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新材料>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蹟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蹟屬於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擬起事蹟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身邊好人好事事蹟,歡迎大家分享。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1

  在xx街道xx社群有這樣兩個家庭,一個是純樸善良的特困戶趙家,一個是雙目視力差、年老行動不便的譚老人的家。他們雖然只是簡單的鄰里關係,但自從譚文晃老人行動不便後,趙便主動擔負起照顧老人的職責。多年如一日、無微不至地照顧老人的義舉在xx社群傳為佳話。

  女姨退休後與兒子居住在xx社群兆戈裡16號,兒子患有精神病,一家就靠社群救濟金和合作社每月200元的退休金維持生活。譚伯是居住在河邊的獨居老人,早年與子女的關係不融洽,子女都很少回家探望老人,只是提供生活費。前些年,老人還能自己料理起居飲食,但隨著年事增高,行動不便,外出有一定的困難。20xx年初開始,女姨每天早上都會幫老人買好菜並整理好,老人只需按一下電飯煲的按鈕就能煮飯;閒時經常到老人家幫忙做家務,陪老人聊家常;由於老人居住在河邊,每逢下大雨,家裡就有水浸的危險,一到雨期,女姨便會到老人的家裡幫忙排水,確保老人安全;當老人有病的時候,女姨及時通知社群或老人的子女,讓老人得到適當的料理;每

  逢節日,女姨都會為老人送上應節食品,讓老人感受到濃濃的鄰里情。

  許多人都會問女姨:“你自己也是特困戶,為什麼能夠這樣為老人付出呢?”女姨回答:“千金難買鄰里情啊,生活的困難反而讓我更加堅定了幫助老人的決心,因為困難人家更能體會老人生活上的困難。每個人都盼望有個好鄰居,首先自己應先成為一個好鄰居,一幢樓房也好,一個社群也罷,人們住在一起其實就是一種緣分,平時就應該互相關愛,急時彼此照應。”多麼樸實的回答,折射出一個普通婦女的感人形象。

  我們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像女姨這樣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平凡的家庭、平凡的事蹟、平凡的感情,卻在默默付出的點點滴滴中給我們帶來了希望,這些無數的小點滴匯聚成一個個文明、和諧、溫馨的大音符,演奏出江門文明和諧的音樂篇章。而正是這一個個的文明人、一件件的文明事,讓江門這座城市變得更文明、更和諧、更溫馨、更幸福!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2

  楊德品,男,漢族,家住施甸縣老麥鄉楊柳村寺後組。一個沒有上過一天學的52歲盲人,眼睛裡只有黑色,面對重重困境,他卻依然昂首闊步,微笑著面對生活,勇敢地肩負著家庭的重擔,在黑暗中用超出血緣的孝愛親情書寫著人性光輝。

  八個月大,從壩區到山區

  1963年4月,楊德品出生在由旺鎮木蘭村的一戶普通人家,12月的一天,家裡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他們正是老麥鄉楊柳村寺後組楊水榮、餘正英夫婦,由於夫婦倆先前生過幾個孩子沒到一歲就都夭折了,所以這次來目的是領養楊德品。就這樣,八個月大的楊德品被養父養母帶到了新家。

  八歲患眼疾,雙目失明

  一轉眼,楊德品來到新家已有八年,雖然當時的家庭生活是苦了些,但是楊德品八年的童年生活還算開心。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天,楊德品對父母說他眼睛痛,父母當時就急了,連忙把他送到大隊聯合診所找醫生看,由於當時醫療條件太差,醫生看了之後也沒說出導致眼痛的具體原因,父母只好帶著楊德品回家了。回到家後,楊德品整整睡了五天,第五天的一個早晨,睜開眼睛,突然眼前一片黑暗,父母這才發現,這個可憐的孩子雙目失明瞭。雖然到了上學年齡,可是由於雙目失明,當同齡人都開心上學時,楊德品就只能在家裡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楊德品一天天長大,到了婚嫁年齡,可是像這樣一位盲人且家庭困難,又有誰家的姑娘願意嫁給他呢?所以,至今楊德品還是孤身一人。他總說,上天還是對他好的,雖然眼睛瞎了,卻讓他健康地活著。

  母親摔跤變癱,失去生活一大支柱

  母親是家庭生活的一大支柱,20xx年的一天,家裡沒有做飯的柴火了,楊德品當時83歲的老母親餘正英就揹著籃子到山上打算找些柴火回家做飯,由於年紀大了,在背柴火的過程中不小心傷到了腿,回到家又因下雨地面太滑,又在自家院場重重地摔了一跤,把髖關節給摔斷了。由於家裡太窮了,沒得到正規治療,從那時起,母親餘正英就再也沒有站起來過,由當時已經80歲的老父親楊水榮照顧,父親到地裡幹農活時,總會帶著楊德品去,指導他做些簡單的農活。雖然日子依然困苦,但是父子倆幹完農活回到家裡,看到母親總微笑著看著他們,他們的內心卻是快樂的。他總說:“聽見父母笑,我就開心了。”

  父親病逝,肩負起家庭重擔

  ,父親突然病逝,無疑給這個本來就困苦不堪的家庭雪上加霜。自父親去世後,楊德品就肩負起了家庭的重擔,家裡、家外、照顧母親都由他一個人打理。

  在村裡還沒有自來水的時候,楊德品常常在晚上12點以後去村裡的一口井裡挑水,從楊德品家到井邊必須經過一條進村公路,白天車多人多危險,所以楊德品只能選擇晚上去,常常摔得鼻青臉腫。母親見了每次都哭,母親說他愛笑,儘管摔得很疼,可是楊德品總會微笑著安慰她說:“媽,不疼,不疼。”

  提起幹農活,父親去世了,去地裡只能靠自己,所以楊德品只能在去地裡的路邊或是地邊放個石頭做記號,以防走錯。每逢雨水季節去地裡幹活,是最讓母親心疼的事。常常在地裡幹著活,突然就下起大雨,楊德品就只能站在地裡任雨淋,他也想找個避雨的地方,但是由於眼盲,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哪裡可以避雨。

  11月份,家裡沒做飯的柴火了,楊德品就到離家1公里的地裡去砍長在地邊3米多高的核桃樹。連爬了好多次都沒爬上去,楊德品就在樹幹上砍了好多階梯,最後才爬了上去。他一邊摸索著一邊砍,突然一不小心砍到了左腳的大拇指,由於眼睛看不到,他自己以為傷的不嚴重,所以還是堅持繼續砍餘下的樹枝。後來,有村民去地裡幹活,看到他在樹上,而且樹幹上和地上有好多血,就告訴他腳趾傷的很嚴重,他這才從樹上下來,去村衛生室包紮。在他腳受傷疼得厲害的時候,他也從未喊過一聲,在家裡,他依然像往常一樣,把每頓飯做好,端到母親床前。

  這次受傷後,母親很不放心兒子一個人去地裡,楊德品也擔心母親一個人在家裡,所以他們家的地上經常有這樣的場景:母親坐在田埂上或柴草垛上,陪著在地裡幹活的兒子說說話。幹完活,背上的母親再指引著兒子回家……

  村民們都很感動,經常替他到地裡幹農活,他也懂得知恩圖報,經常幫助鄰居做些輕巧的活,比如掰玉米、剝核桃。

  由於家裡太困難了,楊德品母子倆一年到頭捨不得吃一次肉,他在家邊的菜地裡種了些蔬菜,他說自己種的蔬菜就夠他們母子吃了。他在地裡種的兩畝玉米收成還不錯,打算養上幾隻雞,自己用石磨把玉米磨成面,等母雞下了蛋,再孵出些小雞。這樣,母親就能夠吃上雞蛋和雞肉了。

  遵從母親心願,放棄住進養老院

  鄰居們都說楊德品喜歡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他都從來不會對生活失去信心,始終保持微笑。

  楊德品母子雖然納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但生活起居困難的情況讓大家牽掛,民政、殘聯等部門也為他們安排了入住養老院,這樣母子倆的生活算是有了著落。可當把這個訊息告訴他們的時候,母親心裡卻不願意離開,她只想在這個生活了一輩子的家裡度過餘生。細心的楊德品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卻能感受到母親的焦慮,他不願母親為難,微笑地婉言謝絕了大家的關心。他說:我看不見,我媽就是我的眼睛;我媽走不了,我就是媽的雙腳;媽在哪裡,哪裡就是家;我在哪裡,都不會讓媽餓著,生活再難,也要笑眯眯地走下去……

  這個目不識丁的盲人,因為自強不息的精神,讓生命有了內涵;因為善良,讓歲月溫暖而綿長。孝,或許就是面對困境微笑前行的依靠!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3

  張德華,男,1960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下崗職工。20xx年4月—20xx年11月任路北區文化路街道山西南里社群黨總支書記。自20xx年4月從事社群工作以來,始終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一身正氣、一心向黨、一心為民的服務精神贏得了社群黨員、居民的讚譽。山西南里社群20xx年被評為市科學發展示範家庭模式推廣先進單位,20xx年獲路北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市文明社群,20xx年榮獲河北省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社群、河北省千萬婦女“爭創‘三新’大行動助力三年大變樣”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社群”。20xx年榮獲路北區“志願服務先進集體”。20xx年被評為“唐山市文明社群先進集體”。

  20xx年4月剛剛擔任山西南里社群黨總支書記的張德華就趕上社群2樓2門203室(原名宋秀珍)宋俠靜為兒子馮炳章(原名馮光)求學進京上訪,當得知這一情況立即向上級領導彙報,當晚10點30分驅車進京尋找母子二人。當看到宋大姐母子二人時心感震驚,心想母子倆跑這麼遠上訪一定有訴求,一定要幫助她們母子倆解決困難。於是他先安撫母子倆住進旅館,母子求學心情迫切不願意配合,就耐心細緻的和她們母子交談了解情況,當時可能沒得到母子的信任。談到凌晨3點20分母子倆執意要回唐,我左右為難、既考慮她們母子的安全、又不想讓母子倆花錢、又怕忙碌一天的司機連夜返唐路上出現事故。他百般勸阻母子倆就是不聽,最終走出了旅館。出於對母子的關心,他又立即和在唐社群工作人員聯絡,打探母子的訊息,次日8:00社群工作人員告知母子平安到家,才把懸著的心放下。

  從此他便以每月平均200元的方式進行幫扶,關注母子倆的生活和上學方面的事情,為了能讓馮炳章得到同齡孩子上學待遇,及時向上級領導反饋母親為兒子求學的願望,他多次結合有關部門和孩子應在的唐山市第十中校長範林清探討如何解決孩子入學問題。還透過個人的關係找唐山市教育局局長李全民,說明母子求學的渴望訴求、探討尋求解決辦法。經多方協調最終馮炳章返回盼望已久的學堂。母子求學的願望實現了,圓了孩子上學的夢。

  20xx年2月春節將至,身為社群書記的他,為關心母子倆的生活,多次入戶給母子倆送去衣物和慰問品。在一天晚上入戶時,正趕上正在學習的馮炳章給他開的門,當他走進屋內發現漆黑一片,原來孩子是點著蠟燭學習,孩子求學的過程是那麼的艱苦,在家裡學習環境又這麼差。他想不能因為沒電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因此親自聯絡供電等有關部門,研究解決供電的問題。原因是因為母子倆交不起電費被斷電,經核查拖欠電費687.9元。如恢復用電、電錶安裝費300元、預存電費200元,共需1187.9元才能恢復供電。他知道社群經濟緊張,但還必須解決母子倆用電問題,他從家中先拿來錢墊付了供電所需的金額,保障了母子的生活用電。光亮照亮她們的住所也照亮母子倆的心靈,同時也堅定了孩子對學習的信心,經過馮炳章的不斷努力,考上了唐山一中並當選了班長。

  在20xx年3月2日據居民反映母子倆很少出門,孩子也沒上學,他馬上帶領工作人員進行入戶瞭解情況,得知母子倆患感冒已有幾天了,母子倆萎縮在一個床上、蓋著厚厚的棉被,分別發燒38.7和39.5度,立即安排人員給母子倆買來暖壺和食品等生活用品,並讓會計拿來1000元作為購買藥品和食品的補助資金。

  在交談中他感覺室內有點涼,發現沒有供暖設施。經瞭解是因生活困難多年未交取暖費,暖氣片被供熱部門拆除。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保障孩子的健康、保障室內供暖正常。他結合供熱部門有關領導,根據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方法解決供暖問題。利用週日的時間親自找來安裝工人和部件、暖氣片等給母子倆解決了冬季供暖問題。

  20xx年8月8日上午宋俠靜、馮炳章母子來到了社群說:馮炳章高三年級的返校報到時間在8月10日,由於家庭困難交不起上學的各種費用,找到了他給予幫助解決,不然孩子面臨輟學。他知道孩子學習好、智商高,一但輟學結交社會閒雜人員,有可能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更大的危害。當時他就說:“你們娘倆放心,我盡最大努力和唐山一中校領導聯絡,哪怕我自己拿錢也一定讓孩子上學”。當天下午他聯絡派出所社群中隊長潘娜一同驅車趕往唐山一中找到學校領導,把馮炳章的家庭情況和在學校學習情況進行了結合,希望校領導考慮馮炳章好學上進的基礎上,能否在獎學金和減免學雜費等生活費補貼方面予以照顧。透過合理的建議協商,校領高度重視決定免減馮炳章在校的各種學雜費,並每月給500元補助作為生活費。

  8月9日下午5點20分,他去馮炳章家中告知馮炳章可以正常報到。母子倆百感交集的說:“剛才我們娘倆還說呢,張書記現在還沒有來,恐怕這學上不了了”。當馮炳章得知可以報到上學便暗下決心,絕不辜負大家希望,使學習的信心更加堅定,在馮炳章刻苦努力下考上了廣西大學,為了鼓勵孩子他給了1000元錢作為學費,圓了孩子的大學夢。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4

  他的名字叫侯明華,今年59歲,是陽泉市礦區馬家坪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主要負責平潭街西社群的日常警務,也就是咱們常說的“片警”。從警20多年來,他不僅僅是一位大家公認的好警察,還成了37位老人的“好兒子”,他看來,民警也好“片警”也罷,說到底都是給咱老百姓解難的人。

  老侯的一天是從平潭早市開始的,每一天早上他都會早早過來巡查治安,順便再買點菜,這些菜是買給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的。早市結束,街上的人漸漸少了,侯明華回到社群警務室,接待完辦事的居民後打了一個電話。

  中午下班,老侯沒有回家,而是來到離警務室不遠的一棟三層樓房,還沒上完樓梯,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5

  對隱患把關嚴

  6月,上萬名鐵路建設者集結在內蒙古額濟納至新疆哈密之間的大戈壁上,短短18個月,他們要在這“天上不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的生命禁區,修建延綿600多公里的鐵路。時間緊迫、任務艱鉅。剛剛被任命為安全質量部部長的王鎮一頭扎進大漠戈壁,沒日沒夜地忙碌在現場,不厭其煩地組織克缺,全力以赴盯控施工安全,決不放過絲毫安全隱患。

  一次,一個施工隊承建的15個涵洞基礎墊層厚度比標準少了幾毫米,施工負責人認為差得不多沒關係,而且戈壁灘上乾旱少雨,不會有問題。可王鎮不聽對方辯解,毫不留情地下發了處罰通知書,要求立即返工整改。還有一次,他在檢查中發現一個橋涵牆模板放偏了,現場十幾名施工人員都說看不出來。可王鎮卻偏不信,經過反覆測量確認,模板果然偏移了2毫米。由於王鎮工作精益求精、敢於較真碰硬,一些職工戲稱他為“黑臉包公”,後來這個綽號竟隨著一張張檢查通報傳遍了整個額哈線。

  在額哈鐵路建設期間,王鎮帶領安全質量部檢查發現各類安全質量問題12781個,下發檢查通報30餘份,因為個別嚴重問題,還給施工專案部上級單位發公函15次。

  對自己要求嚴

  “黑臉包公”王鎮不僅對工程質量要求嚴,對自己要求更嚴。工作中,他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常常廢寢忘食、通宵達旦,無怨無悔地付出著、奉獻著。

  去年10月,額哈鐵路進入收尾的關鍵時期,一場大雪卻不期而至,想到前期的問題整改肯定會受影響,當時身患重感冒的王鎮著急得整宿沒睡著覺。為了不給整體進度拖後腿,第二天天剛亮,他顧不上吃藥就到工地殺了個“回馬槍”,看看施工現場的情況。不料,許多人覺得天氣惡劣,理應進行休整,可王鎮卻毫不讓步,硬是“盯著”施工人員熬了個通宵把剩下的問題解決了。

  透過這件事情,王鎮意識到日常管理存在不規範問題。於是,在施工分析會上,作為領頭人的他做了檢查,主動承擔了責任,並在隨後幾天連續加班加點,帶領職工們制定出《冬季施工作業指導書》,規範了作業標準、明確了管理職責,使冬季施工更加安全有序、質量可控,受到了中國鐵路總公司和呼鐵局質量監督站的一致好評。

  對家庭虧欠多

  因為一心撲在施工現場,王鎮根本無暇顧及家庭,心中滿是對家人的愧疚。女兒去年剛滿13歲,正是最依賴父親的年齡,可連升學考試的時候都沒見到爸爸,一打電話就怪爸爸不回家;同為鐵路職工的妻子,工作雖然沒有丈夫那麼忙,但因年近50,工作和家庭一肩挑,已經明顯力不從心。為此,王鎮曾不知多少次對妻子說,等額哈鐵路通了車,就申請回呼和,把這些年欠娘倆的都補回來。可眼看著火車開進了茫茫戈壁,王鎮依然很少回家,因為他又要奔向新的戰場,對家人的承諾再次成為泡影。

  然而,對於王鎮來說,屢屢食言固然有愧家人,但一想到額哈鐵路將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大放異彩,他覺得心裡一陣陣溫暖。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6

  這個月是“雷鋒月”,雷鋒當年樂於助人的事蹟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這些年也激發了千千萬萬學雷鋒,做好事的熱潮,讓我不禁想起了身邊和我一組的四位同事,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雷鋒的影子。

  我們組史超哥是組長,組員是我,王利軍和彭姐。我們這個月有幸分到了一組裡,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上,他們對我都很照顧,我們相處的很融洽。說起好人好事,在這先說下史哥和王哥吧,昨天下雨天氣不好,下午四點多鐘來了一位旅客,那個男孩二十來歲的樣子,在那麼冷的天氣裡他穿著夏天的衣服到達了淄博服務區,當時我們看到後都很驚訝,我們當時可都穿著厚厚的大襖呢,懷著好奇心王哥透過跟他交談知道他剛從香港回來,在那邊上班,家是張店的,他正在這裡等家長來接他,可他的手機來到這邊沒訊號,史哥和王哥看到這種情況,主動用手機幫他給家裡打了個電話,告訴了他所在的詳細地置,那個男孩很感激他們。還有一次,在高南服務區,一輛貨車瞬間連電,導致車頭突然著火,幸虧他們及時發現早通知了服務區的保安人員拿來了滅火器,這才使得這輛貨車沒有爆炸。工作中的許多小事更不用說了,幫人指路,幫旅客找車上車,主動幫發貨的旅客搬貨物等等。再說一下彭姐,在高南的時候中午需要做飯,彭姐都主動去做,從沒有怨言,下班的時候,由於她自己開車來上班,下班正好能經過我們坐公交回家的站牌,她都每次等著我跟史哥,把我們帶到站牌站點,我跟史哥都不用再走上10分鐘的路了……他們就是我應該學習的榜樣。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積極學習他們助人為樂的精神,積極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7

  朱漢平是上海普陀區武寧路小學教師。他三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教書育人。他有著一個和睦而溫馨的的家庭。關懷女兒、熱心助人、鄰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點點滴滴的情詮釋了家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讚美。20xx年3月10日18時許,普陀區桂巷小區發生一起持刀搶劫案。當被害人——一名瘦弱的女子大聲呼喊:“救命”之時,朱漢平老師當時剛下班回到家沒多久,正和家人一起吃晚飯,聞聲全家立刻衝出,他和兒子徒手與歹徒進行搏鬥,最終將歹徒制服,保護了被害人的人身、財產安全。朱漢平老師今年五十三歲,面對突發而至的劫案目睹年輕力壯的歹徒行兇時,他們臨危不懼、見義勇為,能挺身而出、勇鬥歹徒,將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在群眾受到危難的時刻能出來進行維護的社會精神。他們遵紀守法,在社會是好公民,在單位是好職工,子女在校是好學生,她們的家庭是好家庭。事後因為他兒子因搏鬥而受傷,也是自費到醫院進行的驗傷及治療。充分地體現了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和黨的十七大精神,對精神文明建設事業高度負責,體現了作為一個受黨教育多年的人民教師,在群眾受到危難的時刻能出來進行維護的新五好家庭的精神。

  此事發生後,有人問起在抓歹徒時,當時想了些什麼。朱漢平老師一直說,“其實,當時並沒有想什麼,也根本沒有時間想,來不及想,我只想一心抓住他,可能是源於骨子裡的一種情感和衝動吧。這確實是我當時心裡的真實流露和想法。事後想起來,這種衝動跟單位領導對我無微不至的教育、教導有關。參加工作以來,一直遵紀守法,從善從良,不要欺善怕惡。單位領導也經常教育我們要敢於同歪風邪氣做鬥爭,要勇於保護國家、集體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遇壞人壞事要挺身而出,絕不手軟。在出手抓歹徒時,雖然我覺得自己,但我認為,我還是單位的人,我還是一名人民教師,不應該把自己等同於一般的素質較差的社會人,所以,我就義無返顧的上了、管了,和歹徒交手搏鬥了。而這種動力,正是源於我長期受正統思想教育和影響的結果,正是一個人本性和本質的體現。有人還問我,假如今後再碰到此類事,我還敢不敢管,還敢不敢出手?答案是肯定的。我決不會視而不見,不聞不問,該出手時就出手,因為我覺得自己還有熱血和正義感,還有起碼的良心和良知。其實,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冷漠和隔閡,早就需要很多見義勇為的人,早就需要更多“愛管閒事”的人。只要更多的人,懷著一腔正義和熱血,對他人懷著一顆同情和憐憫之心,自己不失良心和善心,就敢於同壞人壞事做鬥爭,用正氣壓倒邪氣,就能使危害社會和人民的犯罪分子受到震懾,就能徹底打擊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這樣,我們才會擁有一個安定、團結、和平、穩定的社會,人們都才會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日前,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曹楊新村派出所、上海市曹楊新村街道綜治辦發出感謝信,派專人到我校向我校及我校教師朱漢平表示感謝。學校將以此事件的作為學校文明建設的宣傳載體,在鼓勵廣大教師向朱漢平老師學習的同時,再創我校師文明建設、師德建設的新高。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8

  在生活中,王蕊非常樂於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還記得在不久前的一個週末,得知一位孤寡老人生活非常困難,家裡又養著許多小兔子,於是,她和另外兩名小夥伴主動幫助這位老人利用自己的休息的時間賣兔子,他們整整叫賣了一下午,將賣兔子的錢絲毫不取全部歸還給了老人,雖然辛苦了一個下午,但看到當她把錢給老人時她那感激的目光,聽到那一聲發自肺腑的謝謝,王蕊感到非常的滿足。即使自己付出得再多也是值得的。

  還有一次,在王蕊放學回家的路上,她看到一位腿腳不靈便的老人正吃力地走著,手裡還拿著滿滿一袋子雞蛋,而此時正下著濛濛細雨。於是,王蕊毫不猶豫地走到他的旁邊,和他共用一把傘,老人很感激得說了聲謝謝。雖然當時很冷,但因這聲謝謝,使王蕊體會到幫助別人的感覺,真好!也正因如此,王蕊同學越發的發現助人為樂也能使自己感到快樂,所以她以“我為人人”為本,發揚一個優秀團員的光榮傳統,努力在學校和社會上幫助他人,不斷完善自己的優秀品質。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9

  情繫玉樹,大愛無疆

  ----全校師生踴躍為地震災區捐款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玉樹發生里氏7.1級地震,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舉國震動,萬眾齊哀。在重大自然災害面前,全國人民、社會各界迅速行動起來,以各種可能的方式支援災區。4月21日中午,學校開展“情繫玉樹、大愛無疆”募捐活動。募捐開始前,舉行了簡短而肅穆的哀悼儀式,校黨委號召全體師生以真誠的愛心向災區人民伸出援手,為他們送去溫暖、送去希望。希望大家珍惜幸福生活,立足本職,努力工作,以實際行動來告慰死難同胞在天之靈。短短一個小時,教職員工共募集善款20960元,學生募集善款11044元。地震無情人有情。我們心連災區,情繫玉樹,愛心熱潮在校園裡湧動。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10

  在六二七小學的美麗校園裡,有一個充滿自信、知難而進、團結合作、洋溢著家的氣息的班集體。“我自信我成功,我努力我進取”是這個班的班訓,在這裡有45顆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的心靈,他們有著自己的`智慧和獨特個性,有著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的協作精神。在學校建立市級規範化學校校園文化感染下,以及在我的教育和引導下,六年級四班已形成一個班風正、學風濃、凝聚力強、和諧進取、朝氣蓬勃的優秀班集體。

  一、積極向上的班風引導班級不斷前進。

  班風是班級的靈魂,是班級建設的核心。我們只有牢牢把握好班風,才能有利於班級建設健康有序地進行,才能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我班注重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因此,良好的班風應從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入手。該班老師能身體力行,做學生的好榜樣。我經常利用班會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對守則、規範逐條講解對照。為了讓大家學起來不那麼呆板無趣,他們在我的帶領下,發揮集體的智慧,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在輕鬆愉快中養成好習慣。如在訓練大家課前準備,要求學生認真學習,我編成順口溜——“上課鈴聲響,快步進課堂,文具準備好,安靜座位上。”課堂上,勤思考,善發言,樂交流;做作業,要專心,細心做,不出錯。”又如,為了提醒大家節約用水,他們把內容編成了“三字經”的形式:“下課時,不玩水。用完水,要關緊,節約水,人有責。”

  2、建立健全嚴格、民主的班級管理制度。

  良好的班風還來自於嚴格、民主的班級制度。開學初,我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都主動積極地投身於制定班規的實踐中,讓每個人都成為制定班規的小主人。在同學們預定班規之前,首先換位思考,如果“我是班主任”,針對同學中存在的不良習氣,我該採取怎樣的措施來讓學生自覺遵守和執行?站在班主任的位置上,把自己最好的建設性意見或建議寫下來。學生一條條真誠的建議,令人震撼不已。如:“假如我是班主任,班上學生如果扣分了,我會找他談心,耐心地教育他,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假如我是班主任,我會在學生表現好的時候,開展有趣的遊戲活動來作為獎勵,不守紀律的學生當然不能參加。”

  “假如我是班主任,對於不愛衛生的學生,我會與他真誠地溝通,選他當‘衛生管理員’,讓他在管理別人的同時能約束自己??”有了這樣的換位,我班學生真正做到了用“心”走進班規,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著。

  然而,良好的班風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為了培養大家的自我管理能力,全班同學透過討論研究,決定在班級實行“值日班長”制度,每天由一名同學負責班級的全天工作。這種做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組織領導能力,也讓每個同學在自己管理他人的同時,養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如我班的曹奇政同學上學總是遲到,出乎意料的是輪到他值日那天,他竟然第一個到校,並且在其他同學到校之前,把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當天老師表揚了他,並徵求大家的意見:“這麼優秀的值日班長,我們該如何獎勵她呢?”聽了老師的話,同學們議論開來,最後商量決定讓他再當一次值日班長,他高興地笑了。從那以後,他不僅再沒遲到,而且每天堅持早到校。良好的班風建設,使班集體走上了良性迴圈的軌道。

  二、踏實濃厚的學風激勵全班再創佳績

  班級管理能否取得成效,與班級的學風密不可分。我班著重做好以下方面:

  1、注重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

  走進我班的教室,你就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那雪白的牆壁成了我們文化品嚐、互相激勵的無限空間——“碩果累累”、“快樂書屋”、“互助小組”、“我們的約定”、“名人格言”、“我們的榮譽”、“書畫欄”。在這裡,銘記著同學成長的足跡,它們與整齊的桌椅、整潔的地面、乾淨的門窗構成一個溫馨的“家”。他們在“碩果累累”中比表現;在知識的海洋——“快樂書屋”中遨遊;“優秀小組”記錄著他們共同的進步足跡;“書畫欄”中張貼著同學們精心創作的各種書畫作品,有的宣傳環保,有的提倡愛護動物??題材廣泛,圖文並茂,給同學們提供了豐富的課外知識的同時,還鍛鍊、培養了小作者們的蒐集、整理、利用資訊的能力,提高了綜合素質。“我們的約定”時刻提醒同學們為班級奮鬥目標而努力。同學們在這個學習氣氛濃郁的環境中共同學習與進步。

  課間,你總能看見該班三五個同學正圍著老師刨根問底,生怕落下一個知識點;“互幫小組”的同學們正進行著學習上的互幫互助,學習好的同學耐心地幫助在某門學科上有欠缺的同學,仔細輔導,百問不厭;幾個尖子生聚在一起,在共同探討問題,刻苦鑽研,共同進步。

  2、創設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

  魏書生老師說過:“要珍惜學生心靈中閃光的東西,以他們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因此,我班班委會號召每個學生找一名和自己水平相當的同學做競爭對手,和他比學習、比思想、比行為習慣。每次考試、比賽之後,誰輸了就把個人競賽中的“小紅花”送給對方,以便時時激勵雙方,共同進步。同時,針對每位學生,及時發現閃光點,多表揚、多鼓勵,注重引導學生髮展各方面的才能,挖掘自己的潛能。

  班級有勞動任務,班幹部能積極帶頭;班級要召開主題班會,他們能精心的佈置、具有特色;出現一些偶發事件,他們能及時處理。這樣,班幹部心中有同學、有集體,他們的威信也就樹立起來了,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在班幹部的組織下,學生能完成相當一部分的自主作業,如練書法、速算練習、說英語、對批作業、課前預習等,班級的整體學習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

  1、開展好各項常規教育活動。

  安全工作是班級工作的基礎。我班定期透過主題班會、觀看交通影片、交通安全知識競賽等形式宣傳和教育學生增強交通安全意識。“小手拉大手活動”是溝通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效連結,“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讓學生知法、守法、用法,提高他們的法制意識。“學雷鋒做好事”活動,透過講述雷鋒的事蹟,組織觀看有關雷鋒的影片,說你身邊的好人好事等形式,使學生們受到啟迪和教育,樹立無私奉獻的精神。透過這項活動,班級學生學雷鋒,做好事的事例層出不窮。如:我班的韓兆新平時是個不愛管身邊“閒事”的學生,透過此次活動,他自覺意識到自己的思想不好,開始變得主動熱情的幫助別人,經常幫助低年級打掃衛生,還主動送低年級的小同學過馬路,學校組織的集體勞動,他總是積極帶頭,不怕累,不怕苦。

  2、積極開展讀書活動,鼓勵學生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現有條件,我班積極開展內容豐富的讀書活動。如《三字經》、《弟子規》、《唐詩宋詞300首》等中華傳統經典,和《少年博覽》、《探索自然》、《中國歷史》等貼近他們生活的好書,組織學生推薦好書,互換閱讀,這樣不僅陶冶了孩子們情操,也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寫作能力。

  四、把“愛”的理念融入學生的生活

  一個班集體幾十個學生聚在一起,每個人的脾氣不同,家庭教育不同。要讓大家和睦地生活在一起,愉快地學習在一起,如果相互之間沒有愛,這個集體就

  會像一堆散沙。只有人人心中有愛,同學們之間才能相互理解和包容,才能相互幫助和支援。這個“家“裡充滿愛,首先是透過老師的身體力行,教育和感染這每位學生。每當哪位同學生日,大家會一起為他唱生日快樂歌,並送上生日的祝福;哪位同學生病了,誰都會送上一句親切的問候;哪位同學考試沒考好,老師會鼓勵他不要灰心,同學會安慰他不要傷心??

  去年,我班張聖瑞倒開水時不小心燙傷了腳,得知訊息後老師和同學們利用休息日一起去探望他,給他送去溫暖和真摯的祝福。他返校後,大家都很關心他,給他輔導功課,老師利用午休和課餘時間為他補了一個月的課,幫助他跟上了課程。該同學在日記中寫道:“回到班裡,我深深感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熱情、關愛,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富有愛心的集體中??”

  “愛”讓該班學生擰成一股繩,團結一心,生活在這樣濃濃的愛心大家庭裡,大家都倍感幸福,人人臉上時時、處處洋溢著甜美的笑容。

  五、走進學生心靈,關愛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已經才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更是班級工作的重點,我們應毫不猶豫的扛起這份重擔。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愛學生是教師必備的心理素質,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對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更缺少愛,更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的關注。因此,我要從小事上細節上多關心他們,時刻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及時溝通。例如我班王鑫恩同學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平時生活和學習全靠年邁的爺爺照顧,而爺爺的文化程度又很低,根本無法輔導他學習,使得他與同學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看到這種情況,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由於他家情況特殊,我沒有給他過多的批評,而是每次不厭其煩、和言悅色地給他講道理,鼓勵他,幫他分析原因,想辦法,經常與他的家人聯絡,共同關注他的成長。學習上,每發現他的一點進步,老師都會特意提出表揚,讓他自己發現自己的閃光點,相信他也能做一個好學生。對於他做得不對的地方,便找他個別談話,循循善誘,告訴他要如何做才是一個好學生,好孩子,給他信心,給他鼓勵。有了老師慈母般的愛,有持之以恆的耐心,他感受到了溫暖,激發了他的積極性,後來他在學習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我班師生共同努力下,六年級四班在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被評為“校優秀班集體”,獲得學校領導和老師的高度評價。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11

  小藍莓點綴世博,藍精靈增添亮色

  ----我校高職學生自願報名擔任世博會城市志願者

  在每個世博會城市站點,都閃耀著一抹藍藍的亮色,站點更加清新。這抹藍色,來自於身著制服的志願者,他們被稱為“藍精靈”、“藍莓”。我校王兆京、徐翔、宗瑜敏、謝日源、劉響亮、尹超、張誠傑、蘇宋華等8名高職學生,不僅完成了學校安排的志願者任務,還主動報名參加世博會城市站點志願者服務,為了一個同樣的目標——世博會的成功舉辦而奉獻自己的青春與力量,有的在崇明森林公園、有的在徐家彙、有的在陸家嘴,在那小小七彩亭裡,演繹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12

  為世博做貢獻,為團旗添光彩

  ----愛崗敬業的志願者王志超同學英勇攔阻攜帶危險品的乘客

  我校高職青年志願者——08軌道駕駛班王志超同學積極參與世博交通安全志願者服務,紮實奉獻在世博專線崗位上。20xx年4月25日16時許,正在盧浦大橋世博29路執勤的王志超發現一名乘客攜帶了危險品,第一時間與民警取得聯絡,協調現場民警勸阻了該名乘客的上車,並及時彙報組織,這種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得到了巴士六汽三分公司的通報表揚。受到表彰的王志超則表示,這完全是自己應該做的,作為志願者並不是在站點擺擺樣子,而是要真正履行志願者的承諾。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13

  李黎明,男,1998年12月退伍後,他被分配到林業處蒼石林場工作。

  李黎明是個踏實敬業的人。20xx年初,林場安排李黎明到條件異常艱苦的牛肺溝護林,負責守護9780畝林區的3百多萬顆林木。這日行一趟的“必修課”,他是用雙腳徒步走完這40多里的崎嶇山路。18年來,他風雨無阻、從不間斷地走了46萬多里,相當於沿著中國陸地邊境線走了近10圈。

  李黎明是個任勞任怨的人。李黎明值守的護林點位於林區深處,交通相當閉塞、條件異常艱苦,糧食蔬菜通常隔一段時間往山裡背一回,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次肉,夏天就喝溪溝水、冬天則嚼野坡雪。剛剛度過39歲生日的李黎明,卻是一個頭發花白、滿臉皺紋、有點駝背的“糟老漢”。儘管如此,李黎明卻從來沒有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

  李黎明是個一心都只在工作的人。護林點不通車、不通電,甚至沒有廣播和通訊訊號,最近幾年,護林點逐步覆蓋了廣播訊號,李黎明的生活中才添加了一部半導體收音機。上任之初,從護林點到最近的汽車站要走36裡山路。他常常要十天、半個月才能下一次山,到了防火期更是要4個月都不能下山。婚後的13年裡,他下山回家的時間累計不超過2年,有9頓年夜飯都是在護林點裡吃的,快9歲的兒子至今還常常錯把這個很少回家的爸爸叫“叔叔”,每每到這時,這個平日裡堅強的漢子都要忍不住流下淚水。

  李黎明是個認真到“較真”的人。牛肺子溝林區溝深林密、資源豐富,是不少想發歪財之人“惦記”的“肥肉”。之前,林區內亂砍盜伐、偷挖山苗現象時有發生。李黎明到任後,這個“缺口”就被堵死了,也因此斷了一些人的“財路”。有人找過他,求他“睜隻眼、閉隻眼”;也有人勸過他,讓他多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沒工作的實際困難;甚至有人罵過他、誣告他、打過他,可他一律“不開竅”。時間久了,他又多了個外號——叫“黑臉包公”。

  有一次,李黎明巡山時發現了盜伐分子留下的車轍和拖痕,為了將保住國家財產,他在來不及向上級報告的情況下,隻身一人循著印跡展開追蹤,翻山越嶺幾十裡,渾身汗水溼得精透,終於追回了被盜林木,就連落網的盜伐分子都只能無奈地說:“遇上這麼個拼命三郎,我們只好認栽了!”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14

  兩根針頭扎進靜脈,一股鮮血透過軟管進入幹細胞分離機,然後輸回體內。10月19日,文安縣首例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欒長寶在河北省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成功採集懸液181毫升。10月24日,文安縣為欒長寶舉行了歡迎會。

  今年31歲的欒長寶是文安縣大留鎮花木廠村的普通村民,現為文安縣一建公司職工。2013年經常參加無償獻血的他,留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許下一個生命承諾。經過三年的等待,今年4月份的一天,正在塔吊上工作的欒長寶接到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的通知:與一位血液病人初配相合,他非常激動的回覆同意做高分辨檢測。

  “我之前不瞭解獻血時我也不知道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怎麼回事,也沒太放在心上。”欒長寶說,接到配型成功的電話後有些擔憂,害怕捐獻對自己的身體有影響,透過上網查資料,發現對身體健康沒有影響,同意繼續做檢測。

  據瞭解,“愛心公益達人”欒長寶家祖祖輩輩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父母都已60多歲,生活淳樸簡約,常年以種地為生,他有兩個兒子大的6歲,小兒子剛剛5個月,家庭條件並不富裕,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是靠他平時做些零工掙錢養活一家4口中。

  儘管生活比較艱難但在公益道路上欒長寶從未停止腳步,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後他不顧家人反對,冒著生命危險獨自一人趕往汶川,幫助災區人民做安置房的建設一呆就是10多天。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後,他第一時間乘坐飛機,帶著愛心人士捐款籌集的1萬多元藥品,連夜趕往災區,開展救援工作,從廢墟里挖人,由於道路中斷用擔架往外抬送傷員,後期幫助廬山中學蓋板房,搭帳篷,做消毒工作這次整整幹了17天。日常生活中只要有時間他都會參加文安縣“愛心企業聯盟”組織的各項活動,對於做公益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能夠做點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就做,幫助別人自己也快樂,其他什麼也沒想過。”

  8月份,好訊息傳來,欒長寶和病人高分辨檢測相合。9月1日,捐獻前體檢並順利通過後,欒長寶說:一定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戒菸戒酒,把最好的生命種子送給患者。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10月15日欒長寶安排好妻子和不足五個月的小兒子的生活,把母親送到廊坊的醫院就醫,只告訴他們要出差,瞞著家人,在廊坊市紅十字會、文安縣委、衛生局和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的歡送祝福下,前往省會石家莊採集醫院開始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前的動員準備。

  到達醫院後,開始打動員劑,欒長寶出現了肌肉痠痛等反應,“來的路上紅十字會的志願者給我講了很多造血幹細胞的知識,我知道這是正常反應,志願者全程陪著我,我很感謝他們。”欒長寶說。

  10月19日8時,欒長寶開始捐獻,經過3小時20分,順利採集完畢,共採集181毫升懸液。“我希望患者早日康復,開始幸福生活。”欒長寶祝福患者。

  深州泰和醫院院長韓廣泰為欒長寶作詩祝福。“欒布重義得封侯,長安紙貴有緣由,寶兄善行承家傳,美名天下獨逍遊。”

  10月20日,欒長寶從石家莊回到廊坊,第一時間趕到醫院看望住院的母親,並告訴了母親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情。父母看到兒子無恙歸來,並沒有責備他,父親告訴他,“兒子你是好樣的!”

  “小時候父母就教育我,無論如何,能幫助人的就幫助,不要袖手旁觀,要對得起自己良心,我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希望他們長大後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幫助他人。”欒長寶說。

  據瞭解,欒長寶是中華骨髓庫第6024例,河北分庫第305例,廊坊市第10例,文安縣的第一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15

  昨日,居家養老服務物件蘭姨的兒子,緊緊握住梁書記的手,感動地說:“梁書記,請你幫我找一下一個叫阿田的居家養老服務員,我要多謝她救了我媽媽的命,如果不是她,我媽媽已經不了,居家養老服務就是好……”。

  事情追回到今年3月19日那天午時,居家養老服務員袁順田同志蘭姨家搞清潔衛生,突然看見蘭姨口吐很多鮮血橫倒椅子上,袁順田同志本能地申手去抓檯面上的固定電話求救,但蘭姨肥胖巨大的身體剛好擋住了固定電話。這個時候,袁順田同志臨危不亂,一心想著迅速救人,為了爭取時間,她一邊用自我的手機呼叫120救護車,一邊向距離蘭姨最近的女婿單位跑去求救,同一時間,救護車和蘭姨的女婿一齊來到蘭姨家,迅速將半昏迷狀態的蘭姨送往醫院搶救。因為袁順田同志臨危不亂,沉著鎮定,處事果斷,為搶救贏來了時間,使蘭姨得到及時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還有一次,是今年3月初的一天,袁順田同志和往常一樣到蘭姨家搞清潔衛生,剛到不久,突然聽見廚房傳來“砰”的一聲響,隨著響聲一看,只

  見煤氣爐周圍一團大火,袁順田同志臨危不懼,立即衝上前把煤氣瓶關上,並迅速滅了火,避免了一場火災的發生。以上這兩件事故,如果不是有服務員場,臨危不懼,遇事不亂的話,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袁順田同志這種臨危不懼、沉著鎮定、處事果斷的精神值得我們和所有服務員學習,所以,我們要把居家養老報務工作不斷髮展擴大,讓我們的愛心傳遍社會每個角落。

【身邊好人好事事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