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場健康> 三伏天艾灸養生

三伏天艾灸養生

三伏天艾灸養生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伏天艾灸養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伏天艾灸——什麼病最適合冬病夏治?

  夏季是陽氣盛極之時,亦是養護陽氣的最好時機。《內經》還提出了“冬病夏治”的治病方針,亦是中醫的特色療法,抓住陽氣旺盛的時節,以溫經助陽為大法,治療寒溼、痰飲等陽虛病。如艾灸在治療寒溼及陽虛型疾病時,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什麼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源於《黃帝內經》提出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三伏天是夏季最熱的時候,根據《內經》所述,人與自然界是統一的,人體的陽氣和自然界的陽氣相符,生於春,旺於夏,收於秋,而藏於冬。

  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尤其是“三伏天”,此時人體經脈氣血執行充盈,毛孔張開,有利於藥物吸收。此時治療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熱治寒、鼓舞陽氣,驅散體內寒氣,調整陰陽,從而達到減少冬季發病頻率或徹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三伏天“灸療”,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三伏天“灸療”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它是依據中醫學“天人相應”、“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等理論,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最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艾灸,透過對經絡腧穴的溫熱刺激,透過灸療令陽氣滲入穴位經絡,透過經絡的氣血直達病處,標本兼治。特別是家有老人,三伏天來艾灸肚臍(神闕穴),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醫治常年累月的虛勞諸疾,還可預防保健,回春延年。

  三伏天艾灸好處

  第一大好處: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時機

  梅雨季節,許多中老年人一會腰痛,一會腿疼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體內寒、溼氣重的緣故。

  在中醫裡祛寒除溼治療之法就是艾灸。三伏天,正是天地陽氣最盛之時。透過艾灸,雙重陽氣注入體內,溫陽驅寒,從此病魔遠去,歲月不老,健康與你同在。

  腰腿痛取穴

  腎俞、腰陽關、足三里、阿是穴。

  頸椎痛取穴

  大椎、頸四椎旁、肩井、阿是穴。

  慢性支氣管炎取穴

  大椎、肺俞、膻中、脾俞、豐隆。

  消化不良取穴

  脾俞、中脘、天樞、足三里。

  艾灸法:

  取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上午10:00—11:00最為適宜。

  第二大好處:溫腎壯陽,元氣充足

  元氣陽氣充足,夏不怕熱,冬不怕冷,精力、耐力旺盛。總之,元氣充足的表現是真正意義的健康特徵。古時醫家常用“神奇”來說明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根據臨床實踐,命門和神闕穴組方,壯陽第一,三伏採用灸法,會感到有熱感從穴位直透體內,灸命門可培補腎氣,振奮腎經,使陽氣充盛行;神闕屬任脈,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陽固脫。二穴相配具有溫腎壯陽,回陽固脫之效。

  第三大好處:延年益壽

  宋代名醫竇材在《扁鵲心書》中雲:

  “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撫陽保命,延壽之法,艾灼第一。”

  真元乃元氣、陽氣,所以,元氣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長壽之本,福德之本。

  中老年人,如果在三伏天堅持灸關元穴,尿頻尿急、前列腺問題不光自己解決了,還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第四大好處:修心養性,也是最佳時機

  從中醫的角度講,是風寒溼暑燥火等邪氣所致,那麼,夏季艾灸,人體正處於散發的時令,天時的陽氣與艾灸的純陽之氣,進入人體,那麼,風、寒、溼、暑、燥、火等邪氣被天地之雙重陽氣趕出體外,因此,血液越來越清淨,身體得以輕鬆,寧靜自然。

  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又能強健身心,真正意義的修心養性。

  三伏天艾灸,最適合冬病夏治的六種病症

  三伏天做艾灸是最好的改變虛寒體質,祛溼驅寒養生的方法,為您分析幾種夏季常見亞健康問題,並且如何利用艾灸幫你一起守護陽氣,健康養生。

  症狀一:空調病

  炎炎夏季,很多人會選擇躲在冷氣充足的室內,然而走到室外時又瞬間感受強烈的熱流,冷熱交替,溫差極大,很容易引發感冒及周身痠痛,這種情況以肩頸部最常見。因為頸部正中屬足太陽膀胱經及督脈。太陽經主“一身之表”,寒邪入體太陽最先受之。而督脈則主“一身之陽”。

  保健方法:艾灸溫陽法

  取穴:大椎穴

  作用:溫陽散寒。

  症狀二:咳喘

  對於慢性咳喘患者來說,如果患者有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膩,或滑膩苔,或伴有打噴嚏、流清鼻涕,遇冷則咳嗽哮喘加重,怕冷者。也可以在夏至時做艾灸來進行治療。不少患者因在此時治療而獲得明顯效果,甚至痊癒。

  保健方法:艾灸溫肺法

  取穴:肺俞穴

  作用:溫肺止咳,化痰平喘。

  症狀三:暑溼證

  中醫所說的暑溼證,一般不會出現高熱,僅有低熱,常伴有頭痛、身體痠懶、倦怠乏力等症狀,出汗而熱不退,口乾卻不想喝水,有些還會出現嘔吐或腹瀉等症狀。

  保健方法:艾灸祛溼法

  夏季多雨多溼季節,可常灸以下穴位以溫胃祛溼。

  取穴:足三里、陰陵泉、中脘、神闕

  作用:溫中散寒,健脾利溼,止嘔止痛。

  症狀四:皮膚病

  夏季溼氣重,是微生物等活動頻繁的季節,細菌、真菌、蚊蟲、蟎蟲活動能力增加,故皮膚病成為高發疾病。杜絕皮膚病的重要點在於:保持居室整潔和自身清潔,天氣晴好時,應勤曬衣物、被褥,不給致病生物營造生長環境。飲食清淡,儘量避免飲酒、吃牛羊肉等發物。對於嬰幼兒,應保持其皮膚的乾燥,防止溼疹等疾病的'誘發。對於內有溼濁,外受風寒引起的舌苔白膩、怕冷,甚至便溏型蕁麻疹、溼疹等瘙癢性皮膚病也可以採取艾灸的方法緩解和治療(但僅限於寒溼型)。

  保健方法:艾灸止癢法

  取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

  作用:疏風止癢,溫陽利溼。

  症狀五:慢性腹瀉

  夏季腹瀉的病因多為貪涼太過或飲食不潔,導致寒溼或溼熱內生,從而誘發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發生。而素來就脾胃虛弱,經常便溏者,則更應該注意保護自己的陽氣。應該吃溫熱的東西,拒絕吃冰箱取出的冷飲、生冷食物,夜間儘量不持續開空調或調高空調溫度,並注意睡眠中裹好腹部。除此之外,您也可以從夏至起每日艾灸,以保護自己的陽氣。

  保健方法:艾灸溫陽法

  取穴:足三里、天樞、神闕、中脘

  作用:溫補脾腎,散寒止瀉。

  症狀六:宮寒

  女性每到經期就怕涼、痛經,總感覺小腹涼涼的,或者宮寒不孕,伴有性慾冷淡、月經後錯、稀發,經量少,經色暗,腰部冷痛。不妨也趁夏至陽氣旺盛時趕緊艾灸,溫一下自己的陽氣吧。夏至陽氣最旺時,艾灸治療可是比平時效果提升N倍哦~

  保健方法:艾灸溫宮法

  取穴:關元、腎俞、三陰交、血海

  作用:溫補腎陽,溫宮散寒。

  醫生提醒:“三伏灸”不能包治百病

  “不少人認為‘三伏灸’什麼病都能治,其實不是。”福州市第一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戴永輝解釋稱,“三伏灸”適用於陽氣虛弱和陰氣較盛體質的人,不能包治百病,主要對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一些疾病效果明顯,如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胃炎、慢性支氣管炎等。

  戴永輝說,做“三伏灸”之前,醫生都會先詢問病史,檢視舌苔,診斷是否適合。如果是孕婦、心臟病患者、皮膚嚴重過敏者,或陰虛火旺體質的人,都不適合“三伏灸”治療。

  另外,“冬病夏治”有一定的範圍,如果過於迷信“三伏灸”,甚至有病不及時治療,非忍到伏天,只會延誤病情。

  戴永輝還提醒,“三伏灸”一般需要連續做3年才比較穩妥,如果實際治療中“見好就收”,往往會功虧一簣。他表示,冬病夏治是個綜合治療的過程,且三伏天治冬病要在冬天才能顯療效,如果稍微見效就放棄堅持治療,結果會延誤病情。

【三伏天艾灸養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