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調查報告> 取消農業稅後的調查報告

取消農業稅後的調查報告

取消農業稅後的調查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取消農業稅後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取消農業稅後的調查報告1

  今年來,全國部分省市取消了農業稅,使鄉鎮幹部從比較壓頭的稅費任務中解脫出來,但是,取消農業稅後鄉鎮幹部“幹什麼,如何幹”的問題也隨之凸現出來。針對這種情況,近段,我們組織專人對我縣20個鄉鎮工作現狀進行了認真調查,發現大多數鄉鎮能順應稅費改革的形勢,積極探索鄉鎮工作執行的新模式,創造了一些好的作法,但同時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工作思路逐步轉向,但在抓落實、見成效上有差距。

  取消農業稅前,許多鄉鎮把稅費徵繳作為第一位的工作來抓,無論是幹部力量的擺佈,還是工作經費的安排,都把稅費徵繳擺在最為突出的位置。取消農業稅後,大部分鄉鎮能適應形勢,果斷地把工作重心調整到發展經濟上來,提出集中主攻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城鎮開發的工作思路。但從目前具體實施來看,一部分鄉鎮雖然提出了較好的工作思路,但在如何組織實施,如何抓落實等方面還在徘徊觀望,一下子難以適應工作思路的轉變。

  二、執行機制正在轉變,但在促平衡、促發展上有差距。

  取消農業稅前,大多數鄉鎮實行“管線聯村”的運作機制,將鄉鎮所有幹部劃分到各個村,村級各項工作都由駐村幹部去落實。每名班子成員還聯絡分管1—3線。稅費改革後,特別是今年,大多數鄉鎮打破了這種傳統的運作模式。從我們調查的20個鄉鎮來看,有13個鄉鎮將幹部分成了產業發展組(抓結構調整)、招商引資組、綜合事務組(抓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生產、農村黨建等)3個組,有5個鄉鎮將幹部分成了城鎮開發組、招商引資組、產業發展組、綜合事務組4個組,還有2個特色產業比較明顯的鄉鎮將幹部分成了菸葉產業組、苗木花卉組、綜合事務組。執行機制經過調整之後,很明顯地突出了改革發展主題。但從運作效果來看,產業發展、綜合事業、城鎮開發3個組因以往有一定的工作基礎,運作比較好,但分到招商引資組的幹部,由於有的認為招商引資不確定因素多,勞神費力後不一定見成效,乾脆不爭不跑,因此,招商引資這塊工作顯得滯後,從而影響整個鄉鎮工作的平衡推進。

  三、改革分流順勢推進,但在聚能人、優結構上有差距。

  隨著稅費改革的推進,鄉鎮機構改革、人員分流也順勢而進。領導職數減少了,幹部人數精簡了,但仍然存在部分鄉鎮幹部年齡結構老化、能力水平不高等問題,從調查的20個鄉鎮來看,XX年底,機關幹部在冊人數530人,其中30歲以下的45人,31-45歲的275人,46-50歲的'140人,50歲以上的70人。可以看出,部分鄉鎮幹部年齡確實偏大。從工作水平上講,相當一部分幹部屬於那種只會“管線聯村”的“萬金油”式的幹部,思想比較封閉,競爭意識、開拓意識不強,經濟工作能力差,服務本領缺乏,難以幫助農民解決致富本領不高、資訊不靈、產品銷路不暢等問題。

  四、幹部管理繼續加強,但在改作風、樹形象上有差距。

  隨著農村各項改革,特別是稅費改革的不斷推進,各級各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檔案,採取加強教育培訓、嚴格責任考核、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等相應的措施,切實加強對鄉鎮幹部的管理。但從目前來看,部分鄉鎮幹部責任心、事業心不強,認為取消農業稅後,最壓頭的“擔子”沒有了,可以輕鬆了,上班時看看報,象徵性地在機關轉一轉,到村組跑一跑,工作浮於表面。特別是還有少數鄉鎮幹部參與請吃請喝請玩,損壞了幹部的形象,群眾反映差。

  五、財稅徵繳壓力驟減,但在保運轉、減赤字上有差距。

  取消農業稅後,曾經是“鐵板一塊”的財稅壓力驟然沒有了,在讓鄉鎮幹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內心裡又開始擔憂工作經費從哪裡來。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20個鄉鎮都不同程度地負債,少則幾十萬,多的上千萬元。只要鄉鎮工作在運轉,那麼就要經費投入,小到電話費、電費等辦公經費,大到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化配套體系建設等方面經費的投入,儘管各級各部門對鄉鎮也加大了投入,但因鄉鎮工作頭緒多,經費來源相對不足,以後工作運轉特別消赤減債的錢從哪裡來,90%以上的幹部都比較擔憂。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認為,必須要順應取消農業稅後鄉鎮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抓住發展的新機遇,採取積極有效的新措施,乘勢而上,開創鄉鎮工作新局面。

  一、對鄉鎮幹部的職責定位要有新突破。取消農業稅後,鄉鎮幹部的工作職責就是要一心一意謀發展,具體落實“三抓”。

  一是抓產業結構調整。要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建設農村全面小康社會的主導工程來抓,在措施落實上要注意做到“兩個轉變”,即調整產業佈局要由均衡分佈向突出重點轉變,靠農村經濟大戶帶動促發展;指導農業生產要由管種管收向品牌培育、規模經營轉變,靠最佳化品牌和做大規模促增收。二是要抓農業服務體系建設。要以經濟大戶為依託,大力培育各類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為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提供全程服務,包括資訊、技術和銷售服務及基礎設施建設等。三是要抓招商引資。要把招商引資作為尋找發展出路、加快消赤減債的根本舉措來抓,要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地理優勢、交通優勢、人文優勢,千方百計爭專案、爭資金、爭技術、爭人才,搞活農副產品深加工,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堅定不移地走強農興工之路。

  二、對鄉鎮工作的執行機制要有新調整。

  農業稅取消後,鄉鎮幹部要徹底從以往的“催糧要款”任務觀念中走出來,圍繞發展要務創新工作執行機制,要由包線、包片、包村逐步轉變到包產業、包行業、包專案上來,要敢於打破常規,果斷調整,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抓發展。如有些鄉鎮把工作力量分成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城鎮開發、綜合事務幾塊,讓一些思想觀念較新、開拓意識較強、經濟工作本領較高的鄉鎮幹部從事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就不啻為一個好的執行機制。因此,各鄉鎮要立足鄉情,根據自身特點創新工作機制。

  三、對鄉鎮幹部的教育培訓要有新舉措。

  取消農業稅後,鄉鎮幹部的主要職責就是抓發展,因此,在要求鄉鎮幹部有較強的政治理論素質的同時,必須要有較紮實的經濟工作本領。要按照分級負責、分層培訓的原則,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在摸清鄉鎮幹部文化科技水平的基礎上,採取聘用專家上輔導課、開展遠端教育、建立科技示範基地、舉辦“學用科技大比武”活動、外派學習考察、實踐鍛鍊等形式,對鄉鎮幹部加強農村實用技術、企業經營管理、投資融資、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本領。

  四、對鄉鎮幹部的考核管理要有新辦法。

  要樹立以政績論英雄的考核理念,建立健全考核管理體系。鄉鎮對幹部下達考核指標時,要根據幹部個人長處,在實行“因事擇人”的基礎上,科學量化考核內容,合理地配置工作責任金,既要考慮到工作的原有基礎,又要考慮到工作的難易程度,讓幹部感到既有壓力,更有動力。同時,堅持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自我考核與上級考核、黨組織考核與群眾評議相結合的辦法,定期不定期地對鄉鎮幹部所承擔的各項工作進行全面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鄉鎮幹部工資福利、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儘可能地拉大獎勵和處罰的差距,特別是對於連續三年處於考核最末位的,組織上要進行談話誡免,並調整崗位。

取消農業稅後的調查報告2

  **縣屬**市最北端的山區縣,是國家級的貧困縣,24個鄉鎮、188個村。20xx年全部免徵農業稅,農民基本上無負擔,但村級債務已成為廣大群眾關心、各級領導關注、基層幹部焦慮的一個突出問題。化解村級債務是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措施,刻不容緩。探索化解村級債務的途徑與對策,已成為農經工作的當務之急。

  一、村級債權債務狀況。據調查,全縣村社1985年以前的積累作為生產底墊劃給農戶長期使用。1986年至今的新積累(提取公益金、公積金)一是被鄉鎮政府借支挪用;二是農戶欠繳。空殼村較為普遍。村級債權320萬元屬農戶歷欠款。債務384萬元,涉及130個村,佔村總數69,村債務最高的12萬元。村級債務影響了黨群、幹群關係,是農村不穩定的隱患。

  二、村級債務形成的原因:一是稅費收繳“上清下不清”。近來年,鄉鎮稅費收取都是由駐村幹部和村幹部包乾負責,在完成時間和金額方面實行嚴格的考核,且與年終獎金掛鉤。因此每年一到繳款截止時間,駐村幹部和村幹部不得不借款、貸款為尚未繳款的農戶墊交,這樣形成村級債務220萬元。二是興辦公益事業,如村級公路、村辦公室、興辦學校、“普九”、人畜飲水等專案建設借款形成村級債務120萬元。三是支付村幹補助形成村級債務45萬元。根據鄉鎮調查情況,修建村辦公室和“兩基普實”鄉鎮資金缺口相當大,各鄉鎮全面實施這些專案,將形成較大的新一輪村級債務,從而增重農民負擔。

  三、化解村級債務的對策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化解村級債務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工作量大、鄉鎮要成立領導小組。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任領導小組組長,抽調鄉鎮財政所、農經站的工作人員組成。在化解村級債務過程中,首先各鄉鎮選擇1個村作試點,其次在開展試點的基礎上再製定化債實施方案,最後在各村全面推開。

  (二)發動群眾、發揚民主。化解村級債務是涉及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只有充分發動群眾,堅持民主、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才能順利推行。一是要相信群眾,把政策交給農民;二是在債權債務清理核實時,每個村都要成立村民代表參加的核查小組,依靠農民進行清理,清查結果要經過村民主理財小組和村民代表的逐筆核對、審查,並將審查的結果公佈,農民有異議和反映突出的問題,要進一步調查核實;三是在制定化債措施時,要符合村實際和農民的意願,認真徵求群眾意見,得到農民的認可,取得大多數群眾的支援;四是在實施清收過程中,對農民稅費尾欠實施減免的,一定要經過村民代表評議,得到大多數群眾認可後才能進行減免。

  (三)嚴格執行政策、規範操作。化解村級債務工作政策性強,各地在開展化債工作時一定要嚴格把握政策。一是對稅費改革前的農民稅費尾欠要登記造冊暫停清收(即20xx年12月31日前),稅費改革後農民新欠繳的農業稅及附加,凡不符合減免條件的要依法逐步清收,在清收稅費欠款過程中注重工作方法,嚴防涉農惡性案件的發生;二是嚴禁超越農民的承受能力的突擊清欠;三是杜絕加重或變相加重農民負擔行為;四是禁止擅自立項籌資還債,不得平攤村級債務;五是不得收回農民承包地抵債;六是強化村級收費治理,嚴格執行籌資籌勞的治理規定,不準超限額籌資,不準強行以資代勞。在消化村級債務工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一清理、三核實、三公示、兩核定、一鎖定、再化解”的程式進行。“一清理”就是全面清理村級財務;“三核實”就是全面清理核實村級債權、債務和集體資產。“三公示”就是在清理前將村級財務進行第一次公示,清理後進行第二次公示,根據第二次公示情況和群眾的反饋意見對帳

  目進行核對、調整,並將結果進行第三次公示。“兩核定”就是債權債務公示後,經債權債務人確認,分別簽訂《村級債務核定書》、《村級債權核定書》。“一鎖定”就是建立村級債權債務臺帳,全面鎖定村級債務,切實控制債務增長,並逐村簽訂《債務鎖定化解責任書》。“再化解”就是利用可行措施,實現3至5年基本化解村級債務的目標。

  (四)建立制度、規範治理。加強財務治理是防止新增債務的有效手段,各鄉鎮要按照有關規定進一步完善和規範村級財務治理制度,建立健全帳目。**鄉村分散偏遠幅員面積大,交通、通訊不便,經濟業務量發生少,且村帳應村管,鄉鎮加強監督,確保不發新增債務。

  (五)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各村在化債

  工作中首先要制訂化債方案,其次要針對不同村情采取不同的化債措施。可採用財務清理化債,劃轉債務降債,削減高息減債,清收債權還債,債權債務抵衝化債,盤活存量資產、資源還債,發展村級經濟化債,落實減負政策清債,以及其它可被群眾接受且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措施化債。

  (六)爭取專案、國家扶持。對於貧困山區因修村級公路、人畜飲水、“兩基普實”等原因形成的債務。要根據不同情況,鎮、鄉財政應積極採取向上爭取專案資金的辦法,幫助村級化解債務。

  (七)興辦事業、量力而行。**縣雖然扶貧驗收合格,但是農民整體收入水平還不高,地區之間、農民之間收入差距大,貧困農民比例不小,農民總體還是比較貧困,經濟承受能力很弱小。鄉村公益事業國家補助有限,鄉鎮政府無財力支援,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有限且實施困難。因此鄉村公益事業發展要分輕重緩急安排發展。讓農民修養生息,積極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構建農村和諧社會。

取消農業稅後的調查報告3

  x縣屬x市最北端的山區縣,是國家級的貧困縣,24個鄉鎮、188個村。20xx年全部免徵農業稅,農民基本上無負擔,但村級債務已成為廣大群眾關心、各級領導關注、基層幹部焦慮的一個突出問題。化解村級債務是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措施,刻不容緩。探索化解村級債務的途徑與對策,已成為農經工作的當務之急。

  一、村級債權債務狀況。據調查,全縣村社1985年以前的積累作為生產底墊劃給農戶長期使用。1986年至今的新積累(提取公益金、公積金)一是被鄉鎮政府借支挪用;二是農戶欠繳。空殼村較為普遍。村級債權320萬元屬農戶歷欠款。債務384萬元,涉及130個村,佔村總數69,村債務最高的12萬元。村級債務影響了黨群、幹群關係,是農村不穩定的隱患。

  二、村級債務形成的原因:一是稅費收繳“上清下不清”。近來年,鄉鎮稅費收取都是由駐村幹部和村幹部包乾負責,在完成時間和金額方面實行嚴格的考核,且與年終獎金掛鉤。因此每年一到繳款截止時間,駐村幹部和村幹部不得不借款、貸款為尚未繳款的農戶墊交,這樣形成村級債務220萬元。二是興辦公益事業,如村級公路、村辦公室、興辦學校、“普九”、人畜飲水等專案建設借款形成村級債務120萬元。三是支付村幹補助形成村級債務45萬元。根據鄉鎮調查情況,修建村辦公室和“兩基普實”鄉鎮資金缺口相當大,各鄉鎮全面實施這些專案,將形成較大的新一輪村級債務,從而增重農民負擔。

  三、化解村級債務的對策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化解村級債務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工作量大、鄉鎮要成立領導小組。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任領導小組組長,抽調鄉鎮財政所、農經站的工作人員組成。在化解村級債務過程中,首先各鄉鎮選擇1個村作試點,其次在開展試點的基礎上再製定化債實施方案,最後在各村全面推開。

  (二)發動群眾、發揚民主。化解村級債務是涉及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只有充分發動群眾,堅持民主、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才能順利推行。一是要相信群眾,把政策交給農民;二是在債權債務清理核實時,每個村都要成立村民代表參加的核查小組,依靠農民進行清理,清查結果要經過村民主理財小組和村民代表的逐筆核對、審查,並將審查的結果公佈,農民有異議和反映突出的問題,要進一步調查核實;三是在制定化債措施時,要符合村實際和農民的意願,認真徵求群眾意見,得到農民的認可,取得大多數群眾的支援;四是在實施清收過程中,對農民稅費尾欠實施減免的,一定要經過村民代表評議,得到大多數群眾認可後才能進行減免。

  (三)嚴格執行政策、規範操作。化解村級債務工作政策性強,各地在開展化債工作時一定要嚴格把握政策。

  一是對稅費改革前的農民稅費尾欠要登記造冊暫停清收(即20xx年12月31日前),稅費改革後農民新欠繳的農業稅及附加,凡不符合減免條件的要依法逐步清收,在清收稅費欠款過程中注意工作方法,嚴防涉農惡性案件的發生;

  二是嚴禁超越農民的承受能力的突擊清欠;

  三是杜絕加重或變相加重農民負擔行為;

  四是禁止擅自立項籌資還債,不得平攤村級債務;

  五是不得收回農民承包地抵債;

  六是強化村級收費管理,嚴格執行籌資籌勞的管理規定,不準超限額籌資,不準強行以資代勞。在消化村級債務工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一清理、三核實、三公示、兩核定、一鎖定、再化解”的程式進行。“一清理”就是全面清理村級財務;“三核實”就是全面清理核實村級債權、債務和集體資產。“三公示”就是在清理前將村級財務進行第一次公示,清理後進行第二次公示,根據第二次公示情況和群眾的反饋意見對帳目進行核對、調整,並將結果進行第三次公示。“兩核定”就是債權債務公示後,經債權債務人確認,分別簽訂《村級債務核定書》、《村級債權核定書》。“一鎖定”就是建立村級債權債務臺帳,全面鎖定村級債務,切實控制債務增長,並逐村簽訂《債務鎖定化解責任書》。“再化解”就是利用可行措施,實現3至5年基本化解村級債務的目標。

  (四)建立制度、規範管理。加強財務管理是防止新增債務的有效手段,各鄉鎮要按照有關規定進一步完善和規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帳目。x鄉村分散偏遠幅員面積大,交通、通訊不便,經濟業務量發生少,且村帳應村管,鄉鎮加強監督,確保不發新增債務。

  (五)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各村在化債工作中首先要制訂化債方案,其次要針對不同村情采取不同的化債措施。可採用財務清理化債,劃轉債務降債,削減高息減債,清收債權還債,債權債務抵衝化債,盤活存量資產、資源還債,發展村級經濟化債,落實減負政策清債,以及其它可被群眾接受且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措施化債。

  (六)爭取專案、國家扶持。對於貧困山區因修村級公路、人畜飲水、“兩基普實”等原因形成的債務。要根據不同情況,鎮、鄉財政應積極採取向上爭取專案資金的辦法,幫助村級化解債務。

  (七)興辦事業、量力而行。x縣雖然扶貧驗收合格,但是農民整體收入水平還不高,地區之間、農民之間收入差距大,貧困農民比例不小,農民總體還是比較貧困,經濟承受能力很弱小。鄉村公益事業國家補助有限,鄉鎮政府無財力支援,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有限且實施困難。因此鄉村公益事業發展要分輕重緩急安排發展。讓農民修養生息,積極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構建農村和諧社會。

【取消農業稅後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