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八年級上《三峽》評課稿

八年級上《三峽》評課稿

人教版八年級上《三峽》評課稿

  12月11日下午,我到xx中學聽了兩堂課,屬於同題異構研討課,課題是酈道元寫的《三峽》,收穫頗豐。

  第一堂課是xx學校姚xx上的,姚老師年輕漂亮,文學素養高,儼然像個舞臺演員,說話輕聲細語,溫婉柔情,學生上她的課一定是如坐春風,感染力極強。整體課教學設計大膽取捨教材,有詳有略,以文學鑑賞為主要教學內容,不時融入一些文學欣賞諸如“優美”、“偉大”之類的美學詞彙,讓好生受益匪淺。不足之處在於,課件製作太隨意,問題設計幾乎沒有,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面太小,只是偶爾一兩個發言。那些中下水平的學生整堂課可能不知所云,有些文學欣賞的教學內容實在深奧。這樣的教法,要是讓孩子去參加考試,成績一定不理想。在我看來,教學設計要考慮學情和考試要求。姚老師還很年輕,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要悟出教書不全等於讀書,還需要長期的歷練。

  第二堂課是xx中學鄭xx老師上的,整堂課內容豐富,思路清楚,重點突出,難點突破。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考察,鄭老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經驗、教學功底都是一流的`,表現在備課時四處查詢與“三峽”相關的文章諸如餘秋雨的《三峽》、劉白羽的《長江三日》,拿來與學生分享並跟酈道元的《三峽》比較、媲美,表現在用文學欣賞性質的線索貫穿教學全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很注意提醒學生及時做好筆記以積累有用的知識,這有益於學生提高語文素養,並能考出高分。佈置作業時要求學生閱讀餘秋雨和劉白羽的文章,感覺她的課渾然一體,像是在寫一篇文章,無懈可擊。

  我為什麼說鄭xx老師上課像寫作呢?

  首先老師上課的思路早已胸有成竹。匯入新課後,老師從朗讀入手,第一步從“韻之《三峽》”開始,提示孩子古文朗讀的重要性,即要讀出《三峽》的意蘊。從文章的四字短句到對偶句和四字句,無不貫穿關於停頓方面的提醒。第二步板書為“意之《三峽》”,提醒學生文字例外的絕妙意境在哪裡,從實境到虛境,再到心境。第三步是“情之《三峽》”,重點放在理解作者對三峽描寫中流露出來的感情。這三步曲本身切合文學欣賞的客觀規律,同時也能喚起孩子的審美體驗的興趣。從這看出鄭老師的文學理論功底之深厚,值得同行們效仿。這三個教學環節由淺如深,一環扣一環,步步深入,符合學生認識活動的客觀規律。第四步是“夢迴《三峽》”,將學生的思路拉回到總結全文旨意、總結這堂課的教學重點上來。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重視與課文內容相關內容的聯絡,重視孩子知識視野的拓展與延伸,這樣,他們不僅學到課內知識,也瞭解了三峽領域的的更多知識,如此融會貫通,能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對幫助孩子寫好作文起到引領的作用。一節課下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具體而頻繁,於是,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都受到實踐性很強的訓練,情感、態度到價值觀也地到一定程度的薰陶,是很值得聽課老師們點讚的優秀課啊!

  第三、老師態度親和,穿著樸實大方,師生感情融洽、配合默契餓,心理距離很小,加上教學語言簡潔且講解到位,並用手勢輔助並敦促學生,在各個層面能給學生做好示範,足以大面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課的難點主要集中在對文章情感的理解上,老師能跟劉白羽和餘秋雨寫三峽的情感進行比較,然後才告訴孩子說:酈道元寫《三峽》,是根據前人的文章寫成的,他壓根兒就沒到過三峽,這讓學生恍然大悟,原來讀懂一篇文章,一定要“知人論世而讀文”,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讀懂了本文的感情,也學到了閱讀和寫作方面的知識。

  對文學欣賞能力相對稚嫩的初中生來說,老師創設如此美妙的課堂氛圍是恰到好處的。這些孩子真是幸福,期末要取得優秀的語文成績,絕對沒問題!

【八年級上《三峽》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