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讀論語有感

讀論語有感

讀論語有感(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論語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論語有感1

  一部《論語》,有人從中覓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有人獲得了人生的感悟。孔子,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至情至性之人,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至真至誠之人。

  我總認為一位大師,他必定不是純粹的、專一的,就像孔夫子。教育家,他弟子三千,名副其實;思想家,一個"仁"留給世人永久的啟發;文學家、哲學家他依然當之無愧。試問沒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沒有天地乾坤皆滄海一粟的胸襟,何以成為一代聖人呢?

  金景芳先生在他的《孔子思想述略》中曾說:"孔子所以在中國歷史上以至於超越中國歷史的界限,受到長期的尊重,首先在於他是偉大的教育家,而不是在於他的政治思想。"在浩如煙海的各式教育讀物中我們難免迷失,面對每天繁瑣的教學工作也難免浮躁,那不妨卸下一絲偽裝,拋棄一些浮躁,迴歸千年前的經典,靜心聆聽聖人之言吧!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回頭看看孔子,20xx多年前的思想依舊能給我們啟迪。

  大千世界的魅力在於萬事萬物的多樣性,沒有同一處風景,才會讓人對旅行如此迷戀,同樣教育的魅力也在於教育物件的多樣性,教師看似重複機械的勞動背後卻隱藏著諸多鮮活的生命個體。一句"因材施教"似乎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孔子一生中花費了很多時間來了解學生的性格、智商、情商、特長,有時他能從學生優點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決斷、子貢通情達理、冉有多才多藝;有時他能從學生缺點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參遲鈍、子張偏激、子路魯莽;有時他能對不同學生作比較分析,比如子貢問孔子:"子張與子夏哪個強一些?"孔子說:"子張偏激一些,辦事說話容易過頭;子夏遲鈍一些,辦事說話有時跟不上。"子貢又問:"那麼是不是子張強一些呢?"孔子回答說:"過猶不及。"正因為對學生的如此瞭解,他的教育和教學才能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個性特點。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說教,往往許多學生問同樣一個問題,而孔子回答不一樣。如子路問:"聽到一個道理馬上就執行嗎?"孔子答:"有父兄在,怎能立刻就去實行?"冉求也問,而孔子答:"對,馬上去實行。"公西華問為什麼對同一個問題而答覆相反。孔子說:"冉求遲緩,我推他一下,子路向來膽大好勝,所以我往後拉他一下。"

  說起"因材施教"道理和理念誰都有一堆,可實踐起來怎一難字了得啊!我們真的瞭解那講臺下幾十雙眼裡藏著什麼嗎?孔子說過"智莫難於知人",沒有什麼比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更難懂。

  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告訴他較高深的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較高深的學問。我們是不是把我們的學生都當成中上人了呢,那些艱澀的理解,那些文章背後的深意他們真的個個都需要知道嗎?語文課堂上我們總是糾結與那些莫名其妙的"深情厚意",那小小的心靈哪能感悟那麼多呢。在中學語文課本中有朱自清先生一篇經典的散文作品《背影》,我記得當年我學的時候老師神情的講,我似懂非懂的聽,只忙著體會那字裡行間的深情,做題倒是會了,萬分感動吧倒也談不上,父愛的偉大倒也略懂一點點。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看過了父親無數次的背影,有一天突然讀到這篇文章,我才感慨頗深。只到我自己站上講臺,婉婉到來那傷感中帶著憂傷的文字時,我差點淚流滿面,那一刻我知道,那一課不是為我的學生上的,而是為自己上的,下邊的孩子如同當年的我,有的頗有領悟,大多似懂非懂,也有的暗自偷笑。可那又怎樣呢,那一刻多少人懂真的不那麼重要,歲月會告訴他們一切,對於那些暗自偷笑的孩子更無需指責,過多苛求。

  那教育到底要交什麼,有人恐怕要發問了。孔子只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不外乎四大方面,即"文、行、忠、信",而對於"文"孔子似乎把它列在末尾,相對來說更為推崇"行""忠""信"。也就是政治和倫理道德方面的踐行,這是孔子的本意。我到覺得沒必要把思維禁錮在孔夫子的本意上,何嘗不能理解為一種實踐能力和為人處事之本。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恰恰與孔子主張的"仁與德"不謀而舍,兩人都把"仁與德都"當做自己不斷追求的目標,從而提高自己的修養品德,具備良好的修養品德,才是我們所調的''真人''。我們總在說教書育人,要育成什麼樣的人——"真人",是"君子坦蕩蕩",是"敏於事而慎於言",是"言必行,行必果",是一種坦蕩、內省、直率與真誠。孔子透過點滴,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地與弟子探討,感悟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白天,忙碌於教育教學工作;入夜,翻開聖賢之書讀上幾頁,雖不能自稱"大徹大悟",卻無疑享受了一次"靈魂桑拿"。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這條路與我而言還有太多的風景要去追尋,我不是開闢者,但我願意去追尋那一片片綺麗的風光。面對繁瑣的工作,不知從何時起也變得喋喋不休,變得心浮氣躁,與聖人對話,才發現來自遠古的真理總能給予人一種寧靜的智慧,我沉醉於那份內省,感動著那份質樸與直率,不寧靜怎能幸福,不寧靜何談教育!

讀論語有感2

  世界歷史上燦爛的文明有很多,但綿延數千年而不絕的,只有一種,那是華夏文明。幾千年間、無數自然災害肆虐蹂躪、紛繁戰亂干戈洶湧橫生,華夏文明的子民遭遇了數不清的磨難、承受了數不清的摧殘。數千年的時間裡,什麼都有可能發生、萬事都不可控。可是,中華文明就是戰勝了天地的無情、抵禦了外敵的入侵、承受了朝代的變更,不但沒有被分裂、沒有被摧毀,反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吸納同化了所有試圖征服它的人。一種文明得擁有多大的力量和胸懷才能既抵禦住外來的侵犯又同化了外來的文化呢?這是一個奇蹟!為什麼這樣的奇蹟發生在了中華民族?因為中華民族有一種大一統的文化,這種文化世代相傳、深入人心、融入血脈,成為了中華魂、華夏魄,這種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始自孔子,而記述其言語論說的《論語》更成為了締造二千年中華文明的淵源。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活躍的價段,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各種思潮繽紛出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什麼是儒家,而不是其它學說成為了國教?予以為是因為孔子學說飽含"以人為本、心懷天下"的博大胸懷與英雄氣概。

  孔子認為,修身乃立世之本,"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即,修身先以學文,成為一個具備孝、悌、信、愛眾、親仁等良好道德修養的良人君子是重中之重,先中之先,源中之源、本中之本,然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論語》中,孔子就對人君的胸懷修養要求進行了多次闡述,顯得濃墨重彩。"為政以德",所謂:"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恥且格";"以身作則",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遵禮守分"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也……簡而言之謂之"仁",謂之"禮"。要以"仁"制國、以禮待人。則君仁臣忠、上正下效,民風歸淳,天下歸於大治矣。

  整部《論語》,君子一詞出現了107次之多,對士人君子的立身之規、行世之則更是進行了360度立體的論述。"學道則愛人"、"文質彬彬""周而不比"、"和而不周"、"成人之美""喻於義"、"坦蕩蕩"、"求諸已"……君子仁人歷為治國之中梁砥柱,對這些原則的踐行追求,塑造了中華文人的錚錚鐵骨與謙謙風度,使中華文明儲存了浩然與雍容氣度。

  在處世觀上,相對於道家的強烈出世傾向,儒家是積極入世的,所謂"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昌也。學習是為了出仕造福黎民,造福百姓的同時要不斷學習。而透過系統的學習,儒者既具君子之風(不具備也認可),又具治國之策,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也。

  制國之策上,相對於法家的嚴刑峻法,儒家講究仁義道德,一個剛絕凜人,一個悲天憫人。百家思想爭鳴,可用於制國者寥寥無幾。而貫穿其間的,對掌權者仁、義、禮、智、信方面的要求,溯了本清了源,使其具備了清正廉潔、為國為民的理想(不具備,也知道此為正道)。

  孔教宣揚的制國終極理想。不同於法家立圖建立嚴管苛制的政體、有異於道家追求思想的超脫圓融、更是與其它學說倡導的軍事制國、陰謀擁主截然不同,儒家嚮往並立志建立的家國天下,是以"仁"治、以"禮"束的昇平盛世,其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友信民愛。況開國者或者需要法家、需要兵家,需要武將,因為金刀戈馬、開疆拓土要的是英勇、是陰謀,是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豪情壯志。可治國者,需要的是文人、是治士,因為國平後,君王追求的是民安。孔子曰:"治大國如烹小鮮",要的是穩、是平。民淳方能家和,家和方能郡治,郡治方能國平。倡導"溫、良、恭、儉、讓"、注重道德教化的儒家成了必然的選擇。

  孔子之後,歷經孟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陽明為代表的歷代思想家的發展,經由統治階層的推崇,越來越完備、越來越系統的政治體制、倫理體制、宗法體制得以確立併成為穩定的政治及思想統治方略。這使得中華歷史跨躍朝代更迭而不斷、使得中華文明經歷外來文化衝擊而不變。更是潤物細無聲的塑造了中華子民的思維模式、行為規則,並最終促成了獨特而偉大的華夏文明的形成。

  《論語》為代表的孔教學說與其說是一種學說,不如說是一種信仰與理想。有了理想才會有希望、有信心、有前進與堅持的力量。這個理想,便人君有了世代可以統治的幻想;這個理想使學子臣屬有了永遠可以追求的境界;這個理想使尋常百姓有了樂天知命的氣質;於是,雖歷劫難,中華文明屹立不倒、雖遭創傷,華夏血脈綿延有絕。

  前世自"以人為本、心懷天下"始。今世及後世,予以為一切並不會變。以人為本,注重個人修行,方能成為良人志士,只造萬世之福,不涉毀世之事;心懷天下,培護浩然之氣,方可成就大邦強國,保得疆土無虧,圖得民治久安。

讀論語有感3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這種遺憾,將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

  于丹老師說孔夫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神聖神聖,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而聖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孔夫子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大地上生長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裡面脫胎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發現《論語》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裡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讓人一看就明白。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貸》)這則語錄意思是:孔子對他的學生說:“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四季輪轉,萬物滋生。蒼天還需要說話嗎?”

  是啊,《論語》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

  我們今天也會說,天時、地利、人和就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這是《論語》對我們現代人的啟迪。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於《論語》的博大精深,終於有了點滴的感悟。我相信這本書會陪伴我的一生,我愛上了《論語》。

讀論語有感4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一行行聖人言映入我的眼簾。對,今日,我讀了《論語》,這本書雖然言語簡略,卻是意義非凡,耐人尋味。

  就如這麼一句話“溫故而知新”,如此簡短几個字,卻是精確明瞭地概括了學習的精髓。這讓我想起往日的情景:在一節課後,我們會在自由活動課中複習當天重要又深奧的知識點,就在這時間中,雖說是自由活動時間,可在旁的幾個同學心血來潮,聊天聊得熱火朝天。而第二天呢,大家的學習效果是天壤之別。因此,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在我們身上得到實際驗證。

  而那一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闡明瞭學習要講誠信的真諦。雖然能人懂得的學問很多,但也總會有“有所不知”的事情。這也正是我們平時講的通俗語“不懂裝懂就是飯桶”,這些自認“無所不知”的人錯失了“求問”的體驗,不懂謙虛並耐心地向比人請教。正如“學問學問,既學又問”嘛,這也反襯出那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些話在中國是家喻戶曉,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又有多少人這樣做呢?回想我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那時的我不懂“問”的意義,只是上課專心致志地聽講,課後溫習一下了事,沒有真正領悟到“問”問題的重要性,害得我沒有完全跟上老師的節奏,甚至有些知識還只是一知半解,一味的追求只要跟上老師的步伐。直到二年級,我漸漸意識到問題所在,需要調整學習的方法,遇到不理解的知識點會課後抓緊複習,虛心請教老師或同學,很意外,成績在班上從前二十名衝到前十名。三、四年級,我發現學習越來越輕鬆,成績也顯著提高,每次考試基本都能名列前茅。

  可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謙虛嚴謹的求學態度也被後人所稱道。同伴間的學習,各有特點,也總是各有成就,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然而當今社會,總有些人目空一切,自高自大,認為別人都不如自己,結果只能導致沒有任何發展。

  《論語》這本書膾炙人口,教會了我們學習的方法,讓我們成為有學問的人,全面發展,走向幸福成功之路。為父母效勞,為國家做貢獻,讓讀者受益匪淺,你願意讀一讀嗎?

讀論語有感5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孔子說,君子不器。於是“不器”二字便猶如珠穆朗瑪峰頂的星星,從古至今的人們思考著它,仰望著它,為它作注,設法踐行,那些在我們耳中那些頂頂大名的賢者們無一不以自己的方式解讀著它,而更加無一例外的是,每一個身體裡流淌著黃河的血脈的中華兒女都堅定地向著它,像每天從不會遲到的越過地平線的第一縷陽光一樣堅定地向著它,向著東方。

  第一《易經》有言:“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未成形的抽象的叫做“道”,已成形的具體的叫做“器”。是以“不器”的意思就是君子不拘泥於教條,不僅僅有一技之所用,他要去領略萬物之道,追求道器不離之境。萬物之道是個極廣泛而抽象的概念,而孔子說要去其中有所參透的人是君子,從這裡來看,儒家中所強調的社會責任感便滲透了出來,君子是讀書人,有仁有德的人,這樣的人長於世便要去領略萬物,要去感懷天地,所以這樣看來君子是自由的不拘泥於形式的,但也是束縛的有著清晰地道路的與方向的。這似乎便與我們今日所談的新青年,新思想有著不謀而合的地方,以自由的靈魂駛向堅定地遠方。

  第二,古代的“器”,專門指具有某種功能事物。於是從這個維度來看,“君子不器”便有了另一層意思,君子不像器具那樣,有著侷限的用途。君子該是廣博的,君子的才華該是海納百川的,這好比是我們如今所說的短暫的生命與綿延的厚度,君子當以其生命之有限丈量真理之無限。

  第三,而“器”又有刀劍武器之意,所以這樣看來,又有了第三層意思,君子當智慧清明,心中堅定有規,不成為小人的工具,不為任何人所利用。而若以此為意,其另一重要思想“中庸”也似乎也在此得以體現。

  第四,“器”也有氣量之意,若以此延伸,便有君子心懷天下,氣量沒有固定的度,包容四海之意。古時君子多為有知識的階級或更有統治階級,他們是人民的牧羊人,當以容恕之道福澤天下,庇護萬民。而今之君子更當以仁之心,恕之方,向著道。

  綜上所述四點,謂之“君子不器”。

讀論語有感6

  這個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一般的《論語》共二十章。

  《論語》分為《學而》、《為政》、《八佾》、《里仁》、《公冶長》、《雍也》、《述而》、《泰伯》等章節。

  《論語》的句子都很有道理。例如《學而》裡的,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就是孔子說:“別人不瞭解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瞭解別人。”還有,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說:“學的知識時常去複習,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自己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我從《論語》中懂得了許許多多。我知道了做人一定講信用;做人一定要仁愛;做人一定要知錯就改!我知道了讀書人如果有志追求真理,卻以穿破衣、吃劣食為恥辱,這樣的人是不值得跟他討論真理的;我還知道了看見賢人,就應該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心裡就應該進行自我反省。

  有一次我看見一個衣衫簡陋的老奶奶乞討,我本來不想理,但是自從讀了《論語》,我便把我三個月零花錢都捐出來。還有一次我考了第一名便向親戚朋友們炫耀,後來讀了《論語》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便虛心聽取別人意見,不自大,虛心跟別人學習。

  是《論語》,讓我知道了怎樣做人;是《論語》,讓我知道了怎樣學習;是《論語》,讓我知道了這大千世界的醜態和美態。以後,我一定嚴格遵循《論語》條條名言警句,做一個好孩子!

讀論語有感7

  有句俗語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我也曾經看過一個有關大學生找工作問題的專題節目,上面也提到了《論語》,這不禁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為什麼人們對《論語》都這麼重視呢?以前上課也學過一些《論語》裡斷斷續續的句子,生活中也常常聽人們說起《論語》及孔子,我也一直想看看到底它有什麼魅力讓人們如此稱讚!於是,這次,我認真地看了一遍《論語》。

  由於論語是用文言文寫的,因此,有一些我還是看不懂的,這裡僅對我看得懂的一部分內容闡發我的觀點。我覺得論語中有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可以說給我幫助最大,以前學習時,總是抱怨自己的記憶力實在是很差,每次記了又忘,忘了又重新記,這樣反反覆覆真的是很煩人!心裡有這種壓力,總感覺學的東西反正都是會忘的,還學什麼呢?每次這樣渾渾噩噩的學習,學習就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然而,論語裡這句話還是給了我一點信心,至少我每次重複一次,那麼我每次都會加深一點理解,這樣日積月累,我對知識的理解會更加深刻,那麼我所做的就不是無用功!但是這句話也帶給我一些困惑,如果我不停地重複已學的東西,然而我每天會學到一些新的東西,也就是說我每天要複習的東西也就越多,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我將不堪重負,到時候該怎麼辦呢?我也想每天都複習,然後能夠從中獲得新的知識和感悟,但這樣下來似乎已經變成不可能了!困惑啊!溫故和學習新的知識,怎樣才能平衡呢?

  論語中比較著名的論斷就是仁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我比較欣賞的處事方法,這其實就是講了一種換位思考的方法,只有多為別人考慮,換位思考,才能更清楚事情該怎麼做。仁者愛人,這大概是一種很高的精神境界了吧,我覺得這在現實生活中可能不太可能實現,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好人都不敢做,好心停車將被撞的老人送到醫院,結果居然被老人的兒女誣陷成肇事者,這樣好人反被誣陷成壞人的情況數不勝數啊,孔子所主張的仁義在現實社會中可能還是不太可能普及的。不過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做個仁義的人,不管現實世界是怎樣的,好人總會有好報的,只是做好事的時候要看清楚情況,即使被人誣陷了也要有能力為自己辯護。我們不可以因噎廢食,只有人人都有一顆仁愛之心,世界才會有希望。

  論語中還有一種關於艱苦學習的語句,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種崇高的學習精神實在讓我感到欽佩,孔子能這樣艱苦學習,想必他學的一定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我仍然清晰地記得,自己也曾經為一道數學題整整思考了兩三個小時卻並不感到疲憊,但是如果是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就算是讓我看一秒鐘我也感到累,所以想到現在的教育總是告訴我們要認真學習我就忍不住想說:拿點兒我感興趣的事情來讓我學吧!每次看到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都讓我感到萬分痛苦,就像體育一樣,我寧願打兩節課的羽毛球也不想跑十分鐘的步,這大概就是興趣的原因吧!

  雖然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能有一點誇張,但其中的一些治學及做人的道理卻對我們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我們可能不是個政治家,論語中執政的道理可能對我們沒有吸引力,但是我們都是人,那些最基本的最簡單的治學和做人的道理還是可以借鑑的。薄薄的一本論語,卻道盡瞭如何做人與如何學習的道理,用最簡單的言語概括了世間最複雜的事情。也許孔子的道德理想想要全部貫徹實施還要再等很多年,或許他的理想在現實世界中可能不太現實,但是對於個人的修養卻有很大的幫助,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只有每個人都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質和修養,這個世界才會有希望!

讀論語有感8

  不久前,我讀《論語》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書中講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它讓我們在學習後再溫習一遍,溫習了舊知識後,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學習領悟了這句話後,每到課間或回家後,我都會複習一下當天的內容,每次複習後,對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我時常掛在嘴邊。“三個人一起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這句話讓我受益匪淺的詩句,就是出自於儒家的聖賢孔子。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該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借鑑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把自己討厭的東西給別人,不要讓別人做自己所討厭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媽媽在我的碗裡舀了很多肉,我不想吃,就夾給了爸爸。讀了這一句話後,我再也沒有偷偷地把不吃的東西給爸爸。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少,為別人想得多,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界該多麼的美好,多麼的和諧啊!

  透過學習《論語》,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學習要講究方法,“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生活中要謙虛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還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輔導老師:張新)

讀論語有感9

  初識《論語》,還是小學五年級時,正值童年到少年的過渡時期。緣由是我聽了一個臺灣學者的講座,他說儒家文化能影響人的一生,從小背誦四書的孩子會與眾不同。年幼的我相信了,於是我開始讀一則,背一則。坦誠地說,到現在也只背了一半,但我想並不必急於去求速,因為這一半,離吃透還很遠。

  讀一本書,是要與它一起成長的。在我看來,課本上的講解永遠也不能充分解釋《論語》的含義,它不是一個“仁”字可以概括的,因為它本身就涵蓋了人如何更好地立足於天地之間、獲得幸福的大問題。這樣的問題是從孔子的人生經歷中提煉出的,而我們也只有把它放到我們的人生經歷中,才能明白其中的智慧。

  這些年來,也時常拿出《論語》誦讀,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其中有些文字越發像陳年老酒,歷久彌香;新讀的文字也不時對映在我生活的各個角落。感謝《論語》從那個時候就開始融入我的精神世界,在我心中無形地生根發芽。《論語》已經成為我的精神支撐。

  下面選印象最深的兩點談談我自己的體悟。

  《論語》中記錄很多人向孔子“問孝”,孔子的回答大多強調的是尊敬。世人所謂的孝,首先看的是子女對父母的贍養,所謂“今之孝者,是謂能養”。然而物質層面的孝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至於犬馬,皆能有養”,甚至“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這種盡心奉養也絕對達不到孝的標準。因為只有“敬”,才能讓那些年邁的老人擁有對自我價值的自信,擁有精神上的愉悅,擁有對一生奉獻的無怨無悔。若干年前,我覺得孔子的“敬”不過是把長輩地位放在兒女之上,但如今,我認為這是孔子對於長輩精神需求的一種體會。

  當然“敬”並非一味順從,可以指出父母的錯誤,但孔子認為要“幾諫”,如果父母不聽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一點雖然不能適合所有的情形,但對於中年人贍養年邁的父母確實是很好的一個標準。當父母日益衰老,與社會脫離,很多事情上,他們的認識跟不上社會的節奏,也難以去改變一些固有的習慣和觀念。孔子的話給了我們啟示,對於父母的缺點要包容,不要過分與他們爭出個是非,更不要因為他們改變自己就失去了孝心。

  在當今時代,“敬”應當包含更多的內容,總而言之,我們缺乏的更多是對老人精神上的關懷。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許多人能夠給父母提供衣食無憂的生活,他們也確實做了,但父母是否真的感覺到幸福了?今年春天去一個老年關懷中心看望那裡的老人,一個年近90的老奶奶握著我們的手,告訴我們她的五個女兒除了最小的女兒還來看她,其餘都不管她。看看她住的地方,吃的東西,身邊的陪護,也許物質上真的不缺什麼,也許女兒們做了很多,但老人的心卻未能因這些而溫暖,她所需要的是親人的陪伴,是女兒的溫度。

  謙

  從“人不知而不慍”開始,《論語》處處教導人要謙遜,而這是修身立足的根本。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在孔子看來,認識別人比讓別人認識自己更為重要。在任職求官上,孔子也欣賞“吾斯之未能信”的謹慎。

  謙遜本身自然是高尚的,但人們又不想因此而不為人所知,放棄施展才華的機會。在實際生活中,如何處理這種矛盾是更難的一件事情。個人認為,自信與自我才能的展示是必要的,但前提是自己先具備了這種才能。在習得一種才能的過程中,需要的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精神,即便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了,仍能“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那便是極高的境界。所謂“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穩重之中也包含了謙遜的心境。

  孔子曾提到和顏回終日交談時,顏回總是“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姑且不說顏回的學習方法是否可取,他的確具有一種不顯山、不漏水的秉性,而孔子不愧為聖人,他能夠從各個方面考察一個人,因而顏回終究是低調還是愚蠢,這些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這啟示我們,有時刻意表現雖能瞞過普通人,卻未必瞞得過高人。同時,我們在認識一個人的時候,也要對其全面地考察,“聽其言而觀其行”,而非“聽其言而信其行”。極端一點,那就“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恐怕他的真實面目也就難以掩藏了。於是,謙遜未必喪失表現自己的機會,相反,一味表現搶眼而無真才實德的人,經過時間的檢驗,也必然暴露真實的自己。

  《論語》的智慧可以作為理想的準則,又可以真正地拿來與生活相結合。從古到今,不管時代怎樣變革,《論語》一直可以指導中國人的成長、中國社會的發展。當然,其中思想並非一成不變,但那種古典文化中很容易啟發我們如何在一個現代社會生活。這便是它的神聖之處。也許是性格使然,天生就特別喜歡《論語》以及儒家文化的安分和寧靜,也許是《論語》促進了這種性格的發展。時常覺得自己在喧囂的世界裡找不到位置,想起《論語》中的“德不孤,必有鄰”,竟有熱淚盈眶的衝動,那種知己的感覺,恐別處再也尋不到了。也許是因為這種別樣的感情,讓我竟不能很理智地去評價《論語》了。

  當然讀《論語》的一大障礙就是語言上的隔閡。多樣化的解釋、無窮的爭議恐怕永遠都存在,但這也許是件好事,每個人的生活體悟、文化層次不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與其盡信某種解釋,倒不如自己透過生活去歸納,去尋找與古人的共鳴。

讀論語有感10

  日常生活中,父母總是告訴我們:只有好好學習和讀書才能有出路,才能改變自己的未來。聽到這些話後,我們絕大多時內心掀起“這些道理我都懂”的波瀾,也可能會產生反感。我們每天都在學習,可曾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學的是什麼、為什麼要學、怎麼學才能成為好學之人?

  學習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在書中佔有較多比例。在讀完《論語》後,孔子告訴我其中的答案,使我對學習的見解不僅僅停留在表面,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學何?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告訴我們: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我們要學習的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換位思考,不僅僅只想到自己的利益,避免在人際關係出現較多矛盾。

  二、為何學?

  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弊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弊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孔子告訴我們:喜好仁德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聰明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容易放蕩不羈;喜好信實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拘於小信而賊害自己;喜好直率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說話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學習,弊病是搗亂闖禍;喜好剛強而不喜好學習,弊病是狂妄自大。在孔子眼中,仁、智、信、直、勇、剛都是好品德,都是我們應該加以修養的。但是,如果不透過學習而明白事理,不能把握其實質,便很容易造成危害,從而由“六言”變成“六蔽”。由此可見,學習的意義非凡!

  三、何學?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告訴我們:溫習學過的知識,預習新的知識,可以成為其中的老師。我們可採取的學習方法是在學習知識後,及時的溫故,及時的思考,重視量的積累,促成質變。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告訴我們: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思考而不學習也是很危險的。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深體會和牢記,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終日而學矣,不如須臾之所思也。在如今的學習型社會中,不但要求我們全面學習,終身學習,更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在高中階段,我們學習了較多的理論知識,而缺乏對一些實際問題的思考,這就要求我們多思考、多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告訴我們:勤勉而又好學,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請教而感到恥辱,方能成為好學之人。這就要求我們在遇到難題時,要不恥下問。而不是以韓愈《師說》中,那些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好學的人。

  學習,不是空乏的獲取知識,而是用知識去充實自己,推動成功。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在孔子認為,思考是學習必不可少的過程,學習的最終結果是學以致用。因此,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學而思,思而學,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讀論語有感11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人讀出了“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讀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虛,而我讀論語,更多的則是像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群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一個平凡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

  《論語》所傳遞的第一個生活的要訣,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態。生活中常常能見到讓你不順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會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經遭遇貧窮,當他走到鄭國的時候,糧食都斷了,他的學生不高興的問他,怎麼君子也會窮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於貧窮,而小人則會因為窮而作亂。這份安於貧窮的心境至為難得,而他之所以能夠安於貧窮,正是因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夠在貧窮中找到心靈的支點,才不至於失去平和心態。孔子並不掩飾對富裕生活的嚮往,他坦誠的說:“如果能夠發財,那麼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願意。”但他也並不強求:“如果發不了財,那麼我就去做我所喜愛的工作。”達致幸福的路徑有很多,金錢並非途徑,關鍵在於內心的快樂。他讚賞他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觀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夠在物質的清貧之外,找到自己心靈的安穩和快樂,因為他們的喜怒並不依賴於外物,而存在於內心的安詳與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讓幾個徒弟各述其志,對那些看似遠大的抱負,他置之一笑,而當曾點淡然說出自己的人生願望只是在春風中與童子嬉戲時,他卻讚許的點頭。可見孔子在內心並不真的認為君子必須治國平天下,人生最終的追求,仍然是要歸結到內心的平靜,要能夠體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這些,其實都取決於心境。

  人應該如何生活呢?孔子給出的第二個答案便是“愛”。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東西似乎是“禮”,如何宴請賓客,如何侍奉國君,所以禮節他都一板一眼、嚴謹無差,並認為禮樂是治國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在他看來,沒有仁愛的根基,禮也是無用的。這點孔子曾反覆闡述。尤其是對父母之愛。他談論孝,人人都說孝就是奉養父母,而他卻說如果不能從心底裡敬愛父母,這又與飼養犬馬有何區別?事實上,也只有基於真誠的親子之愛,才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孝道。當別人向他請教治喪之禮時,他簡潔的回答:“與其易也,甯戚”,與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從心底裡真的為逝者悲傷,一場充滿愛的喪禮,才是對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實,不論是古今中外,對於任何人來講,愛都是人生的境界,也是人們能夠達致幸福快樂的階梯,不懂愛的人便不會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們受過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那個時候更聰明更靈巧,卻很少看到他們對父母的體諒和感激,父母盡所能給了孩子一切,卻獨獨忘記教會孩子如何去愛他人讓孩子覺得接受別人的關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愛的缺失,不僅僅會讓孩子在今後的集體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沒有愛的人,無法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因此,真誠的仁愛之心,是孔子反覆向他的學生所強調的,這也應該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恆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樂與否,很重要的因素,取決他能否在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孔子強調在人際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靈的獨立性。他用一句話為這個原則做了闡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訴人們,與朋友之間,不管相處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強求兩人觀點完全一樣。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應該能夠保持內心精神世界的獨立。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獲得真正的友情。當受到他人傷害的時候,他不贊同無原則的以德報怨,因為善待對自己壞的人,實際就是怠慢了真正對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認為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也是做人原則性的體現。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堅持和原則,這點說來容易,但它需要個人有足夠的判斷力,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世界,才能夠知道什麼是自己應該堅持的,什麼是可以包容的,什麼是應該反擊的,這一切的前提,便是個人具有精神上的獨立性。最能體現這種獨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這是一種充分自我負責的態度。有了精神的獨立性,便能夠在任何情況下獨立承擔其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從外界或他人身上找藉口,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逆境境中奮發而起,不論外界條件是貧是賤,是亂世還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溫故而知新”聽起來很簡單,孔子為什麼說做到了這一點就可以做老師了呢?其實細想一下,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讀過《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學習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樣掰一個丟一個,就得經常溫習舊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再做到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我們每天學習一個漢字,掌握一個英語單詞,每月讀一本有益的書,這樣做並不困難,如果能長期堅持,不忘舊知,學習新知,幾十年後必然博學多才。這體現了孔子“學而不厭”的教育主張,也符合當前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

  我感覺《論語》和其它經典的不同在於,它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致幸福,它是溫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學習其它各種知識之前最應該學習的,因為它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在今天這個充滿了誘惑和選擇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們去用心感悟。

讀論語有感12

  “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節選自《論語.學而》

  “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論語學而》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語言的環境裡,人際交往都離不開溝通,我們都在承諾,,但是你說出來的話就一定能夠兌現嗎?你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能夠做到嗎?你說的話能不能兌現,那要看你的諾言離道義有多遠,如果你的諾言符合道義,那麼,兌現的可能便會高些,這便是“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一個人如果能夠恭謹有禮,對別人畢恭畢敬但又符合禮儀,那麼他就遠離恥辱了。“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意思是說,如果他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依靠的都是可親可信的人,那麼這個人的為人行事也就很可靠了。

  在這裡,“信”也沒有被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核心,而是說講信用一定要符合道義。社會中不斷地出現的種種挑戰,一個人光有單一的內心道德還是不夠的,一定要有一個完善的道理體系。

  我們知道,關於歷史,有一個詞語叫做“信史”,其記載真實可靠的歷史。這個詞內涵很重,因為歷史上有很多史官,要用他們的生命來維護歷史的真實,讓歷史的真相得以流傳下來。這是中國歷史上可貴的傳統。

  曾經,北魏的司徒崔浩和中書侍郎高允兩個人奉命撰寫北魏的國史,叫做《國書》。《國書》寫好以後,就被鑽刻在首都平城南郊十字路口的石碑上。很多鮮卑貴族看了國史之後,非常不滿,就跟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燾進讒言,拓跋燾盛怒之下就下令逮捕了司徒崔浩,接下來就要逮捕中書侍郎高允。拓跋燾就召見高允,問:“《國書》果真都是崔浩一個人寫的嗎?”這個時候,高允明白髮生了什麼事,但是他這樣回答的:“《太祖紀》由前著作郎鄧淵撰寫,《先帝紀》個《今紀》是我和崔浩兩人共同撰寫的。不過,崔浩兼職很多,至於具體的著述工作,我寫得要比崔浩多的多。”拓跋燾一聽,大怒,說“敢情你寫的比崔浩還多,你的罪行比崔浩還大,怎麼可能讓你活!”高允不慌不忙,回答說:“我的罪過確實非常大,應該滅族,但我不敢說虛妄的話來騙您。拓跋燾回過頭說:“這就是正直啊!這在人情上很難做到,而高允卻能做得到!馬上就要死了,卻不改變他說的話,這就是誠實啊,作為臣子,不欺騙皇帝,這就是忠貞啊。應該赦免他的罪過,要褒揚他。”於是,皇帝赦免了高允。

  誠信,有時候是需要大勇敢的。它需要自己內心對於一種價值的堅持,這種價值延伸出來, 這便不是僅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關係到更多人的利益。

讀論語有感13

  說起孔子,我們自然會想起《論語》,一部由孔子的子弟們編寫的經典著作,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雖然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年,但是《論語》的價值不亞於西方的《聖經》。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曾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就好像春天永遠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細讀《論語》,它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些樸素又真實的道理。

  手捧《論語》,洗禮心靈。當今社會,人能用聰明的大腦創造豐富的物質生活,但是人們在追逐物質的時候很容易失去自己,智者留下的精神財富能為自己指明前進的方向,能讓那顆被喧囂的世界吵得驕躁不安的心獲得一方寧靜和安逸。《論語》就是這樣的智者。正如西漢學者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患。”《論語》可以算是一味良藥,孔子是一位精神世界非常富有的聖人,他說“賢哉,回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誇讚弟子顏回的“安貧樂道”不就是他的真實寫照嗎?我們渴望物質生活的富足,但是我們漸漸覺得心被物累。這時候,我們捧起《論語》,找到心靈的歸屬。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是啊,美麗的大自然、動人的音樂旋律、高潔的追求和嚮往、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淳樸的親情和友情……,這些不都是我們快樂之源嗎?人生的精彩和輝煌總是短短的一瞬,平淡才是永恆。當我們感覺浮躁,拋開喧囂與重荷,抽空去看看一望無際的大海,遼闊無疆的原野,寂寥點綴的星空,在靜謐中,追尋心靈淡忘的人文情懷,給心靈一點溫暖的滋潤。

  細讀《論語》,三省吾身。初中時我與《論語》第一次會面,在老師的引領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警句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朦朧的記憶中,懂得了不但要學習還要思考,要謙虛地學習別人的優點,自省不足。歷經數年,這種樸素的真理一直陪伴著我。學校開展的公開課,我積極去參加,學習經驗豐富的老師的教育智慧,從年輕教師身上學習他們的活力,窺視自身的不足。為人師表的我,和學生一起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共勉。“問泉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為老師的我,更要多學習,多思考,流向學生的才會是一條活的河流。學生是老師的鏡子,學生的不足,更應該引起反思。當班裡有學生鬧矛盾的時候,我除了教育學生,更要教育自己,是不是平時對學生的叮囑少了?

  共讀《論語》,和學生一起成長。為人師表,我是學生在校的家長,肩負著經營好班級這個大家庭的重任,現在和學生們一起經營好了小家,才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以後經營大家。每星期的經典閱讀時間裡,和孩子們一起誦讀由《論語》延生出的《弟子規》,學生們在書海中懂得了仁、義、禮、智、信;在一個個廉潔、不圖私利的小故事中,學生們懂得了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我的班級裡曾經發生過丟失課外書的事情,當我在班上調查的時候,學生們一個個你看我,我看你,議論得面紅耳赤:“誰拿的?快拿出來吧。”浩然正氣迴盪在教室上空,結果是學生自己把課外書落在家裡了。當所有的誤會被消除,一股清風撲向我的臉上,也撲向了所有學生的臉上。

  讀一讀《論語》,“碧水月自闊,歲流淨而平”的淡泊寧靜躍然心間,孔子的安貧樂道、謙虛好學、仁義懂禮,幫我指引了心靈追求的方向,讓浮躁逐漸湮沒於滾滾紅塵。讓陣陣的國學清風吹拂我們浮躁的內心,讓一股浩然正氣常伴我們周圍,做一個幸福的讀書人吧。

讀論語有感14

  年初,差不多用了兩週時間,讀完了‘國學四庫’系列的《論語》一書。點染之餘,卻被文中的一章所觸動:“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久久不能釋懷。標與本的比對,因與果的關聯,能否超然,全憑一念。

  《論語》之前的瞭解猶如皮毛。只有少許的篇章,有記憶,能誦讀,背後深意說不全、參不透。從“學而”開始,不過兩三篇便不知曉。確實慚愧。即便是每每去“三孔”遊記、參拜也未能有所長進。

  無法穿越回到那個久遠的朝代,只有透過書目記載,瞭解那過往的人和事。《論語》是一部老師與學生教學相長,交談對話的收錄集。涉及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的治國見解以及評價古賢的論述,記錄有點像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有人問、有人答,偶爾也可以開個小玩笑。

  全書20篇,每篇若干章。至於章,其實就是幾句話,因為是收錄集,每篇的歸類就不會絕對精準。篇目是按照收集語錄的開始命名。有觀點開篇的,如學而、為政、子罕、先進等;有學生名字開篇的,如雍也、顏淵、子路等;也有評價前人的,如泰伯、季氏、微子、堯曰等。

  書中多次學生向孔子求知識、見解。雖短短几句,見博學、見正念。有如問“仁”,剛毅、木訥,近仁;有如問“政”,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有如問“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有如問“孝”,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書中圍繞教學、仁政、中庸、修為等內容,提出很多有益的方法,積極的引導人們入世。培養君子、士大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克己復禮開始。可嘆“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的孔子最終的政治抱負沒有實現。周遊列國,多是顛沛流離。

  很有意思的發現是我們目前很多使用的語言,在20xx多年前,由孔子和他的學生開啟,目前依然在用,留存至今。有如“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如也”,似乎現在只在陝西一帶出門在外的人員他鄉相遇,互稱鄉黨。有如“先進於禮樂,後進於禮樂”。先進是進修之意。如今也指位於前列,可為表率,比較相似。流傳下來的成語就更多,見賢思齊、文質彬彬、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任重道遠等等。

  《論語》開創教化先河。學者、知識分子、悟道者們能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目標,值得彪炳和慨嘆。於己。不才,奉行之。

讀論語有感15

  中國古代,有很多很好的書籍,這個寒假,我讀了《論語》。

  《論語》是孔子與他的弟子的一些言論,被他的弟子寫了下來,裡面有很多有著大道理的名句,我給大家講一講吧。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告訴我們,學習後溫習、珍惜友誼、別人不瞭解自己而自己不生氣,都是很好的。2、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說明君子講道義而小人只顧私利。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好學。

  這本書對我們幫助很大,幾乎每一句都有用處。我在每一天的放學後總要把今天語數英科的學習內容、課堂筆記都看一遍,因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時在玩的時候,我不願去幹一件事情,比如重活,其他人都可能會推給別人,而我則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自己想辦法做出來。有時我不小心做錯事了,別人批評我,我不會去頂嘴,因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是一本很有用的書,能讓我們在生活中變得更文雅、更君子一些,還能讓我們有一個好成績,我們值得讀。

【讀論語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