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1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散文,課文的語言簡潔、優美,對維也納的介紹層次清晰、明快,這樣一篇課文編入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文中語言所帶來的美的享受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如果按傳統的教學,教師提供材料,學生朗讀感悟,那麼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無法充分實現,因此,在新課程的理念引領下,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對話,如何創設氛圍,鼓勵學生形成獨特的感受,乃是在教學設計中首先要思考的問題。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緊扣這課文的教學目標:1、自學課文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內容提出問題。2、繼續學習積累與表達,在閱讀中讀懂文章結構,學習總起分述的寫作方法。3、讓學生透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感受其悠久的音樂文化和獨特的音樂氛圍。針對這三個目標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首先,我讓學生自由朗讀全文,說一說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這樣提綱挈領地抓住了本課的目標,讓學生對全文的內容有一個總的印象,然後分別從:古典音樂的搖籃、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一天也離不開音樂、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四個方面進行教學。接著對這四個方面進行提問,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由於課文描寫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較難理解,因此,我製作了許多圖片,幫助學生透過比較直觀的畫面的欣賞,進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如在學習第一節時,老師讓學生看圖片,欣賞維也納的風光,知道它是個怎樣的地方。為了說明音樂在當地的普及,我在教學過程中出示了貝多芬廣場、海頓街……等圖片,使學生有一個直觀的印象,效果不錯。

  最終我將目標落實在朗讀上,只有讓學生讀出、悟到,才會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積累。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內心的情感,感受體驗作品的語言魅力。這篇課文提供了優美的語言,我在教學中儘量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迴歸到常態中,在師生對話、互動過程中,使學生潛心會文,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雖然給學生創設了音樂的情境,讓學生去感受悠久的音樂文化和獨特的音樂氛圍,但是學生的情緒還是跟著老師一起走,沒有很好的發散出去。原因在於教師不能脫離教案,把學生的思維束縛了。如: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一個問題,認真仔細地讀課文,將自己讀後的感受在小組中交流。這一環節的設計確實考慮到了給學生思維的時間和空間,但在交流過程中,老師還是針對著一個一個問題而來,看似教學過程很流暢,但學生的思維被老師控制了,因此真正的感悟沒有到位。從而我也感受到了,我所製作的課件不應該為教案服務,而是應該為學生的學習做鋪墊。那麼,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生生之間的互動,才會得到真實的感悟,真正的感悟。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2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散文,作者用優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獨特的城市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讚美與嚮往。在“世界各地”這一主題單元中,由於我已經帶領學生從中國西安的秦兵馬俑走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再走進音樂之都維也納,在前面兩篇文章的學習基礎上,我打算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這篇課文。第一課時的初讀,我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當我問:“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懂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給你自己選擇,你最想用什麼方法來學習?”教室裡一下熱鬧了起來,大家熱情高漲,興趣盎然,有的說想小組賽讀,有的說想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有的說想打擂臺賽,最後大家統一意見:採用小組比賽和個人擂臺賽這兩種方式進行。結果學生學得認真,效果比平時教師引導學的好得多。

  第二課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學習,學生更有一種主人翁之感,每個同學都參與到學習中去,就連平時很少發言的一位學生讀了第三自然段後也發出這樣的慨嘆:“太有意思啦!可惜我沒能在這座城市生活。”這兩節課,我和學生都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中度過,正是因為我在課堂上實現了“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選擇學習內容,尊重學生閱讀中的獨特感受,讓個性化之花盛開在閱讀教學中。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3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散文,作者用優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作“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讚美和嚮往。課文的語言簡潔。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文中語言所帶來的美的享受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本課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1、強調個性化朗讀,注重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

  閱讀是一種從書面符號中獲取和轉換資訊的過程,具有獨立性、個體性。閱讀教學要關懷學生內心的情感,感受體驗作品的語言魅力。這一過程教師的講解代替不了,學生的合作學習也取代不了,必須靠自己在閱讀中邊讀邊想,開啟心智。像《音樂之都維也納》這樣一篇課文提供了優美的語言,教師在教學中要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迴歸到常態中,在師生對話、互動過程中,使學生潛心會文,感受所蘊涵的精神元素。在教學中最好的表現形式,就是朗讀。在教學中,我力求鼓勵學生在各自感悟語言的基礎上,用不同的朗讀處理去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從而達到個性化朗讀的目的。

  2、課內外閱讀材料有機結合,拉近與文字的距離

  新課程下,對語文教學的改革,提出這樣的要求,不僅要讓課堂充滿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小課堂連著大世界,而且拓寬了語文教育。但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時間、機會主要在語文課上。因此,還要把課堂教學作為改革的一個重點。因此在教學中,課堂教學中有機地把課內閱讀材料與課外閱讀材料整合起來,解決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提高課堂效益的。從《音樂之都維也納》這篇課文的內容看,要理解維也納為什麼會被稱為音樂之都?如果沒有一定的背景材料加以補充,顯然難以解決這一問題。因此,在學習課文前蒐集大量的資料,如各音樂家的生平、業績,維也納的公園、劇院,城市的裝飾,人們的生活習慣等等,一幅幅展現維也納美麗、迷人風采的圖片,在舒緩的音樂聲中,交替呈現,給了學生一個很直觀的印象,他們能真切地感悟到語言文字所帶來的意境。“金色大廳”裡舉行新春音樂會的影片,也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和聽覺衝擊。這些感性的東西拉近了學生和文字之間的距離,效果不錯。

  3、激發學生的情感,注重感悟體驗。

  教師在課中加強朗讀訓練,抓住關鍵的語言因素,激發學生的情感,注重感悟體驗。如,我指導學生抓住“到處”、“許多”、“就連……也……”來體會維也納這座城市到處都是音樂。再提出:“假如我們漫步在維也納,我們會看到什麼?除了課文描寫的,你還看到些什麼?”等。我們說,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有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思想的餘地,使學生將已經內化的語言再外化,建構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體系、價值觀念,使學生的思想得到提高,情感得到淨化,個性得到張揚。

  4、多媒體的使用,為學生創設資訊平臺。、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這項現代教育技術,是時代所趨,形勢所迫。多媒體教學示了它獨有的優越性:它給孩子創設了一個開放的資訊平臺,這樣,他們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去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進入情景,學習課文。這樣,學生在問題引導下,積極主動地攝取各類資訊。同時也讓不同層面的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途徑、方法,從而構建文字意義。這些都是常規的教學手段所無法企及的。《音樂之都維也納》一課的教學中,播放優美的古典音樂,觀看精美的維也納風光圖片,好看的表演,維也納城市的影像將學生帶入了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這座城市之中,學生們在其間快樂地暢遊,接受著高雅藝術的薰陶,使他們身臨其境,為課文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透過上課,我感受到了多媒體課件的播放,使教學中出現一些問題,學生們在這節課上透過瀏覽、查閱,確實學到了很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或是其他很多知識,可是語文課上應該聽到的讀書聲卻少了,說話的練習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自由瀏覽和個別學生髮言。如一節課上學生看看、講講,再看看、講講就結束了,最基本的語文課應該進行的朗讀練習卻被忽視了,仔細想想上的似乎不是語文課,而似乎有點像社會課,感覺不倫不類。在這一點上,一開始我定位得也不夠準確,在教研組探討以後,我的心裡有了清晰的認識——語文課就是語文課,不管用什麼方式來上,都應該還語文課本來的面目。

  一堂課的結束,並不意味著思考的結束,在這次上課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有了如下認識:成也多媒體,敗也多媒體,如何恰到好處地使用好這新式武器,是我們該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它只是語文教學的輔助手段,其最終目的是為語文教學服務的。而那種無視教育本質規律和學生身心特點的要求,大張旗鼓地盲目開發,無限制地擴大課堂容量,其結果必然是適得其反。要知道東西再好,吃多了也會不舒服,語文課堂的教學也應注意營養的搭配,語文應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而不僅是容量。其次,多媒體教學中有著精彩的畫面,但課堂中更應有教者精彩的語言。教者猶如解說員,自身語言的感染力是不可忽視的。課堂教學的特點就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只有教者語言的優美,才能薰陶出學生優美的語言,我們應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吸取知識的甘泉,我們應能讓學生如坐春風,而不是如坐針氈。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4

  4月3日,我在本校的公開課上執教了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音樂之都維也納》。這是一篇散文,用優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獨特的城市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讚美與嚮往。

  教學中,我本著上“素課”、“真課”的思想,以“課標”為抓手,圍繞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充分挖掘文字資源,拓展寫話、說話訓練,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緊扣第三學段閱讀教學目標“在閱讀中瞭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以“為什麼把維也納稱作音樂之都”這一中心問題為切入點,牽一髮而動全身,引導學生設疑、解疑,充分與文字對話,從而瞭解作者的寫作方法並嘗試運用。

  理想的課堂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節課上下來,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

  1、課堂上注重了10分鐘寫的訓練,說的訓練,讀相對來說就顯得不夠豐滿。

  2、一些教學環節的處理還需要進一步推敲,要關注細節。

  3、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有待於進一步培養,如隨時記筆記的習慣,批註批重點詞等。

  4、教師自身的素養還有待於提高,如課堂評價語言貧乏,課堂指令不夠具體、明白等。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5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散文,作者用優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作“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讚美和嚮往。課文的語言簡潔、優美,對維也納的介紹層次清晰、明快,有詳有略,如音樂般急緩有致。

  從這篇課文的內容看,要理解維也納為什麼會被稱為音樂之都,首先可以利用每一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中心句;其次,一定要在學習課文前我讓學生蒐集了大量的資料,如各音樂家的生平、業績,維也納的公園、劇院,城市的裝飾,人們的生活習慣等等。如果沒有補充一定的背景材料,就難以解決這一問題。經過預習,課上就產生了一個小小的亮點。我問學生:“維出納是大音樂家的搖籃,後人為了紀念他們,用他們的名字來命名這些街道、公園。都會命什麼名呢?”學生的思維被激發了,興趣被調動起來:“貝多芬公園、海頓禮堂、莫扎特劇院、莫扎特街道、施特勞斯會議大廳、舒伯特公園、海頓公園……但反思整節課,我覺得個性化朗讀還是做得不夠好。學生感受體驗作品的語言魅力這一過程教師的講解代替不了,學生的合作學習也取代不了,必須靠自己在閱讀中邊讀邊想,開啟心智。像《音樂之都維也納》這樣一篇課文提供了優美的語言,教師在教學中要營造良好的氛圍,如果能運用多媒體的優勢,整合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把維也納的美麗畫卷根據課文內容,透過展示,使學生產生感性的認識和體會,這節課也許就會更加激發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效果也會更好些。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6

  課文《音樂之都維也納》主要向我們介紹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讚美與嚮往。全文共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課文第二、三部分是重點,它們充分說明了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及其在世界樂壇上的影響。

  課文通俗易懂,理解上應該不存在較大的困難。《教學參考用書》上說這是一篇散文,可是我更願意把它看做是有說明文性質的文章。在對維也納音樂之都這個性質瞭解的基礎上,從語文特性上來說,讓學生繼續熟悉總分結構段,領悟其優勢的同時,嘗試著從處所寫作手法入手,對學生進行練習訓練;從文化層面上來說,讓學生走進古典音樂的世界,讓學生明白除了周杰倫,世界上還有那麼好聽的音樂,能夠打動人心的音樂,感受到古典音樂的魅力。讀讀課文,覺得文字在通俗易懂的同時,顯得過於蒼白。如果這是從課文出發,學生也許能明白維也納成為音樂之都的原因,但對深層次的文化因素卻一無所知。所以我覺得教師和學生透過查詢資料來充實課文是必不可少的,文字的、圖片的、影象的,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文字背後的內涵張顯出來。比如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頓、斯特勞斯在音樂史上的地位、作用,比如金色大廳每年一次的新年音樂會等。展示資料的時間不要拘泥於課堂,完全可以分流,對於大家看得明白的文字說明,可以放在課餘時間,作為學習前的鋪墊。課堂上我們不必花大段的時間去交流資料,圖片可以邊讀邊欣賞,(尤其是插圖),一些資料可以透過我們的語言設計,用導讀的方式自然的容入到朗讀中,作為一種旁白,成為課文的一種有益的補充,更是感情的累積。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7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散文,作者用優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作“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讚美和嚮往。課文的語言簡潔。學生充分感受到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文中語言所帶來的美的享受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教學中,抓住“搖籃”的特點展開教學,學生從自己的感悟出發,從而感受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在搖籃的暢想中,學生獨特的感受和文字自然融合。在搖籃的暢想中,學生靈動的思維得到激發。讓學生透過朗讀將自己的嚮往表達,使學生的夢想也從搖籃裡出發,這種體驗很好地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也為學生埋下了音樂的種子,學生興趣盎然,在朗讀中品味樂趣,在朗讀中感受到了維也納音樂的魅力。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8

  《音樂之都維也納》用優美的筆觸講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生動地描寫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讚美和嚮往。全文語言簡潔、優美,對維也納的介紹層次清晰,有詳有略。理解“維也納為什麼會被稱為音樂之都?”是課文教學的重點。

  為此,我建構了《音樂之都維也納》的專題學習網站,用生動的文字(維也納特色介紹、音樂家簡介等)、豐富的圖片資料(內容涉及維也納城市風景、音樂家像、演奏場景、歌劇院、“金色大廳”內景等)、精彩的影片播放(新年音樂會等),配合名曲欣賞(《藍色的多瑙河》等)補充更多關於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資訊,促進學生對課文的閱讀理解。採用活動式、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讓學生身臨其境,認識維也納,全方位地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

  一、關注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

  關於維也納的網路資源數不勝數,這些資源的選擇和組織,一定要與課堂教學的內容融合起來,才能真正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在組織資訊資源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現有的認知水平和情感基礎,對網路資源進行重組。在教學《音樂之都維也納》一課時,我本著“學科教學目標為先”觀念將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把維也納的美麗畫卷根據課文內容,透過專題網站展示出來,使學生有了感性的認識和體會,整堂課透過資訊科技的支援,學生利用較少的時間,突破了教學難點,激起了喜愛音樂的情趣。

  教學起始,我利用維也納風光動畫,使學生整體感知維也納“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特點,激發學生進一步瞭解維也納的學 習興趣,為學習課文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在學習“音樂城市”這一部分時,學生藉助專題網站“漫步維也納”,從眾多的音樂家塑像、許多用音樂家名字命名的城市建築和巨大的音樂符號中感受到維也納濃郁的音樂氛圍,帶著深入的感受透過朗讀真正表現出“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在教學中,一幅幅維也納的迷人圖片,一段段優美的音樂,創設了與課文內容緊密結合的情境,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和聽覺的衝擊。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學生閱讀課文自然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真切地感悟語言文字所傳達的內涵。

  二、抓住感情朗讀和豐富想象紮實訓練

  語文教學要使學生能“讀得進”、“用得出”,要訓練得紮實、到位,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本課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深入閱讀課文,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和豐富的想象,使學生在充分感悟課文的基礎上,朗讀和想象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在教學“音樂搖籃”這一部分時,我指導學生透過自主學習網站的補充資料瞭解音樂家的偉大成就,欣賞具有特色的“優美的樂章”,想象“從兩段名曲中你聽出了什麼?”學生聯絡已有經驗,在學習《二泉映月》的基礎上,感受到了樂曲表達的情感,體會到了音樂家的鮮明個性和樂曲的“優美、不朽”。從而進一步理解“搖籃”的意思,深入感受“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發源地”。

  在教學“音樂城市”這部分時,我設計了這兩個環節:

  (1)看音樂家的塑像展開想象“你看,這是貝多芬石像,他靜坐沉思,彷彿在思考什麼?這是施特勞斯銅像,他手拉提琴,你彷彿聽到了什麼?……”學生想象回答:“貝多芬靜坐沉思,彷彿在思考著新樂曲的創作。”“施特勞斯手中的提琴,傳出了悠揚的《藍色的多瑙河》樂曲。”……

  (2)創設情境,採訪遊客“這位遊客,你看到這麼鮮紅而又巨大的高音譜號,你有什麼感受?”“你有什麼想法?……”學生交流:“我感受到了濃郁的音樂氛圍!”“我覺得維也納人民特別愛音樂,就連草坪也要用音樂來裝飾,其它的就更不用說了。”……從學生的想象中不難看出,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是深層次的。由“音樂塑像”“音樂符號”展開想象,能緊密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不但訓練了學生的語感能力,發展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而且使學生更深刻地感悟出音樂之都維也納的魅力。

  三、藉助網路平臺拓展學習空間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三學段的閱讀教學,提出了“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資訊”的要求。課堂教學是有限的,藉助網路平臺,可以拓展學習空間。在教學接近尾聲時,我利用網路向學生展現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盛況。學生欣賞著這歡樂的樂章,沉浸在優美的音樂之中,盡情享受音樂帶來的幸福和快樂。錄影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他們深入地體會到了“金碧輝煌的金色大廳,給維也納戴上了璀璨的光環,讓音樂之都維也納聲名遠揚。”

  在教過《音樂之都維也納》之後,及時組織相應的語文課外活動“我們的維也納之旅還沒有結束。課後,你可以再找找關於維也納的其它資料,進一步瞭解這座文化古都,在部落格上交流你的學習收穫。也可以蒐集有特色的世界名城資料,與同學共享。”讓學生藉助部落格進行後續專題學習,蒐集相關資料進行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有助於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鍛鍊收集資訊、整合資訊的能力,真正實現大語文教學觀。

  但是,網路探究學習是一種高階智慧型學習,不僅受學生思維、想象等學習習慣的影響,而且受到網路操作技能的影響,課堂教學中的“線上留言”,迫於時間限制,學生交流得還不夠充分。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9

  在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時,以此為主線,努力做到以下兩點:

  1、強調個性化朗讀

  閱讀是一種從書面符號中獲取和轉換資訊的過程,具有獨立性、個體性。閱讀教學要關懷學生內心的情感,感受體驗作品的語言魅力。這一過程教師的講解代替不了,學生的合作學習也取代不了,必須靠自己在閱讀中邊讀邊想,開啟心智。像《音樂之都維也納》這樣一篇課文提供了優美的語言,教師在教學中要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迴歸到常態中,在師生對話、互動過程中,使學生潛心會文,感受所蘊涵的精神元素。在教學中最好的表現形式,就是朗讀。而對於同一語言材料,每個同學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對語言形成獨特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就有了不同的朗讀處理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力求鼓勵學生在各自感悟語言的基礎上,用不同的朗讀處理去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從而達到個性化朗讀的目的。

  2、課內課外閱讀材料有機結合

  新課程下,對語文教學的改革,提出這樣的要求,不僅要讓課堂充盈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小課堂連著大世界,而且要拓寬語文教育。但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時間、機會主要在語文課上。因此,還要把課堂教學作為改革的一個重點。因此在教學中,課堂教學中有機地把課內閱讀材料與課外閱讀材料整合起來,解決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提高課堂效益的。

  (2)

  從《音樂之都維也納》這篇課文的內容看,要理解維也納為什麼會被稱為音樂之都?如果沒有一定的背景材料加以補充,顯然難以解決這一問題,但是材料如何呈現,是教師直接提供,還是讓學生自我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同時反映出不同的教學觀念。

  因此在學習資源設計時,我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考慮到課堂學習的需要,《音樂之都維也納》的教學資源分為兩個部分——創設情景的多媒體課件和以《音樂之都維也納》為主題的頁。

  1、多媒體課件演示:提供大量圖片和音樂,拉近學生和課文內容之間的距離。

  2、《音樂之都維也納》主題頁。分為五個部分。

  (1)課文內容:幫助學生感知課文內容,理解個別詞語及維也納的地理位置。

  (2)音樂家的搖籃:提供世界著名音樂家在維也納成名的足跡。

  (3)音樂的城市:提供大量的音樂雕塑圖片及文字資料。

  (4)音樂的傳統:提供維也納悠久的音樂歷史及演出資料。

  (5)音樂的殿堂:詳盡介紹“金色大廳”及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而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資訊科技的應用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多種媒體課件資源創設與課文內容相近的情境,為個性化的朗讀作保障。

  在教學中,一幅幅展現美麗的維也納迷人風采的圖片,在舒緩的音樂聲中,交替呈現,創設了與課文內容相似的情境,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和聽覺的衝擊。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學生誦讀課文的語言文字自然有了獨特的感受,真切地感悟語言文字所帶來的意境。

  2、提供背景材料,解決教學難點

  用網路資訊科技超連結的呈現方式簡潔而鮮明地將有關“音樂之都維也納”呈現給學生,以小組學習的方式,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點選閱讀,然

  後透過討論,幫助理解“音樂之都”這美稱的含義,這樣的過程較好地實現以學生學習主體的教育理念。

  幾點思考:

  1、資訊科技的應用必須為學科教學目標服務。

  網路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研究已經多年,人們一直關注的是教學的效益問題。“學科教學目標為先”觀念也逐漸為開展實踐的教師認可,但是資訊科技支援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有效、適用,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才能不斷明晰的。如我在教學《音樂之都維也納》一課時就運用了多媒體與網路技術結合,把維也納的美麗畫卷根據課文內容分五方面展示出來,“美”由此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學生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和體會,整堂課透過資訊科技的支援,學生一目瞭然,利用較少的時間,解決了教學難點,同時也為激起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提供了基石。

  2、組織的資訊資源,必須與教學內容融合,考慮到學生認知、情感基礎。

  網路資源多元的,有時甚至是冗雜的。這些資源的選擇和組織,一定要與課堂教學的.內容融合起來,真正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組織資訊資源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現有的認知水平和情感基礎,對網路資源進行重組,只有如此,資源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如,在教學《音樂之都維也納》一課時,為了能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我製作了專題站,讓學生根據課文教學要求主動在網上查詢有關維也納的資料。他們有的檢視介紹維也納的圖片,有的檢視介紹維也納的文字,有的同學則欣賞維也納的音樂。透過網路學生相互傳閱資料,交流知識,各取所需,按照自己原有的基礎進行構建,並與課文內容相結合,達到有目的的構建知識。

  3、資訊科技的整合必須與素質教育要求結合起來,與人文精神結合起來。

  網路資訊科技介入後,形成的新型學習環境使教師不得不釋放教學民主,還學生以學習主體,教師必須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改變教學方式,將探索性學習方式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倡導個性化學習,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在教學《音樂之都維也納》一課時,網路為學生提供有關維也納圖文音像並茂的、豐富多彩的感性資料,其資訊量之大,超乎學生想象,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課堂上,學生激烈的討論、聲情並茂的朗讀,可以看出他們的情感處於極其興奮狀態。課後學生們反映,現在的課堂教學形式多了,有上網、討論、交流和合作學習,教師經常鼓勵我們,比以前和藹可親了。可見用新方法教學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拉近了學生與社會生活的距離,合作交流、探索學習成為主要的教學形式完全改變了以往分析課文的固定程式,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了學生。

  (3)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散文,作者用優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作“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讚美和嚮往。課文的語言簡潔。學生充分感受到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文中語言所帶來的美的享受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對話,如何創設氛圍,鼓勵學生形成獨特的感受,乃是在教學設計中首先要思考的問題。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這一小節,列舉了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等五人,他們代表著世界古典音樂史的最高峰,他們在維也納生活、譜曲、演奏,使得古典音樂這種音樂形式在他們手中日漸成長起來,成熟起來,而維也納也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古典音樂的發源地。“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這一小節,更可以讓人們對“音樂之都”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兒到處可以看到”、“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也用……”,城市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用音樂裝飾著。尤其是“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這一小節,既是賞讀訓練的好材料,又是寫作訓練的好範例。它的段落結構與前一小節相仿,但比之又更富有詩意。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無論是歡樂還是莊嚴,古典音樂從時間、空間、場合上多維地滲透進維也納人們的生活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更有趣的是”與上節“就連……也用……”有異曲同工之妙,更深一層地突出了維也納音樂的無所不在。

  在教學中,一幅幅展現美麗的維也納迷人風采的圖片,在舒緩的音樂聲中,交替呈現,創設了與課文內容相似的情境,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和聽覺的衝擊。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學生誦讀課文的語言文字自然有了獨特的感受,真切地感悟語言文字所帶來的意境。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10

  本次口語交際,我結合課文——《音樂之都維也納》,指導學生圍繞城市的特點,對自己所選擇的城市作具體介紹。本次口語交際是建立在學生充分蒐集資料的基礎上的,因為這些城市都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透過回去蒐集資料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這一次的口語交際活動中,事先我告訴他們將舉行一次比賽,每個同學都得認真準備。學生們開始第一步的工作——找資料,有的是電腦上查詢的,列印了好幾張紙——不僅是一所名城。還有的是參考《課課通》的,他們還在書上進行了一些修改。資料的收集為進行交際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是,孩子們的資料可以說是多而雜,因此課堂上我先讓他們回憶《音樂之都維也納》介紹的重點是什麼,又是怎麼介紹清楚的。這樣,學生就明白了最主要是把城市及美稱之間的關係說清楚,接著他們開始整理自己的資料,並在小組內進行初次介紹。後來每組推薦兩位代表到班級內進行介紹,全班同學當評委,分別從介紹內容和交際態度兩方面進行評定。透過這樣找、說、評的過程,學生不僅積累了課外的知識,而且經歷了整理資料、大膽說話的過程,我想收穫還是不少的。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11

  現代教育需要培養人具有世界的眼光。課文《音樂之都維也納》就是具有這種價值取向的好教材。

  世界文明是多極化的,不能只看見華夏文明的燦爛而無視其他國度的文明。

  作為世界音樂之都的維也納,凝聚著歐洲古典音樂的精華,歷來受人景仰。增加學生的音樂知識的素養,感受音樂的高雅,同樣是可以透過語言文字的訓練,達到理想效果的。

  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頓、施特勞斯……這樣的音樂大師曾經在維也納度過了大部分的音樂生涯,他們的許多代表作都是在維也納這座美麗的城市裡譜寫完成的。

  課文寫的內容還涉及維也納作為音樂之都的風土人情,是一篇介紹旅遊資源的絕好的解說詞。

  透過課文的學習,可以掌握分節描寫、突出重點的寫法。每一節的第一句話就是這一節的重點。每一節後面的語句都是寫具體的內容。

  文章文字很美,透過品讀也能讓人體會到音樂的迷人和高雅。它在文法、結構和陶冶情操上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的確是篇好文章。教學中 ,先指導學生從全文通讀,圍繞一箇中心“維也納是音樂之都”,作者從她的地理位置寫起。接著,文章就從維也納特有的人文景觀,如城市的歷史、城市的裝飾、市民的習慣以及歌劇院具體描述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層次之清晰,角度之全面,讓人不得不概嘆她為音樂之都。

  其次指導學生從段落細讀,這種感覺更為強烈。“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這一小節,列舉了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等五人,他們代表著世界古典音樂史的最高峰,他們在維也納生活、譜曲、演奏,使得古典音樂這種音樂形式在他們手中日漸成長起來,成熟起來,而維也納也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古典音樂的發源地。“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這一小節,更可以讓人們對“音樂之都”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兒到處可以看到”、“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也用……”,城市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用音樂裝飾著。尤其是“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這一小節,既是賞讀訓練的好材料,又是寫作訓練的好範例。它的段落結構與前一小節相仿,但比之又更富有詩意。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無論是歡樂還是莊嚴,古典音樂從時間、空間、場合上多維地滲透進維也納人們的生活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更有趣的是”與上節“就連……也用……”有異曲同工之妙,更深一層地突出了維也納音樂的無所不在。

  課文舉了“國家歌劇院”來說明歌劇院、音樂廳的星羅棋佈,極富典型性。兩種建築物的描寫方法也不盡相同,但都十分有序。“國家歌劇院”按由外及內的順序描寫,而“音樂之友協會大廈”按由下至上,由兩邊到中間的順序來進行描寫。這對學生把握狀建築之物的作文來說,有著指導意義。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12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散文,作者用優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城市的獨特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作“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讚美和嚮往。課文的語言簡潔、優美,對維也納的介紹層次清晰、明快,有詳有略,那麼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對話,如何創設氛圍,鼓勵學生形成獨特的感受,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兩點:

  1、強調個性化朗讀。

  《音樂之都維也納》這一篇課文給學生提供了優美的語言,教師在教學中要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迴歸到常態中,在師生對話、互動過程中,使學生潛心會文。每個同學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對語言形成獨特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就有了不同的朗讀處理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力求鼓勵學生在各自感悟語言的基礎上,用不同的朗讀處理去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從而達到個性化朗讀的目的。

  2、課內課外閱讀材料有機結合。

  語文課堂不僅要充盈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小課堂連著大世界,而且要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時間、機會。因此,還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機地把課內閱讀材料與課外閱讀材料整合起來,解決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提高課堂效益。從《音樂之都維也納》這篇課文的內容看,要理解維也納為什麼會被稱為音樂之都?如果沒有一定的背景材料加以補充,顯然難以解決這一問題。因此,在學習課文前蒐集大量的資料,如各音樂家的生平、業績,維也納的公園、劇院,城市的裝飾,人們的生活習慣等等。

  3、本篇課文結構清晰,語言優美,是對學生進行分段訓練、句式練習的好材料。在課堂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兩個問題:為什麼把維也納稱為“音樂之都”和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介紹“音樂之都”的,讓學生明白這是問題的兩個方面,前者是從閱讀的角度提出問題,後者是從表達的角度提出問題,讓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課文的2、3、4等小節的第一句都是這一小節的總起句,可以用來直接概括節意,同時也歸納了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原因。全文圍繞總起句介紹內容,這樣的結構清晰,體現了重點。形式和內容都能讓學生進行模仿和學習。因此我讓學生擷取生活中的印象,用文中的句式介紹熟悉的一處景,將學得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再一次在實踐中運用。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13

  4月22日,我執教了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第16課《音樂之都維也納》這篇課文。這是一篇散文,用優美的筆觸描寫了維也納獨特的城市風貌,講述了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淵源,表達了作者對音樂之都的讚美與嚮往。由於教學的內容是第一課時,所以只能把重點放在生字詞的教學上,對課文內容只能整體感知一下。

  教學中,我以音樂《藍色多瑙河》匯入新課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隨後讓學生從課題入手去質疑,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生字教學時,我讓學生透過自由朗讀去畫出生字和詞語,透過指名讀、領讀、男女生賽讀等多種讀書形式去掌握字音字形。在詞語理解方面,透過學生互相幫忙解決的。整個過程都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模式。在生字書寫時,先讓學生說說哪些字難寫,再請學生上黑板書寫,其他學生在隨堂本上完成,對寫字的評價還是放手給學生,學生講的不全面時,我再進行補充,隨後請那幾個學生再次書寫,最後我對學生書寫仍存在難度的字進行範寫。

  但一節課上下來,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

  1、課堂上注重了寫的指導,寫的訓練,但時間稍短。

  2、一些教學環節的處理還需要進一步推敲,要關注細節。比如設定閱讀要求不夠明朗,板書不夠美觀等。

  3、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有待於進一步培養,如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隨時記筆記的習慣,批註批重點詞等。

  4、教師自身的素養還有待於提高,如課堂評價語言還不夠豐富,重複學生語言的現象比較嚴重。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14

  《音樂之都維也納》這篇課文用生動優美的語言,採用總分的構段方式,從四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音樂之都維也納的秀麗風光與獨特的音樂文化,讓我們領略了維也納的高貴與優雅。由於本人對於音樂之都,實在是太陌生了,加上文中涉及到的許多音樂方面的知識,(如歐洲古典音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音樂大師,國家歌劇院和音樂之友協會大廈等建築以及維也納一年一度的新年音樂會)。

  這些知識對我來講也是一知半解,於是,我把大量的時間放在查閱相關的資料上。教學時,我又主要抓住“搖籃”的特點展開教學,讓學生從自己的感悟出發,從而感受維也納是音樂之都,在搖籃的暢想中,學生獨特的感受和文字自然融合。在搖籃的暢想中,學生靈動的思維得到激發。學生興趣盎然,在朗讀中品味樂趣,在朗讀中感受到了維也納音樂的魅力。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15

  這節《音樂之都維也納(第二課時)》的課堂教學主要有三個板塊:一、導讀第2自然段,學習“總-分”寫法;二、依託課文第3、4自然段,在框架圖的幫助下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其中穿插詞語用意的指導;三、依託課文第5、6、7自然段,嘗試獨立閱讀。其中穿插說明方法的指導。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從學生本位出發,由扶到放,逐層遞進,最終向著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語文的方向走去。語言點的訓練和說明方法的指導旨在強調語言有時需要細細地嚼,目的不僅是為了品味,也是為了表達。課後對照新課程標準進行思考,領悟到在這節課的教學中仍有許多地方有待改進。

  一、細節處理仍可提升。

  新課程標準指出五年級學生學習詞語要“能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在課後練習題的引導下,這節課主要抓了“搖籃”和“摻和”兩個詞語來品讀。就“摻和”這個詞語,這堂課上的教學是這樣的:

  【教師問:這裡的“摻和”是什麼意思?樂聲是聽到的,花草的芬芳是聞到的,它們似乎是不搭界的兩件事物,怎麼能混合在一起?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互相補充。教師再點撥:“有這麼多相通的地方,當然可以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詞語用得妙,讓人彷彿和維也納一起沉浸在音樂聲中,享受著音樂帶來的歡樂。”】學生在提示下找到了音樂與花香可以融合的幾處,比如它們都在空氣中飄蕩,都讓人覺得非常快樂等,理解了“摻和”在文中的意思,也感受到了維也納音樂帶給人們帶來快樂。但是,要麼不教,要教就要教透,“摻和”這個詞語的“表達效果”是怎樣的呢?對於這個詞語的體會可以再深入。

  勾連課題“音樂之都維也納”,維也納的魅力在於音樂,題眼“音樂”可以在這裡發揮效果。如果在學生推想出意思後,開啟維也納露天音樂會的畫面,再播放一段施特勞斯的圓舞曲,啟發學生在音樂聲中想象花香飄來,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或許能將學生帶到維也納的音樂會上。那麼,花香融於音樂、音樂融於生活的感受會更真切,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的主題是不是也更清晰可表了。

  參透編排的用意,這是教好這篇課文中的兩個詞語的前提,研讀新課程標準則可以指導我的教學更加深入有效。今後,要更好地利用好這把衡量我的教學的尺子。

  二、小組合作仍需加強。

  學生的能力是在不斷的嘗試中得到鍛鍊的,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同樣需要更多嘗試。這節課上放手由小組合作學習的時空較大,學生對文字的閱讀也比較有效。在教學準備時,我預設了這班學生的合作能力,設計了清晰的步驟(包括小組彙報的步驟),並預設了學生可能談及的感受。

  實際課堂呈示的也確實是過程的條理性,儘管學生在這種方式的學習中有自己的實踐嘗試,學習反饋的質量也還可以,但從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來說還是要著力加強的。尤其是學生的表達方面,要透過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組與組之間相互的溝通,激發有質量的交流與表達。

  1.說框架圖的學生表述要更清楚、準確。比如:這段話是圍繞什麼來寫的,分別舉了哪幾個例子。學生表述的語言要求規範,說得明白,其他同學才能聽清楚,方便交流。

  2.說自己感受的學生要引導其它同學一起關注自己的閱讀點。比如:請同學們關注第幾自然段的某某詞,它的意思是什麼,讓我感受到了什麼。別的同學就可以很快找到要交流的內容

  3.請其它組互動的同學有導向性。比如:請某某同學也來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或者請第幾組來說一說你們的理解。一方面要指明發言人,另一方面要指明談話的內容。

  另外,組與組互動的形式也可以更豐富,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體驗,激發更多的學習靈感。

  三、框架圖還可做文章。

  備課的初稿不是用的框架,用的是課上常用的表格,主要服務於對課文的梳理。定稿改用了框架圖,不僅理清了課文的脈絡,理清了教與學的思路,還幫助學生輕而易舉地學會“舉例子”這個說明方法,可謂是這節課的功臣。課前,我以導讀的第二自然段為例,打好了框架圖,填好了內容給了一個學生可參照的範本。再按其它課文內容制定了三個空白的框架圖,分別是第3自然、第4自然段、第5、6、7自然段的框架圖。課上,學生便按框架圖合作學習。

  現在想來,既然是放手了,何不放得更暢,既然有了可循的方法,由著學生去讀去畫好了。儘管課前無法預知學生會畫出什麼框架來,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只要學生弄明白了所學內容哪句是總,哪句是分,再畫幾個圈來做框架應該不難的。再說,抓住了“總-分”這個要點,即使學生不是畫圈,卻畫了方框,也是一樣可以表達的。

  學生什麼地方需要幫助,什麼地方不需要幫助,我應該想得更明白。我想,如果給一點距離,學生就有跳一跳的機會。大膽地信任學生,該放就放,學生學習的自由度會更大,創造性會更強。

  另外,最後指導學生自學一塊,如何啟發學生髮現文字的規律,簡單明瞭地用概括的語言說出來,我沒能想透徹。相信方法得益於多思勤學,勉勵自己要不斷改進,為學生髮展再多一些耕耘。

【《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