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國學> 讀《國學經典》有感

讀《國學經典》有感

讀《國學經典》有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國學經典》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1

  孔子是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教育學家,他教過的學員下不來三千,大家把和我學生學習時的溝通交流記述了出來,這就是《論語》。

  溫和知新,可以當老師。這話講的是學習的方式 ,它使我們在學習後再溫習一遍,好好地溫習了舊專業知識後,就會有新的發覺,新的體會,就可以當教師了。我想到每到課間活動或回家了後,我都是複習一下當日的內容,每一次複習後,就會比之前有更加深入的瞭解,更加深入的體會,可總感覺還是有一些想不到,因此之後我想經常複習,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聞過則喜,勿施於人。這話告知大家不必把自己反感的物品給他人,不必讓他人來做好自己所反感的事。我想到有一次母親在我的碗裡舀了許多紅苕,我不願意吃,就趕給了父親,讀過這一句話後,我還在都沒有悄悄地把紅苕趕給爸爸了。我認為大家應當學習魯迅,給自己想的少,為他人想的多,嚴於自私自利,真誠待人。假如每個人都能學習魯迅,這個世界該多麼的的幸福,多麼的的和睦啊!

  根據學習《論語》,使我懂得了:學習要注重方式 ;碰到困難,就得去擺脫它;還明白了聞過則喜,勿施於人。等大道理。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2

  書,彷彿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開啟書,一切不愉快都離我而去。這不,我最近又迷上了《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

  《國學經典誦讀》你們讀過嗎?這本書精選了中華五千多年悠久歷史所積澱下來的經典中的精美華章,這裡有最美的古典詩詞……

  讀完了《國學經典誦讀》,我受益匪淺。它讓我知道了如何修身做人,如何為人處事;讓我知道了要珍惜時光,讓我明白了要努力學習……《國學經典誦讀》中,每一句話都蘊藏了一個深刻的哲理,細細地去品味,總能從其中悟出一個道理來。

  其中,“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告訴了我們:自己每天是否多次反省,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的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守信呢。你答應過別人要做的事,是否完成呢。老師傳授給你的知識是否想過,複習過。

  曾子說過的話,深深印在我的心中。現在我知道了,學過的知識,要經常複習。答應過別人的事要盡心竭力的完成。與朋友交往要信守誠諾。

  同學們,學不可以已。茫茫書海,好書難求,願《國學經典誦讀》這樣的好書多起來。讓我們一起讀聖賢書,與聖賢為伴。與經典同行,做有道德的人。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3

  《道德經》讓我受益匪淺。“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國學是瑰寶,我們作為大學生,承擔者建設中國,富強華夏的歷們要在學習生活中學習工學,誦讀經典,增長智慧,利用國學,為中華造福。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4

  今年寒假,我讀了《復興中華,從我做起》這本令我深有感觸的書,這本書主要講了那些熱愛祖國的名人的英雄事蹟,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為祖國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而其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篇更是令我受益匪淺,這一課以許多事蹟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有所成就,如果硬是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反而會越做越糟。而現在有些父母硬是逼孩子上許多孩子不願意上的課外補習班,孩子會對學習徹底失去興趣,應按照孩子的愛好,適當選擇補習班,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我們生活在這個美好的時代,正是科技日新月異,祖國蒸蒸日上,而我們就是剛從東方冉冉升起的太陽,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祖國未來的希望就在我們身上,所以,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如果我們現在誤學貪玩,那何談“復興中華”?到那時,祖國就會像清朝政府一樣,無能,遇到強國只能惟命是從,委屈求生,就沒有了中國人民英勇的氣概。所謂“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使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5

  我對《論語》及其作者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現實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們的很多風俗習慣、禮貌用語原來都來自於《論語》,《論語》在2500多年後仍能擁有如此深的.影響,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廣為流傳。

  《論語》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的確,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學習要動腦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題海戰術,要學會思考和總結。只有在努力的基礎上,學會思考,自己的學習成績才能更上一層樓。如果僅僅思考而不學習,那就像種莊稼想不勞而獲一樣。

  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著自己,工作也要講究方法,不要一股勁走到頭,才發現是個死衚衕,要經常反思自己的工作,從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時刻提醒著自己,只有親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報,不要有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嘗試,去付諸行動。《論語》不僅教會了我學會工作,還教會了我做人。所以,我堅信,只要大家能夠理解《論語》的真諦,你的人生一定不會遺憾。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6

  《弟子規》中我最喜歡的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幾句話的意思是: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立即行動不要藉故拖延,或者偷懶不去做;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而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在心裡;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時,應當順從並且承擔過失,不可強詞奪理,讓他們生氣,傷心。看,廖廖幾句話,卻有著這麼深奧的含義,由此可見,古人是多麼的聰慧。在學習《弟子規》之前,我是一個不聽話的女生。記得有一天中午,我在臥室裡看書,媽媽讓我去掃地,但我卻和媽媽頂嘴,後來還離家出走,我記得當時媽媽嚇壞了的表情。那時,我覺得自己好任性,惹媽媽生氣、傷心。但是,現在我學習了《弟子規》,一定不會再那麼任性了,《弟子規》是一位良師,它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弟子規》指導人們的言行,它是中國的活寶,我離不開它。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7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學有利於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現在就請你跟著我們一起進入這詩歌的世界吧!

  透過誦讀國學經典文章,讓我在這很美好的春天裡感受別一樣的情懷.古代的詩人們也寫了不少讚美春天的詩呢!我知道不少呢!比如說《詠柳》、《早春》等等.《詠柳》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於春天的讚美之情,借柳樹來抒發春天的美.其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是把二月的春風比作了剪刀,多恰當的比喻啊!

  我不僅瞭解了春天的詩歌,而且也學到了不少夏天的詩歌呢!就說《小荷》吧,詩人把初夏到來的時候寫的惟妙惟肖.荷花剛開始的時候在詩人筆下變得更美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是荷花剛剛開的時候樣子.

  夜晚來臨,月亮也隨之出來.讓我們來看看詩人中的月亮是怎樣的吧.《中秋月》、《關山月》這些都是描寫月亮的詩歌.讓人感覺到空中皎皎明月的美麗.

  總之,詩歌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識絢麗的奇葩,他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長久而深入的探究.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8

  這幾天老師一直讓我們讀誦《弟子規》,學校有時也在空中課堂播放《弟子規》。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的典範,讓我看了深有體會。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為先”這句話在這麼多道理中,是對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與人之間,只要是說出口的話,就要講信用,不能食言。這讓我想起了博玄說過的一句話:“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對人誠心誠意,本來不相信,也會相信了;但對人虛偽無信,就是本來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說得多有道理啊!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9

  我在網上無意中發現了這本有趣的書《所羅門王的指環》,它是由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奧地利著名科普作家、諾貝爾生物或醫學獎獲得者洛倫茨著作的,講述的是作者與動物之間發生的出乎意料的好玩的事。

  這本書共分為五章,每一章都有每章的特色,給我印象最深的一章是動物的麻煩,講述了動物在家裡發生的妙趣橫生的事,主人公在人群裡大叫:“嘎嘎!嘎!”其實是在召喚他的鸚鵡,人們都非常驚訝地看著他,一會兒鸚鵡發現了主人它飛落到主人身上,大家才明白是怎麼回事。作者的父親把灰雁邀請到書房裡,讓灰雁站在波斯地毯上給它們喂麵包,還把鬥魚,書中把水藻的搖動寫成水藻碰一碰水中的魚。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作者把動物當成了自己的家人,寫得特別生動。動物與人友好地住在一起,感覺好溫馨呀!我的收穫是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好段,還知道在動物的陪伴下很幸福,很快樂,所以我希望我也能擁有一個小動物。

  讓我們一起來看這本書吧!相信你們一定也會被這本書的精彩內容吸引住的。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10

  假期,我認真閱讀了《百家姓》。

  這本書用“姓氏起源”、“姓氏名人”、“名人故事”三個欄目來講述姓氏的歷史和名人故事。

  這本書,讓我感知了中國獨特的姓氏文化,瞭解了自己的根脈:周文王的叔叔泰伯主動讓賢,遠下江南建立了吳國。周武王封泰伯三世孫周章為侯,改國號為吳。從書中,我知道了我最愛看的《西遊記》的作者叫吳承恩,他能寫出那麼精彩的傑作,我為與他同姓感到自豪!

  從書中,我又瞭解了媽媽的姓的根源,原來她的先人是周朝的貴族,大家稱他們為“王家”,所以姓王。東晉有個書法家叫王羲之,媽媽姓王,字寫得不錯,因為她是“書法家的後代”嘛!

  聽媽媽說,本來讓我隨她姓王,或者把父母的姓放在一起,取名“吳王夫差”(開玩笑),結果還是按傳統隨爸爸姓吳。不管是姓吳還是姓王,我都是他們的寶貝和希望。所以,我叫“貝希”。

  我喜歡讀《百家姓》,也喜歡我的名字。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11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國學經典名著,名字叫論語,讀完以後,我有了許多的感受。

  相信大家對《論語》瞭解的還不是很透徹吧,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論語》這本書吧: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一共二十卷,11705個漢字,是流傳下來的語錄體的彙編。可謂漢語文章的典範。

  其中,我最欣賞的幾句話是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君子思念道德,小人思念鄉土;君子關心法令制度,小人關心恩惠。”

  這句話就寫出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之處。君子,時時刻刻都在考慮著自己的道德,自己的修養,而不在乎財富,所以君子為人正直,品德高尚。而小人時時刻刻都在想念家鄉,說明他們就沒有雄圖大志。君子關心的是國家的法律,在覺得不合適的時候會進諫。而小人則關心的是別人給了他多少好處和恩惠,這樣的人必成不了大器。所以我們一定要往君子的方向發展。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12

  這幾天,村團支部給我佈置了一個任務,叫我寫一點關於學習國學方面的內容,遂想起年前買有《國學經典》一書,時常也隨手翻看,這不正好切合“國學”主題嗎?故草草寫就幾句讀後感吧。此書中有比較好的名言,多背多思,能讓這些名言永遠做我們的生活導航。透過多讀、多背,也漸漸的瞭解了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這一句吧,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來解釋這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誠丹心,照汗青就是要為光照史冊留下最精彩的一頁。連起來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要為光照史冊留下一片赤誠丹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人沒有一個能長命百歲長生不老,所以活著要做一個能犧牲,有意氣的人。我們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樣的愛國。

  還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長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張百歲”、“志小則易足,易則無由進”……一些能啟迪人心靈的諺語、名言都能讓人濫記於心。這才是讀詩、讀詞的最高境界—讀名言。其實《國學經典》裡面每一頁名言上都有詳細的註解,再此我也希望大家多讀、多思。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13

  誦讀經典,感受國學之魅力;感悟經典,直抒國學之領悟。近期,在“國學小名士”之風浸潤校園之際,我校積極按照泰安市教育局關於書寫“小名士”觀後感的相關要求,進行了校內現場習作比賽。週四下午一點半,三十三名參賽隊員齊聚多功能廳,端坐整齊,蓄勢待發。比賽伊始,教導處姜旭主任就此次比賽的意義進行了闡述並鼓勵大家縝密思考,認真書寫,爭取挺進市級比賽。接著,語文大組組長劉江娜老師宣讀比賽的注意事項。隨著一聲“開始!”選手們有的稍作思考便開始了感悟抒發;有的胸有成竹,奮筆疾書;有的眉頭稍皺,掩卷沉思;現場習作大賽正式拉開帷幕,“沙沙沙”的寫字聲迴盪在考場上空。本次比賽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遵照“周密、嚴格、有序”的標準,依照“班內宣傳”“班內選拔”“年級統一”的要求,力爭讓國學的種子植入人心,節目觀看的效果深入人心,感悟的效果發自內心。比賽中,監考老師當場宣佈比賽序號,依號入座,發放比賽紙張,並嚴格按照比賽時間進行書寫。賽後,由教研組長組成評審小組,採用年級組穿插評比的方式,進行兩輪互換的模式,得出平均分。對於存在爭議習作,由 ..........

  讀《國學經典》有感 篇14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他教過的學生不下三千,人們把他和學生上課時的交流記載了下來,這就是《論語》。

  “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這句話講的是學習的方法,它讓我們在學習後再溫習一遍,好好溫習了舊知識後,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就能夠當老師了。我想起每到課間或回家後,我都會複習一下當天的資料,每次複習後,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可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沒想到,所以以後我要常常複習,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把自我厭惡的東西給別人,不要讓別人來做自我所厭惡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媽媽在我的碗裡舀了很多紅苕,我不想吃,就趕給了爸爸,讀了這一句話後,我在也沒有偷偷地把紅苕趕給爸爸了。我覺得我們就應學習魯迅先生,為自我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嚴於利己,寬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界該多麼的完美,多麼的和諧啊!

  透過學習《論語》,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道理。

【讀《國學經典》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