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報告範文> 英語微課題研究報告

英語微課題研究報告

英語微課題研究報告

研究背景:

在越來越提倡素質教育為中心的現在,英語教學不再偏向填鴨式的啞巴英語,而是偏向了更為活潑,積極的趣味性課堂。所謂的趣味性並不是單一的指課堂上的娛樂性,而是擴充套件為教學環節的趣味性提高,更為新奇,活潑,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指學習目的的延展性的提升。

研究的方法和物件:

物件:3-4年級的低年級學生。3-4年級處於初步接觸英語的階段。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目的性還不夠明確,加上英語學習不同於母語學習,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所以在這一階段,創設良好的英語環境,設計很好的遊戲環節,鼓勵學生,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是很重要的。

方法:觀察法—對3-4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隨堂的觀察

比較法---對遊戲環節的任務型遊戲,功能型遊戲,反應型遊戲,心理型遊戲對學生產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比較

文獻法---查閱參考材料

統計分析法-----對3-4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統計,總結出不同型別的遊戲達成的教學效果

研究的表格:

遊戲型別

分類根據

具體遊戲舉例

課堂運用效果

功能型

英語教學法中的功能法(The Functional Approach)功能法注重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倡導課堂教學交際化而提出的。

對話遊戲(work in pairs)講故事(telling story)傳話,或者頭腦風暴等。

功能型遊戲往往注重學生的口頭訓練,希望學生可以透過遊戲將一些日常禮貌用語或者日常交際用語融入學生生活,來達到交際能力鍛鍊的目的。

此類遊戲往往操作簡單,也無需特殊道具,只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並訓練他們的'口頭能力。

例如:在講授4A unit2 in a toy  shop

中的時候,可以設計讓學生work in pairs來模擬商店中買東西的情景。店員和顧客之間的對話,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已學的的知識,又可以很好的讓學生透過情景模擬來在實際環境下運用。學生往往樂於參與,課堂氣氛很活躍。很適合在對話,句型教學時使用。

反應型

英語教學法中的全身動作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習充滿樂趣,特別適合小學生,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西蒙說(simon says),缺了什麼(whats missing),賓果(bingo)等

反應型遊戲著重於學生的反應速度的訓練以及對單詞,句型的鞏固訓練。

操作起來往往充滿樂趣,使學生有一定的競爭意識。從而達到訓練目的.

例如:講授4A unit7 一課的詞彙部分時,可以運用simon says類的遊戲。讓一個學生來報數,聽到的學生選出所聽到的數字。

這樣的遊戲,既可以幫助學生鍛鍊他們的反映速度,又可以強化學生記憶,幫助學生記憶住新學的詞彙,並且印象深刻。此類遊戲進行的時候,往往會讓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互相有競爭的意識,激發他們的興趣。比較適合在詞彙教學時使用。

任務型

英語教學法中的“任務型”的教學法(Task-based Approach)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遊戲法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共同參與,而不是教師唱獨角戲,體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自我介紹(self -produce),編對話(make a dialogue

任務型遊戲側重於完成任務,透過佈置任務讓學生去自己獨立思考,並且引導他們,為完成任務而充分運用上所學的詞彙與句型。從而達到訓練的目的。

此類遊戲的操作往往需要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也鍛鍊了他們的交際能力,並且可以結合實際,趣味性濃。另外一定程度上,任務型的遊戲目的明確也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例如:在講授完3A unit11以後,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內容,編一段自己的自我介紹。此課文的內容比較難設計雙人的對話,佈置一個自我介紹的任務型作業,既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也是一種鼓勵他們與周圍多交流的方式。

在班上佈置這一作業以後,很多學生顯示出了關心和興趣,並且積極準備。交流過後,效果良好,達到了知識與交際相結合的目標。很適合在整篇文章學習完後,利用此類遊戲進行鞏固訓練。

心理型

根據兒童心理學中,兒童喜歡模仿,具有很強的好奇心,這一兒童期心理特徵而提出的遊戲。遊戲中強調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來進行人物,對話,甚至是行為的模仿。從而幫助學生利用所學的英語來進行交流,從而也完善了學生對社會,以及成人的好奇心。

分角色朗讀(role reading),情景劇(act talking)等

心理型的遊戲,趣味橫生,緊跟課文內容,需要學生之間通力合作,互相合作交流,便於學生理解,也在寓教於樂的同時很好的完成了教育目標。

例如:在講授4A unit8 的時候,通讀全篇的時候,可以採用角色扮演朗讀的方式,一個學生扮演老師,一個學生扮演遲到的同學,其餘的同學則仍舊是學生。這樣一來,學生既可以複習整篇文章的讀法,含義,又可以明白句型,對話在實際情況下的應用。另一層,這種型別的遊戲,也符合學生愛模仿的心理,同時滿足了學生做主人公的心態。

此類遊戲比較適合用於通篇文章整體教學的時候,幫助學生熟練運用所學的知識。


【英語微課題研究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