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處暑節氣養生4寶

處暑節氣養生4寶

2016年處暑節氣養生4寶

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顧名思義,處暑表明暑天將近結束。但是處暑養生也要注意。下面聘才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2016年處暑節氣養生4寶,歡迎大家閱讀。

一:脾胃要養 切忌貪食

很多人在處暑過後,一改盛夏胃口差的特點,胃口越來越好,食慾大增,因此飲食上也沒有任何顧忌。中醫指出,這種做法於養生極為不利。

經過一個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對較弱,食慾不強,因此飲食上別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飲暴食,少吃過涼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現在仍然很溼熱,比較適合吃健脾祛溼養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米、蓮子、扁豆、冬瓜,也可以吃些茯苓,如茯苓夾餅等。同時,喜歡冷飲的人要注意,脾胃喜溫不喜寒,處暑過後吃過多冷飲,容易引發腸胃道疾病。因此,切莫貪吃冷食。

很多在夏天裡食慾比較差的人,食慾逐漸好轉,因此不知不覺地開始吃點好的,這種進食也是極不健康的。專家提醒,不要急著進補。因為此時人的胃腸功能較弱,還沒有調理過來,這一時期,還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多吃蔬菜、水果、穀物、豆類、薯類、食用菌類等食物,少吃高熱量、難消化的肉食。如果吃太多的肉食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同時,過多的熱量還容易引起發胖,甚至導致高血壓、心臟病。

二:健脾祛溼靚湯

土茯苓鮮淮山煲鯽魚

材料:新鮮土茯苓、新鮮淮山各250克、赤小豆50克、紅棗2個、鯽魚1條、豬瘦肉50克、生薑3片。

做法:1、土茯苓鮮淮山去皮洗淨,切成塊狀;姜切成小片;紅棗去核;

2、赤小豆浸泡;鯽魚去髒去鱗洗淨,抹一點鹽,瀝乾水,用慢火稍煎至微黃;豬瘦肉切塊;

3、將土茯苓鮮淮山一起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後,水滾放入鯽魚及其他材料,改文火煲約45分鐘,調入適量食鹽便可。為3~4人量。

4、注意:若可以儘量不加鹽,因鹽分會讓水分聚集。

三:伏案久坐者 多吃瓜皮

總感到頭昏,周身乏力,吃什麼都沒味道,舌苔上還有一層厚厚的黃苔。這種症狀很多坐班族都有,只是不知道如何調理罷了。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久坐缺乏運動就會傷脾,“伏案久坐”的人缺乏運動,因此容易成為“暑溼”的危險人群。對著鏡子看一看,如果自己的舌苔厚膩且發黃,且總有睡不醒的感覺,甚至上班時也會疲勞缺氧,就要警惕“暑溼”到訪。

中醫建議,出現上述症狀後,積極就醫的同時,在日常飲食的'選擇上也要有所調整。飲食上應注意多食用西瓜皮、冬瓜皮等除溼化溼的食物。西瓜皮是化溼的良方,可吃些皮和瓤相間的部分;冬瓜最好去掉軟毛後帶皮煮,可以化溼,也可用冬瓜皮和綠豆,以1:2的比例一起煮。此外,荷葉也有祛“暑溼”的功效,用荷葉做的荷葉包飯、荷葉茶水有助除溼。相反,魚和肉大都“生溼生痰”,因此,處暑期間最好少食大魚大肉。

四:處暑過後 多睡一會兒

要想緩解“暑溼”的症狀,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周光輝指出,處暑過後,不妨多睡一會兒。從中醫理論來說,春夏季需早睡早起,秋冬季不妨早睡晚起,可以有效抵禦溼邪和寒邪的入侵,處暑表示盛夏的結束,儘管在嶺南地區白天氣溫依然很高,但早晚氣溫會涼快一些,基本具備入秋的氣候特徵,早睡晚起,在原來睡眠基礎上,多睡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可以幫助增強機體抵抗力,有效抵禦溼邪入侵。

東莞市中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醫師王文輝建議,不僅要延遲睡眠時間,還要提升睡眠質量。夜晚宜安神,放鬆神經,因此晚飯不宜吃太飽,晚飯後也不要吃零食,哪怕是牛奶也儘量不要喝,因為夜晚是大腦和身體各器官充分休息的時候,如果太多食物積聚在胃裡容易加重腸胃負擔。此外,晚上儘量在10:30前休息,而且睡前最好別玩遊戲或者看太多刺激腦神經的電視、電影,以免夜晚想太多,心神不定,影響睡眠質量。


【處暑節氣養生4寶】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