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節日> 立秋 日照時間

立秋 日照時間

立秋 日照時間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一葉而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經過盛夏長時間高溫的侵襲後,人體的免疫功能本已有所下降,白天依然酷熱,有時秋老虎發起威來比夏天更甚,不能因為立秋就對防暑工作有所懈怠;再加上立秋後晝夜溫差變大,天氣早晚較涼,所以開空調的時間不宜過長。醫生介紹:“季節交替的時候容易滋生病菌,體質較弱的人如老人和小孩常因不適應天氣變化而生病,感冒發燒及咽喉發炎的人非常多,多數是受涼引起的咽喉紅腫,有些人因為猛吹電扇和空調寒氣入侵,容易造成關節疼痛等症狀。”

立秋後的炎熱與夏天時的暑熱就有所不同了,立秋後日照時間變短,晝夜溫差增大,因此要注意調整作息和飲食。

立秋養生保健六妙招 勿要傷春悲秋

隨著季節的變化,人的飲食也要改變。關於立秋養生有以下六個小妙招,不妨來學一學。

一、養肺先要寧心神

俗語說“傷春悲秋”,養肺首先要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的萬物蕭條。

心平氣和是養肺的最好方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緒變化表現最顯現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急促、不平穩不僅增加肺的負擔,同時也會使身體裡的氣外洩,這與“秋收”恰恰相反。因此,秋天的精神調養很重要。

二、起居有度適秋涼

秋季天高氣爽,應早臥早起,這樣有益於“秋收”。進入深秋以後,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

因而著衣要隨天氣變化而增減,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睡覺要護住胸背,因為五臟的腧穴都彙集於背部,如果邪風侵入,容易中風。

三、秋補宜滋陰潤燥

中國民間自古就有“貼秋膘”的習俗,每至立秋,家家戶戶就開始“食肉進補”。對此,在飲食調養方面,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飲食,以防秋燥傷陰。可食用銀耳、甘蔗、燕窩、阿膠、梨、芝麻、藕、菠菜、烏骨雞、豬肺、豆漿、鴨蛋、蜂蜜等。若是脾胃功能低下,時常脘腹脹滿、大便洩瀉,最好不要吃上述食品和藥膳,因為它們性偏涼,應先調理脾胃功能,在脾胃功能恢復後,再少吃一點滋陰食品和藥膳。

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但注意不能超量運動,且儘量減少劇烈運動,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鍊專案。

四、飲食應少辛增酸

秋季飲食還要注意“少辛增酸”。也就是說,要少吃辛辣的食物,以防肺火太盛。中醫認為,肺火太盛會損傷肝的功能。因此除“少辛”之外,在秋天還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盛肺火的侵入。

根據中醫營養學的這一原則,在秋天一定要少吃辛味的蔥、姜、蒜、韭、椒等辛辣食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酸味的水果有蘋果、石榴、葡萄、柚子、檸檬、山楂等。總之,秋天要適當多吃酸的`食物,從而達到養肺同時養肝的目的。

目前南方不少地區仍然是溼熱天氣,導致人體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如果吃些性溫的食物,尤其是粳米或糯米,對健脾胃、補中氣均有極好的功效。

五、飲食平衡防秋燥

秋季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阿膠、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較溫和的食物,以益胃生津,儘量少吃生冷的食物,少吃動物內臟。

六、秋季經絡養生

經絡養生與於運動養生的核心是相同的。但經絡養生的目的在於保持經絡的通暢,糾正臟腑經絡功能的失衡,長期堅持,必有益處。

立秋後應以養肺防燥為主 可多吃冬瓜苦瓜

雖說立秋沒那麼熱了,但是專家提醒,在飲食調養上,應以養肺、防燥為主,適當多食辛涼清潤及酸甘飲食。因為秋天以燥氣當令,而燥氣易傷肺金,耗損人體津液,故應注意養陰潤肺,抑制溫燥之物。可多吃冬瓜、苦瓜和絲瓜。

1.冬瓜。冬瓜含水量最高,並且幾乎不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也少,故熱值低,屬於清淡性食物,含水量高達96%以上,由於冬瓜性涼,能清熱解暑、利尿通便,有助於人體清廢排毒,連皮一起煮湯,效果更明顯。肥胖者、維生素C缺乏者、妊娠水腫、腎臟病水腫、腳氣、糖尿病患者尤為適用。但服滋補藥時不宜食冬瓜,久病不愈者或陰虛火旺、脾胃虛寒及便溏洩瀉者應慎食。

2.苦瓜。苦瓜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在瓜類蔬菜中較高,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每100克高達84毫克,居瓜類之冠。苦瓜中還含有粗纖維、胡蘿蔔素、苦瓜苷、磷、鐵和多種礦物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能清熱解暑、清心明目、解疲乏。苦瓜中含有類似胰島素的物質,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兒童生痱子,用苦瓜煮水擦洗,有止癢、祛痱的功效。但孕婦、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3.絲瓜。絲瓜汁被稱為“美人水”。這是因為絲瓜中含有防止皮膚老化的維生素B1和使皮膚白皙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潔白、細嫩。它性味甘平,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祛風化痰、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等功效。

立秋以後更應當注意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增加纖維和水分,所以此時不宜以肉食為主,即便“貼秋膘”也要注意葷素營養搭配。此外秋季空氣中溼度小,皮膚容易乾燥。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立秋 日照時間】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