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求職> 求職應聘是一門學問

求職應聘是一門學問

求職應聘是一門學問

  一個人從學校出來,走向社會,第一步就是求職,找一個飯碗。現在大學生畢業,一年就是幾百萬,還有職高,就業壓力很大。所以,找工作、就業問題是社會的一個大問題。

  求職應聘,是走向社會一道坎,也是一門學問。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諸侯割據,人員流動頻繁,人才競爭激烈。有本事的人都極積尋找建功立業的地方。

  三國演義,相當篇幅,寫的就是人才就業競爭、人才爭奪大戰。

  當時的劉表,有荊襄九郡,馬軍五萬,步軍十五萬,水軍八萬,共二十五萬,相當於省部級單位;劉備暫住的新野縣,掛靠劉表,兵不過三千,將不過關、張、趙子龍,頂多算個縣處級單位,而且還是“臨時編制”。至於曹操、孫權,比劉表的實力、地盤還要大得多。有趣的是,當時最有本事的人才都選擇了劉備,比如徐庶、諸葛亮、龐統。

  徐庶,著名的謀略、軍事才俊。他要出山,先是考慮去投劉表。這是可以理解的。劉表,漢室宗親,皇族,國營大企業,兵強糧足,家底厚,盤子大。結果去了,和劉表一談,發現這個人徒有其表,沒有什麼遠見,用人更糟,好人得不到重用,壞人又不能及時清除,沒有發展前途,於是離開了。他去找老朋友水鏡先生商量,水鏡先生說,你幹嘛不去劉備那裡應聘,他正在招賢納士。劉備單位雖然小,但劉皇叔志向遠大,仁義佈於天下,是個名牌,又處於創業階段,是個潛力股,那裡人心齊,士氣旺,求賢若渴,發展前景廣闊,你去肯定會大展抱負。徐庶到劉備那裡,果然馬上就當了軍師,參謀長,第二把手。第一仗就消滅來犯的曹兵五千,殺了兩員大將;第二仗就吃掉曹仁三萬,奪了樊城,名聲大震。曹操聽說徐庶了不得,就來挖人才,把徐庶挖走了。曹操比劉表大得多,統一了北方,雄兵百萬,是頭號中央大企業。所以,有本事的人,開始並不在乎單位大小。

  徐庶走的時候,劉備哭得一塌糊塗,覺得走了主心骨,以後怎麼辦?徐庶就推薦了諸葛亮。諸葛亮在隆中,就在襄陽城外20裡。他從小死了老爸,跟叔叔過,叔叔和劉表是老朋友,他們就住在襄陽城。叔叔死,諸葛亮兄弟幾個就到城外去隆中隱居種地。諸葛亮一肚子學問,自比管促、樂毅,天下第一人才。按說,劉表和他叔叔是老關係,去荊州謀個差事並不難。他的哥哥諸葛謹在江東孫權那裡也是一名高參,很得孫權信任,透過這一層關係也可以去江東發展。可諸葛亮都沒走這些路子,沒有去荊州、江東那樣的省部級大單位,而是呆在隆中,就等劉備來三顧茅廬。諸葛亮就是憑藉新野這個縣處級小單位幹起來的,最後開創了三足並立的蜀漢大業,成為一代名相,萬世楷模。

  諸葛亮是不靠關係、不靠路子靠自己,他一篇著名的.《隆中對》的面試論文完全征服了劉備。這說明,在求職前,諸葛亮作了充分的準備。

  當時與諸葛亮齊名的是龐統,兩人有“伏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的名聲。龐統的求職卻轉了一個大圈。他先是去曹操那裡,曹操一眼就看中了他。赤壁大戰前,周瑜派他的助手魯肅去問計龐統,破曹操用什麼計策。當時住在江東的龐統說,用火攻和連環計。隨後親自到曹營去說服曹操把船用鐵環聯起來,這樣放火就全燒了。曹操見到龐統就很高興,希望這位名人狀元為自己所用,龐統也滿口答應,說還要回江東去為曹操再招一批豪傑來。

  其實,龐統當時看上孫權這個大單位。獻了火攻和連環計,可以說龐統是赤壁大戰的第一功巨,為江東立下了大功,加上有周瑜、魯肅兩位哥們硬關係,沒有理由孫權不重用他,結果卻碰了一鼻子灰。

  龐統是一個典型的求職失敗者。

  周瑜死後,魯肅接班當了大都督,三軍統帥。他知道龐統的本事比自已強就向孫權舉薦。他對孫權說:我是一個沒本事的人,一不小心被周瑜推薦當了都督,其實不稱職。我推薦一人幫助你,“此人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減於管、樂,樞機可並於孫、吳。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現在江南,何不重用?”孫權一聽就很高興,忙問他叫什麼名字?魯肅說叫龐統,字士元,道號鳳雛先生。孫權說,我也早就聽說他的大名,趕快請來相見。

  按說,有魯肅這番推薦,他又名氣很大,還有赤壁大功,加上孫權也是一個愛才的領導,龐統理當得到重用,可結果呢?龐統不但沒被錄用,反而孫權發誓堅決不用他這種人!為什麼?

  因為面試沒過關:印象分太差,回答問題又不及格。

  首先是印象分。龐統濃眉掀鼻,黑臉短髯,形容古怪,加上衣作打扮也很隨便。孫權見了印象就不好,心裡就不大高興。

  龐統接著的兩道答題,更讓孫權不滿意。孫權問他:公平生所學,以何為主?也就是你有什麼專長,有什麼專業。龐統回答:不必拘執,隨機應變。這是什麼意思?就是沒有固定的東西,到時候臨場發揮。這等於沒有回答。也可以說相當自負:什麼都會,隨便來。回答相當虛。孫權只好找一個參照物,拿周瑜作比較――“公之才學,比公瑾如何?”你和周瑜比,才學到底誰高?龐統回答,“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什麼時候意思?就是我的學問和周瑜完全不可比,不是一回事。也可以理解為:我的學問大了去了,不在周瑜之下。周瑜,在孫權眼裡,那可是當今的奇才、帥才,是他最喜歡最得意的人才。結果在龐統眼裡什麼都不是,孫權這個氣就不打一處來。說你先回去吧,錄不錄用等通知。就把他給打發了。魯肅問孫權,為什麼不用龐統,孫權回答:狂妄之徒,用他有何益!發誓堅決不用。把考官給氣暈了,還有個好?

  如果光一個孫權,你可以說孫權有偏見,是考官有問題。接著龐統去劉備那裡面試,也遭到了冷落。這就值得反思自己了。

  魯肅見孫權不用,就對龐統說,你去荊州投劉皇叔,必當重用,到時候孫劉兩家同心協力對付曹操。我給你寫一封介紹信。在這之前,諸葛亮到江東給周瑜弔喪,也見過龐統,就勸他去投劉備,也寫了舉薦信。按說有孔明、魯肅這二人過硬的關係,加上劉備求賢如渴,龐統又是大名人,劉備沒有不重用之理呀。可實際上鳳凰又被當了一回野雞,弄了個燒雞大窩脖。

  龐統見劉備,長揖不拜。也就是拱個手,打個招呼。顯得沒禮貌,也沒客氣話,也不拿出孔明、魯肅的介紹信,就那麼直挺挺那麼站著,說你不招賢嘛,我就來了。劉備見他那模樣也不大高興,回答問題有點傲慢,就把他打發到一百多里外的一個偏遠的小縣去了。去後天天喝醉酒,什麼事也不幹。劉備聽說,大怒:“豎儒焉敢亂吾法度!”就派張飛去把他抓起來治罪。一個大才子,差點就廢了。

  虧了劉備多了個心眼,叫孫乾同張飛一塊去,才沒幹出魯莽之事。也多虧諸葛亮出差及時回來了。劉備才趕快將龐統接回來,重新安排工作,當副軍師,和諸葛亮一起同掌兵。

  龐統求職受挫,主要原因就是持才傲物,狂放自負,不居禮節,滿不在乎。這是有背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國儒家文化,講仁義道德,講禮貌待人,講謙虛謹慎。這種文化深透到方方面面,直到今天。

【求職應聘是一門學問】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