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教師《高效課堂》讀後感

教師《高效課堂》讀後感

教師《高效課堂》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高效課堂》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高效課堂》讀後感1

  看完《高效課堂》這本書後,我一直在思索:什麼樣的課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呢?高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 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真正的高效課堂就是師生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效率。暑假期間,拜讀了劉金玉老師的《高效課堂》,受益匪淺。這是一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著作,作者結合洋思中學新課程改革的成功經驗,揭示了高效課堂形成的內在機制以及實現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本書中,劉老師指出“高效課堂不僅要讓全體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分數的提高,更要使全體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素質的提升。僅此還不夠,還要使教師得到‘又好又快的發展’,最終實現師生共生雙贏。”所以,課堂高效關鍵就在於教師的高效和學生的高效。

  教師高效是學生高效的前提和基礎。教師作為個體應該追求自身的發展,教師高效就是透過實施課堂教學,使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得到又好又快的發展。如何使教師高效呢?本文中提到可以採取走出去、請進來和校本培訓的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師自己的需求、內部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進行自我培訓、自我打造、自我提升,而其中的關鍵就是要走進課堂、走進學生、走進問題。走進課堂就是要正確的看待課堂,擺正心態,帶著積極、愉悅的心情好好上課,這樣就能事半功倍了,反之,則不然。走進學生就是正確的看待每一個學生,熱愛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抱有有教無類的思想,盡心盡力的提升每個學生。走進問題需要教師去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把握住每一個問題,去想法設法的引導學生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等到發展和提升。當然教師的`發展還離不開課後的及時反思,只有反省到自身的不足與缺陷並加以改正,才能茁壯成長。教師決定學生、影響學生、發展學生。

  學生高效是課堂高效的核心和關鍵。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只有學生在課堂上得到了“又好又快的發展”,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學生高效了,它表現在:全員高效、全面高效、全程高效。全員高效就是所有人的高效,要使每一位學生都高效就是要做到“一個都不能少”“每個都要抓”,而作為教師的職責就是要想方設法的教好每一個孩子。全面高效就是既有分數又有素質的高效,對於成績的高效,作者強調“現實教育是不能離開分數和成績的,離開了分數和成績的教育是不現實的教育”。分數具有公信力,是最為重要的評價依據之一,就拿高考來說,想要上好的學校必須要拿高分,一個學校排名離不開分數,而評價一個教師的能力也是看學生的成績。素質的高效就需要學生有“真善美”的品質。全程高效就是每一分鐘都高效,課堂效率=課堂有效學習時間/課堂實際使用時間,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下功夫,從課頭抓到課尾,做到科學化、層次化、有效化。

  書中提到高效課堂必須把握以下三點:

  1、高效課堂必須符合“三個標準”:

  (1)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做。新課標下,強調關注每一個學生,這個理念不是一個時髦的叫法,而是保證課堂高效的必須條件。

  (2)厚積知識、破疑解難、方法最佳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

  (3)學生在課堂上心情舒暢,有安全的學習心理環境。

  2、高效課堂要符合三個“量”:

  (1)資訊量;(2)思維量; (3)訓練量。

  3、高效課堂要達到三“動”:

  (1)形動,課堂上學生動起來了;

  (2)心動,思維在動;

  (3)神動,思想在動。

  總之,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學會學習的課堂,是教師高效和學生高效的結合,是樸實、簡易的課堂:沒有學生的認真自學,不新授;沒有學生的充分獨立的思考,不交流;沒有發現學生學習的障礙,不講解。讓學生在自主嘗試中探究學習,在質疑問難中探究學習,在討論合作中探究學習,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學習,在問題解決中探究學習,在實踐活動中探究學習,突出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教師《高效課堂》讀後感2

  讀完《高效課堂22條》這本書,受益頗多。這本書打消了我對“高效課堂”的疑惑和具體實施的顧慮。何為高效課堂?“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三高特點使我目標明確,“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的課堂中心讓我心中有底。那麼在寒來暑往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如何達到高效呢?從這本書我得到了一些啟發。

  第一,我認識到高效課堂的思想體系,實則就是十六個字:“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這十六字,是教育教學的“靈魂”,也代表著一切的方法、技巧和出路。高效課堂要圍繞著這個靈魂來構建兩種關係:教學關係,變傳統教學關係的“惟教”為“惟學”;師生關係,由變傳統師生關係的“惟師”為“惟生”。努力做到真正發揮“學生為主體”和 “教師的主導”,並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探究者、體驗者、合作者、表演者”,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真正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創造中自覺體驗到人生的快樂和學習的幸福。”這就是要建立高效課堂。

  第二,在觀念上,我們要樹立“教育即解放”的意識,解放學生的手,讓他自己去嘗試、探索;解放他的眼睛,讓他自己去觀察;解放他的嘴,讓他自己去探討、表達;解放他的腦,讓他自己去思考、總結。“教師即開發”,開發針對性強的課程資源,開發學生的潛能,開發作為一名專業工作者和個人職業幸福的源泉。

  第三,小組學習決定成敗。促進小組相互學習是一直困擾我教學的難題。書中的高效課堂模式對小組學習做了明確的要求,首先是分組,例如我的計算機課堂學生有固定的座位,正好可以使用“異質同組”,即每個小組兼顧高、中、低三個層次。若人數太多不便於合作,大組還可以設定“組內組”。由於平時課堂上一個組長確實難於管理好一個大組,“組內組”的設定是突破口,並且組內成員間選擇同質結成兩兩對子,對子之間既是競爭者也是監督者。教師也要善於用好“評價武器”,敢於調動組與組之間的對抗、拉力、質疑,做好“即時性評價”。另外,教師要善於利用組長的“管理組織”的效能,透過對組長掌握7個小組的學情,能否發揮好小組長的作用,決定著教學的優劣。

  《高效課堂22條》的實踐操作指導很強,也提醒了我傳統課堂在過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們教師也適應了這種課堂。改變雖然痛苦,但也快樂,戰勝挑戰的過程是享受成就感的過程。只要我們本著對自己、對學生、對社會負責的精神,在研究的狀態下教育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使課堂成為師生成長的地方,使學校真正成為“知識超市,生命狂歡”的地方。

【教師《高效課堂》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