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電影>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金剛川》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1

  今天我看了一部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名字叫《金剛川》。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末期,我國的一支軍隊要透過金剛川到達金城前線作戰,不然我國主力軍隊就會像一隻折斷了翅膀的鷹,落入狼群之中。

  在我們的軍隊正要過橋時,美國的飛機一次次的投射炮彈炸燬這座通往金城前線唯一的橋。但我們的志願軍戰士,每次都頑強地站起來,一次次的修好這座橋。

  在即將到達凌晨六點時,為了能讓其他的志願軍戰士順利過橋,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在橋底下,人踩人,人摞人,用自己的身體撐起了這座橋,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被志願軍戰士們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他們不怕危險不怕勞累拼命地修橋就是為了讓軍隊打贏這場抗美援朝的戰爭。他們打這場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中國為了老百姓為了人民所打的。這些志願軍,他們也有自己的家人,但他們在戰場上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是國家,他們的這種精神令我敬佩,也值得我們學習。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我們的資源十分匱乏,飛機不夠,炮彈不足。當敵人的飛機來臨時,我們的炮手為了保住大橋,他們勇敢地點燃了篝火,暴露位置犧牲自己。這需要多麼勇敢的精神才能做到啊。影片的最後,一位當年參加過這場戰爭的爺爺說,後代們的幸福是由前人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這精神就像國歌裡唱的那樣,用我們的血肉築起我們新的長城。

  我們應該向這些志願軍戰士們致敬,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我們這些後輩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學習,為祖國的建設出一份力。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2

  20xx年10月23日,電影《金剛川》正式上映,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戰,共同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

  走進電影院,作為新時代青年中的一份子,我們不能忘記,現如今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先輩的流血犧牲。影片中他們以血肉之軀,築起精神長城,誓死做到人在橋在的誓言。故事分四個部分,用不同的視角對同一段事件進行展示,但最終的結局是大部隊成功過江,到達前線陣地。運用小視角,來展現宏大的歷史事件,轉變常規的敘事角度和順序,使我感受到電影中那句臺詞的深切含義:"那一年我們才十七八歲,可我們都不怕死"。

  電影講的是犧牲,層層遞進和昇華其核心主題——犧牲。在戰場上,面對流血和犧牲,不畏生死只為心中的共同理想。志願軍戰士因為不懼犧牲,才守護了那座關鍵的長木橋,用犧牲精神築成堅固的長橋。其中《高炮班》的'張排長和吳班長的呼哨,一方面是傳遞資訊,另一方面是傳遞情感的方式。在敵機準備炸橋時,他們選擇暴露自己,點燃明火,讓敵人的兇猛炮火朝著自己攻擊,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打贏這最後一戰,這一戰他們在心裡早已做好準備了。

  最終這一切又迴歸了橋面,這一段歷史中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值得銘記的時刻。在煉獄般的戰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擊不倒的生命之橋、英雄之橋!

  松柏長青,英雄常在,吾輩自強,篤定前行。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3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糾集“聯合國軍”進行武裝干涉,並派遣海軍第七艦隊侵入中國臺灣海峽。此後,侵朝美軍越過三八線,直逼鴨綠江,並出動飛機轟炸中國東北邊境,直接威脅到新中國的國家安全。雖然當時中國正面臨著鞏固政權恢復經濟的緊急任務,但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中共中央多次召開會議,經過反覆權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到1951年6月,歷時7個多月,先後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五次大的戰役,共殲敵23萬餘人,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地區。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中湧現了無數英雄人物:羅盛教黃繼光楊根思邱少雲……為了朝鮮人民,為了履行國際主義義務,許許多多的英雄,長眠在了朝鮮的土地上。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的同時,國內掀起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

  全國各階層人民踴躍參軍參戰,捐獻飛機大炮,慰問志願軍,訂立愛國公約,開展增產節約運動,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戰。1951年7月,朝鮮戰爭進入“邊打邊談”階段。經過兩年的相持,交戰雙方於1953年7月簽署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

  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舉。這場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創造了以弱勝強的範例,極大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4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來到太平洋影院,觀看了《金剛川》,它是一部愛國電影。

  本片講了1953年,在抗美援朝的最後階段,中國人民子弟兵要到金城去支援前線的戰士。到金城的途中,有一條水流湍急的大河,這就是金剛川。要想度過這條河,唯一的一座橋,是戰士們用木板臨時搭起來的。美軍為了不讓志願軍透過這座橋,用轟炸機一次次的將炮彈投放於木板橋上。子弟兵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最終工兵連的戰士搭成人梯,將木板舉過頭頂,讓其他戰士順利過了河。

  《金剛川》從三個角度介紹了當時的場景。中國當時的武器非常落後,只有兩個炮臺,一個是主攻的,另一個必須隱藏起來。主攻炮臺被擊中後,連長張飛身負重傷,失去了一條腿和一條胳膊,但是,他不顧自身的安危,將生死置之度外,拿起竹竿,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到炮臺,艱難地操作著炮臺,將一架美軍飛機擊落。他那種不怕犧牲的精神是來自於對祖國的熱愛,因為他們嚮往光明,嚮往和平。

  看完《金剛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位於金剛川的這座橋。每當橋被美軍炸燬,工兵連的戰士們就會在第一時間將橋修好,所以,這座橋被美軍稱之為炸不壞的橋。1953年11月12日凌晨,美軍派出了八架大型轟炸機將木板橋完全摧毀。即便是這樣,志願軍仍然沒有屈服,他們最終靠著團結過了河。從中,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力量,看到了團結的力量。

  當今,我們的生活如此幸福,可是,我們這樣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輩犧牲了無數的汗水和鮮血,甚至是生命換來的。我們少先隊員必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因為中國假如是一條大船,我們是即將身在甲板上的舵手,揚帆起航。

【《金剛川》電影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