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世界急救日由來

世界急救日由來

世界急救日由來

自2000年以來,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紅十字會參與到紀念“世界急救日”的行列中來。為提高公眾的急救意識,在這一天,各國紅十字會都會動員志願者和社群居民,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使人們理解,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突發事故或疾病時,積極採取急救措施對挽救生命,減緩傷情有著重要意義。紅十字會的救護工作目標是:首先確定弱勢群體,並在降低風險、備災和急救反應中與之合作;其次是交流志願急救員在培訓和社群工作中的經驗和發揮的作用。透過急救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絡,使他們互相幫助來促進社群應急急救能力的提高;透過急救加強弱勢群體與社群的聯絡;透過急救幫助弱勢群體建立自信和自尊;透過急救使社群志願者有機會接觸邊遠或農村地區的人群。急救能挽救生命,急救能防止受傷;急救能預防疾病。

2011年,由上海市紅十字會主辦,上海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上海市紅十字培訓交流中心協辦的“紅十字‘救’在身邊”—現場救護綜合演習9月10日在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舉行。市紅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馬強、副會長李明磊、孫大紅及市應急辦、市民政局、市人防辦、市消防局、市級機關工會等有關方面的領導和專家;各區(縣)紅十字會領導、應急救護隊和上海市紅十字醫療救援隊,白求恩、南丁格爾志願服務隊的代表共300餘人參加了主題活動。

綜合救護演習分為上、下午兩場,市、區(縣)紅十字會應急救護隊和上海市紅十字醫療救援隊,白求恩、南丁格爾志願服務隊的代表以整建制的方式,進入模擬災害(事故)現場,開展地震現場救援、車禍現場救援、紅十字醫療救援隊專業醫療救援以及應急救援後勤保障救護等。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的工作人員現場還展示了野戰醫院帳篷的搭建以及發電、制水裝置的展示。透過演習,體現社群紅十字救護隊與醫療救援隊、醫療救援與救援後勤保障的相互配合以及隊員的協調合作;檢驗了紅十字救護隊、紅十字醫療救護隊現場救護的組織能力,協作能力,救護能力,展示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的成果。

2012年的主題是“生命高於一切”。

2012年,由上海市紅十字會主辦,上海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上海市紅十字培訓交流中心協辦的“生命高於一切—上海市紅十字會2012年“世界急救日”主題活動暨社群紅十字應急救護隊演練展示”9月8日在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舉行。市紅十字會副會長李明磊、孫大紅及市應急辦、市民政局、市民防辦、市消防局、市級機關工會、市醫療急救中心以及黃浦區和長寧區衛生學校等有關方面的領導和專家;各區(縣)紅十字會領導、應急救護隊的代表共200餘人參加了主題活動。演練展示分上下午兩場,17支區(縣)紅十字應急救護隊現場完成了場景救護演練(地震、溺水、火災、車禍)、創傷救護操作(心肺復甦、頭頂部帽式包紮、大腿中段閉合性骨折)、帳篷搭建培訓實操三大主題的集中展示。

本次主題活動的場景救護演練展示環節中,每支社群紅十字應急救護隊經歷了現場抽題、場景複雜、傷病員數量多等設計特點,增強了事故現場的真實感,考驗了整支隊伍隊員之間的相互配合以及協調合作能力,檢驗了紅十字救護隊現場救護的`組織能力、協作能力、救護能力,更好地展示了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的成果。帳篷搭建的培訓實操也是本次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新穎環節,隊員們透過對救災帳篷的親手搭建,一方面瞭解了救災帳篷的結構構造和搭建原理,一方面透過親自動手,切實提高了戶外應急生存能力,透過培訓,在救護隊演練鞏固應急救護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生存技能的訓練,整體提高了社群紅十字應急救護隊的實戰綜合能力。

演練結束後,現場觀摩的專家領導對本次演練展示都給予了較高的評價,這是一場嚴謹、有序、綜合、有代表性的救護展示,能較為全面的展示了社群紅十字應急救護隊的綜合救護能力和精神風貌。透過不斷的演練和培訓,紅十字應急救護工作將更加可持續性發展,全面提升上海城市的應對災害突發事故的能力和廣大市民應對災難事故的基本素養,最大限度地維護群眾的健康和安全。

2013年9月14日上午,上海市紅十字會等8家單位聯合舉行的2013年世界急救日主題活動——暨上海市紅十字應急救護大賽決賽在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舉行。市民政局、市應急辦、市教委、市民防辦、市消防局等有關單位部門領導、專家和各區縣紅十字會等領匯出席活動並觀摩了比賽。共有代表區縣紅十字會、街鎮紅十字會、高校紅十字會、冠名紅十字醫院、寶鋼紅十字會、鐵路紅十字會以及市消防總隊的7支救護隊進行了現場救護技能團體決賽;有14名經過多輪複賽後脫穎而出的救護員參加了個人決賽。此外,上海消防總隊青浦支隊、上海市紅十字醫療隊救援隊、上海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救援隊進行了現場救援演示;還有來自社群、學校的40多名志願者參加了活動。該項活動從今年4月開始,在全市紅會系統全面展開。從初賽到複賽,逐步推進、層層展開。各參賽單位甄選了優秀的團隊和個人參加全市選拔比賽。在7月份進行11場選拔賽和2場中學生組的決賽中,全市共有116支救護隊610名救護員參加,有24個救護隊和73名救護員分別獲得區縣組、街鎮組、中學生組、高校組、冠名醫院組的團體賽和個人賽的單項、綜合的一、二、三等獎;20支紅十字青少年救護隊和107名中學生救護員參加了中學生組決賽。浦東新區紅十字醫院救護隊獲得了團體比賽一等獎、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紅十字救護隊、上海市鐵路局紅十字救護隊獲得了二等獎;曹英華、顧智芳、陸佩莉等獲得了個人賽一、二等獎。

世界急救日的發展歷史

現在所知的急救技巧在歷史上早已存在,尤其是在戰爭領域,外傷治療和照料傷者尤為重要。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臘陶器顯示,那時戰傷包紮術就已出現。在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聖經》中關於樂善好施者的故事)中,也提到了纏繞和包紮傷口。

其他的例子也在歷史中出現,大多數與戰場有關,如11世紀醫院騎士團為朝聖者和騎士提供照料。

18世紀末,溺亡引起人們的重視。1767年,挽救生命組織在阿姆斯特丹成立,搶救那些在水中發生意外的人。1773年,醫師威廉·霍伊斯發明人工呼吸法,用於搶救那些看起來已經溺亡的人。這促成了1774年挽救溺水者協會的成立以及後來皇家人道協會的創辦。該協會對推進急救事業做出很大貢獻。

通常認為,拿破崙的外科醫生讓·多米尼克·拉雷爵士發明了急救隊,急救隊通常包括醫療助理,以在戰場提供急救為首要任務。

1859年,亨利·杜南目睹了索爾費裡諾戰役。震驚於戰爭的可怕後果,受傷戰士的痛苦以及幾乎完全沒有急救和基本護理的現實。他徹底放棄了原先旅行的目的並數天來完全投入到幫助救治和護理傷者的工作中。他的工作促成了以“為在戰場的受傷戰士提供援助”為宗旨的紅十字的建立。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仍然是世界範圍內最大的急救援助團體。

1870年,普魯士軍隊外科醫生弗裡德里克·範·埃斯馬爾克建立了一套正規化軍事急救系統,並第一次將其稱為“急救”(erste hilfe)。該系統包括訓練士兵在普法戰爭中使用先前學過的包紮和夾板技術照料受傷戰友,並使用他發明的埃斯馬爾克繃帶。這種繃帶是普魯士戰鬥員的標準繃帶,並附有圖片說明常規使用方法。

1872年,英格蘭聖約翰救護機構改變其對臨終關懷的重視,轉而開始建立一個實用醫療救助系統。這次改革以為英國第一個急救服務的建立提供資金開始,並隨之於1875年創造了自己的輪式運輸工具(聖約翰急救車)並於1877年建立了聖約翰急救協會(現在聖約翰兒童醫院的前身),用以“訓練人們照料傷病者”。

同樣在英國,主治外科醫生皮特·謝潑德看到了埃斯馬爾克新式急救教學方法的優點,為英國軍隊發明了一種同樣的急救系統,併成為第一個使用“傷者急救方法”的英國人,透過一系列課程傳播急救知識。1878年,謝潑德和弗朗西斯上校利用聖約翰新的慈善關注點,建立了教授公民急救技巧的理念。透過諸如聖約翰的一些組織,急救訓練逐漸在英國擴散開來。

世界急救日的歷年主題

2005年9月12日主題是“救護與弱勢群體”

2006年9月14日主題是“拯救生命,一視同仁”

2007年9月09日主題是“急救:健康安全,一視同仁”

2008年9月1日主題是“救護生命”

2009年9月12日主題是“急救為人道”

2011年9月11日主題是“急救為人人”

2012年9月15日主題是“生命高於一切”

2013年9月14日主題是“急救與道路安全”

2014年9月13日主題是“急救與日常及災難中的危險”


【世界急救日由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