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重陽節> 重陽節的文章

重陽節的文章

關於重陽節的文章

篇一:重陽節思親

金黃的樹葉離開了樹梢,在空中如蝴蝶樣飛舞,最後以柔美的弧度悄無聲息地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黃,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點綴,漸漸的,秋天的韻味濃了起來。秋天又來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到了。我踏上了家鄉的路。往日泥濘的小路。如今還十分親切,路旁的景物依舊。只是覺得更添了一份愁緒。因為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是的,重陽節,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過往的事,過往的一切。更難免讓人觸景傷人,不經意間,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親愛的外公。往日外公的歡聲笑語,又在我腦海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在秋風中更加強烈。

幾年前的一個重陽節。那時外公還在我們身邊。他是一個很活潑很可愛的“老小孩”,因為他有一顆常青的心,又有寬廣的胸懷。他的笑。是那麼爽朗、清澈又慈祥,他的一切,都感染著身邊的人。

可生老病死—這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終究讓外公從此成為過去,只給我們留下似楓葉般的回憶,徐徐的落下,沉甸甸地壓在心頭。那爽朗的笑容從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長大了,明白了人世的悲歡離合,明白何謂親情,明白在世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一切。

如今重陽節,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習習秋風,夾雜著思念,吹亂了我的思緒,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悲秋。又值重陽,我終於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時此刻,我反覆咀嚼著這句詩的韻味,嚐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我於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一幕幕珍貴的畫面,不知不覺,太陽已滑到了山間,像一隻泛黃的大石榴。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心裡默唸著,踏向了歸途……

篇二:重陽節感恩

路燈像一排排列隊整齊的整齊的星星,在寂寥的夜空中散發著橘黃色溫暖的光。

媽媽陪伴我和同學並肩走在路燈下放學的路上,我和同學熱切的談論著一些學校的趣事,媽媽在一邊聽著,哈欠一個接一個,打完禁不住低下頭。

“媽媽!媽媽!”我搖著媽媽的手,想讓媽媽清醒一下。

“啊?什麼?”媽媽抬起頭,藉著路燈昏暗的燈光,我能看到媽媽的眼睛已經眯成了一條線。“你困了?”

“還好吧……”

“都說了不用來接我嘛!就這幾步路,還能走不回去?”我有點責怪的看著媽媽。

“這不是不放心嘛,萬一有壞人怎麼辦?”媽媽嘟噥著,頭又漸漸低了下去。

我停止了說笑,默默的走著。

突然,媽媽好像想起了什麼,抬起頭,眼睛裡閃過一絲焦急,掏出手機,自言自語道“還沒給你熱牛奶呢!讓你爸爸先給熱著”。

同學聽了,羨慕的看著我說:“你太幸福了,回家還有人給你熱牛奶,我呢,唉……”

看著同學暗下去的臉,我的心裡升起了一股得意。是的,我比其別的同學,實在是太幸福了。

爸爸媽媽為了我,在學校附近買了房子,於是我可以在別的跑校生已經起床趕路時再小睡一下,清醒一下頭腦;我可以在別的跑校生因來不及回家吃飯而在食堂嚼著不可口的飯菜時大吃特吃我喜歡的各種菜餚,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感到幸福。

爸爸媽媽總是在天才剛剛亮的時候就起床,為我準備上學要帶的東西,然後喊我起床。每次當我放學回家時,餐桌上已經擺著我愛吃的飯菜。晚自習放學後,那一盞昏暗的路燈下,我總能看到爸爸、媽媽的`身影。

我知道爸爸媽媽為我付出了多少,我卻總是忽略了他們的付出。我不知道他們在聽到我的一句“你們根本就不愛我”之後,會有多麼的傷心。雖然我是那樣的任性,那樣吝嗇於對他們付出我的愛,但他們還是一如既往的疼愛我,清楚的記著我的喜好;看我的表情就能瞭解我的心情,一絲一毫的情緒變化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賜予我們生命,應該感恩;父母悉心照顧我們,應該感恩。然而“感恩”不是對嘴喊出來的,而是要體現在行動中,我們取得優異的成績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篇三:重陽登高

鰲峰位於賽岐東南方。居群山之首,山高入雲,雄偉壯觀。峰頂有一座小巧玲瓏的廟宇,廟裡供著三位仙翁,這就是鰲峰頂上三清宮。

每逢農曆九月初九,到這裡登高的人們來自四面八方,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夜景更為壯觀,整個山頭香光燭火閃閃發光,徹夜通明,好似佛光四射照耀人間,這種景象確實使你陶醉在人間仙境之中。

九月九到這裡登高的人們都懷著不同的祈願:求財的,求壽的,求官的,求婚姻的和求平安的。但仙翁都會一一賜給。真是有求必應,靈顯非常。

鰲峰底下半山腰有座寺廟名叫鰲峰禪寺,這個寺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在當地周圍數不清的群寺中,鰲峰寺歷史最為悠久。這個寺雖然不大,但居於青山綠葉之中,有一種古雅清靜的特色,除了來這裡行香拜佛的人們外,何無外界的干擾,是出家人修行的好去處。

我在十年前曾來過這裡兩次,不光是為登高而去,更重要的是觀山睹景而來。雖然每次只有個把小時的逗留時間,但鰲峰寺給我留下的印象是 很深的。此寺以鰲峰為背景,當你站在山門外,遠 眺幾百裡以外,群山起伏,重重疊疊湧向這座主峰,是天下眾生,向我佛如來朝拜。

山門正前方約一百米處,有一座圓溜溜的小山丘,山丘上種有幾十株桃樹。立春過後桃花盛開,火紅的桃花似一盆天然盆景,供在佛主面前,也有人說是個香爐,燭鬥,紅豔豔,照耀著這座百年古剎,增添光彩。鰲峰是賽岐一景,是這裡人們敬仰的重要聖地。

賽岐是閩東重鎮,古時有小上海之稱。解放初期,因交通閉塞,但這裡有天然良港,水路暢通,閩東的大量物資大多由這裡集散全國各地,火輪頻頻往返於賽江之中,閩東的物資部門紛紛在這裡設立機構,成為閩東經濟中心。

賽岐西南方還有一座高山,具有名氣。叫做鷹哥山,與鰲峰遙遙相望,好像一對孿生兄弟,長年累月不辭辛苦地守衛著這個福地重鎮南大門。

鰲峰無時無刻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中,因為它高大的形象時時呈現在我眼簾,幾十年來,每日早起,開啟窗門,第一眼就自然而然地仰望這座神聖的鰲峰這也許是我與鰲峰結下不解之緣吧!

篇四:重陽之夜

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九月重陽,天高雲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於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

寧靜的傍晚,我獨自一人站在林蔭道旁的一棵樹下,陽光斜斜地織下來,細碎地穿過零落的樹葉,在我的眼睛裡投下斑斑駁駁的閃亮。而我卻絲毫不能從那光芒中獲得溫暖,反覺得有一種從骨髓中散出的淒冷。看那枯黃的樹葉光華不再,即便在這尚暖的風中也要凍的瑟瑟發抖,堅持不住就要飄落下來,像蝴蝶絕美的舞蹈,而後歸於寂寞。裹衣離開,我感覺自己就像那些被拋棄和遺忘的敗葉,遠隔親人好友,在這遙遠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氣,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一陣秋風吹來,我再一次抬頭看那些紛飛在空中的枯葉,忽然覺得它們很像自然的信箋,而關愛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郵票,枯葉用盡最後的生命燃燒成一縷縷陽光純淨的燦爛,給無數異地的親朋好友傳遞溫情與祝福,讓世界不再孤單。原來只要心心相印,距離永不會阻隔真情;其實只要真情恆久,天涯也不過咫尺比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歷史的煙雲,又是一年重陽,再頌經典,宛如心聲……


【重陽節的文章】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