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二年級《揠苗助長》小古文評課稿

二年級《揠苗助長》小古文評課稿

二年級《揠苗助長》小古文評課稿

  《揠苗助長》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情節雖簡單,但其中的寓意卻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能違背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否則只會把事情弄糟。”

  作為一次“同課異構”的教學,三位老師打破了文言文傳統的教學模式,讓人耳目一新。老師跳出了逐字逐句翻譯的困境,成為了課堂真正的指導者。不同的教學個性,成就了不同的教學風格,但相同的教學思想讓小古文的教學又尋找到了新的出路。

  沈老師的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課活潑有趣,非常符合低段孩子的學習特點。沈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十分注重朗讀。學習小古文最常用的、切實可行的方法就是多朗讀,學生在朗讀中理解,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得到美的薰陶,情操的陶冶,從而營造了和諧的教學環境,形成了互動的生動活潑的教學場景。她首先透過朗讀童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揠苗助長這一教學主題後,學生從讀詞再到讀文,環環相扣。透過指名讀、範讀、齊讀、師生對讀等形式,目的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感悟,從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小古文的內容,沈老師沒有一字一句的解釋,而是透過讀古今文對比讀的方式,讓學生自讀自悟,降低了難度,教學下來,發現學生理解的很好。

  樊老師的課比較簡潔緊實,對《揠苗助長》的教學更側重方法的指導,將重點放在“讀懂”上。老師沒有從頭到尾地解釋、翻譯,而是將《揠苗助長》古文中的詞語分成“古今相通”和“古今相異”兩類,各個擊破,攻克了詞語關,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講故事,難度就降低了不少。

  周老師的課比較大氣沉穩。從故事圖片入手,讓學生猜故事名字,先消除了學生的畏懼心理。然後學生透過註釋自己讀通小古文,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通的基礎上讀懂小古文,緊接著在讀懂的基礎上讀深小古文,一步一步,環環相扣。最後,結合自身經驗,引出浩然之氣,告訴學生,寓言的正面是故事,背面是哲理。

【二年級《揠苗助長》小古文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