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遊戲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喜洋洋》的音樂,能根據三段體音樂的變化按樂句、樂段交替變換動作。

  2、遷移對包餃子的生活經驗,能夠用身體動作表現餃子翻騰的狀態。

  3、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幼兒包餃子的相關經驗。

  2、《喜洋洋》音樂

  活動過程:

  一、透過談話瞭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引出本次活動的內容。

  師:你們吃過餃子嗎?誰知道包餃子需要哪些材料?餃子怎麼包呢?

  師:你們知道餃子皮怎麼做呢?

  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師:餃子皮擀好後,接下來要做什麼呢?怎麼包餃子呢?

  二、與配課教師合作表演音樂遊戲,初步理解音樂ABA三段。

  第一段:表現擀餃皮,餃子皮變大。

  第二段:表現放餃子餡,捏餃子。

  第三段:表現餃子沉到鍋底,再慢慢浮上來,然後不停地翻滾,最後被冷水澆過後立即即不動。

  三、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動作。

  師:誰是餃子,誰是大廚師?

  教師:大廚師是怎麼包餃子的? 餃子包好後,要幹些什麼呢?(引導幼兒表現餃子翻騰的狀態)

  四、幼兒完整合作玩遊戲,感受合作交流的樂趣。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

  A段:幼兒甲聽音樂合拍地在幼兒乙身上做擀餃子皮動作,幼兒乙配合做餃皮變大的動作。

  B段:幼兒甲做包餃子的動作,放餡,捏,幼兒乙做一個大餃子皮逐步變小的動作,表現被包成餃子了。

  A段:下餃子,幼兒乙表現餃子在鍋中沉,浮,翻騰,煮熟。結束處:幼兒甲做往鍋裡潑冷水動作,幼兒乙做造型。

  幼兒甲、幼兒乙相互交換位置與角色,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五、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是一節音樂欣賞活動,《喜洋洋》是我國的一首民族管絃樂曲,段式為ABA三段式,樂曲歡快活潑、熱情洋溢。對於中班孩子,我們重點是引導幼兒透過欣賞活動,感受樂曲的情緒,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透過包餃子這一生活化、遊戲化的情節來詮釋音樂三段體的結構,能夠讓幼兒從生活經驗和思維形式上引起共鳴,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促使幼兒積極、熱情地去感受、想象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下面談談活動後的一些想法: 1.活動中孩子積極參與,喜歡錶現。活動中,孩子們非常積極地參與表演,活動中情緒高漲。

  2.活動中充分體現了由孩子們的聽而引出表演,而不是生硬地該怎麼表演,該怎麼做動作。每一環節,我都是由聽音樂引出,根據孩子們自身對音樂的理解進行表演,令我高興的是孩子們的理解都是比較正確的。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三隻猴子》,初步體會歌曲詼諧、幽默的風格。

  2、在傾聽和做動作參與遊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

  3、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亂跳。

  活動準備:

  1、手偶表演(小床一張;玩偶小猴四隻)。

  2、小猴住院的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小動物和大石頭》匯入。

  師:四隻小袋鼠啊,出來跳跳跳啊,碰到大石頭啊,跌個大跟頭;三隻小猴子啊,出來走走走啊,碰到大石頭啊,跌個大跟頭。

  二、觀看手偶,組織討論。

  1、師:三隻猴子回到家以後,又在床上做什麼呢?

  (教師操作手偶)

  2、師:他們在床上跳來蹦去,結果會怎麼樣呢?(幼兒討論)

  三、教師示範清唱歌曲。

  師:老師還可以把它們玩的這件事情唱出來呢,想不想聽一聽?(想)

  四、熟悉並理解歌詞。

  師:哦,原來這首歌曲說了三件小事情,第一件說的是:三隻猴子在床上跳,有一隻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急得大聲叫,快快下來別再跳。

  第二件事情說的是:兩隻猴子在床上跳,有一隻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急得大聲叫,快快下來別再跳。

  第三件事情說的是:一隻猴子在床上跳,他的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急得大聲 叫,快快下來別再跳。

  五、觀看手偶表演,傾聽並嘗試輕聲跟唱。

  師:那現在請小朋友們看著老師做的手指表演來把他們發生的事情一起來說一說!

  六、學唱歌曲。

  (一)師示範唱歌曲

  師:把它們發生的事情唱出來就是一首有趣的歌曲了,先請小朋友們來聽一聽吧!

  (師唱歌曲)

  請大家一起來學唱這首有趣的歌曲吧!

  1、引導幼兒用三根手指扮三隻小猴演唱兩遍。

  在第二遍表演時注意表現猴子痛苦的表情及猴媽媽著急的表情。

  2、用兩個拳頭和頭扮三隻猴子演唱一遍。

  七、歌曲表演。

  (1)教師邀請兩個幼兒合作表演。

  (2)全體幼兒表演。

  提醒幼兒:現在不能唱“三隻猴子”了,應該唱成……“許多(一群)猴子在床上跳,……”

  3、分組表演。

  幼兒每三人一組,自由分配角色表演。

  八、安全教育。

  1、師:三隻猴子跌下了床,現在(唱)“你們看床上靜悄悄,猴子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 他們去哪兒了呢?(幼兒猜測)

  2、出示醫院圖片。

  3、師:現在你最想對他們說什麼?(幼兒討論)

  4、師:我們能不能像他們一樣在高的地方跳啊?那我們來告訴小猴子:(師領唱)“我們不在高的地方跳,頭上就不會有包包,保護自己很重要,做個開心的乖寶寶。”(幼兒圍住圖片唱給猴子聽,自然結束。)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保護樹木的意識和責任感。

  2、引導幼兒在理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歌曲的旋律自編動作,真切自然地進行扮演。

  3、引導幼兒唱出敘事歌曲流暢的特點。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重難點分析:

  重點:能夠比較連貫、自然的演唱歌曲。

  難點:理解歌詞的內容,樂意為歌曲自編動作,進行扮演唱。

  活動準備:

  知識:簡單瞭解有關環保的知識。

  物質:錄音磁帶和錄音機,與歌曲內容相符的圖片兩幅。

  活動方式:

  集體與分組結合

  活動過程:

  一、匯入:請幼兒傾聽歌曲的錄音磁帶,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引導語:小朋友,請閉上眼睛,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動聽的歌曲好嗎。

  二、展開:

  1、提問問題,理解歌詞:

  問:剛才你聽到歌曲中唱了什麼?路旁的小樹遭到了什麼倒黴?是誰將小樹苗搭救了?這首歌曲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出示圖片,再次完整欣賞歌曲,引發幼兒的模仿興趣。

  引導語:"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傾聽一遍,請你把最喜歡的一句記下來。"問:"誰來學唱自身喜歡的一句?對模仿出的幼兒和時褒揚鼓勵,頒發小獎品,激發幼兒演唱的興趣。

  3、教師彈奏歌曲旋律,幼兒完整跟唱歌曲第一段。

  4、播放錄音伴奏,集體完整跟唱。

  5、播放錄音演唱,請幼兒完整欣賞,並大膽歌唱。

  6、幼兒集體演唱,鼓勵幼兒大膽表示自身的感情,可以自編動作進行扮演唱。

  7、講解歌曲特點,兩人面對面,以敘事的形式進行演唱。

  三、結束:播放一段搖籃曲請幼兒欣賞,動靜交替,結束活動!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小雞的外形特徵,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2.初步體驗音樂遊戲的簡單規則。

  活動準備:雞媽媽頭飾、小雞

  活動過程

  一、匯入課題,引起興趣

  1.今天,老師請了幾位好朋友,我們一起來歡迎他們好不好?

  2.誰來我們小一班了啊?小小雞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樣叫的啊?你知道小小雞喜歡吃什麼東西嗎?

  3.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小雞(學小雞叫、小雞吃蟲子)

  二、學習歌曲

  1.剛剛我們學了小小雞吃東西,現在聽老師來唱一唱小小雞,要認真仔細的聽哦。

  2.教師演唱歌曲2遍(跟音樂和清唱各一遍)

  3.歌曲的名字叫什麼?小小雞跟著媽媽玩,出發前做了哪些準備啊?後來發生什麼事了?小小雞不見了,媽媽會怎麼樣?

  4.我們一起來學唱歌曲好嗎?(唱歌曲2、3遍)

  三、表演歌曲

  1.請小朋友扮演小小雞,老師扮演雞媽媽,一邊唱一邊表演動作。誰發現一隻小雞不見了?這句話應該誰唱?誰勸媽媽不要哭?我們先來試一遍。

  2.完整的表演歌曲

  四、結束部分

  1.今天雞媽媽帶小小雞出去玩,猜猜看為什麼那隻小雞會不見了?

  2.小朋友跟老師出去玩或者跟爸爸媽媽出去玩,一定要跟好老師或爸爸媽媽,不能亂跑,不然也會把自己弄丟了。

  3.下課後我們一起來尋找小小雞好嗎?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瞭解樂曲的三段結構和表達的內容。

  2.創編蛀蟲和牙齒的各種動作及表情。

  3.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音樂遊戲的快樂。

  4.透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音樂、圓形座位擺放、圖片三張(小蛀蟲吃牙齒、小蛀蟲跳圈圈舞、刷牙)、自制大牙刷一把、記號筆、白紙。

  2.經驗準備:幼兒對蛀蟲和牙齒的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

  活動過程:

  1.圖片匯入。

  教師:我帶來了三張關於小蛀蟲和牙齒的圖片,看看它們在幹什麼?這三張圖片裡還藏著一首好聽的音樂,仔細聽一聽,它們分別適合音樂的哪一段?

  2.欣賞音樂,感知音樂的三段結構和每段音樂的內容。

  l)完整欣賞音樂,教師隨音樂畫出完整圖譜。

  2)根據音樂,自主把三張圖片與相應的每段音樂圖譜進行匹配。

  3)邊聽音樂邊看圖譜,加深對音樂內容的理解。

  3.分段創編蛀蟲和牙齒的動作及表情。

  1)創編第一殷小蛀蟲找牙齒、吃牙齒和牙齒疼痛的表情及動作,並分角色隨音樂合作練習。

  2)創編第二段小蛀蟲跳圈圈舞、做鬼臉和牙齒生氣的表情及動作,並分角色隨音樂合作練習。

  3)創編第三段牙齒洗澡動作,加入遊戲規則: "大牙刷"出現,牙齒做洗澡動作,小蛀蟲在"嘴巴" (圓圈)內躲起來不許動。 "大牙刷"刷到哪個小蛀蟲,被刷到的小蛀蟲就要跟在"大牙刷"後面一起走,並在聽到吐水"撲"的聲音時,跑到"嘴巴"外面的水池中。

  4.完整進行音樂遊戲,感受音樂遊戲的快樂。

  1)請幾名幼兒當小蛀蟲,其他幼兒當牙齒,教師當大牙刷,跟音樂完整遊戲,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2)交換角色,跟音樂再次遊戲。

  5.談話,感知口腔衛生的重要性。

  1)討論:小蛀蟲被趕走了,接下來它會去找誰?怎麼做小蛀蟲才不會找你? ,

  2)小結:小朋友要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少吃甜食,牙齒才會更健康。

  動作建議:

  第1段:創編小蛀蟲找牙齒、吃牙齒和牙齒疼痛的表情及動作。 (音樂響起時,小蛀蟲跑著找牙齒;音樂休止時,小蛀蟲停下來做啃牙齒動作,被啃到的牙齒做出疼痛的表情及動作。)

  第2段:創編第二段小蛀蟲跳圈圈舞、做鬼臉和牙齒生氣的表情及動作。(第l-4小節:小蛀蟲跳圈圈舞;第5小節:小蛀蟲對牙齒做鬼臉,牙齒做出生氣的表情及動作;第6-9小節同第1-4小節:第10小節同第5小節。)

  第3段:創編牙齒洗澡、小蛀蟲躲藏的動作。("大牙刷"出現,牙齒做洗澡動作,小蛀蟲躲藏起來。被"大牙刷"刷到的小蛀蟲要跟在牙刷後面,最後跑出嘴巴,牙齒做勝利的動作。)

  遊戲玩法:

  1.幼兒圍坐成圓圈作"嘴巴",幾名幼兒當小蛀蟲,其他幼兒在座位上當牙齒,教師或一幼兒當大牙刷。

  2.第1、2段,小蛀蟲和牙齒跟音樂互動;第3段, "大牙刷"出現,小蛀蟲躲藏起來不能動,被刷到的小蛀蟲要跟在"大牙刷"後面,並在聽到吐水"手r"的聲音時,跑到"嘴巴"外面的水池中。

  活動反思:

  透過講述保護牙齒這一教育活動,我覺得我班幼兒對如何保護牙齒這一內容十分感興趣,在活動在組織過程中,我嘗試運用了多種型別的師幼互動方式來推動幼兒的發展。在幼兒看課件《沒有牙的大老虎》時,將幾個問題拋給幼兒,“老虎的牙齒哪去了?”“故事裡的老虎大王為什麼會有蛀牙?”引導幼兒思考,蛀牙是怎樣形成的呢?再透過吃餅乾,逐個讓幼兒看看,聞聞、摸摸醋中蛋殼,讓幼兒知道吃完東西后會有食物殘渣留在牙縫裡,時間久了牙齒就象浸泡在醋裡的蛋殼,會變軟,變黑,久了牙齒還會掉落,此時的師幼互動達到一個小高潮,從而提高幼兒保護牙齒的意識。幼兒瞭解蛀牙形成的原因後,啟發幼兒討論如何預防蛀牙?怎樣保護牙齒? 透過保護牙齒的課件,使幼兒形像的觀察瞭解到了牙齒的作用,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特別是我在我在講述正確的刷牙方法時,有的孩子都爭先恐後的替我講述,好像他們是老師似的,因此幼兒對“刷牙”的動作就有了一定的興趣,因此在學習刷牙的時候,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孩子都浸在了歡樂愉快的氛圍之中。同時也在快樂的學習中懂得了怎樣保護牙齒,並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活動的不足之處:1、我的肢體語言不豐富。2、幼兒積極性較高,課堂活躍,幼兒紀律有點亂。3、課件保護牙齒得聲音有點小,使有的幼兒聽得不太清楚,如用多媒體效果會更好。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一定時間內,注意力比較集中地傾聽樂曲作品。

  2、在對比欣賞樂曲的情況下,辨聽樂曲中高低、快慢、強弱特徵和音色的變化,感受小貓弱小與獅子威武的不同樂曲形象。

  3、樂意嘗試用身體動作模仿小貓和獅子,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

  【活動準備】

  樂曲磁帶;小貓與獅子的圖片及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聽樂曲(小貓和獅子的樂曲)做律動入活動室。

  1、聽貓的樂曲時,邊做律動邊走到座位上,先不要坐下。

  2、再聽獅子的樂曲,原地做律動。樂曲結束後,坐下。

  二、再次聽樂曲,引出小貓和獅子。

  1、引導第二次聽樂曲。

  師:今天,森林裡來了兩位小動物客人。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仔細聽聽再介紹給我。

  2、幼兒介紹出兩位動物客人。

  三、第三次欣賞樂曲,感受小貓和獅子的不同樂曲形象。

  1、師:再聽一次,誰告訴我,兩段樂曲一樣嗎?

  第一段樂曲聽起來感覺怎麼樣?(輕柔)

  第二段樂曲聽起來感覺怎麼樣?(低沉)

  2、師:哪一段樂曲像小貓?哪一段樂曲像獅子?為什麼?

  四、教師出示小貓和獅子的形態圖片,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模仿小貓和獅子。

  1、師:這兩段樂曲分別表現的是小貓和獅子。你覺得在樂曲中小貓是什麼樣的?它在幹什麼?

  2、請個別幼兒跟樂曲,看圖模仿小貓形態。

  3、引導個別幼兒帶領其他幼兒,跟樂曲模仿小貓形態。

  師小結:小貓是活潑可愛的,還喜歡蹦蹦跳跳的。

  4、請個別幼兒跟樂曲,看圖模仿獅子形態。

  5、引導個別幼兒帶領其他幼兒,跟樂曲模仿獅子形態。

  師小結:獅子很威武的,它認為自己是獅子王,所以走起路來頭都是抬得高高的。

  五、聽樂曲,玩遊戲。

  1、教師介紹玩法。

  選一名或兩名幼兒頭戴獅子頭飾,扮演獅子。其他幼兒頭戴小貓頭飾,扮演小貓。

  當聽到小貓樂曲時,“小貓們”盡情地做小貓各種有趣的動作。當聽到獅子樂曲時,“小貓們”馬上停止動作並造型。“小獅子”開始模仿獅子,大搖大擺地巡視一週,若發現有“小貓”在動了,將她抓出來。

  2、幼兒遊戲。獅子的角色可視情況而定,先由教師扮演,再有幼兒扮演。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7

  動作建議音樂A部分:雙手做眨眼睛的`動作。

  音樂B部分:身體創編圈圈舞的。

  音樂A'部分:感受重音,雙手從上至下洗澡動作。

  音樂C部分:小手握拳做流星,在空中劃流星的弧度。

  遊戲玩法建議在音樂欣賞的後半部分增加了魔法棒變星星的遊戲,因此活動前要進行安全教育:教育幼兒不要用眼睛直接看強光。(如太陽光,手電筒的光等)二、教學活動建議【活動準備

  鐳射筆人手一個。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旋律,初步感知4/4拍的音樂節奏,鞏固幼兒節拍的穩定性。

  2、嘗試根據音樂的旋律創編肢體動作,並將身體動作轉換成用道具操作動作來演繹音樂節奏、句子和情緒。

  3、在音樂遊戲中大膽的表現自我、展示自我。

  4、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5、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活動過程

  1、熟悉環境,問好。客人老師 你好啊~ 小朋友呀 你好啊~

  2、觀看"星星"表演一一完整欣賞音樂

  (1)故事:小星星特別想變成流星,星星媽媽說:要有本領才行呀,第一天,要會眨眼睛,第二天,跳4個圈圈舞喲,第三天,流了好多的汗要洗洗澡,變得香香的,第四天變成流星,我們一起看看星星媽媽是怎樣變成流星的。

  (2)教師隨著音樂用手電筒往牆壁打光,幼兒整體欣賞音樂。

  提問:星星媽媽是怎樣變成流星的?

  3、幼兒肢體演繹故事一一熟悉故事情節,分段感受音樂(音樂聲音小點一一背景音樂)。

  導語:來,我們一起幫幫小星星學本領。

  A、眨眼睛:

  導語:首先我們要教給小星星眨眼睛,你的小手能變成大眼睛嗎?你會怎樣眨?

  B、跳圈圈舞:

  導語:哇,小眼睛變亮了,我們來圈圈舞,你會怎樣跳圈圈舞?(音樂圈圈舞)

  C、洗澡:

  哦一一流汗了,我們洗洗澡。(音樂洗澡)D流星:聽(音樂流星)一一流星。

  4、幼兒和教師律動表演《小星星》一一完整演繹音樂。

  導語:小朋友們好棒喲,學會了小星星的本領,小星星邀請我們一起舞蹈來。

  放音樂《小星星》教師隨著音樂用魔法棒在圖譜上演示,幼兒整體欣賞音樂。

  5、星星遊戲之舞一一幼兒操作魔法棒分段熟悉旋律。

  (1)導語:剛才,你們都變成了好美的流星,我許了AI願望,給每人_個神奇的禮物。

  (出示魔法棒)(2)教師給每名幼兒發一個魔法棒,幼兒操作魔法棒表演星星之舞。

  ①學習使用魔法棒。你會變出小星星嗎?

  ②隨音樂《小星星變奏曲》,教師幼兒用魔法棒演繹星星之舞。

  ③流星寶寶離開活動室。

  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於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有節奏地做踵趾小跑步、踏並步等基本舞步。

  2、遵守遊戲規則,遊戲時能剋制自己不偷看藏起來的小朋友。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一件大斗篷。

  2、幼兒已經會隨旋律演唱“披斗篷的小孩”。

  3、已學過踵趾小跑步、踏並步基本舞步。

  活動玩法:

  一、“猜娃娃”的遊戲引出活動。

  ★教師用神秘的聲音一邊範唱歌曲一邊把玩具洋娃娃放進椅子上的斗篷裡,幼兒捂住眼睛傾聽歌曲,唱完後教師請幼兒睜開眼睛猜躲在斗篷裡的是哪個娃娃。

  二、隨音樂引導幼兒複習基本舞步(踵趾小跑步、踏並步)。

  ★提醒幼兒隨歌詞一小節完成一次踵趾小跑步

  三、幼兒隨音樂完整地玩《披斗篷的小孩》的音樂遊戲。

  ★歌曲即將唱完時老師要趁孩子不注意迅速用斗篷遮住一名幼兒的身體,待歌曲唱完時其他小朋友猜猜斗篷裡的小朋友是誰,猜對後繼續玩遊戲。

  ★教師提醒幼兒積極遵守遊戲規則,遊戲時不偷看藏起來的小朋友。

  附:音樂遊戲歌詞:

  “有一個小小孩站在樹木中,她披著一件奇妙的小鬥蓬,站在樹木當中,披著小小的斗篷,你猜那是誰站在樹林中?”

  課後反思:

  《熊和小孩》是一個以遊戲為主的韻律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我覺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遊戲性,有情節,小朋友對有情節的遊戲,特別是兇猛的動物吃小動物的遊戲特別感性趣;

  第二,歌曲裡面的小動物:小鳥、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較熟悉,又比較喜歡的小動物,小朋友對模仿小動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兒對木頭人的造型非常喜歡,平時孩子們經常玩“木頭人”的遊戲,孩子們對做出一個造型控制不動,非常感興趣;

  第四,歌曲簡單,唱起來朗朗上口,易於表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小朋友感興趣,那麼,學起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動特點:

  1、整個教學活動是: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創編動作、創編造型、完整遊戲。先由易到難分步練習,層層突破重難點後再完整遊戲。

  單個環節:如在創編動作這個環節,先讓幼兒集體聽音樂自由創編,創編兩人表演的動作、三人、多人表演的動作。創編“木頭人”造型也是這樣:一個人造型、兩人造型、三人造型到多人造型。幼兒遊戲時,也是一遍有一遍的變化和難度。

  2、注重了動靜交替的原則。幼兒生理、心理活動的重要規律之一就是“節律快”。他們疲勞的快,恢復的也快;注意集中的快,轉移的也快。因此,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注重了活動多變化和動靜活動多交替的原則,以確保幼兒在一個時間片段中能夠有較豐富的學習收穫。比如:讓幼兒集體跳舞到單獨個別創編表演,表演後老師小結評價、提問,讓幼兒有適當休息等。

  3、這雖然是一個音樂遊戲活動,但是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老師以歌曲為載體,將節奏、速度、強弱等音樂元素整合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使幼兒的綜合音樂素質在唱唱、演演、玩玩中非常自然地得到了鍛鍊,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幼兒的發展為本”的理念,使活動更加地紮實有效。老師還比較好地關注到了藝術活動的審美價值點,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把動作做得更美、更有節奏感,實現了藝術活動的價值。孩子們在音樂聲中玩的不亦樂乎。

  不足之處:

  比如在欣賞音樂時給予幼兒的時間還不夠,在欣賞音樂時教師要根據不同的音樂表現出不同的表情及動作,這樣孩子們才會更好地投入進去。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願意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和動作,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透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電腦動畫、胸飾、音樂

  【活動過程】

  一、歌表演:看朋友引入

  二、看看哪些動物朋友來了?幼兒猜猜

  三、紅紅的雞冠,早上早早起,是誰?

  動畫演示:和公雞打招呼!

  你們好,我是怎麼唱歌的?(幼兒自由模仿)

  公雞,公雞,喔——喔

  依此推出:小羊、小狗、小貓

  四、我們聽見小動物的叫聲,全靠什麼呢?

  五、那我們兩隻小耳朵來聽聽小動物唱的歌吧!欣賞歌曲

  六、你聽到小動物怎麼唱的?(幼兒隨意唱唱)

  七、老師的兩隻耳朵聽見了,我也來唱唱

  八、小朋友也來和小動物一起唱歌。

  九、小動物,一邊唱,一邊還做動作呢!師生邊唱邊表演。

  十、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一起來唱歌(戴胸飾表演)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捏麵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動的風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藉助圖片、同伴間的討論,即興創編與演唱歌曲。

  3、在創編歌詞與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戰,體驗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看過捏麵人,並見過一些麵人形象。

  2、各種捏好的麵人造型圖片(有條件的準備PPT)。

  3、圖片(孫悟空、唐僧、沙和尚、豬八戒頭像)四張,空白紙四張,筆。

  4、配套磁帶或CD。

  三、活動過程

  1、觀看各種麵人造型圖片(或PPT、多媒體),引出歌曲。

  (1)律動《泥娃娃》。

  跟教師一起隨音樂模仿各種泥娃娃機械運動的樣子。

  (2)師:你們見過捏麵人嗎?

  (3)教師藉助圖片(或多媒體)介紹各種各樣的麵人,引出歌曲部分內容。

  2、熟悉歌曲《捏麵人》旋律與主要內容。

  (1)教師翻唱歌曲,在"捏一個"部分時,只用身體動作表現歌詞中的豬八戒、唐僧、沙和尚、孫悟空形象,並不唱。

  (2)教師請幼兒猜:老爺爺都捏了什麼?

  (3)教師做動作,幼兒隨伴奏按節奏念"捏一個"部分歌詞。

  (4)完整學唱歌曲《捏麵人》。

  師幼相互扮演老爺爺與麵人,分別演唱歌曲的各部分1~2遍。教師用動作提示幼兒各部分的歌詞內容。

  教師逐步退出動作引導,讓幼兒逐步學唱歌曲2~3遍。

  3、啟發幼兒按故事主題創編部分歌詞。

  (1)"老爺爺捏的是西遊記的故事,那你想編一個什麼故事呢?"鼓勵幼兒討論故事主題。

  (2)教師選取幼兒討論的某一主題,對"捏一個"部分歌詞進行替換創編。教師將幼兒的創編簡化成圖,畫在空白紙上,並按序排好在黑板上。

  (3)在圖片的提示下,幼兒演唱由自己創編的歌曲。

  (4)教師逐步抽取1~2張簡筆圖,幼兒快速記憶歌詞並進行完整地演唱。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11

  一、活動目標

  在初步會唱歌曲《吹泡泡》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創編泡泡破裂時的節奏,願意大膽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體驗自主創編節奏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會唱歌曲《吹泡泡》。

  2、幼兒玩過吹泡泡的遊戲。

  三、活動過程

  (一)歌曲複習《吹泡泡》

  1.第一次演唱歌曲

  T:春光明媚,我們去小花園玩吹泡泡的遊戲吧。

  2.再次複習歌曲

  T:吹泡泡的時候,泡泡一點點變大。(引導幼兒唱11 22 335的時候用歌聲的漸強表示泡泡漸漸變大。)

  (二)創編節奏

  1.集體討論

  T:我們吹了那麼多泡泡,泡泡破掉的時候發出了“啪——啪——”的聲音,每個泡泡破掉的聲音都是不一樣的,你的泡泡破掉時會發出什麼聲音呀?

  2.分組創編

  T:找個朋友商量一下,你們的泡泡破掉會有什麼聲音?(鼓勵幼兒和同伴商量創編不同的節奏型,老師觀察瞭解幼兒創編的節奏)

  3.集體分享

  T:誰願意來介紹你的泡泡破裂發出什麼聲音?(請個別幼兒編節奏,其餘幼兒記住同伴編的節奏,例如:XXX XX XX,XXX XXX XX X等)

  T:我們來把他編的唱一唱。(引導幼兒將同伴編的節奏裝入歌曲最後一句,完整演唱歌曲)

  操作提示

  老師儘量多地給予孩子創編的機會,鼓勵他們創編出與別人不同的節奏型,當孩子有新的“作品”時,老師及時給予肯定並讓他與集體共同分享,讓每個孩子都體驗成功的快樂。

  附:歌曲《吹泡泡》

  曹冰潔詞曲

  小朋友呀吹泡泡,大大小小真不少,吹呀吹呀吹呀吹呀,泡泡破掉了,啪啪啪啪。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12

  一、設計意圖:

  《指南》藝術領域強調“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藍色多瑙河》是一首經典的三拍子圓舞曲,這樣的節拍對大班孩子來講既有需求,又有挑戰。

  因此,我設計將民間藝術——手影遊戲應用到課程之中,讓幼兒嘗試用手影來表現各種動物的造型特點,在快樂的遊戲中感受三拍子的旋律,極大的激發了幼兒對音樂遊戲的興趣。讓幼兒在故事情節,結合手影遊戲表達對音樂的感受,達到三者的融合。

  二、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手影造型,能跟隨三拍旋律進行音樂遊戲。(重點)

  2、嘗試創編孔雀等動物造型,並隨音樂進行遊戲。(難點)

  3、對手影遊戲感興趣,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拍攝手影影片、PPT、音樂《藍色多瑙河》、卡通貼。

  四、活動過程:

  (一)欣賞手影表演,感受美妙音樂。

  1、播放影片,幼兒欣賞手影表演。

  2、師:“動物狂歡會開始啦,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小動物來參加了呢?它們的出場方式很特別,請你仔細看哦。”

  (二)嘗試手影造型,體驗音樂遊戲。

  1、猜猜參加舞會的動物手影,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和猜測。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出來了嗎?都有哪些小動物參加狂歡舞會啦?”

  2、引導幼兒嘗試天鵝、小兔、毛毛蟲、蝴蝶的四種手影造型,初步感受三拍子節奏。

  3、完整體驗音樂遊戲。

  (1)第一次完整體驗手影遊戲。

  師:“舞會上不僅天鵝來了很多隻,就連其他小動物也來了很多。讓我們一起來表演吧。”

  (2)第二次完整體驗情境手影遊戲。

  師:“我們的舞會即將開始啦!每個小動物都有他們自己的專屬舞臺!看看這是誰的舞臺?讓我們一起表演吧!”

  (三)創編手影造型,進行音樂遊戲。

  1、創編孔雀、小貓、螃蟹、小鳥的手影造型。

  師:“想一想,怎樣用你的小手變出它們呢?”

  2、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角色進行分組手影遊戲。

  (四)欣賞其他動物手影,自由創作表演。

  師:“我們的小手還可以變出更多的小動物,快來試一試吧。”

  (五)欣賞大師手影影片。

  師:“我們的小手變了這麼多小動物,那我們的小手還能變成什麼呢?讓我們看一段影片吧!”

  (六)活動結束:

  師:“影片中是多人進行的手影造型,讓我們回到教室裡繼續探索吧!”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根據歌詞內容,邊唱邊表演,並隨著音樂協調地做動作、小跑步等動作。

  2、能隨著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換動作的幅度與姿態。

  3、遵守有些規則,音樂停止時,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透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玩過《看誰反應快》的遊戲。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家》。

  用連貫、跳躍的唱法表現歌曲的抒情和歡快。

  二、熟悉歌曲《誰是小熊》並邊唱邊表演。

  1、教師範唱。

  2、說出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3、在教師帶領下,學習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三、學玩遊戲。

  1、瞭解遊戲情節。傾聽音樂(二)。

  “小熊在樹林裡,山洞裡到處遊蕩,它到底在哪兒呀?我們來找找吧!”

  2、學習遊戲玩法,請部分幼兒圍著椅子邊聽音樂邊順著一個方向做走步動作,音樂停止時要立即找座位坐下。

  3、組織幼兒掌握遊戲結尾(三)音樂停止後,教師立即問大家:“小熊是誰呀!”幼兒邊唱著回答邊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兒。

  4、變化音樂第二部分的速度與力度。引導幼兒表現爬山、走崎嶇的道路、鑽樹林等情節,表現對音樂變化的感受。

  四、完整遊戲。

  遊戲玩法:幼兒座位排成圓形(椅背朝裡),椅子數少於幼兒人數1張,幼兒圍著椅子站成圓形。

  音樂(一)幼兒面對圓心,邊唱歌邊表演。

  誰是小熊歌詞:

  一個娃娃一個家,

  小熊小熊沒有家!

  小熊是誰呀?

  我們要找到他!

  小熊是誰呀?

  我們要找到他!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初步認識五指,感知理解兒歌內容。

  2、對手指遊戲感興趣,樂意與大家一起表演兒歌。

  3、喜歡聽音樂,體驗隨樂表現的樂趣。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手指娃娃、音樂《搖籃曲》、《雞鳴》。

  【活動過程】

  一、起床遊戲匯入。

  1、師:(播放搖籃曲)聽了這首音樂感覺怎麼樣啊?你想做什麼呀?(幼兒自由回答)(播放雞鳴)雞叫啦,天亮啦,小朋友要做什麼了呢?哦,你也起床了,你也起床了,我也起床了,大家都起床了。

  2、師:雞叫聲是讓小朋友起床,那剛才的音樂是讓小朋友做什麼事情呢?想一想。(引導幼兒說出是睡覺,播放《搖籃曲》,師帶幼兒做睡覺的樣子,播放《雞鳴)做起床的動作)

  3、師:小朋友們都起床了,我的手指寶寶也起床了!你們看!我們和手指寶寶打個招呼吧“手指寶寶你們好”——“小朋友你們好!”

  4、師:指寶寶想和你們做遊戲,你們願意嗎?那你想玩什麼遊戲呢?(幼兒自由講述)我們一起和手指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吧!

  二、在捉迷藏的遊戲中,初步認識五指。

  1、認識小不點。

  師:(師把手藏在身後)我的手指寶寶藏好了,你們準備好了嗎?出來啦,出來啦,看,(出示小手指)是誰出來了呀?(幼兒自由說一說)哦,它的名字叫小不點,為什麼叫小不點呢?我們來比一比它是不是最小的呀?哦,小不點,小不點(重複加深幼兒印象)你們的小不點呢?和我的小不點來拉拉勾吧。

  2、認識大拇指。

  師:這次誰會出來呢?瞧,(出示大拇指)嗯,這是大拇指,大拇指就是誰呀?(指著自己)就是——我,學一學老師的樣子(師幼邊說邊做)。

  3、認識大個子。

  師:我的手指寶寶呀真調皮,又躲起來了。猜一猜接著誰會出來呢?(出示中指)哦,它的名字叫大個子,比一比是不是長得最大最高的呀?大個子點點頭,點點頭。(師幼邊說邊做)

  4、認識二胖子。

  師:又要出來啦,又要出來啦,(出示無名指)打招呼“小朋友,你們好,我的名字叫二胖子,”是誰呀?那我們應該說什麼呢?(師幼一起說一說)

  5、認識食指。

  師:還有一個手指寶寶也要跑出來了,是誰呢?(出示食指)(教師與幼兒互動,指著小朋友)就是你,就是你,小朋友和我一起邊說邊做——就是你,就是你。

  6、複習鞏固五指的名字。

  師:你們真棒!可是呀,我的手指寶寶又躲起來了,(師幼一起把手放在身後)我們一起把它們找出來,好嗎?

  “小不點,小不點,你在哪裡?”——“我在這裡”(一起拿出小手指,其餘類似)

  三、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示範兒歌(速度偏慢)。

  師: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子就記住了手指寶寶的名字!可是手指寶寶玩遊戲累了,它們都想睡覺了。

  2、你們的手指寶寶想不想玩這個遊戲啊?(幼兒念兒歌2遍)

  3、有的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我們請她來玩這個遊戲,好嗎?(個別幼兒嘗試)

  4、手指寶寶還想玩這個遊戲呢,我們再來玩一玩吧。(集體朗誦)

  5、我們小3班的小朋友真棒!拍拍手錶揚一下自己。今天我們玩的遊戲名字叫什麼?

  四、律動結束活動。

  師:我們的手指寶寶真能幹,它們還會玩什麼遊戲呢?會變成什麼呀?(帶幼兒學一學小動物)那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變一變吧!(律動離場)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欣賞理解旋律,並結合音樂用肢體語言表現燒湯的過程,體驗合作和創編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對於做蔬菜湯需要的材料及整個過程有一定的生活經驗

  2.代表三種蔬菜的即時貼。(土豆、洋蔥、番茄)

  三、活動過程

  (一)洗菜、切菜

  1、洗菜

  (1)集體探索

  T:蔬菜營養好,買了那麼多的菜,我們來做小廚師,燒鍋美味的蔬菜湯吧?要做一件什麼事?做蔬菜湯,先做一件什麼事?(洗菜)

  T:想一想你洗什麼蔬菜;怎麼洗?用動作告訴大家。聽著音樂試試看。(幼兒聽音樂探索創編洗菜的動作,老師巡迴觀察。)

  (2)個別交流和分享

  T:剛才看到有幾個小廚師把蔬菜洗的真乾淨,他們聽著音樂仔細的洗,我們請他們來洗給大家看看。(請能有節奏地表現洗菜動作的幼兒示範,同伴模仿。)

  (3)再次集體創編

  T:我們一起跟著音樂把蔬菜洗乾淨,看看誰能用和別人不一樣的辦法洗。

  (引導幼兒在個體分享的基礎上自主創編不同的動作,配合音樂動作表現。)

  2.切菜

  (1)集體討論

  T:洗完菜還需要做什麼準備工作?(切菜)怎麼切?(引導幼兒創編切菜的節奏,例如:切番茄洋蔥切絲等,老師哼唱旋律,引導幼兒配上節奏。)

  (2)集體探索

  T:我們一起來做切菜的準備工作,看著菜,聽著音樂,切得穩當一點,小心手。(引導幼兒聽著音樂自編切菜的節奏動作。)

  (二)燒蔬菜湯

  1.感受理解音樂,初步創編動作

  (1)欣賞理解音樂(感受強弱)

  T: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準備燒湯,怎麼燒?

  T:拿鍋子,放上水,放入蔬菜,開啟煤氣開關就開始煮湯了。(配合音樂伴奏,不同旋律代表拿鍋、倒水、放蔬菜及開煤氣的過程。)

  T:水滾了鍋裡的蔬菜會怎樣?我們聽一聽,一開始時候水怎麼樣?後來有什麼變化?開了以後又怎麼樣了?(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強弱然後到停。)

  T:你聽到什麼變化?音樂輕的時候代表什麼?響的時候又代表什麼?最後音樂停了代表什麼?

  (2)創編動作

  T:如果你是蔬菜你怎麼動,試試看。

  (引導幼兒扮演蔬菜,自由創編動作表現蔬菜在鍋裡煮動時的狀態。)

  (3)個別分享

  T:你們做的是什麼蔬菜?(請創編動作有特點的幼兒展示,例如:洋蔥扭來扭去、番茄滾來滾去等等。)

  2:討論分享

  T:我們一起來燒蔬菜湯,想好你要做的蔬菜,聽著音樂在鍋子裡跳舞。(集體遊戲一次,教師跟音樂作開啟煤氣狀,引導幼兒從靜止的“菜”,隨著教師漸強漸弱的音樂,從慢慢地滾起來到最後不停地動,教師關掉煤氣,幼兒扮的“菜”慢慢地停下來。)

  3.集體探索

  T:我們再來燒一鍋美昧的蔬菜湯,想好你想扮演哪種蔬菜,上來選蔬菜的標記貼在自己的胸口,在位子上準備;(出示即時貼的蔬菜標記,幼兒自主選擇並貼上。)

  T:(老師根據音樂做放鍋、倒水動作)先放番茄,跳到鍋裡沒有聲音(扮演番茄的幼兒跳入“鍋內”),再放土豆(貼土豆標記的幼兒跳入“鍋內”),最後放入一絲絲的洋蔥(扮演洋蔥的幼兒跳入“鍋內”)幼兒創編動作,隨音樂的漸強漸弱表現蔬菜在湯裡的樣子。

  操作提示

  這個活動可以分幾次進行,例如:在第一次活動中主要解決洗菜、切菜的節奏創編;在此基礎上欣賞理解音樂,對音樂做動作的創編。

  在創編動作時,老師要在幼兒創編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提升,例如:幼兒創編了洗土豆的動作,搓搓搓搓(幼兒一手握拳放在胸前,另一手也握拳由身體方向往外來回搓動)老師就可以繼續引導:土豆兩頭搓過了,中間再來搓一搓(幫助幼兒補充豐富動作,在從上往下搓的動作基礎上再補充兩手相對搓一搓的動作)。

  在幼兒扮演蔬菜創編動作的過程中,老師要抓住幾個關鍵點對幼兒進行支援:根據音樂強弱表現動作、不同蔬菜在鍋中動作不同、同種蔬菜動作也有所不同、遵守遊戲規則。

【音樂遊戲活動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