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一年級音樂《詠鵝》教學反思

一年級音樂《詠鵝》教學反思

一年級音樂《詠鵝》教學反思3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音樂《詠鵝》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音樂《詠鵝》教學反思1

  《詠鵝》這是一首曲調優美抒情的歌曲,歌曲旋律流暢,節奏明快,歌詞簡練,情緒豪放,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學習積極健康的古詩,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而且可以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引導學生透過欣賞古詩的語言美,學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認識其中表達的意境美,進而體驗到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對陶冶性情、培養高尚情操,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大有好處。想想自己對這節課的設計準備以及對自己上課的表現感慨頗深,有亮點也有存在的不足之處,現將自己的反思總結如下:

  一、亮點:

  1、上課的熱情較高,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整堂課教學方式靈活多變,每一環都能較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新課匯入中的律動,從一開始就把學生帶入一個愉快的音樂氛圍中,引發了學生的興趣與好奇。然後在森林的大背景下引出了動物發生練習,銜接自然,併為學生學唱歌曲打下了基礎。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的美育是潛移默化的。是潤物細無聲的。教師對音樂的情感首先是上課應該要有熱情,這種熱情表現在表情、語音語調、範唱、演奏、對音樂的理解、對音樂的情感。只有教師先感動了,才能很好調動課堂氣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兩種節奏型(ⅩⅩ∣Ⅹ0∣與ⅩⅩ︱ⅩⅩⅩ)的區分及運用。我在教學中,讓學生多次聆聽進行區分,然後由教師示範,學生逐一練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把容易搞混的兩句歌詞在輕鬆、愉快的教學中能準確的演唱。

  3、情景引入教學,注重讓學生展現自我:

  低年級的學生總喜歡展現自己是他們的天性,我在教學中抓住這一特點,老師先用謎語匯入:身穿白袍子,頭戴紅帽子,說話伸脖子,走路擺架子。(教師邊說謎語邊用舞蹈動作表示內容)為後面的歌曲教學和活動表現做了很好的鋪墊。

  4、在授課過程中,帶領學生把歌詞在古箏的優美旋律中,帶舞蹈動作有感情的朗誦一遍,這樣,學生在學習歌曲時,就會把這首古詩演唱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更好的表現出來。

  5、真誠的讚揚隨時鞏固學生的自信心

  真誠的讚揚學生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最能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仔細尋找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且及時,適當地給予鼓勵。真誠的讚揚會讓他們充分發揮內在的潛力。在音樂課上,以自然,親切地微笑面對學生,經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勵性的語言,創設出一個溫馨,和諧,愉快地音樂課氣氛。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都會不斷地努力,音樂課的效果也就越來越好。

  二、有待提高之處

  1、學生的音準不夠好,在練聲時出現了幾處音高不準的地方,需要在平時上課時多注意、多練習,並引導學生學會聽鋼琴,用鋼琴對比音準的正確性。

  2、課堂調控有待提高。在教學中,容易忽視坐在兩邊的學生;在律動時沒能顧及後排個別學生的參與程度;在樂器擊奏時忽略了小部分學生沒有融入課堂,用樂器當玩具玩。在以後的教學中應不僅注重全域性,而且不忽視小細節。

  總之,這節課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處,還需要我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認真鑽研教材,不斷探索、不斷研究,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孩子們在音樂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一年級音樂《詠鵝》教學反思2

  《詠鵝》是一首深受學生喜愛的唐詩,詩中的小白鵝形象生動,情境的描述雖然廖廖幾筆,但富有情趣,想像的空間很大;歌曲的旋律天真活潑、簡單易學。詞曲結合在一起,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有聲有色的畫面。

  這首歌曲基本上沒有什麼難度,學生很容易學會,所以在設計教學時,我把創作表現作為重點,目的就是想利用兒童思維的特點,啟發他們運用多種形式來對歌曲的情境進行感悟和探索。其實做法只是在“學科綜合”的理念下,透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自由選擇表現形式。

  如在朗誦創作組中,我引導學生採用提問的方式進行朗誦,將已有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效果不錯。

  在歌舞創作組中,我為學生提供鵝的頭飾及皺紋紙,學生在表演中利用頭飾、皺紋紙自制道具,增加了舞臺的氣氛,而這種表演方式也讓男生興趣倍增。

  而在圖畫創作組及樂器創作組,則讓一幫好靜和好動的學生有了自己的舞臺,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凝聚力。

  新課程標準主張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整個教學中,我為學生創造了一種和諧輕鬆、雙向交流、民主自由的教學氛圍。我作為一名參與者和學生一起活動,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這樣就使學生能在一種寬鬆、自由的空間裡,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體驗中獲得知識和能力,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了學習音樂的信心。

一年級音樂《詠鵝》教學反思3

  思考問題:

  1、如何透過歌曲《詠鵝》的學唱,加深孩子對經典古詩詞的理解,體驗音樂與古詩融合的魅力。

  2、如何調動學生的情感,用自己喜愛的形式創造表現古詩詞意境。

  教案簡述:

  1、教材分析:《詠鵝》一曲是選自國家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走進音樂世界》(花城出版社)1年級下冊第八課。她是承接一年級《讀讀、唱唱》的延續。他體現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結合,力圖借姊妹藝術(詩詞)增強藝術的感染力。教材選擇天真、活潑有童趣,如詩入畫易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提供配套的教學參考課件對教學幫助啟迪很大。

  2、教學展示錄《詠鵝》

  1、賞畫。請同學們朗誦唐代詩人駱賓王的名作《詠鵝》,再欣賞一幅畫,這是一幅唐詩《詠鵝》彩圖。請講講看了這首詩和畫有什麼感受?

  2、配樂朗誦。啟發學生理解古詩意境,再根據詩詞的情緒設計它的節奏、速度、力度、聲音的高低及朗誦的方式。然後再配上樂曲朗誦,並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對比一下有音樂和沒有音樂配合朗誦有什麼不同的感受。並鼓勵學生聆聽音樂時即興地做律動,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3、與美術結合。讓學生邊聽音樂邊想想在《詠鵝》短短的詩句中,詩人用了幾種顏色來描寫“水”與“鵝”的。反覆放音樂,請學生邊聽邊用彩筆在紙張上描繪他們心中的“水”與“鵝”的印象。

  4、有感情地演唱、律動。同學們在吟誦古詩、配樂古詩、隨樂律動、配樂畫畫當中對旋律越加熟悉,唱起來就朗朗上口了,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有力度,速度地唱出來,且說說理由。如:為什麼這裡用強,這裡唱弱。並鼓勵學生用不同方言演唱,增加趣味。做46頁配本樂曲律動(踩腳拍手),感受二拍子。鼓勵學生邊唱邊動起來,可以以優美的天鵝動作邊唱邊舞,也可象古人那樣拿把扇子邊搖邊走邊唱,也可蹲著唱,不限形式,鼓勵創造。

  5、配上樂器創設意境。讓學生選擇小樂器伴奏,有些同學舞起來,有些同學搖著扇子走起來,配上伴奏音樂,安排同學有感情地吟唱,讓同學們如臨其境。教師允許學生即興創作,提倡用不同的風格進行表演,千萬不要要求整齊劃一。

  6、鞏固知識(大提琴、小提琴)。45頁欣賞用大提琴與小提琴演奏的《詠鵝》,這兩種樂器在一年級上冊《小白兔乖乖》中第一次出現,各扮演了兔媽媽、小兔子。這裡起到複習、鞏固、認知樂器及其音色的作用。

  7、認識作者。在同學們都喜歡上及非常熟悉該曲的時候,對本歌曲的所有都感興趣的時候,我們可以介紹一下作者駱賓王的事蹟及創作背景。這符合孩子的認識規律,若一開始介紹,小孩會感煩悶。

  反思與研究

  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學習積極健康的古詩,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而且可以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如唐詩《詠鵝》(駱賓王作)只有18字:“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4個句子,3個韻腳(梭坡轍),1個對子(後二句),寫了4種顏色,3種動態,有聲有色,單從文字上看,已是極美了,由這首唐詩所創作的歌曲,更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強大的藝術魅力,可以說是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結晶和薈萃。引導學生透過欣賞古詩的語言美,學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認識其中表達的意境美,進而體驗到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對陶冶性情、培養高尚情操,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大有好處。因而我致力把這歌教好。在此我談談小學一年級音樂《詠鵝》一課教學過程引導的五個步驟。

  1、領會情境。這也就是“詩、畫”結合的情境教學法。在開課之前,我用“頭戴一頂紅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腳登一雙紅靴子,唱著歌兒伸脖子”這則謎語讓學生來猜,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匯入新課。當學生猜出謎底為“鵝”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直觀感受“鵝”的美麗姿態,激發學生給畫配詩的慾望,把詩畫引入古詩詞教學中,由感性到理性,促使學生動腦動口,主動參與,用語言表達,有利於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2、感受畫面。讓學生透過看畫面,有感情朗誦,讀出節奏,讀出韻腳,讀出抑揚頓挫,使詩的語言活起來,從中體會古詩詞的音樂美,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

  3、轉入旋律。從語言美轉入旋律美,透過欣賞歌曲《詠鵝》,讓學生歡快、活潑的旋律產生共鳴,接著學唱《詠鵝》這首歌曲,讓學生再次感受詩的美境。

  4、啟發想象。這也是創造性思維教育的階段,方法是分組創編。首先啟發學生動腦筋用動作表現鵝“向天歌”和“撥清波”的美麗姿態,接著透過媒體畫面讓學生欣賞鵝在水裡自由自在的姿態和小朋友用舞蹈形式表現鵝的'場面,讓學生拓開視野。最後,我把為各小組準備好裝著各種道具的“百寶袋”發給大家,讓學生分組創編,充分發揮想象,表現詩的意境。擬名“快樂池塘表演會”分組表演。結果有的帶上各式道具,頭飾進行表演,給歌曲配上生動的動作,充分體現“鵝”在水中唱歌和白毛、紅掌、綠水的優美畫面;有的用色彩、線條以畫的形式表現詩的意境;有的用朗誦和造型來表現更是獨具一格。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補充,在輕鬆、和諧、歡樂的氣氛中感悟詩的意境美。最後,師生同演,將“白鵝”戲水的情景和美麗的畫面留在同學的腦海中

  5、評價與點評。在本課教學中,我一開始設計了一個有趣味性的評比欄,分別把四個小組稱為“快樂池塘”的各個角色:“鵝”、“荷花”、“青蛙”、“小魚”,並用磁鐵來表示每組獲得的星星,最後評出獲獎組。如:每組中積級回答問題,自信表演、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同學等,都可以為所在的組得到一顆星,營造了同伴間相互支援、相互學習的氛圍,教師隨機點評進行評價,使學生在沒有壓力下完成學習的全過程,從評價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這一節課,由於能注重啟發式教學,重視發展學生思維和創造性,師生互動,環環相扣,既有音樂課的特色,又與其他方面的教育相結合,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今後,我還要在古詩吟唱教學中,透過種種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品味古詩,探索其趣味,以激發興趣,吸取古詩營養,培養學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藝術審美素養。

  案例點評作為中華文化的豐富底蘊之一的古詩詞,能陶冶人們的情操,豐富學生的知識。隨著教改的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加強小學生古詩詞的積累和古文化的薰陶越來越被重視。中小學語文教材增加古詩詞的分量這是眾所周知的。在“古詩詞進課堂”中,透過音樂課的古詩詞吟唱,開展民族音樂教育,則是弘揚民族優秀音樂文化的迫切需要。

  由於許老師參與了區音樂學科《吟唱古詩詞、提高學生審美情操》課題組並又能認真領會新課標的理念,教學非常投入,使到一年級小學生學的非常愉快主動。尤其是利用新的教學評價手段來評價學生音樂能力,把對音樂的感受、體驗、理解、領悟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給聽課者啟迪頗深。

【一年級音樂《詠鵝》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