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中國式教育作文

中國式教育作文

中國式教育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式教育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式教育作文1

  諸多的學者,或報刊評論員,乃至微信朋友圈的那些寫手,如今都不約而同地產生了一個愛好。這個愛好持續了很久,卻仍不見興致有所消減,反倒有成為風向的趨向了。大家都十分愛將中國與外國作比,從雞毛蒜皮比至國家大事,且無論從哪個角度,總是外國更勝。其中以中國教育和外國教育的對比尤為激烈,甚至我有一個好友就此感嘆道:“中國學生做什麼都會被評成錯的。”

  對於我來說,中國式教育是大勢所趨。它甚至更加公平公正,更有激人上進的作風。反而對於大體上的教育來說,中國的家庭教育正處在一個十分偏執的階段。

  自古以來,一個觀點的提出往往就會引起爭議,一小撥人支援它,另一小撥人反對它。如同爭論了幾千年的“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又或者宋時期無硝煙但極其血淋淋的變法問題。中國式家庭教育則是這樣一個矛盾體的結合。一撥人將孩子寵溺至極致,另一撥人打著中國傳統教育和外國教育的旗號力求孩子獨立,雙方互不相讓,各執一詞。最後兩家卻共同成為了現今中國式家庭教育的代表。

  電視中常常有主張“嚴行家教”的父母高談闊論,面露得意之色,大有汝等凡人之氣勢。他們被冠以“虎媽”“狼爸”等名號,媒體大肆宣揚,報刊大加評論。他們的孩子或被勒令在極嚴寒的天氣在大街上裸跑,或要學習諸多課程,一旦有錯便加以打罵。他們的孩子懼怕他們,他們卻因此而得意非常,似乎是得到國外自主教育的真傳。在電視鏡頭裡,那些小朋友的眼裡卻盡是迷惘之色,毫無天真無邪的可愛風範了。我常常對母親說:“小朋友的眼睛都是黑圓黑圓的。”尤出生嬰孩的瞳孔最為黑亮,愈大愈失去光亮。我常欣羨這樣有神的眼睛。可這些小朋友的眼睛不是這樣了,他們的眼睛甚至和他們的父母一樣了,沒有神色和情意的了。

  我往往因此惋惜。又想知道這些小朋友的後續——他們在不太適合的年紀被強行訓練意志,失去了童趣,他們會和呼蘭河傳裡的團圓媳婦一樣嗎?——可是團圓媳婦還是有些天真的,她“黑亮亮”的,而他們已“成熟沉重”了,他們會怎麼樣呢?

  可是電視報道就這樣斷尾了,我沒有能看到結局。或者說電視不太想報道這樣的結局。

  這樣的家長自恃“外國寶典”或“古代案例”,卻忽略了兩者本來的用意。凡事適度,明明能做別的事來培養同樣的能力,為什麼非要冬日裸跑呢?墨子中說:“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這是基本的行事判斷。

  又想起那些所謂古代案例來。司馬家家教甚嚴,若父親司馬防不坐,孩子們都不敢坐下。於是後有“司馬八達”之稱。這樣的一種教育,是教育禮數。等到司馬懿這一輩,他將兩個兒子親自帶上戰場,由他們歷練。這樣的一種教育,是教育獨立與遇事的應變能力。國外的教育也是這樣的。這些更動手或動腦的教育,是引導孩子自己走向人生,使他成為一個知禮節行無過的人,而給強迫他們歷練人生。

  現在的所謂“嚴教”,的確是有些病態了。案例們被極端化和妖魔化,顯露出偏執的色彩。

  與之相對,前度一直飽受批評的“摔跤打凳子”式的軟派觀點,也常教出傲慢無禮的小朋友來,也有不可取之處。

  然而以我之見,除這兩派外,還有一種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派系正在逐漸形成。此派主在吸收兩家精華,立志軟硬兼施。可是往往會得到負面效果。此派最大不足有二,一是言行不一。家長們告誡小朋友不能做這不能做那,自己卻以身試法,便會激起小朋友的叛逆心理。二是強行完美。曾去一個好友的家裡,她的一個小表妹大約上三年級,正好在寫作業,小臉卻哭地稀里嘩啦的。好友問她原因,小朋友抽噎著告訴我們:媽媽檢查作文的時候見有“希望的泡泡破滅了”一句,大為惱怒,責罵她不該如此寫,傳統應寫“希望的火花熄滅了”。又有另一個好友無論作業還是試卷都寫地奇慢,一個字不好就要塗掉,我對此大為奇怪。一次偶然交流,她苦笑著說:小時候逼出來的強迫症,寫的不好是要撕掉的。以此可見。

  若遵循此進行家庭教育,不僅是想象力將慘遭殺害,有時甚至還會造成心理疾病。

  三字經裡寫“子不教,父之過”,父母是人生最早的導師。作為父母,望子女成才的心情完全正常。可現在的三派代表性家庭教育卻都顯現出“拔苗助長”或“埋苗不長”的趨勢來,這是令人深思的。

  是故,好的家庭教育,應先以身作則,而後“順其自然”。中國古代崇尚“順天而行”,就是這個意思。然而此時的“順其自然”,並非“放任不管”,而是陪伴孩子,引導他們,但並不過多幹預他們的人生。更重要的是,要使他們熱愛大自然與生活,使他們活地鮮活而有價值,去順其自然地塑造他們的風骨。

  家庭教育的初衷,實則就是培養一個人的風骨。這是中國,乃至世界家庭教育的最初面目。只有有了風骨,隨後再獲取知識,才是一個真正健全的人。

中國式教育作文2

  我權且理解為:‘教’是方針,而‘育’才是根本的目的。這樣就構成了中國的教育體系。

  提起這個話題,恐怕要牽扯出一段舊事了。某天的課堂上,老師在我們班做了一個實驗,至今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大概它給予我的遠比平常那些理論更多。是這樣的:有一個年近40的知名企業總裁,權且不說金錢和名譽,就他的地位來說,是很多人所追求的。如果站在一個大學生的角度來說,是否應該同這個企業總裁交換身份,包括金錢、年齡、學歷。當然這只是假設。前提是如今的就業形勢並不樂觀,而這個大學生也不屬於那種“市場需求型”的人才。

  出乎意料的是,在場40多個學生無一不選擇“不交換。”當然也包括我。這個實驗只是在大家的笑聲中結束,然而卻能引發了我對“中國教育”的思考。它很直觀地揭露了現在學生的心理,所有學生的思維都已經被“格式化”了。當然,不排除有的學生“隨波逐流”。當時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不交換”。我覺得一個人的人生就在於他是否追求過,擁有過。無論結果怎樣都不重要了。我相信,多數這樣選擇的學生都有這麼一種心理。因為我們的思維已經模式化了。如果說,孩童思維的形狀是多元化的,可能是星形,可能是菱形,或者是圓形的。那麼“素質教育”就像一個已經度量好了的模具,按照它既定的形狀,把所有學生的思維都打造成同一種形態。也許到了青年時期,就已經變成成品了。

  提起隋煬帝,或許人們都會說“昏庸”我相信每個人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正,但是歷史是不可置否的,他勞民傷財是事實,他讓隋朝就這麼結束亦是事實。但是誰又敢保證他就沒有做一點貢獻呢?大運河豈非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多數人在想起大運河的`時候,只會說隋煬帝是如何如何的專政。這一些都由於我們只是順應了歷史的發展。跟從教育的“模式”罷了。

  可能中國式的教育就是給出一種定義。而我們就必須牢記這些“命題”並適時地添枝加葉。

  也許會有不少學生,甚至是老師抱怨中國的這種教育制度。十幾年的學習生涯,只為了一紙畢業證書。我想這大概就是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我們注重的是理論,而他們在乎實踐。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似乎從很早的時候就有這方面的趨勢。無論是隋朝時設立的科舉制,還是後來的八股取士。都在一定得程度上限制了人們的思維和發展,這麼一來,中國的教育就永遠處於同樣的一種狀態。

  我想談談我對“九年義務教育”的一些看法。首先是“義務”,這就像一把枷鎖,禁錮了我們的思想。認為必須拿學習像一種使命一樣地去完成。這樣就成為了一種負擔,試問不是出於自己的興趣而去學習,我們又能收穫到多少呢?這豈非是變相地在浪費國家的財力和物力?現在多數的學生就又這麼一種觀點,拿我的一個朋友來說。只是象徵性地要把自己生命中的這個九年浪費在學習上,這樣不僅什麼都沒學到,還加重了身心的負擔。撇開家長和老師的批評不說,自己的時間也浪費了。所以說中國的教育制度還不是完善的,甚至可以說是沒有根據現實而制定的。這種教育方式直接導致了學生對學習產生了一種牴觸的心理。認為這麼多年的學習,就只為了畢業證書?然而,得到了又能怎麼樣?難道就能保證可以在社會上立足嗎?

  教育的本質就在於,它可以改變我們心中的一些觀點,讓我們可以更加理性、更加現實地分析這個社會。但是,如果教育就像一把枷鎖,直接地鎖住了我們的思想,那麼豈非背離了教育原來的目的?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不過是一個處處被討伐的島國,為什麼如今的日本可以成為發達國家。我認為和它的教育體系是分不開的。日本人注重教育,然而卻鼓勵創新。他們學習歷史是為了看清未來的方針,而我們呢?吸取教訓?憶苦思甜?我想說,既然已經成為了歷史,我們再去探究“為什麼中日戰爭會失敗?為什麼要閉關鎖國?”不是顯得多餘了嗎?我這麼說,並不是想“長他人志氣”來詆譭中國,只是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上發表一些關於教育的看法。我並不欣賞日本的教育,他們的師生關係也許是很僵硬的。只是從某種角度來說,日本還是值得效仿的。

  總體來說,中國的教育還是存在很多弊端的。並不是想針對什麼,也許我看到的也只是很膚淺的一個表面。我想說的是:給我們更多的空間,也許會有奇蹟。教育不是為了禁錮我們的思想,而是為了開拓我們的思路,可以有更多的創新。

【中國式教育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