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龍應臺目送讀後感 800字

龍應臺目送讀後感 800字

龍應臺目送讀後感 800字

從純真喜悅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臺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以下是小編收集的《龍應臺目送讀後感 800字》文章,歡迎大家閱讀了解!

篇一:龍應臺目送讀後感 800字

“我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題記

合上《目送》這本書,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來,想到日漸蒼老的父母在目送我離家時的背影的不捨,想到終有一天我也要看著他們的背影漸漸走遠,最後消失不見。從溫情的開始到殘酷的結束,人生就是這樣,週而復始,從不停歇。

我不知道龍應臺是以一種怎樣的心情寫下這七十四篇散文,把歡樂的痛苦的回憶一字一句的剝開。也許人到中年的她早已懂得了時間的無言,生命的無奈,所以才可以用如此冷靜而又溫情的文字寫下這些記憶。從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到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前行。每一篇都不僅是對親情友情的懷念,更是對自己人生的反思。而這其中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家和親情。

她寫“家”,小時候,我們覺得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長大了,有了伴侶,覺得有伴侶的地方就是家;再後來,有了兒女,有兒女的地方就是家。可是後來這些家會怎樣呢?。大多數慢慢地就散了,父母會離開,伴侶會離開,兒女也會離開,到最後也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去面對人生,獨自面對這人生的“寒色”。

我想起我的小時候,那個天真無邪的年紀,最愛的是飯桌上香噴噴的飯菜,每天早上熱騰騰的牛奶,還有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後來長大了,卻越來越想逃離,最愛的變成了哪個明星,哪件衣服,哪個新發型,開始拒絕父母的關心,討厭他們的嘮叨,把他們拒之千里之外;而現在十七歲的我背上沉重的揹包,踏上去遠方的列車,開始人生的新旅程。離開了家,離開了那兩棵為我遮風擋雨的大樹,一個人面對生活,最愛的變成了每天晚上家裡打來的那一通電話,是他們從家鄉寄來的小吃,是每次回家的相聚。家真的是隻有離開了才會想念,那樣溫和的踏實感也只有家才能給的了。

可是有一天我終將遠走,而他們也終將離開,家就只變成了一個符號,一段記憶,告訴我在這段孤單的旅途中也要堅強的義無反顧的走下去。

而那份血濃於水的`親情,讓我在這本書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讓我知道了父母的無奈,艱辛,隱忍,付出。曾經種種不理解,種種埋怨都化為烏有,曾經的每一次爭吵,每一次慪氣,都變成了愧疚。他們用他們的青春養育了我,我開始懂得了他們的眼神,開始明白他們每一次的目送。

也許最後的目送難以避免,也許生命的輪迴我們無法抗衡,但在不得不放手之前,請好好珍惜愛你的人。之後也要堅強的面對人生。

篇二:龍應臺目送讀後感 800字

假期讀了龍應臺的《目送》,書中寫盡了作為女兒、母親、姐妹的她與自己的父親,兒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離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著人情的濃淡,一次次的目送講述了多少滄桑鉅變。

新學期伊始,我和爸爸離開了我們一直生活的營口,來到了大連。爸爸來這裡工作,而我也來到了一個新的學校,開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親身邊,突然的離別讓我感到興奮和恐懼,興奮的是我終於可以擺脫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恐懼的是我面臨的陌生環境常常讓我感到離開了母親的孤獨。

曾幾何時,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長不大的小小鳥,可是現在我要一個人來面對以前從來不用費心的日常生活,儘管還有爸爸,可他是個工作狂,忙的時候常常自己的顧不得吃飯。

臨行前媽媽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該帶走的東西,但我們踏上月臺,例行揮揮手的一剎那,滿載著行將遠行的興奮的我突然發現母親眼角的淚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還是我太不在意了,我還沒有能力去體會她此時此刻的感受。當列車漸行漸遠,我依稀能感覺到媽媽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風中,列車,也許是我的身影,像一塊吸力巨大磁鐵,牽引著她的目光,就那樣,她會一直望著遠方。

這種經歷讓我想起《目送》一書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作者的兒子安德烈,他在媽媽的心目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從小對母親的依賴,“直到學校門口也不肯鬆開緊抓著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學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頭,與我四目相對,跨越一切。”可是當他一天天長大,漸漸對母親不解,不屑,甚至反感,當他終於有一天遠赴異國求學,臨上飛機之前,“我們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夠到他的胸口,很明顯,他在極力忍受著這種告別”“在他等待檢查護照的過程中,我一直站在那裡,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這次,他沒有,他沒有回頭,甚至沒有做出任何動作,自動門‘咻’地關閉了,再開門時,人影全無,只剩下一隻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樣佇立,靜默著……”

仔細想想,我和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雖然我沒有象安德烈那樣對母親“牴觸”,但我以後不會嗎?我永遠不會嗎?我不敢答應自己雖然我現在每天都樂此不疲第和媽媽電話彙報、滔滔不絕講我的新生活,但我會不會有一天面對著她卻默默無言嗎?我不敢肯定。

時常想起和媽媽一起在超市裡推著購物車,看到我中意的東西,無論多麼貴媽媽都會撿到籃子裡,而有一次她選了一包自己喜歡的餅乾,我竟然說“媽媽,這種口味的餅乾最難吃了!快放回去吧!”在我的印象裡,媽媽只對那些被我吃膩了而丟到一邊的食品感興趣,而且那樣津津有味。

當年的媽媽身後的跟屁蟲現在已經自己單飛了,我和她可能也要同樣經歷著無數次的彼此的目送,當她過來陪我度過每個週末返回營口,當我每次從營口返回大連,看著列車遠去,看著彼此的身影從對方的視線中變小變小、直到消失,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她在變老,而我,在長大。

沒錯,就象龍應臺在書中所寫:“我漸漸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與他的緣分是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在小路的這一段,他在小路的拐角處,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目送讀後感 8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