩的大意。(獨立-討論-反饋)

  古詩大意(一):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去廣陵

  老朋友離開西邊的黃鶴樓,在煙花三月的時候乘船去揚州。

  孤單的小船越走越遠,消失在水天相接處,最後,只看見長江水向天邊流去。

  古詩大意(二)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李白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由黃鶴樓出發,乘船東行到揚州去。

  李白目送好友的小船越行越遠,漸漸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見浩浩蕩蕩的長江之水向天邊流去。

  第二課時

  一、齊讀古詩,複習鞏固。

  二、二、入詩境、悟詩情

  1、“ 師;什麼樣的三月叫煙花三月呢?你們想知道麼?老

  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揚州三月的圖片,你們看看還可

  以用什麼樣的詞描繪這揚州的煙花三月?

  (出示課件)

  生:是百花盛開的三月。

  師:百花盛開用得好。謝謝你,我明白了。還可以說是什麼樣的三月?讀明白這個問題的同學可以繼續告訴我。

  生:我來,是細雨如煙,繁花似錦的三月。

  生:是百花齊放的三月。

  生:是細雨濛濛,花紅柳綠的三月。

  生:陽光明媚的三月。

  生:是細雨綿綿,柳暗花明的三月。

  生;是百花爭豔,鳥語花香的三月。

  (板書:煙花三月)

  師:煙花三月的景美,你們的語言也很美。那你們能不能把這兩句詩讀得也很美呢?

  (出示前兩句課件)(指導朗讀,指名讀)

  2、討論:三月的江南美景如畫,長江的江面船隻如雲,

  那為何作者看見的是孤帆呢?

  “孤帆”:並不是說廣闊的長江之上只有一隻帆船,而是說詩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隻小船上。

  3、細品最後兩句的詩境、詩情。

  師:透過最後兩句詩你知道了什麼?

  生1:好友孟浩然已漸漸遠去了,李白依依不捨。

  生2:李白的目光追隨著好友孟浩然,別的什麼都沒有在李白眼中停留。

  師:正如同學們所說,李白看見了好朋友孟浩然乘坐的小船越走越遠,越走越遠…、

  最後---

  生:看不見了

  師:朋友的船再也看不見時,他只看見了-----

  生:長江水在往天邊奔流。

  師:你獨特的感受力令老師吃驚!那李白為什麼如此久久佇立江邊送孟浩然呢?

  生:因為李白和孟浩然是很好的朋友。

  生:李白與孟浩然第一次相見就是李白生活的安陸的時候,那年李白大概20多歲,而孟浩然40歲左右。李白當時詩名尚小,而孟浩然名聲在外。李白專程前往鹿門山拜見孟浩然,兩人習性相投,一見如故,孟浩然大加讚賞李白的詩,而且盛情招待他,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師:說的對。看來李白和孟浩然是志同道合,情誼深厚,是忘年之交。

  生:幾年以後,兩人互相思念,於是相約來到江夏(今武昌),共同遊山玩水,賞月看花半個多月。最後,孟浩然要去廣陵,於是二人在黃鶴樓相別。李白就在那個時候寫下了這首詩。

  師:那同學們想象一下,當時的李白心情怎麼樣?

  生:傷心 難過 依依不捨

  (板書:依依不捨)

  師:如果那一時候,站在江邊送別那麼好的朋友的人是你:朋友登上了孤獨的小船,風鼓白帆,由近漸遠,最後消失在水天之間。你不忍離去,久久佇立岸邊,目送千里。深情地凝視著水天一色的地方。那滾滾的東流江水不正象徵著你們的友誼麼。那時那地,你將會怎樣吟詠出這兩句詩呢?(出示後兩句的課件)

  生:指名誦。

  師:是啊!你們讀出了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佩和感情的深厚。這真是過盡千帆皆不見,一心只送孟浩然啊!

  4、指導朗讀

  師:人們常說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而李白目送“孤帆遠影碧空盡”有青山為據,流水為證,茫茫的長江水已為李白的真情所動容。如此的深情厚意李白用僅僅28個字

  就表達得淋漓盡致,可謂字有數而意無窮啊。其實朗讀也是一種表達感情的好方法,你們能把自己從詩中感悟到的情感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麼?(師放課件 生在樂曲聲中練讀,再指名讀,評價)

  師:剛才我看見好多同學已經熟讀能誦了,還沒有做到的同學加把油!

  (指名背誦)

  三、拓展

  交流積累

  背誦得真好,老師為你們成為李白的知音而高興。

  自古人生重離別,自古人生又傷離別,在我們祖國的文化瑰寶—詩詞當中,歷朝歷代的贈別送行的詩文不可勝計。同學們平時是不是也積累了一些送別詩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指名背收集的送別詩)

  師 :看來同學們平時有積累的習慣,非常好。有的

  詩意同學們可能還不太懂,你們可以運用我們這節課學習古詩的方法來學習古詩,如果沒有註釋,你們可以自己運用字典或者到課外蒐集資料,自己做必要的註釋,這樣就能讀懂了。

  四、小結

  師:對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間一壺酒,友情是江上一葉舟,友情是月夜獨登樓,友情是庭深小徑幽。對於我們,友情是什麼呢?要靠我們用一生品味,用一生去守

  創設情境,使學生順利投入到學習中來。

  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才會更積極的解決問題。

  在交流中實現對古詩的感悟。

  透過對重點詞語得理解,加深對古詩的感悟。

  考查學生的詞語積累。

  聲情並茂的朗讀,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課前佈置學生全面瞭解兩位詩人的關係,才能順利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在讀中實現情感的昇華。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讀懂詩句,理解詩意。

  2、有感情地誦讀古詩,並背誦。

  3、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蒐集資訊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詩境,訓練語言。

  課前準備:

  學生:

  ①蒐集有關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讀熟課文。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程式:

  一、揭題、解題(2分鐘)

  1、揭題,讀題。注意“孟(mèng)”的讀音及寫法。

  2、解題。注意黃鶴樓與廣陵的位置,“之”的意思。

  3、交流蒐集的有關資料(3分鐘)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麼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麼關係?

  3)、這首詩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

  4、理解詩意(15分鐘)

  1)、學生自學古詩(5分鐘)

  自學要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熟讀古詩,藉助文後註解和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講解古詩的準備。

  2)、檢查交流自學情況(10分鐘)

  3)學生自願或學習小組推薦同2學講解古詩

  教師注意指點,並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西辭”“盡”。

  5、體會詩境(6分鐘)

  1)、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麼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春嗎?為什麼?

  3)、這時長江裡是不4、是隻有孟浩然的一隻船?李白為什麼只見“孤帆”?

  6、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隻由近而遠,心裡會想些什麼?

  7、藉助插圖,體會詩的意境。

  8、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的意境。

  9、藉助詩境,訓練說寫(14分鐘)

  1)、引導: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兄長、朋友,往日,他們生活上相互照顧,學業上相互幫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別,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相見,黃鶴樓前兩人分別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學們想象一下,他們的分別時,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會是什麼樣的表情。我們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要演戲,先要有指令碼,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集體合作為這段情景的表演,寫一個指令碼,指令碼要交待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環境,人們的動作、語言、表情等等。

  10、學習小組合作撰寫指令碼。

  11、學生自願或推薦表演,表演後師生共同評議。

  12、根據表演效果,重新修改指令碼。

  13、佈置作業(1分鐘)

  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愛好,選擇完成下面的作業:

  1)、有感情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2)、《古詩三首》都寫到了春天,說說三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3)、蒐集並閱讀有關友人送別的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結合課文註釋或、詞典,體會詩句的含義,體會詩的意境。體會朋友之間的友情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4、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的意境。

  2、體會末兩句詩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詩的意境。

  課前準備:

  學生:

  ①蒐集有關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讀熟詩歌。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學過李白寫的一首詩《贈汪倫》還記住嗎?(學生背)這首詩寫的是誰送誰的呢?(汪倫送李白)

  2介紹李白(多媒體)

  據說李白常在黃鶴樓上與人飲酒賦詩。有一天,他聽說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隱居在附近的襄陽,便立刻前往拜見。孟浩然聽說李白來了,顧不得整理衣冠,趕忙來到堂前。李白一見孟浩然,搶上一步說: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詩名天下,特來求教啊!哪裡哪裡,賢弟過獎了,過獎了!你才華橫溢,我也久仰了呀!兩人一見如故,從此一起遊山賞月,飲酒賦詩,談人生,談抱負就這樣,好幾個月形影不離。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帶遠遊,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選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送行。望著帆船遠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於是寫下了這千古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二、 解題:

  ①學生讀題,讓學生先自己理解題目。

  ②引導學生理解: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傳說有神仙在此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

  之的意思是去、往; 廣陵是今天的江蘇揚州;這首送別詩寫的是 什麼時候,誰在什麼地方送誰到那裡。

  三、預習檢查:

  3、 讓學生讀準下列五個字的讀音、記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辭(cí)、 唯(wèi)。

  四、理解詩意

  1、學生自學古詩

  2、自學要求: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熟讀古詩,藉助文後註解或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講解古詩的準備。

  3、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①學生自願或學習小組推薦1個學生講解古詩

  ②教師指點,並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西辭盡。(前兩行: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這句詩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由黃鶴樓出發,乘船東行到揚州去。

  後兩行: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句詩的意思是:我佇立江邊,目送友人的小船愈行愈遠,漸漸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見浩浩蕩蕩的江水流向天際。

  詩意:老朋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花紅柳綠的三月去揚州。你乘坐的船兒越行越遠,駛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長江水,還在向天邊奔流。)

  五、體會詩境

  1、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麼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景嗎?為什麼?

  3、這時長江裡是不是隻有孟浩然的一隻船?李白為什麼只見孤帆?

  4、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隻由近而遠心裡會想些什麼? (結合末兩句體會詩人的感情)

  5、藉助插圖體會詩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的意境。

  六、能力訓練:我們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

  1、學生先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合作設計這分別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發生的時間、環境,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等等。

  2、學生自願或推薦表演,表演後師生共同評議,選也最佳表演小組。

  3、根據表演效果,再看註釋或,理解詩句的意境。

  七、作業練習:

  1、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蒐集並閱讀有關友人送別的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3、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4、培養同學蒐集資訊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識學寫生字。

  2、體會詩境,訓練語言。

  【課前準備】

  1、同學:

  ⑴ 蒐集有關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資料。

  ⑵ 讀熟課文。

  2、教師:

  生字卡片。

  【課時佈置】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誦讀古詩,匯入新課

  1、你們學過李白的那些詩歌呢?比比看,哪個小朋友背得最多最好?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李白的詩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看到題目,你想提什麼問?

  生:黃鶴樓在那裡?

  生:煙花三月是什麼時候?

  生:碧空會有盡頭嗎?

  ……

  3、師:很好,今天我們一邊欣賞,一邊解決這些問題。

  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自主讀詩,把字音讀正確。

  2、檢查讀,賽讀。

  3、同學交流讀後感悟。

  4、自由讀全詩,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三、自主感悟,探究詩意

  1、導語。

  2、個性化閱讀,感悟詩意。

  3、合作交流,加深理解。

  4、總結:

  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又是傳說中仙人乘鶴昇天的地方,而今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在此道別,更具有詩意和浪漫色彩。

  四、讀中品析,再現意境

  1、過渡。

  2、同學讀詩,滲透學法。

  3、利用多種手段,引導同學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展開想象,體會送別情。

  4、看課文插圖,扮演體驗送別情。

  5、解決疑難:

  ⑴ 故人:

  老朋友。

  ⑵ 西辭:

  告別後向東而去(揚州)。

  ⑶ 煙花三月:

  春天煙籠春花。絢麗無比。

  ⑷ 孤帆遠影:

  一片孤帆消失在遠方。

  碧空盡:

  在天邊消失了。

  惟見:

  只見。

  天際流:

  天邊流。

  ⑸ 抽生理解詩意。

  6、小結:

  正所謂“相見時難別亦難”,好朋友一去,不知何時才幹相見!讓我們一起來讀!

  五、配樂朗讀,昇華情感

  1、過渡:

  真正瞭解了詩歌以後,就要把自身當作詩人去讀詩,再現詩人依依惜別之情。

  2、同學練讀全詩,小組賽讀:

  總結:那麼,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李白,在這繁花似錦的春天,登上那飛簷凌空的黃鶴樓,一起去送送孟浩然吧。

  六、拓展延伸,積累語言

  1、交流送別詩,體會送別情。

  2、選擇個性化作業:

  ⑴ 畫一畫:

  李白和孟浩然送別的場景。

  ⑵ 演一演:

  李白和孟浩然送別的情景。

  【板書】

  下 (去)

  (西) 黃鶴樓──揚州 (東)

  (湖北省)

  【作業】

  1、謄寫生字。

  2、背誦課文。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並會默寫。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依依惜別。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走進詩句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學生:蒐集相關的人物、地點的資料,讀熟詩句。

  教學過程:

  一、 【匯入】背誦古詩大比拼

  1、師說上句,學生接下句。

  2、師說詩題,學生背詩。

  3、師說詩句,學生說詩題和作者。

  4、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它堪稱是送別詩中的經典之作——《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學生初讀詩題。

  二、【新授】

  1、讀懂詩題。

  A、出示生詞卡片“孟浩然”“廣陵”,誰來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

  B、題目共有10個字,讀的時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覺得哪個字眼重要就重讀哪個詞,讀出自己的感受。

  C、介紹寫作背景,帶著自己各自的的感受再讀詩題。(教師板書:讀懂詩題)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從四川沿長江東下,一路遊覽了不少地方。在襄陽,他聽說前輩詩人孟浩然隱居在城東南的鹿門山中,特地去拜訪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詩,大加讚賞,兩人很快成了摯友。孟浩然熱情款待了李白,並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相會。這天,他們在江夏的黃鶴樓愉快地重逢,各訴思念之情。幾天之後,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船開走了,李白佇立江岸,望著那孤帆漸漸遠去,惆悵之情油然而生,便揮就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請再讀讀課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讀明詩句。

  A、讀通詩句。

  出示朗讀的階梯等次表,請學生自己對照要求自由朗讀古詩,認為自己讀到第三階梯的水平了,就可停下。

  指名朗讀,請學生相互評價。

  古人讀詩講究節奏感,現在我們一起合作來讀讀古詩,好嗎?老師讀前四個字,你們接讀後三個字,聽明白了嗎?——讀

  好,現在換過來,你們讀前四個字,老師接讀後三個字,聽明白了嗎?——讀

  真好,現在我們一起來讀整首的詩,老師只讀詩題和作者,同學們按照剛才的四三節奏讀整首詩,聽明白了嗎?——讀

  B、理解詩意。

  詩讀得這麼好,詩句的意思能讀懂嗎?讀懂古詩有個好助手,就是書上的註釋,藉助註釋,我們就可以讀懂古詩。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結合書上的註釋,把自己讀懂的句子說給其他同學聽;不懂的句子互相討論。

  C、指名回答,教師相機指導。(教師板書:讀明詩意)

  3、品悟詩情。

  A、出示課文插圖,請結合圖畫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個故事。相機用ppt出示課件:(說話練習)

  B、引讀:

  那離別的惆悵啊,全都凝結在那了李白那目駐神馳中,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那無盡的不捨啊,全都凝聚在了那漸行漸遠的孤帆中,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那深厚的情誼,那樣真摯的情感啊,全都託付給了那滾滾東流的長江水中,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板書:品悟詩情)

  三、拓展延伸,課堂小結。(教師板書:品悟詩情)

  同學們,離情別愁是每個人固有的情感,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離別。所以,古今中外,寫離別的詩歌成千上萬、數不勝數。老師從中選出了幾篇,我們一起來看看——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是的,孩子們,一樣是送別,卻因送別的時間、送別的人等各種各樣的因素,表現出不一樣的情懷。這節課,我們透過“讀懂詩題——讀明詩句——品悟詩情”這樣的方法讀懂了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你們也可以嘗試著用本節課學到的方法去品讀王勃的、高適的或者是其他詩人的離情別愁。

  四、佈置作業。

  1、背誦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嘗試用今天學到的方法——“讀詩題——讀詩句——悟詩情”,預習《送元二使安西》。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古詩《遊園不值》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理解詩句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應憐小扣煙花盡唯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三)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體會作者讚美春天及與友惜別的情感。

  (二)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學習《遊園不值》,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句的意思。

  (1)學生學習《江畔獨步尋花》的標示方法,輕聲讀古詩,用鉛筆劃出符號標示。教師將《遊園不值》一詩抄在黑板上。

  (2)請2~3名學生按自己的理解朗讀古詩,師生一起進行評議。教師將正確的標示畫在黑板上。

  (3)對照黑板上的標示,學生朗讀古詩,同桌間相互評議。

  (4)請2~3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學生評議。

  (5)有感情地齊讀古詩,體會詩句意思。

  2.逐句討論學習,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1)《遊園不值》也是一首描寫春天景物的詩,但描寫的角度和內容與《江畔獨步尋花》一詩不盡相同,我們來看看詩人葉紹翁是怎樣描寫春天的。

  (2)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學習,逐字逐句理解詩句意思。討論後推薦五名學生上前講解字、詞、句的意思,其他學生邊聽邊表自己的見解,教師作適當點撥。

  a.解釋題目遊園不值

  (園:指私人花園。不值:沒有遇到要訪的人。題目的意思是:作者去遊園,而主人不在,沒有能進到園裡去)

  學生對遊字的解釋一般會解釋為遊玩遊覽等,教師指導學生透過確定遊的意思是到各處從容地行走;閒逛。

  b.理解應憐屐齒印蒼苔的意思。

  這句詩學生解釋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在幫助學生確定字、詞意思的基礎上,讓學生想一想怎樣解釋這句詩比較恰當。學生很容易按字面解釋成大概愛惜木底鞋下的橫樑印上青苔,這樣的解釋學生也會覺得不通,進而錯解成大概愛惜木底鞋下的橫樑,怕鞋染上印上青苔。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指導學生聯絡下句詩來學習。小扣柴扉久不開較易理解,學生對照課文註釋能順利地解釋成輕輕地敲柴門,過了好久也沒人開門。教師這時引導學生思考:詩人敲門,好久沒有人來開門,詩人想大概是園子的主人根據第一句詩你來把詩人的猜測補充完整。學生討論找出恰當的解釋。根據詩句意思明確憐的物件是蒼苔而不是屐齒,這樣就容易理解這句詩的意思了。

  透過以上的學習,使學生懂得解釋古詩有時不能按字面意思簡單地連詞成句,而是要聯絡上下詩句的意思合理地進行解釋。

  請1~2名學生將兩句詩的解釋說一說。

  (大概是園子的主人愛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腳印吧,輕輕地敲那柴門,好久了也沒有人來開。)

  c.理解春色滿園關不住的意思。

  (滿園的春色是關不住的)

  春色是什麼意思?(春天的景色)

  d.理解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意思。(一枝紅杏伸出了牆外)

  這兩句詩詩人用了兩處對比的手法,你能找出來並體會這樣寫的妙處嗎?

  (一枝滿園,關出。詩人雖然沒能進入花園,但看到伸出牆外的一枝紅杏,好像看到了滿園的春色,讓人產生無限的聯想。)

  e.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說一說整首詩的意思。

  (3)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詩人本想去遊園賞春,但主人不在,他看到伸出牆外的一枝杏花便想到了春色滿園。體會體會詩人的心情有哪些變化,要表達怎樣的情感)

  (詩人沒有遇到主人心情有些失望、掃興,但看到紅杏想到滿園的春色不禁高興起來。表達了詩人讚美春天的情感)

  (板書:(看)一枝紅杏(想)滿園春色)

  同樣是描寫春天景色,《江畔獨步尋花》中盛開的鮮花、起舞的戲蝶、歌唱的嬌鶯使我們看到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色圖;而《遊園不值》中那枝怒放的紅杏使我們想到了滿園盎然的春色。詩人描寫春天的內容和角度不同,卻同樣能讓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趣。

  (4)背誦《遊園不值》。

  (二)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1.出示黃鶴樓的投影片,這是湖北武昌蛇山黃鵠磯上的一座古樓,因傳說有神仙在此乘黃鶴而去,故而得名黃鶴樓。黃鶴樓坐落在長江邊,因其神奇的傳說和獨特的地理位置而著名。大詩人李白曾在此送別他的好朋友詩人孟浩然,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板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初步體會詩句意思和作者表達的情感。

  (1)運用在《江畔獨步尋花》和《遊園不值》兩首詩中學到的朗讀方法,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自讀,同桌互讀。教師在黑板上抄寫詩句。

  (2)請2~3名學生朗讀,師生評議。

  (3)有感情地齊讀,體會詩句意思和詩人情感。

  3.對照課文註釋進行自學,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1)學生對照課文註釋逐句理解詩句意思,沒有註釋的字、詞。

  要求學生會解釋盡唯天際的意思。

  (2)同桌之間互相解釋詩句意思,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3)請學生上前邊指黑板上的詩句邊逐字逐詞逐句地解釋。其他學生聽後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作適當點撥。

  a.解釋詩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地名。送:送別。之:去,往。廣陵:揚州。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去揚州)

  b.理解故人西辭黃鶴樓的意思。

  (故人:老朋友,這裡指孟浩然。西辭:辭別。因為黃鶴樓在揚州的西邊,所以說西辭。老朋友在黃鶴樓上和我辭別了。)

  西在詩中只是表明兩地方位。

  c.理解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意思。

  (煙花:豔麗的春景。下:順流直下。在春光爛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順流而下去揚州)結合書中插圖讓學生體會煙花的景色。

  (百花盛開,草木蔥蘢,草長鶯飛,春光明媚,碧空萬里,鳥語花香)下字學生能理解為去到,但對順流直下的意思可能理解不到。教師可指導學生由西辭而知揚州在黃鶴樓之東,長江水也是向東流,所以孟浩然坐船是順流而下。如此美景,詩人多希望與老朋友攜手賞春呀,但是面對的卻是分別,你能體會到詩人此刻的心情嗎?

  (依依不捨,惋惜)

  詩人是如何將他複雜的心情表達出來的呢?我們來體會一下後兩句詩。

  d.理解孤帆遠影碧空盡的意思。

  (孤帆:單獨的一條船。遠影:遠遠的影子。碧空:晴朗的天空。盡:消失了,沒有了。船越走越遠,遠遠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裡。)(板書:消失了,沒有了)

  e.理解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意思。

  (唯:只。見:看見。天際:天邊。只看見浩蕩的長江水,滾滾向天邊流去。)(板書:只天邊)

  (4)詩人送別老朋友,友人乘舟而去,詩人登高遠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結合插圖,想象一下這幅畫面,體會詩人當時的思想感情。

  (載著老朋友的船漸漸遠去,消失在水天一線處,滔滔的長江水奔流不息,流向天邊。詩人久久不肯離去,表達了詩人依依惜別之情,也能體會到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板書:依依惜別)

  (5)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三)教師總結:我們學習了三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既感受到了繁花似錦、生機盎然的豔麗春色,又感受到了孤帆遠影、水流天際的壯闊畫面,也體會到了詩人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珍重友情的情感。詩人寄情於景,情景交融,給人以美的享受。

  (四)作業 。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三首》並背誦。

  2.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