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美術課《蒼山翠柏-山石畫法》評課稿

美術課《蒼山翠柏-山石畫法》評課稿

美術課《蒼山翠柏-山石畫法》評課稿

  這堂由李建華老師執教的《蒼松翠柏——山石畫法》是湘美教材第八冊中的第二課,本課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整節課從總體上看,執教老師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努力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

  首先,李老師從備課,教具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透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終以引導學生善於觀察的習慣,感受中國畫——山石畫法特有的筆情墨趣,學習表現方法,培養能力為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明確、李老師整堂課的結構分如下幾塊來完成:

  一、回顧知識,說一說:透過回顧上節課內容"樹的畫法",讓學生說出畫樹的方法,由此引導點明本節課內容、

  二、重點知識,讀一讀: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即講解山石畫法,教師透過讓學生齊讀書上的"山石畫法",讓學生從整體上對山石的畫法有了一個初步瞭解、

  三、欣賞範作,試一試:透過展示示範作品,讓學生了解山石畫的各種皴法,並透過教師演示,學生參與演示——試一試加皴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山石畫的有關知識和技能、

  四、重點演示,學一學:透過再次演示,指出學生嘗試時出現的問題,加深學生的印象,並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進行練習、

  五、展示作業,評一評:透過展示講評作業,使課堂達到高潮,激發學生創作熱情、

  在課堂上,李老師以她特有的教學風格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應該說,這是一堂重主體、重過程、重創新的在新課程背景下洋溢著現代教育氣息的美術課、本節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

  美術教學是一個預設和開放並存的系統,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都屬於“封閉教學”,

  隨著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李老師打破了常規的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大膽參與演示,營造了一個和諧、互動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在這樣一個輕鬆的情境中,學生樂於嘗試,不知不覺中學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感受到中國畫的獨有魅力,身心得到舒展,同時,他們作品得到了展示,這極大鼓舞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儘管他們的作品還不夠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情感、

  二、有效互動,讓課堂充盈、靈動

  本課是一節知識和技能性很強的課,內容較為枯糟,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李老師充分實施了"互動

  "這一方式、第一、透過讓學生講述"盤古開天地"的神話故事,使學生生動了解"把石看作天地之骨"的內涵,並且由於是學生自己的`講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二、根據重難點"互動",教師出示不同皴法的山石範畫,讓學生對比欣賞感受皴的特點,提出問題:如何加皴?透過"互動"、由學生上前演示皴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嘗試再進行畫法指導示範,巧妙解決了重難點。第三、結合評價"互助互動",在評價時,同伴之間借鑑學習,有利於培養他們敏銳的審美鑑賞力

  三、樹立學生主體理念,堅持"授之以漁"

  新課改非常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倡將學生看作教育過程中的平等參與者、合作者、教,關鍵在於“授之以漁”,

  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是“魚”,而應該是捉魚的方法。李老師在講授繪畫技巧時,採用讓學生欣賞範作,並透過提問題答問題,讓學生思考,逐漸引導學生獲得繪畫方法,瞭解有關注意事項、李老師改變了原有灌輸現成知識的教學方法,她讓學生拿著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斷找到適合他的“水”,即學會學習,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學力。

  此外,教師教態自然,語言清晰,語言表述準確,操作演示熟練,顯示了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師素養。

  由於美術課有著不同的活動形式和評價標準,每個老師對美術教育的認識是不同的,各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因此,在賞析《蒼松翠柏——山石畫法》的同時,我也有以下幾點建議:

  1、本節課重點講解“皴法”,但在學生練習時,對如何起筆勾出山石輪廓,較為遲疑,我認為教師在畫石起手、組合等方法應講解一下,降低學生難度。

  2、學生參與面較小,雖然教師在講授過程中注意了“互動”教學,但參與面較小,只有個別同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讓每個學生得到鍛鍊都有所發展,我認為教師可以透過小組合作演示、小組比賽等形式,擴大學生的參與度,同時引入競爭意識提起學生的繪畫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雖然,本節課存在著若干缺憾,但總的來說,這節課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突破了傳統的知識傳授和單純的技能訓練,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學習中解脫出來,使我們深切的體驗到課改帶給美術教育的無限生機。

【美術課《蒼山翠柏-山石畫法》評課稿】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