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哲學> 《哲學研究》讀後感

《哲學研究》讀後感

《哲學研究》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哲學研究》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哲學研究》讀後感1

  《哲學研究》講述了:在西方哲學史上,維特根斯坦是唯一創造了兩種不同哲學而又各自產生重大影響的哲學家。前期以《邏輯哲學論》為代表,後者則以《哲學研究》為象徵。《哲學研究》告別了傳統西方哲學以理想語言為基礎、試圖探索語言本質的靜態邏輯構造論,重新將語言哲學撿回到日常語言中,將語言的實際運用、語言的功能作用作為出發點。他所提出的“語言遊戲”和“家族類似”對語言哲學的發展貢獻基本。《哲學研究》譯者陳嘉映為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譯者。《哲學研究》直接譯自維氏的德文原本,因而是迄今中國最貼切、最準確的這一哲學名著的譯本。

  人的思想封閉自鎖,在意識內部進行,和這種封閉比較,一切物理上的封閉都是敞亮的。

  發覺一種不熟悉不自然的感覺比較容易些……我突然停下來,審慎地或不信任地打量事物或人們,說,“我覺得這一切都很陌生。”——但並不因為存在著這種陌生之感我們就可以說:我們熟知的.、不感到陌生的每一樣東西都給我一種熟稔之感。——我們以為,一度由陌生感佔據的位置似乎不是這樣就是那樣總要被填充上。為這種氣氛而設的位置就擺在那裡,不是這種感覺佔據它,就是另一種感覺佔據它。我說了“我現在要欺騙他”這話並不使得我的意圖變得比它原來所是的那樣更確切些。——但即使你說了這話,你就一定十分認真地意謂這話嗎?事物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方面由於其簡單平常而掩蔽著。

《哲學研究》讀後感2

  哲學到底揭示了什麼?不同的哲學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釋了世界的本質屬性和客觀規律,進而思考人生。。

  “哲學”出現在西方古希臘時代,它的原始定義,philosophy,它源自希臘文,“愛好智慧”。

  三個層次

  首先,感受或接受到資訊,感知,比較感性,這是感覺。

  第二,把掌握的資訊整合起來變成知識,比如現在的學生們都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這是古人無法瞭解的。但是這種知識是分而不合,每種學科都有不同的知識。

  第三叫做智慧,融會貫通且閃耀著理性的光芒。

  從資訊、感覺到知識、智慧是三個層次,到智慧的時候代表完整而根本。所以,談及人生經驗的全面反省,因為牽扯到反省和根本。人們一定會說這樣講太抽象了,但是它會落實到自

  身的生命裡,所以看任何事情不只會看現在,他一定會看未來、既看現象又洞察本質。教育者施教時不也是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無他,教育規律使然。

  比如教育學生上車讓座,學生會思考:我現在把座位讓給老人家,這個動作我就要問問自己,為什麼要讓座?因為每個人都有先到先得的權利,畢竟我是先坐的位子。如果教師匯入哲學的思想:每個人都會老,也需要別人讓座,但是沒有人保證你現在讓座給別人,你老了別人會讓座給你。如果從哲學角度解釋這個道理,人跟人相處的時候這個模式是比較合理的,這樣做就會心安理得,不但能看到現在,還能想到將來。

  下一個要點就水到渠成了。

《哲學研究》讀後感3

  說句實話,在拜讀《哲學研究》之前,我還真沒有深究過,在這裡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學的定義:哲學的原意是“愛智”。哲學作為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

  這種態度稱為“愛智”。作者同時指出“愛智”的原則,“擁有智慧不等於愛好智慧”。愛智代表的是一種追求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靈的開放。所強調的“過程”,要不停地質疑與詢問,永遠在等待著接受驚訝。這是否暗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問題導引、學生自學的認知理論的本源和基點呢?

  既然“愛智”是一種追求過程,那麼又是什麼影響了我們去追求它呢?

  “最先要指出的就是人的身體。因為人體是物質的,有惰性同時也是軟弱的。這種軟弱會妨礙人類擁有智慧。比如,有時候我們希望自己能夠早起,卻怎麼也爬不起來,這時候會覺得身體實在是自己最大的敵人。身體如此沉重,就是因為它是物質,所以有惰性。又有時候我們很願意幫助別人,這代表心靈上的美好,卻可能因為需要花時間、花力氣,所以懶得行動。由此可知,人的身體是軟弱的。人應該減少身體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讓身體的惰性無法對個人產生影響力。如此,才能讓心靈自由地追求智慧。

  教師的重要工作不也包含了督導學生、引領他們走向事物的真善美、遠離假惡醜、使學生們的素養日臻完善、成為有健全人格、健康世界觀和積極人生觀的社會公民。

【《哲學研究》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