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新材料> 最美醫師主要事蹟

最美醫師主要事蹟

最美醫師主要事蹟1500字(精選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蹟吧,事蹟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蹟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美醫師主要事蹟1500字(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美醫師主要事蹟1

  第一次知道王忠誠院士還是我大學三年級在醫院神經外科實習的時候,那時帶教老師經常給我們講述一些神經外科界醫學前輩的事蹟,其中最常提起的就是王忠誠院士,在那個時候我就經常被王忠誠院士的大醫品德、精湛醫術、不畏艱難和堅持創新精神所打動,由此他成了我心中的偶像、努力奮鬥的目標,與此同時我也喜歡上了神經外科這個“萬丈深淵走鋼絲”的專業。

  “要多為病人著想,像愛護親人一樣愛護病人。”這是王忠誠院士常掛在嘴邊的話。每次手術後,他總是不放心,總想去看看,或者打電話詢問病人的康復情況。從事神經外科50多年來,他救回了不計其數的原本已奄奄一息、半身不遂的病人,但他常淡淡地說:“沒什麼,救死扶傷就是醫生的天職。”他還強調,對於醫生而言,一重技術,二重品質,“沒有好的醫德,再好的醫術也發揮不出來。”

  雖然王忠誠院士已經84歲高齡,但只要需要,他仍然堅持為重症疑難病人會診,堅持在手術檯前督陣,在天壇醫院神經外科的病房樓層,人們幾乎天天能看到這位滿頭銀髮老人穿著白大褂的身影。這份堅持來自於王忠誠院士一直以來的夢想“讓中國的神經外科躋身於世界之林”。2001年,王忠誠院士獲得了世界神經外科“最高榮譽獎章”,他使中國的神經外科在世界醫學之林挺起了脊樑。目前,王忠誠院士是世界上唯一完成開顱手術上萬例的人,至今仍是世界神經外科手術歷史上5項世界紀錄的保持者。王忠誠院士說:“如果我算是站在神經外科金字塔塔尖的話,真希望有人能超越我,而且最好是中國人!”深刻蘊藏著他對我們神經外科後輩人的期望。

  王忠誠院士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無怨無悔,不顧個人安危,只求搶救生命,不僅成為人所景仰的名醫大家,也培養了一大批德藝雙馨的醫學人才,將我國神經外科帶上了國際醫學的最高殿堂。在他的帶領下,以神經外科為重點的北京天壇醫院目前已發展為世界三大神經外科研究中心之一和亞洲最大的神經外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基地,先後為全國培養了2500多名神經外科醫生,許多人如今已是當地的學科帶頭人。王忠誠院士總是對他的學生說:“拿起手術刀,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千萬不要去割斷與人民的感情。”

  病人來到醫院就醫,說明病人對這個醫院這個醫生的信任,才會把生命託付給我們,這是一種讓人感動的信任,我們作為醫生一定要用自己所學讓這種信任得到最好的回報。他的諄諄教導與他的學生們產生共鳴,培養了大批推動我國神經外科發展的專家學者。 王忠誠院士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他兢兢業業和忘我的醫德精神讓我得到了深刻的教育,領會到醫患關係中,貢獻精神是不可少的,唯有將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把專業技術的作用發揮出來,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提高。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努力地透過學習,提高技術,在崇高的醫德精神的指引下,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為患者解除病痛。王忠誠院士是我奮鬥的目標,向王忠誠院士學習,學習他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高貴品質;學習他敢為人先,勇於攀登醫學高峰的創新精神;學習他恪盡職守,視病人為親人,維護醫學聖潔的大醫品德;學習他甘為人梯,不遺餘力培育人才的高尚風範。透過學習王忠誠院士的先進事蹟,弘揚王忠誠院士的崇高精神,使我自身經歷了一次高尚

  醫德的洗禮。“牢固掌握專業相關知識,努力探索勇於創新”成了我學習的目標,“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儘自己所能解除每一個患者的病痛”是我工作的追求。作為一個即將步入神經外科臨床工作的學生來說,瞭解王忠誠院士的先進事蹟對我以後的學習工作至關重要,他不僅為我指明瞭在以後學習工作中前進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進一步塑造了我的醫德觀念,在內心深處推動了我從事神經外科臨床工作的積極性。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我會謹記王忠誠院士對我們後輩人的教誨,為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推動我國神經外科事業的全面發展儘自己的全部力量。

  最美醫師主要事蹟2

  撐起母嬰健康晴空的白衣天使——記婦產科醫生潘秀枝

  1996年7月,從內蒙古醫學院畢業後,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她放棄了在大醫院工作的機會,帶著內蒙古人的熱情、直爽、善良,不遠千里隨著丈夫來到淮陰這片熱土上,並很快克服因異地生活而語言不通的不便,投入到一個極其偏僻的鄉鎮衛生院婦產科工作中去。工作的十幾年來,曾多次獲得過先進工作者、區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區衛生系統醫德醫風標兵等榮譽。她用平凡的事蹟詮釋了一名白衣天使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全部;她就是南陳集中心衛生院婦產科醫生——潘秀枝

  因為熱愛所以無比執著

  現今社會生活和工作壓力大,尤其是從事繁重且高風險工作的醫務人員,當別人發牢騷或吐苦水的時候,同樣身處“高壓鍋”的潘醫生卻依然淡定從容。在潘醫生看來,工作中總會免不了有些辛苦、委屈,但歡樂和笑聲卻是她看重的,尤其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她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最感神聖和喜悅的事情。潘秀枝清楚的記得,那是一個難忘的夜晚,正在晚查房的她,突然聽見走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憑著職業的敏感,她奪門而出,迅速跑到跟前,映入眼簾的是一位被家屬抬著的滿臉、滿身血汙的孕婦,就聽家屬大聲哭喊:“醫生,救命啊,我家兒媳婦羊角風發了啊!”。她不顧汙血染到身上,跪伏在孕婦身旁,經過詢問和詳細檢查,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她,迅速判斷出孕婦是“子癇合併胎盤早剝”。生命危急,時間緊迫,她立即向產婦家屬交待了病情的嚴重性,同時用電話緊急“拽”醒備班的手術護士、麻醉師……,一個科室迅速被調動了起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戰役”就此打響,經過爭分奪秒的搶救,最終母子平安。“熱愛這份工作是我堅持下去的理由,雖然忙碌、雖然辛苦,但當看到產婦生產後舒展的眉頭、一個個呱呱落地的小生命和病人家屬微笑的臉龐,心裡就特別甜,特別有成就感,所有的辛苦好像瞬間被抽走了。”潘秀枝常常笑著與人說。

  醫德高尚治病順帶濟貧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潘秀枝便以此作為道德上的追求。時至今日,她也記不得有多少質樸的患者或家屬拿著“紅包”或農產品感謝她,而她總是婉言謝絕。不僅如此,還會自掏腰包,幫助一時拿不出醫藥費的患者先墊付上醫藥費。20xx年3月份的一天,一位產婦需要住院分娩;由於家屬來得匆忙沒有帶夠醫藥費,正好被潘醫生撞見,她二話沒說,當即掏出400元幫其墊付了住院費,解了家屬的燃眉之急。這樣的事情很多,她自己都不記得給病人墊過多少次醫藥費了,有的人忍不住會問:

  “你不怕他們借錢不還或忘記還嗎?”而她總是大方的說:“那就當是濟貧吧。”這就是潘秀枝,樂觀而快樂,大方而坦然。

  內外兼修工作家庭不誤

  “一個醫師何時能休息是由病人的病情決定的,”潘秀枝說。工作繁忙的她常常處於24小時待命狀態,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通宵達旦也是常有的事。對於一個女人來說,似乎家庭和事業就像“魚”和“熊掌”一樣不可兼得。但是,雖然工作異常繁忙,潘秀枝還是盡心盡力兼顧好家庭。潘秀枝的婆婆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她就每天早上做好一天的飯菜,留著丈夫下班回來熱著一起吃。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到婆婆身邊問長問短、擦洗身體,不怕髒、不怕累。潘秀枝的兒子今年正逢高三,關鍵時刻,怕兒子在學校營養跟不上,影響學習,她就湊空做些營養餐遞給兒子補充營養。懂事的兒子十分理解母親的工作,優異的成績也讓潘秀枝心裡感到莫大的安慰。在別人眼中,在醫院,潘秀枝是個好醫生;在家裡,潘秀枝更是一個好兒媳、好妻子、好媽媽。她崇尚一種海一樣深的情感、天一樣闊的人生態度,因此她自然取得了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和諧。

  “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有個夢想,二是實現自己的夢想”。在潘秀枝的心中,從事婦產科行業就是她的夢想。從一個對社會充滿憧憬的少女到自己的子女即將長大成人,面對彈指已逝的青春年華,她始終選擇默默地奉獻著。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她所做的是那樣樸實無華,但點點滴滴卻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最美醫師主要事蹟3

  有一種追求,看似平凡無奇,它卻成就著不凡的業績;有一種追求,看似樸實無華,它卻輝煌著一個人的一生,那就是:熱愛中醫,甘於奉獻。作為一名40歲左右中醫門診醫生,他看上去還那麼年輕,但是他的中藥卻是遠近聞名,他就是中醫院醫生周道春。

  說到中醫中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人們印象中中醫中藥在養生保健方面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治病救人方面似乎西醫要來得快些。但是前不久因為一些事,讓人著實領教到中醫中藥的神奇,也讓筆者真正近距離認識了周醫生。一位朋友長期從事伏案工作,因為頸椎病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她原本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長期吃激素類藥物,西藥這方面是不能考慮了,很多理療專案也不能做,除了針灸。無奈神經壓迫症狀太嚴重了,而且朋友也不能耐受針炙,治療效果自然不明顯,症狀越發嚴重。她讓筆者帶她找周道春醫生看看,據說這位醫生素有“周半仙”之稱。筆者以前只是聽說,從沒接觸過周醫生,礙於朋友請求,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到了周醫生。雖然中藥沒有副作用適合養生保健,但是在治病除痛方面筆者還是側重於西醫。看了檢查單,周醫生詳細四診之後開了五副中藥,筆者看了下也就幾味中藥,也沒開西藥。他只是將中藥煎服法詳細告知患者,先吃吃看吧,不行再想其它辦法吧!這是周醫生的原話。老實說,當時也就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所謂病急亂投醫,筆者只是希望能幫朋友做些事,至於效果自然要看吃藥後才能確定。在陪朋友就診全過程裡,至始至終周醫生都是面帶微笑心平氣和,這樣的醫生有時本身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朋友回家就開始煎中藥喝,第一天沒有什麼變化,到第三天早晨打電話給筆者,電話那頭她興奮告訴筆者,感覺疼痛好些了,上肢能抬高而且好像也沒有之前那樣僵硬了。筆者聽了之後心裡還是有點犯嘀咕,就幾味中藥,有那麼神奇嘛?朋友吃了五副中藥之後,迫不及待的讓筆者帶她再去找周醫生,去時病人很多,就陪朋友在一邊等,一邊看他給病人看病。周醫生看病那才叫四平八穩,無論病人如何多,始終堅持認真耐心,有時候遇到老人家,看上去狀態不好的,都是親自攙扶病人就座。後來聽朋友說她又去複診幾次,最後一次去時,周醫生說不用吃藥了,只要按照他教的方法堅持頸部活動就可以了。至今朋友頸椎病沒再復發過。

  也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次筆者先生同事到他辦公室玩,談及臉上患有激素性皮炎痛苦不堪,西藥是不敢吃也不能塗,但是臉部癢痛症狀卻很明顯。曾經如花似玉容顏現在變得紅一塊白一塊的,到了夏季更是痛苦不堪。之前看了不少地方始終不見效果,先生就建議她試試吃中藥調理,反正中藥也沒多少副作用,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實。如果說上次筆者是半信半疑,這次找周醫生則有點想挑戰的意思。周醫生在詳細四診之後還是隻開五副中藥,依然謙遜地說回家吃吃看吧,如果感覺皮膚不痛不癢症狀好些就再來。幾天過去沒有接到電話複診,想必這中藥也沒有那麼神奇,也就沒再多問。沒想到後來筆者先生告訴她說同事吃了中藥效果很好,臉部感覺舒服多了,因為不好意思麻煩筆者,她自己找周醫生又開了中藥,還一直在吃呢。為了美她打算堅持吃一段時間中藥,最重要的是她從周醫生那裡懂得一個道理,像她這樣的皮膚毛病更多的需要內調而非外治。這以後遇到難纏的問題都喜歡讓病人找周醫生,他都是隻開五劑中藥先吃吃看,這句話已成了他謙虛待人的口頭禪。

  作為一名醫生,他總是從病人的角度出發,理解病人的困難,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盡力讓病人少花錢看好病,能用中藥解決的儘量不開西藥,能不用檢查的就不檢查。在病人當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病人之間口口相傳,慕名前來的病人越來越多,以至於他每天都不能按時下班,有時候病人實在太多了,就讓家人將飯送到單位,簡單吃點再接著看病人。因為有很多病人很多來自農村,難得上來看病,不忍心讓病人等太久。即使節假日休息,只要有病人打電話,他就到醫院來上班。他經常說的一句話:“生病也不能分節假日,人家也是沒辦法。”樸實的話語裡透露出周醫生滿滿的責任心和愛心。

  最美醫師主要事蹟4

  由於組織的信任和關心,我被調到剛剛成立的維揚區疾控中心工作。7年多來,我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實際行動忠實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工作,兢兢業業奮鬥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一線。以保護廣大群眾身體健康為己任,以較強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事業心和求實創新精神,忠實履行一名疾控人員的工作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一定的成績,在默默無私的奉獻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20XX年,我被單位評為優秀醫生光榮稱號。

  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始終保持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

  一直以來,我始終堅持政治理論的學習,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實際工作忠實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我始終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嚴格要求自己,保持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忠實履行工作職責,並得到了服務物件的稱讚。作為傳防科副科長,我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在科內起到網模範帶頭作用,盡心竭力帶領和團結同事做好各項工作。

  二、勤奮好學精益求精始終保持不斷進取的學風

  多年來,我始終堅持把業務學習與工作實踐相結合,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實踐所學的知識。利用業餘時間,透過自身的不懈努力,獲得了江蘇職工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大專學歷,並取得了疾病控制中級職稱。作為一名疾控技術人員,我利用培訓、自學等多種形式和途徑不斷豐富、更新自身的業務知識,來應對日新月異的疾控工作。透過自學、摸索,我掌握了網路的一些基本知識,在領導的信任下,我兼任單位的網路管理員。單位的電腦、網路出了故障,我總是隨叫隨到,不辭辛苦,盡力幫助解決。

  三、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始終奮鬥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一線

  作為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工作的業務骨幹,我始終戰鬥在疾控工作的第一線。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疾控中心任務重,人員少,我所分管的工作專案多,要求高。把領導分配的所有工作當作對自己的信任,考驗和鍛鍊,盡職盡責,加班加點,努力使各項工作爭先創優。遇到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暴發疫情時,我總是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及時調查事件的原因,採取有效措施,把疫情撲滅在萌芽狀態。在那場抗擊“非典”鬥爭中,我舍小家顧大家,把不滿4歲的兒子送回了老家,以解決我工作的`後顧之憂。作為疫情現場處置人員,我總是不顧個人安危,主動要求深入現場,參與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處置,為我區抗擊“非典”鬥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始終把關心艾滋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放在首位,以疾控工作者崇高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主動去貼近他們。面對患者的心理問題,及時與他們溝通,使他們進一步瞭解自己的病情,消除對疾病的擔憂與懼怕,使患者從痛苦和沮喪中擺脫出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給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愛,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我主動承擔責任,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經驗,指導基層單位開展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被揚州市衛生局授予結核病防治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今年4月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肆虐全球,我認真做好應對疫情的準備工作,參加多次的業務培訓和演練。每當接到疫情命令時,我作為一線應急隊員,首當其衝趕到現場開展工作。我想,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總之,在組織的關懷下,在領導的幫助下和同事的支援下,我在我熱愛的疾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成績面前,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和壓力,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紮紮實實,無怨無悔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崇高而平凡的疾控事業中,做一個守護人們健康的忠實衛士。

  最美醫師主要事蹟5

  他是一名急診科大夫,肩負著‘白衣天使’的崇高使命,恪守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宗旨原則,行使著讓患者滿意的行為準則,堅守著準確及時診斷的職業追求。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無私地,對此付出堅信的努力和汗水。

  作為一名黨員始終不忘黨的宗旨原則,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履行著一個黨員的錚錚誓言。在平日裡,他愛崗敬業,恪守職業操守。從未收過病人紅包,從不向病人索要卡要,始終保持著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謹記職責要求,救死扶傷的形象。

  二零xx年突如其來的非典期間,他響應組織的調配參與到第一線,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完全清楚地知道工作的風險,但他沒有推脫。每天檢查一百多人次,到晚上兩腿腫脹難忍,然而他沒有放棄一個病人,堅持每天工作。在禽流感期間他又投入到第一線。在二零xx年冬天的一個夜裡,水面已結了一層冰,120接到急救電話說:一小夥跳下河畔,趕到現場是隔著河,母親喊著救命,夜深人靜找不到路,情急之下他和護士趟河過,也不知水有多深,更過不了水的寒冷刺骨,水満過了膝蓋又滿過腰,就這樣把病人從對岸抬了過來。贏得了搶救時間。

  又是二零xx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凌晨四點多,120接到求救電話,第一隊人馬走錯了路,他是第二隊出發,當到現場又是兩名小夥子跳下河涯還是找不到過河的路,他們的同伴跪在對岸求救人,時間就是生命,一分一秒也耽擱不的。他從河牆上溜了下去,這一下去褲子扯了個大口子,屁股也摔的痠痛,那能過得了,還是過河救人,把病人接回來,天已矇矇亮。他這才發現冷,他拖著溼淋淋的衣服,腿麻木了,冬天的水是那麼的刺骨,牙齒上下打個不停,回到家鑽進被窩好長時間腿暖不下。這樣一次又一次,他的腿已落下風溼。在急診科工作,難免有危險,曾經兩次在急救的途中,車禍受過傷,身體上留下許多傷疤。二零xx年九月十五日在急救途中,救護車和一輛機動三輪車相撞,由於慣性作用,他一頭頂破了擋風玻璃,造成顱腦損傷住院一個月。然而車禍沒嚇到他,痊癒後他又回到工作崗位上。

  二零xx年五月十五日又是在急救途中,救護車和一輛小轎車相撞,救護車摔出三十八米遠,連打幾個滾,當時他什麼也不知道了,醒來後遍體鱗傷,造成二次顱腦損傷,至今他還頭痛頭暈,記憶力下降,失眠,健忘。他多麼渴望回到工作崗位。

  作為一名普通醫務工作者從事著平凡工作三十餘載的從醫生涯,無驚人的壯舉,也沒有耀眼的光環,唯有一份執著,僅有一份追求,那就是踏踏實實做人,端端正正行醫,讓病人早日掙脫病魔的困擾,還他們一個健康的體魂,讓他們再次擁有陽關燦爛的一片晴空。他沒有老師那樣的桃李滿天下的驕傲,也沒有明星那樣頭頂光環的榮耀,有著日復一日單調枯燥的工作,有時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吃飯沒規律,甚至雙休日也在加班,經常遠離節假日的歡聲笑語,少了與家人相伴,多了一份對病人的堅守。

  從醫以來他一直堅持在第一線,數年如一日,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隨叫隨到,從不推諉,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醫療事業是一項技術很強的工作,只憑一顆善良的心是不能實現救死扶傷的,擁有精湛的醫術才是病人的福音。從醫以來,他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持之以恆地鑽研專業知識。經過多年的醫學基礎理論學習實踐,在中國現代醫藥衛生研究進展上先後發表了論文《腎病綜合證臨床診斷及治療要點》,《中西醫結合治療乙型肝炎的體會》,優秀論文《中西醫治療精神疾病》。他曾今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最美醫師主要事蹟6

  “病房勤巡視,心繫傷病員,每逢手術日,臨床遇危難,如履薄冰上,如臨深淵間,直至病情穩,心中始得安”,這就是葛寶豐。

  葛老由於對工作認真,醫療中很少發生問題,對發生的問題能很好地總結教訓,在他的詩文中有這樣的語句:“昔在南昌時,我為住院醫,袁家有幼兒,右膝患癆疾,久治不能愈,為其截肢體,不知除病骨,關節融為一,其姊守床旁,無語常哭泣”。“村女下肢痛,脛骨新生物,病理做活檢,診斷骨肉瘤,瘤生脛骨幹,邊緣甚清晰,骨膜無反應,周圍未波及,多為良性灶,不做細分析,只憑顯微鏡,截去一肢體”。“為此二三事,鬱郁數十年,一上我心頭,徹夜不入眠,良醫如良相,庸醫致疾殘,終生引為憾,心靈受責遣,教學帶徒弟,術業貴以專,德才相併重,兩者須得兼”。一個醫生的責任感,老知識分子的拳拳之心躍然紙上。葛老在科研工作選題時總是以根據臨床需要為目的,從不因為取得某項資料而在病人身上進行不必要的、增加痛苦的檢查或治療。一位甘肅籍農民大腿負重傷,總動脈血管下的股動脈徹底斷開,望著這位農民兄弟的傷口,心裡發顫:一個農民,不能沒有這條腿。為了盡力挽回這條腿,葛老用異體血管,連線這位農民兄弟斷裂的血管,一條無望行走的腿恢復了功能。葛老很高興,決心把這項課題繼續研究下去。他開始收集資料,跟蹤調查,並建立了專項研究檔案。漸漸地,這項研究課題“開花結果”的時機成熟了。最後一步,要對這位農民進行動脈穿刺,提取有關資料。那位樸實的農民兄弟一口答應,然而葛老的心卻變沉重了:這位農民兄弟年事已高,穿刺一旦發生意外,很可能因動脈穿刺失敗使他再歸殘疾人的行列。最終,葛老毅然放棄了這項極有希望獲得大獎的研究。 提起這“功虧一簣”的研究,醫學研究是為了更好地給人治病。脫離了這個前提,研究成果再多,也不是一名稱職的醫生。

  一位女性患者住到了骨科,需要實施淋巴管靜脈吻合術。 這個手術機會,葛老已整整等了15年。葛老在中國率先完成淋巴管再生研究。這個手術做成功了,將填補中國淋巴管顯微外科技術的空白。可是,劉興炎醫生說啥也沒想到,葛老把這個手術機會讓給了他。這一年,葛老57歲,劉興炎27歲。 就是這個在醫學界產生轟動效應的手術,奠定了劉興炎攀登醫學高峰的第一塊基石。如今,他已經是“全軍科技重大貢獻獎”和“中國首屆百名優秀醫生獎 ”獲得者。關鍵時候把年輕人推上手術檯,在葛老身上還有許多佳話。

  葛老治學嚴謹,以身作則,對下級醫生要求嚴格,但當他們掌握了一項技術後,即使其充當術者,而自己充當助手,或在手術檯前注視指導,做到放手而不放任。病例討論會、讀書報告會不曾間斷,甘當人梯,使骨科專業後繼有人,一代勝似一代。對一個人來說,根就是理想、信念、品格、情操。面對葛寶豐這棵“醫學大樹”,同樣可以發現,他不僅有令世人矚目的豐碩科研成果,而且有捨棄一己功名、甘為人梯的精神;他那救死扶傷、毫無私心的高尚醫德,同樣也是光照世人。 面對葛寶豐這棵“醫學大樹”,作為新一代的醫學工作者應該想一想,在渴望成才,走向成功的路上,怎樣學習他可貴的、無私的、孜孜以求的高貴品質。

  古人云:“醫者父母心”,說的是醫者要具有父母般仁愛之心。反觀現在的醫患關係,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雖不至於是敵對關係,但其緊張程度可見一斑,當我們在抱怨患者不尊重,社會不理解的時候;作為醫者的我們,又有誰能真正站在患者角度設身處地得為患者著想,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三個一切”呢?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需要我們每個醫務人員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以實際行動贏得患者的尊重、社會的理解。

【最美醫師主要事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