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2008,北京》課後反思

《2008,北京》課後反思

《2008,北京》課後反思精選7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麼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08,北京》課後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08,北京》課後反思1

  《北京》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中以“熱愛祖國”為主題選編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介紹了我國首都北京的美景,有莊嚴美麗的天安門城樓,有寬闊的廣場,高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有又寬又長的柏油馬路和壯觀的立交橋,還有許多名勝古蹟,高樓大廈和風景優美的公園,使人感受到北京是一座美麗、可愛,令人嚮往的城市。

  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目的是透過本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對北京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對我所上的《北京》一課做以下自我反思。

  首先,在這節課中,我積極倡導了新課程理念。採取了自主、合作、探究三個環節為重點的教學策略,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參與,突出了自主探究,以學為中心,尊重學生自主化、個性化地學習。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的在現代化教育技術環境下的“學與教”的教學四種因素(即教師、學生、教材、媒體)之間的關係。藉助多媒體技術創設了多種教學情境,創設多次參與機會,讓學生自由探索、自主探究,相互協作完成了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其次我把閱讀教學的朗讀感悟落到了實處。透過看圖讀,抓住重點詞語讀、分句子讀、個別讀、比賽讀、自主讀、示範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形式的導讀練習,使學生能有感情的進行朗讀,並在讀中體會到了美,感受到了朗讀的快樂,喜歡朗讀,最後達到熟讀成誦,同時也在語言環境中完成了課後詞語積累的任務。

  還有,在這節課中,我使用多媒體優化了課堂教學、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北京》這一課,在朗讀時,要帶著對北京的熱愛和嚮往之情,讀出北京的美麗、可愛。朗讀和感悟本文的關鍵是使學生對北京的名勝古蹟和現代化建設成就有真切的感受,從而對北京產生熱;愛與嚮往之情。上課前我瞭解到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去過北京,少數幾個去過,但對“北京”的認知也是模糊的。所以我就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大量的直觀圖片,拉近了學生與北京的距離,激發學生對北京的興趣,感受到北京的美麗、可愛,並且在課的最後讓學生談北京的變化時,播放了一組北京正在和即將修建的奧運體育館的效果圖,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首都北京會越變越美麗,再次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首都的情感,使學生由衷地發出北京真美呀,我們愛北京,我們愛祖國首都的讚歎。

  當然教學中也有著許多遺憾。有時沒有及時捕捉大批學生傳遞的資訊,沒有更好地發揮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

《2008,北京》課後反思2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的生字,積累詞彙。

  2、豐富、積累詞彙,培養觀察能力。

  3、透過語言環境瞭解、積累反義詞。

  4、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5、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6、培養學生能較清楚地向別人介紹物品的口頭表達能力。

  7、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及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鞏固本課的生字,積累詞彙。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難點:

  豐富、積累詞彙,培養觀察能力。培養學生能較清楚地向別人介紹物品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課時:

  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本單元的生字,積累詞彙。

  2、豐富、積累詞彙,培養觀察能力。

  3、透過語言環境瞭解、積累反義詞。

  教學重點:

  積累詞語

  教學過程:

  一、給下面的字加一部分,組成本單元的生字,再組成詞語。

  (一)讀讀本單元的生字,複習字形、鞏固字音。

  (二)讀讀橫線左邊的字。

  (三)舉例:光——()

  “光”加上一部分,可以組成本單元學過的哪個字?(恍)

  學生在橫線上填上“恍”。在括號中組一個詞。

  (四)自主完成一題。

  (五)集體訂正。

  二、讀一讀,背一背,你會有所發現。

  (一)讀詞語,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註上拼音。

  (二)讀讀第一組詞語,你發現了什麼?(表示秋天景象的詞語)

  (三)背一背。

  (三)口頭填空:

  秋()氣()天()雲()大()南()

  果實()()菊花()()()()紅葉

  (四)用以上方法學習第二組。

  (五)你還能夠說出一些這樣的詞語嗎?

  三、作業:

  抄寫詞語,並且背一背。

  教學反思: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自主進行學習,探索,在探索中理解詞語的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讀句子,在括號裡寫出與帶點詞語意思相反的詞。

  (一)讀讀句子。

  (二)分別說說括號中填寫哪些詞語。

  (三)自主完成練習。第二句也可進行擴充套件獨立找出與句字相反的詞語。

  (小-大、墜落-上升等)

  (四)讀一讀,大家評議。

  二、按一定的順序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在括號裡寫上序號。

  (一)自己讀讀每句話。想想每句話的意思。

  (二)指生按原有順序讀讀每句話,說說句子的主要意思。

  說說這幾句話主要講什麼事?

  (三)按事情的先後順序排排順序,寫上序號。

  (四王全安)大家討論句子的排序,說說理由。

  教學反思:

  給學生方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自己的方法。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能較清楚地向別人介紹物品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聽的習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能夠自己組織語言,條理清晰地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讀讀《口語交際》的要求及注意事項。

  二、活動前準備

  (一)學生與家長聯絡,得到家長的支援與配合。

  請家長幫助孩子挑選交易的物品,確實是閒置不用的、體積較小的一兩件物品(玩具、書籍等)。

  (二)想一想怎樣介紹物品別人才能同意交換(如玩具的外形、特徵、用途等,書籍的主要內容)。

  (三)練習向家長介紹物品。家長幫助指導。

  三、教師示範引導

  教師和一名學生進行交易活動,其他學生觀看。

  (一)要清楚明白地介紹物品的優點和用途,針對別人與自己有交換的願望,做重點地說明。

  (二)儘量表現出自己對對方物品的需要。

  (三)介紹時,要注意舉止的文明禮貌。

  四、學生展開交易活動。

  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物品交易教師巡視瞭解學生交易的情況,並及時指導。

  (一)選擇不成功的例子進行展示。

  學生談一談不成功的原因。

  (二)選擇成功的例子進行展示。

  學生談一談不成功的原因。

  五、學生今天交換物品時的體會。

  教學反思:學生在交易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都能夠注意文明禮貌,有個別的學生在語言的交流中有一定的困難,交際能力較差。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及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展開想象,要有創新意識

  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清楚明白的寫出來。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同學們,你喜歡讀童話故事嗎?都看過什麼啊?大家特別喜歡看書,讀過這麼多的故事。其實你也可以成為一個小作家,今天就讓我們去試著寫一個童話故事。

  二、出示大樹圖,老師為大家請來了一位大樹朋友

  1、點擊出示大樹圖:仔細看看這是()的大樹啊?

  2、出示小鳥圖,快看大樹的好朋友小鳥也飛來了,

  認真的看看這是()的小鳥啊?

  3、點擊出示;那麼這些小鳥和這棵大樹之間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就讓我們一起去想象。

  預設:

  (1)出示(大樹和小鳥圖):這隻小鳥在大樹上會做些什麼?在小組裡先說一說

  (2)生說:(躲風雨):你多會想,由天氣想到了大樹和小鳥之間會發生什麼。

  (3)(躲避人):你更會想象了,由人想到了大樹與小鳥之間的故事。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們更應該保護動物,愛護植物。

  (4)(搭窩):小鳥的生活可真是離不開大樹,再想想還有什麼事讓小鳥離不開大樹?

  (5)(給樹啄蟲):看來大樹不僅幫助小鳥,小鳥也在關心大樹呢?想一想,小鳥還能怎樣幫助大樹?(傳播種子、糞便為大樹增加營養給大樹帶去歡樂)

  4、總結:就是這樣的一幅圖,因為我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想象,所以說出了這麼多精彩的故事。老師真佩服你們,我要為你鼓掌。

  5、一個好故事不僅想象要豐富,內容也要具體吸引人,咱們一起來說個故事啊。看看我們說哪個?

  (1)大樹和啄木鳥:(師講述)在大森林有一棵大樹正愁眉苦臉的直嘆氣呢:我的身上長滿了蟲子,他們把我的枝葉都咬壞了,我可怎麼辦啊?誰來幫幫我啊?

  (2)現在你可就是這隻啄木鳥了,你會怎樣想?(點擊出示:想?)怎樣說?(說?)怎樣做的呢?(做?)

  (3)大樹和啄木鳥之間會說些什麼?同桌互相說

  (4)誰來演一演?其他的小鳥認真聽,他們哪兒說得好,你還有什麼建議嗎?

  (5)師生共同練說,哪棵大樹想和我這隻啄木鳥來說說啊?

  (6)師:大樹大樹,你怎麼了?讓我飛一圈看看,幫你診斷一下吧,敲敲這沒事,再敲敲,原來蟲子都在這裡呢,我趕快把蟲子捉出來吧。大樹別急了,你的病很快就會好了。

  (7)除了謝謝我你還能說些什麼啊?

  (8)其他的啄木鳥們,你們說說我這隻啄木鳥演得怎麼樣啊?是啊我不僅說得好,還把怎樣做也說出來了,你是不是得向我學啊?

  三、總結:大家說說,我們怎樣才能編出一個好故事啊?角色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怎樣做的?這樣你的故事就能更加吸引人了。

  四、下面就請你做一個小作家,來寫一寫大樹和小鳥的故事吧。你想寫哪個故事?好,就請你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吧。

  五、指導修改。

  1、示範習作,師生共同修改。

  2、一句一句讀、修改。重點修改習作中的詞語和句子。

  “字”是否正確。

  “詞語”是否恰當。

  “句子”是否通順。

  “標點”是否正確。

  3、學生照樣子修改自己的習作。

  4、展示自己的習作。

  六、講評

  讀一讀你的作文,認真聽他哪寫得好,你有什麼建議嗎?

  1、(水平稍差的學生):你今天的進步真大,完整地寫下了這個故事,老師祝賀你,相信你的進步會更大。

  2、(水平好的學生):你的故事寫得多好啊,不僅讓我們知道了一個有趣的好故事,還讓大家學到了這麼多好的詞語,我們要向你學。

  3、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看圖寫想象作文,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去想象,而且還編出了精彩的故事,收穫真大。

  教學反思:

  學生在發揮自己想象的基礎上,進行全班的交流,並對學生咋發言給予及時的指導,面對學生的困難給予及時的幫助。

《2008,北京》課後反思3

  《組合圖形》這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基本圖形後的一節複習整理課,在這節課中我注重把握以下幾點。

  一、創設問題情境,自主體驗

  在新課開始,我則是在大螢幕上出示七巧板的基本圖形,然後演示將七巧板的基本圖形拼成一個小房子的形狀的運動過程。接著讓學生觀察後說一說感受。這樣學生就自然而然地認識了組合圖形,最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出組合圖形這個概念。這樣的設計不但分散了難點,而且對下面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作了鋪墊。

  二、突出重點,自主探索。

  在知識新授部分,首先針對本班學生的特點創造性地活用了教材,將書中的例題稍作了調整。多媒體出示少先隊隊旗,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根據對組合圖形的理解,大膽地猜測一下用什麼方法能求出它的面積,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所說的那樣,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興趣、愛好以及不同的發展潛能。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允許學生思維的多樣化和思維的思維水平的不同層次。由於每一種方法都是學生自己積極探索得出的,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完完全全地被調動起來了,這樣他們各個都很有自信地發表了自己的想法。我就趁熱打鐵,接著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畫一畫,折一折,驗證一下自己的猜測能不能求出它的'面積來。於是學生在自己驗證這種方法時會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彙報出許多方法時,體現瞭解題方法的個性化。然後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進行方法的最佳化,選擇最好的方法解決問題,我們不能讓學生的思維停留在原有的認識上,如果學生的思維停止不前,教學就失去了意義。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思維逐步發展的過程,要讓學生在眾多方法中學會比較、學會發現、學會反思,積極地進行揚棄,保留自己好的方面,捨棄不好的,並能從別人的方法中吸取好的方面,最佳化學生的思維,例如學生得到許多個性化解題方法後,我並沒有終止學生對問題的探索,而是充分地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對學生的思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反思,重新構建自己的認識,選擇最最佳化方法。

  三、實踐應用,關注應用性的數學。

  在本節課的練習中,設計了許多與生活實際有關的問題,如求學校錦旗的面積、路邊標識牌的面積,游泳池的面積等等,這些問題無不讓學生深深地體驗到了數學問題在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也深刻意識到了數學是源於生活而又用於生活的,同時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實用價值。

  總之,本節課教學我不僅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特別是由猜測到驗證這一過程的培養。在師生觀上實現了師生角色的徹底改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活動的操作者、觀察者、討論者、交流者,教師是活動的導演,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研究者,我認為只有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才能夠真正得到培養。

《2008,北京》課後反思4

  這是開學以來上的第一節研究課,備課時首先考慮到第一課時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因此,我在設計時就以此為宗旨,希望能把第一課時上得更加紮實。在課堂上很多時間都是讀詞,讀句子,但是,每一次我都讓孩子帶著明確的要求去讀,力求有的放矢,讓讀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而不是空有的形式。

  在教學詞語時,我把課文中出現的4個成語單獨挑出來教讀,目的是為了區別前面的詞語教學。生字詞的教學主要目的是認識生字,讀準字音,而成語的出示則更側重於詞語的積累上,希望讓孩子學會有意識地去留意課文中的好詞。

  本課最難的就在於長句子特別多,也很難讀,教學時,我想體現一種由教——扶——放的過程。讓孩子們在學的過程中學到的不僅僅是讀這個句子的方法。而是讀這一類句子的方法,逐步培養語感,為今後的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對於課題的匯入,我也思考了很久。因為本課課題與以往不同,它不僅僅是個簡單的提升課文內容的標題,而是帶有感情的短句子。備課時我就在考慮是否需要把!單獨挑出來說,終於決定還是將其融入課題中,透過階梯式的匯入,朗讀將其所飽含的感情表現出來。實踐證明,這樣的效果更好,

透過老師的渲染,孩子的感悟,很快,孩子們都已經被調動起來,情緒激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課後,重新審視這節課,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本課所面對的孩子是二年級的孩子,而單純的詞語練讀,教認花費了太多的時間,似乎不太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其次,對於長句子的劃分,進入二年級之後不應該僅僅侷限於喚起斷句上,還應引導孩子去體會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之上進行情感斷句,逐漸訓練其語感。再次,對於二年級孩子來說,生字的學習更應該放手地讓孩子們自己去認讀,去記憶,去發現容易錯的地方及寫好的方法,引導他們學會讀貼的方法。

  研究課雖然結束了,但留給我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加深刻地鑽研教材,備課時要多備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孩子真正發揮其主體地位。

《2008,北京》課後反思5

  《北京的春節》是一篇散發著濃郁鄉土氣息的散文,文章對老北京過春節的熱鬧景象和風俗習慣進行了介紹。依次介紹了老北京過春節開始的日子、臘八節、臘月二十三、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九幾個特別的日子,文章按時間順序介紹了老北京過春節的一系列習俗,語言簡潔而生動,字裡行間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的心願。文中列舉了大量的習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讀後增長見識。

  本課教授的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北京人是怎麼過春節的,從而引發探究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學習作者按時間順序詳略得當地敘述的寫作方法。

  在教學設計中,我力圖做到以下幾點:

  一、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在默讀課文的基礎上,初步瞭解課文內容,說一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然後細讀課文,瞭解詳寫的幾個日子,畫出每個時間人們都在幹什麼,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透過初讀體會年的味道。再感知,批註這幾個節日裡自己的感受。教師指導學生運用讀課文畫句子的方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思,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在讀書討論中,師生共同參與評價,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熱鬧、大年初一與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

  二、有詳有略地處理講讀,引導學生體悟作者寫作手法的精妙。

  在課文中,老舍先生選擇了春節中的九個時段來介紹北京春節的習俗。其中,除夕、初一和十五三個時段為詳寫,其它為略寫。要是在學習時處處點到,鬍子眉毛一把抓,只能達到囫圇吞棗的效果,所以,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三個重點時段來品讀,從而感受到北京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喜慶與歡樂,體會本文表達方法的精妙之處。

  三、要想使學生對一節課感興趣,教師自己必須有興趣。我正是帶著極大的興趣來上這節課的。我的情緒也極大地感染了我的學生,大家學得很投入。我重視了讀的訓練,學生讀的質量逐步提高。

  課堂教學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主發現和不斷創新的過程,而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教師和教材提供的現成觀點與結論。這也誠如古羅馬教育家普魯塔克所說:兒童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是啊,生活是最好的老師,豐富多彩的生活,豐富多彩的體驗,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喚起了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欲罷不能。一節課下來,我欣喜地感受著課堂教學中生命的湧動和成長,這一切都源於生活這個最好的老師。

《2008,北京》課後反思6

  上週,我在大班執教了一次音樂活動《北京的金山上》。《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耳熟能詳的藏族民歌,歌曲還有濃濃的藏族舞元素,可以讓幼兒在欣賞了解藏族文化的同時,學會藏舞的基本舞步。

  本次音樂課《北京的金山上》是為了讓幼兒對藏族文化有初步的瞭解,學習藏舞的基本舞步同時感受樂曲表達藏族人民對毛主席,對祖國的感激和熱愛之情。活動開始,我將課前蒐集來的穿著藏族服飾的人和藏族人民獻哈達的圖片播放給幼兒看,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麼民族的人,他們藏族服飾的特點是什麼,經過我的引導,幼兒普遍發現藏族服飾的袖子是很長的,他們穿的裙子都是五彩的。在問到幼兒藏族人民通常送給別人的禮物是什麼時,幼兒都回答不出來,有些孩子講長長的,白白的圍巾,我順勢問下去,那這些長長得白白的圍巾叫什麼呢?最後,我告訴幼兒這個叫“哈達”,並請幼兒學習歌中最後一句“巴扎黑”獻哈達的動作。在這一環節的處理上,如果在其中結合生活經驗請幼兒把自己所知道的藏族舞舞步跳給大家看看,可能會對後面活動的展開,奠定更好地基礎。

  在第二個環節中,我首先將歌曲播放一遍,讓幼兒欣賞,聽一聽歌中唱了什麼?你聽了這首歌有什麼感覺?在聽得過程中,有個別幼兒對這首歌已經熟悉,還有個別幼兒已經聽著音樂在開始跳舞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沒有及時的制止,導致在欣賞完歌曲後,回答這首歌唱了些什麼內容時,好多都回答不上來,個別幼兒從頭至尾,只聽到最後一句。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反思自己應該在組織欣賞的過程中,請幼兒坐在位子上仔細傾聽,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欣賞環境,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

  在第三個環節中,我組織幼兒一起學習《北京的金山上》的藏舞,我重點訓練了彈簧步和甩袖,一開始幼兒的興趣很高漲,非常認真地跟著音樂跟我學,但跳過幾遍後,我發現有些幼兒開始開小差,開始胡鬧了,我即便有上前制止,但效果並不明顯。課後,我反思在幼兒失去興趣的時候,怎麼樣才能再度挑起他們的興趣呢?我想,當時如果我在一旁對跳的好的小朋友進行表揚,請他去西藏做客,跳給藏族的人民看,可能會再次挑起幼兒的興趣。

  最後一個環節原本是想把歌詞的大意講給幼兒聽,讓他們帶著感情去跳這個舞蹈的,但是到最後發現,大家都沉浸在跳舞的興奮中,根本聽不進我傳授的情感,我應該把這一環節提到一開始的欣賞歌曲中,在他們欣賞完歌曲後,讓幼兒談談這首歌曲表達的什麼情感,效果可能會更好。

  《北京的金山上》這節課在執教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值得反思,相信透過不斷的反思,不斷的實踐,我會有新的突破。

《2008,北京》課後反思7

  知識點和學習方法

  1. 藉助拼音認讀“央、瓦、莊、嚴、闊、矗、碑、周、毯、似、拼、案、壇、跡、廈”15個生字。特別是要能讀準後鼻音、翹舌音和第三聲的生字。

  2.透過課文上下文和老師的講解、課件的展示理解四字詞語“綠樹成陰、鮮花盛開、風景優美、來來往往、高樓大廈、名勝古蹟”。

  3.熟讀課文,理解文意,熱愛祖國的首都。

  教學過程

  一、 匯入課題,檢查預習

  師板書課題,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

  二、 聽、讀學文

  1.聽錄音機範讀,要求學生留心聽,記好自己不會或者難讀準的字的讀音。

  2.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師範讀,齊讀,並在此過程中講解四字詞語的意思。

  3.讓學生在文中找出四字詞語。

  4.四小組輪流分段朗讀課文。師評價、講解,並提醒學生做好筆記。

  三、指導寫字

  1.師板書生字拼音,“我寫你拼”。

  2.指名拼,並說出該字的筆順,“你說我寫”。其他學生當評委。師相機強調筆順、結構。

  3.“我指你讀”。

  4.生描紅、練寫,完成書P48。師巡視,檢查學生書寫情況並酌情輔導。

  課後反思

  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咱班的課堂常規有了進步。同學們都漸漸能當好小評委了,而且在教學活動形式轉換和環節過渡時與老師配合得很好,節省了課堂管理的時間。

  此外,同學們寫字越來越認真了,背誦課文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但是老師花在字詞上的時間較多,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把握得不夠好。

【《2008,北京》課後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