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調查報告>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15篇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村社會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1

  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和深入,各地區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城市的居住、商業、就業、交通等方面設施和制度不斷地完善和充實,逐漸推進著黨關於全面建設和諧的小康社會的總方針的貫徹落實。但是,我們不應忽視在我國佔更大面積的農村和做重要貢獻的農民。城鄉建設應當統籌兼顧、相互促進、和諧發展。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文明”的建設要求。這是黨對於農村建設提出的總體要求,各地區農村也學習了此次會議的精神,進行相應的整頓和落實。總而言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意義深遠,任務艱鉅,必須著眼長遠,立足當前。

  1月24至27日,我在父親的幫助下,對合肥市肥西縣高店鄉部分地區進行了實地調查,主要透過開放式訪談結合自然觀察的方法,瞭解了當地農村的教育和醫療保障狀況,學習到了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同時也接觸到到了建設過程中的矛盾和困難,並針對性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一、調查物件

  當地居民,年齡在20-50歲之間,有學生、教育者、當地農民、退休老人、村幹部等,大多數人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二、調查內容和結果

  1.農村教育狀況

  此次對於教育狀況的調查物件主要是教師、學生和其家長,他們大多數人都表示對當地的教育服務狀況較滿意,國家的義務教育給大多數人減輕了負擔、減稅也給大多數農民家庭創造了更好的教育環境和條件,當地還有一些對貧困家庭學生的補助政策得以落實。但是,也有部分家長和學生表示,農村的教育條件雖然不斷髮展,但與城區相比,還是落後很多,師資條件、硬體設施等甚至無法滿足學生們的學習和文化生活。

  對於教育,當地居民都認為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大多數人的觀念是,只有讓孩子學到了知識,才能有出息,只要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到好的學校就讀,自己會盡一切努力為孩子爭取。他們會互相炫耀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學習好的孩子,人人佼口稱讚。並且,農民的農田種植因缺乏科學的指導,而常常顯得低效,因此職業教育也更加迫切和必要。

  由以上調查情況可總結,當地農村教育狀況良好,政策落實得當,但是因為歷史積累的因素,相較城區仍顯落後,還需教育者和當地政府的不斷努力,來使教育條件和水平穩定發展。居民的教育觀念崇高而淳樸,主要得益於教育宣傳。

  2.農村醫療保障狀況

  醫療保險

  大多數居民認為村裡的醫療保險比較科學,可以及時解決看病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但是,大家普遍覺得,醫療保險報銷的費用太少,特別是小花費不能解決;醫療機構的醫療費用高,手續繁瑣,定點醫院等限制有時讓人難以承受。大多數人認為醫療保險要一保大病、保住院為重點。雖然醫療保險存在一定的缺陷,可是幾乎所有的村民都參加了,一個比較普遍的觀點是:每年只要投入很少的一部分錢就能夠在出現意外狀況的時候獲得比較大的補助,而且投保的費用大多數都是由村政府承擔,還是很划算的。對於醫療保險的知識普及尚有缺陷,許多居民不瞭解就醫的條件和具體情況,造成對醫療保險的誤解。

  醫療服務

  大多數人認為當地的醫療服務狀況比較好,能夠滿足需要,但農村醫療服務中存在很多問題:鄉鎮醫院醫療技術人員嚴重缺乏、經費緊張、裝置簡陋;村衛生所大都建在鄉醫家中,不合格,經營不規範,存在亂收費的現象;各醫療機關有關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很差,有些醫院報銷手續比較麻煩。

  三、針對性的建議

  針對調查結果,我們透過查閱資料提出一下建議和辦法:

  針對教育

  1.可以組織實施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建設遍佈鄉村學校的遠端教育網路,建立和完善城鎮教師到農村任教服務制度,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

  2.要有效統籌城鄉各級各類教育資源,送知識、送技術、送人才下鄉,滿足農民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推進“農科教”結合,把農村學校建設成為推廣農業

  先進技術、提供經濟資訊服務的平臺。

  3.鄉鎮政府應該要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學校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能力放在首位,按照當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的戰略部署,全力以赴地做好農村教育工作。

  針對醫療:

  1.加大政府的宣傳力度,提高對農村醫療衛生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

  2.加大資金投入,逐步改變鄉村醫療衛生設施簡陋的狀況,是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的重要一環。

  3.增加定點醫療機構的數量,方便參保農民就醫。

  4.要十分關心重視農村醫療衛生這支隊伍的建設,發揮他們在農村醫療服務中的優勢和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審察和監督,確保醫療服務質量。

  5.國家可以調整補償的標準,擴大報銷的範圍,不僅大病住院等情況可以報銷,小病也可以幫助解決一部分,解決大多數人的需求。

  四、後記

  建設新農村,是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的根本途徑,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保障,是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政策的大力支援下,我國新農村建設會越來越好,但是,路途漫長、坎坷,要一步一步穩穩地走。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2

  一、基本情況

  陝西省勉縣武侯鎮杜家壩村有6個村民小組,142戶共455人,其中黨員21名,村幹部四人。該村耕地面積650畝,20xx年人均收入7005元。新農合參保率98%,新農保參保率95%,20xx年勞動力轉移156人,創經濟收入255萬元。自改革開放以來,該村有了很大變化,各項事業有了顯著發展,但這個村溝壑縱橫,山地丘陵居多,適宜耕種的土地較少。由於地處漢江河畔,漢江阻隔,交通十分不便,資源匱乏,集體經濟較為落後,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兒童、老人現象比較普遍。

  二、農村社會保障現狀

  (一)傳統的農村社會保障功能削弱。在以前的舊中國,農村的社會保障是完全依賴著個人家庭的。“百善孝為先”就是靠著這個“孝”字,靠著孝道,我們家庭中的老年人才得以有一個比較安穩的晚年。家庭成員的生、老、病、死等開支,都是依賴家庭經濟的支援。隨著社會發展和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農村家庭結構日趨小型化,即一對中年夫婦將要承擔雙方父母四人的“生老病死”和一個或兩個子女的撫養責任,這將使未來家庭不堪重負。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遠離家鄉,來到大城市裡打工,造成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等現象,造成家庭成員精神方面的照顧缺乏,就醫看病困難,晚年養老負擔加重。

  (二)農村社會保障任務加重。 一是農村人口老年化問題日益突出。該村有6個村民小組,142戶共455人,60歲以上人口占10%,其中65歲以上人口占該村總人口的8.5%,農村老齡化問題較為突出。就目前情況來看,人口老齡化問題直接涉及到農村家庭的家庭負擔和家庭和諧。二是疾病問題依然是困擾農民的瓶頸。雖然現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經在該村實行了很久,但藥品價格及醫療費用不斷增高,報銷比例僅為40-65%。特別是一些貧困家庭,農民低薄的收入只能維持養家餬口,遇到疾病只能“小病磨、大病拖”,實在堅持不下去則靠東借西湊,變賣糧食或牲畜來支付醫藥費,以致債臺高築,“一人得病,全家返貧”。調查中,一些群眾深有感觸地說:“不怕貧窮,只怕生病,窮可以慢慢致富,病特別是大病,足以傾家蕩產。”三是外出務工農民工社會保障權益亟需保障。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湧入城市,但與城市的人相比,受到種種歧視,不僅就業機會少,而且就業後待遇不公,在保險待遇上也與正式工存在很大的差別。在調查中,外出務工農民90%都擔心自己的社會保險關係無法轉移接續,85%很糾結自己到底是在家鄉參保還是在務工地參加社會保險,70%搞不懂自己的個人社保賬戶是幹啥的。

  (三)現有的農村社會保障水平低。對於杜家壩村農民來說,目前社會保障主要有新農合和新農保,農村低保的社會救濟方式還不規範、不統一,實施中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救濟方式以臨時救濟為主,定期救濟以集體救濟為主,而且只對五保戶和困難人口提供救濟。

  一是新農合群眾享受的報銷範圍和幅度都不大,對於生大病,一花就是幾千上萬元的根本無濟於事,所報銷的一點費用還不夠往返的車費,儘管深知合作醫療的好處,一旦知道自己三、五年不生病時,就是不願掏那份“不必要”的錢。特別是今年個人繳費調整到65元后,更不願眼看自己出錢別人吃藥。二是新農保從制度上是一次重要突破,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建立農民養老保險依然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部分農民,特別是老年農民的生活仍比較艱難,個人負擔的部分保險資金根本無法支付。農民自身對養老保險缺乏認識,目光短淺,在“新農保”調查中,85.7%的農民期盼養老金的金額能提高一些。“新農保”實施時,年滿60週歲老人不需繳費就可領取每月55元的養老金,60週歲以下的老人透過15年的繳費,若繳費檔次為100元/年,60週歲後大約可以領到76元/月的養老金。無論是55元/月,還是76元/月都是一個低水平的狀態,而且物價處於上漲階段,將來這些養老金肯定不能滿足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四)社會保障體制太複雜。目前,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現狀是城鄉分割、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各自為政。條塊之間既無統一的管理機構,也無統一的管理辦法。從管理機構上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農民工外出務服務等主要歸人社部門管理,醫療保障主要歸衛生部門管理,最低生活保障和優撫安置、救災救濟、老年人社會福利歸民政部門管理。一些部門、鄉村也制定了社會保障辦法和規定,如人武部、計生委、組織部、教育局、殘聯和慈善總會等。對義務兵、獨生子女戶、村組幹部、殘疾人、特困戶的社會保障都有相應的指導意見,各自為政,條線分割。部分商業保險公司也對部分農民搞了商業保險,形成了“多龍治水”的管理格局。由於這些部門所處地位和利益關係不同,在社會保障的管理和決策上經常發生矛盾。在調查中大部分農民搞不清有啥問題該找哪個部門。

  三、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社會保險宣傳力度。社會保障是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大事,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必須要把現有的政策用好,宣傳好,引起各級各部門以及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是大力提高農民的社會保障意識。要透過電視、報紙等新聞媒介宣傳,組織公益活動宣傳,讓廣大農民知曉如何實現自己的權益。二是強化各級領導對社會保障的責任。各級領導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帶頭參加落實各類社會保障政策,帶頭救助各類困難群體。三是充分利用春節前後、農閒時期,抓住典型事例進行宣傳,讓受益的農民現身說法,講自己受益後的親身感受,使廣大農民真正認識到參加社會保險的好處。

  (二)不斷提高保障水平。在中央、省、市、縣逐步提高社保資金補助金額的基礎上,當地鎮、村相應增加農村社會保障資金投入,積極幫助那些依然交不起費的困難群眾,切實解決他們的社會保障需求。逐步提高農民養老、新農合個人繳費標準和農村低保標準,較大幅度提高新農合報銷比例和報銷封頂線,切實降低個人自付金額,減輕農民醫療負擔。同時,逐步提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標準,讓農村居民切切實實感受到社會養老的優越性。

  (三)切實維護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政府部門要切實為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服好務,在社會保險的參保、接續、轉移,以及個人賬戶的管理方面,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政於民。健全社會保障經辦管理體制,逐步實現“五險合一”,推行社會保障卡制度,為外出務工人員消除後顧之憂。

  (四)健全完善管理服務體系。整合人力、財力和資訊網路資源,研究在鄉鎮、村建立養老、新農合、低保救助、救災救濟一體化的社會保障平臺,配置必要的人力和財力,加強資訊溝通和協調協作,努力實現資源共享、整體推進。提高行政效率,為農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真正做到解民憂、解民怨、解民困。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3

  一、實踐報告概述

  近年來,隨著農村耕地面積的不斷擴大,土地養分逐漸匱乏,農藥的使用量逐年上升,從而引起一系列農業生態環境問題。土壤汙染、地下水汙染及至大氣汙染已經嚴重影響了農業的 發展、農民的生活質量以及農產品質量。

  針對這一問題,為了響應中國科學學會的號召,在校園團委以及老師的鼓勵下,我們自發組織了一個六人的大學生志願行動小組。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深入了商丘市劉莊村進行了走訪調查,以問卷的形式對農民的環保知識與環保意識進行了一次調查。同時,再輔以走訪的形式進一步瞭解情況,以提高調查的準確性。另外,我們還對農藥的使用、化肥的使用以及一些科學的耕作方法對村民進行了講解與宣傳。透過這次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與整理,我們志願小組對農村的環保意識與環保知識的掌握有了較深層次的瞭解。

  二、調查準備工作及流程

  1. 前期準備工作

  (1)7月2日~7月16日透過網路、圖書館以及相關認識對調查內容有了較全面較為正確的認識。

  (2)7月17日~7月20日小組成員以討論交流的形式設計問卷內容、確定問卷題目,並請教老師以確定問卷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普遍性、適用性。

  2.開展實習活動

  7月22日~7月28日進行問卷調查。

  3.後期總結工作

  7月30日~8月30日進行資料整理、資料分析,對調查情況進行組內交流、分析並確定調查結論

  三、調查內容及基本情況

  調查問卷共設定25道題目,內容涉及此地區主要種植的農作物和化肥、農藥的選擇與正確使用,禽畜養殖業對水源、空氣等生態環境的汙染以及農村居民環保意識情況等內容。旨在瞭解農村食品安全問題以及農村居民的環保意識。

  劉莊村位於離民權縣約40公里處,人口約201人,耕地面積6000多畝。

  四、調查結果以及結論分析

  透過問卷調查以及走訪交談,經過分析整理,我們總結當地環保方面的現狀如下: 現狀一:當地村民意識到汙染問題,但束手無策。

  透過問卷調查結果的總結分析,我們發現當地村民有67.5%的人表示對蔬菜水果有農藥殘留問題處於擔心狀態。但其中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並沒有解決辦法。而對於長期使用農藥等化學殺蟲劑的危害亦有近40%的人並不清楚。同時在調查中,有近97.5%的人認為使用農藥會對土壤和水源產生汙染。可見在當地,有大部分的村民已經意識到環境汙染問題的存在,但苦於並沒有明確的方法可以解決,所以也只能任由其發展。

  現狀二:缺乏科學的農業知識,接受科普教育程度不深刻。

  在調查中有80%的人並不能接受到科技人員的下鄉指導。特別是在農業生產技術方面,有42.5%的人並沒有接受過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與綠色食品方面的教育。同時,幾乎近99%的村民認為自己需要進行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技術培訓並認為農村很有必要進行有關環保工作的宣傳。這表明,現如今農村居民對環保意識有較高的需求,渴望得到相關機構的科普宣傳,有關單位的科普宣傳並不十分到位,從而導致農民環保知識的匱乏。 現狀三:村民施用化肥不科學,同時有機化肥與無機化肥比例失調。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近75%的村民在農業生產中主要施用的肥料是無機肥,而這些肥料有92.5% 用於糧食作物中。在走訪中,我們瞭解到村民對農藥、化肥施用過程中各種比例配製並不瞭解。多數人存在比例偏高,施用過量的現象。而過量使用農藥、化肥會導致土壤結構被破壞,甚至是地下水汙染。

  五、農業環保現狀的改變策略

  對策一:政府牽頭,帶動村民解決汙染治理問題,化束手無策為治理有方。

  對策二:加大農業環保知識的宣傳力度,調動農業人才積極參與全民環保。

  對策三:統一規範村民農藥、化肥使用比例引導村民科學施肥。

  六、調查過程中的收穫與反思

  透過這次“千鄉萬村”科普活動,我們小組深入農村,走訪調查,對農業汙染問題有了較為深刻的瞭解與分析,並針對問題提出了一些粗淺的意見與建議,其中可能有許多的不足望見諒。

  作為農業學子,支援國家農業建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一定會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科學文化水平,立志為農業的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4

  隨著農村富餘勞動的轉移,進城務工農民日益增加,他們留守在農村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兒童)也日益增加,已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也是一個弱勢群體,成為一衷煺遍的社會現象。而這一現象的產生同時也導致了大量的農村留守兒童從此缺失親情的撫慰,形成了情感的空缺。【1】目前中國有1.2億農民常年於城市務工經商,由此產生近20xx萬少年兒童留守家中。而據中華全國總工會最新統計,我國現有農民工已增至1.5億,隨著國家快速的城市化程序,更多的農村盈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留守兒童的資料也將與日俱增。

  調查時間: 20xx年7月16日-20xx年8月5日

  調查物件: 貴州省平壩縣城關鎮平壩三中學校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兒童以及關聯物件

  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訪談、當地參考資料 社會實踐調查經過

  一、“留守兒童”現狀

  全縣在中小學就讀的“留守兒童”共8839人,佔全縣中小學生數(人)的14.9%。其中,在中學就讀的2663人,佔全縣中小學學生數(人)得12.96%;在小學就讀的6176人,佔全縣小學學生數(人)的15.95%【2】。留守兒童託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佔90%;託付親朋好友照顧的佔10%,由於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兒童身心收展尤其是人品、心理成長方面存在的問題正日益凸顯,亟待引起全社會的密切關注和有關方面的高度重瞅。

  1、留守兒童佔在讀未成年人中的比例頗高。隨著經濟的快速收展,受國家大形勢影響,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主要,村民的瞅線更多的朝向外面。因此,在平壩三中讀書的同學中抽樣調查了50名同學中有21名是留守兒童,佔42%。也就是說100名中將近42名,留守兒童佔有相當高的比例。“隔代監護”即由(外)祖父母監護的有13人,佔61.90%。

  2、留守兒童的總體學習成績偏低,學習環境偏差。

  根據9年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在0~60分的同學在留守兒童中佔28.95%,60~75分佔留守兒童中21.19%,即在中等以下的留守兒童佔其總體的54.14%。由於學校教育設施的簡陋,師資力量的不足,以及師生溝通平常,教師教育方式的不適應,使得我們在對留守兒童中收現28.14%的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或根本不理會。

  3、留守兒童心理

  普遍欠良好。當問到:“願意和老師說心裡話嗎?

  ”這類問題時,據統計回答兩個以上是“否”的留守兒童佔38.45%,還有很多小孩心理過遲成熟,很多同學在回答為什麼會填如此願望(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時,被問及到為什麼不想當科學家、老師諸類問題時,都回答家裡不好不現實,相當部分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沒擁艿得人稱道的地方,甚至少數同學在被調查問到“被人欺負時怎麼辦?”時回答“忍氣吞聲”,還有65.23%都以為生活現狀很苦惱。

  4、留守兒童自我約束力較弱。

  由於監護的不得力,以及孩子自我約束力不強,心理意識、行為作風得不到及時的、無效的糾正,以致在學習、紀律、意識形態上都存在著偏差,透過對其監護人和鄰居的訪談中,很多留守兒童在家裡不聽監護人教導,在學校也經常紀律違規,經常打架鬥毆,甚至還入現了偷盜等一系列問題。

  二、對調查結果的分析

  1、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普遍較差。父母外入,由於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節,留守兒童對學習缺乏熱情,進取性、盲目性不強,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應付了事,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學習缺乏熱情,不求上進,學校教育往往處於一舉兩得的尷尬境地。留守兒童一旦在某個環節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厭倦學習、不求上進。這種情況已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調查顯示,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優秀的不到20%,65%以上學習成績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學,厭學,上課紀律性差。

  但也有少數留守兒童有著許多同齡孩子較少具有的優秀品質。比如:獨立性、自理能力強,意志品質堅定,更懂事和體貼別人。能夠把對父母的思念轉化為學習動力,有較高的學習盲目性,成績優異,各方面表現良好。這種情況固然在留守兒童中佔比例小,卻也提示我們,對留守兒童來說,成長和生活環境是辯證的。

  2、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造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生、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不聽監護人的(代表人)教導,頂碰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規章造度,不服管理,扯謊騙人,小偷小摸,抽菸、飲酒、打架、罵人..成為了“問題兒童”。如逸夫小學二年級學生唐永康的父母外入打工多年,由爺爺監管,但老人對教育孩子已經力不從心。由於長期生活在放任自流的環境裡,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他在家裡不聽代表人的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老師反映他不是做壞事,就是紀律散漫,常有遲到、曠課、逃學、扯謊、打架等現象收生;三年級學生謝小兵,由於家庭困難,父母到廣東打工,他跟母親生活在一起。但由於父親不在他身邊,他不但不聽母親話,花錢大手大腳,而且經常頂撞老師,違反學校校規校紀。

  3、教育產品留守兒童心理入現偏差,少數留守兒童入現心理妨礙。【3】留守兒童由於年齡特徵,正是感情、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或一週歲後,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和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透過對部分留守兒童的問卷調查:留守兒童十分想念父母的佔90%。有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來一次,有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來一次,有的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電話聯絡。留守兒童有的情緒消沉,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是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噪。某校二年級學生羅光英父母雙雙外出打工,原本就內向的她在學校就更不愛說話了,上課常常發呆,不願意回答老師的提問,集體活動也不願意參加,經常獨自一人躲在角落;有已個叫李遠的男生,父母長期在外打工,自己一個人生活,經常獨來獨往。不與同學、老師交流講話。

  4、監護管理不夠強。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不管是祖輩還是親朋好友,在他們眼裡,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嚴格。只要孩子能有飯吃身體不生病,按群不失事就盡到責任了。甚至部分監護人,由於忙於農活,對留守兒童的生活照料不周。在問卷調查中,如果生病了,有14%的是忽略;8%的自己配藥;20%的給父母打電話。隔代的祖輩對孩子過於溺愛,物質上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在調查中,有一個黃幫豪的男生,父母都在上海打工,跟爺爺生活在一起,他每隔一段時間,便以各種理由向爺爺要錢,然後到處去玩耍,曉得錢用完後,才會回家。同時,【4】祖父母等臨時監護人因年老體弱等多種原因無法認真行使對兒童監護權,特別是老人防範防護能力弱,安全保護意識不強,也導致留守兒童患病不能及時醫治和受到意外傷害的事件屢有發生,使留守兒同的生存存在諸多隱憂。

  5、監護人自身素質偏低家庭教育缺失。由於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文化層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盲,他們不曉得從心理上關心孩子,照顧孩子,不能在學習給予幫助和指導,在教育態度、教學方法上海還是老一套,與孩子交流溝通上存在困難。加之新課程改革以後,教學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就在一些年輕的農村家長也難以很好的輔導學生,更不用說老年人了。並且,由於監護人的素質偏低,也造成了學校與監護人溝通上的困難,老師們更擔心,隨著外出務工者的增加,留守兒童還會進一步增加,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影響的將不再是少數人得素質,而是將來農村建設者這個大群體的素質。

  三、平壩縣對留守兒童已採取和擬採取的教育關愛措施

  1、高度重視,並建立相應的機制。

  成立了留守兒童管理領導小組,施行領導掛級制、班主任包班制可任教師包組制、班級學習小組制。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計,制定詳盡的留守兒童教育措施。明確學校各部分和班主任、任課教師的責任,形成校內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建立留守兒童成長檔案等方面對留守兒童進行定點、定人的幫扶;與監護人簽訂《監護人責任書》;班主任與留守兒童簽訂《自我承諾書》,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2、積極開展一系列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活動。

  要求留守兒童定期向父母報答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並瞭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況,加強父母子女間的情感溝通,消除留守學生對親情的心理飢渴。老師對留守兒童要給予生活上的關心和照顧。一旦發現留守兒童思想不穩定或者成績下降,就及時與學生交心談心,輔導其學習,穩定其情緒。

  建立幫扶機制,發動社會各界共同關心留守兒童的成長。透過“兩任一補”、貧困生、特困生救助等辦法對貧困留守兒童進械茇點救助。

  開展“結對子”活動。各班主任姚組織學生與留守兒童結對子、學習、生活上相互關心和幫助;同時,發動教師與留守兒童結對子,一個教師負責一個或幾個留守兒童,對其進行不定期的家訪和生活上的一些關心和照顧,做到定點定人聯絡。

  3、積極建立家校聯絡,舉辦特殊家長學校。

  學校在學生入學時,姚詳細記錄留守兒童家庭基本情況及父母的聯絡方式。當留守兒童出現非常情況時,及時與父母取得聯絡。同時,針對留守兒童大多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做臨時監護人的情況。由學校對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姥爺進行培訓,改變家教不雅念陳舊。引導這些老人更新觀念、提高素質、學會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4、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進行跟蹤管理。

  完善學校留守兒童檔案,施行動態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溝通”機制(對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留守兒童監護人情況、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去向及聯絡電話等方面的知情;多與留守兒童談談心,多開展充滿人文關心的集體活動,都到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監護人、代表人進行溝通。)根據每一位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針,有針對性的加強丟留守兒童的指導,並進行跟蹤管理。

  5、積極開展各類校內外活動。

  班主任和老師給予留守兒童特殊關愛,針對留守兒童的特點,堅持開發、引導的疏導原則,強化行為規範的養成訓練,組織班隊活動讓留守兒童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自我生活,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守兒童在親身體驗中受到教育,以彌補他們親情缺失丟其人格健全發展的消沉影響。

  四、對留守兒童教育的意見和建議。

  1各級黨委、政府應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給予高度重視。一是要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支援興辦鄉鎮企業力度,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民失業增加從而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二是要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流學,失學問題,切實有效地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管理。

  2、學校應在留守兒童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切實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幼兒早教書籍一是從生活上和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心和關愛;二是針對留守兒童的特點,強化行為規範養成訓練,在教學中加強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幫助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三是透過書信,熱線電話等形式,加強與留守兒童家長的溝通,為增進孩子與父母的聯絡創造條件。

  3、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引導留守兒童家長重視對子女的教育,社會各方面應針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宣傳普及家教知識,教育外出打工的家長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確教育子女的職責。在留守兒童父母回鄉探親時,組織他們參加家長會或家長學校學習,引導他們經常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彌補父母不身邊給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教育臨時監護人真正負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注重道德教養,更多地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4、強化監護責任,構建親屬監護網路。相關單位要透過多種方式。引導家長在外打工務工同時,吧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外出打工後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學會交流以及教育蓋子的科學方式和方法,發揮家長對孩子的獨特教育功能,引導孩子成長。此外,要敬愛強臨時監護人的家庭教育指導,轉變監護理念,引導臨時監護人及其他親屬對孩子的文化道德和精神需要給予更多關注。讓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真正感受到“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合力營造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

  5、社會各界應更多關注留守兒童,為他們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媒體應對留守兒童方面增加一定的宣傳力度,調動社會對兒童關注的積極性;政府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提供行之有效的改善、改進留守兒童問題的方法。城鄉同級學校可以與留守兒童較多的學校組織學校聯誼活動,充分利用本地和對方資源來引導和教育未成年人的發展方向,社會應積極的發揮有效的能動性,多組織各種關注留守兒童的團體,積極鼓勵企事業單位尤其是龍頭企業多做以“報答家鄉,報答社會”等形式活動,組織下鄉支教,開展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發展的活動,對留守兒童父母以及監護人施行不定期的教育和指導,從客觀上來解決留守兒童教育的問題。

  結束語 迫切希望社會更多關注農村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必然現象,是生齒城市化、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現象,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迫在眉睫。他們很難得到父母的關愛,得不到父母的言傳真教,得不到父母意識的幫助。在他們的意識裡,父母親在他們的印象中,是一個長期的漂泊的身影,是可視而弗成及的希望。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孤獨的,他們的成長是寂寞的,他們的價值觀是模糊的,人生觀是慘淡的。他們希望社會關注他們,重視他們,他們需要我們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上的扶持,他們需要的是社會對他們行為的認同,在社會上被更好的對待。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5

  根據常委會工作安排,今年3-5月,市人大農經委、農經工作室會同研究室和政府有關部門圍繞全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期間,調研組召集市發改委、財政局、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交通局、勞動局、畜牧辦、統計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先後到長清、平陰、商河等5個縣區聽取政府部門工作彙報,並透過實地察看、調查問卷、走訪交談等形式,深入6個鄉鎮、14個村、30餘戶農戶開展調查,廣泛瞭解情況,認真聽取意見;部分縣(市)區人大根據市的統一安排,實行上下聯動,在本區域內開展了調研活動,並提出調查報告。4月中旬,常委會領導和部分駐會委員也專門到章丘市和濟陽縣進行了調研察看,提出了加快推進我市新農村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現綜合調研情況,提出如下報告:

  一、工作基本情況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中央一號檔案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今年以來,在市委的領導下,我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破解“三農”問題的總抓手,認真貫徹中央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採取有力措施強化“三農”工作,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1、領導高度重視,各方面齊抓共管,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各級都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擺在突出位置,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加強工作的組織領導,大力營造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積極參與的環境氛圍。市和縣(市)區相繼召開工作會議進行動員部署,研究制定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逐級明確任務目標、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政府各有關部門認真落實會議精神,從各自職能出發,深入農村開展調研,針對群眾所思所想制定扶持政策,建立工作責任制,狠抓措施落實,積極支援和保障新農村建設。章丘市把推進工作作為“一號工程”,書記、市長親自抓,黨委、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制定了一系列促進發展的政策檔案,按照“十化”階段性目標,實施“五大建設”,建立完善領導、指導督察和包村工作等保障體系,並確定投資2億元,選擇10個示範村和100個建設村開展樣板試點,透過典型引路,實現整體推進。目前看,各縣(市)區都在集中力量進行摸底調查、制定政策、研究規劃、開展試點,各項建設正在有序展開,推進工作開局良好。

  2、農村經濟穩定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得到加強。今年,我市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最佳化,在保障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高效種養業,蔬菜、畜牧、林果等主導產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資等工作力度,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步伐加快,龍頭企業對縣域經濟的帶動力進一步增強;繼續實施“6521”工程,採取多措並舉,促進了農民增收。歷城區依託科技進步,主攻蔬菜、林果、花卉、奶牛“四大優勢產業”,濟陽縣堅持以工促農,實施骨幹企業帶動,加快食品、紡織、機械、電子、化工產業聚集,商河縣立足實際,號召農民突出發展集約規模養殖業,今年一季度,這三個縣區農民現金收入大幅度增加,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4.5%、15.0%、15.3%。截止3月末,全市完成生產總值431.5億元,增長17.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0.49億元,增長25.6%,其中縣區財政收入完成16.76億元,增長34.3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615元,增長14.1%。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新農村建設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3、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基礎設施,新農村建設的物質條件明顯改善。近年來,為了改變農村落後面貌,我市各級政府按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方略,大幅度增加了對“三農”方面的財政投入,先後圍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特別是對“路水電醫學”和社會保障等專案,實施傾斜政策,盡力保障資金支援,積極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20xx年市財政支農投入總額達到6.1億元,全市村村通“路、水、客車、廣播電視”率分別達到95.8%、62.6%、99.3%、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標準提高,農民參合率達到86%,鄉鎮敬老院完成階段建設任務,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取得顯著進展。今年市級財政預算安排“三農”方面的投入5.6億元,比上年預算數增長15.11%,其中稅費改革轉移支付1.29億元,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資金3.56億元,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資金0.75億元,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4、加強**法制建設,提高精神文明程度,新農村建設的治理機制日趨完善。近年來,各級政府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把農村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設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不斷創新思路、強化措施、培育典型,推廣經驗,取得了良好效果。積極組織“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戶”等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建立活動,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激發農民群眾勤勞致富的積極性。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建設“平安鄉村”,不斷提高農村幹部群眾的法律觀念,努力創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堅持**議事,認真落實“四**、兩公開”制度,維護了農村社會的穩定和繁榮。

  調查認為,我市新農村建設已經進入實施階段。但由於多種原因,目前推進工作還面臨一些實際困難、矛盾和問題。一是有些地方動員教育還不夠廣泛深入,部分幹部群眾對新農村建設重大意義認識上存有偏差,一些條件落後的鄉鎮、村莊存在等靠要思想和畏難發愁情緒,致使推進工作起步慢、發展不夠平衡;二是建設資金不足,缺乏長效投入機制,是基層幹部普遍反映的主要問題。當前推進新農村建設需要上的專案較多,但縣鄉政府財力有限,多數村級組織集體經濟薄弱、運轉困難,因此辦事缺錢的難題亟待破解;三是傳統農業仍是多數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目前生產成本持續攀高,市場風險逐步加大,農民依靠種養業實現增收面臨著途徑少、空間小,缺乏可靠的保障機制等困難;四是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是群眾關注的熱點。調查問卷中,農民認為當前“上學貴、看病難、社會保障差”是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五是多數村鎮發展缺乏規劃,農民住宅佈局散亂、建設無序,村容村貌和群眾居住環境髒亂差的現象十分突出等。對這些問題應當高度重視,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快解決步伐。

  二、主要建議

  1、充分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長期性、艱鉅性,增強責任意識,提高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自覺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事關農業和農村的長遠發展,事關建設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小康的大局,是一項艱鉅的歷史任務。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中央一號檔案精神,從戰略和全域性的高度,充分認識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意義,樹立長期奮鬥的思想,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完善推進保障體系,建立目標責任制,定期檢查考核,逐級抓好落實。各有關部門要把推進和保障新農村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作為首要任務來抓,按照職能分工,選準切入點,加強協調配合,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要加強對新農村建設的調查研究,及時瞭解新情況,研究新問題,探索新辦法。當前要處理好試點示範與整體推進的關係,既要注意抓好典型,探索經驗,樹立樣板,同時也要重視面上的發展建設,特別是對貧困村鎮要加大幫扶力度,實現抓點帶面,整體推進,平衡發展。新農村建設是宏大的社會系統工程,要紮紮實實地搞好宣傳教育,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統一思想認識,引導各行各業積極支援三農,動員全社會踴躍參與建設,大力營造齊抓共管的環境氛圍,保障新農村建設順利健康發展。

  2、全面發展農村生產力,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夯實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全面加強農村生產力建設,增強經濟實力,提升發展水平。要繼續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在保護耕地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前提下,把結構調整的著力點放在壯大主導產業,培育知名品牌,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進一步做大做強高效種養業,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綠色食品和生態農業,加快開發與旅遊、觀光、休閒相結合的都市農業,強化產業支撐,增強農業的整體競爭力。要加快構建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強化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進步改造傳統農業,積極探索經濟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技術密集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子。要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採取有力措施,扶持有條件的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加強農村中介組織建設,鼓勵企業與農民採取多種形式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要廣闢渠道,多措並舉,努力實現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在這方面,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發揮好引導和保障作用。要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特別是注重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更多地吸納農民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健全城鄉一體的就業服務網路,積極組織農村富餘勞動力進城務工經商,取消一切限制性規定,為農民工提供平等的待遇和政策環境。要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培訓,提高科技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為農民轉移就業、增加收入創造方便條件。

  3、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強化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增強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動力。對待“三農”要始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落實傾斜政策,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增加支農投入。要按照公共財政的原則,建立支農投入的長效機制,著力提高對農村公共產品、公共服務和公益性事業的保障能力,擴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的覆蓋範圍。各級政府安排支農預算要切實做到“三個高於”,已確定的各項投入措施要紮紮實實地抓落實,確保財政支農支出逐年穩定增長。當前對新農村試點資金,各級財政應當重點保證,及時足額撥付。要進一步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和社會保障支出,盡力支援農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繼續加強扶貧開發工作,加大對薄弱縣鄉的轉移支付力度,促其加快發展步伐。對各項支農資金的使用,有關部門要跟蹤問效,加強審計監督,保證專款專用,提高投資績效。從長遠看,要積極整合各項支農資金,合理配置財政資源,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切實解決多頭投入、使用分散、效能不高、難以形成合力等問題。推進新農村建設,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農民的關係,合理劃分投入責任,充分發揮政策引導和財政資金示範帶動作用,吸引社會資金增加對“三農”的投入,調動農民投資建設的積極性,不斷拓寬農村投融資渠道,逐步形成以財政資金為引導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4、統籌安排各項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為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創造條件。新農村建設要堅持科學規劃,突出重點,統籌安排,協調發展,要從解決好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起,選準突破口,紮實穩步推進,讓群眾得到真正的實惠。根據基層的反映,建議政府部門注意抓好以下方面:一是要進一步加快農田水利、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步伐,鞏固已取得的成果,提升質量標準和管理水平,爭取儘快解決群眾在“路水電醫學”等方面存在的困難,使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顯著改善。二是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把社會建設的重點放到農村,引導公共服務向農村發展,著力推進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切實加強農村社會事業和社會保障,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近期應下氣力解決群眾“看病難、就學難、養老難”等社會熱點問題。三是遵循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因地制宜、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原則,抓緊制定村鎮建設規劃,使之成為行動的準則、發展的規範,保障新農村建設有序進行。四是要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整治村容村貌和居住環境“髒亂差”工程。在這方面,要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不圖虛名、不增加群眾負擔,防止一刀切、強迫命令、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等片面傾向,促進新農村建設健康發展。

  5、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健全**監督制度,大力營造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環境氛圍。進一步加強農村“兩委”班子建設,切實搞好黨員幹部隊伍的教育培訓,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模範帶頭作用。要大力加強農村基層**政治建設,完善村民自治機制,堅持“一事一議”、村務公開等**監督制度,保障農民的**權利。要進一步加強農村的法制建設,加大普法宣傳和綜合治理力度,提高農村基層幹部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層事務、處理矛盾糾紛的能力,增強農民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要深入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認真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形成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農村風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6

  一、實踐目的

  由省組織舉辦的大學生農村科普行活動,深入到農村開展環境衛生狀況調查、村民對新農村合作醫療態度調查、科普知識調查等調查活動,宣傳科學種植知識、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同時讓大學生真正走出校門,接觸社會,瞭解國情,在實踐中增長了知識,得到了鍛鍊,將學校所學的知識付諸於實踐,增加社會經驗,以便以後能更好地參加公共衛生工作。

  二、實踐活動的準備及開展

  我們首先到了村委會,取得了村委會領導的同意,在他們的協助下,我們在庭院裡佈置了一排桌子和凳子。在桌上放了兩臺血壓計,在牆上貼了宣傳單,掛起了條幅,豎起了旗子。趙老師在村委會的廣播裡通知老鄉們前來村委會。一切準備完了之後,我們拿著宣傳單、宣傳手冊和調查問卷等待著村民的到來。廣播通知後,很快就有村民前來了,同學們很快微笑著迎接上去,向村民發放知識書籍,給村民講解科學知識,並做了問卷調查。由於大多數村民不識字,我們都是一個題一個題地問出來的。做一份調查可能容易,但是要做許多份時就需要極大的耐心了。再加上普遍村民講的是地方話,有些同學在交流上有些阻礙,但我們都克服了種種困難。同學們有的在發放傳單,有的在回答村民問題,有的在做調查,有的在為村民測量血壓。老師們更是和大家融在一起,已經分不清誰是學生誰是老師了。漸漸地村民多了起來,大家更是忙的接不過來。看看這一熱鬧的場景:有調查、有發傳單、有訪談、有測量血壓、有照相大家真是忙的不亦樂乎!就這樣我們順利地完成了第一站的任務。

  本來計劃第一天要去兩個地方的,但時間已晚了,只能第二天再行動了,我們還是滿意地回到了住處。老師給我們學生每人發了10元錢自行解決了晚餐。晚餐後回到住處,大家都高興地聊了一些今天的感觸,現已經是疲憊不堪了,於是早早就休息了以便擁有很好的精力去迎接第二天的活動。我們6點起床吃完早餐後就前往了第二站。不知什麼原因,也許是沒有得到領導的支援,在這我們就呆了十幾分鍾發放了一些傳單。老師決定下面兵分兩路:一路前往原曲村,一路前往固新鎮固新村。司機師傅開車在路途中把第一組留在了原曲村,我們第二組繼續前往固新村。由於昨天已經開展了一次,所以我們都有了經驗,也很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兩組到了一起後已是11點多了,我們坐車往學校趕去。休息了一晚上,第三天同樣早起坐車前往石家莊市深澤縣。這次也是分成了兩路,第一組去了大賈村,我們第二組去了西南留村。到了之後取得當地領導的同意,群眾的理解支援後,我們便進行了活動。大家都有了前兩天的經驗,都已經對所做的宣傳調查工作相當熟練了,於是很順利地就完成了任務。

  完成實踐活動之後,大家聚在一起吃午飯,交流了一下自己此次實踐活動所收穫之處,並說說自己認為自己這次實踐活動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我們都暢談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回到學校後在公衛樓前我們再一次合影留念,雖然已是很疲憊,但每個人的臉上卻都掛著自信而滿意的笑容。

  三、實踐活動的感受及意義

  短短3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結束了,但它給我們的影響是深遠的,真是收穫很多,感觸很深。我充分認識到了只有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活動之前應精心計劃,儘量想的周全些,則後面就順利些,畢竟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活動過程中對出現計劃之外的情況應能夠靈活而合理地進行調整;此類調查活動首先更應該取得當地領導的重視和群眾的理解支援;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全任務。此次農村之行讓我更深層地瞭解我們國家農村的基本情況。我們去的都是癌症高發之處,特別是涉縣這個人口調整死亡率全國第一的地方。經調查當地環境汙染比較嚴重,儘管當地有十佳小康村,也是工廠較多帶來了經濟效益,但也給當地環境帶來了巨大汙染。以前農民不得不飲用被汙染的水,現在普遍已經打了深井,能夠喝上清潔衛生的水。但各方面的許多因素仍使當地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高發。有的家庭出現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國家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有效地緩解了病人家庭的經濟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現象,促進了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民就醫觀念的改變,同時也提升了黨和政府為民辦事的形象,但仍有不少農民對這一政策不夠了解。因次還應加大宣傳教育,農村的環境衛生需要極大改善,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需極大提高。這也許才是我們公共衛生人員以後工作的一個極大挑戰啊!我深知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任重而道遠!因此現在學校階段必須充分學好相關理論知識,充分武裝自己的頭腦,把握好社會實踐和學校實習的機會,多積累經驗,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們國家的公共衛生事業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讓我們國家更加繁榮昌盛,人民都能過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7

  根據學校的要求,20xx年八月我到了基層人民法院——省市人民法院,在民二庭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踐。首先我要向所有為我的這次社會實踐提供幫助和指導的市人民法院民二庭的工作人員以及親自指導我的薛庭長,丁法官和虞法官表示感謝,感謝他們為我的順利實踐提供的幫助。

  透過這次實踐,我在專業領域獲得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鞏固並檢驗了自己兩年來學習的知識水平。實踐期間,我瞭解了大量的民事案件尤其是經濟合同糾紛案件從立案到結案的全過程,在一些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我對案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此期間,我進一步學習了相關的法律知識,對立案等程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注意在此過程中將自己所學的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實踐結束時,我的工作得到了實踐單位的充分的肯定和較高的評價。

  下面是我實踐報告的主體部分,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談下我對相關專業問題的看法,分為三個方面,第二部分是我的實踐感悟部分。

  12日早上我五點半就起床了,因為六點半要在公衛樓前集合,這可是我大學生活中起來最早的一次了,真是一個挑戰!但我知道挑戰也是和我們一樣才剛剛開始。起來洗漱整理之後吃完前晚準備的早餐,準時到了集合地點。儘管起來都那麼早,但每一個隊員都是激情洋溢,絲毫沒有一點睏意。老師安排我們把宣傳條幅、旗、宣傳單、宣傳手冊、調查問卷等所需物品搬運到車上。我們可又多了一個隊員——司機。一切準備完好之後,司機師傅開著車就向涉縣出發。在車上,老師給每一個人發了一份調查問卷以熟悉其內容,同時老師把我們14名學生又分成了兩小組,這樣一來每2名老師帶領7名學生分頭行動,更是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們早上7點出發到達時已經是下午1點多鐘了。由於之前沒有開車去過涉縣,也只是問了別人大概多長時間能到而已,對道路不熟悉加上路上遇到了一次堵車,使我們比計劃晚了3個多小時左右到達。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啊!早上起的早、吃的又少,現在每個人臉上略微顯出疲憊的表情,但依然眼神裡充滿著激情。到了之後,我們大家在一家飯店吃了午餐。為了減少太大的消費,我們也是簡單吃了一頓。但我們已很滿足了,畢竟這不是來的目的。來了,我們就要吃最大的苦,做最大的事。老師也是希望著早些開展工作,畢竟路上耽誤了一些時間。譚老師更是簡單吃了些後悄悄地出去找一下我們晚上的住宿地方。飯後我們到了住處,老師安排了一下房間後,我們便立即動身前往我們要宣傳調查的第一站——城關鎮招崗村。

  我們首先到了村委會,取得了村委會領導的同意,在他們的協助下,我們在庭院裡佈置了一排桌子和凳子。在桌上放了兩臺血壓計,在牆上貼了宣傳單,掛起了條幅,豎起了旗子。趙老師在村委會的廣播裡通知老鄉們前來村委會。一切準備完了之後,我們拿著宣傳單、宣傳手冊和調查問卷等待著村民的到來。廣播通知後,很快就有村民前來了,同學們很快微笑著迎接上去,向村民發放知識書籍,給村民講解科學知識,並做了問卷調查。由於大多數村民不識字,我們都是一個題一個題地問出來的。做一份調查可能容易,但是要做許多份時就需要極大的耐心了。再加上普遍村民講的是地方話,有些同學在交流上有些阻礙,但我們都克服了種種困難。同學們有的在發放傳單,有的在回答村民問題,有的在做調查,有的在為村民測量血壓。老師們更是和大家融在一起,已經分不清誰是學生誰是老師了。漸漸地村民多了起來,大家更是忙的接不過來。看看這一熱鬧的場景:有調查、有發傳單、有訪談、有測量血壓、有照相······大家真是忙的不亦樂乎!就這樣我們順利地完成了第一站的任務。

  本來計劃第一天要去兩個地方的,但時間已晚了,只能第二天再行動了,我們還是滿意地回到了住處。老師給我們學生每人發了10元錢自行解決了晚餐。晚餐後回到住處,大家都高興地聊了一些今天的感觸,現已經是疲憊不堪了,於是早早就休息了以便擁有很好的精力去迎接第二天的活動。我們6點起床吃完早餐後就前往了第二站。不知什麼原因,也許是沒有得到領導的支援,在這我們就呆了十幾分鍾發放了一些傳單。老師決定下面兵分兩路:一路前往原曲村,一路前往固新鎮固新村。司機師傅開車在路途中把第一組留在了原曲村,我們第二組繼續前往固新村。由於昨天已經開展了一次,所以我們都有了經驗,也很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兩組到了一起後已是11點多了,我們坐車往學校趕去。休息了一晚上,第三天同樣早起坐車前往石家莊市深澤縣。這次也是分成了兩路,第一組去了大賈村,我們第二組去了西南留村。到了之後取得當地領導的同意,群眾的理解支援後,我們便進行了活動。大家都有了前兩天的經驗,都已經對所做的宣傳調查工作相當熟練了,於是很順利地就完成了任務。

  完成實踐活動之後,大家聚在一起吃午飯,交流了一下自己此次實踐活動所收穫之處,並說說自己認為自己這次實踐活動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我們都暢談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回到學校後在公衛樓前我們再一次合影留念,雖然已是很疲憊,但每個人的臉上卻都掛著自信而滿意的笑容。

  其次:它使我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交通協管員工作的不易。理解了作為一名“交通協管員”所承受的工作壓力及責任的重大。

  而後:這一實踐活動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親力而為的喜悅之情,還真切感受到交通工作者工作的偉大,他們使交通更加暢通,社會秩序更加穩定,人們的生活環境更舒適、方便,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最後:學習他們堅持不懈、辛勤工作的精神。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要積極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尤其是有意義的活動。透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充分去了解社會。並且,以一種作為當代大學生青年所具備的熱情,去關心社會和關愛社會崗位中孜孜不倦的工作者。不管他們扮演的是何種角色,我們都要以一種理解與關注的態度去看待他們,支援他們。思想彙報專題這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責任!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8

  摘要: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旨在改善農村的醫療現狀,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這是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必須面臨的重要環節,但是,在堅定不移地實施廣覆蓋、低水平的醫保政策的過程中,看病難看病貴的情況並沒有隨之而消去,而醫保制度的缺陷以及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日益暴露。透過抽樣調查及網上調查的方法對湖南省**農村的問卷調查,探討了農村醫療保險存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

  關鍵詞:農村 新型醫保

  近年來,醫療保險覆蓋面在逐步擴大,很多農民們也都加入到了參與醫療保險的隊伍中。投保無疑能給農民們帶來巨大影響,在面臨高額醫藥負擔時,是真正能夠給農民們帶來實質性幫助的措施之一。我國的醫療保險大體上有合作醫療、醫療保險、統籌解決住院費及預防保健合同等多種形式,其中合作醫療是最普遍的形式。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支援、農民群眾與農村經濟組織共同籌資、在醫療上實行互助互濟的一種有醫療保險性質的農村健康保障制度。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旨在改善農村的醫療現狀,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

  暑假期間,調查了**縣**鎮的一些村,以及結合網路瞭解了其他的一些村鎮對目前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情況的看法,得出了一些結論,進行了一下分析:

  1.農民對農村醫療保險制度的滿意度不高

  透過分析調研結果可知,農民對農村醫療保險制度表示很滿意和

  滿意的分別為13%和24%,其中49%的人表示一般,而還有12%的村民反映不滿意,2%的人反映很不滿意;這足以說明農村醫療保險體系還得不到廣大農民的認同。由此知道,農村醫療保險體系在落實和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2.相關部門對農村醫療保險制度的宣傳嚴重缺乏

  在對相關部門對農村醫療保險的宣傳的調查中。呈現出一個嚴峻的事實。其中55%的農民反映因為宣傳不到位,他們對這項制度也就不瞭解,也就無法信任它,到最後農民是基本享受不到這種保障。另外,有18%的人反映相關部門是透過海報和傳單來宣傳的,18%的人表示是透過口頭宣傳的,並且很多村民反映雖然這是一種最蹩腳也是最原始的宣傳,但由於很多村民不太識字(在這次的調查人群中。就有9%的人是文盲。而分別有13%和22%的人學歷是小學和初中)所以相比之下這種方式比較受歡迎,也普遍反映效果較好。還有9%的人表示自己村是透過其他一些方式來進行宣傳的。

  3.農村醫療保險中個人所承擔費用偏離

  農民是一個十分重視既得利益的群體,期望著最少的付出獲得儘可能多的回報,調查顯示,農民期待合作醫療能夠報銷60%~100%的醫藥費用,然而截至20xx年6月底,全國4194萬人次13.94億元的醫藥報銷費用佔籌資總額的46.14%,住院醫藥費用平均有27.25%得到報銷,實際的報銷比例與期望的巨大差距使農民心理產生一種失衡的矛盾,直接影響了農民參合的積極性。在對醫療保險個人所承擔的費用的合

  適程度的調查中,分別10%和29%的人分別反映過高和高,佔將近50%的比例,47%的人表示基本適合,而只有分別為2%的人選擇了低和太低。這足以說明醫療保險中個人所承擔的費用偏高,這會導致下面提到的有些問題。

  4.現行農村醫療保險制度還存在很多缺陷,亟待改善

  調查結果顯示最嚴重的缺陷是政府宣傳力度不夠,這個問題已經在上面強調過,所以不再贅述。其次是普遍反映農民的受益面窄,佔20%。還有分別為16%、15%和15%的人表示常見病多數不在保險範圍內、手續多。成本高以及政策透明度低。前面兩個其實也是主要的原因,據我瞭解的情況來看,很多農民反映大多數常見病都不在報銷範圍之內,投保就會有點被騙錢的感覺,雖然我們都清楚,醫療保險制度完全是為了能讓農民受益而制定實施的,但最後使有些農民得出這個結論便是制度的失敗所在了。由此可知,醫療保險制度的瓶頸其實不僅在於制度本身,更在於人為因素,主要是各部門在保障制度良好落實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夠完善。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家庭收入支出中的比例並不低,醫療支出不僅是每個農民甚至可以說是每個生命個體健康發展必需的,但對農民而言醫療消費與吃飯、穿衣、孩子上學等剛性消費支出相比,看病花錢是次要的、隨機的,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要農民對潛在的醫療風險進行預期支付,是部分農民不會接受的選擇 。

  5.醫療保險政策得不到落實是農民不參保的主要擔心原因

  透過對在調查過程中表示不參保的村民的進一步調查,他們不參保原因的結果顯示,分別有10.7%、15%、20%和6%的村民表示擔心管理存在漏洞、害怕得不到保險賠償、不瞭解內容和程式以及政策不穩定,總結一下,其實就是農民擔心農村醫療保險政策得不到落實。他們擔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尤其是在對政策不完全瞭解的情況下,出了狀況也不知道該如何去保障自己的權利不受侵犯,所以乾脆就不拿出這個錢。

  另外,還有15%的人表示投保沒有足夠的資金。這是出乎意料的,農民的自我保護意識還太淺了。只有7.7%和5%的人反映投保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在外務工的醫療費用不能回戶籍地報銷,這分別是個人的經濟原因和政策政策所存在的一點漏洞。

  針對調查分析的結果,提出以下幾條措施:

  (1)重視醫衛知識宣傳,促進全民健康意識,提高健康水平。

  (2)加強醫療保險政策宣傳,普及醫療保險。尤其是社保性質的醫療保險。加強正確的輿論導向,把醫保改革的意義講透內容講清,政策講準。按國力發展水平,在國力資助下逐步覆蓋全民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3)重視疾病治療標準化指導。如住院天數、醫衛服務、高效藥物、高效裝置、指導價格都應有國內外統計資料反饋給醫院及保險機構並對外公佈,促進提高醫衛效率,促使大病治療費用下降。

  (4)醫衛管理部門及保險機構應與消費者保護協會加強對醫衛機

  構的監督,反對一切不正當行為。保證醫保費用正常使用。

  (5)加強立法,在國家機關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下保證醫保政策落實。

  相信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改革,我國的醫保制度會得到全面落實,並真正做到衛人民群眾服務,實現其價值。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9

  和諧是20xx年中國出現頻率相當高的一個詞彙,這就是我們國家所追求的政治,經濟主要是人文追求的和諧。這種和諧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發展到一定的成熟階段才能夠提及的用來緩和各種矛盾的一種口號,這在今年的春晚中就有體現,因為20xx年的春晚就將主題定格為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

  我來自農村,是農民的兒子,因此我也是農民自然而然得非常關注農計民生。這次回家又給了我一次機會,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收集一些有用的資訊,於是我開始向我爸爸發出請求希望可以多走動走動,一來我們這一家子屬於社會大家庭的一滴水,一顆沙子但可以反射太陽的光輝,反映太陽的溫度,也就是有小見大,有小家見大家。由此可以完成我的調查報告,一來在走動過程中可以鄭家自己的社會閱歷證章一些與人交往的能力,又能夠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學會一些常用的社交禮儀規則,也能為以後的進入社會作好鋪墊。於是我就抱著這樣的想法開始了自己的訪友之旅。在這期間我得出了一些自認為有用的東西同時自己總結了一下。拿來和大家分享。

  事件一:大和諧

  首先就是和諧,這在中國農村突出的表現為家庭和睦,生活富足。我所在的鎮是我國的百強鄉鎮之一。我們那裡經濟搞得還算不錯,交通也算便利,既是魯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還有兩條國道透過,老百姓的思維也算靈活目光看得也很遠,再加上當地民營經濟的發展給當地提供了很多的就業崗位,我們當地的經濟就是靠這一動力拉動的。以我們家為例,我爸媽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由於歷程較近,務工方便。一年也能掙不少錢,我姐在我們那邊最大的一家企業,也是我們濟寧市唯一的一家上市企業。在我看來我們這個小家過得還算不錯至少在我們農村,還是不錯的。其實反過來講,我們所追求的小康不就是家人健健康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都有個盼頭,相信這比什麼都重要,這就是我最大的感受。

  問題一:孝敬父母

  每當提及這個問題,我原本應當相當的自豪,畢竟作為禮儀之邦的後人,孝字為先。可是就是這件事處理得不好,我大爺家有三個兒子,現在每一個小家都過得不錯,房子正好一家一處,結果我大爺就沒地去了,只好在我二哥家的房子上又接了兩間房,給我大爺大娘住。我大爺又生了並全部生活都得有我大爺一個人照顧,不是講我哥們不孝順,我只是覺得做得不夠多,我把告訴我這是人家的家事,不能夠說得太多,不然以後會處理不好關係的,我也只能自己嘆氣,這也是農村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面臨老齡社會的到來時,農村的一些問題顯得相當的重要這就需要一些政府官員做好準備來解決這個問題,例如我們那個地方的敬老院較少,等等還有很多問題。

  社會實踐報告的目的就是讓大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社會,不要整日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要做半個社會人,盡一個公民的責任,同時對我們自己也算是一個考驗。

  問題二,農村新生力量的就業問題,

  這次回家碰到了許多以前的舊交,尤其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同學,俗話說,一輩子同學三輩子親,這次相見體現得就十分突出,我們在一起回憶小時候的故事,然後講了一下彼此的現狀,和結業後的經歷,吃飯喝酒,忙得不亦樂乎,然後又用電話聯絡了幾位在遠方的同學,通了電話,互相問候。事後,我發現現在的農村的青年的命運,無非兩種,第一種就是像我一樣,繼續上大學,這種被稱為光耀門楣的事業,在農村辦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臥薪嚐膽一樣看著那些外出打工的同學,再看看自己的父母,人家自己掙了錢,然後翻新了房子家電,傢俱現在我的那些外出打工的同學的工資都已經達到了四位數,而自己卻還要花父母的錢,想象著他們的彎曲的背影,自己真地有一些痛心和不忍,自己一個人在教室裡享清福(相比較而言),但轉眼一想將來的工資鐵定地不了也就不再追究了。另一種生活就是在高中畢業之後更誰自己的家長找工作,他們的心了也會有一些自備畢竟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沒能夠完成家長所賦予的希望,但是另一方面一想到自己能夠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得一定的報酬減輕父母的負擔也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賀的事情,這種人的社會經驗相當的豐富,早已熟知了社會,也已經融入了其中,找到工作自後就會按部就班的進行一些理所當然的事,結婚生子,然後過自己的平平常常的生活。就這樣比較而言第一種人的生活就會出現很多的變數,怎樣去完成自己的大學,大學畢業之後要去找什麼樣的工作,該怎樣去找工作,結果會怎樣,這樣地變數會很多的。因此現在可以總結的講,無論從事哪一種工作都是我們這個社會不可缺少的,都在為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高樓大廈添磚加瓦,儘自己的一份力都是正大光明的繼續自己的生活履行自己的使命,完成自己的任務承擔自己的責任,都是一種生活形態,絕無高低貴賤之分,文化水平的高低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現在的社會變化如此之大,文盲當富豪的不在少數,大學生沿街叫賣東西的也不是不純在,都是一種人生形態吧。

  問題三,家庭收入,

  20xx年中國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時間長達20xx年之久的農業稅在20xx年這一年被徹底的取消了,這一決定許多人生活的大事,即將永載史冊,可以將是開天闢地,這幾年國家的一號檔案不都是關於中國農村的嗎,要講的是農村的收入。

  毫無疑問地一項就是純農業收入,也就是糧食收入,顯然這在許多地方都不是最多的,例如華西村,作為‘天下第一村’,他的收入早已經遠遠的超過了許多的城市,那兒的現狀可以用共產主義來形容了。現在儘管村民從土地上得到的收入不是很多了,但是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這一說法過多少年都不會改變,我們國家將來少什麼也不能少土地。現在的農村的土地問題已經相當的惡劣了,有許多土地被樓房佔據,儘管那些官員說是為了城市化程序,但不可改變的是我國人均可利用的土地面積越來越少了,還有一些更為氣人的是有些房子蓋起來了,但是卻由於某些問題,卻閒置著這樣的土地只能白白的閒著,連開荒都不合適。這可真是農民之痛。農民的第二大收入來源就是外出務工。我爸年輕的時候用板車運送建材,就是那份工作,我家建起了第一座院子,我也從小學走進了高中,現在我爸在建築工地當老師,每天40元就這樣我才能完成我的大學。在我的一個表叔家,他有兩個兒子,老大現在自己承包了一個裝修隊,現在農村建樓房的人家比較多,建好了就要裝修,還有許多人家住進了樓房也有許多的生意,況且這一行的水分很多,所以他家都發了。人家有技術,又有人。所以掙錢特別多。還有我大姨家的一個表哥人家在當地的紙廠找了份工作,幹了將近十年現在已經在城裡買了房子。在我爸看來要麼你就踏踏實實的學習,將來謀上一份好工作別再回家。在哪兒上學就在哪兒買房子,要麼你就直接找一份好工作也能大紅大紫,現在的農村在我看來早已今非昔比,有的硬體設施比城市的還要好。所以一直以來,我都很引以為自豪的就是因為我是農村人,我們那邊有很多人都是大款,都已經成了當地的名人。大江東去浪淘盡,病樹前頭萬木榮。幸好一切的一切都是向前發展的。所以我充滿信心。

  總結

  現在總結一下,透過現在我的觀察,農村很多的地方已經很不錯了,但是仍舊有一些地方,不令人滿意,主要就是現在的基層幹部做得不夠好,也許是天高皇帝遠,自己的工作又不是很多,也沒什麼人會看重自己的官。一句話就是自己的責任心不強。看來要想將農村建設成環境優美,設施完備,人人安居樂業得大同社會,這個理想的是要靠我們的了。這份報告寫得有些倉促,但還是將自己想要講的話講了出來。自己覺得還是可以的。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10

  一、當前造成農村社會不穩定的因素的主要方面

  1、土地問題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問題作為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因素有了新的表現形式,這就是徵地補償。隨著道路建設的發展和工業開發、小城鎮建設的推進,建設性專案徵地範圍逐漸擴大,但由於不同期專案的補償政策不統一,就容易引起農民的不滿情緒。徵地補償問題牽扯到農民的切身利益,農民在這個問題上是空前團結的,在形式上往往表現為集體上訪或越級上訪,如果處理不妥,將可能會激化為xxxxx。從我鎮信訪形勢來看,反映土地方面問題的佔相當一部分。村幹部在這個問題上基本上沒有發言權,因為群眾認為他們是政府代表,替政府講話,因此對他們不信任,有發言權的往往是村中真正德高望重的人。我們在處理涉及徵地事件時,一定要千萬謹慎。

  2、農村村務公開問題

  農村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是農民實行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一項重要舉措,大多數農民對於這項關係自身利益的事情相當關心。但是,在有些村組,村幹部卻對這項工作並不熱心,所以造成村務尤其是財務的公開不規範、不徹底,甚至是流於形式,引發群眾上訪造成農村社會不穩定。

  3、農民法制意識問題

  雖然法制建設在農村逐步加強,但受觀念影響,部分農民還不習慣用法來解決爭端,而依靠單純的私力解決,明明違了法,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4、農村幹部的工作問題

  一方面有些鎮村幹部工作作風飄浮,群眾觀念淡薄,工作方法簡單,激化了矛盾,造成了幹群關係緊張;另一方面由於某些考核制度的不合理,逼得下面要麼弄虛作假,要麼侵犯農民的利益,把幹部直接推向農民的對立面。

  5、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加上農村文化的相對缺乏,賭博迷信、賣淫xx等違法犯罪活動在一些農村地區發展蔓延,已成為誘發多種犯罪的社會毒瘤。

  6、勞資矛盾問題

  我鎮屬於工業經濟發展鎮,基本上每家農戶都有人在企業工作,農民與企業主之間因工作、報酬引發的矛盾逐年增多。同時由於目前辦企業的門檻較底,開關廠比較多,勞動法律制度執行不徹底,企業職工(農民)的權益不能有效保障,導致了群眾性事件的加劇。

  7、外來人員管理問題

  近幾年,我鎮的外來人口逐漸增多,由於制度和力量的缺乏,我們明顯感覺到社會穩定工作的壓力,主要包括流氓惡勢力、衛生防疫和計劃生育等。

  二、引發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

  1、經濟上的因素

  經濟的發展,拉大了貧富差距,加上外來人員大多從經濟欠發達地區而來,巨大的差異特別是暴富的榜樣激發了人們對財富的慾望,與此同時,人們的致富能力卻顯得不足。這種慾望與能力的不相稱,促使一些人鋌而走險,透過種種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這就導致不講信用、坑蒙拐騙和偷盜搶劫醜惡現象的增加,引民不穩定因素。

  2、政治上的因素

  小平同志曾經指出:如果沒有小民主,那就一定要來大民主。群眾有氣就要出,我們的辦法就是要使群眾有出氣的地方,有說話的地方,有申訴的地方。總之,要讓群眾能經常表達自己的意見,使他們有意見就能提,有氣就能出。有小民主就不會來大民主。群眾把氣出了,問題儘可能解決了,怎麼還會有在民主呢?而從目前來看,鎮村幹部下組入戶少了,針對農民的會議也開得少了,與農民面對面的溝通少了,群眾直接向幹部和組織反映情況的機會也少了,農民參與政治的渠道相對變窄了。這就使得農民對政府的瞭解下降、信任下降,不尋求正規渠道、手段解決問題,造成群訪、圍堵公路等xxxxx的增長。

  3、文化上的因素

  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不可避免的社會矛盾和衝突,對農民的思想也產生了深刻的衝擊和影響。農村社會分化帶來多元化的社會形態,農民的社會價值觀念和倫理道德觀念亦面臨分解與重建的過程。但是由於規範的制定遠遠落後於變革的速度,舊的價值觀念喪失對大眾的內在約束力,而隨著外來文化和城市文明的傳播,廣大農民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結構將會不斷趨於豐富和多元化,一些與主流意識形態不同甚至相反的價值觀念也會大量湧現,致使各種觀念相互碰撞與衝突頻發。社會所倡導的價值標準與實際生活中人們所奉行的行為準則在許多方面相背離,使得人們在處理集體與個人、公與私、義與利等重大問題上愈來愈向後者偏移,農村各類關係的調節由道德槓桿為主逐步演變為利益槓桿為主,利己主義思想逐漸抬頭。於是在圍繞宅基地、承包田、農民負擔、計劃生育、投工投勞等利益,產生了幹部與群眾、群眾與群眾等諸多矛盾體。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時疏導和化解,就可能激化,導致經濟、民事糾紛上升,不穩定因素增多。

  4、組織上的因素

  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從封閉性社會向開放性社會的社會變遷和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的改革極大地震撼和衝擊了我國的農村社會結構,各結構要素之間恆定的關係不復存在,分化與整合之間

  難免會出現失衡與失調現象,從而導致農村社會穩定難以持續維持,大量非穩定因素產生。進入社會轉型期之後,組織結構也由一元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並形成了大量新型的經濟組織和民間組織,其結構模式多樣化及異質性特點十分明顯。實際情形是農村政治體制改革仍處於滯後狀態,作為國家基層政權的鄉(鎮)政府組織,及農村自治組織的村,在農村政治結構中仍未健全和完善,特別農村自治還在試驗階段,不能有效地整合農村新興的各種社會力量,就無法相應提供足夠的參與管道,致使衝突和摩擦不可避免,極易誘發社會不穩定因素,影響農村的穩定。

  5、制度上的因素

  村級組織對社會穩定工作重要性缺乏認識,治保會、調解會力量不足、戰鬥力不強,護村隊、護廠隊作用沒有發揮,各項工作措施沒有落到實處,導致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水平得不到提高。

  基層安全措施不能落到實處,重宣傳輕管理。許多措施和制度在制定或者評比、掛牌後,就不注意加強經常性工作,出現號召多,過硬措施少,指導、推動、督促、檢查的力度更加不夠,造成責任不落實、工作沒人抓,引發安全責任事件。

  三、發揮基層黨委在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主要措施

  1、完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實踐證明,一個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對農村社會穩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繼續發揚黨內民主,擴大群眾參與,深入實踐和推進村黨組織班子的直選 工作,夯實黨組織的群眾基礎,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要建立健全村治保會、村調委會等基層綜治機構建設,選好配強治保會主任、調委會主任,充實人員力量,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綜治工作水平,充分利用他們的地緣、人緣優勢,發揮他們在維護基層農村穩定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要組建治安義務巡邏隊,充分挖掘民力資源,利用廣大群眾參與治安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組織志願者隊伍,結合各地實際,開展重點部位、重點地段、重點時段的治安巡邏。要發揮派出所、社群保安隊,作為治安巡防的主力軍作用,做好本轄區範圍內的治安防範工作。同時完善健全農村群防群治網路。

  2、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透過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和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社會建立活動不斷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深入開展文明示範戶、衛生示範戶評選廣泛開展農村群眾性文化活動,推進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用先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佔領農村,推動農村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加強學校教育,注意對青少年的教育保護,預防違法犯罪。

  切實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在民主和法治的社會里,權利的行使與義務的履行一樣,都有利於社會發展和穩定。人民群眾的權利得到切實保障,社會穩定也就有了保障。而恰恰是當人民的民主權利沒有保障時,社會會陷入混亂。我們一定要加快政治體制改革,切實保障人民群眾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完善村級組織內部的監督制約機制,提高決策水平,深入實施村務公開工作,提高村務的透明度,保障村民的自治權利和民主權利。

  3、加強農村法制宣傳

  要以開展民主法制村建設為契機,針對農村和農民的特點,以普法為先導,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動,在普法的內容、形式、組織領導等方面都要有所創新。首先在普法的內容上,應著眼於提高廣大農民的民主意識和法制觀念,圍繞農業、農村中心工作,開展有針對性的普法教育活動。著重抓好五大類法律知識的普及教育:一是民主政治類的法律知識,二是維護穩定類的法律知識,三是民事經濟類的法律知識,四是基本國策類的法律知識,五是農業生產類的法律知識。透過這些與農村工作、農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大大提高農村群眾的法律知識水平,增強農村群眾的法制意識和觀念。其次,在普法的形式上,對村幹部和普通村民應分別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對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可以採取組織集中學習培訓的方法進行,對普通村民則可由村幹部帶動學法,向村民宣講法律知識,並利用有線電視、廣播、宣傳欄、圖片展覽、印發法制宣傳資料,舉行文藝演出等多種方式,開展經常性、形象化的法制宣傳教育,寓教於樂,使普法教育滲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最後,在農村普法的組織領導方面,農村基層組織應落實相關的普法教育保障措施,如建立村幹部定期學法制度、普法考試製度,落實一個固定的普法教育場所,建立一個固定的法制宣傳欄,每年要有一定的普法經費等,從而推動普法教育活動正常有序開展。加強村規民約的建立完善,從源頭上加強對不穩定因素的控制。

  4、加大對農村弱勢群體的救助力度

  全面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應保盡保。深入實施城鄉居民合作醫療,緩解和減輕群眾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提高農村居民健康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努力提高職工養老保險覆蓋面,解決群眾後顧之憂。推進鎮慈善分會和愛心助學基金建設,擴大受益面。

  5、深化平安建立工作

  推進平安村(居)建立工作,鞏固建立成效,在創造特色、探索經驗上下功夫,努力使每一個地方和單位、每項活動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經驗,營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社會治安環境。建立過程中要切實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基層組織配套建設,充分發揮村(居)委會、調委會、治保會等組織的作用,加強對黨員群眾的教育管理,真正做到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

  加強司法所建設,強化為農服務的法律援助職能,做好重點人群管理,主要包括做好歸正人員、涉毒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落實防範控制措施,防止、減少重新違法犯罪;加強流動人口服務與管理中心建設,做到底子清、臺帳齊、責任明。

  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農村惡勢力,堅持從重從快的的嚴打方針,對農村各種黑惡勢力團伙及其成員,進行全面及時的打擊,徹底摧毀農村黑惡勢力犯罪分子及其殘餘分子。提高防範水平,特別是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廣技防促防範,透過安裝電子監控裝置等高科技手段,對要害部位和要害部門實行全天候監控,提高專業防範水平。

  6、預防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要完善預警機制,建立健全公共性、突發性、xxxxx的處置預案,建立健全不穩定因素排摸機制,並使之規範化、制度化,同時堅持集中排查和經常性排查相結合,及時掌握新問題、新矛盾。加強司法信訪聯動中心建設,完善調處網路,發揮綜合優勢,儘可能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探索建立農村社會穩定評估預警體系。

  創新解決矛盾的體制改革技術手段,探索建立糾紛雙方自主談判協商制度,由鄉鎮或村為糾紛雙方提供一個平臺,鼓勵農民透過平等協商的辦法解決問題,並使之形成制度(章程)。探索從法律服務市場尋求解決辦法,即政府面向社會將糾紛作為標的進行招標,由中標的社會法律中介機構負責解決糾紛。

  總之,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工作,既是保一方平安、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更是對我們基層黨委執政和工作能力的的檢驗,我們一定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切實做好維護農村穩定各項工作,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11

  前言

  以我們的家鄉北流為參考【提供內容】,透過對家鄉農村的考察、農民及村委會的諮詢、到北流市相關單位的諮詢及網上查詢有關“三農”的資訊和到銅州市場、望街嶺市場的考察等多種調查途徑來了解農村及市場的重要的微觀經濟資訊,主要針對豬肉上漲原因、農民的掙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探討以瞭解和思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情況及發展問題。

  一、從北流的豬業情況探討豬價上漲原因。

  透過到北流市物價局,經貿局,畜牧局等單位及到銅州市場,望街嶺市場的考察和在農村的瞭解等綜合資訊分析,今年豬價直線上漲的微觀的直接導火線是豬販難以找到豬屠殺,因此導致了豬價短期內猛漲,而加上養豬的成本早已上升了很多,因此豬價就一直居高不下了。

  雖然豬販在找豬鏈條上難找到豬屠殺,但市場上依然供夠於求,並沒有出現不夠賣,搶購豬肉的現象。據我多次到市場上的考察及詢問賣豬肉的人,豬肉一般也要到下午六點後才勉強賣完。分析原因我認為有以下:①豬販在找豬鏈條上難找到豬屠殺是因為宰殺豬的頭數減少了很多,但由於所養的豬也比以前大了很多,因此豬肉的供應量比以前並沒有減多少。以北流下半年肉豬宰殺資料為依據分析,北流下半年的生豬宰殺量為⒕16萬頭,比上年同期減少46405頭。以上年每頭60公斤,今年每頭85公斤計算,得上年下半年的豬肉量為112⒏0300萬公斤,而今年同期為120⒊6000萬公斤。當然從資料結果看顯然有出入,但可以說明豬肉的供應量也並沒有減少很多,再加上豬肉貴很多了,需求也應該比以前少了些,因此可以說市場上豬肉供求基本穩定,是供夠於求的。

  而市場上既然豬肉依然供夠於求,為什麼價格依然居高不下呢?①養豬的各種成本早已上升了;②市場習慣是價格上漲時一般是不容易快降下的;③主要還是豬販依然找豬難,害怕給養豬戶的價低了就找不到豬宰殺了。

  其實養豬的成本早已上升了,但為什麼直到今年才開始漲,而且是在短期內猛漲?就是因為以前豬販不愁找不到豬宰殺。在豬販和養豬戶之間,有市場力量,主宰市場話語權的是豬販,養豬戶沒有市場話語權。因此此次豬價上漲根本原因是我國養豬的大部分是農村散養戶,導致養豬戶市場力量弱,養豬成本上升但豬販給的價並沒有隨著養豬成本的上升而上升,農村散養戶養豬無效益甚至賠錢,嚴重挫傷了農村散養戶的積極性,又由於這幾年來農民的掙錢的門路寬了,農民有出去打工的掙錢門路,很多農戶就放棄了養豬。農村散養戶由幾年前的幾乎每家都有養豬很快就減少到只有很少的農戶養豬了。雖然養豬的成本早已上升,雖然農村散養戶養豬早已無收益,但直到今年豬販找豬難才開始漲。這是市場力量自我調節的結果。

  而為什麼少數農村散養戶養豬無收益甚至虧本依然在養著豬呢?主要還是因為這少數的散養戶的婦女沒能力找其它的掙錢門路。養豬的基本是在家的農婦,她們【 歡迎您!】都是不去外面打工掙錢的。另外因為家裡有糧食,而且還可以種木薯番薯的餵豬,她們所算的養豬成本只是所要買的豬料成本而不把糧食等計算在內。因此依然有少數農村散養戶養豬堅持著養豬。

  結論:①此次豬價上漲,農村散養戶,有規模的養豬戶和豬販都在此次豬價上漲中都有獲益,但獲益很多的是有規模的養豬戶和豬販,散養戶依然獲益很少。而最希望豬價上漲的便是農村散養戶和有規模的養豬戶。②合理的豬價應是多少?③雖然豬價高了很多,但放棄了養豬的散養戶不會因為豬價上漲就開始養豬,因為豬價上漲對農村散養戶來說依然收益不多,倒不如外出打工。為了豬價的合理長期穩定,我國的養豬業應如何發展呢?我覺得應該大力發展規模較小的小養殖戶,可以鼓勵現存的散養戶發展成小養殖戶,這樣散養戶投資較小,政府應給予養殖技術和市場等的扶助。

  二、對農民掙錢方式的探討。

  農民工顯然已成為一個龐大典型的階層。從農村的瞭解來看,外出打工,從事非農產業已是農民掙錢的主要方式。從年齡和性別來看,大多數農村孩子讀完初中就外出打工了,尤其是女的。不讀書的年輕女子一般都是外出進廠打工;而男青年,有的也是進廠,有的則去做建築工,而對於中年男女,一般都是夫妻雙雙在本地做建築工,早出晚歸,而到農忙時節則不去做幾天,在家種完田再去從事建築工。

  另外農民掙錢的方式有搞運輸的,在村裡搞各種服務於農村的小生意或在鎮上做小生意等,而養豬,果樹養魚一般都是副業。從事這些的一般都是不從事建築工的。

  其實,農村掙錢的最大特點是農村每戶既從事農業,又從事非農產業。以我們北流農村來看,每一農戶一般種有田種有果樹(果樹主要為荔枝和龍眼),從事這些都是在一定的農時做,忙完農時又去從事建築等非農業來掙錢。

  結論:①隨著這近兩年來農民工從事的工資有所提高,就07年來說,到外地從事建築工的每個人一般一天都有100元以上,進廠的一般每個月也有一千以上的工資,而在本地從事建築工的一天也有五十左右。再加上每年也有一定的果錢收入和賣糧收入等,因此一般的農戶家庭都掙有了一些錢,也有了一定的消費能力。但農民所從事的工作卻是很辛苦的。②如果建築業萎縮,蓋房子少了,許多農民工便失去掙錢的門路而成為剩餘勞動力;而擔憂的是如果粗放的勞動密集型業增減,那麼將有大多數文化不高沒有一技之長的年輕農民工,尤其是女工將會找不到工作而成為剩餘勞動力。③其實隨著農村掙錢門路的增多,幾乎沒有在家閒著的勞動力,因為既從事農業又從事非農業業來掙錢,又忙又苦,應該說農村幾乎不存在剩餘勞動力。

  三、農村消費方式的探討。

  1.吃。農村幾乎每戶都種田,所以糧食不用買;蔬菜一般也是自家種有,所以在吃方面要花錢買的主要是豬肉和油。如果只把豬肉和油作為食品支出除以農戶的總消費支出,那麼農村恩格爾係數估計至少應低於百分之二十。由於農村沒有菜市場,一般只有豬肉買,而自家種的蔬菜受時節影響比較單一,所以農村平時每餐吃的菜很單一,缺乏營養全面。我認為在農村可以適當搞點多樣的菜肉市場賣。

  2.住。在解決溫飽問題,吃穿不用愁後,農村人的主要任務是蓋房子改善居住環境。農村人之所以節約,就是為了攢錢蓋房子。大概估算下,近年來農村建房每間要6千至7千範圍(已包括簡單的裝修)。建一層的約要二萬五,建兩層的約要四萬五。可以說一般農民建的房子至少要攢夠兩年半才夠錢。

  現在幾乎每家農戶都建有一層以上的房子(包括一層),有少數是三層的,但大多數是一層或二層的。而按照習慣,,農民都有建到三層的要求,因此未來農民的錢主要依然是用在蓋房子上。

  現在也有很多農戶如城市那樣建有衛生間,加上很多農戶已不養豬了,因此農村的糞池少了很多。因此農戶建衛生間應該推廣,這既方便了農戶,又能大大改善農村的衛生環境。

  3.用。現在幾乎每家農戶都有摩托車、固定電話和電視機等。而現在電腦在農村幾乎還沒有。我認為有幾個原因:①現在農民的經濟方式似乎不需要電腦;②農民普遍認為電腦是難學的,自己文化底,是學不會電腦的的錯誤觀念。③電腦不象電視機。按照一般臺式電腦價,其實有相當多的農戶買得起,但每年所需網費才是農民不買電腦的主要經濟原因。以前電視要一千幾,之所以能普及每家每戶,主要就是因為電視使用不需要什麼成本。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雖然安裝有線電視每年也需要一百左右的費用,但相當一部分農戶安裝了有線電視。如果每年網費能降到三百,再加上對農村進行宣傳,我估計應有安裝有線電視的一半的農戶買電腦使用。

  在教育普及的現代社會,在農戶的家庭支出中,子女的教育支出始終是擺在優先的最重要的位置。不僅農村,包括城市在內的所有居民家庭支出中,子女的教育支出始終是擺在優先的最重要的位置。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只要考得上,每個居民家庭都會盡力送。

  總結:①我國要想把大量的農村人口轉為非農人口,提高我國的城市化水平,我認為應該大力發展縣鎮經濟,讓大量的農村人口轉變為本地縣鎮的非農人口。因為房價就遠超出了農民的經濟能力,尤其是大城市的房價,大量的農民是買不起的。即便是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農民工依然是買不起租不起。就現在的農民工在城市的居住狀況來說,在城市從事建築工的農民工基本上是居住在工地上,不需花錢;而進廠打工的廠家都建有職工宿舍樓以解決農民工住的問題。農民工進城打工主要是為了掙錢回家,而農民工本身就掙不了多少錢,加上城市的生活消費又高,生活費都得省吃檢用,因此農民工依然是不會買經濟適用房或租廉租房的。②因為中國人多地少,因此農民僅靠分散的純農業生產是致富不起來的。現在農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就是因為農民有從事非農產業的掙錢門路。因此,拓寬農民的掙錢門路讓農民有從事多種行業的選擇是農民致富的關鍵。其實現農村的很大特點就是農村經濟依然以農業為主,但農民從事的工作確是農業和非農產業都從事。③如何發展出有特色的農村經濟讓廣大農民富裕起來呢?以我們北流市塘岸鎮來說,幾乎沒有一個行政村辦有企業。主要是農村缺乏資金、技術、市場資訊(知識),而又沒有人願意到農村投資,農村沒有什麼條件能吸引投資。從查閱成功緻富的農村來看,無一不是靠一班有些資本,有關係,有能力懂市場的村幹部利用自己的本錢及靠人際關係和能【提供內容】力籌集到資金來在村裡搞企業而使農民富裕起來的。因此,要把大量的農村人口轉為縣鎮人口,必須大力發展鄉鎮農村企業。

  總慨之,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應要大力發展鄉鎮農村企業,也要扶助農戶發展較系規模的家庭式農業,千方百計拓寬農民的掙錢門路,走出一條有特色的農村經濟發展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12

  農村如何發展,發展到什麼水平,是關於一個地方社會水平能夠到何種程度最基本的一個標準。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農村發展的關注一直都不夠,缺乏政策引領和專案支撐的農村逐漸被社會所忘記,那裡的人們渴望的不再是自己家鄉的發展,而是能夠逃離人煙逐漸稀少的村落。

  近三年以來,隨著城鎮化的步伐逐漸放緩,人們這才開始將眼光放在農村這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之中,然而,此時我們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的桃花源而是一片極度缺乏發展的落後村落。

  就筆者而言,近年來對農村社會發展狀況有些許的思考和調查,有些觀點可能不夠全面和深入,但主要表述的是對農村發展的一種期望。

  一、農村社會現狀。

  農村的社會現狀,筆者將之劃分為人文、經濟以及社會三種模式。

  (1)人文模式。

  如今的農村大部分都秉承著兩個極端,一個是節氣即春節、清明等節日人流量較大,隨處可見的是趕回家過節氣的青壯年,另一個極端就是每年元宵之後,冬至之前,用村落人稀來形容都不算過分,這就造成了很多生活隱患。因為青壯年外出務工,年齡大的和年齡小的留在家中,這就造成了農村社會養老問題和留守兒童的問題。

  就筆者所見所聞,近些年以來,因農村一老一少居家而產生的一系列醫療問題、教育問題都非常嚴峻。如醫療問題主要發生在農村老年人對疾病的認識和預防方面做的不到位,有些老人對自己身體的情況僅僅是簡單的透過能吃幾碗飯、能幹多少活來判定,而缺乏醫療器械的輔助,所以造成了一些家庭老人突然遭遇血壓升高中風等情況發生。

  而在農村,當遭遇到了醫療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個家庭在經濟和親情的承受力在這一刻將面臨重大考驗;教育方面出現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農村家庭對子女教育的忽視,一方面是由於老人對知識這一塊的認知的缺乏,另外一方面是對子女是否接受較好教育的慾望的降低,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適齡兒童教育問題。

  (2)經濟模式。

  現在的農村經濟很簡單,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農耕經濟,主要依靠土地來產生價值,近些年來,人們對土地產生價值最大的期望是滿足於口糧的需求,主要原因是付出的汗水和得到的回報不匹配。

  第二個是新型種植經濟,隨著新龍村等一批依靠苗木種植、果農經濟的逐漸壯大,農村逐漸形成了另外的一種經濟模式,那就是依靠苗木市場和水果市場來發展的種植經濟。

  第三個是養殖經濟,近年來,隨著溫室養豬、**養鴨以及**養牛等產業進駐**,而帶動了一部分農戶參與到養殖行業之中。

  第四個是打工經濟,主要是建築業,抹灰工是整個**農村青壯年選擇最多的一個行當,也是**對外的一個特色職業。

  的確,每年外出抹灰的青壯年為**帶回大量的現金,一方面促進了村民致富,另一方面也推動了**本土經濟的發展和盤活,抹灰產業也可以說是**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最後一個是政策經濟,隨著國家多農村發展的逐漸重視,各種推進農村發展的規劃和專案也接踵而至,這個政策專案都需要人去實施,這也促使了一部分農民參與到其中收貨財富。

  (3)社會模式。

  在農村我們遭遇最多的就是對比,我有你沒有,我就比你牛;你有我沒有,我就瞎嫉妒。這不是歧視,而是實實在在所存在的社會想象。當

  然隨著近些年經濟的好轉和人們觀念的轉變,人們在個人收穫財富方面還能夠理智對待和選擇正確的方式去提升自己收穫財富的方法和速度。

  但是一旦涉及到政府出面、政府出錢的事情就會出現很激烈的對比,我將之稱之為爭桃心理,比如,20xx年底,我們組織了一次對棗林村36戶貧困戶的一次慰問活動,就遭遇到一些村民的不理解和鬧事,有些村民甚至耍潑阻止我們活動的進行。給我們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第二種是10%和90%原理,舉兩個例項,一個是戶戶通水泥路硬化專案,我們遭遇了這樣的責難,一位老鄉責備我們說:“路好好的為什麼非要弄成水泥路,我家牛的腳都磨破了,再說我們也習慣了泥巴路了,弄成水泥路就是方便那些當官的開小車回來,是不是?”

  還有一個是安裝太陽能路燈的案例,一位老婆婆找到我們說門口自從按了路燈之後,她每晚都睡不著,讓我們把路段換一個地方重新裝,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不能說誰對誰錯,只能說一個事情我們只要能讓90%的人滿意,那麼就能走,就可行。

  二、農村面臨的突出問題。

  對於目前的農村而言,面臨最突出的問題有四個方面。

  (1)教育問題。

  教育方面最嚴峻的是一種模式和一種價值觀。一種模式就是留守兒童模式,農村80%以上的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讀書的留守兒童,他們在成長最關鍵的時刻缺乏父母的教育和愛,一方面讓他們在學業方面受到了影響,另一方面就是沒有父母正確的的引導,他們的心理會產生一定的變化,有的留守兒童最後演變成只管向父母要錢,其他一概不讓父母管的偏激性格。

  一種價值觀是讀書無用論的觀點,在黃燈教授關於豐三村的.文章中提到,大部門農村家庭對於子女教育能夠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基本不抱希望,反而對於他們迅速長大能夠外出打工為家庭減輕經濟負擔的需要更迫切,而最後的那根稻草是那些年建築業的火爆和從事建築業那豐厚的收入。

  (2)災病問題。

  對於現在的農村而言,解決溫飽問題基本上都不存在問題,一些稍微靈活些懂些技術的人甚至能夠走在致富的前列,但是不管如何,當他們突然遭遇災病的時候,這個家庭便轟然倒塌,迅速返貧。

  在這裡舉三個例項,一個是花西鄉的一位青年,因為懂些泥瓦工的本事,生活過得還算不錯,媳婦也娶了,但是在一次幫村裡人做房子的時候被一根意外倒下的一根橫樑砸斷了腰椎,一個個好好的勞力,瞬間變成了一生都需要人照顧的癱瘓病人,而結婚不到兩年的妻子也離開了他,目前,他的生活全然靠父母以及幾個兄弟姐妹接濟照顧。

  第二個是鄒崗鎮周興村的一個青年,在廣州一家企業上班,各方面待遇也不錯,談了朋友在老家也擺了喜酒,因為年齡的原因沒有領取結婚證,但一次在上班途上的車禍斷送原本為他準備好了的幸福,因企業推脫責任,最重只能享受到每月4000元的生活補助,然而這4000元還不夠他每個月的醫藥費用,更不談為了搶救生活而欠下的數十萬債務,沒領結婚證的朋友撇下了他,家裡的老母親也因為孩子的不幸而哭瞎了眼睛。

  第三個是鄒崗棗林村的一戶人家,不到三十歲的年齡,突然疾病去世了,而她的妻子為了堅守與他曾經許下的諾言,獨自一個人艱辛的撫養著他們的兒子,現在其子就讀於**一中讀高二。

  (3)社會問題。

  主要發生在兩個方面,一個就是依然存在的惡劣傷人事件,近些年雖然有些緩和,但是依然存在著,而且時有發生。

  另外一個就是信訪戶的存在,這裡的信訪戶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真信訪,他們的確因為各種原因受到了區別對待,對於他們的訴求理應受到公正的處理,另外一類則是專業戶,他們以此為生活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用纏訪、鬧訪來換取一些部門為緩解矛盾而答應他們一些金錢甚至是政策方面的傾斜。

  (4)農村發展的問題。

  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個是村集體收入來源問題,就筆者親歷的近20個村而言,基本上都沒有村集體收入來源,無來源再想發展存在難點。

  第二個是債務問題,因各種原因,每個村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遺留債務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

  第三個是村級整體發展規劃,村級發展缺乏清晰的路子,沒有明確的思路和規劃,存在著一些不利於村落長遠發展的建築或產業的佈局。

  第四個村幹部來源渠道少,收入偏低,嚴重缺乏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三、探索農村發展的幾點建議

  (1)鼓勵創業經濟、合作化、入股分紅髮展模式。

  近兩年,逐漸出現一批願意回鄉創業發展的大戶,但苦於土地限制和一些政策認識的不清。村級發展可以嘗試與這些大戶進行合作,引導村民拿土地入股、資金入股,村集體土地宜可入股,以合作社的模式執行,同時也可以鼓勵合作社在用人工方面傾斜於入股農戶,讓願意投資的大戶獲得利潤的同時,讓村民享受得到實惠。

  (2)發展集中化寄宿式教育。

  一方面實行幼兒教育集體會,片區為單位興建公辦幼兒園,另一方面逐漸形成以鎮為單位的從小學到初中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寄宿學校,將學生更多的時間交給學校和值勤教師,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留守兒童的心理負擔。

  (3)妥善處理信訪案件。

  在市信訪局局長的一次講座中讓筆者最有感觸的是信訪要依法,依法處理信訪事件。對待每一次信訪事件都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制度來,而不是一味的向下一集機關壓任務、丟包袱,讓真正需要信訪的農戶得到公正解決,讓以信訪為職業的那一撥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4)鼓勵村民回鄉就業。

  隨著國家多農村發展的逐漸重視和建築業的逐漸萎縮,新型農民需要逐漸思考未來的發展,開始著手於行業轉型,一方面他們可以參與到本縣一些建設專案之中獲得財富,如在近幾年國家撥付力度較大的小農水專案、農村整村推進專案以及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專案之中本縣青壯勞力參與度並不高,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逐漸崛起,如**電器、**藥業、**集團等一批有實力的企業發展越來越好,也能夠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就業選擇。

  (5)明確村級管理者待遇、權益以及義務。

  目前,**縣已經明確實施了對村級主職幹部的待遇問題,同時對村級主職幹部的工作提出了嚴格要求,即實行工作日坐班制度,用制度來保證村主職幹部用於村級工作的時間。但村副職幹部的待遇依然沒有能夠落實,雖然已經有初步方案,但是距離實施還存在一定的時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級副職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6)有階段性的解決村級債務,為村集體發展尋找新的突破點。

  對村級債務應該進行一次較清晰的認定,該有集體負擔的不能推諉,明確一個清晰的債務償還時間表,讓村集體輕裝上陣謀發展。以鄉鎮片區為單位,為每個村設計一個村集體產業的規劃,然後按照規劃逐漸發展,也要有清晰的時間表,按季度設定任務目標,以完全情況打分確定村級發展的考核情況。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13

  俗話說的好:"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希望,是花朵…"。所以,城裡的大人們千方百計地為"希望們"能茁壯成長創造最佳的條件:小學生負擔太重,該給他們的書包"減減肥";中學生的知識面不寬,要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很多孩子嬌生慣養,生活能力差,要讓他們多接受"磨難教育"。

  我國有80%的居民生在農村,那裡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命根子,那麼,那裡的小學生也有很多壓沉書包的參考書嗎?他們的全面素質如何?樣樣農活都能幹,他們還需要"磨難教育"嗎?

  走向田野,看看那些"花朵們"在幹什麼,聽聽那裡的同齡人說些什麼,再拿我們自己與他們作個比較,或許能引起我們大家的一些思考……

  我的家鄉江蘇省灌雲縣東王集鄉離縣城不過二十里,那裡沒有城市高樓林立的壓抑,也沒有馬路上的喧囂,這或許是與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

  帶著看看農村孩子受教育情況,問問他們今後的打算及他們與城市差距何在等問題,我選擇了本村十個組中的兩個組進行了調查,調查物件主要是10—20歲的年輕一代,主要以談話或間接詢問等方式進行了解,具體情況如下:

  小學(10—13歲)初中(14—16歲)高中、職專及其他(17—21歲)

  47(人) 34(人) 34(人)

  對於小學生,我並沒有很深入地去問,只是從表面上進行了瞭解,比如:"上學累嗎?""想不想上學""作業多不多",當問到將來想不想上大學等,結果有90%以上的孩子很想留學校裡,他們根本沒有城市裡孩子的那麼多課外習題,更不用去什麼補習班,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的童年,而每個孩子都能流露出對"成為大學生"的嚮往,家長們也有80%左右希望孩子們能接受高等教育,問其原因,無非是"將來出息會大一點";"將來不再去忙土地"。這些孩子年齡尚小。家長也尚未在真正意義上考慮孩子的將來,沒有一個家長有超前教育的想法。也許是條件、思想上的多種因素,被問及有沒有想過讓孩子早點學外語,或者學一樣"樂器"時,他們的回答是:"到哪裡學呀?他(孩子)也沒想學。"

  對於初中生,也只問問他們"學校老師上課好不好"、"有沒有搞素質教育"。瞭解他們現有知識的廣度。課餘都幹什麼及畢業後的打算。50%的學生覺得,雖然老師上課講時能聽懂,但有時看書卻看不懂;另一半同學甚至聽課都有些吃力。對於素質教育實施情況的調查令人失望,只有十多個同學從電視上聽說過有這回事。34名學生中只有三四個對四大名著有所瞭解,他們家中沒有購買很多好書的經濟實力,便互相交換著看或去老師家借書看。大部分同學讀過的課外書只有小說。對於為什麼不看名著的回答,有20%的同學反映"看不到",而80%的學生竟說沒意思、不喜歡。95%以上的同學平時不關心國家大事,對於世界局勢則更無從說起。那他們平時都在幹什麼?在被調查者當中,有90%以上的學生回家要做家務,其中有一半的同學卻並不是這樣,聽其他人講,許多人都是地地道道的網蟲,據調查,有些家長是"賭王",天天都坐在牌桌上,久而久之,孩子們也學會了,真是"無師自通"。其中竟有一位18歲的女孩,這是一個本該不倦汲取知識的年齡,可孩子們卻走向與自己不相稱的賭桌,真是讓人痛心疾首。

  初中生34人上高校繼續就讀14人

  上大學4人上高中10人

  畢業後打工14人

  已成家5人

  因身體狀況欠佳輟學1人

  說起將來的打算,每個人開頭都是"也想上高中",但是家長們考慮的更多:"孩子不是讀書的料"、"供不起"、"還是早點兒有份安定的工作吧"、"中專也可以轉城市戶口"……。當然,孩子們也很體諒父母:"家裡田多"、"上高中,大學要很多錢"……。結果表明,經濟因素是農村孩子無法接受高等教育的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令人欣慰的是,仍有一部分學生堅定地要圓"大學夢"。這不是小孩子的幻想,而是真真切切的理想,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其中有的學生家裡並不富裕,一進屋我就擔心,他們能負擔得起今後的學費嗎?但是當我聽到家長的話時我才知道原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現在社會上競爭厲害,多學點文化總會有好處的,我們沒有蓋樓房,留著錢給他(她)讀書呢!他們始終堅信,有了文化才會有出路。能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兒女們學成歸來是他們一生最大的幸福。

  17—21歲被調查者是我們的同齡人,34人中有6人上高中,33%的人讀大學,1人讀中專,還有的就是已經"畢業"了,在所有上高校者中,每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那就是就業壓力大,社會競爭太激烈。

  被調查的學生中,大多數捨不得拿錢去買漂亮的文具,新款的書包。在他們當中只有2個人家中有電腦,只有5個人吃過"肯德基"……

  他們是我們的同齡人。

  教育上,農村與城市的差別究竟有多大,怎麼縮短呢?

  再窮不能窮教育,學校教學設施不全,教學水平不高,可以由鄉、市、政府出錢改善教學設施,提高教師水平。的確,我看到最漂亮的房子是小學校舍,鄉里還投資蓋好了教師樓,現在再有個像樣的圖書館,讓同學們都能看到想看的書,想看的好書。

  再苦不能苦孩子,這裡的苦是經濟上的貧窮,對於不能上學的孩子,政府應該重視;考上高校的學生,政府應該為其貸款,使他們能順利完成學業,這樣等他們不久學成歸來又可以帶動村裡的發展,這將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啊;這裡的苦還有知識上的貧乏,學校老師是否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水平,制定一個合理的課程計劃,確定適中的授課難度,並且在課外給確實有困難的同學"開開小灶"。在城裡各學校相繼進行素質改革時,村裡的老師是否也能加點兒緊,哪怕是趕末班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多聽聽新聞,多看些好書

  無力為困,無計為困,無智為困。困則窮,窮又困……,這是一個惡性迴圈,所以——

  再困不能困家長,家長的教育對子女的學習,以及今後人生道路方向的選擇上起了很大的作用。10—20歲的學生自覺性本來就不強,若家長再不加以正確引導,"任其自然",那怎能奢求其"努力學習"呢?我認為應該對家長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教育,讓其參與到教育行列中去,併為他們進行"教育交流"創造條件,使一部分家長"以教育為本"的想法為其他父母所接受。若能把牌桌上不良"競爭"轉變為"看誰能把子女教育得更好"

  我們提供了若干個崗位,一個企業"以人為本",人人都把其當作是自己的一部分,那企業的魅力是怎樣的大啊。

  暑期的實踐生活雖然不長,只有那僅僅的兩週,但卻為我的人生刻下了一段銘心的經歷。我不知道別人是如何看待這次的實踐生活,但對我來說卻是意義非凡的。使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品嚐到了生活的艱辛。想要經營一個企業不是容易的,靠蠻勁和熱血是無法解決的,誰能保證這些有效期有多長。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14

  為了全面準確地掌握農村衛生與健康的第一手資料。本人深入到就農村衛生與健康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並結合村衛生與健康工作實際,就做好今後村衛生與健康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村環境衛生的現狀

  面積0.9平方公里,560戶居民,總人口,1650人,村有保潔員9名,並配備了一輛垃圾車,做到垃圾日產日出,保持整個村的環境衛生乾淨整潔。村內還有衛生所一家並有3名村醫務人員。

  二、村環境衛生存在的問題

  1、村的村民的衛生健康思想意識並未得到完全的改變,加上村民素質參差不齊,意識單薄垃圾亂扔,甚至還有隨地大便。

  2、群眾缺乏公共衛生意識。由於傳統的觀念和不良的衛生習慣,在20xx年“非典”期間,政府大力廣泛宣傳下,人們的公共衛生意識有大大地提高了。但“非典”過後,人們對疾病預防的警惕性也逐漸減弱。

  3、衛生死角多,髒亂差現象普遍。由於經費投入不足,交通不便,加上宣傳教育不到位,一些村民衛生意識差,導致農村垃圾亂堆亂倒,衛生死角無法及時清運,各種廢水無組織排放,以至汙水橫溢,衛生狀況堪憂,這是農村髒亂差和出現各種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

  三、對村環境衛生的幾點建議

  科學發展經濟,還應包括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的現代化。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切實加強社群衛生工作,建立快速有效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保障廣大人民的身體健康。

  1、加強群眾對公共衛生的宣傳教育。首先加強群眾對公共衛生的宣傳教育十分重要,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積極開展公共衛生的“群防群治”,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和行為方式,把提高廣大群眾的健康意識和衛生行為能力作為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2、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提升就醫報銷率。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制度是以居民的自願參加為主,籌集的資金由區財政、鄉財政、個人三部分籌集,真正達到老有所醫,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3、建立區、鄉、村層層包保責任制。要建立獎懲制度,完善管理體制,改善條塊關係。鄉、村要拿出專項環境衛生管理經費,要加強城管科的工作,在村要有城管專職人員、清掃保潔員,明確職責,落實報酬,建立有效的齊抓共管體制。

  4、區、鄉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探索農村工作的新方法,提高對改善農民群眾衛生環境狀況高度負責的使命感,以及發展文明城市的緊迫感,千方百計為農民服務好,形成良性迴圈的工作氛圍。

  綜上述措施還是不夠的,還要在體制與制度上確保環境、衛生工作順利開展,政府還要資金上的投入,才能使村民環境、衛生、健康有新的改善。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15

  調查時間:20xx年8月12日至20xx年8月15日

  調查地點:江蘇省灌南縣長茂鎮

  調查方法:實地走訪

  調查目的: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是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只有發展縣域經濟

  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民各方面的生活水平,才能使廣大農民群眾走

  上富裕之路,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成為現實。

  為了瞭解掌握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二零一二年的暑假期間,我進行了暑期

  回鄉實踐調查,調查的物件是我的家鄉—江蘇省灌南縣長茂鎮,我就我的家所在的村—西盤村,進行了為時四天的調查走訪,走訪時得到了廣大村民的信賴與支援。調查時也針對村裡開展的一些工作,對部分村民進行了實地調查走訪,以取得更好的調研效果。

  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要求和內容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是最終要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以促進農村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教育和文化水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支援。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要是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法制建設五個方面進行,以達到經濟發展、管理民主、文化水平提高、農村公共事業發展和人們法制觀念增強的目標。

  以下是我的調查經過及內容:

  (一)村莊基本概況

  我村坐落於文明的沂河大堤之南。沿著經過長茂的204國道直往北大約半小時的車程,便可以到達我村。暑期回家不久,我找到了村長,得到了村長的熱情款待,當我說明了此行的目的時,村長很是讚賞,並對我此次的調查和實踐表示大力支援,從而也增加了我對調研的信心。

  透過與村長的談話,我首先大致的瞭解了我村的基本狀況,我村距鎮大約5公里,全村總面積2500畝,共有十個村民小組,全村總人口2593人,其中勞動人口有1000人左右。經濟發達程度居灌南縣的中等以上水平,村名的生活總體水平還可以,但近幾年,村裡的勞動力越來越多的向城裡轉移,許多村民都

  有在外地買房的思想,還有部分村民有在鎮上買房的打算。

  由於我村地形比較平坦,土地臨河而依,村裡耕地型別主要有水田和旱田兩種,屬於亞熱帶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有稻穀,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有西瓜,香瓜,葡萄,辣椒,蔬菜等,這些經濟作物大多以大棚種植為主,成熟後向外市出售,增加了村民們的經濟收入。

  近幾年,我村的農業生產也有了很大的科學性。我村前幾年建了一個小的農業站,聘請了幾個專業大學生。從此,這個小小的農業站成了村民們的諮詢會所,村民們在施肥,播種,除害方面有什麼疑問都會去諮詢,而且專業大學生們也會給予耐心的指導。這次回來做這次調查研究,我從學校圖書館收集了許多有關農業方面的書籍資料,看村裡發展的這麼好,都不好意思拿出來了,但當我把資料拿出來的時候,村長十分激動,他說:“放心!我們這些村幹部一定不會辜負你們的期望,很感謝你帶來的資料,也謝謝你們學校領導這麼關心我們農村的發展,相信有國家政策的支援和你們的關心,我村的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

  (二)村莊建設情況

  農村基礎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點。透過對我村概貌分析,村民住房沒有進行統一規劃,主要型別為磚,石,木材型房屋,較過去的土坯房有很大的改善,少數村民的房屋傾向於洋房化,尤以道路兩旁人家為主。而且村裡許多主幹路都鋪上了水泥路,日常助行工具多以電瓶車,摩托車為主部分家庭擁有私人小轎車。

  我村的基本設施建設也比較完善,村委會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小學,醫務室,診所等保障村民生活的設施也很健全,到目前為止,村裡幾乎所有人都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國家政策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還有今年回家讓我值得一讚的是,我們村配置了專線公交車,方便了出行。

  我村近幾年的廠房建設也在不斷的擴大。典型的以輕工業為主,有服裝廠,紡紗廠,繡花廠等,這為村裡的婦女提供了很好的就業機會,聽村長的話裡,我村有望在未來的幾年裡擴建一個食品廠,還有每逢豐收過後,田裡總會有許多秸稈,燒了汙染環境,於是村長積極鼓動村民,建議建一個養豬場,田裡的秸稈就可以加工出來餵豬。

  (三)農村文明程度

  我村文明程度得到較大提高,努力培養新農民,形成文明鄉風,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本質要求和突出特徵。著力推動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實施了農村科技服務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村文化服務網路建設工程以及農村黨支部活動中心、鄉鎮文化活動中心、鄉鎮農村書社、村農家書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深入推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多渠道開展新型農民的培訓。農民的素質不斷提高,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和法制意識逐步增強,愛國守法、勤勉自強、團結合作、孝悌和睦的文明風尚在農村進一步樹立,城鄉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協調發展

  隨著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和農民收入的不斷提高,逐年加大了對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學校舍、農業資訊網路、電化教育設施建設發展較快。目前,全鎮共有2所中學、10所小學,實現了區級標準化學校。不斷加大對農民科技培訓力度,組織實施了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科技入戶、陽光工程等科教工程,每年培訓農民達x萬人次以上,培養一大批農村科技能人。廣大農民積極學用新型科技,農用新科技在農村得到廣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斷健全,基層組織進一步加強

  在國家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大環境下,我村廣大幹部群眾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以憲法為核心,農業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重點的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廣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20xx年在全鎮12個村實行了村幹部直選制度,全面推進了村黨支部“兩推一選”,一批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講奉獻、有知識的農村能人、致富能手進入“兩委”班子,村黨支部書記與村委會主任實現“一肩挑”,兩委成員交叉任職,農村幹部隊伍整體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在全鎮“兩委” 30名幹部平均年齡為25-45歲,大專以上文化10名,高中、中專17名,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機制。先後出臺了《長茂鎮鎮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規範化建設標準》,在指導全鎮村務公開活動中,實行“五統一”(統一內容、形式、程式、時間、建檔),做到“三為主”(村務公開以村“兩委”、監督小組、鎮農經中心為主),突出“一個重點”(以財務公開為重點),把群眾關心的事情全部公開,村中重大問題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徵詢意見,將財務公開延伸到村民小組,使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

  經過村長介紹,我對村裡的基本概況有了更多的瞭解,但是實地走訪時必不可少的,我找了孩童時玩的較好的朋友,說明來意後,他們都很願意幫我,他們把村裡現做的大爺大嬸們叫到一起,因為他們是村子發展全過程的見證人。我和他們圍在一起親切的聊了起來,從他們的話語裡我聽出了幸福的聲音。

  綜上所述,可見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大多數村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變化。

  透過這次實踐活動,我認為進一步對農村發展的瞭解是一條在實踐中鍛鍊成才的好途徑,是支援農村改革,發展和維護穩定的好辦法,也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好形式。

【農村社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