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讀後感

《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讀後感

《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讀後感(3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讀後感1

  最先吸引我去讀肖川先生的書是偶然在雜誌上看過他的“六個學會”,他說:“廣大教師,需要做到‘六個學會’: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新。只有當我們的教師具備了這些素質,人類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一書,深深地吸引著我。我細細品味他的文章,裡面無處不體現著一種對美的追求和趨從。肖川先生的隨筆,讓我感受到一個“隨”字:隨和,隨意,隨緣,沒有居高臨下的霸氣,沒有正襟危坐的儼然,沒有煞有介事的虛假,沒有耳提面命的煩悶,而是像朋友之間的促膝而談。它表達一種情懷,一種趣味,一種心境,一種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讀完全書後的一點體會:

  一、他告訴了我們教育的靈魂

  書中提到,教育的靈魂該是道德教育,很多時候,我們趨向的是一種無視主體性的教育。這種無視主體性的道德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大多數表現為缺乏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進取精神,表現出盲目從眾和循規蹈矩,表現為逆來順受。讀到這裡,我有種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覺,而如何將書中理念運用於我們英語教學中,我覺得應該從關注學生的情感,尊重每個孩子,從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開始,讓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儘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關係。

  二、他告訴我們教育帶給我們什麼

  讀這段時,我心裡有一陣揪心但又力不從心的感覺,中學階段雖說是基礎教育,但由於受客觀環境影響,似乎狹隘成了應試教育的基礎教育。有時,我們只看到讓學生牢固掌握知識點,而不是讓學生會靈活運用知識點。書裡寫到一個讓人心疼卻又覺得每天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現象,制約教育改革的瓶頸在考試評價制度,應該來說,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們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巨大的,那就是犧牲了整整一代人的自由和諧的發展。我不由地想,我在之前的學生生涯中,沒有美好的回憶,沒有深刻的興趣與愛好,再回想起那段日子,我有種莫名的恐懼。書中提到,學習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大考小考的排隊分等,使學校成為造就失敗者的場所。目前,一直都說,興趣是最重要的,而我們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學生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不要扼殺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對美好知識的嚮往,要使我們的教學有吸引力,就要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尊重每一位學生,給學生寬容、寬鬆、寬厚的生長環境。

  三、他告訴我們要與經典為友

  肖川先生說過:教育的道理,其實都是大道理、樸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話。譬如說,要尊重學生,身教重於言教,‘成人’應該優先於‘成材’,因材施教、長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為教育是關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由此我想到,我們平時對學生日日提醒、教導的,正是經過了歲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會歷史實踐的檢驗的道理,想到了孔子提出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恐怕在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的。筆者強調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在我們思考教育問題的時候,多一點歷史的意識,少一點理智的虛妄,這樣我們就會對教育的理解當會更細緻、更深入。古老的智慧需要反覆的咀嚼,需要不斷的切已體察,不是簡單的誦記就可以得其真傳的。由此,想到我們對學生的日日提醒,也要自己先不斷咀嚼其真意,並且聯絡到實際生活情境中,並且帶著發展的眼光和辨正的態度去教導學生。

  四、他告訴了我們教育的意蘊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即解放,他也提到,教育意味著探索,意味著啟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範。讀了這段話,我有被提醒的感覺,似乎我就徘徊在探索,啟蒙,宣傳和灌輸間,徘徊在平等對話、自由交流和指示、命令之間;徘徊在豐富認識和統一思想,徘徊在尊重、信任和消極防範之間,似乎稍不留神,就會誤入非教育的歧途。我們應該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帶入自己教育的範疇內,引領學生用自己的眼鏡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讓學生永遠都充滿希望和自信。

  五、他告訴我們教育的期待

  書中提醒著我們,不能只習慣於樹立榜樣、宣傳榜樣、學習榜樣,要學會觀察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的“善端”,我們該對別人多一份對人的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對待學生,特別是那些暫時還處於落後的學生,我們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讓他們多一份真誠的感動。肖川先生說:“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會有發現;有發現的地方,就會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會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會有快樂!快樂應該成為我們追求的重要目標。”

  肖川先生的文章真是美文。喜也,怒也,哀也,樂也,無不體現著一種對美的追求和趨從。也許是平時所養成的一種職業習慣,我們已經看慣了也寫慣了那類扳起臉來說教的文章。讀完整本書,讓我感受到,對待教育,我們必須懷著一種神聖的使命感和責任心的情懷,教學生去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真誠、善良和魅力,教學生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融入社會、理解他人、關愛生命,在這個當前紛繁複雜的世界裡,我該時刻提醒自己的,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始終保持一種率真的勇氣和向善的本性,讓學生感受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讀後感2

  學無止境“終生閱讀”、“終生學習”的教育思想,在肖川教授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一書中,讓我更加感悟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深刻感受到作為前線教育工作者身上責任的重大;同時肖川教授又給我們指明瞭生命教育的方向與方法,我從感性上把它歸結為:掀起臉上的面紗,露出微笑,輻射陽光,傳遞幸福,潤澤生命。

  肖川教授大量運用了感性的材料與事實,說明了“生命教育”的方向與方法,為我們詮釋了當前教育中的困惑,並不時地用他智慧而又帶有幽默的語言,闡述生活中的一個個哲理:讓課堂充滿關注的氣息,讓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湧流,讓智慧之花盡情綻放——這是對課堂教學的追求;貼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領成長的方向,探尋生命的意義,成全生命的價值——這是課程目標的追求;尊崇生命的在場,點化生命、潤澤生命,你臉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心中的陽光就有多少——這才是教育,生命的教育

  老子曾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能勝,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水,天生麗質,柔弱多情,可以成江河起波濤,可以衝土決堤,涓滴石穿。肖川教授的文字正如這水,每一個社會中人的感動正如這水——甘美而清澈!沒有這水澆灌的土地,註定會寸草不生;沒有感動滋潤的人,心靈註定會乾涸枯竭。感動如水,普通而又偉大,平凡而又崇高。我們未必是能夠書寫感動之人,但我們卻可以把這份感動賦之於行動。

  肖川教授對學習的感悟也深深地引起我的共鳴。教師如何看待學習,平時如何實施學習,是教師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只有學會學習,才能胸中海闊天空;只有學會學習,才能口中旁徵博引;只有學會學習,才能創造性地實施教育,才能實現自身發展進而促成學生髮展。學習是一個持續而長期,甚至相伴一生的過程,只有不懈地學習,我們才能夠成為社會發展中的覺悟者、關懷者、責任者、創造者,更是生活的幸福者和快樂的創造者。

  肖川教授倡導以古典的心情對待學習,他這樣認為:儘管古老的智慧、經典的知識,往往難以具有實際的功效,但都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情性、變化氣質、滋養人生的價值。這就是古人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心與書的交流,是一種滋潤,也是內省與自察。伴隨著感悟和體會,淡淡的喜悅在心頭升起,浮蕩的靈魂也漸歸平靜,讓自己始終保持著一份純淨而向上的心態,不失信心地契入現實,介入生活,創造生活。

  讀肖川教授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總會有陣陣的心得產生,字字句句皆是經典,時時處處有感動。在忙碌了一天以後,在沉沉的夜色下,在漫漫的長夜裡,挑一盞孤燈,或伴一杯香茗,手捧一本《教育的理想與信念》,相信它會給您帶來意外的收穫

  這是肖川的教育隨筆。他給教育隨筆的定義是一種教育思想的表達方式,用精闢優美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他將這種表達方式進行的十分深刻,給了我很深的觸動。他在寫教育隨筆的時候“力透紙背”,想運用自己最好的語言來表達,也用自己最獨特的角度去看問題,去分析問題,會站在一定的高度來論述問題。而我曾經的觀點是:教育隨筆,就是把教育當中的所感所想記錄下來,至於記錄到什麼程度,我沒有細細想過,所以往往記錄的文字會顯得膚淺。而他則給了我一個榜樣,如何用最真的態度來寫教育隨筆,如何讓最真的東西不入俗流,而提升到另一個層次。我意識到了作為一篇隨筆也有它可字字斟酌的地方。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是一本隨筆集,正如作者肖川自己所說的,隨筆就在一個“隨”字:隨和,隨意,隨緣。他的隨筆折射著一種靈性,時刻有靈感的火花在閃爍。的確,讀肖川的隨筆是一種享受,一種教育的享受。

  在我們學習歷史新課程的同時,完全有必要好好的研讀一番,因為在歷史教學中“有效的教學能喚醒沉睡的潛能,啟用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

  另外,書中寫到:“《學記》有云:‘能為師然後能為才,能為長然後能為君。’由於這種文化邏輯,教育只不過是師之恩惠、師之恩蔭,學生只有對教師崇拜,敬仰的份,根本不可能奢望教師為其服務。今天,人們提出了名曰“教育消費”的概念。顯然,消費者就是那些有教育需求的民眾。作者認為,教育成為第三產業的一員,並非教育尊嚴的失落,而不過是培養、造就能夠“建國君民”的“君子”“士大夫”“接班人”的教育真正成為“使每一個人成為他自己”的教育。因此,我認識到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應該擺出“居高臨下”“師道尊嚴”之態,而要牢固樹立“教育就是服務”的觀念,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向他們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賦,不同氣質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都能得到他們相應的位置,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肖川博士直達理性和內在的教育表達,讓我佩服不已,有時我在想是什麼讓肖川博士有那麼多教育和寫作的靈感呢?我想一個不善於思考,一個不懂得吸收,一個漠視生命,一個不懂得生活的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有的。此時的我只想更好地,更多地去學習他的教育思想,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讀後感3

  每次讀及教育書籍,我總是帶有很多的期待。期待可以減少對“日益高危”的教育事業的惶恐之心,期待找尋“友好師生共處的”萬能法則,或者期待解決“迫在眉睫的問題學生”的有效方法。讀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這本書,我才發現,或許我急“功”近“利”了些。其實,教育教育,“育”字當頭,以教為本。

  《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是肖川教授用十年的時間撰寫的一本書。書中收錄的60多篇文章,觸及到了教育學眾多的重要領域和主題,包括教育的意蘊、教育的目標、教育與社會、師生關係、教師的學習和成長等等。

  讀完這本書,我問了自己兩個問題。一是“教育是什麼”,二是“我能為教育做些什麼”。針對第一個問題,正如書中所說“把所學的東西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可見,教育是潛移默化的,沒有過多的介入,在無形中形成的有價值意義的一項活動。對於第二個問題,我想作為教師,我們無法決定孩子終將成為什麼樣的人,但我們可以影響他們目睹到什麼樣的“老師”,身教往往重於言傳。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使兒童、少年和青年形成關於人的美、關於人的思想、情感和體驗中的高尚和神聖的東西的觀念,我們要使這些觀念成為有血有肉的東西——高尚的道德行為的生動的例項來充實它。”

  如今的教育讓人心生恐慌:一方面高舉著素質教育的旗幟,但另一方面應試教育卻一年比一年變本加厲。在考試製度的重大壓力下,大家看重的除了分數還是分數,於是學生學得累,教師教得累,家長陪得累。學生沒有快樂,教師也沒有從寓教中獲取幸福,培養出來的大多是一些高分低能的“人才”。教科書上的知識學生學得再好,他們也只能用於一時。教師雖然只是教孩子一時,但要考慮孩子一生,所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的職責是以學生的發展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要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為他們的終身負責。所以,“我能為教育做些什麼”也就是“我能教給學生什麼”。教是一種方式,而要教的內容卻是值得深思的。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趨向於一種無視主體性的教育,這種無視主體性的道德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大多數表現為缺乏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進取精神,表現出盲目從眾和循規蹈矩,表現為逆來順受,成為“聽話的教育”下的完美產品。

  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在我看來,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於引領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良好的教育使得一個人成為真正的人,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立於天地之間的大寫的人”。我們要注重教育知識,更要注意教育的本質,不可忽視學生作為孩子的天性。

  很多時候,我們會說出“你怎麼現在還不知道好好學習”、“在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做什麼事”,可是我們有沒有試著想一想他們又怎麼會突然一下就懂事了呢。成長不是在講道理和懲罰中實現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遇到困難並且克服困難中偶然有一天所發現的。

  過多的重視“教”,往往會讓我們陷入“我們是老師,我們說什麼都是對的”的一種泥潭。我們不妨假想一下,如果我們在教的過程中,融合“育”,可能會有不一樣的一種體驗。教師的職業自豪感來自於“教書育人”,“教”的是書,“育”的是人,一旦把順序進行調整,我想也許就成了“自大狂的課堂”了吧!所以對於教師而言,要紮實自己的教書本領,也要學會駕馭自己的“育人”的引導能力。所以,我們不妨嘗試著來一次“育”的情感交流。

  肖川教授在書中這樣寫道:“現在人們普遍迷信所謂的‘新’——新理論、新概念、新方法、新模式、新技術,於是對於‘新’的鼓譟充斥著我們生活的空間。我並不拒斥‘新’,但問題是,如果穿新鞋、走老路,如果‘新’沒有舊的根基,缺乏對歷史的接續,所謂的‘新’,恐怕只是障眼的煙雲,而非貨真價實的創新。”新教育,意味著一種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詩意,一項教育行動。在這個大肆宣揚“新”的社會,我們還要保持一份清醒。我個人非常認同作者說的:幫助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師的發展看作是學校發展的起點,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讓教師和學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近年來,教師的幸福感指數不斷下降。一方面是網路媒體的發展,帶來巨大視聽效益的同時,也影響了社會對教師事業的一些評價機制;另一方面也許來自於現在“問題孩子”的日益見多,比如單親家庭的普遍存在;在這樣的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下,教師的地位儼然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保姆化”,如果就此發展下去,我在想“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尊師形象是否還能存在。我們高唱“一切為了學生”的同時,可否也為教師多考慮一份,讓教師心存一份教育的執愛,社會是否也可以給我們多一點寬容與陽光呢?如果連教師都不能充滿激情地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他又怎麼能用心去發現他的教育世界,那麼教育又何嘗不是一種“缺陷”呢。一個學校可以什麼都沒有,只要是為了學生和教師精神成長,那就是學校。

  掩卷深思,內心動然。身為教育者,我們不僅要全身心地去愛學生,更要豐富自己的教育智慧。只有既有愛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書育人。以“教”為載體,以“育”為根基。一步一步向前走,總有一天會觸控到理想的光芒。

【《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