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春節> 春節習俗的作文

春節習俗的作文

【精選】春節習俗的作文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習俗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1

  說到我家鄉的春節習俗,那可真多啊!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每逢春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與門上,為節日新增喜慶氣氛。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大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歡的就是除夕了。

  因為我喜歡聽那個傳說,我給大家講講吧!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怎麼樣,看了我們這兒的習俗,才知道各地習俗沒多大差別吧!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2

  春節,是農曆地歲首,也是我國古老地傳統節日。古代過“年”不是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是在“臘日”,既後來地“臘八”。南北朝以後,把“臘”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曆,才把陰曆年叫“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後。

  春節是我國盛大、最熱鬧地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楞,正月實一古稱無日、元辰、元、元旦等,俗稱年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三朝、三始、三元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地開始。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開始。開始來了,永珍更新,愚意著新一輪地播種收穫時節又要到來。人們沒有什麼理由不來歡歡樂樂地迎接這個節日。於是,節日來臨之前就早早地在門簾上貼上紅紙黃字地新年寄語,期待著節日地來臨。

  春節地另一個名稱叫過年。“年”是什麼呢?是一種給人們帶來災難地想象中地怪物。“年”一來。樹木凋謝,百草不生,但“年”一“過”卻恰恰相反,會萬物生長,鮮花遍地,生機勃勃。“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用紅紙照,於是有了燃鞭炮,貼春聯地習俗。

  春節是個親人團聚地節日,這一點和西方地聖誕節很相似,離家地孩子這是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裡,真正過年地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團年”。傳統地慶祝則以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掃除汙穢,三十日要貼門神、對聯、掛旗、吃餃、放鞭炮,除夕“守發”等儀式,正月初一晚輩要向長輩拜年,然後至親友家賀年,親友等一次見面時,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互相祝賀。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地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非常熱鬧,非常喜慶。春節還有很多傳統習俗。

  壓歲錢。收壓歲錢應該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習俗之一。新年裡,小孩子們穿上嶄新的衣服,高高興興的給大人拜年。大人們會給小孩子們壓歲錢,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希望小朋友們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紅包裡裝著一百兩百不等的錢。我收到壓歲錢就統統放入我的“小豬”肚子裡。等我有需要時,我就從它肚子裡拿出來去買我需要的東西。

  放煙花,放鞭炮。這也是春節中必不可少的一項習俗。一到天黑,天空中到處都是璀璨的煙花。天空中一會兒這開滿了五顏六色的“海棠”,一會兒那邊又出現幾朵光彩奪目的“玫瑰”……人們仰望著天上開出的美麗花朵,發出陣陣讚歎:“啊!真美啊!快看這朵,比剛剛那一朵更美!”小朋友們更喜歡放擦炮、摔炮。幾個調皮的小朋友把炮玩出了新高度。他們把炮扔進臭水溝、扔進爛包菜,更有一個膽大的,把炮插在牛糞上……

  小朋友們玩得個個笑容滿面,春風得意。吃年夜飯之前要放一串大鞭炮。放鞭炮有著辭舊迎新之說,寓意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燃放的鞭炮如火紅色的雨,爆炸後紅色的紙屑飄落一地。小孩子們捂著耳朵,等鞭炮一放完,拍著手,歡悅的跳著喊著:“過年咯!吃年夜飯咯!”年夜飯上,大人們舉杯慶祝著久違的相逢相見,相互給彼此夾菜,談論著有趣的,開心的見聞和經歷。小朋友們相互打聽著彼此的期末成績,十分熱鬧。

  春節很熱鬧,很好玩,我喜歡過春節,更喜歡和我久違的親人們團聚!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4

  按照餘姚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開始。有一句俗話說的好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只要寒冬一過,接著到來的就是春天。在臘八那天家家戶戶都要熬臘八粥。差不多從二十五開始,孩子們就開始放寒假了,超市裡也加緊進上了湯圓和水餃這樣的年貨。

  過年了,孩子們最喜歡,大人們太忙亂,得去購買過年的食物和新衣服,好在新年的時候顯示出永珍更新的新氣象。

  小年好像是新年的彩排。在舊社會里,家家都要祭灶王,買來麥芽糖粘住灶王的嘴,寓意是不讓灶王向玉皇告狀。但是現在這個時代,雖然有賣糖的,但也只是讓大家享用,再也不去粘灶王的嘴了。過了二十三,大家都忙起來了,新年也眨眼就到了,必須要大掃除一遍,還有幾戶人家會保留以前的老傳統,貼上春聯,現在城裡很少看到了,在農村裡還可以看到。

  除夕夜,每家每戶都會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年糕是必不可少的,寓意著年年高。飯後老人們會給小孩子們壓歲錢,小孩們會拿壓歲錢去買鞭炮玩,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響徹雲霄,接連不斷,連對面講話都要大聲才能聽見。

  新的一年就在鞭炮聲中開始了,初一餘姚這邊的習俗是祭奠親人,我們也叫拜墳歲。初二開始陸陸續續地走親訪友。初五是迎財神,每家每戶都會放鞭炮迎接財神,希望來年賺更多的錢。整個正月吃吃喝喝,你來我家吃飯,我來你家吃飯,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才差不多結束了。

  過完春節,我們也大了一歲,我更懂事了。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5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真熱鬧,大街小巷有年味道。”這是小時候,阿婆教我的家鄉過年時的童曲。現在大多忘乾淨了。但是,家鄉那一道道繞過青山的年味道中的年規(習俗)我可一樣沒忘。

  我是南方人,春節的習俗比北方多許多。

  小時候,在農村的阿婆家住,阿婆和阿爹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每逢過年,規矩可多了,例如:全村人湊在一塊打糟米(年糕用的主要原料)時,未出嫁的姑娘家是不可以去湊熱鬧,阿婆每次都不讓我去,說什麼姑娘家看打糟米會嫁不出,我信以為真,就不去了。可現在我也弄不清楚是真是假。那時的我只能在家偷喝八春酒。八春酒是一種藥酒,是用黑棗、荔枝、桂圓、杏仁、陳皮、枸杞、薏仁米,外加上幾粒橄欖。泡上幾個月,開啟來,酒香加藥香,那才叫一個鮮美,阿婆是老一輩的人,是做八春酒師太,村裡很多人都找她學。阿婆對村民們說:“八春酒,是強健身體的,還可以明目。”阿婆是不讓我喝酒的,說什麼太補了,小孩不可以喝的。我偏不信,等外婆去打糟米時,我就跑過去偷喝,村裡人每家一個地窖,我家也不例外,阿婆總是把竽頭、春筍,當然還有八春酒了放在地窖裡。那時候,我小,總覺得外婆家酒缸好大,不過真的好大,我那時會拿那種專門舀竹勺舀起來喝。許多次,都暈睡在地窖中,阿婆找我時,那才叫一個哭笑不得。

  家鄉人並不貪喝八春酒,那是因為喝八春酒是一種習俗。村裡哪一家沒釀八春酒,如果不釀的話,來年一定是禍害不斷;相反,釀了酒的人家是一定紅運當頭,年年全家健康的。

  再說一說我們的年席吧。我們的年席不是一家辦的,而是全村人辦,一家分配一個任務,東家包餃子,西家自是煮臘肉了。再把各家桌子搬到最寬闊的地方併成一排,一起過年。平時,有大人上席,小娃子就不可以上席的,可年席不同啦,大人坐一塊,小孩坐一塊,可熱鬧了。

  民俗是人類文明的積澱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代表著一個民族特色和文化。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6

  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最有趣的就是春節。

  按照家鄉的習俗,春節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被家鄉人稱為小年,這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把房間的裡裡外外都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殺羊殺豬用來祭灶。從這天起,人們就開始辦年貨了:買對聯、買糖果......有些人家還要炸油果子。

  到了除夕就更熱鬧了,家家都在包餃子,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都要趕回家團員。到了晚上,鞭炮聲徹夜不絕,人們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吃年夜飯。

  從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們走親訪友的好日子。人們都要相互拜年,祝福親朋好友來年快樂平安。家裡來了客人,大人們都要拿出好吃的東西來接待客人,小孩子們也很開心,因為他們可以收到壓歲錢。

  到了元宵節的時候,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有魚燈、有福娃燈、有火箭燈......。人們都從四面八方來湧來,圍到廣場上看煙花,各種各樣的煙花將夜空裝扮的更加絢麗多彩。

  過了正月十六,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有人千般努力,卻終不成功;有人平常庸碌,卻好運連連,新的一年已經來到有些事不會因時光流逝而褪去,有些人不會因不常見面而忘記,在我心裡你是我永遠的朋友。...

  大年三十,是辭舊迎新的日子,到處洋溢著熱鬧的氣氛.晚上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坐在一起吃年飯,桌上有我愛吃的魚丸子,姐姐愛吃的糖醋排骨,還有哥哥愛吃的紅燒魚。吃完年飯後,我和哥哥、姐姐開始放鞭炮和煙花了。

  家家戶戶過春節春節,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喜氣洋洋。今年的春節,我過得特別有意思。直到今天,我還記憶猶新。早晨,我們一家人忙開了。媽媽在大門上貼春聯。映入我眼簾的是日麗春常駐,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

  令人期待的元宵節來到了。早晨清脆的噼裡啪啦聲將我從夢中吵醒,新的一天又來到了,這也是春節的最後一天,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一天。元宵節必須要吃湯圓哦!白白胖胖又香又甜。

  在我一天天的盼望中,新年終於到了,人們頓時忙碌起來。賣煙花爆竹的小攤子也出來做生意了,大街小巷一片沸騰的景象。

  新年到!新年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間如白駒過隙,如指間流沙。冬姑娘速速離開,xx年即將向我們微笑地招手!在即將離開的xx年裡,擁有過歡聲笑語,也擁有過傷心的淚水;擁有過燦爛的陽光,還擁有過清晨的露珠;...

  新春大吉!祝你人氣超越聖母,財氣敢當比爾蓋茨之母,英氣勝過薩達姆,帥氣直追貝克漢姆,國際超人非你莫屬!街街巷巷喜氣洋洋,家家戶戶彩燈明亮,老老少少爽爽朗朗,人間處處華章奏響,你來我往傳遞祝願,幸福快樂感受新春。

  今天是大年三十,白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貼春聯,晚上我們全家坐在一起吃年夜飯,我們邊吃邊聊天,有說有笑。大年初一,我一早起來就對爸爸媽媽說:“祝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心想事成,工作順利,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7

  春節是我國最具特色的節日,它有許多有趣的習俗,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吃錢餃子了。

  錢餃子,故名思議就是包了錢的餃子,誰吃到了就會有一年的福氣。我們家每年過春節都會包錢餃子,爸爸今年包的時候說,把錢包進餃子裡太髒了,他非要在餃子裡包剝了殼的開心果,還風趣地說:“這就是錢餃子了!”為了湊熱鬧,我也包了一個“甜”餃子,我給它取名叫“噩運”餃子,誰吃到了就要給大家錢。

  熱騰騰的餃子上桌了!,我不管燙不燙,用筷子夾住一個餃子,馬上塞進嘴裡。因為餓極了,再加上想吃到錢餃子,第一個還沒吃完,我馬上夾住第二個往嘴裡送,第三、四個餃子很快進了我的肚子。直到嘴裡什麼都裝不下了,我才開始細嚼慢嚥。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吃完了我盤子裡的餃子,肚子還沒飽,還沒有吃到幸運餃子。我就繼續在全家人的盤中裡搜尋,看到這個餃子鼓得大大的,好像偷偷藏了什麼東西一樣,我趕緊夾住它,可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我再看看那個,很像是爸爸包的,就迅速把它放進嘴裡,生怕別人搶走一樣,可是這個餃子裡面依然空無一物。我又吃了半盤,什麼也沒有吃到,肚子卻已經撐得像個皮球,我已經飽了,可是還想在吃幾個,看能不能吃到。最後,我實在吃不下了,只好躺在沙發上休息。

  事後,大家誰也沒有吃到錢餃子,連我的“噩運”餃子也沒有了。我懷疑開心果化了。但還是很開心。因為吃錢餃子本身的寓意就是讓我們多吃些飯,所以一切都沒有關係。

  春節有許多奇特的習俗,但在我眼裡,最有趣,寓意最深、最美的要數吃錢餃子了!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8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不同顏色、口味的菜,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何必呢?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9

  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著貼春聯兒,剃頭髮,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而且“規矩”也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奇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在無奈之下,。我準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我大喊道:“貼錯了,貼錯了。你把它貼反啦!”爸爸不緊不慢的回答道:“沒貼錯。”那為什麼要倒著貼?我疑惑不解。爸爸卻解釋道:“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著貼說明‘福’倒(到)了!”哦,原來如此,那過年還有什麼習俗呀?我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了起來。原來過年還有一種習俗來源於年獸。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挨門串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年臘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裡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走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有了放炮,穿紅衣,貼春聯的方法驅趕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了,直到今日。我聽完爸爸的講解才恍然大悟。我又問爸爸為什麼理髮要趕在二十七呢?哦,原來民間有一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啊,我又問爸爸為什麼要大掃除呢?爸爸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一年中的晦氣,這是好兆頭呀!

  這就是我家鄉熱鬧的春節。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10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古老又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重要的節日。

  四川人對農曆新年極為重視。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我的家鄉在四川省巴中市,我們巴中人和大部分川人一樣。

  團圓,人情味是中國人最濃重的年味。因為重親情,重家庭,為了團團圓圓過大年,家家戶戶早早地就開始了準備。 通常在每年立冬後,家家戶戶殺年豬、醃香腸、臘肉,不單農村到處肥豬悲聲嘶叫,城裡也常見到又白又胖的大肥豬被開膛破肚的情形。

  年豬殺好後,人們在燒柴灶的灶門上方,將鮮肉串繩從樑柱上懸垂下來,利用每次生火煮飯時伸出灶門的火舌和柴煙逐日熏製,直至色澤金黃,聞之甚香,火舌舔肉吱吱作響,令人饞涎欲滴。

  進入臘月中旬,各家各戶又開始推碾湯元粉,為大年初一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徵甜甜蜜蜜、團團圓圓的紅糖湯圓做準備。團圓,正是人們做這麼多準備所祈求的,正如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團年飯。巴中地區“大年”新的四大主題:團圓

  吉祥、富裕、歡樂。排第一位的就是團圓,在情感上,始終過著群體生活的中國人,最美好的嚮往是人間的親情與和諧,人情味,也是我們“巴中人”最濃重的年味。 在我們四川巴中地區,新的習俗是:每年春節三十上午都是我們最忙的一天。大人、孩子都在家裡忙著打掃衛生、貼福、貼對聯.

  春節三十晚上,大人們更忙得不亦樂乎,都又在在準備著豐盛的年夜飯。過了午夜十二點,每姓三輩內的人口都要聚集到輩分最高的長輩家裡一起吃年夜飯了。有時,也邀請鄰居的長者或孤寡的老人一起吃年夜飯又叫團圓飯,一家人圍著桌子吃著飄香的魚,寓意年年有餘;有雞,表示年年積福多多。

  吃完團圓飯還要守夜。到了午夜12點,煙花飛上了天空,祈求上蒼給予平安;放鞭炮,祈求上蒼保佑以後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到了凌晨1點,還要迎福,把好運都迎來 春節,真正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我們家鄉人俗稱“過大年”。

  正月初一早上要吃湯糰、臘肉、香腸等品類繁多、數量也多的醃臘品,一般是臘月二十七、八就煮好了的,要吃到過完年。

  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戶”(串門),一般是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要帶上雞、蛋、麵粉做的細條狀食品、酒、

  葉子菸(菸葉)但如今已經改成了超市出售的香菸等如許的禮物。媳婦、姑爺回孃家,在農村比較遠的還要住幾天。 春節期間,另一個熱鬧的日子是“元宵節”,家鄉人早上吃完了“元宵”後,結隊去戶外娛樂,鄉村裡有民俗的舞蹈,城鎮裡有舞龍等大型表演,晚上有“元宵燈節”。

  正月十六是“登高節”,這天全家人帶著食品都到郊外的高山上去野餐一天,娛樂一天,這就意味著“大年”過完了。

【春節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