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六年級語文《賣火柴小女孩》評課稿

六年級語文《賣火柴小女孩》評課稿

六年級語文《賣火柴小女孩》評課稿

  張老師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淺,下面就這一節課談談我的體會:

  一:課堂匯入新穎。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課一開始,張老師讓學生齊讀孫雲曉先生的小詩《來到丹麥》。為後邊的課文學習起到了拉近學生跟安徒生距離的作用,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激發了學生深入學文的探究認識。

  二、目標設計恰當。

  設計目標如下:

  1、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想到了什麼。

  2、有感情朗讀課文。

  3、轉換角色,體會情感,領會窮苦人民的悲慘生活,教育學生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三、以讀為本,感悟語言,激發情感。

  教師有對識字寫字的.落實,在識字過程中還運用象形字幫助學生理解和書寫,符合新課程標準對識字寫字教學要求。教師用問問題的形式逐步引導學生,第一個問題: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用一句話概括。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課文。然後又用問題走進課文: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可憐?這樣一步步把學生引導重點,非常自然,學生理解的也非常好。

  然後又抓住關鍵字詞,讓學生體會情感,例如:冷、雪、黑、一根、一個等等。學生透過關鍵詞進入角色,情感非常到位,教師再逐步的引導學生朗讀,在讀中加深情感,層層深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語文的述程;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張老師在教學中起到引導作用,學生讀得入情入境。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了學習,真正做到“以讀為本”。

  四、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引導到位

  張老師在情感教育上採取抓住關鍵詞,假設的方式,圍繞“幸福”真假展開,讓學生找出幸福出現了幾次,每一次的第一句話。然後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發現。小女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走進她,感受她,由於現實的寒冷、飢餓、孤獨、沒有愛,使她幻想到火爐、烤鴨、聖誕樹、奶奶。可是什麼都沒有,當她又回到現實中時就更冷、更餓、更孤獨,最後死去(後面附板書進一步說明)。讓學生帶著情感,配上音樂再讀課文。點明: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愛!同學之間,人與人之間乃至整個社會都需要愛,教育學生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五、梳理概括,結尾新穎獨特,有創意。

  教師用表格的形式幫助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梳理,非常清晰。最後以讀詩的形式結尾,跟開頭相呼應。昇華了課文的情感教育。

  六、評教學板書

  這課板書設計合理,言簡意明,就四個字:可憐、幸福,使學生一看就明白課文大意。

  七、評教學不足

  在這節課中,新課程的理念雖已滲入教學中,但我認為情感朗讀學生還是把握的不夠,這僅是我的一點粗淺的看法,與大家共勉。

【六年級語文《賣火柴小女孩》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