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下元節> 下元節的傳統美食

下元節的傳統美食

下元節的傳統美食

下元節的傳統美食1

  1、餈粑

  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餈粑粄子碌碌燒。”下元節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餈粑等食俗。取上等糯谷,最好是殼薄質軟的紅谷糯,經加工成白淨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進木甑裡蒸糯米飯,放進石臼裡,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餈粑”。

  餈粑質地細膩柔韌、潔白晶美,筷子夾起來軟軟的,心裡升騰起一股征服的快感。吃麻餈粑最考驗人的性情,性急的人是吃不上的。剛出爐的麻餈粑很燙,一定要冷上幾分鐘,不然會燙傷嘴巴。

  2、米果

  下元節,也是五穀主的生日,俗稱“五穀主生”(也稱“五穀母生”)。潮汕地區祭祀五穀主,要蒸制“五穀主偶像”和一些象徵農具、五穀的“尖擔”、“粟穗”等食品。

  客家的下元節,十月十五是相傳為三界公誕辰,雖有敬祀,但不如上元節(元宵)和中元節(鬼節)熱鬧。閩西客家地區下元節也稱為“完冬節”。農村常做餈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類食品,謂“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戲之俗。

  3、麻腐包子

  閩西客家地區下元節也稱為“完冬節”。農村常做餈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類食品,謂“做完冬”。人們吃麻腐包子,據說這是紀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貞氣節。麻腐包子象徵送寒衣的包袱。下元節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時間點麻腐。麻腐的製做方法是將麻籽碾細,用水攪拌成糊狀,以籮過濾去皮,摻上黃米煎熬成稠糊狀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蘿蔔或洋芋、葫蘆為餡,蒸成麻腐包子或餃子,這種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細軟的自然口味。

  4、芋子包

  十月十五下元節,農村常做芋子包。民間有句俗語,“吃上芋子包,包銀包金包發財”,說的就是芋子包。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紡錘形,由芋子或馬鈴薯作為主料,餡料相當豐富。餡料是芋子包最關鍵的因素,把香菇、魷魚、蔥花等放入鍋裡油炸,待香味四溢時舀起來,倒入切碎的菜料。菜料據主人飲食愛好不同而不同,較適合作餡料的有牛肉、豬肉、冬筍、萵筍、芹菜、蒜葉、大白菜等。菜料必須剁得碎碎的,炒熟之後倒入木薯粉調成的水。最後再把舀起來的魷魚等香料與菜料攪拌在一起,香噴噴的餡料做成了。

下元節的傳統美食2

  農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節”。此時,正值農村收穫季節,武進一帶幾乎家家戶戶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糰子,包素菜餡心,蒸熟後在大門外“齋天”。又,舊時俗諺雲:“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原來道教謂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門外均豎天杆,杆上掛黃旗,旗上寫著“天地水府”、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消災降福”等字樣;晚上,杆頂掛三盞天燈,做糰子需三官。民國以後,此俗漸廢,惟民間將祭亡、燒庫等儀式提前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時舉行。農曆十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 “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中華風俗志》也有記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宋吳自牧《夢粱錄》:“(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宮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又河北《宣化縣新志》:“俗傳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齋者。”此外,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於道教用爐煉丹。

  下元節吃什麼?

  農曆十月有一個節日與鬼節有關,就是農曆十月十五的下元節。下元節出於道教,是道教“水官解厄”的日子。下元水官全稱“五氣三品解厄水官”,總管九江四瀆、三河五海、十二溪真聖神君,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記錄眾生功過之條。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水官考籍,按照眾生善惡功過,隨福受報,隨孽轉形。道觀在此日設齋建醮,禳解厄難,超度死者。

  那麼下元節吃什麼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下元節的飲食習俗。

  1、米果

  下元節,也是五穀主的生日,俗稱“五穀主生”(也稱“五穀母生”)。潮汕地區祭祀五穀主,要蒸制“五穀主偶像”和一些象徵農具、五穀的.“尖擔”、“粟穗”等食品。

  “五穀主偶像”是用米粉加開水搓捏,做成像古代人那樣頭盤髮髻,有眉目嘴鼻和耳朵,身綴以豆、麥的人形狀,除了個別做技藝較高,有包以少量的餡料外,一般是沒有包餡料的。

  “尖擔”狀的米果也是用米粉加開水揉搓成皮的,不過要將皮捏成圓餅形,且要包上適量的餡料,再將圓餅形的?皮對摺成為半圓形,並在其邊緣抹上水,用手指將半圓的邊緣捏緊,使其粘貼後,才可在中間處捏下去,捏成像“尖擔”一樣的形狀。

  “粟穗”狀既可用米粉加開水,並配以煮八九成熟的黃豆,或花生米、烏豆及鹽等佐料,搓捏成柔塊,再做成穀穗狀;也可用?皮料直接搓捏成像穀穗般的形狀,再在其上面綴以煮熟的上述豆類。這些與其它年節所做的不同,均不用印模,而是用手捏製而成。

  2、麻腐包子

  閩西客家地區下元節也稱為“完冬節”。農村常做餈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類食品,謂“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戲之俗。

  吃麻腐包子,據說這是紀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貞氣節。麻腐包子象徵送寒衣的包袱。下元節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時間點麻腐。

  麻腐的製做方法是將麻籽碾細,用水攪拌成糊狀,以籮過濾去皮,摻上黃米煎熬成稠糊狀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蘿蔔或洋芋、葫蘆為餡,蒸成麻腐包子或餃子,這種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細軟的自然口味。

  3、餈粑

  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餈粑粄子碌碌燒。”下元節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餈粑等食俗。取上等糯谷,最好是殼薄質軟的紅谷糯,經加工成白淨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進木甑裡蒸糯米飯,放進石臼裡,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餈粑”。

  餈粑的食用方法很多,佐料也很講究,有炒豆香末、有芝麻香末,也有用紅糖和白糖做佐料的。餈粑可用油煎炸,也可用炭烤,還可用微波爐加熱。

  吃餈粑最過癮的吃法就是吃烤餈粑,冬日的山區陰寒潮溼,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會燃起火爐,大夥圍坐一團。將餈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餈粑在炭火中漸漸鼓脹,嘰嘰作響,表皮微微隆起後像個大包子。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騰出,用口撕咬外酥內軟外黃裡白,似一個“金包銀”的餈粑拿在手裡軟乎乎的,但千萬要注意避免燙了口舌。

  4、芋仔包

  十月十五下元節,農村常做芋子包。民間有句俗語,“吃上芋子包,包銀包金包發財”,說的就是芋子包。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紡錘形,由芋子或馬鈴薯作為主料,餡料相當豐富。

  芋子包就是將芋頭搗成芋泥後,加適量木薯粉做包子皮包成的一種包子,內餡為瘦豬肉、香菇、冬筍(或筍乾)絲、蝦仁、籮卜絲、蔥白等。待皮薄滑嫩的芋子包出鍋擺盤後,放入麻油、豬油等調料,立刻滿屋香氣四溢。

  芋頭又稱芋艿,味甘,性平,能益脾胃,但每次不宜多食,且腹脹氣滯者不宜食用。芋頭富含蛋白質等營養素,其塊莖中的澱粉含量達70%,口感特別綿軟。正如農諺所言:“番薯芋頭半年糧”,芋頭被視為“農家最重之蔬”,它既可當蔬菜,又可當糧食。

【下元節的傳統美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