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資訊科技> 農村學生資訊科技論文

農村學生資訊科技論文

農村學生資訊科技論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村學生資訊科技論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採用分層策略設計教學任務

  對於資訊科技能力處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在教學時要採用分層策略設計教學任務。對於已經達到預先制定的最近發展區能力水平的學生,教師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並鼓勵他們向理想發展區水平努力。對於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設定難度較低的任務,並進行耐心的個別化輔導,給予心理上的支援和技術上的指導。如在教Flash動畫製作一課,既要考慮到技術較好的學生,又要兼顧到基礎較差的學生。對於技術較好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使用相關軟體製作一定主題的作品,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則可以要求其掌握相關軟體的操作,熟悉軟體的各項功能,並嘗試製作簡單的作品,儘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自己學習成功的喜悅。

  二、鼓勵學生互相幫助,協作學習

  在資訊化教育的教學模式下,遵循建構主義的理論,目前己經開發出若干種教學方法:其一為同伴影響法。皮亞傑認為學習同伴之間彼此交流想法,可使他們不斷了解他人的觀點。在同一認知水平上的其他同伴比成人更能促使其從自我中心解脫出來。因此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協作學習。在學生座位安排上,資訊科技教師可以藉助學生座位特殊安排的方法,有目的'地將技術能力較強的學生安排在基礎水平較低的學生的附近,讓資訊科技基礎好的學生幫助基礎水平較差、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這樣不僅減輕了資訊科技學科教師學生輔導工作的壓力,還能夠調動起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團結協作的精神。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技能,而且同學之間關係更為融洽,並且做到了相互尊重。在這一過程中,不但進行了知識的交流與研討,而且做到了語言的交流、思想的溝通、情感的交融。此外還能培養學生在資訊社會環境中工作、學習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協作能力。

  三、縮小知識重疊面積,合理重組教學內容

  小學資訊科技基礎與小學各年級資訊科技之間也有一定程度的聯絡和重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資訊科技學科教師有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重組,縮小重疊面積,減少重疊內容的課時需要,更好地以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相關知識點的拓展與延伸。

  (一)以競賽、活動帶動資訊科技課程的學習

  目前,小學每年都會開展資訊科技競賽活動,如動畫製作,網頁製作、電腦平面設計、電子報刊製作等。這一活動要求學生不僅電腦技術水平要高,還要有一定的美術功底。在調查資料中發現,有些學生的電腦技術水平比較高,有的學生在審美上比較突出,美術奧賽曾獲獎。透過進行資訊科技競賽的專門輔導,組織校內資訊科技學生作品比賽,有利於發掘資訊科技人才,培養資訊科技的拔尖人才,同時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資訊科技課程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二)提倡學以致用,提高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熱情

  任何知識如果能在生活中得到體現和應用,那麼將大大提高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把學生學習資訊科技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結合起來,提倡學以致用,可以極大提高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熱情。學習本身就是資訊活動,學習又是學生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學生如果能夠將所學資訊科技應用到學習(特別是其他學科的學習)中,讓資訊科技服務於學習,必定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本質性的變化,更會使其對重新認識資訊科技這門課程的價值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學生的校園生活比較單調、枯燥,在學校舉行的各種活動中,將資訊科技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校園生活結合起來,每次都能贏得高漲的學習氛圍,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資訊科技的進步,將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家庭擁有電腦,這些學生的課外時間也應該是資訊科技學習的良好時機。教師可以透過為學生提供各種有趣、實用的、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習的資訊或任務,把資訊科技學習外延拓寬至學生的實際生活當中。如掌握網路搜尋技能,可以為家人搜尋需要的資訊。在學生學有餘力的基礎上,儘可能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將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和資訊素養的提高。

  四、結語

  總之,雖然農村學生的資訊科技水平參差不齊,但只要我們教師精心設計好教學任務,利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把資訊科技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就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為以後學生的學習、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農村學生資訊科技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