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5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使用上發言稿的情況與日俱增,發言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大家知道發言稿怎麼寫才正確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行:

  在我發言前,王瑛老師的發言震撼全常我只能自我解嘲,幾句話過渡到我的發言!呵呵!引言如下:剛剛王瑛老師為我們創設了一個詩情畫意的情境,讓我們沉浸其中,無比膜拜哈!但是,我堅信樸素的語言並不影響對真理的表述,下面讓我和大家一起迴歸淡定的理想思考。

  “運用情境課堂,培養學生愛聽課的習慣”讀書體會。情境課堂,以美陶冶學生的情操,吸引學生的注意,有效地培養學生愛聽課的習慣;情境課堂,以情感染著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愛聽課;情境課堂,以思啟迪學生的智慧,讓學生透過思考到達愛聽課的效果。情境課堂具有獨特的魅力,所以每節課我們都在努力地創設這種很容易走進學生心靈,一下子就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尤其對於一年級的學生,這種情境課堂的創設更有著不容忽視的分量。只有孩子的思維被喚醒,被啟用的情境下,才能讓學生全身心地去聽老師的講課,去思考,去收穫!但我們不能滿足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的認真地學習狀態,我們更應該關注這種愛聽課、會聽課、會學習的習慣培養!

  其實情境課堂的最直接效果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流教育理念要我們尊重學生的興趣,一直以來我深信並遵循著這個原則。但是在今年,黨我再次走進一年級的孩子,再次用情境課堂帶領著他們快樂地學習時,我陷入了一個更深的思考——“興趣究竟從何而來?”興趣僅僅是天賦或潛能的自然表現嗎?即使一個具有天賦或潛能的孩子能否自我開發?或是通過後天體驗、見識啟發、調動出來?

  從啟蒙到體驗學習、延續發展、直到形成成熟的興趣取向,這個過程不會只是一個人在參與,在這裡有孩子們自身的尋找和探索,有外界環境的引導和影響,有孩子們的執著和堅持,有外界環境的陪伴和同樣持之以恆的協助。所以說“興趣”的形成,有它的“前世今生”。而我們則是促進這個過程的最有力的外界協助力量,我們任重道遠,我們所要做的不僅僅是在每一節課上,創設情境,實現學生與教師,與文字之間的對話,更應該從每一個細小的環節入手,決不能有環節,沒細節,真正關注學生內心的體驗,讓他們產生“愛聽課、愛學習”的源動力——對學習的興趣。相信這一定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但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對我們的學生有信心,一定會不斷地向著這個目標靠近。有句話說“夢想是用來接近的,而不是用來實現的”,我想讓這句話更完滿些,我們可以向著夢想無限接近!

  多少年來,我們一直固守著給學生最優異的成績這個信念,也一直為此而努力。但最終能夠成就學生的,卻是一些最本質的東西,比如良好的習慣。相信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習慣的同時,我們也正在形成某種良好的習慣,證應了那句話——“在付出與收穫的同時,成就別人,頁成就自己。”這是一件雙贏的事!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有幸與大家做讀書交流,我感到非常榮幸。

  我們都知道人的生命形式有兩種,即常態的肉體形式和內化的精神和心靈維度。大詩人臧克家說過“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就很好地詮釋了生命的這兩種形態。對於常態的生命來說,空氣、陽光、食物和水是必需的養料;而對於精神和心靈維度的生命來說,它需要的養料來自於讀書。 “因為我們教師肩負著一種特殊的歷史使命,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需要在精神和心靈層面涵養學生,透過對其潛能的開發,讓其擁有豐盈的知識與智慧,從而實現生命的飛躍。”

  以前我們常說這樣一句話“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得有一桶水”。我想現在這句話恐怕就很不恰當了。一則現在的孩子知識面之廣甚至已經超過我們老師了,也就是說人家的碗比你的桶還大呢,這怎麼行?二則社會的發展要求孩子越來越全面,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孩子不是需要一碗水,而是需要兩碗水,甚至更多的水,你說光有一桶水夠嗎?三則世界越來越小,都成為一個地球村了,知識的需求日新月異,你桶裡的水都臭了,還怎麼給學生?所以,當代的教師你得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才行,而這活水從何而來?從書中來。這正所謂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啊。想一想我們熟知的那些特級教師,哪一個不是博覽群書,學富五車?又有哪一個是死摳教科書而終有所成?所以從教師這份職業的需要來說,教師離不開讀書。

  我們學校一直大力倡導教師多讀書,假期裡為我們下發了《成為一流員工》一書,這本書雖然是和企業員工有關的,但對於我們老師這一行業來說同樣適用,結合自己的工作,我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與其埋怨,不如改變

  魏書生老師在書中說:“用黃金般寶貴的光陰,換來一大堆無用的指責埋怨,這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環境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少。”

  擺在我面前的環境我無法改變,但我可以改變我的心態,去適應環境。與其埋怨,不如改變心境,以一種淡定的心態、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努力去做的心境去工作,就會感受到一種從容,一種滿足。 與其一味地埋怨,不如嘗試一下改變,也許會是另一種境界。

  二、扮演好屬於自己的角色

  “面對同一件事,我們可以扮演多種角色……變換角度思考問題,選擇積極的角色進入生活,容易使人成為一個成功者。”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努力研究教育教學規律,探究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努力讓自己的課堂被學生所喜歡,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學到更多的學科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己的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要關心學生的進步和成長,讓學生在學會學習的同時更要學會做人,要打造和諧團結的班集體,讓每一個學生儘可能地感受到班級的魅力所在,要讓學生分清假惡醜和真善美,明白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懂得感恩,懂得回報,敢於承擔,努力付出。”

  三、在互助中進步

  咱們不要埋怨學生難教,教師埋怨學生難教,就像醫生埋怨患者難治一樣,醫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給治了,那他的醫療水平就不會高。醫生的醫療水平是在治療疑難雜症的過程中提高的。教師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難教的學生較好的過程中提高的。”

  我們的責任是教書育人,不放棄每一名學生。做好學生的助手,幫助他們戰勝自我。其實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兩個我,一個是真善美的自我,嚮往完美,追求優秀,渴望進步;另一個是假惡醜的自我,虛偽自私,懶惰庸俗,貪小便宜。一個人怎樣才能算是進步?那就是用真善美的自我戰勝假惡醜的自我。

  四、擁有寬容的心胸

  有了這樣一個故事:獨木橋上兩人相遇,誰也不肯相讓,不願先退回來讓對方過去,於是兩人在橋中對立著,堅持著,都想當勝者,其實此時,他們已經都是失敗者了。首先他們都已成了鼠目寸光、低層次的人;其次,他們都已失去了想要得到的東西——搶先過去的那段時間,並且不知已失去了幾倍於那段搶先過去的時間。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果我們有了寬容的心胸,多發現學習別人的長處,就不會斤斤計較,就不容易和別人產生矛盾,就會和領導、同事、學生和諧相處,心情就會舒暢,工作就會高效,生活就會愉悅。

  五、敢於承擔,從容大氣

  成功的秘訣:“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平時多搶挑重擔,少推卸責任;多幹活,少閒著。這樣,體力就好,適應能力就強。

  我們應該儲備能力,增強能力,而增強能力的有效途徑便是:多搶挑重擔,少推卸責任。即使不是為了明天,僅僅為了使我們今天活得有價值,活的少一點懊悔,多一分自豪,我們也應該多搶挑重擔,少推卸責任。”是自己的責任一定要勇於承擔,必須要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否則,推卸責任,只會為自己的失敗尋找藉口。 活總有人幹,是自己的就要去認真做好,否則沒法進步。做人做事都要做到問心無愧,面對自己的工作要努力做好,做人要做得坦蕩。

  六、少發脾氣,多微笑

  “人在發脾氣、憤怒時,是智慧較低下的時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斷和荒唐的決定。要做好工作,為了集體,也是為了學生,更是為了自己,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少發或不發脾氣。”

  笑是最甜蜜的字眼,是最動人的表情。笑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一劑良藥,即使是陌生人,也能化解彼此之間的尷尬;即使有矛盾,也能化解彼此的隔閡。在教育上,教師的笑對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笑也是樂觀心態的一種體現。愉悅教育就是讓我們多一絲髮自身心的微笑。

  七、做一個目光遠大的強者

  “把腳踏在實實在在的地上,一步步地前進,一點點地做實事。不要吊在空中做夢,不要用夢想來指導自己的言行。一個人的高明之處在於勇於承認自己的弱點,認清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和方向。”

  無論面對什麼樣的處境,不管我們有多少不足,我們“要有勇氣面對現實,人一旦企圖掩蓋自己的弱點便要付出一系列脫離實際的努力,進行一系列維護自己面子的浮誇,採取一系列不友好的言行對待提出忠告的朋友,結果會使自己的弱點越來越多,朋友越來越少,成為落後而又可憐的孤家寡人。”

  讀書就是學習,就是反思,就是進步,就是成長。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讀書,在書中成長,謝謝大家。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3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說實話,作為今天讀書活動的第一個發言人,我很緊張;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更緊張,好像“讀書交流“是語文老師的專利似的;作為一名中年人,我倍感緊張,因為近段時間我總感到自己的白髮在不斷的增長,而自己各方面的提升卻進展緩慢,雖然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努力、努力、再努力!雖然感覺自己寫起文章來更得心應手了,但卻有些力不從心了,沒有那麼大的精力了!

  正如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樣,早在去年雷夫老師到北京演講的時候,我就聽王慶華老師介紹了他與雷夫老師面對面的交流的感受,知道了雷夫老師的睿智,《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精彩,卻一直沒有機會一讀為快;後來,孫校長向咱們推薦了這本書,我又因為自己眼睛的問題,沒能及時的上網閱讀。所以開學後,我就迫不及待的到圖書室去借來了兩種不同版本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從而滿足了我好久以來的反覆研讀、感受奇蹟的心願,知道了原來雷夫老師的成功也經過了長時間的堅持和不斷付出,也經過了艱辛的淬鍊。

  如今,手捧《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靜靜的感受第56號教室內發生的奇蹟,認真學習雷夫老師對孩子們在閱讀和藝術方面的引領,分享著雷夫老師多年的教學經驗與蛻變歷程時,我就彷彿找到了自己努力地方向、付出的決心!

  說句實在話,我和雷夫老師一樣,一直都相信“熱愛閱讀的孩子們將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卻不知道該怎樣點燃孩子們閱讀的激情。雖然我也曾帶領孩子們上“讀報課”,和孩子們在早讀時間共享“閱讀經典”的美好,並要求孩子們寫多少篇不少於多少字的數學日記······卻始終不知道如何衡量孩子們的閱讀能力,並引領他們為自己的人生而讀,還時常以自己是數學老師作為搪塞的理由。

  如今,仔細閱讀、分析雷夫老師的做法,我將努力如他所做:和孩子們一起閱讀,並展現給孩子們自己閱讀的樂趣和收穫,併為此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而讓孩子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即便我非語文老師,但又有什麼能阻擋我熱愛閱讀、喜歡寫作,對孩子們的未來負責的信念呢?

  關於雷夫老師與孩子們藝術的交流,原來我只知道可以讓孩子們未來的人生豐富多彩,並遠離無聊的紙牌、麻將的誘惑。殊不知,掌握藝術知識的過程亦可以讓孩子們學到紀律、責任、犧牲、練習、糾錯、傾聽,以及時間管理,還可以讓孩子們在度過愉快時光的同時,保有獨特的自我。

  最關鍵的是雷夫老師對孩子們信念的滲透,我們都知道“撼山易,撼心靈,難!”“教給孩子們知識容易,滲入孩子們心靈的信念,難!”“簡單的說教容易,心靈的接受,難。”······但第56號教室的孩子們卻一致樹立了“成功無捷徑”的信念,並努力地做到最好。從而教會我們:教育就是要以身作則,而非靠言辭說教。想讓孩子們努力學習,自己就得先成為一個他們眼中從未見過的勤奮之人;想引導孩子們善待他人,就一定要讓自己時時處處友善待人;想要孩子擁有幸福感,自己就要先做擁有幸福感的老師······

  總之,好的老師就是教室裡的奇蹟!讓我們在反覆研讀、感受第56號教室的奇蹟,期待著自己也能努力的把每一個孩子都變成熱愛學習的天使,期待不一樣的精彩!謝謝大家!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4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在這裡跟大家進行讀書彙報交流,我想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老師,從無知走向豐富,從學習的校園走進了教學的校園。我們深深的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能夠豐富一個人的知識,提高一個人的境界,做為人民教師的我們,傳道受業是我們的基本職責,有一名話說得好“沒有金鋼鑽,攬不了瓷器活”,所以教師更應該與詩書為伴,與筆墨為友,只有不斷地從書中汲取營養,才能更好地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換來芬芳滿園的佳境。從我個人來說,儘管認識程度很高,但更多時候我是屬於“眼高手低”之流,捫心自問時常常為少讀書而感到困惑,為讀書少而羞愧不如。古人云:“開卷有益”,一點不假。“腹有詩文氣自華”的道理這裡不必細說,今天單把我的一點讀書體會與各位老師交流,以求共勉。

  大家都知道,由於職業所限,我們老師每天都很忙,三尺講臺才是我們每天必須面對的舞臺,靜下心來走進書房擁有片刻的讀書快感只能屬於晚上臨睡前的短暫時光,因此我的個人讀書習慣也是在晚上,每每夕陽西下,夜幕降臨之時便是我暢遊書海、遨遊知識海洋的最充實的時光,可惜的是這種時光對我來說過於短暫,以至於現在知識儲備甚少,不能與博學多識沾邊。

  我這個人在書的選擇上比較隨意,比較喜歡散文,詩歌,像徐志摩的張愛玲的,喜歡網路裡流行的現代小說等,而我今天首先想給大家介紹的是伴我三年的讀者雜誌。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讀者相識了,初次相見時,我對他平凡的外表並沒在意,隨意翻看著。發現刊物還不錯,於是就開始定閱。在不知不覺中,友誼開始了。現在新一期的讀者讀完了,總盼著下一期出版的日子。

  讀者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年的風雨歷程,被譽為“中國人自己的心靈讀本”他發掘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了人文關懷。讀者每月有900萬的發行量,全年發刊量居全國第一,全亞洲排名第一。

  我喜歡讀者網站中的二句話,因為他最真實的體現出了讀者。一句是:一生讀你,靜靜感動。另一句是:以人文關懷,感動心靈的瞬間,於浮華盛世於聲色太馬後,堅持一直堅持的,恪守一直恪守的,歲月蹉跎,我們純潔如初。我讀故我在,寧靜致遠,淡泊人生。這兩句話也是我在讀者中得到的最深的感悟。

  我喜歡讀者的人性,喜歡他的大氣,喜歡他的清雅,喜歡他的寧靜。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5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們聚在一起,進行這次讀書交流活動,其目的是要大家暢所欲言,談談自己讀書的經驗和感悟,同時也包括自己在讀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或問題。下面,我把自己在讀書學習中的做法和體會拿出來,跟各位老師做真誠的交流。

  我們學校有許多喜歡讀書的老師,尤其是卞金濤老師、高英猛老師、韓開平老師等,他們博學多才的品質,深深地影響著我。他們讀書是為了興趣,主動讀自己喜歡的書。在上學的時候,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也曾經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優美的詩歌、散文,各類小說,也深深地吸引著我。但隨著年齡和教齡的增長,在繁瑣的工作面前,讀書的興趣漸漸地淡去了,今天的自己總是感覺是在壓力下讀書。

  以前,我們經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杯水,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但新時代教師再也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學生在某些知識方面超越了老師是常有的事兒,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僅滿足於一杯水、一桶水,不求知識的拓展和加深是完全不夠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要做“活水”,要做源源不斷的“長流水”。所以,我認為即使讀書的興趣散去,我們也應該在壓力下讀書,因為我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

  我的學習是從反覆閱讀初中歷史教學用書和高中歷史教材開始的。我購買的書籍,我自己把它們分為教育理論、專業知識、課堂教學三類。近期我購買的書籍主要有:《教師語言的藝術》、《給歷史教師的101條建議》、《優秀教師的經典說課案例》、《史記故事》、《成功教師的22條軍規》、《人一生要讀的經典》等。分別放在家裡、辦公室裡、學校宿舍裡,利用休閒時間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困惑,尤其是繁忙的工作,總是不能夠按照事先的計劃讀書。

  在此,我給各位年輕的教師提出幾個建議:

  一、明確目的:首先根據個人情況思考自己為什麼而讀書。

  二、選擇書目: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工作的需要進行選擇(你喜歡看什麼樣的書,你需要看什麼樣的書)。

  三、制定讀書計劃:既包括短期計劃,也包括長期計劃。計劃每年每月,甚至每週每天讀什麼內容。

  四、寫讀書筆記、教育隨筆:這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重點寫出自己讀書後的心得體會,把讀到的東西和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

  五、積極參加各種教科研活動:編寫教學設計、優質課評選、論文評選等,各種活動會成為你讀書的動力,活動促使你去讀書,查閱各種資料。一個教師無論是自身素質的提高還是專業理論的提升,都是在參與各種活動的過程中才會有質的飛躍。

  從年齡上講,你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已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不要等到書到用時方恨少,不要等到我們這種年齡,沒有精力讀書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學到的東西太少。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我們就應該儘自己的所能,使自己做到最好。從現在開始,就努力讀書吧!也許我們不是最優秀的,但是我們可以成為最努力的!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