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新材料>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薦】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事蹟,肯定對各類事蹟都很熟悉吧,藉助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物件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徵。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事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

  姓名:李家幫

  性別:男

  所屬地區:河南南陽

  簡介:李家幫是一個被收養來的孩子,在他的三口之家裡,奶奶眼睛失明,爸爸無法行走,小小年紀的李家幫就成了家裡的“當家人”。

  【孝心故事】

  先讓我們到河南去認識一位12歲的男孩李家幫。李家幫是一個被收養來的孩子,在他的三口之家裡,奶奶眼睛失明,爸爸無法行走,小小年紀的李家幫就成了家裡的“當家人”。

  李家幫:嘿嘿,好,這算是一根了。

  這個正在砍竹子的男孩子就是李家幫,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家幫就砍下了十多根竹子。在這崎嶇的山路上,一般人走起路來都要費些勁,但李家幫卻能扛著竹子輕車熟路地下山。

  記者:你估摸著得有多少斤?

  李家幫:應該跟我體重差那麼一點兒吧。

  記者:你多重?

  李家幫:75斤。

  下山的路上,他渴了就在這裡喝口水。家幫今天上山砍的竹子,是為了給地裡的豆角搭架子。

  記者:他從多大開始幹這些?

  李家幫爸爸李富軍:那年八歲,我說你幹不了。李家幫說你們要能幹的活,你給我一說,一指導我都會,沒有人學不會的東西。

  李家幫說,幹這些活都是逼出來的,爸爸得了股骨頭壞死,行動不便,奶奶眼睛又看不見,家裡的活兒只能自己幹。家幫在八歲那年,到山下的寄宿學校上學,上十天課,可以休息四天。這四天對家幫來說,可得爭分奪秒的來幹。

  李家幫:這麼大一個家庭,整天都有可多事兒,在等著我去幹了,如果不幹的話,就不能維持這個家庭了。

  砍柴,是家幫每週都必須要做的,在這山上砍柴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家幫有的是辦法把這些枯樹運下山。

  李家幫:揹著不是不好背,這下坡路比較滑,容易摔倒非常危險。

  雖然每天很辛苦,但家幫全部的心思都放在這個家裡。去年年初,家裡拿到政府給的3萬元危房改造補助款,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原來木頭結構的房子重新翻蓋成現在的磚房,屋裡屋外被小家幫收拾的乾乾淨淨,他說這樣才算個家。其實,在這個三口之家裡,有一層大家都不願意捅破的“窗戶紙”。

  李家幫:我實際是被收養了。

  記者:你怎麼知道的?

  李家幫:都是我很小的時候,叔叔阿姨告訴我了。

  雖說家幫心裡明白自己跟奶奶和爸爸沒有血緣關係,但他們養育了自己,自己就是他們親生的。

  李家幫爸爸李富軍:別人問他 (親生父母和養父)誰親,娃咋回答說,生身父母沒有養身父母親,我眼淚都出來了。

  在採訪中我們發現,其實家幫心裡也特別羨慕別的孩子,回到家後能盡情地放鬆。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2

  姓名:四龍翁登

  性別:男

  所屬地區:甘孜縣一完小五年級

  簡介:“我想有一臺洗衣機,這樣手就可以不用泡在冰冷的水裡了”。因為是家裡唯一一個健全勞動力,四龍翁登同學從二年級起就承擔著照顧患癱瘓母親和年幼的妹妹的重任。家庭的不幸並沒有壓倒她,反而讓她學會了堅強面對。 四龍翁登沒有家,父母離婚,父親丟下病重的母親和三個孩子走了,母親生活不能自理。照顧母親和妹妹的重任就落在他一個人身上了。

  【孝心故事】

  四龍翁登,男,20xx年3月出生,現於甘孜縣城關一完小五年級二班就讀。

  在家裡,他是全家人的頂樑柱,按他的年齡應該在父母的懷裡撒嬌,備受家人的關愛,但四龍翁登卻不是,他每天早上都要服侍偏癱在家的媽媽和年幼的妹妹;在學校裡他是老師的好助手,承擔一些班務工作;在同學們眼裡他像大哥哥一樣關心照顧同學,同學們都叫他大哥。四龍翁登充滿愛心,自強自律,品學兼優,以自己的行動不斷地為學校、班級、個人增光添彩。

  四龍翁登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沒有得到過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在他十歲時,父母離異,雪上加霜的是母親偏癱了,從此他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那時,年幼的他選擇了獨自承擔家庭重負,每天清早上學前,先幫妹妹穿衣服、洗臉,隨後把茶燒好後做好糌粑。在和妹妹吃完飯後,他又急忙的趕往醫院,給媽媽送糌粑。當他揹著書包跑到學校,經常會是上課鈴聲已經敲響。由於沒有足夠的時間做作業,老師批評了他,但他並沒有怨聲載道,只說了一句“老師,我會把作業補上的”。

  家裡自從父親走後,就失去了經濟來源,他們租住的房子每月150元,但是貧困的他們一家,連這個都無法湊齊。後來,親戚們東拼西湊的資助了一些錢,總算解決了一段時間的房租問題,但隨之而來的是生活費問題,那段時間,一家三口、一天三頓都吃糌粑。有時候好心人接濟點土豆,四龍翁登就學著做土豆片給媽媽吃,雖然生活困苦,但是他一直堅持著為家裡分擔困難。

  每個孩子都盼望著過“六一”。但四龍翁登不是,老師挑選參加舞蹈表演的同學,他卻主動的提出了拒絕,老師帶著詫異的神情詢問他:“為什麼不跳?小朋友應該是活蹦亂跳的呀,你……?”四龍翁登用稚嫩的聲音,緩緩的說到:“我沒錢買衣服”。那時老師還不相信他的生活窘迫至此,趁著週末到他家家訪。這一去,驚呆了老師。一進四龍翁登一家三口居住小屋的院壩,映入眼簾的是一間十平米左右的小房子,門和窗戶都已經破爛不堪,窗戶上一張破舊的毛毯正履行著擋風擋雨的功能;屋裡,燈光昏暗,屋子一角擺著一張小床,癱瘓的母親長期就生活在這張床上。屋子的中央放著一架小小的鋼爐。鋼爐旁邊有一個小櫃子,櫃子裡放著一些生活用品,除此以外,屋裡再也找不到一樣像樣的傢俱。此番情景,深深的震撼了老師,這個平常懂事文靜的孩子家境竟是如此的困難。老師拉過四龍翁登的小手,撫摸著他的頭說:“孩子,沒事!你參加跳舞吧,衣服老師會給你解決的”。雖然衣服問題解決了,但是在過“六?一”時,他卻拿來了一個比他還高的大口袋,在表演完節目後的操場上,拾著家長們扔在地上的空飲料瓶。一天下來,四龍翁登用賣瓶子換來的錢,給妹妹買了六一兒童節的禮物—一大塊雪糕。

  每個週末,都是四龍翁登的“大洗日”,妹妹的、媽媽的、自己的衣服都要洗,還有被褥等等,這些東西,都是他用那雙稚嫩的小手慢慢的搓出來的,老師們問他最大的心願是什麼,這個早熟的孩子說出了讓人心酸的答案:“想要一臺洗衣機,冬天就不怕凍手了”。 長期來,母親沒有行動能力,母親的個人衛生,全靠四龍翁登解決,他長期堅持用熱水擦拭母親的身體,因為照顧的當,癱瘓的母親沒有因臥床長褥瘡。家裡雖然貧困,但是並不潦倒,這些就是這個才10多歲的小男孩做到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四龍翁登已經在應接受父母呵護的年紀裡,經歷到了其他普通小孩不能想象的大風大雨,這個堅強的小男孩用自己的堅持和不懈為歌,善良和孝順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生活為筆,書寫充滿希望的畫;他用他那瘦弱但是堅強的身體,托起了一個破碎家庭的一切,相信,未來的他一定能夠看到美麗的彩虹。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3

  蘭芳,女,20xx年5月生,20xx年榮獲廈門市思明區“文明學生”稱號,20xx年12月被授予“廈門市自立自強美德少年提名獎”,20xx年被授予“全國最美中學生”稱號。 現就讀於廈門市雲頂學校七年四班。

  蘭芳, 20xx年9月剛剛升入我校初中部。每到寒暑假,小夥伴都在開心地玩耍,蘭芳卻在家裡剪線頭。長時間機械重複動作讓蘭芳稚嫩的手心和手指都磨出了水泡,一下水就疼,但她還是貼上創口貼再剪,只為多賺一點錢貼補家用。爸爸受傷,媽媽要照顧,這個話不多的靦腆女孩就擔起家中重任。

  20xx年,蘭芳讀五年級時,她的爸爸在碼頭工作時,被集裝箱砸傷,雙手雙腳不能動彈,家裡的頂樑柱轟然倒塌。媽媽必須在醫院照顧爸爸。姐姐上高中,學習壓力大,弟弟小,才剛上小學,蘭芳毫不猶豫的擔起家中的重任。

  從那以後,蘭芳每天早晨6點就起床,做早飯、送弟弟上學、自己上學、放學接弟弟、做午飯、下午上課、放學接弟弟、買菜、做晚飯、洗衣服、做作業,蘭芳的一天忙得團團轉,連睡午覺的時間都沒有,所以下午有時會打瞌睡。

  一開始,蘭芳對家務並不熟悉,鍋沒燒乾就放油,油花濺起燙到手;不懂加水,把菜都燒焦了。她只能一點一點摸索。為了省錢,蘭芳貨比三家;為了做得更好,她去超市看菜譜。此外,蘭芳還要週末到醫院幫忙照顧爸爸。

  蘭芳一家住在城中村裡2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內,光線昏暗,連白天都要開燈。外屋的上鋪是姐姐的床,下鋪是蘭芳的,爸爸媽媽和弟弟住在裡屋。外屋有一張小方桌,是蘭芳和弟弟的書桌兼飯桌,姐姐只能在床上架起小桌板學習。陽臺除了晾衣服,還是廚房,蘭芳就在那裡做飯。

  爸爸出院回家後,還要在輪椅上休養一年。假期裡,別的孩子玩得很開心,但為了減輕家中的負擔,蘭芳就跟著媽媽到殿前的工廠拿回手工活。蘭芳給玩偶縫眼睛,一不小心會扎到手,久了眼睛累、手痠,沒縫好還得返工。縫一雙眼睛能賺5分錢,母女倆在一個暑假裡賺3000元。她寄了1000元回老家給爺爺奶奶,剩下的給姐姐交學費和貼補家用。

  媽媽捧著蘭芳的手,心疼地說:“手指都有些變形了。”蘭芳右手中指的第一個關節有些腫,像結了一個繭。蘭芳把手藏起來說:“家裡條件不好,媽媽也很辛苦,要上班還要照顧家裡。”蘭芳的生活是辛苦的,但她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

  蘭芳不僅在家裡細心地照顧家人,在學校也很關照同學,熱心公益。在讀小學期間,蘭芳班上來了一個隨班跟讀的智障孩子小露(化名)。一開始,總有些調皮的孩子把垃圾放到小露的抽屜裡,每次蘭芳都站出來幫小露說話,“你們不能把垃圾放在這裡”。小露不怎麼和別人交流,蘭芳就一次次接近她,和她說話,儘管一開始,小露對蘭芳不理不睬。但蘭芳沒有放棄,慢慢地她會對蘭芳笑了,下課還願意和蘭芳出去走走,甚至送一些她覺得好的東西給蘭芳。3年過去了,如今都上了中學,在蘭芳的影響下,身邊的同學變得願意親近小露了。雖然沒有和小露在一個班級,但每天蘭芳都會在課間找小露聊天,放學的時候主動留下幫助小露學習。

  20xx年3月7日,雲頂學校舉行第二屆“雲頂學校學生志願服務團”開團儀式。七年四班的蘭芳作為小義工志願服務團團長,帶領145名小義工宣誓。這些小義工都曾受到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因此,他們將回饋社會,為班級、為學校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校知道蘭芳的家庭困境後,為她申請了補助金,她很努力,成績也不錯,學校同時又為她申請獎學金。蘭芳的媽媽說,蘭芳是最省心的,基本上不用花錢,學校的獎學金夠蘭芳的花銷,還能買些書。

  這就是蘭芳,一個年僅13歲的女孩。她常說:“其實我真的沒有做什麼,我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太少,我想用自己雙手,為自己,為家人,為身邊的人多做些事。”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4

  向小康,11歲。母親患間歇性精神分裂症,父親打零工賺錢。媽媽發病時,她一遍遍深情呼喚;媽媽病情穩定時,她給媽媽唱歌,陪媽媽看電視,給媽媽講學校的開心事。她成了媽媽的最佳護理,成了家裡的核心。樂觀的她,她還被選入北京衛視《音樂大師課》,成為楊鈺瑩的學員。

  遲凱琳,14歲。7歲時母親因車禍去世、父親重傷失去勞動能力,姐姐先天失明。8歲時,同情這個家遭遇的繼母來到了這個家。遲凱琳一直喊繼母“姨”,為了給繼母分憂,她不僅做家務,還一手帶大了今年4歲的弟弟。晚會現場,工作人員請來了繼母田薇上臺為遲凱琳頒獎。平生第一次,她對著“姨”喊出了“媽媽”。倆人相擁而抱的一幕,看哭了現場的很多人。

  周蕊,16歲。父母離異,母親到外地謀生,她幾乎從小被舅舅帶大。小時候,做體育老師的舅舅最愛抱起小周蕊投籃,但現在,舅舅患上運動神經元病,成為一名“漸凍人”。於是,周蕊成了舅舅的依靠。她給舅舅買菜、做飯、洗衣,抱著舅舅康復訓練,還在每個週末送外賣掙錢,給舅舅治病。今年高二的她,希望報考中國醫科大學。

  田應志,17歲。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田應志8歲就開始每天照顧剩患有癲癇手腳殘疾的哥哥,幫助93歲的奶奶操持家務、下地幹農活。在他的堅持下,哥哥也上了學,和他成為同桌和室友。今年,他又以年級第三的成績,考上了省級示範高中。兄弟手足情,艱難有愛心,他說:一家人就是要相互扶持,這才是一家人。

  李佳,14歲。愛美的小姑娘偷偷開始猛吃猛喝,在幾個月裡胖了20斤,這才告訴患白血病的媽媽原因:“醫生說幹細胞移植的供受雙方,體重不能相差太大,媽媽,我的體重和你一樣了,我要和你做骨髓配型。”今年5月,李佳和媽媽配型成功,但是由於病痛,媽媽的體重降到103斤,為配合手術,李佳又開始了減肥歷程。

  曹胤鵬,8歲。為了給爸爸移植骨髓,挽救患白血病的爸爸的生命,8歲的曹胤鵬兩個月裡讓自己胖了20斤,終於達標。5個小時的抽血,從小愛哭的他一聲沒吭。這個可愛的小胖子,像小大人一樣“教育爸爸”要好好吃飯,每天想辦法給媽媽跳舞、講笑話,逗媽媽開心。小小的他,成為爸爸媽媽最強大的支柱。

  任芳芳,13歲。汶川地震震毀了任芳芳家的房子。為重新蓋房,家裡貸了款,身體虛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媽媽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選擇了離開。懂事的芳芳和奶奶相依為命。儘管日子很苦,但是任芳芳卻想方設法成為奶奶的開心果,用自己的孝心,讓家裡時常充滿了笑聲。

  張釗,13歲。張釗出生前,父親在一次意外中喪生,出生後不久母親離家出走,奶奶因為失去兒子精神恍惚。張釗在爺爺的撫養下長大,也慢慢地成為爺爺最好的幫手。他不僅幫爺爺幹完地裡的活,還會去採草藥補貼家用。2014年爺爺查出冠心病,他又主動跟著鎮裡的醫生學會了拔火罐。13歲的男孩兒,成為了家裡的頂樑柱。

  餘雖,13歲。從母親過世起,10歲的小余雖就承擔起了母親的角色,那時,弟弟只有一歲多,妹妹半歲。她給弟弟妹妹洗衣、做飯、剪頭髮,揹著弟弟妹妹去上學,同時還照顧著生病的父親。她被同學們稱為“13歲的小媽媽”。站在晚會的舞臺上,餘雖顯得有些緊張。小編卻覺得:不善表達的她,內心裡住著一個善良的天使。

  姜沅昊,11歲。姜沅昊的父母是軍人,時常加班。外婆有帕金森綜合症,生活無法自理;外公患白塞氏綜合症,經常打針輸液,只能吃流食。小沅昊每天幫助外婆翻身按摩,清洗床單穢物,代替父母照顧起了外公外婆。曾經牴觸學鋼琴的他,只因為外婆說了一句好聽,就變成了每天堅持練習。在他的心裡,讓外公外婆開心,自己就很快樂。

  世界上最美好的就是一個“家”字,世界上最動情的就是一個“愛”字。這十位少年,在他們最美好的童年,遭遇的是突如其來的不幸,挑起的是家庭的重擔,經歷的是童年的苦難。

  遲凱琳,14歲,遼寧省營口蓋州市梁屯學校八年四班學生。她,沉默寡語,一雙不大的眼睛總是閃著堅毅的光芒;她,身體瘦弱,卻有著一顆火熱、善良、堅強的心;她,年紀雖小,卻在人生的花季譜寫了一支支動人的道德之歌。

  百善孝為先。提起凱琳的懂事、孝順,上下村沒有人不知道的。2009年,凱琳的爸爸和媽媽出了車禍,媽媽當場身亡,爸爸昏迷了一星期終於醒來,卻落下了終身殘疾——左腿肌肉嚴重萎縮,比右腿細很多。這巨大的不幸將年僅七歲的小凱琳推向了痛苦的深淵,媽媽火化那天,她拼命地向奶奶要媽媽,令在場所有的人無不落淚。屋漏偏逢連夜雨,不幸接踵而至,爸爸剛出院不久,爺爺小腦萎縮加重,癱在了炕上;視力一直很差的姐姐完全失明;奶奶又查出膀胱癌前期。這個家該怎樣維持下去啊?小凱琳的爸爸無法接受這殘酷的現實,萬念俱灰,拒絕吃藥,拒絕吃飯,最後,是凱琳的一番話讓他重拾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她哭著說:“爸,我已經沒有媽了,不能再沒有爸呀,你要是沒有了,這個家也就完了,你別害怕,我現在長大了,我什麼都能幹,我能洗衣服,我能餵豬,我能給爺爺洗腳……”爸爸再也聽不下去了,一把將女兒摟在懷裡,眼淚奪眶而出,堂堂七尺之軀還能不如一個七歲的孩子嗎?從此,小凱琳真的成了家庭的“小主婦”。

  每天放學後,放下書包,她就幫奶奶做飯、餵豬,那豬食桶太沉了,她就一步一步挪,有時桶底碰到石頭,豬食就噴灑她一身。吃完飯,她讓奶奶歇著,她撿碗,刷碗,收拾好,再寫作業,寫完作業,給爸爸和爺爺洗腳、按摩。每天早晨,當其他小朋友還在夢鄉時,她就和奶奶一起起床了,幫奶奶做飯,扶爸爸出去鍛鍊,給爺爺擦臉。每逢親戚、鄰居給送好吃的,小凱琳從不動口,她說她不吃這些,也能長大,爺爺、奶奶、爸爸身體不好,需要補營養。看著她小小年紀如此懂事、勞累,爸爸和奶奶既心疼又心酸。爸爸再婚後,凱琳更加懂事勤快了,幫繼母做農活,給繼母洗衣服,照看小弟弟,因此,她深得繼母的喜愛。

  助人為樂。一個星期天,她在院子裡摘菜,聽到鄰居顧奶奶喊道:“不好了,來雨了,我的苞米還沒裝到倉子裡”。凱琳趕忙跑了過去,拿起土籃子就幫忙裝苞米,苞米裝完了,她全身也淋溼了。

  拾金不昧。一天清晨,她到河邊涮拖布,看見河邊的石頭上放了一部手機和一百幾十元,她猜想一定是誰忘在這兒的,就挨家去問,找到了失主,失主感動得去小賣店給她買了一包好吃的,她一樣沒捨得吃,都拿回家給了小弟弟。

  品學兼優。在學校,她如飢似渴地學習知識,從不荒廢點滴時間,因此,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除了刻苦學習,她還有許多優秀的品質:尊敬老師,關愛同學,經常主動幫老師、同學做些事情;勤儉節約,艱苦樸素,從不買零食,從不亂扔紙張等等。

  這,就是遲凱琳,一個小小年紀就閃爍著道德光環的好孩子。茫茫蒼穹多風雨,雛鷹展翅任翱翔。

  周蕊的家庭比較特殊,正是“幸福常相似,不幸各不同”。小時候,在外公外婆的庇護下,雖然家庭生活貧困但一家人和和美美很幸福,可是好景不長,她的父母因為感情不合而離婚。剛離婚時,媽媽不願意接受這種事實,天天愁眉苦臉,始終走不出離婚的陰影,看著母親每天頹廢的樣子,小蕊那時便懂得了母親的苦,含淚扮演了小大人角色,才6歲的她,每天早上輕聲起床,把早餐做好自己吃後便把母親那份溫熱在鍋裡,然後便悄悄地去學校,每天下午一放學便飛奔回家。母親總是癱坐在沙發上,周圍也是一團糟。小蕊看著這雜亂不堪的房間,什麼也不說,默默地整理。晚飯後,小蕊總會撒著嬌讓母親答應她去河邊散散步,小蕊總是會在散步時告訴母親自己心裡的真實感受,希望母親打起精神來面對生活。小蕊用力所能及的家務和懂事的行為告訴媽媽不要傷心、不要難過,她已經長大了,可以同媽媽一道撐起這個家,沒有爸爸也依然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媽媽看著女兒如此懂事可愛、孝順體貼,慢慢地,臉上多了幾許笑容。

  正當母親剛剛走出悲痛的陰影時,天有不測風雲,不久後,小蕊最小的舅舅不幸患上運動神經元病,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他行動不便,說話也不清不楚。開始發現這病時,一家人都不知所措、毫無頭緒。那時的小舅舅還十分年輕而且十分好強,根本不能接受這樣突如其來的打擊。於是,小蕊天天陪著小舅舅,每天把學校裡發的小麵包等帶回家,給小舅舅吃,鼓勵他、安慰他,表示家人都很愛他。在小舅舅28歲生日那天,家裡人給他過生日,祝福他,希望他能夠戰勝病魔,小蕊對小舅舅說:“舅舅你知道嗎?我好想天天都能夠呆在你身邊,天天都能夠給你講我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你就像我的爸爸一樣,讓我有了大山一樣的依靠,所以你一定要堅強,我也願意一直陪伴你”。小舅舅熱淚盈眶,用盡力氣對小蕊說了一句:“蕊兒,我會好起來的”,不久後,小舅舅答應媽媽去治療。在其他舅舅們的幫助下,媽媽帶著小舅舅到全國各地去尋醫,可是尋醫無成。母親帶著小舅舅在郫縣租了一間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為了給小舅舅治病又花了不少的費用,母親便到外地謀生,家裡只剩下了小蕊和她的小舅舅。

  苦難的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加快促成小蕊的成長。在那段時間裡,小蕊一邊讀書一邊還得承擔給小舅舅買菜、做飯、洗衣等任務,還得做各種雜七雜八的家務事。每天清晨天剛剛亮時,小蕊便會叫小舅舅起床,帶著他一同出門鍛鍊,耐心地扶著小舅舅一步一步地上下樓梯,剛開始,舅舅總是摔跤,看著小舅舅摔倒在地沮喪的樣子,小蕊忍著心中的痛,一次又一次扶起摔倒的小舅舅,安慰他,希望他不要放棄。鍛鍊完後,小蕊便會去到菜市場把當天需要的菜買好凍在冰箱裡,做完早餐後趕忙去上學,傍晚回家後,小蕊總會定時給舅舅按摩,雖然並不能給小舅舅帶來什麼好轉,而且結束後總會一身腰痠背痛,可是小蕊一直堅持,不肯放棄。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小舅舅病情卻日漸加重,直至談吐不清。為了小舅舅能和他人交流,能多幾個朋友,她自願擔當了翻譯。小蕊把媽媽每月寄來的零花錢一點一點的存起來,給小舅舅買了一臺電腦,透過電腦,小蕊給小舅舅找到了一個專為“漸凍人”提供幫助的平臺,在那裡,小舅舅結識了許多和他一樣的身殘志堅的人們,此時,小舅舅感到不再那麼孤單,變得越來越樂觀。

  雖然媽媽常年不在身邊,但小蕊知道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她和小舅舅著想,從小就失去父愛的她,有了男子漢一樣的堅韌性格,從不在外人面前表露她的疼痛。在學校裡她也總像個開心果,時常逗別人開心、為別人解憂,卻把自己的苦痛深深的隱藏起來。如今,她能做的便是努力學習,勤奮刻苦。可因為心裡承受的巨大壓力,成績總是跌宕起伏,每當想到母親的含辛茹苦、小舅舅被病魔折磨還強顏歡笑的樣子,她便有了巨大的動力。雖然有時候感覺力不從心,但是想到小舅舅能夠因為她的陪伴而綻露笑容,母親能夠因為她的成績而感到欣慰,她就覺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5

  一個小小的農家小院,乾淨整潔,樸實無華,這原本是一個快樂、幸福、和諧的大家庭,但所有的一切在20xx年10月17日這一天後戛然而止,這一天,伴隨著一場殘酷的車禍,他的母親成了植物人,父親左腿骨折,一個稚嫩年紀的孩子,過早的承擔起了家庭的重任。你可以不相信,但這是事實!在偏僻的小山村了,就生活著這樣一個家庭。當善良的您聽了他們的故事,在您心中湧動的,絕不僅僅是憐憫,而是心疼,是感動,是敬佩!

  故事的主人公叫丁鑫波,今年12歲,是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鎮城小學四年級的一名小學生。丁鑫波7歲那年,一場車禍突然而至,如萬千不幸的故事一樣,小鑫波在車禍之前,有爸爸的關心,媽媽的疼愛,爺爺奶奶的寵愛,家裡養著一輛大汽車,生活也算寬裕,日子過的簡單而平靜。但一切的平靜,在這次車禍後戛然而止。猶如晴天霹靂,所有的平靜不復存在,媽媽成了植物人,不能說話,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飯、洗涮都需要別人來照顧,爸爸的左腿也骨折了,不僅不能照顧母親,連家庭收入也成了問題,因治病不僅將全家的積蓄全部花光,還欠下了數萬元的外債,家庭的重擔壓在了年邁的爺爺奶奶身上,可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20xx年秋天,爺爺也因病去世,全家就靠著奶奶來維持。5年過去了,各種巨大的壓力讓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個本該享受父母關愛的孩子,過早地承擔了家庭的責任。面對困難,當年那個7歲的男孩兒在困境中沒有低落,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堅強,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幫著奶奶和爸爸撐起這個家,用孝心為重病的母親撐起了一片天,用行動來詮釋最美孝心少年。他堅信,透過自己的努力,總有一天,媽媽一定會好起來,一定會重新站起來!5年來,小鑫波在悉心照顧母親的生活起居的同時,從沒有

  耽誤自己的學習。樂觀、堅強的他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譽,自尊、自強的他成為了班裡同學學習的榜樣。

  在家中,鑫波是父親最好的幫手,帶給母親無限的慰藉,鼓勵母親重燃對生活的希望。雖然他的母親半邊身子處於無意識狀態,語言也無法清楚表達,但只要一個細小的動作,他就能猜出母親想要做什麼,什麼時候該給母親翻身,什麼時候該給餵飯,這些鑫波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現在,他能跟奶奶學著怎麼給媽媽換尿不溼、怎麼給媽媽做按摩。在得知按摩有助於媽媽病情的恢復後,小小的他,每天晚上都會給媽媽擦洗身子,進行全身按摩。按摩是個力氣活,對於小學的孩子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每一次,鑫波都會累得氣喘吁吁,但鑫波從未喊過一聲累,從未抱怨過一句,更不曾半途而廢,一邊按摩,鑫波會一邊給媽媽講些學校的事,雖然媽媽根本無法做出回應,但是他覺得媽媽能聽懂他的講話,並且堅信媽媽一定會好起來,一定會重新站起來!像以前一樣,關心他,擁抱他,如一隻快樂的小鳥。

  鑫波要幫著奶奶照顧母親,還要做家務、寫作業,這些他從來不覺得累;在奶奶的幫助下他開始學著給母親做簡單的飯菜,再一口一口地餵給媽媽吃,當他得知為了治病,已借下數萬元的債務時,他還反過來安慰父親說:“爸,彆著急,我是男子漢,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等我考上大學,好好工作,把咱家欠的都錢還上。”這哪像一個上小學的學生啊?這完全是一個成年的大人,甚至比一些大人都懂事!

  病床上的母親心疼孩子,卻無能為力,每每想到這裡,母親的心如刀絞。想著自己的病,念著可憐的孩子,脾氣也越發難以控制,經常用僅能動彈的一隻手捶打床沿、扔東西。每當這時候,懂事的鑫波總是默默地陪伴著母親,用稚嫩的小手安慰著母親,告訴母親:“媽媽,有您的地方我才有家!”“媽媽,您要

  堅強起來!”在鑫波的陪伴下,母親的病也一天天好起來。我曾經問過鑫波:“累嗎?”他說:“不累,習慣了就好了。”我問:“想不想像其他孩子一樣,讓爸爸媽媽帶你出去玩?”話一出口,我愚蠢地以為我的話肯定深深地刺痛了那顆已經飽受磨難的心,沒想到,孩子坦然的回答更讓我心疼至極,不忍再問,鑫波說:“只要有媽媽,我就不怕。有我在,我媽媽就有希望!”

  7歲,無憂無慮的年紀,可就是一個個頭不大的7歲孩子,當厄運降臨,他逼著自己堅強起來,用稚嫩的肩膀幫著爸爸為母親撐起一個家!堅強、獨立、樂觀的丁鑫波同學,孝敬長輩,勇擔家庭責任,自強不息、陽光向上,他,就是我們心中的最美孝心少年!

  如今,他正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憑著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暢遊。願他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6

  王俊濤

  性別:男

  所屬地區:山東濟南孔村鎮

  簡介: 王俊濤的爺爺是太平拳掌門人,20xx年,太平拳被確定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政府還補貼30多萬元來支援太平拳的傳承。可就在王俊濤爺爺信心十足地投入傳承時,一個意外發生了,在20xx年,王俊濤的爺爺用心培養了十五年一名愛徒因車禍去世。王俊濤對他說,爺爺別哭了,我也可以做太平拳的傳承人。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7

  楊xx是一位年僅13歲的少年,他陽光帥氣而成熟懂事,他純樸善良而成績優異,他性格靦腆而孝敬長輩,他是安慶嶽西縣姚河中心學校七(2)班的班長。

  楊xx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多病貧窮的家庭裡。祖父、父親都患有心臟病,無法從事體力勞動,奶奶年老體衰,全家的生活重擔全壓在瘦弱的母親身上,家庭經濟拮据、生活困難。

  20xx年春,他在父母打工的浙江蕭山一所學校讀四年級。一天,父親楊吉文因突發心臟病,住進了當地的一家醫院,母親因工廠交貨在即抽不開身,10歲的小xx只得承擔起陪護的重任。他像大人一樣為父親請醫拿藥,端水餵飯,甚至接尿倒屎,且毫無怨言。只有等父親熟睡後,他才在病房的床頭櫥上做會作業,實在太累了,就在父親的病床邊打個盹。看著他日夜忙綠的身影,日漸消瘦的臉蛋,父母潸然淚下;病友們無不嘖嘖稱羨,誇他不愧是個“小男子漢”。

  後來,父親轉回家鄉嶽西住院治療,母親也跟著回來服侍,小xx隻身一人繼續留在異地他鄉讀書、生活。這段時間是他最艱難的時光,他既要料理自己的生活,又要上學讀書,特別是時刻惦念著家鄉的父母。他經常打來電話,安慰生病的父親,關心心急如焚的母親。

  20xx年秋,祖父楊賢進在放牛時跌破了頭,流血不止。小xx得知訊息後,從學校徑直趕往出事地點,他先果斷地撕下自己的外衣袖子,然後接起來,替祖父地包紮好傷口,再半背半拖地把祖父弄回家。緊接著一口氣跑完1.5千米山路請來鄉村醫生,同時把這個訊息告訴了父母。事後,從鄉村醫生那裡得知,要不是小xx趕到及時,措施得當,祖父很可能因失血過多而發生生命危險。

  在祖父療傷的一個多月裡,小xx一有空,就一邊幫祖父按摩身體,一邊與祖父聊天。更感人的是,他用平時省下來的壓歲錢,經常買來肉和雞蛋,為祖父滋補身體。祖父看在眼裡,暖在心裡,時常被感動得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為了讓父母更好地打工賺錢,小xx五年級時毅然從外地轉回,隨祖父母讀書生活,也就是從那時起,小xx開始自強自立。他不但學習上自覺刻苦,從不讓祖父母操心,生活上自己動手,很少讓父母代勞,而且還承擔起力所能及的家務。

  為了學會燒飯做菜,他手上沒少留下燙傷和刀疤;為了幫祖母討豬菜、煮豬食、餵豬,他身上時常留下豬食的汙漬;為了幫祖父放牛,他曾多次沒吃早飯餓著肚子上學。現在,他不僅會燒飯,做簡單的家常菜,還會洗碗、洗衣;不僅能澆菜劈柴,還會購買生活日用品。

  他雖然缺少同齡人享有的父母的疼愛,卻收穫了與祖父母之間的隔代親情;他雖然缺少同齡人的嬉戲玩耍,看動畫片的快樂,但收穫了為家庭分憂的樂趣;他雖然過早地品嚐了生活的艱辛,但培養了自強自立意識,學會了生活本領。正如他在一篇《生活中的苦與樂》的作文中寫到:“學做家務,為家庭分憂,我苦並快樂著!”

  小xx在外地讀書的幾年間,學習成績一直不十分理想。自20xx年轉學回家鄉後,他從此格外勤奮刻苦。清晨,他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傍晚,他一邊做家務,一邊做作業;夜晚,他安頓好祖父母后,獨自挑燈夜戰。小學畢業考試,他終於取得全鄉第二名的好成績。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8

  姓名 田應志

  性別 男

  所屬地區 貴州興仁縣

  簡介 除了農活,田應志最牽掛的是哥哥。3歲時,哥哥田應權患上了嚴重的小兒麻痺症和癲癇病,手腳扭曲變形,走起路來一步三搖,就連吃飯都非常吃力。為了給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父母外出後,留下身體殘疾的哥哥、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應志照顧。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臉、洗腳這些事,都得田應志幫忙

  孝心故事

  六年前開始,田應志的父母就常年在外務工,家裡的3畝旱地、4畝水田幾乎是靠田應志利用週末和假期來打理。

  除了農活,田應志最牽掛的是哥哥。3歲時,哥哥田應權患上了嚴重的小兒麻痺症和癲癇病,手腳扭曲變形,走起路來一步三搖,就連吃飯都非常吃力。為了給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父母外出後,留下身體殘疾的哥哥、年邁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應志照顧。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臉、洗腳這些事,都得田應志幫忙。因為身體原因,哥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去上學,田應志承諾一定能夠照顧好哥哥上學路上的安危,這才圓了哥哥的求學夢,九年的時間,從坡腳村到學校8公里的路上,總是可以看到哥倆風雨無阻的身影。

  20xx年9月,兩兄弟同時上初中。開學的第一件事,田應志就找到學校老師,要求兩兄弟同讀一個班、同住一個寢室,學校同意了他的要求,並特意給哥倆安排了一間一樓的學生宿舍。然而,哥哥擔心影響田應志的`學習,卻瞞著田應志向學校提出了自己要退學的請求。田應志立即找到了校長,終止了哥哥的退學行為。

  20xx年中考,田應志被貴州省級示範性高中興義五中錄取。然而是去上學,還是留在家裡照顧家人,田應志陷入了兩難。在家裡,田應志一遍一遍的教妹妹劈柴生火、煮飯做菜,他擔心自己到更遠的地方讀書,妹妹和哥哥奶奶吃不上可口的飯菜。

  現在,遠方打工的爸爸回來了。爸爸心裡明白,這一次絕不能耽誤孩子了。爸爸決定不再出遠門,就近找些零工補貼家用,照顧家人。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9

  今天來認識山東濟南孔村鎮的一名“功夫小子”——十歲的王俊濤。別看他小,可他卻是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太平拳的第十三代傳人。要傳承太平拳必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孩子能堅持下來嗎?

  這套太平拳是王俊濤祖上傳下來的,已經有380多年的歷史。20xx年,太平拳被確定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政府還補貼30多萬元來支援太平拳的傳承。可就在王俊濤爺爺信心十足地投入傳承時,一個意外發生了,在20xx年,王俊濤的爺爺用心培養了十五年一名愛徒因車禍去世。

  爺爺王大慶表示,愛徒沒了,太平拳的傳承也沒了。他目前教了也得有上千徒弟了,但迫於生計堅持下來的沒有幾個人。

  練武的人多,能真正傳承太平拳的人少,這讓王俊濤的爺爺一時間失去了傳承的信心。當時只有六歲多的王俊濤看到爺爺整天心悶不語,就大膽地給爺爺提出了一個請求。

  王俊濤對他說,爺爺別哭了,我也可以做太平拳的傳承人。

  但要真正成為一名太平拳的傳人,那可不是一句簡單的承諾,必須要能吃下常人吃不了的苦,守住常人無法守住的寂寞。太平拳套路眾多,不僅要習拳,還要練刀、槍、劍、棍等20多種器械。想要把家中這把重78斤的太平大刀舞起來,沒有十多年的功夫是不可能的。

  雖然王俊濤的爺爺嘴上答應了他,可還是不敢相信他能堅持下來。平時練功時,一些必須下苦功夫練習的器械,爺爺還是從不讓他動。王俊濤看出了爺爺的心思,就一聲不吭地下決心苦練基本功。

  王俊濤告訴記者,太平拳要求弟子“愛國愛民 信義至上”,自己既然已答應了爺爺,就不能半途而廢。為了不讓練功影響文化課,王俊濤比別人更加珍惜時間,放學一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認真完成作業。

  在三年多時間裡,王俊濤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一天也沒有間斷過,漸漸的,他在爺爺眼裡,再也不是隻會玩花架子的孩子,而是有點真功夫的小傳人。

  現在,王俊濤不僅在家裡練功,也把武術精神帶到了學校,還帶領著學校20多名同學跟著他一起習武強身。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0

  今年4月18日,在“CCTV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上,吳林香作為全國第一個被推出的最美孝心少年登上舞臺,接受央視主持人歐陽夏丹的專訪。接下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共同關注》、《朝聞天下》等欄目長時段播出了吳林香的事蹟。如今,她的事蹟已從大山深處的桂陽村傳到大江南北,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

  人生如夢,總有想不到的精彩,正如吳林香所言:這只是做了她應該做的事情,沒有想到大家能給她這麼多榮譽,讓她能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見到“金龜子姐姐”。而精彩過後,又往往是長久的默默付出。恰如吳林香從北京趕回忠縣老家後要馬上做的——給外婆擦洗身子,洗成堆的衣物,給全家人煮飯……

  20xx年7月18日重慶日報農村版率先刊發了吳林香的事蹟,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本市媒體紛紛跟進。本報記者曾三次採訪她,第一次是20xx年7月12日。冒著大雨到她家前,忠縣方面的李曉軍已經介紹了基本情況,但吳家的慘狀仍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進屋那一刻,身體瘦小的吳林香正站在用木竹搭建的簡陋廚房裡發愁,無情的雨不斷穿透破敗的屋頂落在灶臺上。

  比飢餓更讓她無助的是,同母異父的弟弟正抱著她的大腿喊餓,堂屋裡還躺著癌症晚期的母親和因患腦溢血癱瘓的外婆,她唯一的幫手是年邁且右手殘疾的外公,可大雨讓外公也沒法出去“找食物”。為她們從鎮上叫來“遲到的午餐”之後,吳林香留下了眼淚,然後走到窗子旁,望著遠方……

  在母親病重之後,吳林香變得更忙了。平日裡,她5點多鐘起床,幾乎每天都要完成一系列的“固定程式”——給母親、外婆穿衣服,服侍全家人洗漱,然後砍柴、打豬草、洗衣服、煎藥、收拾院落、做早飯,伺候全家吃完飯,她才能帶著5歲的弟弟走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馬灌鎮小學讀書。

  雖然每天要從早忙到晚,但家庭的重擔並沒有壓垮她,在生活中她仍能保持微笑。她曾說,她的微笑能讓母親看到希望,也能讓自己不絕望。對於這個13歲的女孩來說,微笑背後承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悲傷和苦楚。畢竟,這樣的年齡原本不應該承受這麼多。

  她的事蹟經媒體報道後,忠縣及當地黨委政府加強了對她家的幫扶,愛心人士也給她捐了不少錢。但不幸的是,前不久,她的母親還是因醫治無效永遠地離開了她。

  如今,吳林香正在忠縣馬灌中學讀書,由於“獲選最美孝心少年的事‘鬧得很大’”,她也一下子成了學校裡的“名人”。她說,她想長大了當個醫生,為別人看病,讓更多家庭幸福快樂。為了這樣一個目標,她努力著。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1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今日,我觀看了中央一套《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榮獲20_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稱號的有: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11位少年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著血濃於水的親情,對於在蜜汁裡生活的我們有何言對他們品頭論足只可是是“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的一種全新的擔當,無論我們如何的體會,不變的讓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

  他們的孝心深深地感動了我,他們應對生活的艱辛乃至生活的不幸,他們並沒有退縮,小小的年紀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擔。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高雨欣,一個年僅11歲的嬌小女孩,和我們年齡相仿,卻要承擔起維持家庭生計的重擔。她3年如一日,孝養外婆和母親,還要照顧妹妹,同時不忘努力學習功課。她的的孝悌之舉、自立自強、進取樂觀的精神感動了深深地打動了我。

  觀後了這次《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深受啟發,再想想我們自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父母的關愛下健康地成長,生活在無比的幸福生活中,卻不明白珍惜,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艱辛,不僅僅不能為父母分擔些家務活,甚至有時對他們還大呼小叫,想想真是慚愧。最美孝心少年朋友們,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學習的楷模,我們今後也必須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最美孝心少年,帶來的不是幾個精彩的片段,而是靈魂的洗滌......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2

  (一)在家勤快懂事,為家分憂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由於母親去世的早,他從小就知道爸爸爺爺的身體不好,家境貧困很懂事,上小學時,他每天放學回家就幫家裡幹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做飯、洗衣服、餵雞、餵豬等等。上中學以後,由於離學校很遠,是住校生,回家的機會少了,他只能在節假日幫助家裡分擔家務,由於他家住的地方離公路很遠,每週放學回去時,通常下車後他還要步行幾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家。回到家,放下書包他就揹著揹簍上山打豬草,背柴,回來之後還要自己親自去做飯,儘管做的飯菜味道不怎麼好,但能讓爺爺吃到熱的飯菜他心裡很欣慰。每次放假在家,他劈柴、做飯、打豬草、放牛等等總是忙個不停。除了幫爺爺做家務事外,還要幫爺爺下地幹活,挖地、播種、除草、挖土豆、收包穀等等,他還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因為爺爺殘疾,父親常年在外,所以挖、背、挑等重活就只有靠他做了。

  (二)在學校勤奮好學,品學兼優

  他深知家境貧寒,讀書不易,於是他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在初中兩年中,他將華羅庚的“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勞一分才”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雖然沒有多少天資上的優勢,但他比別人更加努力,更加勤奮,以勤補拙。剛進入中學時,他不怎麼適應初中的生活,成績一直起伏不定,他憑藉堅強的意志,勤學苦練,不斷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透過不斷努力,成績終於穩定下來。現在學起來比較輕鬆了,上課能認真聽講,認真完成各科老師佈置的作業,還經常主動找老師講解難題。從進校到現在,一直擔任班上的勞動委員,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髒,經常幫助其他同學打掃衛生。還積極參加各種班級活動,有班級榮譽感,為班級爭光,為老師添彩,做老師的小助手,深受同學和老師的喜愛。

  (三)尊敬長輩,孝敬感人

  由於爺爺殘疾,行動不便,他非常疼愛爺爺,,每次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望爺爺。晚上,幫爺爺擦身、洗腳,吃飯時幫爺爺盛飯奉菜,他總是將自己的零花錢省下來為爺爺買吃的。上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回家,爺爺在努力行走,看到孫子回來,想上前,但是由於腳有殘疾,一不小心摔到了地上,一下子暈倒了,不省人事,這把他嚇壞了,可當時,周圍沒有人,沒辦法求救。本想打電話給村醫生,可醫生去很遠的地方出診了,沒辦法趕回來施救。在萬般無奈之下,他急中生智,背起爺爺,踉踉蹌蹌的向山下走去,用了五六個小時,才將爺爺送到醫院救治,由於他及時將爺爺送到醫院救治,危難時刻挽救了爺爺的生命。

  他品學兼優,是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好學生。在家裡他是個尊敬長輩,孝敬老人,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在學校他是個勤奮學習,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好乾部;在社會他是個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愛公益活動的好少年。經學校研究決定,推薦該生為“廣元市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3

  家庭的困窘,造就了他獨立自主的能力,當許多孩子還在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時光時,他已經學會了自己洗衣服、做飯、掃地、撿柴......

  “奶奶,好奇怪呀,為什麼他們家都有爸爸有媽媽,我就從小就沒有爸爸,沒有媽媽。”肖宇韓的奶奶告訴我們,肖宇韓爸爸在他三歲時患病去世後,媽媽就出走了,自此她和孫子二人相依為命。小小年紀的肖宇韓知道家庭的情況,從來沒有埋怨過生活的困苦,反而更加孝順,只要一有空閒的時間,就會主動地幫奶奶分擔家務。當同齡的孩子放學在家看電視,和小夥伴玩耍的時候,肖宇韓已經拖著車打水去了。

  因為力氣並不是很大,裝滿三個水桶,小宇韓大概需要來回近十次。從水井到家,有一段上坡路,上百斤的水加上拖車,對成年人來說都很吃力。肖宇韓埋著頭弓著身子,咬牙拖著不敢停頓,爬上坡才大口喘著氣休息。“因為奶奶說自來水太貴了,我們兩人洗澡要用好多水,所以我才來打水。”

  除了拖水,到附近的山上撿柴火也是小宇韓的“日常工作"。小小年紀,一個人上山沒有絲毫害怕,也不覺得累。他說,在山裡,他可以玩上一會,可以看看小草和野花,就什麼煩惱都沒有了。用竹耙將掉落的松樹葉聚攏在一起,一點點裝進編織袋,放進斗車,肖宇韓的動作自然嫻熟。

  雖然沒有豐厚的物質條件,但是肖宇韓卻從未因此在學校自卑。相反,在生活中他一直保持著陽光、開朗的性格。班主任老師知道他家的情況,課後也會對他的功課進行輔導。

  這些年來,家裡的生活都是靠奶奶一個人來支撐,祖孫二人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次肉,他從不在物質上要求奶奶,也從不和別的孩子攀比。在奶奶看來,肖宇韓吃了許多不該是他這個年齡應該吃的苦,他的懂事與孝心,奶奶很是欣慰,但也十分心疼。

  日子雖然很難,但奶奶覺得只要祖孫二人能在一起,就比什麼都強,因此奶奶不管去哪都會帶著他。“奶奶,長大後我養你”這是最讓奶奶感動的一句話。

  時間的流逝,季節的變更,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生活縱有崎嶇,而肖宇韓會緊緊握著奶奶的手,一步一步走更長、更遠的路。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4

  姓名:王語麟

  性別:男

  所屬地區:山東龍口

  簡介:山東龍口15歲的男孩王語麟,做家務、幹農活已堅持6年。因王爸患類風溼病,關節嚴重變形,如果環境低於30度就會全身腫脹,語麟三伏天也堅持生爐子、睡火炕,為爸爸試溫度。後背熱出水痘,他也不怕:能讓爸爸睡安穩覺,讓媽媽安心打工。

  【孝心故事】

  見到王語麟已經是6月份,屋外的溫度已經有27度,但語麟還在不斷地給爐子填火,把火炕燒得暖暖的。炕上躺著的就是語麟的父親。父親患有類風溼病,並且越來越嚴重,現在關節已經嚴重變形,連筷子都拿不起來,而且只要所處的環境低於30度,父親就會全身腫脹,骨骼疼痛。

  小小的屋子有序地堆滿了幹樹枝、玉米棒等用來生火的材料,這些大部分都是語麟撿來的。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給父親生火燒炕。

  每天語麟會根據溫度的變化選擇生爐子的時間,調節爐子的溫度。為了能及時掌握溫度變化,語麟堅持和爸爸睡在一個炕上,即使是三伏天渾身淌汗也不例外。

  王語麟:因為那天太熱了,我燒的炕也挺熱的。熱得第二天就起了水痘。就在後背上邊這裡,現在就比較輕了。

  記者:這個屋子還是很寬敞的,你為什麼不在炕的邊兒上支一個小床,自己睡在小床上?

  王語麟:如果我睡在小床上的話,我就不能感覺到這個炕的溫度高低,就不能及時來調節溫度。

  記者:那你是怎麼判斷這個溫度適不適合你爸爸呢?

  王語麟:就感覺這個溫度,炕上的溫度很適合我了,也就意味著不適合爸爸了。

  像這樣的一大杯水,語麟基本上每次都是一口喝掉一整杯,一晚上不知道要醒多少次。夏天熱得睡不著,他就點燈看書學習,有人勸他給爸爸單獨插個電熱毯,但語麟不同意。

  王語麟:一來是電費很高,二來開電熱毯的話,只有屁股暖和,鼻尖兒不暖和。

  語麟的父親沒有勞動能力,母親王淑紅為了每月不足兩千元的收入,在30多公里外的工廠打工,語麟9歲時就慢慢學會做飯、洗衣,生火,幹農活,這一干就是6年。

  王淑紅:把他爸爸照顧得也挺好的。我就覺得這個心,歡喜得要命。就覺得這個孩子挺懂事的,把家裡打理得也挺好的,我就挺安心的。

  在父母的眼裡,語麟是個懂事的孩子,但他偷偷地告訴記者,自己小時候卻想過不要這個爸爸了,現在回想起來感到挺愧疚的。

  王語麟:我爸爸一開始是經常住院的,後來不知道為什麼,他就回來,不去住院了。回來以後,他就去找一些偏方,買一些中藥回來熬。我後來就漸漸明白了,他原來是為了省錢,來供我讀書。我感覺,我爸爸挺偉大的。

  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語麟更能體會到父母的艱辛,也更能感受到父母內心的無奈。

  王語麟:對於現在這個階段的我來說,能讓爸爸每一天都睡上一個安穩覺,讓媽媽能在外面安心的工作,我感覺這就是我應該盡的孝心。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15

  姓名:羅宇雄

  性別:男

  所屬地區:榮縣留佳中學

  簡介:本該是孩子在父母的愛護下嬉戲玩耍的年齡,而他卻每天早上6:00起床,給腦癱的父親穿衣、做飯,在山中獨自往返10裡山路,一邊上學一邊照顧重病的父親,用自己幼小的肩膀獨自承擔起家中所有的家務和勞作;他學習刻苦努力,待人謙遜有禮,喜歡幫助他人,他自理能力很強,生活的苦難並沒有嚇倒這位年僅15歲的孩童,確錘鍊出他堅強的意志。

  【孝心故事】

  面對腦癱父親獨自撐起一個家

  15歲,本該是孩子在父母的愛護下嬉戲玩耍的年齡,而15歲羅宇雄卻每天早上6:00起床,給腦癱的父親穿衣、做飯,邊上學邊照顧父親。用雙手獨自撐起這個艱難的家。

  病魔突襲幸福家庭遭遇不幸

  羅宇雄原本也有個溫暖的家庭,父母在外打工,家裡有幾畝柑橘,還修起了兩層小洋樓。然而,20xx年的一場變故徹底改變了小宇雄的人生軌跡。父親羅文富查處患上腦萎縮,治病欠下鉅額外債,病情卻不見好轉,只能終日以床為伴,母親不堪忍受家庭重擔,離婚後遠嫁他鄉,從此,小宇雄便與父親相依為命,那年他才3歲。

  看到病中的兒子與年幼的孫子無人照料,羅宇雄的爺爺主動擔負起照顧起兒孫起居的重任,然爺爺本就是70多歲的老人,體弱多病,需要照顧,5年後,羅宇雄開始學習獨自洗衣、做飯,照顧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父親,那年他才8歲。

  家貧志堅小小年紀勇挑重擔

  羅宇雄的家地處榮縣和犍為縣交界處,他家到犍為縣羅城鎮竹山小學有10里路,到留佳鎮小學有20里路,為了節約生活費和車費,羅宇雄則選擇離家較近的竹山小學讀書,每天來回獨自一人要走兩個多小時的山路,這一走便是6年。

  羅宇雄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父親,每天6點起床,為父親把早飯做好,7點出門上學。下午3點放學後,他總是第一個跑出教室,路上一刻也不敢停留,回到家裡及時完成家庭作業後,便幹家務、準備晚飯和幫助父親洗澡。

  儘管家裡生活很窮、很苦、很難,但是羅宇雄一直很堅強、很樂觀。他孝順、懂事、有禮貌,很討人喜歡。學習努力刻苦,主動思考,自理能力強,喜歡幫助他人,受到周圍群眾和同學的一致好評。

  生活的困苦沒有把羅宇雄壓垮,確錘鍊出他堅強奮進的品格,羅宇雄常說,在家裡洗衣煮飯、幫父親洗澡這些活兒,做習慣了並不覺得有多辛苦,最害怕的是爸爸從床上掉下來,這樣的話,要費很大力氣把爸爸搬上床,常會為此而失眠。

  當談到自己有什麼願望時,羅宇雄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爸爸能儘快好起來,媽媽能夠回到我們的身邊,我很想媽媽。”說到媽媽,一向堅強的羅宇雄眼睛裡也閃起了淚花。

【最美孝心少年事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