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新材料>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蹟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蹟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蹟(精選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蹟吧,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想擬事蹟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蹟(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蹟1

  27年前,他懷著“精醫重德,用心服務”的信念獻身於婦幼保健事業,開始了從醫之路。多年來,他初心不改,始終秉持著一顆赤誠之心,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堅守在臨床一線,以永無止境的攀登精神和創新意識,潛心於兒科臨床的研究和發展,對醫術精益求精,對患者視同親人,為全縣婦幼健康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堅持熱情服務,對患兒施以慈母之心

  從醫二十多年來,在他心中第一位的永遠是患者,他始終急患者之所急、憂患者之所憂、想患者之所想,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對待每一位患兒,都能做到認認真真檢查、詳詳細細解說、兢兢業業施診。去年冬天全國各級醫療機構都經歷“流感”導致的“病人潮”,我院兒科的日門診量以及住院患兒人數都達到了平時的數倍,為儘快幫患者恢復健康、解除病痛,劉主任每天都在超負荷工作,由於太過勞累,他病倒在了兒科門診。視患兒如己兒,每當看到患兒受流感的折磨,他就心急如焚、心如刀割,儘管自己病倒了,但他仍堅持帶病上崗,日以繼夜的工作。在患病期間,他每天都是夜間進行輸液治療,輸液結束後再巡視一遍病房,檢視完患兒之後,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正是由於他無私的奉獻,忘我的工作才保證了在流感流行期間未出現一例醫療差錯事件,保證了每一個患兒的醫療安全。

  以真心換真情,化解醫患矛盾於無形

  作為科主任,常常要調解科室裡的一些醫患糾紛,有些糾紛其實沒什麼大事,既不是診斷錯誤,也不是用藥問題,僅僅是幾句話不投機。患兒家屬因孩子生病而焦慮,從而因一點小事情責怪醫護人員,經過解釋常常能解決問題。有一次,一對母女夜間因孩子不退燒大鬧,值班護士、醫生都不能解決,一定要科主任出面,還揚言要投訴,他凌晨2點多鐘來到醫院,誰知家屬一看到他來了,就不鬧了。家屬說:“要的就是主任來看她的孩子。”值班醫生、護士哭笑不得。但他很淡定,耐心仔細地給孩子看病,同時做好解釋工作,化解了一場糾紛。久而久之,患兒及家屬逐漸對這位“醫生爺爺”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他不僅可敬、可親,而且還很可愛。在空前緊張的醫患關係面前,不抱怨,牢記救死扶傷的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醫患溝通,提高服務品質,不斷學習掌握醫患溝通技巧。他有自己的溝通技巧和秘籍:先道歉、打招呼、再賠不是。在他的安撫之下,一個個“糾紛”總是在無形中被化解,家屬們最終都能夠寬慰和理解。

  為了婦幼健康,他無懼雨雪無畏風霜

  無論春夏秋冬,哪怕已進入夢鄉,一有電話,便迅速趕往醫院。特別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由於高齡產婦較多,分娩時出現異常情況的機率就較平時升高,因此因新生兒情況不好,深夜被叫往醫院是常有的事。記得年前下雪的那個晚上,一產婦產程停滯,胎心率不好,要他來醫院做窒息復甦準備。接到電話,立馬衝出家門冒著風雪趕往醫院。到達醫院時患兒還未娩出,他就在產房等待胎兒娩出。由於產程過長,胎心持續不好,出生後孩子窒息了。他立即實施了窒息復甦,復甦成功了,孩子得救了。他常說“嬰兒的第一聲啼哭、家長的無比喜悅是給他最好的回報”。

  熱心公益活動,他與婦女兒童成摯友

  日常工作之餘,劉主任經常參加縣裡組織的義診活動。深入鄉村社群為轄區患兒義務看病的同時,為患兒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講解一些育兒常識及兒童保健常識。由於其經常義診的原因,許多鄉村社群的人對他都十分熟悉,以至於每次下鄉都有很多抱著孩子的婦女圍坐在他的身邊認真的聽他講解育兒知識。也正是因為此同事們,寶媽們都親切地稱呼他“婦女兒童之友”。

  用心做人做事,為婦幼事業殫精竭慮

  作為兒科主任,他醫術精湛,每當工作中遇到問題都會認真閱讀相關醫學雜誌和書籍,尋找最佳診療方案。他堅持不斷地學習,並注重臨床實踐,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對危重疑難疾病的診斷能力日益增強。同時他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認真帶領科室內10名年輕醫生共同鑽研業務、培育醫德,在他的培養下,科室裡年輕醫師的業務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他始終以寬厚仁慈之心珍愛生命,用良心、良知去關懷病人;

  熱情接待每一位小患者,認真地對待每一個病例,用“愛心、仁心、耐心”來真誠的為患兒服務,並諄諄告誡青年醫生要以德行醫,要堅持多奉獻、少索取,要帶著親情看患兒,想著病人去開單,根據病人病情合理開藥、合理檢查、合理治療,不開大處方,不做不必要的檢查。在病人中樹立了良好的職業形象。

  偉大出於平凡,他的辛勤付出結碩果

  在平凡的醫療崗位上,他減輕了無數患兒的病痛,也拯救了孩子的生命,他默默的奉獻著,忘我地工作著,有一分光,發一分熱。他常說,對他影響最深並一直指導他從醫理念的是我國著名醫學家吳階平教授的一句話:做一個好醫生,必須具有“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和藝術的服務”之理念。從醫27年來,他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嫻熟的專業技術,努力踐行著其座右銘--“精醫重德,用心服務”。在他的帶領下,2017年兒科年門診量18072人次,住院病人1077人次。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他先後多次被評為縣“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先進個人”、“優秀醫生”等多項榮譽稱號,並擔任xx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專業委員會委員、xx省婦幼保健協會兒科分會委員、xx省婦幼保健協會兒童早期發展專業委員會委員、xx市醫學會兒科分會委員、xx市醫師協會兒科分會委員等多項職務。

  多年以來,在不輟的工作中,他不畏艱難,勤奮好學,一身正氣;

  保持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真正做到了上不愧黨,下不愧民,用汗水和心血為婦幼保健事業譜寫了華麗的篇章。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蹟2

  顏建輝,現年41歲,中共黨員,碩士學位,內科學副教授,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自1998年本科畢業至今,一直在湘南學院及附屬醫院從事臨床與臨床教學工作。他為人正直、誠懇,與同事相處真誠、熱心、好幫助人,對待病人耐心、細心,工作勤勞、嚴謹務實,17年以來他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恪守職業道德,憑著熟練的技術,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質得到了領導、同行的讚譽、患者的認可和社會大眾的好評,優秀事蹟多次登報報道。

  勤奮好學,愛崗敬業

  醫療工作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行業,技術靠勤奮才能精湛。在臨床工作中,該同志堅持學習,刻苦鑽研專業技術。嚴格要求自己,工作細緻全面,竭盡全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患者戰勝病魔;在臨床教學工作中,他認真耐心,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杏林學子,為社會輸送了許多優秀的臨床醫生。他經常參加省內外舉辦的各種學術會議及新技術學習班,提高了專業理論知識、操作技術及業務水平,掌握了本學科的新進展、新知識、新技術。正是這種永不止步的精神,讓他在腦血管疾病、老年疑難綜合性疾病診治、腦血管介入及腦出血微創中頗有建樹,熟練掌握了腦血管疾病診治及介入、微創手術治療,年完成腦血管介入手術、腦出血微創手術200臺次以上,在我院開展多項腦血管新技術。因工作完成出色,深受大家好評,在社會學術團體中任職,如:中國中西醫結合腦心同治專家委員會委員,郴州市醫學會神經專業委員會委員,郴州市介入專業委員會委員。

  鑽研科研,言傳身教

  顏建輝同志不僅在臨床工作中取得了許多成績,在教學科研工作中也很出色。他善於總結經驗,理論聯絡實際,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鑽研科研,近年來,他主持了2項省級科研、教改課題、3項院級科研課題,參與省、廳、市級科研課題共4項,發表CSCD第一作者文章4篇,在省級、國家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同時承擔《內科學》、《神經病學》、《老年醫學》等多門學科理論、實驗教學工作,每年帶教實習生、進修生約20餘人次,使他們達到了臨床實習和進修的目的,熟悉並能勝任臨床工作。20xx年—20xx年,每年被評為“優秀帶教老師”。20xx年,為了激發廣大同學的創新精神,他指導成立了臨床醫學系科研團隊,培養出許多名優秀科研人才。20xx年,他參與組建的湘南學院臨床醫學系義診團隊被湖南省共青團評為“湖南省芙蓉學子百強精英專案”。

  關愛病人,忠於職守

  顏建輝同志勤修醫德,勇於創新。本著“我不能讓病人一天看不到我”的想法,不管是否是自己值班,他常常到醫院檢視病區病人,無論是患者、同事還是家屬,只要是與他接觸過的人都說,顏醫生就是一個心裡時刻裝著病人的醫生。患者都說,看到顏醫生就如同吃了顆定心丸,心裡踏實。不管正常上班還是輪休,他都是第一個到醫院的,有時同事有急事,一個電話不管是代班還是接收急診病人,總是隨叫隨到,從無半點怨言。他所負責的許多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時,他都不會退縮,夜以繼日守在科室,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讓每一位病人轉危為安。20xx年3月,他兼任綜合老年內科主任以來,醫療裝置、醫護人員不足、住院環境等各方面條件有限情況下,科室發展遇到困難,他並沒有抱怨,而是“勤”字當先,有條不紊的安排工作,耐心安撫住院患者,並沒有因為條件限制就降低醫療水平。科室從原來的30餘張床位發展到現在50餘張,治癒出院的患者不計其數,科室醫護人員受到廣大群眾的讚譽。20xx年2月,因工作業績突出,他榮獲湘南學院附屬醫院“十佳醫生”榮譽稱號及“績效貢獻”獎。

  衝鋒在前,無私奉獻

  顏建輝同志無私奉獻,廉潔行醫。20xx年的某一天,急診送來一位何姓老年腦出血患者,意識昏迷,由於患者是一名環衛工人,發病時倒在馬路邊,被120緊急送來醫院。他接到病人後,只說了一句:“救人要緊,別等她家人來了,住院費我先幫他墊著。”正因為他的熱心、果敢,病人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有效治療。聯絡上患者家屬後,家屬得知事情經過,非常感動,把墊付的住院費還上,並送來了感謝的錦旗。在醫院工作這麼多年,在他身上類似的事情比比皆是。遇到醫療費用不足的患者,他經常幫人墊付,生活困難的患者跟他訴苦,他也會慷慨相助。同事都笑他,說他太相信陌生人,容易吃虧,但他一笑置之:“幫助患者渡過難關,值。”不久之後,病人及家屬都會把錢如數還上。他始終堅持為病人著想,堅持為病人提供價廉、質優、高效的醫療服務。不為金錢所動,不開大處方、不收病人紅包,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樹立了廉潔行醫的榜樣,為建立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的人民醫院做出了巨大貢獻。有一次,一位患者家屬送來紅包,他實在拒絕不過,只好先收下,等家屬走後,將紅包費用交在患者醫院賬戶上抵住院治療費用。患者出院時,他把這個事情告訴了患者及家屬,大家紛紛稱讚:這樣的醫生讓我們放心。在醫療環境如此嚴峻,醫鬧、醫療糾紛層出不窮的形勢下,顏建輝同志能和患者之間建立信任的橋樑,並且從醫多年,所在科室從未發生醫療事故和重大差錯事故,無任何違法違紀行為,這實在讓人稱讚。

  “大音希聲,大愛無痕”,顏建輝同志在17年多的行醫生涯中,用他崇高的醫德仁心、積極的開拓進取、高昂的敬業愛崗熱情和默默的無私奉獻精神化作了對這八個字的最好詮釋。他堅信他所選擇的路是正確的,所從事的職業是光榮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蹟3

  他,有著醫者的慧心巧手,更有著醫者的良知厚德,三十餘載堅守臨床一線,甘之如飴,如痴如醉,以不懈的技術鑽研贏得了同行的尊敬,以無私的愛心奉獻換來了病人的愛戴。工作中,他任勞任怨,從不喊累;

  技術上,他精益求精,從不滿足,他就是xx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急診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xx。

  他自幼立志做一名醫生,對治病救人、祛除病痛有著神聖而美好的嚮往。1987年大學畢業後到xx地區胸科醫院內科工作,1992年到xx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工作。大家都知道,急診急救,是生命的綠色通道,是醫院的視窗單位,是一個工作繁忙、急危重症病人多、突發事件多、糾紛多發的科室,工作加班加點到深夜是家常便飯,很多醫生都不願意幹這個科室,但是他依然服從領導安排來到急診科。當時的急診科剛剛成立不久,還不成規模,業務發展還很渺茫,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勸他找找領導調到骨科或者心內科工作,但他憨厚一笑,說工作總得有人幹,急診科也需要醫生,就這樣他來到急診科一干就是二十六年,他從一個年輕的醫生成長為一個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主任醫師,在他的不懈努力與帶領下,xx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已經成為xx山區急救醫學中心,是xx市重點學科,這些年他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了一大批骨幹急救醫療人員,為xx市北部及周邊市縣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工作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急診科收治的往往都是病情發展迅速、病種複雜、診斷困難的急危重症病人。對這些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搶救病人更是需要爭分奪秒,無論是值班還是在家休息,他接到科室求救電話,總是第一時間趕到醫院,第一時間為病人救治,無論遇到什麼樣病人,他總是沉著泠靜應對,科室醫護人員常說,只要李主任在我們就有了主心骨。他常說患者來到我們醫院就診,把健康乃至生命交給了我們,是對我們莫大的信任,我們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遇到那些不能描述自己病情的重症患者,他總是認真查體,仔細診斷;

  遇到那些由於著急而暴躁激動家屬,他總是不厭其煩、耐心解釋;

  遇到那些因醉酒打架鬧事的患者,他總是盡力安撫,想方設法讓病人儘快得到救治;

  遇到那些上了年紀行動不便的病人,他總是幫助翻身脫襪從不嫌棄;

  遇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他總是放棄在家裡的一切衝鋒在前,2003年他為抗擊非典與家人隔離,在醫院一待就是一個月,由於工作突出他被沂水縣人民政府授予抗擊非典先進個人。

  農村出身的他,對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體諒病人的疾苦,更體諒病人的難處,他從來不給病人在經濟上增加負擔,他從來都是能用便宜藥品治好病的,不給病人用貴藥,從來不給病人過度化驗檢查,點點滴滴為病人節省,在同行中有很好的口碑。他在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中,無怨無悔的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從死亡線上拉回不計其數的病人。看到一條條生命從自己手中活過來,他時常高興的像個孩子,他總是說救活一個病人自己的靈魂也可以得到一次淨化和昇華,在他心中醫術可以前行,但醫者不能忘本,“有病人,才能實現我的人生價值”成了他的口頭禪,因此對“醫生”這個職業的堅守,他看得比什麼都重。他說,至今病人一聲真情的“李醫生”,依然會讓他動容,因為那樣的呼喚滿含信任與理解,是最純樸的東西,融入血液,化作生命。

  業務上一步一個腳印,不懈追求,精益求精,從不滿足

  對他來說,技術沒有止境,追求不能停步。他潛心臨床診療的同時,對科研和技術總是身先士卒,帶頭攻關,參與國家自然基金專案一項,承擔xx省科技廳科技發展專案一項,獲xx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三項,發表省級以上論文十餘篇,其中中華級論文五篇,參編著作四部。2016年他所帶領的急診科加入xx省胸痛聯盟,並進行了全國胸痛研究,2017年9月他有幸參加了由中華醫學會在北京組織的中國胸痛診療指南專家共識編寫。近年來他作為xx省急診界著名專家經常在學術交流會上進行講座,受到同行好評。

  雖然他的業務水平在行業中已經得到了認可,但他從不不滿足,一直不停的學習,他經常說,精湛的業務水平才是為人民服務的有力保障。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他善於開動腦筋,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xx山區農藥應用廣泛,有機磷農藥中毒也是常見的急症,傳統治療是清除毒物,應用特效解毒劑治療,解毒劑是指抗膽鹼藥阿托品及復能劑,應用阿托品的原則是快速達到阿托品化,然後再維持一定量的阿托品應用,一般病人的治療也得常達七至十天時間,危重病人時間會更長。他研究發現抗膽鹼藥及膽鹼酯酶復能劑都不能解除體內農藥,只是對症處理,他透過認真研究中毒機理,創新的規範了救治用藥,使大部分有機磷中毒患者,由住院十幾天減少到二至三天左右,死亡率由原來的7%以上,下降到2%以下,花費由原來的一萬元左右,減少到一千元左右,該專案透過醫院科學委員會鑑定為國內首創,推薦到xx市科技局立項研究,獲xx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並推薦到xx省科技廳,xx省科技廳作為xx省科技發展專案立項研究,省內專家鑑定為世界先進水平,該專案在省內外各級學術會上介紹引起轟動。

  在30多年的行醫生涯中,他診治了無數的病人。見慣了生離死別,但他始終保有愛心。他常說“沒有愛,就當不了一名好醫生,急危重症患者尤其需要關愛”。無論何時何地他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著一個醫生的職責,詮釋著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

  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他成功搶救了大批急危重症患者,經常收到來自患者及家屬的表揚信和錦旗。曾有一位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輾轉多家醫院治療效果不好,醫生曾告知這個病人無治療價值,勸其回家,但這位患者家屬不願意放棄,慕名來到xx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找到他,經過他詳細詢問病史、認真仔細檢查後明確診斷,並採取了一系列綜合治療,病人奇蹟般的好了起來,至今多年未曾復發;

  還有一位敵敵畏中毒患者,一直昏迷,在某三級醫院住院治療十天不見好轉,後轉入某省級醫院治療近一個月仍不見好轉,專家討論結論是該病人治療價值不大,但家屬仍不死心,詢問該院專家還有沒有擅長治療中毒的醫院,專家告訴家屬說xx市中心醫院治療有機磷中毒水平最高,你可以過去試試,但一定要到急診科找一個姓李的主任,家屬輾轉來到急診科找到他,經過他精心治療後痊癒出院,當時在同行業引起轟動;

  某三級甲等醫院收治一口服一斤甲拌磷(3911)自殺患者,該院對此類患者治療沒有成功的經驗,聽說xx市中心醫院急診科xx主任治療這類病人效果非常好,洗胃後用救護車直接送來我院急診科,經過十幾天的精心治療痊癒出院,家屬出院時掏心窩子說:“我們當時從大城市向縣城醫院轉診時心裡沒有底,沒想到李主任水平這麼高”。這樣的事例不勝列舉,就連省內專家談起xx主任治療有機磷中毒時,都說李主任治療有機磷中毒全省第一。

  北方地區冬天農村習慣於煤炭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很多,嚴重的中毒患者治癒後常發生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輕者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重者昏迷,治療難度非常大,他積極開動腦筋,在總結國內外傳統治療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加用糖皮質激素等進行治療,這一改革收到了巨大成效,使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病程縮短,治癒率明顯增加。

  注重專科建設,打造一流急診急救團隊

  急診科經常承擔大型車禍、集體中毒等事件的搶救工作,因此團隊的協作至關重要,救人於水火,救人於危急,生機轉瞬即逝,因此必須加強團隊協作,作為xx市急診急救專業的學科帶頭人、急診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他深刻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他時常說“一個好的團隊可抵得上千軍萬馬”,因此他對塑造團隊精神、凝聚團隊合力高度重視,一直致力於打造急診急救專科團隊,承擔著科室住院規培醫師、全科醫師、進修醫師及實習學生的教學工作,手把手的嚴格帶教,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臨床經驗傳授給年輕一代。2007年急診科被評為住院醫師規培先進科室,他被評為優秀教師。

  “浴火重生”,行板如歌。對於病人,那是一首首生命交響曲,對於醫者,同樣是經歷生與死考驗的人生之歌、靈魂之曲。醫生,對於別人也許只是一份簡單的養家餬口的工作,而對他,卻是一份為之傾注、熱愛一生的事業,他紮根於臨床一線,不求虛名,無私奉獻,用精湛的醫術帶領他的團隊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蹟4

  xx,男,漢族,1982年1月2日出生,現年36歲,中共黨員,xx蘭山人,從事衛生工作近十三年,現任大嶺醫院外科主任。

  從小生長在溝壑縱橫的山鄉,他目睹了莊稼人“汗滴禾下土”的艱辛,也無數次聽到了農家院裡鄉親患病的無奈呻吟。在其父親的影響下,他在讀中學時就萌發了為父老鄉親解除病痛的願望。2005年9月xx醫專畢業後分配到大嶺醫院。雖然有一定的思想準備,但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激情很快被淹沒,怨天由人顯然無濟於事,調整心態,埋頭苦幹。春秋輪換十三年,人生最美麗的青春和汗水早已融入了這片熱土,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但充實的每一天在平凡中更凸顯真實和樸實。

  2005年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他面臨著醫生少,病人多,條件差的狀況,需要快速成長起來他,起早貪黑,深入病房,關心病人,收集資料,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很快掌握了該病從防到治的一系列工作,在短時間內便能獨擋一面,人們也很快知道了一個叫xx的醫生,此一役充分贏得了領導、同事和病人的信任和尊重,2013以來年連續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工作中他深深感受到理論與實踐的聯絡、知識更新的重要性,2011年根據醫院安排他到市人民醫院外科進修,他充分珍惜這一年的寶貴時間,主動放棄節假日和夜班休息,加班工作,儘可能多地接診病人,參加手術,增加知識,兢兢業業的工作不僅圓滿完成了學習任務,進修一年間,參與完成外科手術400餘例,並且還得到前來會診手術他院的知名專家親自指導,為自己的專業水平知識、手術操作技能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回院後在上級醫院醫生的指導下克服困難,順利開展了大嶺醫院難度較高的手術,同時還帶動了其它科室相關業務的迅猛發展,醫院整體業務水平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並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開展了複雜骨科創傷,斷指再植,關節置換,膽囊手術,闌尾手術,靜脈曲張,疝氣修補等手術。此舉不僅解決了本地區病人往返大醫院的勞苦,而且為臨床醫療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近十三年的經歷,工作是他生活的一條主線,在這條線上病人是他工作的全部。每天上門診,下病房,做手術,值班、會診,用熱心、耐心、精心、細心圍著病人轉,雖然工作平凡、枯燥,但面對一張張痛苦面容,他沒有選擇,病人的需要就是他的第一目標。在除夕之夜,時鐘已近深夜11時,正當全家歡聚度佳節的時候,醫院一個電話要他馬上趕到醫院緊急診療病人,一個下午剛剛手術的病人出現異常情況,面對風雪交加,冰凍近尺厚的積雪滑冰,歡樂的節日氛圍即刻淡去,妻子擔心,年幼的孩子渴望,沒有猶豫,頂著風雪趕往醫院,妻子不放心,打著手電一路陪行,到醫院時整個人身外是一層冰凍而裡面卻是一身然汗。問題解決後,回家的路上零點的鐘聲早已敲響,看著萬家燈火,絢麗的禮花,疲憊的身心卻是坦然和塌實的。不眠的夜晚何止記憶中的點點!為了開展一系列在當時鄉鎮醫院屬於高難的手術,白天上班手術,晚上守護病人二十四小時在醫院連續工作早已不是偶然。當年的毛頭小夥而今已近不惑之年,小醫生而今已在指導著今天的小醫生,接過老一代傳、幫、帶的接力棒將嚴謹治學和樸素的醫德傳承著。“學無止境”,

  他只有一顆年輕火熱的心,一股工作的激情,,從處方、病歷、常規診療制度入手規範管理,不斷討論、不斷鬥爭、不斷改進,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贏得了當年上級部門的考核好評的成績,醫療質量和安全一舉進入全區先進行列。透過近幾年的不斷完善和提高以及醫院員工整體素質的提升,小醫院醫療質量已在全區系統中名列前茅。

  xxx用一柄手術刀劃出了他從醫近13載無私奉獻的工作軌跡,也劃出了一代良醫高尚的人生軌跡。無論多麼華麗的辭藻、多麼優美的言語、多麼深情的詩句,用在他身上,彷彿都變成了一堆蒼白無力、空洞庸俗的文字,讚美不了、歌頌不完……他的事蹟、他的精神、他的人格根本就是一泓清澈見底、容不得半點淤泥和瑕疵的清泉,源遠流長滋潤、影響著周圍的同事。

  他是一個謙虛、樸實、進取卻又十分低調的人。聲譽、頭銜甚至連自己的身體,在他看來都算不了什麼;

  唯有病人和祖國的醫療事業,他將這視為頭等大事。只要是關乎病人的、哪怕是大材小用,做一些芝麻綠豆大的手術,他都欣然接受;

  只要是有助於祖國醫療事業發展的,他盡心盡力,出力卻不出名。我想他不需要、也不喜歡那種聲淚俱下地高歌讚揚,他所希望看到的'是鄉鎮衛生醫療系統中能湧現出許許多多一心只為病人,一心只為醫學事業的懸壺濟事者。在他眼裡的醫療事業之路是沒有盡頭的,在他眼裡救死扶傷的愛心之路是沒有盡頭的,在他眼裡醫學造詣更是沒有盡頭的!求索、默默地求索,永遠讓自己站在起點上,醫乃仁術,無德不立。大醫有魂,生生不息。

  從醫十三餘年來,他一貫自覺遵紀守法,從不違紀違規行事,決不多收一分錢。為了杜絕偽劣藥品,他堅持購進的藥品一定要是通過了藥檢部門檢驗的藥品。由於他嚴守規章,嚴格把關,幾十年中,他在使用和銷售藥品的過程中,從未出現過質量安全事故,在歷次衛部門的檢查中,均未出現過問題。

  社會的發展進步,給基層醫務人員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他對此有深刻的認識。他說:我的工作能取得些許成績,靠的是黨和政府的領導,上級衛生部門和地方幹群的支援,多為國家出點力,為群眾辦點實事是應該的。他並著手培養接力人,為醫衛事業的興旺注入新的活力,為迎接農村合作醫療事業新一輪挑戰作好充分準備。

  “塔高根於基”,雖然在基層醫院不能成為一名高新知識領域中的醫務塔尖精英,雖然他平凡的像一滴水,但鄉親的需要,基層醫院的需求,他的人生追求將根植於此。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蹟5

  劉祥男40歲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現任赤城縣中醫院副院長。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骨傷科臨床工作,是赤城中醫院骨科學術帶頭人。

  勤於學習,醫術日精

  1996年本科五年畢業,當其他同學都選擇留在大城市時,他毅然決定回到自己的家鄉赤城。那時,赤城中醫院骨科是空白,1999年5月—2000年5月在天津中醫學院一附院骨科進修1年。為了充分利用時間,在進修期間能汲取最大量的知識,他每天晚上騎車十多里地到天津醫院復位室學習骨折脫位的手法閉合復位,一個夜班之後,早晨再騎車去中醫學院一附院上白班,雖然很辛苦,但每晚十多例骨折整復的學習機會,使他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從頭到腳人體每一處骨折的整復手法一一記在心裡。學習結束回到本院後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臨床實踐,運用小夾板治療四肢閉合骨折,患者痛苦小,費用低,術後功能恢復好。並逐漸總結出一套治療治療骨科常見病的綜合療法。該法包括推拿、牽引、烤電、小針刀、中藥外敷內服,為我縣許多多年的腰椎病、頸椎病、膝關節患者解除了痛苦,在當地和周邊地區群眾中建立起很

  高的信譽。為了全方位運用各種手段為患者治療,又師從於我國骨科前輩王家鼎教授一年半,到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骨科深造半年,使他的骨科疾病的診斷及手術技術大幅提高,逐漸成長為赤城縣一名優秀的骨科醫師,中醫院骨科學術帶頭人。聯合張家口第二醫院骨科為中醫院帶出了一批骨科技術人員,使骨科成為中醫院重點學科,開展四肢創傷骨折內固定手術,並完成赤城縣第一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2009年該科被確立為河北省農村中醫骨傷科專科重點建設科室。

  深入科研,敢於創新

  他在診療工作中理論聯絡實際,不斷從實踐中總結創造,在繼承傳統治療方法基礎上自己摸索出一種獨特的治療手段——劉氏指標療法。指標療法在我國流傳已久,但近三十年來,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及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各種現代化診斷、治療裝置的廣泛應用,臨床治療越來越單純依賴藥物與手術,學術界對於一些傳統治療方法逐漸邊緣化。這樣,患者就診費用越來越高,藥物毒、副作用發生的事件越來越多。同時還有些患者恐懼手術、穿刺等各種有創治療,使一些臨床大夫束手無策。頸椎病、腰椎病、急性腰扭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及部位軟組織損傷是中醫骨傷科常見病,幾乎佔骨科門診量的80%,其中絕大部分都具備非手術治療指徵,但治療起來病程長,保守治療需

  要多元化的治療手段。針灸與推拿手法作為主要治療手段,其療效已被廣泛認可。然而一些患者(尤其女性患者和兒童)素來懼針,不敢接受針灸治療。他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治療各種疾病多配合指標療法,有些單純使用指標,均取得滿意療效。為進一步系統、規範的研究指標療法在骨傷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與規範,2008年申請科研課題“針療法在骨傷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與規範”,2009年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批為指導性科研計劃專案。在他的主持下,課題組成員客服了條件與經驗的不足,使課題研究按期完成,達到了預期目標,並發表相關論文三篇。經專家組鑑定,認定該研究成果在國內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具有同領域領先水平,2012年6月,獲省科技廳頒發的科技成果證書。他工作中勤于思考、不斷探索歸納,撰寫學術論文6篇,其中發表於國家級核心期刊。

  勤修醫德、無私奉獻

  自2005年8月起擔任赤城縣業務副院長,一貫以身作則、高度負責、任勞任怨、敢於承擔責任。堅持每個工作日出門診,手術、查房等臨床工作不放鬆。2003年“非典”來襲,北京、廣州大量病例病重死亡,全民設防。醫院自然是第一道防線,每天接觸大量患者並負責發熱篩查。雖然醫院自制了防護服,但是作為醫生我們知道這種所謂“防護服”,其實根本起不到隔離病毒的作用,當面對感染或死亡的危險時一線醫生其實是用生命去博弈。縣裡成立抗擊非典搶救小組,報名時他曾經猶豫過,對自己到最前沿最危險的地方去他從不猶豫,因為他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的時候就註定要做人民生命的守護者,哪怕有再多的危險。但是當時他的女兒才剛剛出生1個月,他怕把病毒帶回家,傳染給沒有任何免疫力的女兒,所以他猶豫了。但最後他堅決的報了名,並擔任中醫院第一梯隊隊員。他的選擇是:放棄回家見女兒,直到抗擊非典勝利,一個人承擔所有的危險。2007年6月的一天,一輛裝滿液態氯的大罐車在我縣境內炭窯溝梁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卡車傾覆,罐內氯氣洩漏,司機及一名跟車人員生死不明。中醫院接到急診電話後,他作為急救小組組長,立刻組織人員隨救護車抵達現場。距離現場還有4、5百米時就聞到刺鼻的氯氣味,消防人員已經將周圍人員疏散,在距離現場大約1百米的地方几乎就無法呼吸,戴著防毒面罩仍然被嗆得鼻涕眼淚直流。當得知還有1人在事故現場未被救出生死不明,需要馬上搶救時,邊上有人說:“下面毒氣太濃,下去弄不好就得燻死,給多少錢也不能去”。他說:“只要有需要,我去,這是我們的責任。”最後,他帶領另一位急救人員衝進高濃度毒氣裡面將傷者抬了出來。每次有類似這樣的場面,他總是衝在最前面,把危險留給自己。他用自己的實踐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的內涵——奉獻。做一名好醫生,要做到德才兼備而且是以德為先。在治療過程中,不

  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不管是領導幹部還是普通百姓以至於乞丐,他都一視同仁,根據病情需要診治。因為許多骨科疾病都和生活習慣有關,而最後恢復的情況也和功能鍛鍊有很大關係,所以治療中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向病人及家屬講解護理要點。他經常對學生們說,我們治療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單獨的器官。因此我們不僅要接好患者的骨頭,更要讓患者擁有好的功能,如果功能不行,骨頭長得再好也是失敗的。所以治療前確定治療方案時,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及治療後的功能鍛鍊他始終貫穿這一思想。為了減輕患者負擔,一般他都會盡量少做裝置檢查,多做親手查體。一位患者說“我的膝關節炎疼痛,在北京、張家口大小醫院花了7、8千也沒看出什麼病,還一天比一天重,沒想到在中醫院花了2百來塊錢就看好了。”還有患者說“在劉大夫這裡看病,看完了清清楚楚,不像在別處,沒和大夫說兩句話呢就看完了,花了好多錢也沒搞清楚自己是什麼病該怎麼治。”就這樣透過一點一滴,一言一行良好的口碑在患者中樹立起來。現在,在縣城及周圍鄉鎮的百姓中許多人都知道在赤城中醫院有一位年輕的骨科大夫看病看得準而且態度好。在中醫院劉祥同志也成為年輕醫生的楷模。2010年度被評為縣級“優秀共產黨員”,2011年被評為“赤城縣十大傑出青年”。06至12年度連續七年專業技術考核為優秀。

  面對發展中的赤城縣中醫院,他深刻體會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在無止境的追求中,最大的樂趣在“救死扶傷”中,最大的價值在無私奉獻中。他堅信他所選擇的路子是正確的,所從事的職業是光榮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他說,今後,他將更加虛心地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工作,以開創性的工作回報黨,回報人民,努力為赤城人民的醫療衛生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生。

【最美基層醫務工作者事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