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交通/運輸/物流/倉儲> 原料倉儲管理制度

原料倉儲管理制度

原料倉儲管理制度3篇

  在現在社會,大家逐漸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一般制度是怎麼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原料倉儲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料倉儲管理制度1

  1、除鮮活原料外,所有高檔原料申購單需經餐飲部經理稽核後上報審批,由財務部經理,採購部經理認可,上報總經理同意後方可申購。

  2、一般原料採購由廚師領班報日採購,由部門經理認可後即可購買。

  3、鮮活原料原則上使用海鮮房原料,若有特殊要求則報採購部購買。

  4、領取食品原料必須按規定填寫領料單,各部門領料必須由廚師長或廚師領班簽字,各部經理批准。

  5、領取食品原料必須在領料單上正確寫清品名、數量、單位、由發貨人根據領料單發貨。

  6、若實際發貨數量不足,須在領料單上註明實際領用數量,並由發貨人及收貨人共同簽字認可。

  7、發完貨後,必須由收貨人驗收並簽字認可。

  8、各部門領取貴重原料,必須經過預算,提前一天領用,並嚴格驗收,核准數量。

  9、各部門領料單必須由專人保管,不得將領料單互借使用,領後的領料單必須按編號儲存,月底將領料單憑證彙總上交餐飲部。

  10、在領取鮮活原料時,必須嚴格驗收,如發現質量不符合要求,則應拒絕領用。

  11、做好貨物驗收日報表,分類列出,以便於成本核算。

  12、所有入廚房的食品由廚師長或廚師領班負責。

  13、倉庫的保管員應明確存貨的需要量及週轉量。

  14、倉庫要求清潔衛生,擺放有序,保持櫃門的安全,防止食品被盜,食品貨架離牆至少10cm,離地20cm,以防食品受潮變黴。

  15、乾溼貨物、罐頭、瓶酒等應分類存放,水果,乳製品,海鮮品應單獨存放,並分類儲存,排列整齊,倉庫和冰箱溼度、溫度符合要求。

  16、一切乾溼貨物要有明確分類儲發記錄,凡每月每項進貨及憑領料單分發各部門的物品,均應有詳細註明進發貨物的數量、日期及經手人等,精確的記錄入庫單,做到到貨有數,存貨有序,發貨存據,庫存有分類,管理有制度。

  17、如到貨數量不足,質量不符合要求,或存在其他問題,應及時和採購部取得聯絡。

  18、進貨時應加貼標籤,註明入庫日期、價格等,以便掌握貨品的儲存期限,有利於發貨和盤存工作,放置貨物時要有先後固定位置,以便先進先出,後進後出。

  19、一切乾溼貨物都應隨時留意,以防變質,乾貨提防發黴或被蟲、鼠咬壞,價格昂貴的貨品應密封貯存。

  20、貯存罐頭食品時,須保留原包裝紙或原裝木箱,大米,麵粉,食鹽等,仍按原包裝的口袋發出,基本保證貨物按原包裝發出。

  21、存貯的物品應定期盤點和不定期抽查核對,做到賬物相符,盤點後填好盤存表。

  22、無關人員不得進入食品倉庫,如有事進庫,須經餐飲部經理,部位經理簽字認可。

  23、倉庫規定固定領物時間,如無特殊情況禁止開庫。

  24、倉庫保管在一天結束後,將各部位領料單交給餐飲部成本核算員,為確定日清日結的食品毛利提供依據。

原料倉儲管理制度2

  為了規範倉庫管理,確保庫存物資在儲存期間的數量和質量,特制訂本制度。本制度適用於原料和產品倉儲管理。

  一、庫區的規劃和劃分。

  根據實際需要,整個庫區分為原料庫和成品庫。原料庫按照原料的不同種類分割槽按垛存放,成品庫根據產品的品種和生產車間分庫分割槽存放。

  二、物資的出庫和入庫。

  1、入庫:

  (1)玉米:首先由玉米初檢員進行質量檢驗,合格後過磅計量,按照指定的倉位,在“複檢員”的現場檢驗下卸車入倉,淨重數量即為入庫數量,並分倉記賬貯存。

  (2)原料:原料到廠後先有化驗室取樣檢驗,合格後過磅計量,保管員根據對方送貨單據、過磅單和合格的檢驗報告,按照原料的不同種類安排庫位和垛位,並組織卸車進行標識。倉庫保管員在卸車過程中隨時進行感官檢驗,根據過磅單和合格的檢驗報告開具《入庫單》同時登記入賬。

  (3)成品:成品保管員根據經品管員檢驗後的成品實際生產量分品種每班辦理入庫手續並登記入賬。

  2、出庫:

  (1)玉米:生產結束後,根據當班的實際領用量開具《出庫單》,做為玉米出庫記賬的依據。

  (2)原料:生產車間根據當班生產計劃計算出各種原料的理論使用量,並據此到倉庫領取原料。生產結束後,原料保管員根據實際領用量開具《領料單》作為原料出庫記賬的依據,同時及時填寫垛卡。

  (3)成品:成品保管員憑財務部開具的《成品銷售單》按照品種組織裝車出庫,每日成品保管員對當日的《成品銷售單》和《成品銷售記錄》彙總核對後分品種登記、上賬,《成品銷售單》為成品出庫的唯一依據。

  三、物資的碼放和標識。

  1、碼放:原料和成品的碼放均使用托盤,根據原料、成品的不同品種分割槽按垛碼放,不同垛位之間、垛位與牆壁之間、垛位與庫頂之間應保持適當距離。碼垛高度最多不得超過三盤,同一品種原料或成品單盤碼放包數一經確定後不準隨意變更。

  待檢產品、不合格產品和過期產品要隔離存放,並有清晰標識。

  2、標識:每垛原料或成品均要懸掛垛位標示卡,標明名稱、等級、供應商、出入庫的時間和數量、包數、質量制定、結存數量及領用人等資訊。

  四、庫存量控制和盤點

  為保證正常生產需要,儘可能減少流動資金佔用量,倉儲部根據採購部制定的《原來最低庫存量表》,當某一原料達到最低庫存量時督促採購部及時採購。同時採購部應根據《庫存原料日報表》及時組織採購。

  庫存物資要建立臺賬,保管員每日對庫存物資進行盤點,及時記賬,月底會同財務人員進行月終總盤點,做到賬務清楚、帳物相符。

  五、庫存原料的巡檢監控

  倉庫保管員應根據《原料質量監控制度》的要求每日對庫存原料質量進行巡檢監控、並及時填寫《庫存原料檢查監控記錄》,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採取措施。同時化驗室應按規定頻次和專案對庫存原料進行抽樣化驗監控。

  六、倉庫的環境要求和安全措施

  1、倉庫門窗要完好,庫頂不漏雨,牆皮不脫落,地面應硬化無破損,防溼、防潮並保持通風。

  2、庫房的安全措施要到位,防火、防盜。根據規定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和裝置,定位放置、明確標示,時刻保持通道暢通。

  七、保管員換任

  保管員換任時應辦理交接手續,原保管員對經管的賬目簽字,新換任的保管員在部門責任人和財務部門的見證下辦理交換手續。

原料倉儲管理制度3

  餐廳儲存食品的主要目的,在於儲存足夠的食物,以減少食物腐壞、質變損失降至最低程度。而且能在某種食物最低價格時,可購入較多儲備,以降低食物成本、增加利潤。

  因此所有食品經驗收部門驗收後,應立即將其劃分為易腐爛食品和不易腐爛食品兩類,分開貯存於冷凍或冷藏室內。大部分易腐爛食品通常直接送交廚房自行冷藏,或由其當天使用。貯存食品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每天發放的`食品應當靠近倉庫門附近。

  (2)所有食品均應分類放置,例如罐裝食品、乾貨等應分開堆置。

  (3)食品存取速度須快,避免冷氣外洩。

  (4)肉、魚、牛奶等易腐敗的食物,不要混在一起擺放,隔離冷凍不得超過必要的時間。

  (5)煮熟的食品或高溫的食品須放置冷卻後,才能冷藏。

  (6)水分多的或味道濃的食品,須用塑膠袋捆包或容器蓋好。

  1.食品儲存不當因素

  (1)不適當的溫度。

  (2)儲藏的時間不適當,不作輪流呼叫。如常常把食物大量地堆存,使用時卻由外面逐漸取用,因而常使某項物品堆存數月甚或更久,而未取用,以致變質不能使用。所以每件物品必須註明價格、收貨日期,在使用時,可不必翻閱查尋原冊、賬簿,即可按期先後使用。

  (3)儲存時間的延誤。在物品購進後,應即時分別將易腐爛之食物儘速放入冷藏或冷凍庫,按照先魚肉,後蔬果,最後罐頭的順序,以免延誤時間。

  (4)儲存時堆塞過緊,空氣不流通,而使物品產生不必要的損壞。

  (5)儲藏食物時未作適當的分類,有些食物本身氣味外洩,若與他種食物堆放在一起,很容易使它種食物產生異味而變質。

  (6)缺乏清淨措施,各種庫存應常常清洗乾淨,應防止食物被汙染變質。

  2.儲存與倉管原則

  依物品的特性儲存。可分冷凍(-18℃)、冷藏(4℃)、室溫等,而廚房使用單位也可依需要,而採取鹽漬、糖漬等方式貯存物料。

  先進先出的管制。在存貨管理上,先進先出是一般最基本的要求,但往往卻因為使用人員的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若要確實達成先進先出的目的,首先就是倉管人員必須做到進貨翻堆,在新貨品入庫時,就必須調整儲位,讓使用人員依序取用,就可輕易達成先進先出的原則了。

  依盤點順序儲存。盤點工作為存貨管理中重要的一環,儲存位置與盤點工作相結合,可節省很多管理的時間,並增加盤點的正確性。

  儲存位置應固定,並標示清楚。最好標明配置圖,如此可方便操作人員的工作。

  儲放貨品時,應不接地,不靠牆,不擠壓,不妨礙出入及搬運,不阻塞電器開關、急救裝置與照明裝置,也不可阻塞或影響空調及降溫能迴圈。

  依實際需要設立備品庫。所謂備品庫,是指在主倉庫之外,設立一小型可儲存當日所需的小倉庫。在較大規模經營之餐廳,為方便庫存管理,減少作業程式,可在營業現場或廚房設一小型儲存空間,每日由使用單位領取一日所需之物料,這樣極其方便迅捷。

  餐飲業所謂原材料存貨管理,也稱“財物管理”,廣泛地來說是指一切生產裝置與物料的存管,一般應指派專人擔任,加強儲存裝置物料的控制,使其有效使用並保證安全,以建立良好的處理程式。存貨管理的職責如下:

  掌管財物用品及食飲原料儲藏;控制核對庫存物料的領發;分配統計及儲存量的報告;負責協調清點整理的工作。

【原料倉儲管理制度】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