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新材料> 中國好醫生好護士事蹟

中國好醫生好護士事蹟

中國好醫生好護士事蹟(通用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事蹟都不陌生吧,事蹟是用於表揚先進、樹立典型,使廣大幹部群眾見賢思齊,有所效仿,從而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如實記載和反映工作、學習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的書面材料。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好醫生好護士事蹟(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好醫生好護士事蹟1

  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候選人——劉效群

  她是新時代“林巧稚”式的醫生,胸懷醫者大愛,堅守生殖醫學事業30餘年,她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患者,奉獻給學習和工作,圓夢一個又一個不孕不育家庭。她就是河北省計劃生育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河北省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劉效群。

  從醫30多年來,劉效群主任從一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成長為國家輔助生殖技術管理專家,河北省生殖健康學會會長,河北省醫學會計劃生育與優生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北省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常務理事,河北省婦幼保健協會常務理事。她作為學科帶頭人,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全省“為民服務創先爭優行業服務標兵”、“省直三八紅旗手”、“省直道德模範”、河北省“省直五一獎章”獲得者、全國婦幼健康先進個人等榮譽,2017年省委宣傳部、省衛計委授予劉效群“美麗河北·最美醫生”榮譽稱號。她在國內外發表專業文章50餘篇,SCI論文4篇,編寫著作3部,先後承擔國家、省級科研課題10餘項。榮獲首屆全國婦幼健康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科技獎勵。

  醫術精湛,追求卓越

  劉效群主任帶領團隊,不斷拓展新技術,敢為人先,在省內率先開展了經陰道注水腹腔鏡技術,開闢了不孕症門診腹腔鏡檢查的新方法,該技術微創安全、無需住院,降低了患者的經濟負擔,目前已成功實施手術2000多例,並納入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專案庫;引進了四維超聲下子宮輸卵管造影技術,能夠實時、連續觀察並明確診斷病變,免除了患者受到X光輻射的痛苦。率先引進的鐳射破膜系統,透過配子、胚胎的優選,實現了輔助生殖技術的精準診療。一批先進技術的研發、引進和應用,提高生殖醫學中心的核心競爭力,贏得了患者的口碑和社會影響力。

  為了實現單位的轉型發展,劉效群主任帶領團隊攻克了技術難關,先後獲得夫精人工授精技術、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供精人工授精技術和河北省人類精子庫四項資質,成為河北省唯一輔助生殖技術資質齊全的生殖醫學中心。2011年,當試執行試管嬰兒技術伊始,受技術和環境裝置等原因的影響,出現了胚胎成活率低的技術難題,她默默地扛起了大梁,獨自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經過她和團隊晝夜的探索,最終攻克了相關技術難題。這一突破,使試管嬰兒臨床妊娠率逐年上升,為無數不孕不育家庭帶去了健康的孩子,為社會帶來“生”的希望。

  關愛患者,仁心仁術

  劉效群主任最喜歡孫思邈《大醫精誠》的名言,“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精於高超的醫術,誠於高尚的品德”,精醫術重醫德是她孜孜不倦的追求。受我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不孕不育患者承受著來自社會和家庭的雙重壓力。為實現生育一個健康孩子的夢想,她們輾轉於大小醫院,甚至迷信民間偏方,許多人治療不孕的坎坷經歷催人淚下,為此很多不孕不育患者患上了焦慮、抑鬱等心理疾病。對此,劉效群主任感同身受。她為患者醫治病痛的同時還帶給了患者醫者的大愛,用愛去理解和撫慰飽受不孕煎熬的患者們,常常對她們進行心理疏導,樹立她們的信心。患者們常說,“看到劉主任在,和她說說話,就感覺踏實,增強了信心,感覺自己的病就好了一半”。在她的診室和辦公室裡掛滿了經她治療而誕生的一張張寶寶的照片和錦旗,每一個孩子的誕生,都凝聚著她的辛苦與付出,包含著她為患者服務的大愛。她做到了“精於高超的醫術,誠於高尚的品德。”

  在她治癒的患者中有一對因女方久患糖尿病、卵巢儲備功能減退的高齡夫婦,為懷孕生子十年來輾轉多家醫院,均被婉拒,絕望之際找到了劉效群主任。劉主任打破常規思維,中西醫並舉,透過個性化的輔助生殖技術治療,使這對夫婦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孩子,激動的相擁而泣。患者在給她的感謝信中寫到“是你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是你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感謝你讓我們的家庭圓滿幸福!”

  愛崗敬業,執著奉獻

  多年來,無論面對多少困難,內心承受著多大的壓力,劉效群都會以忘我的工作激情將其拋置腦後,呈現給大家和患者的永遠是積極樂觀的工作狀態。在劉效群的心裡,想的最多的是患者和工作,達到痴迷的程度,時間表裡早已沒有了節假日。白天,門診和手術佔去了她全部的時間,晚上,她就在辦公室查閱病人病歷和最新的文獻資料直到深夜。長此以往,導致她突發急性膽絞痛,為了不影響患者的治療,她帶病堅持正常出診,利用午休時間輸液治療。最後,還是同事們硬拉著她住院治療。但是即使在住院期間,她心中也依然放不下工作和患者,經常與同事和患者保持著電話聯絡,甚至有幾次在輸完液後悄悄回到單位出診。

  她說:“我非常敬畏生殖醫學這一事業,並願為之竭心盡力,能幫助數千不孕不育家庭圓生子之夢,是我此生倍感幸福的事。既然選擇了這樣一份需要為他人奉獻的職業,既然承擔了挽救家庭、創造生命的崇高責任,自己就會和生殖中心的同仁們一起,一如既往的堅定走下去,以熱情、真誠、規範、專業的服務,為更多的不孕不育家庭送去幸福。”

  中國好醫生好護士事蹟2

  彭軍,男,1968年8月生,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血液科常務副主任、主任醫師,兼任山東大學高等醫學研究院副院長。他在治病救人的同時,潛心教學和科研,堅持一線授課,並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案、重大研究計劃整合專案等10多項國家級課題,參與制定成人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指南)。

  初心如磐患者至上甘奉獻

  作為一名臨床醫生,要兼顧臨床、科研、教學等多方面的工作,彭軍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無怨無悔。每天早上,他在查房時會詳細檢視每位住院患者的情況,再與患者及家屬聊聊病情、談談生活,緩解他們的焦慮。查完房後,他會與下級醫生交流治療方案,帶領全體醫生進行病例討論或最新文獻的學習。遇到經濟困難的病人時,彭軍會為他們選擇特殊治療方案,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儘量降低治療費用。他總是笑盈盈地對待患者,他說:“讓患者減少痛苦,恢復健康,從醫院高高興興地回家,這就是我們做醫生的初心。”

  信仰如炬勇於擔當善科研

  從山東大學畢業後,彭軍留在齊魯醫院血液科從事醫療工作。他曾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利用有限的時間在自己研究的領域裡努力探索並解決一些問題,是最開心和最有意義的事情。”近年來,彭軍潛心於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常見血液病的診治,主攻ITP的細胞及分子免疫學研究,從多個角度研究了ITP的免疫失耐受和耐受重建機制,為患者恢復免疫耐受提供了新思路,並將科研成果應用於臨床,透過揭示ITP發病新機制,實現了分層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彭軍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案、重大研究計劃整合專案等十多項國家級課題,參與制定成人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指南)等,始終保持著不竭的學習力和創造力。

  堅守如歌丹心不改勤築夢

  彭軍早出晚歸,辛勤耕耘,與血液科同仁一起開拓創新。他還擔任《臨床血液學雜誌》、《中華血液學雜誌》等編委。在努力提升自我,潛心科研的同時,彭軍也堅持一線授課,為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講授理論課,現已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共34人。

  中國好醫生好護士事蹟3

  陸學超,男,1974年7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中醫專科專病診療中心、青島市中醫醫院(市海慈醫院)呼吸與危重症(肺病)中心主任兼一科主任、主任醫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帶領醫院30名醫護人員赴武漢,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堅守52天,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式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04人。陸學超曾先後榮獲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山東好醫生”等榮譽。

  黨員先鋒請纓馳援武漢

  “我是共產黨員,多年從事呼吸專業,此時前往一線,責無旁貸!”2020年2月8日,陸學超作為醫療組專家帶隊進入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隔離病區,開展救治工作。

  “我曾經在武漢就讀研究生,對武漢有深厚的感情。希望您能夠振作起來,我們一起加油,共渡難關。有事您可以隨時聯絡我,中藥方面我會根據您的病情及時調整,祝您早日康復!”救治過程中,陸學超不斷地鼓勵病床上的危重患者。患者病情緩解後激動地說:“沒有你們的鼓勵和精心治療也沒有我的今天。你們就是我的親人。謝謝你們,感恩!”一來一往,簡單樸素的話語連線著醫患之間緊緊依靠的心,記錄著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溫暖的瞬間。

  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陸學超發揮專業優勢帶領專家組成員對50位病人進行詳細查房和資訊採集,按照中醫辨證思路,分層制定中醫藥治療方案,每3-6天評估病情,調整方藥,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

  總結救治經驗推動中醫發展

  作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山東省中醫專科專病診療中心、齊魯中醫藥優勢專科叢集肺病2群牽頭單位負責人,陸學超以近乎嚴苛的標準要求自己潛心鑽研業務,帶領團隊深耕學科發展,打造獨具優勢的亞專業。援鄂歸來,他帶領團隊增設重症監護病房、開設肺間質纖維化專病門診,探索間質性肺疾病慢病管理模式、成立間質性肺疾病多學科診療團隊、廣泛開展呼吸介入技術……攻關急危重症,推動學科建設邁上新臺階。

  急危重症是呼吸病的難點和重點,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與水平是評價呼吸學科重要組成部分。“呼吸危重症亞專業的.發展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將現代先進診療技術與傳統中醫藥有機結合,取長補短,融合發展。”陸學超介紹。他積極將現代先進診療技術與傳統中醫中藥治療相結合,使中醫中藥深度參與急危重症的救治中,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與優勢,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他將援鄂期間積累的豐富救治經驗,融入到重症患者救治中,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中國好醫生好護士事蹟4

  韓霞,女,1971年9月生,漢族,中共黨員,從事醫療工作28年來,始終熱愛醫療事業,熱忱為廣大患者服務。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積累了深厚的專業知識及豐富的臨床經驗。近幾年作為專案負責人申報課題6項;參與指導課題5項。作為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榮獲“自治區抗疫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一個支部一個堡壘

  作為黨總支副書記、黨支部書記,她深知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17年前,面對“非典”,她毫不畏懼衝在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她亦然不怕恐懼,第一時間遞交了馳援武漢醫療隊的請戰書,儘管未能參加,但她始終在新冠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在密閉的工作環境中,她一干就是八九個小時,為避免上廁所堅持不喝水,身上的防護服被汗水浸透,臉上留下被N95口罩深深的壓痕,手部長期捂在橡膠手套里長滿紅斑,同志們心疼她會累倒,可她卻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檢驗醫生,應該站排頭、衝在前。”在她的帶動下,檢驗科全員參加抗疫,14名優秀的業務骨幹前往烏魯木齊和喀什支援抗疫,並出色的完成了組織交給的光榮任務,在這場戰“疫”中,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醫者的初心和使命,榮獲“自治區抗疫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作為科室學科帶頭人,為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她始終認真鑽研專業知識,努力學習國內外新技術,不斷開拓進取,保證檢驗質量。2011年前往華西醫院檢驗中心進修學習,透過學習積累了深厚的專業知識及豐富的臨床經驗,並將檢驗的新技術、新理念用於臨床檢驗工作中。同時她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帶領科室人員秉承著“嚴謹、求實、準確、高效”的科訓為臨床和患者服務,致力於加強實驗室質量管理,全面提高各亞專業檢測能力,搭建臨床學科業務發展需要的特色檢驗平臺,充分發揮專科的人才、裝置、技術、物流、資訊、安全防護等優勢,服務於區域內醫療機構的工作,實現資源共享、檢驗結果互認,力爭將學科打造成為巴州區域性臨床檢驗、科研、教學中心。她帶領團隊先後榮獲自治區巾幗文明崗、自治州三八紅旗集體,多次榮獲醫院文明示範視窗、醫療工作先進科室、先進工會小組、優秀黨支部、院感先進科室、民族團結先進科室、醫德醫風先進科室、綜合先進科室等榮譽稱號。

  舍小家為大家

  做為一名檢驗人員,舍小家、為大家,在她心裡,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自己身為一名黨員、一名醫務人員的責任。面對疫情,韓霞以她勇於擔當的黨員本色、甘於奉獻的高尚品德、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疫情期間本打算和兩年都未回來的兒子好好團聚,坐下來吃一頓團圓飯,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一家人的計劃,還沒和兒子見面,韓霞就離開了家,奮戰在疫情阻擊戰的前線。兒子從內地回來後,由於沒適應新疆氣候,導致牙齦發炎,這時兒子很需要母親的陪伴,但是此時的她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疫情結束後,看到兒子的一瞬間,她眼睛裡已經出現了淚花,覺得很虧欠自己的兒子,但是她不能掉眼淚,她要堅強,她為自己是抗擊疫情一線的人員而感到自豪。分開時,兒子大聲說:“你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我就不給你添麻煩了,你要好好工作,照顧好自己!”每每想起兒子的話,她的心中總會泛起酸楚。然而疫情就是命令,她深知,只有將疫情徹底控制住,才能讓千萬個家庭都團團圓圓。她是這場戰“疫”中的戰士,更是飄揚在防疫陣線的一面旗幟。相信在像她一樣的千千萬萬個白衣戰士的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早日戰勝疫情,重逢在春暖花開時。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28載的從醫之路讓她深深感受到了作為醫生的社會責任感,也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生命也更加敬畏。她用一名共產黨員的肩膀挑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擔當,譜寫了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華美篇章。

  中國好醫生好護士事蹟5

  賈娜(1996年生)——痊癒後毅然重返崗位

  2月15日,是賈娜重回戰場的第五天。從早上8點開始,她一刻不歇地為患者打針、上呼吸機、抽動靜脈血、寫護理文書,連吃飯的時間都很緊張……工作雖然忙碌,她卻十分篤定。

  賈娜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去年才剛入職。自1月以來,急診科每天都要接診大量發熱病人,賈娜負責護理觀察室裡的患者。

  1月23日,賈娜感到有點不舒服,就去拍了CT。影像結果讓她有些緊張:肺部呈現磨毛玻璃樣。大年三十這天,她拿到了核酸檢測報告單——兩個“+”號,她被感染了。“到底是怎麼感染的?”那一夜,她輾轉難眠。

  醫生告訴她,病灶比較小,暫時回家隔離治療,避免交叉感染,做到“三好”——吃好、睡好、心態好。

  剛居家隔離時,她內心十分煎熬,不斷找同事、好友線上聊天,轉移注意力。接下來,她調整心態,按時吃藥,自己做飯保證營養。同時,每天都用消毒液拖地、擦桌子。

  2月4日,立春那天,賈娜的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為陰性,她痊癒了。“我是一個普通人,但普通人的抵抗力也能戰勝病毒。不要恐慌,就算真的被感染了,也不要放棄與病毒做鬥爭。”

  2月11日,賈娜重新穿上了那身熟悉的“戰袍”。看著鏡子前的自己,她暗自打氣:病毒不可怕,一起戰勝它!

  中國好醫生好護士事蹟6

  95後”醫護人員,聆聽她們的戰“疫”故事。

  崔肖(1995年生)——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支援

  “同事們在前線勇往直前,我怎麼能當逃兵?”崔肖語氣堅決。

  春節前,武漢市中心醫院麻醉科護士崔肖回到家鄉黑龍江過年。關注著疫情,崔肖的心也不斷揪緊:“馬上飛回武漢,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支援。”

  2月1日晚9時許,崔肖趕回武漢。第二天,崔肖就回醫院報到。3日起,她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發熱門診上班,主要負責收發物資和診區消毒工作。消毒器一手拎不起來,就讓同事幫忙抬起來背到肩上;每次消毒一個小時、每天消毒3次。一天下來,肩膀被勒得生疼,胳膊也抬不起來。

  此外,她還要監督同事規範穿戴防護裝置。現在,一天6小時的班,加上穿脫隔離衣、交接班的時間,崔肖通常要在診區待上7個小時。工作更累、風險更大,但崔肖毫不畏懼: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義務!

【中國好醫生好護士事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