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節的習俗15篇

元宵節的習俗1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的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

  1、四川省元宵節習俗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簷燈四偷紅。”除了偷青是為了強身外,其餘皆為求子的習俗。XX縣有「對罵」的習俗。元宵節時人們搬板凳到戶外去,將平日之怨氣,盡皆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

  2、福建省元宵節習俗

  泉州花燈別具特色,有香燈、紙折蓮花燈、絲料宮燈、八結燈等等。邵武縣元宵夜境內廟宇繞境迎香,稱為“淨街”。福建南部有元宵節兩村兒童互擲石為戲的習俗。據說若不擲石,那個村子必定發生瘟疫。

  3、廣東省元宵節習俗

  XX縣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慶燈。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鬚線給小兒繫帶,據說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內殘存的蠟燭照床下,據說可以產貴子。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捱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捱罵為吉兆。

  4、雲南省元宵節習俗

  XX縣於元宵節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彌勒州元宵後一日燃香於橋,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據說可以去疾病。元宵節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這種食品最早出現在宋代,詩人姜白石在一首《詠元宵》的詩中寫道:“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宋人周必大也曾寫過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巡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5、山西省元宵節習俗

  掛花燈,是山西人民歡慶元宵節必備的一種形式。每逢元農宵節來臨之時,家家戶戶都掛起各式各樣的燈,從十四至十六,形形色色,異彩紛呈。

  放焰火,為山西人民元宵節最為喜人的活動。元宵節夜在廣場都要進行放煙火活動,到時全家都走到大街上。

  文藝踩街,堪稱民間文化化妝大遊會。從十四到十六,連續三天各縣區的都組織大大小小的各種文藝匯演到市裡來,有民間藝術,有現代藝術展示,有傳統文藝,有古老樂曲,有八音會,有古裝戲,花樣之多,數不勝數。

  6、河北省元宵節習俗

  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又以十二個面盞貯油放入鍋中蒸熟,以面盞積水之多寡來預卜該月的晴雨。XX縣上元節以大饅頭為節食。XX縣元宵節男子請五祖教拳棒,女子請紫姑卜休咎。

  7、安徽省元宵節習俗

  臨近元宵這幾天,XX市XX區上窯鎮的街道社群和鄉村田野裡,各種民俗文藝表演一場接著一場。扭花鼓燈、耍龍燈、獅子滾繡球、高蹺、抬閣、花棍、花燈、傘燈、旱船、獨竿橋等多彩多姿的表演,不僅把新年的氣氛推向高潮,而且也讓十里八鄉的老少爺們領略了獨特的淮河風情文化。 淮河兩岸,舊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說法。年初一到初三的大年三天,人們忙於辭舊迎新、探親訪友,顧不上吃顧不上玩,元宵節才是年味最濃的時刻。

  8、山東省元宵節習俗

  XX市XX區的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XX市XX縣的元宵送燈至祖墳。XX市XX縣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著燈,繞棗樹六圈,口唸“嘟佬嘟佬,開花結棗”六遍,就能使棗樹豐收。XX市XX縣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稱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永葆青春年少。

  9、陝西省元宵節習俗

  XX縣於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並送燈、送油,稱之“添油”。

  10、河南省元宵節習俗

  XX縣元宵吃餛飩湯,稱之“團圓茶”,孃家接已嫁的女兒回家過節,縣元宵慶燈時,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龜。本地有河橋的,相率過橋。若無橋,則以木板搭數丈高之“天橋”,稱為“走百病”。

  11、江西省元宵節習俗

  XX縣民於元宵掃墓插竹為燈。XX縣城各鄉均於元宵節祀上元神舟。

  12、湖北省元宵節習俗

  XX縣(今之江漢)老農夫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絕地蠶”。兒童則以田鼓迎神,以卜歲事。武昌的“弄龍”要一連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隨龍燈到鄰村赴宴,稱為“龍換酒”。

  13、湖南省元宵節習俗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XX縣游完龍燈後,將

  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14、江蘇省元宵節習俗

  XX區上元日綁縛蘆葦成丈許之火炬,插於田間,稱“照田財”,用來預卜早潦。火色白者為水,紅者為旱。宜興上元日,兒童戴鬼面具,屈腳振肩而跳,稱之“跳鬼”。

  15、浙江省元宵節習俗

  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海XX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上虞縣少於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臺上較量武藝。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於元宵節設酒祭床。

元宵節的習俗2

  一、踩高蹺

  是我們這裡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就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後人發展起來,成了一種蹺技活動。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

  表演者縛足行走,技藝高的還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引起觀眾陣陣笑聲。

  二、開封盤鼓

  我們那裡流傳這樣一句話:"無鼓則瞎。"沒有盤鼓的"咚咚聲",彷彿元宵節這個全民狂歡的節日就沒有了眼睛一樣。"正月十五鬧元宵。"擊打盤鼓詮釋了"鬧元宵"的"鬧":一群壯漢在元宵節,脫掉上衣,光著膀子,大汗淋漓地擊打著重量、體積都不小的盤鼓,其恢弘、浩大的氣勢,給人以破土而出的感覺,元宵節裡的盤鼓聲既敲走了一年的疲勞,宣洩了一年的情緒積澱,又敲響了新一年的期盼和希望,像是衝鋒的號角,讓人振奮、給人力量。

  三、觀燈

  古往今來,流傳下來大量膾炙人口的元宵詠燈詩,和無數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燈聯。蘇東坡曾這樣描寫北宋開封的放燈盛境:"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在如今開封市的大相國寺、清明上河園等公園裡,整個正月,基本都有燈籠可以觀看的。燈籠的形狀、創意都與時俱進,增添了不少新的內涵。

  開封元宵節食俗

  北宋汴京的油錘是元宵節的節日食品。這油錘到後來就演變成炸元宵了。可惜現在的開封很少見吃到了,倒是在廣東等地,還傳有"通心煎堆"、"碌堆"、"煎堆"等等,基本保留了這樣的做法,開封好象只吃元宵了。

  元宵,又名湯圓、說團、圓子等,取"團團如月"的吉祥意思,北宋時叫浮圈子。如今開封人還把元宵和湯圓區分開來,把有各種口味果餡比較難煮的叫元宵,把只有黑芝麻餡甚至僅有米麵,沒有餡的叫湯圓。

元宵節的習俗3

  元宵節節期節俗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朝代沿革

  唐朝,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

  宋朝,宋代元宵除了“婦女出遊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的狂歡外,還有官員派發利是、君王與百姓同賞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獄機構會利用燈飾、影象演繹獄戶故事或陳列獄具等。元宵節在宋代發展成最熱鬧的世俗狂歡節,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是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即將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統治者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

  清朝,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元宵節清朝則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現代,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近年來,代表委員建議元宵節放假。

  元宵燈詩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

  歷代文人墨客讚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如今讀來仍趣味無窮。

  唐代時,元宵放燈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為花樹”。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云牶“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值得稱道的,還應首推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這裡雖沒有正面描寫元宵盛況,卻蘊含著十分歡樂愉悅熱烈熙攘的場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況空前,燈市更為壯觀。蘇東坡有詩云牶“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范成大也有詩寫道“吳臺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詩中的“影燈”即是“走馬燈”。大詞人辛棄疾曾有一闕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明代更加鋪張,將元宵放燈從三夜改為十夜。唐伯虎曾賦詩盛讚元宵節,把人們帶進迷人的元宵之夜。詩曰“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遊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熱鬧的場面除各種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龍、火獅等。阮元有羊城燈市詩云:“海螯雲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餘物力,長年羊德復仙靈。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詩:“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動、精彩別緻。

  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北宋歐陽修詞:“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抒寫了對情人的思念之苦。

  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

  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花燈寄寓

  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裡扎一小棚,棚裡面小桌上立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著香爐、供品,還掛著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說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

  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徵意義。

  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音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

  也有農家在田間立長竹竿掛上一盞燈 “照田蠶”,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訊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裡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元宵節古代習俗有什麼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民間都把小孩送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燈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也成了“上元節”的點綴。

  元宵節花燈種類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編制的形象燈,如龍燈、虎燈、兔燈等等,或是根據民間故事編制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各種花燈製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越來越濃,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為五天;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為燈期不同,所以最初張燈的那天叫“試燈”,十五這天叫“正燈”,最末一天叫“殘燈”、“闌燈”。也有叫“神燈”、“人燈”、“鬼燈”之說。十四日夜為“神燈”,放於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燈”,放在門窗、床笫、几案等處,用來避除蠍蟲;十六日夜為“鬼燈”,放在丘墓、原野,為了遊魂得到可以脫離鬼域。上祈天意,下護蒼生,神人鬼畜,無所遺漏

  元宵燈謎

  燈謎在春秋時代就有,那時叫“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南宋時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燈謎。南宋後,賞花燈、猜燈謎讓元宵節的氣氛熱鬧而溫馨。由於燈謎都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也稱為“燈虎”(也叫文虎)。傳統燈謎的製作講求一定的格式,需運用巧思才可以製出十分高妙的燈謎,是中國獨創的文學藝術。

  有一年元宵節,乾隆皇帝帶著一群文武大臣,興致勃勃前去觀看燈會。左看各種燈籠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右瞧各種燈籠別緻風趣,耐人尋味。看到高興時,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們也出謎聯,讓大家猜一猜。大學士紀曉嵐稍思片刻,就揮筆在宮燈上寫了一副對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彷彿,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不是,詞不是,《論語》也不是。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個個抓耳撓腮,怎麼也猜不出來,最後還是紀曉嵐自己揭了謎底:猜謎。

  元宵燈聯

  元宵張燈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不僅有大量膾炙人口的元宵詠燈詩,而且也留下了無數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燈聯。

  元初南宋末,南宋有個叫賈似道的人鎮守淮陰(今揚州)時,有一年上元燈節張燈,門客中有人摘唐詩詩句作門燈聯;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據說,此聯為我國最早的燈聯。此後歷代都有人爭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鑲掛壁燈聯、門燈聯,不僅為元宵佳節增添了節日情趣,也為賞燈的人們增加了欣賞的內容。

  被稱為“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張英、張廷玉,皆能詩善對。有一年元宵佳節,張府照例張燈掛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聯試子“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小廷玉思索時聽到門外一聲花炮響,頓時領悟,對曰“低點花炮震大地,響,氣吐沖天。”對仗工整,天衣無縫,堪稱妙對。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聯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見一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上聯,徵對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見了,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隨風飄動的飛虎旗出對“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出,被取為進士。歸鄉路過那戶人家,聞知指親聯仍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被招為快婿。一副巧合對聯,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

  傳說明成祖朱棣於某年元宵節微服出遊,遇一秀才,談得頗投機。朱棣出上聯試他才情,聯雲:“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朱棣大喜,遂賜他為狀元。

  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物件。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而不是有人膚淺臆想的七夕。

元宵節的習俗4

  元宵節是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充套件開來。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節的習俗5

  【河北省】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又以十二個面盞貯油放入鍋中蒸熟,以面盞積水之多寡來預卜該月的晴雨。靜海縣上元節以大饅頭為節食。慶雲縣元宵節男子請五祖教拳棒,女子請紫姑卜休咎。

  【山東省】淄川縣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寧陽縣元宵送燈至祖墳。博興農村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著燈,繞棗樹六圈,口唸“嘟佬嘟佬,開花結棗”六遍,就能使棗樹豐收。莒縣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稱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省】襄城縣元宵吃餛飩湯,稱之“團圓茶”,孃家接已嫁的女兒回家過節, 縣元宵慶燈時,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龜。本地有河橋的,相率過橋。若無橋,則以木板搭數丈高之“天橋”,稱為“走百病”。

  【陝西省】鳳翔縣於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並送燈、送油,稱之“添油”。

  【江蘇省】武進縣上元日綁縛蘆葦成丈許之火炬,插於田間,稱“照田財”,用來預卜早潦。火色白者為水,紅者為旱。宜興上元日,兒童戴鬼面具,屈腳振肩而跳,稱之“跳鬼”。

  【浙江省】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海寧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上虞縣少於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臺上較量武藝。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於元宵節設酒祭床。

  【江西省】新建縣民於元宵掃墓插竹為燈。萬安縣城各鄉均於元宵節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雲夢縣(今之江漢)老農夫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絕地蠶”。兒童則以田鼓迎神,以卜歲事。武昌的“弄龍”要一連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隨龍燈到鄰村赴宴,稱為“龍換酒”。

  【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新田縣游完龍燈後,將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元宵節的習俗6

  正月十五那天,是我們農村孩子們最高興的一天。雖然下著雨,但是夜晚去“踩田角落”的人仍舊很多,其中還有幾個是大人。

  為了去踩田角落,我很早就把雨鞋穿好了,也準備好了去“踩田角落”用的柴火。晚上,媽媽還做了我最愛吃的糊塗面,面裡有許多菜一一野菜、油泡、粉絲、團於……但我只吃了幾口,就急匆匆地走了。

  我和弟弟三步並作兩步,只希望能飛到田野裡。出了村口,我們就遠遠地看見那裡已經有好幾個人了,他們點著火把,繞著田的四邊跑著,嘴裡不住地高喊著: “踩踩田角落,明年養只大豬玀……”這是我們這兒的古老風俗。據說,誰踩得越熱烈,誰家明年就越興旺,五穀豐登,生活富裕。

  我們一到田野,也馬上點起火把,繞著田邊跑著,一邊扯開嗓子高喊。我高興得忘記了周圍的一切,也不顧手裡點著了的火把快燒完了,仍然不停地跑著。突然,我覺得手很燙。於是,急忙把手垂下來,一看,唉!快燒著衣袖了。我馬上將手中的柴禾扔在田角邊。

  不加不覺,我和弟弟已經每人燒掉了五個火把。這時,我無意中向四周一看:啊!人更加多了,他們手中的火把熊熊燃燒,火光照亮了自己的臉,照亮了綠油油的麥田,照亮了漆黑的夜空,照得田野裡如同白晝。雖然下著細雨,大家卻高興地喊著、跑著、笑著,全身心都沉浸在歡樂之中。大約踩了一個多小時,我們拿來的柴把也燒完了,但我們興致未盡,捨不得離開。我們多麼希望再踩一會田角落啊!

  時間已近半夜,我和弟弟才依依不捨地離開這充滿歡樂氣氛的田野回家了。但是,人們的笑聲和喊聲仍在天空中迴盪著……

元宵節的習俗7

  元宵節,早在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到了漢文帝時,已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燃燈的習俗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上海到重慶物流

  關於元宵節的由來,眾說紛紜,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傳說:

  其一,

  在很久以前,有一年春節剛過,有人在獵殺兇禽猛獸的時候,誤殺了一隻迷路的神鳥,玉皇大帝得知後非常震怒,意欲派遣天兵天將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所有的人畜、財產通通燒光。

  玉皇大帝有個女兒,心地非常善良,她不忍心看到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危險,上海到重慶運輸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人們,希望他們早做準備。

  眾人聽到這個不幸的訊息,如雷貫耳,惶惶不可終日。這時,有個老人想出一條妙計,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家家戶戶都要張燈結綵、放鞭炮、燃煙火。這樣一來,玉皇大帝以為人間已被燒光了,無須再派天兵天將,大家就會平安無事。”大家聽了老人的話,點頭稱是,於是分頭去準備。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玉皇大帝從天庭往下一看,發現人間一片紅光,上海到重慶物流公司響聲震天,以為是熊熊火焰,人畜財產定會燒光,心中大喜,隨即取消派遣天兵天將的命令。人們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點花燈,放鞭炮,燃煙火,久而久之成俗。

  其二,

  據說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是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到呂后手中。漢惠帝死後,呂后獨攬朝政大權,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以及劉氏宗室深感憤慨,卻又懼怕呂后殘暴,敢怒而不敢言.

  呂后死後,呂氏家族惶惶不可終日。有一天,呂氏家族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到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上海到重慶貨運 決定起兵討伐諸呂,於是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絡,設計解除了呂祿兵權,“諸呂之亂”徹底平定,終於保住了劉氏江山。眾臣擁立劉恆登基,是為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其三,

  相傳漢武帝時有個奇人東方朔,人稱智聖,詼諧幽默,足智多謀,心地善良。有一年冬天,接連下了幾場大雪,東方朔到御花園給漢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他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正準備投井自盡。東方朔慌忙將她扶起,並詢問自殺原因。這個宮女叫元宵,家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進宮以後,她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她就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還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後,深表同情,並且告訴她,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有一天,東方朔出宮,他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上海到重慶貨運公司 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卜的結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間,人心惶惶,紛紛向東方朔求問解救辦法。東方朔不緊不慢地告訴大家:“正月十三傍晚,火神君派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火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法解救。”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太監立即稟報給皇上。

  漢武帝接過紅貼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武帝看後大驚,急忙請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沉思良久,然後對皇上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凡。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今後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做湯圓供火神君,同時正月十五全城掛花燈,放煙火。宮女“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正月十五這天就叫做元宵節。

  元宵節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幾乎全國各族人民都過元宵節,各地的習俗大同小異,但各具特色。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國由來已久。“元宵”作為食品,早在宋代就流行,民間把這種新奇食品叫“浮元子”,後稱“元宵”,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寓意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觀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聽說印度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節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的時候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到了唐玄宗時,長安的燈市規模宏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做巨型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的規模和燈飾奇幻精美方面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更具民族特色。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由初八延長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是一個交誼的好機會,未婚男女借觀賞花燈物色心上人。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大好時機。

  在臺,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來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公”、“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裡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時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元宵節的習俗8

  〔河北省〕 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又以十二個面盞貯油放入鍋中蒸熟,以面盞積水之多寡來預卜該月的晴雨。靜海縣上元節以大饅頭為節食。慶雲縣元宵節男子請五祖教拳棒,女子請紫姑卜休咎。

  〔山東省〕 淄川縣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寧陽縣元宵送燈至祖墳。博興農村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著燈,繞棗樹六圈,口唸“嘟佬嘟佬,開花結棗”六遍,就能使棗樹豐收。莒縣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稱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省〕襄城縣元宵吃餛飩湯,稱之“團圓茶”,孃家接已嫁的女兒回家過節,郲縣元宵慶燈時,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龜。本地有河橋的,相率過橋。若無橋,則以木板搭數丈高之“天橋”,稱為“走百病”。

  〔陝西省〕 鳳翔縣於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並送燈、送油,稱之“添油”。〔江蘇省〕武進縣上元日綁縛蘆葦成丈許之火炬,插於田間,稱“照田財”,用來預卜早潦。火色白者為水,紅者為旱。宜興上元日,兒童戴鬼面具,屈腳振肩而跳,稱之“跳鬼”。

  〔浙江省〕 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海寧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上虞縣少於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臺上較量武藝。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於元宵節設酒祭床。

  〔江西省〕 新建縣民於元宵掃墓插竹為燈。萬安縣城各鄉均於元宵節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 雲夢縣(今之江漢)老農夫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絕地蠶”。兒童則以田鼓迎神,以卜歲事。武昌的“弄龍”要一連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隨龍燈到鄰村赴宴,稱為“龍換酒”。

元宵節的習俗9

  福州元宵節花燈會,始於漢代,至宋代被列為京都燈節的上品。元宵節這天,不僅燈市輝煌,還有擺設鰲山,供人玩賞的。全福州人山人海的,熱鬧非凡。記得去年元宵,我與我朋友一起去五一廣場還有南后街逛,處處都掛著燈籠,還有紙質做的桔燈、菜頭燈、蓮花燈等,形態別緻,色澤鮮豔,獨具福州鄉土生活氣息,引人注目。

  從春節至元宵前夕,在福州民間都有這樣的一個習俗—送燈。知道為什麼嗎?因為 “燈”與“丁”諧音,取添丁之意。“天賜麟兒繪綵繒,新娘房子霞光增,宵深欲把金釵卸,又報孃家來送燈。”這首詩就描繪了當時福州人送燈的盛況。

  從大年初七就開始鬧元宵花燈,福州的南后街與南臺臺江汛專門出售各種紙質的花燈。分為挑的、扛的、還有其他特別的。如挑的有八角燈、球燈、西瓜燈;扛的有關刀燈、龍搶珠燈,後來還有機燈、戰艦燈等;地上走的有猴騎綿羊燈、牧童騎牛燈、狀元騎馬燈;堂上掛的有宮燈、走馬燈等。那燈市的盛況可用一首詩來概括:“華燈成市將元夕,色色精工費剪裁,幾種寄供新歲玩,清光四壁照銜杯。”

  除上面介紹之外,福州有的鄉鎮街道會在元宵之夜遊燈上街,結合迎神賽會。在迎神隊伍中,都有伴隨著民間文藝活動,如舞龍燈、高蹺、舞獅、地下坪、陸地行舟等。還有的居家百姓見迎神過境,就舉燈放炮,祈求閤家平安。再來看看其他各地的元宵節習俗。

  【北京】

  老北京最熱鬧的節日不是春節,而是元宵節。從農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娛樂五晝夜。老北京的元宵節,最重要的活動是賞燈。明代北京的燈市在東城燈市口,元宵夜,街道兩旁列市,上至珠寶玉器,下至日用百貨,一應俱全,各鋪戶俱張掛絹紗、燒珠、明角、麥秸、通草製成的各式花燈,供人觀賞。到了清代,燈市遍佈整個北京城。

  【陝西省】

  鳳翔縣於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並送燈、送油,稱之“添油”。

  【江蘇省】

  武進區上元日綁縛蘆葦成丈許之火炬,插於田間,稱“照田財”,用來預卜早潦。火色白者為水,紅者為旱。宜興上元日,兒童戴鬼面具,屈腳振肩而跳,稱之“跳鬼”。

  【浙江省】

  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海寧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上虞縣少於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臺上較量武藝。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於元宵節設酒祭床。

元宵節的習俗10

  什麼是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古代稱為“上元”,其夜則稱“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國古代的歷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係,每月十五日必逢滿月,叫做“望”。滿月象徵著團圓美滿,在正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據《史記?樂書》記載,早在西漢初期,宮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禮儀活動。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

  元宵節花燈,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人們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以示祝賀。

  元宵十大習俗

  1.元宵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節“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 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3.元宵節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於很多的地方。

  4.元宵節舞獅子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5.元宵節猜燈謎

  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6.元宵節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

  7.元宵節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8.元宵節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佔眾事。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真實地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農曆的正月十五舉行。養蠶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傳說這樣做,本年的老鼠就不會吃蠶寶寶。

元宵節的習俗11

  晚上,我看見奶奶和媽媽在和麵,十分疑惑,就問道:“你們和麵幹什麼?包餃子?今天又不是什麼重要的節日。”奶奶和媽媽沒有回答我,只是呆呆地盯著我。不一會兒我就被他們給盯毛了,傻乎乎地問:“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今天……今天不是元宵節嗎?”“什麼!今天是元宵節!你們不早點告訴我,我也要包餃子!”

  我也下手了,瞧,我們包的餃子五顏六色,有紫色的、有白色的、還有綠色的。“下鍋了!”餃子像五顏六色的氣球一樣,“飄”在滾滾的開水中。

  吃完餃子,我長嘆了一聲,心裡想到:因為疫情,我們不能出去買湯圓吃,不能賞花燈,不能猜燈謎,不能……

  今年的元宵節晚會也與往年大不相同,以前的氣氛是歡快喜慶的,而現在,因為疫情,元宵晚會全變成了歌頌醫護人員的主場。白衣天使們為了抗擊疫情,他們離開自己的家人,從全國各地奔向武漢,勇敢地救助患者。有的醫護人員為了不浪費防護衣,12小時才吃一次飯,累了,就在椅子上歇一會。甚至有的醫護人員為了救人自己也染上了新冠病毒。他們的這種敢於奉獻自身,不求回報的精神感染著我,我在心中吶喊:“加油!白衣天使們!你們都要平安歸來!”

  以前的元宵節是萬家團圓的節日,大街小巷都熱熱鬧鬧的,而現在,大街上幾乎一個人都沒有,冷冷清清的,大家都在家裡躲避病毒。其實每一個人心中都有這麼一句話:希望我們趕快消滅病毒!

  這個元宵節,我們只能躲在家中度過。不過,我還是要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的習俗12

  踩高蹺

  踩高蹺,是漢族傳統民間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裡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在廣場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臺,因此深受群眾喜愛。

  踩高蹺不但扮演的人身著戲裝,濃妝豔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裝扮戲曲摺子,如《管甫送》、《鬧天宮》、《八仙過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蹺的角色,因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異,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腳高達4尺,小沙彌2.5尺,魚兵蝦將因要翻滾起撲打,所以木腳只高1.5尺。

元宵節的習俗13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也叫"龍燈舞"。它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傳統的民間娛樂活動。"耍龍燈"在我國漢代民間就已相當普遍了。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是常見的表演形式。"耍龍燈"的表演,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兩種。在耍法上,各地風格不一,各具特色。

  耍龍燈的主要道具是"龍"。龍用草、竹、木紙、布等扎制而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多見九節龍、十一節龍、十三節龍,多者可達二十九節。十五節以上的龍就比較笨重,不宜舞動,公供觀賞,這種龍特別講究裝潢,具有較高的工藝價值。還有一種"火龍",用竹篾編成圓筒,形成籠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龍衣,內燃蠟燭或油燈,夜間表演十分壯觀。

元宵節的習俗14

  今年元宵節正好是星期五,還沒開學,我在家沒事,媽媽說單位舉行“健康知識有獎徵答”活動,叫我去參加,我就去了媽媽單位。

  剛過東關橋,我就遠遠看見城關醫院門口圍了很多人,走到跟前,我發現那幾個負責健康知識有獎徵答活動的阿姨和叔叔我都認識,我就站在群眾中排隊等著抽題,心裡想,一會多得幾個獎品讓老媽刮目相看一下!

  答題的人很多,前面一位奶奶抽到一道題:“碘是人體的智力元素,請問下面那種食品中含碘量最豐富?”奶奶不知道答案,就急著說:“醫生啊,我不知道是啥,我不要獎品,你把答案告訴我,我以後想多用那些菜做飯讓娃增加智力聰明點,行不行?”後面一位阿姨連聲說:“是海帶。”醫生阿姨說她答對了,就給阿姨發了一個獎品,她高高興興地走了。哦,怪不得平時媽媽總是要我多吃海帶,原來是吃海帶能讓我聰明啊!

  以後一定聽媽媽話多吃海帶!還有一位姐姐抽了一題:“糖尿病人飲食應當注意什麼?”那位姐姐一下子就答對了,眉開眼笑地去領取獎品。終於輪到我了,醫生阿姨一見是我正要叫我,我趕緊擺手讓她別吭聲,我相信我能回答對問題,我從一厚厚的一疊題庫中很小心地抽出一題,開啟一看是:“高血壓患者服藥是A長期服用,B血壓高時再服藥。”聽媽媽說我老姨夫就是高血壓,我記得老姨夫經常吃藥,看見我有點為難,阿姨說那再重抽一題,我說不用,想了想,決定選A,阿姨高興地說我答對了,直誇我聰明,領取了獎品,我高興極了,就對阿姨說:“我給你們做義務宣傳員吧。”我站在路邊告訴過往群眾都來參與健康知識有獎徵答。

  不知不覺到了我上琴課時間,我才戀戀不捨去地離開,一路上心裡很高興,這個元宵節我不但瞭解了很多健康知識,還讓更多的人知道一些健康知識,就給今年的元宵節叫“健康元宵節”吧!

元宵節的習俗15

  民俗是一種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文化現象,它是一定的族團和群體在長時間的生活實踐程序中構成的共同的行為模式和思惟模式。風俗之端,始於致微,博之無物,察之而無形,聽之而無聲。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與人相接,人與人相續,又踵而行之。及其互成舉國之人習以為然。①民俗就是在這類社會群體場合相互模仿唱和,一代承一代接續的程序中構成的。雖然說民俗是一定自然地理條件、社會歷史條件、一定心理狀態的產物,然而因各自的自然地理、社會歷史條件、思想形態,又會構成不同的民俗。即便在同一文化區內,如客家文化區內,也會構成不同的民俗。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奪目。客家山歌早就被譽為客家文化的精華;客家圍龍屋也被贊為客家獨佔的偉大建築。然而客家文化除此以外,還有一種不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燈風俗。客家上燈風俗流傳的族群、區域很廣,它以添丁為中心,以燈的情勢而展開的祭祖、慰祖活動。

  一、客家上燈風俗

  1.客家上燈簡介

  上燈(上讀爽、賞,是掛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喪,所以客家人為避諱,上燈又稱升燈,是客家民間風俗。每一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須在祖祠上廳掛上一盞新燈籠(諧新丁) 。上燈的日期最早為正月初九,最遲為正月十九,但多為正月十五前後一兩天。上燈意為向祖宗彙報,某家添了新丁。上燈時要辦三牲②、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講求的還辦上燈酒請親友團圓、祝願。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區,素以興寧為最盛,其禮節也更繁,而且已有所演化,他們在上燈後,中間還要熱燈(是上燈程序中的一項活動,不能說是熱燈節) 。最後才敬祖謝天地,非常隆重熱烈,有一家添丁,全屋全村慶賀之氣氛。

  在客家宗族社會,凡是男孩都要舉行上燈儀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燈者年齡不分大小,剛誕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齡比較大的,因多種緣由沒有舉行此種儀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燈實是各姓各族為當年新添男孩而舉行的慶祝活動。

  上燈必須在本姓本族老屋祖公廳舉行。老屋,又稱祖祠,是上燈活動的場所。老屋即祠堂,當今的客家各族的老屋都是依照古代祖宗居住的原始的方位修繕過的。老屋的設計很簡單,呈長方形,基本上是有一扇大門,從大門進是一個15平方米左右的廳堂,俗稱下堂,從下堂進往是一個天井,天井的兩邊是過道,通往下一個廳堂,這個廳堂稱作上堂。上堂正面的牆壁的中間開設了一個壁櫥,祖宗的牌位就擺放在這裡。壁櫥下面還有一個小口,供奉的是土地神。一般上堂比下堂高,以顯示上堂的重要性。

  2.客家上燈風俗緣由

  客家,顧名思義,即是旅居他鄉的意思。客家人原籍為河南地區的中原漢族,是具有明顯特性的漢族民系,是漢民族中的一個地緣性移民群體。

  據記載,客家人自秦朝以來,有六次南遷的程序:第一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第二次南遷是在東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時,為了避難,一部份中原居民輾轉遷進閩粵贛邊區。第三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第四次南遷是宋南渡及宋末時期。第五次南遷是在明末

  清初時期。第六次南遷是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

  粵北一帶的客家人都分別從這六次南遷而來。如河源,作為東江流域的純客家地區,最早的客家先民來歷可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後,為進一步開發嶺南,派屠睢、任囂、趙佗帶50萬兵卒駐守,還下令將數十萬名罪人發配到嶺南。趙佗先為龍川縣令,後為南越王。龍川的趙、韋、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進進龍川與當地土著族人雜居的中原人。自趙佗建制以來,龍川分別容納了六次南遷的客家人。

  特定的社會透過自己的文化生產出特定的需要(法蘭克福學派),並且同時設計滿足需要的常規途徑。上燈是為了滿足客家族團的特定需要產生的。

  首先,從客家人六次南遷的時間來看,都發生在戰亂時期。客家人為避烽火或自然災難而南遷。烽火、自然災難在古代經常會奪走無數人的性命,還有可能使整個族群滅盡。客家人闊別故土,客居他鄉。因此客家人的先人們最擔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宗族血液不能長流。

  其次,無情的烽火、沒法猜測的自然災難,個人是沒法克服的,需要一個團結的集體共同奮戰。客家人希看全族人團結在一起,共同抵抗自然災難與戰爭。客居他鄉,更需要宗族團結,克服新環境下碰到的新的窘境。

  再次,由於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漢文化為主體的移民文化,所以它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蘊。作為移民群體這一特殊群體,客家又具有其獨特的文化面貌。比如,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強烈的尋根意識與鄉土意識,正是移民在離開祖居地以後所表現出來的對原有文化和對先人的眷戀。

  最後,客家人性情仁慈、質樸,老實、敦厚。客家先人教育後代要念祖恩,不忘祖宗,愛國愛鄉;講禮節,重倫理,好學問,尚教育,敦親族,敬先人,隆師道;團結奮進,自食其力,艱苦創業。

  燈是客家方言丁的諧音,又是希看、光明的意味。燈燈相續意味種族繁衍的綿綿不盡。因此,為了讓後代不忘記自己的先人;為了本族的團結,共同抵抗窘境;為了讓先人得到安慰宗族血液並未消失;和客家人從小構成的念祖恩,尊祖的優秀品德,借燈來慶祝添丁的祭祖、慰祖活動也因此而誕生了。每一年,將族裡添丁的情況透過上燈的情勢上報給先人,讓先人得到安慰。最重要的是,同一宗族的人有機會每一年聚到一起促進了團結,構成了一種以老屋為中心的凝聚氣力,同時還可以儲存客家人獨有的傳統文化。

  上燈的風俗最早起源於什麼時候已無從稽考,大約是隨著客家人南遷逐步構成的一種民俗。上燈的流傳族群很廣,因每一個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或幾個先人,所以每一個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或幾個上燈活動。上燈散佈的地區也很廣,主要集中在粵北地區,如河源,梅州,興寧等地都有自己的上燈活動,其復興寧最具有代表性,也最隆重。

  3.上燈與元宵節的聯絡

  上燈多是元宵節的派生物。元宵節自古有之,每一年正月十五舉行,自古是全國上

  下都舉行的節日,而賞燈是元宵節的一部份。

  從燈的意蘊上看,元宵節又稱燈節,其外表看來,是欣賞花燈的遊樂;實在,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心理上,它帶給人們一種希看添丁,即人丁興旺。因此,以燈來寄託丁,客家上燈風俗與元宵節的賞燈有相同的內涵。

  從日期上看,元宵節在正月十五,而上燈則在正月十五前後舉行。客家人自秦從中原南遷,對元宵節固然熟習。現在的客家人一般不重視元宵節,由於上燈節一樣可以賞燈,還可以同族人一起慶祝添丁的喜悅。

  從燈的製作來看,客家上燈所用的燈與元宵節所制的燈有很大類似的地方,元宵節的燈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客家上燈所用的燈一樣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

  結合上燈的由來與元宵節燈的意蘊,日期,製作來看,上燈節極可能是客家先人繼續了元宵節賞燈的風俗,同時又結合宗族的實際情況,將燈的意蘊提升到更高的位置而流傳至今。因此,上燈多是元宵節的派生物。

  二、繁瑣熱烈的上燈活動

  每一年,春節前後,熱衷於本族事務的老人,透過打聽,順次記錄從本年正月十三掛燈後至下年正月十三掛燈前的添丁家庭,並將其組織起來,在春節前後每一個家庭各派一個代表召開上燈祭祖的會議,分派任務。比如,上燈活動資金的準備、用處題目,上燈前後誰負責打掃老屋,上燈當天誰負責膳食等題目,在會議中都有具體的分工。

  1.燈的預備

  會議以後,定製燈是必要的一步。客家各個地方所制燈的材料大體相同,一般由竹篾製成中空的框架,由彩紙糊成,都能掛起來。另外,燈外糊都有福、祿、壽一類的吉祥圖案的綵帶。燈中安有固定的油碟,可加油點亮照明。但是它們的外形又有所不同,有舉式的,也有扛式的。如河源龍川縣的燈都用舉式的,而東源縣及興寧市的燈多數用扛式的。以龍川舉式的燈為例,燈一般可以看做有三層。上層經常是一個彩紙糊成的約20多釐米高,直徑約

  1.5米的大圓柱。圓柱的側面一般會寫上風調雨順等寄語。圓柱底面的邊框上,貼上富有傳統剪紙藝術的約1米長的綵帶。燈的第二層是比第一層稍小的、約高0.5米多邊形柱,中凹兩頭鐵場鎮新和村的燈

  大,其中上邊大底邊小,均由彩紙糊成,最底面的邊框是一樣貼滿約0.5米長的綵帶。多邊柱的上側面,可以寫上百子千孫等寄與人丁興旺的詞語。燈的第三層,是一個比第二層稍小的多邊形柱,側面會寫上五穀豐收等吉語,希看來年是個好收穫,日子一年比一年紅火。從整體來看,燈的大小可以說是遵從了3:2:1的格式,上大下小。

  由於上燈這類風俗重視的是丁,而不是燈,所以對燈的製作不講求一概相同、不可更改。不但每一個地方燈的製作不同,即便是同一個地方不同時間的燈的製作也能夠不同。只要美觀,耐用(要掛到端午節),能體現上燈添丁這類活動的意蘊就是可以的。

  需留意的是,在當年正月十三到次年正月十三之間,誰家最早誕下男孩,這家就被稱作頭燈;誰家最後誕下男孩,就被稱為尾燈,他們與其他誕下男孩的家庭都被稱為燈子。有的地方有多少燈子就制多少盞燈;有的制兩盞,兩盞外形如出一轍,但頭燈大,尾燈小;有的只制一盞。燈的多少都是可以變化的。

  2.資金的準備

  籌集資金是上燈活動最關鍵的一步,資金是不是充足,直接關係到上燈活動能否順利進行。據客家老人先容,上燈的資金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由封建財主或公眾資產承當;新中國成立以後,由各個添丁家庭均勻承當。固然,村民可以根據自願原則,自由捐款。據老人先容,捐款的村民每一年都很積極,有時達幾千元。這些錢一般用來買香、紅燭、三牲、鞭炮,條件答應還可以請樂隊、請人在祖祠放電影等,目的是增加喜慶的氛圍。

  另外,依照會議的安排,由燈子承當上燈活動期間的一切事務,如預備上燈日的膳食,接待外來職員等。

  3.上燈的程序

  上燈這天的早上,制燈人會把制好的燈放在離祖祠不遠的地方,為下午接燈做好預備。這時候,在老屋的`上堂,已供奉上了三牲,還有各添丁家庭送來的酒及糖果。在擺放祖宗牌位的壁櫥兩旁和下面的土地神位兩旁已貼上了對聯。如鐵場鎮新和村鄒氏的是這樣的,櫥窗兩邊祖德源流芳百世,宗業興盛子孫昌,土地神位兩邊工能生白玉,便可發黃金,橫批是土主神位。其主題,都是希看祖業興榮,子孫興盛的。

  在中午十二點之前,村裡的老人會帶領燈子及剛出生的小男孩來到祖屋行跪拜禮,向祖宗彙報祖裡添丁的情況。跪拜禮完,三牲中的整豬和糖果撤下,只剩酒和一個盤,盤裡裝有小量的三牲,豬被送到老屋側邊的臨時廚房,由燈子負責預備晚上的聚餐。

  上午的活動主要是祭祖,下午才是真實的、最重要的上燈活動。族人吃過午餐後都集聚集到老屋來看熱烈,也能夠到祖宗牌位前燒香,行跪百禮,希看祖宗保佑,自家也能早點添丁。

  到了下午三、四點就是接燈的時刻了。據鐵場鎮新和村的老人先容,接燈的時間比較靈活,沒有固定的時間,一般取決當天的天氣。天氣晴朗,宜四點左右接燈;陰雨天氣可以早點,但都集中在三四點左右。這時候,以舞獅和鑼鼓在前面帶路,村中一老人提著祖宗牌位前供奉著的小盤三牲,帶領燈子及小男孩向不遠處的燈進發,道路的兩旁早已擺滿了鞭炮。

  到了燈前,老人把供品奉上,倒滿三杯酒,在地上燒好香和紅燭,並把香給每一個燈子分發一支。預備終了,老人一聲令下,接燈開始,獅子舞動,鑼鼓、鞭炮齊叫震耳,所有燈子向燈行跪拜禮。禮畢,頭燈取燈迎回。這時候,其餘燈子跟隨頭燈在後,老人、舞獅、鑼鼓緊隨其後。到了祖祠大門前,舞獅先上前拜三拜,燈這才迎進門。所有燈子隨燈進進了祖祠上堂。這時候,還要在燈最上層的圓柱的底面邊框上,貼上幾幅字,如添福添壽添貴子,燈前映出仙佢子;曰福曰貴曰榮華,竹後結出狀元郎,接著點著油燈(條件許可可以放一個電燈泡) 。然後,把早已掛在房樑上的繩索與燈頂端綁好。預備終了,老人一聲令下,燈緩緩升起,所有燈子跪下行禮。這時候鑼鼓、鞭炮再一次齊叫。需特別留意的是,在燈進進祖祠時,女人決不能比燈或比男人先到上堂,否則將惹來不好的兆頭,懼怕明年生女多。

  燈掛上,上燈活動就進進尾聲了。族裡每家派一個代表,就在老屋聚餐了。晚飯的食品,是白天供奉祖宗的三牲及燈子送來的酒等。客家人以為,吃了這些供品,能夠得到祖宗的保佑,自家早生男孩。

  晚飯結束,上燈活動進進最後階段。請來的電影將在此放映;請來的禮炮、樂隊將在此作最後的出色表演;買來的鞭炮將在此階段全部放完至此,上燈活動就算美滿結束了。

  從上燈活動整個活動來看,上燈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客家獨有的民俗活動。燈的製作體現了我國民間傳統的手工藝,這類手工藝透過上燈活動一代傳一代,得到了很好的繼續。透過這類活動,讓同一族人更加團結,讓族人永久記住自己的先人,永久也不要忘記先人們跋山涉水遷移到此的艱鉅歷程。

  三、客家上燈風俗折射出的客家精神

  1.上燈折射出客家人的尊祖意識

  前面談到,從秦代以來,客家先人經歷了六次大範圍的南遷程序。客家先人們或是躲避烽火,或是躲避自然災難,或由於當地人口過於稠密沒法生存而南遷。從這六次南遷的程序中可以看到,客家先人所遭受的艱鉅歷程,和生存的險境與不幸。但是,生存的不幸並沒有壓垮客家先人。也正是由於客家先人在很長一段漂泊流離的經歷中及到達定居地以後所面臨的種種窘境,錘鍊出客家先人堅忍不拔的意志、勇於開闢的精神、勤勞樸實的品格。正是由於他們在不斷遷徙程序中求得了生路,尋覓到了新的發展機遇,所以才使得客家人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出了人唔辭路,虎唔辭山、命長唔怕路遠、樹挪就死,人挪就活的價值觀念。

  客家先人們以頑強的求生意志和堅定的信念屢次輾轉遷移,使自己的血液得以延續;自己的族群得以擴大,自己的傳統品德、價值觀念、傳統文化得以延續。客家的後代無不為有這樣的先人而感到自豪,同時,對他們表示深深的尊敬和愛戴。客家的家譜裡詳載著先人在文學、藝術、戰功、政界領域中的經歷和業績,並還有對先人的諸如仁愛,美德之類的個人性情的稱讚。可以看出,客家人對先人的深深尊敬與愛戴。祭奠先人,成為客家人代代相傳的神聖使命。客家是一個移民族群,千年、百年背井離鄉,因此最擔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民俗文化得不到繼續。而客家先人又以溫順、仁慈的性情和尊老的優秀品德影響後代。因而,後代以某種方式告慰先人,成了一種當仁不讓的責任。

  客家上燈風俗既是一種祭祖活動,又是一種告慰先人的方式。從上燈的預備,程序等無不體現了客家人愛戴先人,尊敬先人的優秀傳統。現代的客家人,很多離開故土,在外打拼,在外定居成家到添丁,春節可以不回故鄉,但只要上燈,都會回鄉參加,給祖宗行跪拜禮。這些都表現了客家人對先人的尊敬與崇拜。

  上燈風俗中的村民向祖宗行跪拜禮,看起來帶有濃重的封建迷信色採,有其庸俗的一面,但是把它上升為一種對先人的尊敬、崇拜之情,這類禮節又是多麼的通情達理。

  2.上燈風俗體現了客家人強烈的宗族意識

  梁漱溟曾概括地說,中國事倫理本位的社會,在中國式的家庭中,外則相和答,內則相體念,心裡共叫,神形相依以為慰①由是家庭與宗族在中國人心目中佔極重要的位置。上燈是客家人強烈宗族意識的最好體現。透過這類儀式,同族人能夠週期性地和子侄族眾歡聚一堂,不管各安閒何方,上燈這天一定是一家人。

  客家人先人都希看自己的血脈死後還生生不已,族眾都相信,自己身上的血源於炎黃或其他先人,已流淌數千年,並將透過自己傳給子孫,永無止境。梅縣約亭村《劉氏族譜序詞》說:溯我劉氏,系出炎黃,中原華胄,兩漢帝王。《梅州姚氏族譜譜序》:吾姚始自舜帝,歷載四千,繁衍百三十餘世,源遠流長。每一年舉行的上燈節就是客家宗族意識的最好證明。燈子就是宗族的血脈,就是宗族源遠流長的紐帶。

  3.上燈風俗折射出客家人的團結意識

  客家精神內涵豐富多彩,其核心在於團結互助和拼搏奮進。這些在客家南遷的歷史和客家文化風俗中可以看到。團結就是氣力。客家先人在南遷的程序中遭受到苦難和險境是必定,然而沒有一個團結的集體是沒法克服不幸的遭受的。客家人先人及其後人善於用血緣、親緣、地緣等各種條件建立同宗、同鄉、同一文化內相互合作關係的團體主義精神。由於這些,都是為了確保本身的生存與發展,實現由移民社會向定居社會轉變需要。

  客家上燈活動正體現了客家人的團結互助的良好傳統。透過上燈本族客家人能夠聚集到一起,為本族謀發展,同時又促進族人的感情。上燈活動即是維護團結的重要舉措,又是體現客家人團結的重要情勢。比如鐵場鎮茅畲村,在十年前,利用上燈活動村人聚到一起的機會,商討在村裡修水泥路的假想。果然全村捐款,有錢的出錢,沒有錢的可以出力,終究村裡通了水泥路,成為鐵場鎮較早實現通水泥路的村落。可以說這是一條團結之路。

  4.上燈活動體現了客家人優秀的文化繼續意識

  客家上燈風俗歷史悠久,有的幾百年,有的上千年。這類風俗假如沒有良好的文化繼續意識,那末就會走向邊沿化,終究被歷史所吞噬。客家上燈風俗不但沒有被吞噬,而且還更加豐富多彩,深入的體現了客家人的優秀文化繼續意識。比如燈的製作,是從一代又一代繼續下來的。另外,上燈出現了很多對聯,有寄語好年景的,有寄語人丁興旺的等等。上燈的這些情勢很好的體現了客家人有些的文化繼續意識。

  從燈的製作上看,客家人能夠結合時代的發展變化,靈活多變,不斷豐富燈的外形以精美為動身點,自由製作,只要不偏離框架、能夠反映上燈風俗內蘊就行。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愈來愈富裕,上燈風俗中必要的的鑼鼓已不能滿足人們對添丁的喜悅之情。因而,請樂隊,請人在祖屋播放電影等現代文化在近幾年也加進了上燈風俗的行列,既增加了上燈的喜慶氣氛,同時是上燈風俗內容的豐富,也讓上燈風俗跟上了時代的步伐。

  從上燈的內容和情勢的變化,我們就能夠看出客家人具有對傳統文化既繼續又豐富的意識。

  四、客家上燈風俗反映了客家人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

  固然,客家上燈風俗也反映了客家人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上燈,燈字與丁都是客家化的同音,顧名思義,上燈這個風俗,看重的不是燈,而是丁,是客家人藉助燈的情勢,來表達添丁的喜悅及希看。

  因此,不但能從字義上看出上燈風俗的重丁現象,從上燈活動的整個程序來看,客家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暴露。比如,在迎燈,接燈的隊伍中,只有男人,女人只是路邊看熱烈的閒人;另外,燈在被迎進祖祠時,女人不準到上堂。由於客家人看來,男人先到上堂意味著下年會添更多的丁,大吉;而女人假如這時候到了上堂多是個阻礙添丁的隱患,是不吉祥的。這些禮節規定,明顯具有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

  在客家人看來,生女叫加口,生男才叫添丁,所謂人丁興旺,只是指男丁興旺。多男丁才是福,即便是生活困難也會覺得家族繁華強大。反過來,家族男丁少,則意味著家族有可能衰落,即便現在生活很富裕,男丁少是本家族的最嚴重的災難。為了不使本家族有缺陷,計劃生養這項國策在有些客家地區顯得無能為力。

  就如鐵場鎮茅畲村來講,第一胎或第二胎生男則好,假如幾胎都沒有男孩,村民會一直生到男孩為止。村裡一曾氏家庭,一共生了九個,第九個就是男孩。有很多家庭有五六個孩子,都是第五或第六個才是男孩。即便是傾家蕩產,為了生男孩,村民也樂此不彼。

  自家在老屋添一燈,那是何等光榮,何等揚眉吐氣的事。

  在客家人從古就有一個誤區,女孩是潑出往的水,男孩才是家族的棟樑。上燈風俗深入暴露了有些客家地區的重男輕女的的落後思想。

  讓人幸喜的是,在有的客家地區,開始拋棄了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女孩也能像男孩一樣,成為上燈活動的主角。如梅州的一些客家地區,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讚美和學習的現象,既儲存了上燈風俗,又打破了重男輕女的陋習。但是,這類現象還不普遍,向完全改變客家人重男輕女的陋習任重道遠。希看其他客家地區能夠跟上時代的脈搏,找出一條既可以儲存上燈風俗、宏揚客家文化又可以往弊楊利的好方法,讓上燈風俗發揚光大,源遠流長。

  結語

  客家上燈風俗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上燈活動有其獨特的由來和重要的文化內涵。從上燈風俗中我們可以看到客家人所具有的尊祖意識,團結意識及優秀的文化繼續意識。但上燈風俗也暴露了有些客家地區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劣根。找出一條既可以儲存上燈風俗、宏揚客家文化又可以往弊楊利的好方法,讓上燈風俗發揚光大,跟上時代的脈搏,源遠流長。

【元宵節的習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