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法律> 解讀課文《蜀道難》

解讀課文《蜀道難》

解讀課文《蜀道難》

噫籲嚱①,危乎高哉!蜀道②之難,難於上青天!(噫,哎呀,好高啊好險啊!攀登蜀道是多麼艱難,難得勝過上青天!①噫籲嚱:yīxūxī,即“噫!籲嚱!”“籲嚱”又寫作“於戲”,同“嗚呼”。②蜀道:一般指自陝西進入四川的山路。)[ 詩的開頭這幾句,不是直接描寫蜀道,而是寫對蜀道之難的驚詫感受。詩人先連用兩個浸透著強烈感情的詠歎詞語,接著又用一個誇張性的比喻,驚呼蜀道高峻危險,比登天還難,為全詩定下雄放豪邁的基調。]蠶叢及魚鳧①,開國何②茫然③!(蠶叢和魚鳧這些古蜀國的帝王,他們開國的事業離我們多麼遙遠多麼茫然。①蠶叢、魚鳧:傳說中古蜀國的兩個國王。揚雄《蜀王本紀》:“蜀王之先名蠶叢、柏灌、魚鳧、蒲澤、開明。是時人民……不曉文字,未有禮樂。從開明上至蠶叢,積三萬四千歲。”鳧,fú。②何:何等、多麼。③茫然:悠久迷茫,不可知道的樣子。)爾來①四萬八千歲②,不與秦塞③通人煙。(從古到今四萬八千年,雖然比鄰,卻從來不與秦地通人煙。①爾來:從那時以來。爾,那,指開國之初。②四萬八千歲:極言時間久遠。③秦塞:秦地。秦地自古稱為四塞之國。塞,山川險要的地方。)西當太白①有鳥道②,可以橫絕③峨嵋④巔。(長安西面的太白山、蜀地的峨眉山自古就沒有人行之道,只有高飛的鳥兒才可以沿著山間的低凹處,橫過它們巍峨的峰巔。①太白:秦嶺主峰名,在今陝西省周至一帶。《水經注》雲:“太白山在武功縣南,去長安二百里,不知其高几許。俗雲:‘武功太白,去天三百。’”慎蒙《名山記》雲:“……其山巔高寒,不生草木,常有積雪不消,盛夏視之猶爛然,故以太白名。”②鳥道:指連綿高山間的低缺處,惟有鳥兒能飛行,人跡所不能至。③橫絕:飛越。④峨嵋:《一統志》雲:“峨眉山,在四川眉州城南二百里,來自岷山,連岡疊嶂,延袤三百餘里,至此突起三峰,其二峰對峙,宛若蛾眉,自州城望之,又如人之拱揖於前也。”)[這六句是寫由於山水的阻隔,秦蜀兩地無路可通。自從蠶叢、魚鳧開國以來,到蜀道開闢之前,四萬八千年間,秦蜀兩地一直無法交往,從側面寫出蜀道開闢的艱難。]地崩山摧壯士死①,然後天梯②石棧③方鉤連。(五位神勇壯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後才有一條天梯似的棧道互相鉤連。①地崩山摧壯士死:《華陽國志·蜀志》載,秦惠文王想征服蜀國,知道蜀王好色,答應下嫁五個美女,時蜀王令下屬五力士移山開路,迎娶美女。返回梓潼,遇一大蛇鑽入山洞,五力士共拉蛇尾,用力往外拽,結果山崩地裂,力士與美女皆壓死,山也分為五嶺,入蜀之路遂通。這便是有名的“五丁開山”的故事。②天梯:指高峻險陡的山路。③石棧:俗稱“棧道”,在山崖上鑿石架木建成的通道。)[這兩句從正面描寫蜀道的開闢之難。]上有六龍回日①之高標②,下有衝波逆折③之回川。(上有迫使太陽神的車子繞道而行的高峰,下有波濤滾滾的迴旋曲折的急流。①六龍回日:傳說太陽神的車子由羲和駕馭六條龍拉著,每天早晨從扶桑西馳,直到若木。語出左思《蜀都賦》:“羲和假道於峻歧,陽烏回翼乎高標。”羲和、陽烏代指太陽。回日,使日回。回,迂迴、繞道。②高標:指可以作一方標誌的最高峰。一說,山名,又名“高望山”。③逆折:迴旋、倒流。)黃鶴①之飛尚不得過,猿猱②欲度愁攀援。(千里翱翔的黃鶴尚且不得飛度,輕疾敏捷的猿猴也愁於攀援。①黃鶴:即黃鵠,一種高飛的鳥。②猿猱:統指猿類。猱,náo,猿的一種,善攀援。)[這四句極寫蜀道之高險,先由上而下正面寫,然後由鳥而獸從側面寫。]青泥①何盤盤②,百步九折縈巖巒③。(青泥嶺上的山路,盤旋又盤旋,曲曲折折一匝匝縈繞山巒。①青泥:嶺名,為唐入蜀要道。《元和郡縣誌》:“懸崖萬仞,山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在今陝西略陽縣。②盤盤:形容山路曲折盤旋。③縈巖巒:繞著山岩轉。)捫參歷井①仰脅息②,以手撫膺③坐④長嘆。(手摸星辰頭頂天,抬起頭來不敢出大氣,手按胸口徒然長嘆息。①參、井:皆星宿名。古人認為地上某地區與天上某星宿相應,叫分野。參,shēn,是蜀的分野;井,是秦的分野。故由秦入蜀,稱“捫參歷井”。捫,mén,摸。②脅息:鼻不敢出氣,惟有兩脅暗暗地運動,用以換氣。③膺:胸。④坐:徒然,空。)[這四句作者選擇青泥嶺作為描寫物件,從行人的感覺來描述蜀道的艱險。]

詩以驚歎發端,未語先嗟,直抒情懷。在極盡的誇張中,在嘆詞的前呼後擁中,蜀道的“危”、“高”得到了無以復加的渲染,給全詩定下雄渾豪邁的基調,具有先聲奪人的氣勢。接著,詩人丟擲了一個動態的比喻:“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蜀道難”這個舊題,由於有了這個奇妙的比喻,便令人耳目一新、為之一振。而後,筆鋒一轉,引出“蠶叢及魚鳧”,尋覓蜀國那古老的傳說,想象那物換星移,如夢似幻的遙遠過去。詩行中巧妙地融入“五丁開山”的神話故事,讓詩作又一次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創造出一個神奇的藝術世界。經過一番神話般的尋根,詩人直面現實,描寫“蜀道難”這個主題。山的高危非目力所及,故有“六龍回日”之玄想;水之迴環容或可睹,故有“衝波逆折”之細狀。“黃鶴”“猿猱”兩句,用以反襯“蜀道難”:“黃鶴”善飛,卻為之垂翼而“不得過”;“猿猱”善攀,卻為之斂容而“欲度愁”,這就生動地暗示出行人入蜀的艱難。以上用虛寫手法層層映襯,下面再具體描寫青泥嶺的難行。“百步九折”寫出路途的艱難,“捫參歷井”道出山的高危,“以手撫膺坐長嘆”則是人們無可奈何的情態。詩捕捉了在曲折盤桓的嶺上、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等細節動作加以摹寫,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困危之狀如在目前。隱隱約約透露出送別友人的話題。

問君西遊①何時還?畏途巉巖②不可攀。( 西行入蜀的朋友啊,你什麼時候回來呢?這可怕的蜀道,實在難以登攀!①西遊:古時從長安人蜀,先要西行一段,然後南折。但古人宏觀的地理觀念比較淡薄,故而說入蜀為“西去”。②巉巖:險峭的山岩。巉, chán。)但見悲鳥號①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只聽見鳥兒在古樹上哀號,雌鳥跟隨著雄鳥飛繞在林間。①號:háo,聒噪。)又聞子規①啼夜月,愁空山。(又聽見子規在月夜啼哭:“不如歸去罷!不如歸去罷!”一聲聲,愁滿空山。①子規,杜鵑鳥,又名杜宇。據《華陽國志·蜀志》,古有蜀王杜宇,號望帝,後禪位出奔,其時杜鵑鳥鳴,蜀人因思念杜宇,故覺此鳥鳴聲悲切。)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①。(攀登蜀道是多麼艱難,難得勝過上青天!聽著杜鵑悲哀的啼聲也會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顏。①凋朱顏:紅潤的容顏為之衰老,這裡是嚇得變了臉色的意思。凋,使動用法,使……凋謝。朱顏,紅顏。)[這幾句以蜀道的悲涼氣氛來襯托烘染蜀道的艱險。]連峰去①天不盈②尺,枯松倒掛倚絕壁③。(山峰連著山峰,離天還不到一尺遠,千年枯枝倒掛在懸巖峭壁。①去:距離。②盈:滿,足。③絕壁:陡峭的山壁。)飛湍①瀑流爭喧豗②,砯③崖轉石④萬壑雷⑤。(激流和瀑布衝得山岩震盪,推著巨石飛轉,震耳欲聾的聲音,好似雷霆迴響在萬壑千山之間。①湍:tuán,急流。②喧豗:轟響聲。豗,huī。③砯:pīng,水衝擊石壁發出的響聲,這裡作動詞用,衝擊的意思。④轉石:使巨石滾動。⑤萬壑雷:千山萬壑間響起雷鳴般的聲音。壑,hè,山溝。)[從視覺和聽覺描寫蜀道之險。]其險也如此,嗟①爾遠道之人,胡為②乎③來哉!(蜀道是這樣的艱險啊!唉,你這遠方的人為什麼到這裡來呢?①嗟:jiē,嘆惋之辭。②胡為:為什麼。③乎:語助詞,無義。)[先用一個“險”字歸結上文,再用蜀人的口氣再次勸說“西遊”的'人不要來蜀地,進一步渲染蜀道之險。]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自然引出婉勸朋友的主題。原來,詩人在第一段中極力渲染蜀道為“畏途”,並非故作驚人之筆,而是出於對友人的關懷,那是實在“不可攀”的“巉巖”啊。在親切地詢問友人“何時還”之後,詩人又舊話重題,再議“蜀道難”。詩先調動讀者的聽覺,以憂切低昂的旋律,把讀者帶進一個古木荒涼、鳥聲悲悽的境界。杜鵑悲鳥空谷傳響,充滿哀愁,使人聞聲失色。因此,詩人借景抒情,再一次高呼“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還不忘追加一句“使人聽此凋朱顏!”讓人陡然又增幾分恐懼。繼而,詩寫出四個整齊的七言句,“連峰去天不盈尺”托出山勢的高,“枯松倒掛倚絕壁”,形容山勢之險。接著由靜而動,寫出水石激盪、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這四句詩,好像一串電影鏡頭:開始是山巒起伏、連峰接天的遠景畫面;接著平緩地推出枯松倒掛絕壁的特寫;而後,跟蹤而來的是一組快鏡頭,飛湍、瀑流、懸崖、轉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音響,飛快地從眼前閃過,驚險萬狀,目不暇接,從而造成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效果,使蜀道之難的描寫,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不由人不驚呼:這蜀道“其險也如此”,不由人不嘆息:“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這最後的詩句巧妙地呼應了“問君”句,再次點明瞭對西遊的朋友的焦慮和關切。

劍閣①崢嶸而崔嵬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劍門關氣象非凡,格外高險。一人來把守,萬人也莫想攻克。①劍閣:一條30里長的棧道,位於今四川劍閣縣北的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群峰如劍插天,兩山如門,極為險要。《圖書編》:“蜀地之險甲於天下,而劍閣之險尤甲於蜀。”西晉張載《劍閣銘》:“一夫荷戟,萬夫趑趄。形勝之地,非親勿居。”②崢嶸、崔嵬:高峻的樣子。嵬,wéi。)[這幾句是寫劍閣形勢險要。]所守或①匪②親,化為狼與豺③。(守關的將領倘若不是自己的親信,他反而好似豺狼,成為國家的禍患。①或:倘若。②匪:不是,通“非”。③狼與豺:比喻叛亂的人。另一種解釋是:“狼與豺”比喻異類,“化為狼與豺”是指死亡,即不復為人之意,其主語是前面所說“君”,即友人。這種理解比較直接。)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①血,殺人如麻。(行人來到這裡,從早到晚都要防備猛虎的襲擊,警惕長蛇的暗算。它們磨快了牙齒吮吸著人血,被它們殺害的人啊,橫屍遍野,密密麻麻。①吮:shǔn。)[這六句寫野心家如果據險叛亂,將給蜀地人民帶來深沉災難。]錦城①雖雲②樂,不如早還家。( 錦城雖說是個好地方,倒不如趁早快回家!①錦城:錦官城、今四川成都的別稱。②雲: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①。(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當我踏上歸途回身西望,還止不住心有餘悸,連連嘆息。①諮嗟:zījiē,嘆息。) [最後奉勸友人即使到達蜀地也不可久居,再次詠歎蜀道之難,與前文形成復沓迴環,使樂曲在詫愕嘆息的餘音中收束。]

“劍閣崢嶸而崔嵬”以下,詩人對友人繼續施以心理戰,由全面“進攻”轉為重點“突破”。如果說高山還可以繞過,絕壁還可以躲開,那麼蜀中要塞劍閣又怎麼能迴避呢?它綿延三十多里,群峰如劍,兩山如門,形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至此,詩人在諸多險情報告中,又引進了人的因素,增加了對可能出現的惡劣社會環境的預警。詩人在這裡借古說今,暗寓了蜀道之難自古而然的意思。“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四個短句,危言聳聽,迷離恍惚,亦實亦虛,亦虛亦實,令人捉摸不定,讓人不寒而慄,而總歸為“兇險”二字。在極力描寫了蜀途之高、蜀道之險、劍閣之兇後,詩在結尾又大聲呼告朋友,“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即使順利歸來,“側身西望”,回顧走過的道路,也會毛骨悚然地“長諮嗟”,可謂“餘音嫋嫋,不絕如縷”,把對朋友濃得化不開的關切之情,表達到了極致。


【解讀課文《蜀道難》】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