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新材料>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精選12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蹟吧,根據事蹟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那麼擬定事蹟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精選12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1

  楊振寧讀聯大物理學系時,給他上一年級普通物理課的是擅長實驗的物理學家、清華大學趙忠堯教授,上二年級電磁學課的是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吳有訓教授,上力學課的是在廣義相對論等方面頗有研究的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周培源教授等。

  但對楊振寧來說,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這些教授們外,父親楊武之對他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楊振寧在學校裡,遇有不懂的問題、碰上難以處理的事,總是經常跑到數學系辦公室向父親請教。

  楊振寧還多次說過:“在聯大給我影響最深的兩位教授是吳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年,楊振寧本科畢業時,選了《用群論方法於多原子的振動》作畢業論文,並請吳大猷做論文導師。楊振寧在研究生院讀書時,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導,對統計物理發生了興趣。1944年研究生畢業時,楊振寧請王竹溪教授作碩士論文的指導老師,在其指導下又非常成功地寫出了碩士論文,《超晶格》即為其中的一部分。1983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楊振寧發來唁電說:“我對統計物理的興趣即是受了竹溪師的影響。”楊振寧還回憶道:“以後四十年間,吳先生和王先生引導我走的兩個方向——對稱原理和統計力學——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楊振寧在研究生院期間聽了馬仕俊教授的課後,開始注意“場論”,並對變形物體熱力學也非常感興趣。

  1957年12月10日,35歲的楊振寧和31歲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國《物理評論》上發表《對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的質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領獎臺。其前,楊振寧寫信給吳大猷,感謝吳先生引導他進入對稱原理和群論的領地,並說後來包括宇稱守恆在內的許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吳先生15年前介紹給他的那個觀念有關。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2

  統計力學是楊振寧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統計力學方面的特色是對紮根於物理現實的普遍模型的嚴格求解與分析,從而抓住問題的本質和精髓。1952年楊振寧和合作者發表了3篇有關相變的重要論文。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獨立完成的關於2維Ising模型的自發磁化強度的論文,得到了1/8這一臨界指數。這是楊振寧做過的最冗長的計算。Ising模型是統計力學裡最基本卻極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論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紀60年代才被廣泛認識。

  1952年,楊振寧還和李政道合作完成並發表了兩篇關於相變理論的論文。兩篇文章同時投稿和發表,發表後引起愛因斯坦的興趣。論文透過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式的解析性質,發現它的根的分佈決定了狀態方程和相變性質,消除了人們對於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熱力學相的疑惑。這兩篇論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論文中的單位圓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氣模型的巨配分函式的零點位於某個複平面上的單位圓上。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3

  楊先生是牢記根本的一個人,對中國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多年來和他相處,我深深感到他對中國的關心,關心中國人的生活是不是在改善,關心中國的科學技術是不是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關心培養中國的人才,關心中國的前途。對於在美國的中國人,他也在可能的範圍內,盡力扶助。不僅我們這批知識分子,就是在華僑社會的人,也都得到了他的幫助。這種血濃於水的感情,對於中國的那種骨肉之情,在我和他相處的16年裡,是深深的感受到了的。

  1971年,中美關係稍有鬆動,他馬上就決定回中國來看一看。回到美國以後,他對中國的情形作了很多報告。由於他的名望和地位,他的作風和為人,他的演講和報道在美國社會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當時中美關係還沒有解凍的情況下,他這樣做,是擔了相當大的風險的,但他認為正面報道中國在各方面的許多發展是他的義務。由於他在學術上的地位,他經常到歐洲、南美洲、東南亞、日本等地去講學或訪問,大家往往都要求他作關於中國的情況的報告,他的報告在這些地方,尤其是對當地的華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美國人、尤其是科學家對中國持友好的態度,願意同中國親近,楊先生的功勞是非常之大的。

  楊先生還花了不少時間,盡力為在美國的華人做些事情。譬如,在美國有一些華裔認為美國的華人不夠團結,於是組織了一個全美華人協會。楊先生做了這個協會的主席,對他個人做學問來說這是一個犧牲。這個協會建立以後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宣傳中美人民之間的友誼,促進中美建立邦交等方面發揮了作用。譬如,在中美建交之前,全美華人協會在報紙上發表宣告,極力主張中美正式建立邦交。

  此外,以楊先生為主席的全美華人協會還盡力去促進美國華人的團結。他花了不少時間,費了不少力,設法來把華僑社會團結起來,一方面能為華僑自己爭取福利,另一方面也能為中美之間的交流作出更多的貢獻。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4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3月3日訊據央視新聞訊息向陽而生,向善而行。那些人性當中最閃耀的瞬間,無時無刻不在感動著中國。

  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一套播出。郴州女孩江夢南當選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同獲感動殊榮的還有:彭士祿、楊振寧、顧誦芬、吳天一、朱彥夫、中國航天人、蘇炳添、陳貝兒、張順東李國秀夫婦。

  車水馬龍、人聲嘈雜、對於普通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但對於江夢南來說,所有的聲音都是陌生甚至可怕的。因為在三年前裝上人工耳蝸之前,她什麼也聽不見。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從小几乎完全喪失聽力的她,在父母的幫助下,透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不僅沒有失學,而且一路考出了偏遠的瑤族鄉鎮,直到考上了清華的博士。

  江夢南: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聽不見,就把自己看成了一個弱者。我相信自己不會比別人差,我也相信事情可以做得很好。

  時間回到29年前,在小夢南半歲時,因為肺炎誤用藥物,她的左耳損失了大於105分貝,相當於直升機起飛時聲響的聽力,而右耳的聽力則完全喪失,臨床上被診斷為極重度的神經性耳聾。

  父母會抱著她坐在鏡子前,讓她觀察別人和自己說話的口型,進行發音模仿,並一遍遍地糾錯。

  江夢南:一個字,念一萬遍我能夠學會,父母都已經很開心了。可能有一些口型非常像的音,花、瓜,就要把我的手,放在他們的嘴巴附近感受這些氣流。花,有氣流,瓜,沒有。需要很多遍的反饋,才可以慢慢練成這樣一個肌肉記憶。

  常人很難想象,在無聲的世界裡,小夢南是如何透過海量的重複與練習,學會讀唇語的。夢南沒有上過一天特殊教育學校,因為她父母堅持要讓女兒去公立小學讀書,但沒有一個正常小學肯接收她,以至於到了上學年齡,無學可上的夢南又多上了一年學前班。

  江夢南:有一個場景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我的學前班跟我的小學,他們中間有一段臺階,小學在臺階上面,我的學前班在臺階下面。我站在臺階上,看到其他同齡人都去順著臺階往上爬去讀小學,我自己順著臺階往下走,我當時在臺階上就哭了。

  江夢南:父母安慰我,告訴我,聽不見是既定的事實,與其怨天尤人,還不如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這點。

  於是,在學校裡,夢南靠著坐在教室前排,讀老師口型“聽課”,並憑藉驚人的努力和記憶力,發奮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甚至,為了補上學前班多讀的那一年,她在四年級暑假自學了五年級所有的課程。

  就這樣,好強的夢南一路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吉林大學的本科、碩士,並於2018年,考上了清華大學生命與科學學院的博士,主攻腫瘤免疫和機器學習。為了測試自己還有哪些潛力可挖掘,三年前裝上了人工耳蝸。終於,她人生第一次,真切地聽到了這個世界。

  江夢南:冷不丁的哪一天會聽到我以前從來沒過的聲音。我開始聽見了鳥叫,聽見了青蛙在叫,或者聽到了一些很美好的聲音。

  但是,新的困難接踵而至。為了建立耳蝸裡聽到的聲音跟文字之間的聯絡,夢南還需要不斷持續進行聽力訓練。而且,清華的學業壓力大,每天面臨大量專業的討論,夢南的人生,彷彿每一步,都是“困難模式”,等待她去克服。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5

  鮑峰,是馬鞍山師專的一名思政課老師,同時也是和縣人。在他的同學當中,有幾位是葉連平老師門下畢業的學生,因此很早以前,他就從同學處聽說過關於葉連平老師的先進事蹟。幾年前,有一次學校請葉老來校給青年老師作報告,鮑峰也第一次當面傾聽了葉連平老師的講解並描述,知道了他更多的生平故事,為之感動。

  鮑峰認為,葉老既是他的鄉中先賢,也是他的同行前輩。學習葉老敬業樂業和奉獻精神,自是應有之義。“葉老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疆、崇德向善的師德,葉老是我們和縣人的傲慢,也是我們年輕老師學習的榜樣和楷模。”鮑峰表示,葉老關切留守兒童的學業成長和身心健康,自費成立“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把孩子們聚集起來,無償施教。又把有限的收入掰成幾瓣花,組織學生出外學習參觀,擴大視野,甚至自費發放獎學金,激勵孩子們的每一個進步。傾其全部,以個人之力,先後培育輔導千餘學生。

  “沒有仁愛精神,是難以做到這樣的傾情付出,更別說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鮑峰說。

  作為一名思政課老師,鮑峰認為,他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仁愛精神不行或缺,放下身材接觸學生,瞭解學生,關注他們學習生活情感須要,如此才能贏得學生家長的信任,教學之中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鮑峰還認為,葉老的精神還表現在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老師不僅僅是個職業,更是學生靈魂的引路人。”鮑峰說,“作為一名思政課老師,為學生的人生‘扣好第一粒釦子’,指引他們走好人生的.路,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有這樣的覺悟,好在有葉老為我們做了榜樣。”

  提及對自身的將來規劃,鮑峰表示,他將以葉老的精神為指引,補精神之“鈣”,不斷武裝頭腦,強素養、提本事,進一步堅決志向信念。立足崗位查詢不足,強化學習,提振精神,不斷加強看家本事,耕好自己一畝三分地和責任田,向葉老看齊,爭當先進模範,立足崗位做貢獻。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6

  電影《掬水月在手》的片頭,伊洛河上,一葉扁舟漂浮,晨光熹微裡,月亮沉了下去,和船內一個小女孩的身影混合。葉嘉瑩在電影中的首次現身是以聲音出現的,九十多歲的詩人問一個年輕人:“你最早的記憶是什麼時候?”

  “透過年輕人的問答,她其實就回過頭來,展開整部電影的回憶。”導演陳傳興說。《掬水月在手》是陳傳興“詩詞三部曲”的最終章,講述了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的詩詞人生,目前正在影院熱映,同名圖書《掬水月在手:鏡中的葉嘉瑩》也於近日出版,對電影起到了補充的作用。

  陳傳興的“詩詞三部曲”,《如霧起時》拍的是鄭愁予,著重“詩與歷史”;《化城再來人》拍周夢蝶,探討“詩與信仰”。到了拍攝葉嘉瑩的這部《掬水月在手》,陳傳興給出的定義是“詩與存在”。

  詩為什麼存在?為什麼要有詩人?詩人與詩的關係是什麼?這些是陳傳興想要在電影中呈現的問題,葉嘉瑩的一生正好可以作答。百年中國的歷史坎坷與生活中的苦痛變故交織在一起,構成了葉嘉瑩的人生。在旁人都忍不住為其感慨沉重時,葉嘉瑩用詩詞承接住了,她從詩詞中汲取元氣力量,痛苦和經驗化作吟詠、傳授。千年中國古典詩詞的遺音,透過她在綿延的時空中迴響。

  “修辭立其誠。”葉嘉瑩所有的詩詞都源於現實中真實的觸動,失親之痛、亡國之恨……詩的存在為人類提供了寄放情感和歷史的寓所。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禪不借隱為名。”葉嘉瑩現在九十多歲,還把十九歲寫的這兩句詩用在迦陵學舍月亮門兩邊做對聯,因為她覺得這兩句詩真正表達了她立世處身的理念:世界上的苦難和憂愁無法避免,但如果人真的隱居到深山不過是追求清高,她想要身處塵世之中做自己要做的事。

  “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已是春寒了。”從熱愛詩詞的少女,到名滿天下的詩詞學者、傳道者,詩不是葉嘉瑩的生活,而是葉嘉瑩的生活存在於詩中,它幫助她抵禦堅硬、消融痛苦,也構成了她的精神力量與最高理想。葉嘉瑩的身影,是“士”的身影:孤獨、高貴,有如天中之月,清輝遍佈人間。

  《掬水月在手》這個名字,指電影和書都只是倒映出“月”的“水”,而非“月”本身。水中之月,是虛幻的意象,同時象徵著葉嘉瑩在漫長的歲月中化身“水月觀音”,於苦水中渡己、渡人。但如果想要真實地接近“月”,則如書中柯慶明教授的文章所寫,還是要回到葉嘉瑩的詩本身。

  電影《掬水月在手》沒有設定線性的、層層推進的節奏,它以葉嘉瑩兒時成長的四合院為喻,將她的人生拆分成六個章節:門外-脈房-內院-庭院-廂房,最後到達“空”。電影也包含了大量葉嘉瑩吟誦詩歌的鏡頭,她吟誦的方式不止平仄,還展示了音調的轉變、古音的讀法。陳傳興說:“這裡面一定有某一些我不知道的,可能真正的中國古詩詞美的東西在裡面。”

  正在吟誦的詩,與畫面上出現的詩,常常不是對應的,形成了一種錯位;談到顧隨和葉嘉瑩之間的師生情誼時,電影也設計了由男女二聲同時誦讀師生唱和的《踏莎行》,構成了穿越時空的復調對話。就這樣,在時空錯位之際,在繞樑的詩歌吟唱中,觀眾像進入了一場夢境,隨水漂流、沉浮。

  如果讀陳傳興為巴黎最後的黃金時代所寫的《岸螢》,會發現這是他慣常使用的一種藝術手法:《岸螢》的多個篇章,“場景零亂事件時序性迷亂,影像不是書寫的對位句點,書寫也不為影像的喑啞話語而存在”,還總是無緣無故地,從一個文字滑向另一個文字。在文學和電影裡,陳傳興都熱衷構建“迷宮”。有人說,《掬水月在手》從一開始,就註定是一部“曲高和寡”的紀錄片,但無論迷路與否,觀眾都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詩的精靈正在悄逸漫漶,它可以成為安放靈魂之所。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7

  葉嘉瑩講詩詞被公認的特點是“跑野馬”。

  唐朝的皇帝,她一口氣說來十五個。“小山重疊金明滅”裡的“小山”,她能講上3頁紙。

  講哲理詩,她隨手把張九齡、陶淵明、朱熹的詩拎出來作比較;講李商隱的《嫦娥》,她會談到王國維和王維,比較純詩人的自哀、哲人的的悲憫、修道者的自得;從辛棄疾的詞,講到詞的本質,再由詞的牌調拐到小令與長調的區別,因此講了講柳永,然後再回到辛棄疾的另兩首詞和用典,結合西方的意識批評理論……最後回到這堂課講的這首詞《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年輕教師去聽她的課,感慨“葉先生‘跑’一大圈還能跑回來,而且幾乎不出錯”。

  品鑑韋莊《思帝鄉》裡的“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葉嘉瑩告訴學生,不要把它看成僅僅是寫美女和愛情的小詞。做學問和追求理想也需要這種精神,學物理不一定都能獲獎,要對自己的追求有終生不渝的奉獻。那一年,楊振寧和李政道獲諾貝爾物理獎。物理一下子成了熱門,許多學生爭著報考物理系。

  她在課上感慨,當今世界科學發達,物質享受也越來越高階,可戰爭的危機到處埋藏著,誰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什麼時候人類才有李商隱說的“何當百億蓮花上,一一蓮花見佛身”的世界呢?

  聽過葉嘉瑩講座的學生覺得,葉先生先“降低了詩詞賞析的門檻,又手把手領著人進來”。“她講詩是結合著自己生命的經歷,是與生命相融會的感發。”比如葉先生講杜甫的詩,講到‘國破山河在’,她是真正體驗過的——“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吃混合面,穿補丁衣,學校更換了教師,英文課程改上日語課,她們在教室按要求把歷史、地理課本逐頁撕毀塗抹。

  顧隨說詩的主要作用,是在於讓人感動。葉嘉瑩在國外的課堂上,也常常給學生用英文“care”,她說要有一顆關懷的人,對人、事、物,對大自然的關懷。

  顧隨不講書裡寫的內容,也不怎麼引經據典,完全是自己讀詩的感受。葉嘉瑩講詩,也常把自己的感受、情誼放裡面。

  顧隨講喜歡的作者,也講不喜歡的。他直言姜夔的詞,最大缺點是清空。他認為,一個人做人只是穿著白襪子不肯粘泥,總是自己保持清白、清高,這樣的人比較狹隘、自私,遇事不肯出力,為人不肯動情。

  “顧先生講詩歌生命裡的感發。”葉嘉瑩說。而“生命的感發”也是她研究古典詩詞的核心,也是她“終身熱愛詩詞,雖至老而此心不改的重要原因”。她認為,“詩詞的好壞,永遠以它的感發的生命的厚薄、大小、深淺為評量的層次。”

  講周邦彥時,葉嘉瑩稱讚詞人的技巧和藝術,但仍要“很真誠地說話”。她說周邦彥這個詞人,和蘇東坡就差了一點點。兩個人同樣經歷了新舊黨爭,蘇東坡是將自己的得失、福禍置之度外的。而周邦彥最後學到的是明哲保身,“委順之名,人望之如木雞,自以為喜。”她覺得周邦彥的詞裡缺少一種博大的、深厚的感發的生命。

  她喜愛辛棄疾,說辛棄疾和蘇東坡、陶淵明不同,陶、蘇都準備了一個“退”,是窮則獨善其身的退。但辛棄疾和杜甫是沒有“退”的人,他一生也沒有忘記收復自己的故鄉和故國,他是堅持要進。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8

  TVB 脫貧紀錄片《無窮之路》大獲成功,陳貝兒居功至偉。陳貝兒的成功離不開“真誠”二字。

  她的真誠自始至終貫穿著《無窮之路》的拍攝前前後後。在拍攝之前半年,陳貝兒自掏腰包,請了老師幫自己惡補普通話。期間還加強鍛鍊身體,為應對日後的拍攝儲備體能。為了更瞭解採訪物件,特意花時間看完了23集電視劇《山海情》,為的是為日後採訪《山海情》的原型謝興昌作資料上的收集。

  陳貝兒說:“人與人之間貴在真誠,我沒把採訪當成一件工作,而是打心底裡想知道他們的想法。”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9

  天梯和溜索。沒有親身體驗過是不會深切地體會到當地民眾生活的艱辛和不容易的。去懸崖村的必經之路,是用鋼管搭建的天梯,有2556級。不要說叫你親自去攀爬,只是看看圖片你也會嚇得兩腿發軟。更不要說爬上去之後還要下來,正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下來時更困難,特別是對有恐高症的陳貝兒來說。但陳貝兒做到了,她克服了心理和體能上的困難,親自上下了懸崖村的天梯,前後花了十多小時,目的是體驗一下當地村民的不容易。如果沒有真誠的心,就讓無人機去拍便可以了,何必辛苦自己呢?

  拍攝乘溜索過怒江那一節,隔著螢幕都可以感受到陳貝兒是極其害怕的,剛開始的時候連眼睛都不敢睜開。但本著對拍攝的真誠,她還是咬緊牙關堅持完成了拍攝。

  陳貝兒對祖國也充滿著真誠。《無窮之路》的播出,讓香港觀眾有了更多的瞭解祖國的途徑和機會。在TVB製作的英文版《無窮之路》中,陳貝兒親自作英文旁白配音,目的是希望能讓更多的外國人瞭解真實的中國。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10

  陳貝兒主持的紀錄片《無窮之路》,拍攝團隊穿梭全國6個省份,深入10個貧困縣瞭解各地民生。報道稱,陳貝兒出生在香港,生長在溫哥華,一直生活在繁華都市的她對貧窮沒有什麼概念,去脫貧地區的艱辛是她未曾預料的。為了拍攝懸崖村易地扶貧搬遷,她兩次攀爬天梯上懸崖村,來回共一萬多級,每次花費十幾個小時,但還是堅持了下來。在去怒江拍攝交通扶貧時,陳貝兒不顧危險,親身體驗了過去百姓過江用的溜索。

  對於西方媒體的質疑,陳貝兒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說,拍攝之前就看過一些外媒報道稱那些村民搬到安置房之後很不習慣,配套又不好,“但是我自己親眼看到的不是這樣的。我真的非常震撼,從這一點我就看到,國家是很大手筆,也不惜代價,為了脫貧的決心是非常強的”。她感慨,中國脫貧工程比聯合國早10年完成,“這是因為我們當中有很多無名英雄”。

  港媒還稱,《無窮之路》播出後,不僅內地觀眾讚不絕口,在香港也好評如潮。陳貝兒透露,很多香港觀眾朋友給她留言表示很感動,因為這個節目讓他們瞭解國家發生的變化。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11

  香港主持人陳貝兒憑專題及紀錄片《無窮之路》獲“TVB最佳女主持”獎項,該紀錄片聚焦內地扶貧故事,播出後備受好評,此前,該片也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選定為2021年度20部“優秀海外傳播作品”之一。

  拍攝過程中,主持人陳貝兒親自帶領大家去“看”、去感受每一個貧困地區的轉變,從南部熱帶雨林到雲貴高原大峽谷,從大西北戈壁沙漠再到川藏高原……她親自攀登四川涼山的攀天梯、溜鋼索渡過怒江峽谷,讓觀眾感受到了貧困地區曾經的“窮”,也讓大家深刻理解了紀錄片片名,“無窮之路”,四個字,是國家解決貧困地區民眾困難的決心,這曾是一段很艱難的路,如今終於“通”了。

  據香港大公網報道,本月2日晚,TVB舉行“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21”,陳貝兒憑藉《無窮之路》獲得“最佳女主持”。不過由於陳貝兒目前在內地,未能回到香港出席頒獎禮,所以她透過影片領獎。

  獲獎後,陳貝兒也在個人社交媒體感謝了團隊以及觀眾的支援,“多謝、多謝大家支援!多謝公司,一直給我很多機會。我好幸運有機會拍到《無窮之路》這個節目,我以我們的團隊為榮!我們會繼續努力!”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12

  2021年,一部反映全國脫貧攻堅題材的紀錄片《無窮之路》火了,豆瓣評分9.5,片子的主創是香港的媒體人陳貝兒。出發前,她看到許多西方媒體對中國脫貧成功的質疑。陳貝兒覺得作為一個媒體人,真的不可以只看人家的報道就信以為真。是真的要親身去看、去聽。陳貝兒出生在香港,生長在溫哥華,一直生活在繁華都市的她對貧窮沒有什麼概念,對去脫貧地區的艱辛是她未嘗預料的。為了拍攝懸崖村易地扶貧搬遷的原因,陳貝兒兩次攀爬天梯上懸崖村,來回共一萬多級,每次花費十幾個小時,累得腳軟不說,有恐高症的她身體一度抖到不行,但還是堅持了下來。在去怒江拍攝交通扶貧時,陳貝兒不顧危險,親身體驗了過去百姓過江用的溜索。一路走來,對於西方媒體的質疑,貝兒也有了自己的認知與看法。

  陳貝兒:我拍攝之前就看過一些外媒的報道,說那些村民搬到安置房之後很不習慣,配套又不好,但是我自己親眼看到的不是這樣的。我真的非常震撼,從這一點我就看到,國家是很大手筆,也不惜代價的,國家為了脫貧的決心是非常強大。歷經3個月,陳貝兒一行5人,穿梭全國6個省份,10個脫貧地區,深入海南熱帶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嶺,拍攝製作了12集紀錄片,全面詳實地見證了中國的脫貧之路。《無窮之路》播出之後,出乎陳貝兒的意料,不僅內地觀眾讚譽不絕,香港觀眾也好評如潮。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