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範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範文1

  今天,我執教了二年級音樂課《我的家在日喀則》,這節課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學習藏族舞蹈的動作,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藏族音樂,能準確地、有感情地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透過學唱《我的家在日喀則》瞭解藏族歌曲的風格,培養學生對藏族文化和藏族歌曲藝術的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頭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因此,為了讓孩子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一開課就讓學生跟隨音樂去旅遊,透過引導學生伴隨歡快的音樂律動,欣賞西藏的美麗風景,使學生知道藏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加深對藏族的熱愛之情。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享受音樂,感受生活。也為下面學唱藏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則》和學跳藏族舞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學生在無意注意中,形成了有意注意,所以學起來非常快。學生在學唱的過程中,逐漸帶入了情感,提升了歌唱表現能力。

  然後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適合學生並有一定代表性的舞蹈動作,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就能學會,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然後教師和學生一起跟著歌曲的音樂邊唱邊跳,在舞蹈中充分感受音樂特點。

  最後,我根據學習情況把學生分成三組:合唱組,舞蹈組,伴奏組,透過展示,讓學生充分的表現自己,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同時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讓課堂最後形成了一個小高潮,結束本課。

  課後我也仔細的反思了一下,有不足之處需要以後備課時在細心準備,第一、在介紹日喀則及西藏的風光這一環節,我可以找一段影片,學生印象會更深刻,效果會更好。

  第二、在學唱歌曲前,可以先進行節奏訓練。比如,從“你的家在哪裡?我的家在陝西。”入手,教師有節奏地提問,學生按老師的節奏回答,進行節奏模仿練習,進而自然地過渡到歌曲教學,學生學唱歌曲的願望會被大大激發。

  第三,教學語言組織不夠完整,這也激勵我今後在教學中,多注意教師自身的形態,語言,真正讓學生受益,最後孩子們隨音樂出教室都能唱著這首歌走出教室,看到他們都學會演唱歌曲,並且很高興,我覺得我這節課上完學生真的受益了,我也感到很高興。

  總的來說,在本堂課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並將音樂與舞蹈等其他學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較好地展示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學生不但獲得了愉悅和美的感受,而且文化視野變得開闊,人文素養也得到提高。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探討和改進。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範文2

  《在鐘錶店裡》是一首通俗易懂的世界管絃名曲,作者用樂器出色地模仿各種掛鐘、鬧鐘、懷錶走時、報時的聲音。內容淺顯生動,使人容易聯想到鐘錶店裡熱鬧的景象,這是我選擇開展這次音樂欣賞活動的意圖。

  在開展本次音樂活動的時候我使用了童易軟體,使得整個音樂教學非常的有趣生動。因為這首樂曲惟妙惟肖地刻畫了鐘錶店裡歡樂的景象,與軟體中的內容很吻合,幼兒容易表現,而且有挖掘潛力,可供幼兒進行模仿創編。

  從幼兒的情況來分析,我們的大四班靠近八一小學,每當八一小學上課下課的鈴聲聲響起,小朋友就情不自禁地模仿,大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音樂欣賞能力,能將樂曲同生活中的經驗結合在一起。

  在活動開展前我讓家長帶領自己的孩子去上街參觀鐘錶店,傾聽鐘錶聲音,觀看鐘表形象,積累了很多表象經驗,透過讓幼兒對鐘錶的初步接觸,激發他們進一步瞭解的興趣。從環境方面,我們在自己的班級中讓幼兒帶來自己喜愛的鐘,把活動室佈置成鐘錶王國,幼兒置身其中在玩中學。讓環境發揮潛在的情感渲染作用。從教學具選擇方面,教具選用音響帶和鋼琴彈奏。它們各有所長,音響帶形象生動,和聲效果優美,整體性強。用於幼兒整曲感受和表現,鋼琴彈奏清晰明瞭,隨機性強,用於分段欣賞,學具上選用生活樂器進行節奏打擊(例如碗筷、勺杯、盤子等),新鮮的自然音樂,容易吸引幼兒,能讓幼兒產生急於打擊的慾望。

  在活動的最後一起唱《我家的鐘兒會唱歌》。整個活動完成的很好,幼兒的興致很高,很快樂!收穫很大!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範文3

  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我認為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一節課的時間裡完全的掌握課上所學內容是最重要的。

  那麼創設情境教學對上好一節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徵與思維特點,使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在無心理負擔的情況下學習,就事半功倍了。

  情景教學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也分不同的種類,比如在教歌曲《小紅帽》時,可以用圖畫再現情景,畫上小紅帽提著籃子沿路去外婆家的快樂的情景。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推動世界,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來源於音樂的 啟發。”少年兒童的想象力是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透過它可以使靈感得到創造性的發揮。

  為進一步掌握已學的唱名,我在 演奏音符的同時,要求扮演音符的學生將聽到的音高按先後順序迅速排好,並在線譜上找到各自的“家”,同 時唱出唱名,唱準音高。這樣,不但使學生們活躍了思維,訓練了大腦,同時也大大增強了自信心。

  教舞蹈律動時,讓學生自己一邊聽著音樂,一邊自己去理解音樂的意思,一邊自己創作出符合本音樂的舞蹈律動。聽音樂、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象,把聽到的音樂用自己的手、腳 做動作去自行發揮、自我表現。有一次,我讓學生們給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編排舞蹈動作,全班幾十個人分小組編了十幾個個小舞蹈,儘管基本上每個舞蹈動作改變都不大,但我還是表揚了那些同學,因為這是他們透過自己的努力思考才創作出來的!

  所以,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利用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的心理特徵,並緊密結合音樂課的特點,運用各種手段創設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使他們在生動、活潑、愉悅、和諧的氣氛中引起積極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範文4

  一、課題分析

  《貓虎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音教材音樂第四冊《獸王》中的一個教學主題,教材內容取材於一則民間傳說故事,刻畫了一隻聰明狡黠的貓的形象,幽默詼諧,極富童趣,迎合了低年級學生喜愛小動物的天性,突出了趣味性。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音樂形象,教育學生愛護人類的朋友——動物。

  二、教學目標

  1、透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教育學生愛護人類的朋友——動物,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2、培養學生的創作興趣及創造能力,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表演,表現本課主題。

  3、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貓虎歌》,並有感情地進行表現。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結束句的節奏掌握。

  2、透過多種體驗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用多種形式編創表現貓和虎的故事。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媒體展示大森林場景,小動物們在林中嬉戲。教師用語言描繪畫面場景。

  2、提問:誰是森林之王?(媒體出示老虎畫面)

  3、用多種方式表現老虎的形象。

  (1)教師提出要求:你能唱唱關於老虎的歌嗎?

  (2)教師提出要求:用聲音、動作或打擊樂器模仿老虎的神態和表情。

  (透過模仿老虎的神態和表情這一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一方面滿足了學生的表演慾,又使學生初步感知老虎是強大的這一概念,為下一環節的學習做好鋪墊。)

  4、表現小貓的形象。

  師:有一種動物和老虎長的很像,你知道是什麼嗎?(引出小貓)

  師:你能用聲音、動作或打擊樂器模仿小貓的神態和表情。

  (一)、故事匯入引出課題

  1、教師講述故事:小朋友們剛才的表現真是太棒了,為了獎勵你們,老師就給大家講個關於小貓和老虎的故事。(媒體展示貓和老虎的圖片)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老虎曾拜一隻貓兒為師傅學本領。貓師傅就將本領一一傳授給了老虎,老虎想到自己的本領已經學到手,就神氣活現專門欺侮森林裡的小動物們。弄得小動物們都很害怕,此時老虎就更加威風凜凜了。這時候狡猾的狐狸給老虎出了個主意說:大王大王,你如果能吃掉貓,那你可就“天下第一”了,老虎一想:哎!這可是好主意啊!第二天,森林裡的動物們正在森林裡玩的熱鬧,一聲大吼,嚇得小動物們都瑟瑟發抖,一個個都逃走了。貓沒料到老虎會來吃它,當老虎要撲向“師傅”的瞬間,但貓卻沒有被老虎吃掉,你們想:貓師傅用了什麼好辦法智鬥老虎的呢?

  (提示:師要邊說邊表現出貓的聰明和老虎的神氣活現,威風凜凜的形象)

  (透過老師講故事這一實踐活動,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另一方面也激發了學生的表演慾望,會下面的表演做好鋪墊。)

  2、學生展開討論,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

  (提示:在此要考慮到學生的發散的多種思維,進行巧妙的評價,並能把這種思維很好的收集回來)[如貓師傅留下一招“爬樹”的本領沒有教給老虎,貓兒靈巧地爬上了樹,老虎的野心沒有得逞等等]

  (二)、寓教於樂

  設疑匯入,學唱歌曲

  師:過渡語:哇,大家都很能幹!幫貓師傅想了好多辦法!這貓師傅到底用了什麼好辦法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播放範唱《貓虎歌》,學生聆聽感受。

  (設定懸念,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能帶著疑問學習歌曲。)

  2、師生討論歌詞內容。

  方法一,說:"獅子豹子都是貓,把老虎被弄得稀裡糊塗哎"。

  A、學生模仿老虎被弄得稀裡糊塗的樣子。

  B、指名學生邊演邊讀歌詞,"老虎被弄得稀裡糊塗哎".

  C、老師按節奏範讀"老虎被弄得稀裡糊塗哎"。

  D、集體按節奏朗讀該句歌詞。要求有猶豫,疑惑的口氣

  方法二、我是你的師傅"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師:過渡語:老虎被弄得稀裡糊塗哎,乘老虎發愣的時候,小貓迅速爬上了大樹,大聲地問老虎;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A、指名學生學一學小貓說"森林之王你服不服!"這句話的語氣。

  B、師生評議得出結論:神氣、得意。

  C、學生按節奏齊讀該句歌詞

  D、啟發學生想象小貓在高高的樹上向樹下老虎喊話的情景,讓學生掌握"王"字的時值。

  (這一環節讓學生說出貓鬥老虎採用的方法,化解和突破了歌詞的節奏難點,加深了學生對歌詞的理解。用學唱歌曲打下了基礎)

  3、教師小結,揭示課題:這真是一隻聰明機智的小貓,讓我們再來把小貓智斗大老虎的過程回味一下,唱一唱並演一演(再次播放範唱錄音)。

  (1)師慢速彈琴,學生輕聲哼唱第一段歌詞。

  (2)師範唱第一段歌詞,學生聆聽學唱

  (3)生提出在演唱上需要幫助的地方,請會唱該句的學生唱一唱,並做小老師教一教。

  (4)集體演唱第一段歌詞

  (5)同樣的方法學唱第二段歌詞

  (6)完整演唱全曲

  (7)請兩組學生分別演唱歌曲,其他學生評議。要求掌握兩個結束句的節奏難點,以及唱出貓和老虎的語氣和神態。

  (8)集體歌表演《貓虎歌》

  (三)、創造表現

  師:過渡語:歌中的小貓遇到老虎後,憑著自己的聰明、機智地救了自己,那麼小貓再遇到老虎時,它們之間還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下面我們分組來編一編,講一講,演一演。

  A講故事

  1、學生分組創編故事

  2、分組講一講所編故事,師生隨機評議

  B演故事

  師:過渡語,小朋友講得真精彩,讓大家知道了許多發生在貓和老虎之間的故事,你能透過以下形式把你的故事演一演嗎?(打擊樂器、情境劇、小品、啞劇等)

  3、生自由選擇節目形式,分組排練,教師分發鑼、鼓、鑔、三角鐵、碰鈴、沙球和自制的打擊樂器,隨時為學生提供幫助。

  四、完美結課

  同學麼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歌曲《貓虎歌》,這是一首民歌風格的創作歌曲,幽默風趣詼諧,極富童趣。

  【教學反思】

  《貓虎歌》是一首趣味性很強的歌曲,它是由故事改編的,於是我設計的匯入就是“老虎拜師”的故事。把故事講得生動,把表情做到位,有時也讓學生說一說,讓學生大概把握住貓與老虎的個性特徵。在學唱結束後,我讓學生上來表演歌曲,以便來鞏固。因為有了前面的故事做鋪墊,學生們對貓和老虎的性格把握的比較好。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利用各種手段努力給學生創設一種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並且安排了打擊樂伴奏、歌曲表演等教學內容,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整堂課都沉浸在歡快的氣氛中。在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注重培養了學生的創作興趣與創造能力,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在編創活動中,鼓勵學生進行藝術創新,從而引起感情的昇華。但整節課下來也有一定的遺憾,比如在歌曲教學中安排時間較少,拓展和匯入部分過多;在對聲音要求上沒做到細緻到位。

  實踐證明,低年級音樂課的情境教學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深厚興趣。透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利用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的心理特徵,並緊密結合音樂課的特點,運用各種手段創設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使他們在生動、活潑、愉悅、和諧的氣氛中引起積極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範文5

  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課堂開頭,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在本節課的匯入環節中,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日喀則的美景呈現在學生面前、使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再以火車的汽笛聲為情景,讓孩子們來模仿火車啟動時發出的聲音,讓他們覺得既有趣又達到了教學效果。繼續坐上火車到西藏為情景,讓學生跟著音樂拍打節奏,熱熱身,同時體會到節奏在音樂中的重要性,並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連線作用。接下來的跳藏族舞蹈環節,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想學的慾望,在學歌曲的過程中小的律動也是坐著的,時間太長了有些坐不住了,我想這個環節也可以讓學生站起來適當地動一下。最後跟老師跳藏族舞蹈動作要定下來。在學生們學會了這首歌后,我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方式,結合自己的家鄉,進入了創編歌詞的環節,利用這首歌的曲調把歌詞的某處改成有關自己家鄉特點詞或句,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們自然而然的燃起對家鄉的熱愛,引起了師生的共鳴。進一步鞏固了歌曲,又開拓了學生們想象的空間,提高了學生們編創歌詞的能力。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範文6

  歌曲《秋》是二年級第二單元的一首歌曲。歌曲短小、活潑,歌詞也朗朗上口,旋律、節奏非常有特點,在演唱歌譜時,我抓住這兩點讓學生進行體會,透過演唱發現這些特點。

  基於以上特點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用流暢、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抒發讚美大自然的感情。教學難點:感受旋律的起落,歌唱時要字正腔圓。圍繞著教學重、難點我從興趣入手,在課的一開始就用優美的音樂和漂亮的畫面吸引學生,讓他們透過說秋天的顏色感受秋天的美麗。之後根據低年級學生善於模仿的特點在欣賞完豐收的圖片後為他們創設採果子的情境,在採果子和拍手、拍腿的節拍律動中感受秋天的豐收美、區分歌曲的主要旋和前奏、間奏。緊接著就是將歌曲中的兩條主要節奏以蘋果和梨的形式出現,透過看圖形讀名稱、跺腳打節拍讀、用手讀名稱、正式讀節奏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兩條主要節奏,再將節奏與旋律相結合讓學生在音樂中進行聽辨,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聽到的結果,這個過程既是節奏的學習又是旋律的進一步感受,為下邊學習歌曲打下基礎。由於學生前邊聽的已經不少了,所以在正式學習歌詞之前我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聽音樂看圖形用la模唱歌曲,其中的這個圖形既能反映歌曲的節奏又能反映旋律的高低走向,讓學生一目瞭然,在模唱的過程中解決旋律中五度、八度回落的難點。

  歌曲學習的過程主要是透過老師引導學生理解歌詞、有感染力的範唱和學生的心裡唱、小聲唱、出聲唱、有感情地演唱實踐來實現的。最後是表現歌曲主要是讓學生在分組合作中演唱歌曲,體驗合作的快樂。

  在以往的教學中發現,在演唱時音高總唱成第一樂句的,如果這樣,我們可以透過“聽、看、劃”來解決,“聽”:聽音高,聽出不同;“看”:看歌譜,看出區別;“劃”:手劃旋律線,劃出高低不同。

  讓學生仔細看歌譜,這是二年級第一次出現歌曲前奏,從現在開始,以鍛鍊學生看歌譜以及內心聽覺、內心演唱的能力,透過“聽、看、默唱”等方法鍛鍊這些能力,為以後自主視唱歌譜做準備。

  《秋》這首歌曲,經過我在教學中的實踐來看,是非常適合進行器樂教學的,雖然乍一看歌曲的音高超出了“do、re、mi、fa、sol”五個音,對於二年級學生可能會難一些,其實不然,因為歌曲節奏簡單,最主要的是旋律非常好聽,而且上口,學生們都非常喜歡,有了這個做基礎,完成器樂教學就不是難事了。

  從器樂聆聽發入手,教師透過器樂示範法將歌曲演奏給學生,利用優美抒情的樂曲感召學生,然後透過器樂談話法讓學生說說器樂帶給自己的感受,並透過器樂討論法討論這首歌曲出現的音高還是不是隻有“do、re、mi、fa、sol”五個音;之後透過器樂講解法萊加以說明;利用“柯爾文手勢”唱會歌曲旋律;最後透過器樂練習法、器樂遊戲法:比如接龍彈奏等遊戲以及樂器齊奏來完成歌曲的演奏。

  本節課的目的主要是鍛鍊學生運用已有能力自主完成教學內容的能力,鍛鍊其主動建構知識與能力的意識,也是為今後教學做鋪墊。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範文7

  音樂是美的藝術,音樂教學是引導學生審美髮現的過程,美的教學環境可以成為有效的潛在教育手段,而美的感受這個過程的基礎是聆聽,在這一課中我緊抓音樂本身特點以快樂的郊遊為主線,用情景創設的教學模式設計開一系列的活動:在山谷中向大山問好——在山頂上讚美秋天——開一場山頂音樂會等,這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在聽中感悟音樂,聽中理解音樂從而表現創造音樂的過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主要感受有: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上課時我先讓孩子們走進一個事先創設好的情境中,他們對課堂中教師創設的每樣事物感到好奇,並希望自己能參與到其中來,去揭開謎底。我在設定教學情境時,創設了“山谷——山頂”的情境,以“到郊外去看看秋天、感受秋天”為切入口,激起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而一系列的音樂活動均在情境中完成,進而讓孩子們感受美麗、成熟的秋天,……這些對於生性好動的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塊德芙巧克力,誘惑他們為了得到美食而全力付出。

  二、突出音樂本體,感受音樂美

  這節課的各個教學環節我都突出了以音樂去引導和感染孩子們,讓他們體驗到音樂韻律感與肢體結合的快樂。在去“山谷”和“山頂”的路中,孩子們在《郊遊》的伴奏音樂中踏著節拍去旅行,他們在不知覺的情況下就已經對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初步感知。同時也便於歌曲的教唱,事實證明學生到後來真的已經會唱了,而且都能有感情地演唱《郊遊》這首歌。

  在各個活動中始終突出音樂的本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音樂展開,孩子們有充分體驗音樂的時間和空間,加上老師親切的教態和語言,營造了和諧的教學氛圍,他們從中受到美的薰陶,獲得美的享受。

  三、寓教寓樂,化解歌曲難點

  《郊遊》這首歌中的第二樂段的音準是個難點,特別是1 6 1 5 5 | 535 63 | 5 — | 5 — ||這一句,5與5之間是一個八度音程,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講比較困難,因此我創設了向山谷問好的情境,透過讓孩子們扮演回聲的角色,

  1 5 | 5 6 | 5 — | 5 — ||

  向 你問 聲 好!

  來解決八度音程的困難,效果非常好,孩子們在扮演回聲的過程中有了很準確的感受。這種感受不是教師強制性的,是孩子們自願的,而且還非常投入的去體會和感受,同時也為解決歌曲的難點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人音版二年級音樂下冊《郊遊》教學反思,

  緊接著在山頂上,完全解決了歌曲的難點,透過大石頭上的詩句“白雲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來對秋天景色的讚美,我用歌唱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同時讓孩子也唱唱這幾句,結果孩子們唱的有滋有味,音準基本得到解決。

  四、語言渲染,感受歌曲情緒

  教師優美動聽的教學語言不但能給學生美的享受,同時也會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郊遊》歌曲中的第一、三樂段和第二樂段的演唱情緒是不同的。我用兩個小朋友和白雲的圖標出示在每一樂段歌曲的開頭部分,我問:“歌曲中有個秘密,你發現了嗎?”,結果孩子們找到了相同的樂段。我又接著引導:“今天你們和老師一起到郊外,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高興、快樂!”這時我順勢:“那你們把這種快樂用歌聲表達出來吧!”。孩子們唱的非常投入,演唱的音樂很有彈性。在中間優美抒情的樂段,我是這樣引導的:“秋天的陽光照在身上是什麼感覺?”孩子們有的說是暖暖的、柔柔的,我又順勢:“那你們的歌聲也唱出柔美的味道,一起來試試!”結果孩子們唱的很有韻味,“錦繡”的尾音拖的也很到位。

  五、創編歌詞,體驗快樂

  創造是課標作為一個重要內容來闡釋的。這節課最後的歌詞創編,孩子們不斷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如“溪水清清、橘子甜甜、楓葉紅紅”等,我讓他們把創編的歌詞一起唱唱,顯得很興奮和自豪。孩子們在創編中感受到了因創作成功而帶來的喜悅,並體驗到了音樂帶給他們的無窮樂趣。

  最後,用一個比喻結束。好的一堂課,教學內容是菜,教學思路是火,教師是廚師,而教師根據學生在課上的反應所做的及時引導調整就是調味料,只有四合為一,才能烹飪出“美味佳餚”!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範文8

  這學期我講的公開課是二年級的音樂中的第十課,《過新年》,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音樂中體驗新年的熱烈氣氛,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教學手段是先由一副對聯引出主題,然後在學習歌曲,最後一步一邊剪窗花一邊欣賞《窗花舞》體驗過年的喜悅氣氛。

  在教學過程中,我總結了以下經驗:

  一、講課是一門藝術

  尤其音樂屬於藝術課,抑揚頓挫的語調,熱情洋溢的激情都、優美的體態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也就受到了美得薰陶。這方面我做的還有些欠缺。

  二、公開課可以展現平時教學的基本功底

  平時由於學生比較小,語言表達能力方面訓練的比較少,在公開課上我才發現,同學們這方面比較差;而平時節奏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學生在這個環節上就表現的比較好。所以說功夫要下在平時,而不能只在公開課上下功夫。

  三、要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這樣會激發學生更大的熱情

  一朵小紅花就是對學生努力學習的認可。

  四、打擊樂器進課堂

  我感覺使用打擊樂器很簡單,其實對於孩子們來說要想運用的自如並不是很簡單的事,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訓練,使學生一步步的提高。

  總之,這堂公開課後我的收穫還是很大的,既看到了自己的成績,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這除舊迎新之際,我希望明年我的教學水平會更上一層樓。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範文9

  《金孔雀輕輕跳》這首歌,是一首描寫傣族風情的兒童歌曲,為了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強烈興趣,我思考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新課程的理念,從感性、體驗入手,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所以我先表演了一段傣族舞蹈,營造了輕鬆愉快的音樂氛圍。1.為整節課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調。2.順理成章匯入課題。

  如果說過去的音樂教學只是“教學生唱歌”,那麼,我感覺到現在的音樂教學不僅是教學生唱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興趣的、主動地融入到音樂中來,這是我在備課、預設過程中的點滴思考。 課堂生成亮點:

  1.觀看傣族民俗文化風光影片,把學生帶入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音樂與相關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有利於擴大學生音樂文化素養,提高學生音樂鑑賞,表現;創造及藝術審美能力的培養。

  2.這節課我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聽,是感知與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也是藝術實踐最重要的過程,因而要從聽入手,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熟悉音樂的旋律,再引導學生從歌詞中感受歌曲的情感。又因為少數民族的歌與舞是分不開的,所以在初聽音樂的'時候,我讓學生觀看歌曲影片, 使學生感受到歌曲的抒情優美,又激發學生學習本首歌曲與熱愛傣族的熱情。

  3.課堂中人人參與編創傣族舞,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發揮學生的編創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去帶動學生。學生們透過本節課的活動,感受到了音樂的美,更勇於表現美,真正做到了新課標以審美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

  課堂不足之處:

  1.由於初次上本節課,個別學生積極興沒調動起來,使課堂少了一些生機。2.自己普通話還有待與提高。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藝術是永無止境的,新課程標準需要我們勇於實踐,勇於創新,更要我們勇於反思,只有不斷反 思,不斷總結,才能提升自己教學理念.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範文10

  歌曲《小漁簍》是一首民歌風的創作歌曲,採用2/4拍,五聲宮調式。這是一首抒情優美的歌曲。歌曲的節奏舒展而有規律,旋律進行以小跳為主,跌宕起伏。第二、三樂句都是第一樂句稍加變化的重複,第四樂句也是採用第... 歌曲《小漁簍》是一首民歌風的創作歌曲,採用2/4拍,五聲宮調式。這是一首抒情優美的歌曲。歌曲的節奏舒展而有規律,旋律進行以小跳為主,跌宕起伏。第二、三樂句都是第一樂句稍加變化的重複,第四樂句也是採用第一樂句的因素髮展而成,這些重複手法的使用使得歌曲的旋律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絡,又協調統一。為了歌詞的表現需要加用了斷音記號,使“小泥鰍”幾個字短促、跳躍,富有童趣。歌曲較好地表現了生活在海邊的孩子在趕海勞動中與形影不離的小漁簍建立了感情,他喜愛小漁簍,歌唱小漁簍,在歌唱中抒發了他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的愉快心情,也反映了他對勞動的樂觀態度。歌曲最後採用了哼鳴的結束句,好像小朋友揹著他裝滿魚蝦的小漁簍漸漸地走遠了,歌聲遠去了,給人留下深深的回味。這節課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我在教學中採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

  課前備課時要充分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興趣程度和接受程度,根據班級學生所存在的學習能力差異,確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妥善處理每一個教學環節,合理分配使用時間。在上課的過程充分利用了音樂語言去引導學生,啟發學生,讓學生在音樂引導中自然地進行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了不同情緒的音樂,讓學生在教師的語言和音樂中得到充分的音樂情境體驗。這樣既使課堂更加完整活躍,又增強了音樂性,讓學生在唱唱動動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樂,體驗其中的快樂。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範文11

  一、站在課程實施的角度談本課的三個基礎。

  1)紮根音樂本位

  本課教學能緊緊圍繞目標,以《大風車》這首兒童音樂作品為學習載體,開展了節奏、歌唱、表演三大環節的教與學的活動。教學中教師能抓住教材的難重點,開展生動有效的,體現音樂性的教學活動。比如在附點節奏部分,能抓住作品中三個不同的附點節奏,開展循序漸進的學習。節奏一:4/4×0 ×0 ×0 ×× | ×× ×× ×- |對這條節奏讓學生複習休止符,掌握與鞏固八分休止的停頓。節奏二:4/4 × × × × × × | ×. × ×- |教師做了以下一個對比,使從簡單的xx xx 過渡到了× × ×的節奏性,學生了解了該節奏的變化過程,掌握節奏二。

  ×× ×× ×× ××| ×. × × - | (附點)

  × × × × × ×| ×. × × - |

  節奏三:4/4× × × ×× ×| × × × × ×|是對以上節奏教學的測評鞏固,檢驗了學生掌握程度,這樣的教學能緊緊抓住知識點,使學生輕鬆地掌握節奏知識。在第二部分的歌唱教學中,重難點是歌詞記憶和音準。教師將學唱進行分段,用動作帶歌詞,分形式齊唱和領唱,使練習鞏固的過程不是那麼枯燥,每一遍練習都對歌唱提出要求,使學生的聲音不斷調整的最佳狀態。如5.32- |這句老師提醒學生把氣頂上去,唱好5這個音。56 53 2- | 12 612-|這一句老師用劃旋律線的方式一條高,一條低使學生掌握旋律走向。在歌曲的最後一小節歌唱中有一個小小難點。教師用擊掌的方式輔助了學生掌握音準和節奏,使學生不易混淆。在最後表演拓展環節中,教師結合其身勢、歌詞、舞蹈進一步豐富作品表現,對本課學習內容鞏固與提升,立體呈現學習內容。整堂課都突出了音樂本位,是一堂樂基紮實,內容豐滿的音樂課。

  2)滲透學科德育

  盧梭的《大教學論》中提到,不具有德育目的的教學不能稱為教育。在課前,教師用一個影片“幫助盲人爺爺聽春天的聲音”來匯出學習主題“大風車”

  ,並創設出了一個學習情境:學唱好《大風車》一歌,參加大風車欄目組去社群慰問老人的演出。於是這又是一堂充滿德育思想的音樂課。課前的討論和課上的實踐,都使孩子們深深意識到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使學生在收穫知識的同時,也得到高尚道德情懷的薰陶感染,提高了整堂課的立意。

  3)再現生本教育

  現在最熱的教育關鍵詞是“生本”,那麼生本的音樂課又應該是怎樣的。通常我們認為生本的最大特點是小組合作,也常用是否有小組合作、學生自學作為評價課堂生本的標尺。在《大風車》一課中體現的生本關鍵是“分層發展”。每個孩子的音樂素養迥異,課堂上怎樣發展好每一個孩子,是生本的核心。課前組織有音樂特長的孩子進行鋼琴、聲樂表演,展示她們的風采。沒有展示的孩子培養她們的聆聽和欣賞習慣,激勵其學習音樂的興趣。課中,有孩子領唱、舞蹈表演,並且注重發揮這些小老師的輻射帶動作用,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討論、嘗試中。課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不成功的表演,那些是相對薄弱的孩子,生本允許失敗,在或成功或失敗中感受與體驗,讓孩子意識到差距。成功或失敗的音樂體驗能給他們多一分鼓勵和機會,讓他們對學習多一點認真和思考。課後,這些孩子還能有新的發展。小組長會帶領其他孩子將學習內容排練好,參加社群表演。教育不能為了教而編個謊言請孩子入甕,上完課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個美麗的謊言,那是負教育。將音樂學習的情境延伸到學校生活情境中,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用真實情境來替代教學情境的虛擬,使學習從虛至實,讓孩子品嚐到音樂學習的意義,用音樂的美好帶給自己和他人快樂。

  二、站在兒童的角度談教學中的兩大特點

  1)情境創設貫徹始終。有效教學因該是根據學生的心理開展教學,滿足於學生的需求而構建不同的學習活動。二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缺乏持

  續的注意力,所以教師更需要不動啟動學習任務,使學生保持住良好的注意力和具備學習動機。所以課以一個完整的情境有效地關注並滿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也不斷驅使引導著孩子走向更深更難的學習活動中。

  2)音樂遊戲直觀有趣。抽象的音樂概念如何變得生動有趣,讓二年級學生所理解。教師需要從兒童思維角度去設計與探索教學的新形式。於是課中孩子們表演節奏譜的遊戲讓每一個聽課老師印象深刻。孩子們透過扮演小音符,高大的孩子是四分音符唱一拍,矮小的孩子是八分音符唱半拍,伸手握拳代表小附點等等。孩子在遊戲中不斷變化著左右位置,節奏意識也不斷增強,節奏越大越準,更關鍵的是小小的遊戲讓孩子無需過多的語言變理解了附點節奏時值的變化。課後有老師共同探討該遊戲科學性的問題。筆者認真,遊戲教學首先是尊重小學生的本性,也僅適合對一些較簡易的知識以遊戲形式具化,如果能相對將一些高深知識也透過一些遊戲活動變得通俗易懂雅俗共賞,這也該是值得提倡的一種教育形式。

  三、站在教學無完美的角度談待改進的兩個細節

  1)背唱為什麼就那麼難。從一堂40分鐘課的目標來談,最根本的教學成效應該是大多數的學生能背唱歌曲。作為一堂展示課因該給予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個別孩子不能背唱,儘可能全部達到要求。而本課教學對該難點也作了設計,策略之一是用動作輔助帶動歌詞記憶,策略二是重點記憶第二段,音樂第一段由學生領唱。筆者發現,孩子做動唱的時候歌詞是記住了,可是聲音受到了影響。而請學生不做動作專注聲音時,歌詞卻背不出了。所以動作的目的是記憶歌詞,在動作設計時一定要精簡,甚至只是幾個關鍵詞上設計簡易的動作輔助記憶,這樣孩子專注歌唱時不會被動作所牽絆,動作是歌詞的腳手架,歌唱才是根本,多形式的背唱鞏固練習才是關鍵,不能主次顛倒,影響了教學的最根本的。

  2)表演為什麼就放不開。課的最後孩子要面向所有老師,以演員的角色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可這一次感覺並不理想沒有前面幾次面對黑板表演來的好,很多孩子緊張的唱不出了,通俗的話是表演時放不開,不能大膽自信。要改變這一情況,老師的作用不可忽視,為什麼孩子一開始沒有唱好是因為老師在臺前放音樂,樂曲前奏較短,開始歌唱時老師沒有到位指揮。解決這一問題可以用音樂播放定時或是請個小小音響師放音樂即可,老師大可不必忙的上竄下跑的,越關鍵的時候越要不慌不亂,引導好學生的狀態。還有表演的空間也是一個客觀問題。教室空間小,聽課老師就坐在孩子後面,轉過去表演時就是面對著聽課老師,而且是零距離。這樣的距離使孩子產生緊張,不敢唱,忘記唱也是正常。所以如何組織表演時的位置需要老師做調整,使表演的學生和聽課的老師保持在一個合適的距離中。

  一堂課好課凝聚著很多好的教學理念,也體現著執教老師對教材和課程的獨到解讀。同樣,一堂課有亮點的同時也有著一些細節的不足。回顧、總結、思考,使教學不斷改進,不斷完善,不斷突破。希望一堂好課不僅能給學生帶來發展,也帶給執教老師和聽課老師對教育的再一次深度思考。

【二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