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哲學> 哲學讀後感

哲學讀後感

哲學讀後感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哲學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哲學讀後感1

  人類是一種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飯飽後,面對世界的眾多不可知的事物,人類往往充滿了求知慾和好奇心。在其驅使之下,人類一方面透過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透過理性的思考推理,來嘗試著解答這些問題和解釋一些現象。這樣,一部分解答成為了確知的知識,即科學;另一部分由於時代的侷限,不能給出確定的答案,但由於人類對未知事物有著敬畏和恐懼的一面,產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這些問題的東西,即神學。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著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所以“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說;哲學是訴之於理性而不是權威(這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教主觀主義是不同的,區別在於羅素訴之於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效能讓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唯心讓人傲慢)。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有了它,才能讓我徹底放下顧忌而去研究哲學,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說,我的這種心靈安慰也是建立在對羅素的權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學上的。

  哲學是研究人類思辯的心靈所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我所最為重視的,是人為什麼活著?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論那些傢伙所認為的機械式的解釋,而是目的論的解釋。即當這個問題具體到某個人時,就成了“你為什麼活著?”。

  當我懂事後,當我懂事後親身面對了死亡後,在面對死亡後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後,我就開始不斷的在內心中問著這個問題,失去外公的痛不斷的刺激著我,讓我聯想到幾十年後我父母的死和最後我的死,我是如此膽小,以致我一想到這個問題便無法安穩入睡。

  首先給我答案的是物理學,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滅,當這個理論擴大到整個宇宙時,即整個宇宙都有滅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類,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呢?但這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類也是要滅亡的,甚至整個宇宙都是會歸於零的,那麼我們現在所謂的奮鬥除了養活自己,苟且偷生外,還有什麼價值?當然這也是人類期望永恆的一種思想,如果連飯都吃不飽,當然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天體物理給了我一個類似神秘主義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廣袤,有著太多人類所稱之為科學的東西,它是如此的寂寞,億萬年來是如此的安靜(我用了好久時間才適應用“它”來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麼來理解它,來認可它的存在,而人類作為一種智慧生物,承擔起了這個責任。人類根本的責任,是發展科學,是儘可能的去了解這個宇宙的根本。

  在這個基礎上,我才展開其他的思考。

  為了發展科技,在現今的情況來看,只有保持經濟的穩定發展才行。這樣,我的思想難免的流於世俗了。

哲學讀後感2

  近來,我讀了《代政治哲學名著導論》的第二章關於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現在就個人權力的優先性來談談我的感想。

  針對現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平等”與“自由”的矛盾,諾齊克提出他的個人權力思想,個人權利思想貫穿於他的《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也是他理論的出發點。文章就其理論中最弱意義上的國家,道德邊際約束,資格理論和個人天賦等方面探討了諾齊克的這一思想。

  在諾齊克的整個論述中,關鍵的概念就是“最弱意義的國家”,這也就是諾齊克所提倡和贊成的國家。諾齊克首先用這種國家來反對個人主義的無政府主義者,認為這種最弱意義的國家處在他們的攻擊之外——即處在國家侵犯個人的權利的攻擊之外。該書對個人要說的是,你有權尊重你公民的權力是國家的天然義務。對個人的權力是保護,還是侵犯,是衡量國家及其行為正當與否的最高道德標準,同時也對國家及其行為構成道德約束。當然這種約束是消極意義上的約束,諾齊克稱之為道德的“邊際約束”,及權利保護不是國家的母的,但卻是在一旁永遠對國家起監督作用的道德標準。在諾齊克這樣的個人主義者看來,個人的權利優先於國家的權力。國家只能作用於屬於個人權利之外的活動空間,而不是個人享受國家權力之外的活動空間;是個人的權力決定國家的性質,合法權及其職能,而不是國家的性質。合法性和職能決定個人享受多少權利。按照這一標準,任何侵犯個人權利的國家行為都是不正當,非正義的。

  在諾齊克的政治哲學中,在國家的作用與個人的權力之間,個人權利居於更為優先,更為根本的地位。是個人的權力的權利和自由決定國家的性質和職能,而不是國家自身的需要,決定公民個人享受與否或享受多少權利和自由。既然國家是由人格上平等的個人構成的。國家在所有的個人之間就必須保持中立,不能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去強行剝奪另一部分人,哪怕其動機是善意的也不行。任何利益和福利的轉讓只能基於自願的原則,否則最善意的動機將導致最卑鄙的惡行。所以,個人權利和自由是諾齊克的政治哲學全部出發點,也是其國家學說的核心。

  然而有關善、理想、目標、生活意義問題,是諾齊克在烏托邦編中討論的。

  他認為,人們追求的美好社會的諸條件,放在一起是經常矛盾的。不可能同時地、也不可能連續地實現所有社會和政治的善,這正是人類狀況中一個令人遺憾的事實。既然不可能有一個符合所有人願望的最完善、最圓滿的世界,那就不妨設想所有可能世界中的最好世界。這樣,我們就將達到一個穩定世界的一般條件——在這個世界裡,每個人都得到他的邊際貢獻。

  讀完這一章,不僅瞭解了關於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三者的性質、區別,更看到了諾齊克的一些觀點,尤其是個人主義與個人權利,對我有很大的啟發。在我看來,這種過分重視個人權力,以致疏忽集體合作,弱化國家權力與職能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過於偏激。我認為應該使國家權力和個人權利在一定範圍內共存發展,達到和諧,畢竟個人是國家的一部分。

哲學讀後感3

  本週繼續閱讀羅素《西方哲學史》,並對如下的兩個問題進行思考。

  首先,“一個判斷雖然不見得比另一個判斷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後果這一意義來說,它卻可以比另一個判斷更好。這就暗示了實用主義。”

  讀到這句話,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學》中學習第六章決策時,講到行為決策理論時提到了西蒙的“滿意性原則”。所謂“滿意性”是指決策時,個體並不考慮所有可能的選項及其可能的結果,而是僅僅考慮幾個選項,一旦感到滿意,就會立即停止搜尋。就比如我們買電腦,電腦的品牌多種多樣,我們會綜合自身的用途、預期價位、實用性等來進行選擇,在這個範圍內挑選自己滿意的電腦並作出決策。

  前兩天聽老師的錄音講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該呆的那個位置上。那怎麼就不失位?靈活。其實“滿意性原則”就是一種靈活,不應該在難以抉擇的時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滿意的選項,在一定範圍內學會適度的降低目標,也會是最優的結果。

  第二,亞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學說所主張的是,適度的資產才最能夠與德行結合在一起:“人類並不藉助於外在的財貨才能獲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財富要藉助於德行;幸福無論是存在於快樂,還是存在於德行,還是兼存於這兩者,往往總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靈上與性格上有著最高度的教養卻只有適度的身外財富的人們的身上才能夠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無用的身外財貨卻缺少高尚品質的人們的身上找到的”。

  拋開亞里士多德不信仰“平等”的觀念不談,我同意以上的觀點。身外財貨是需和德行、品質相稱的,比如醫生要有“醫德”。醫生需要有過硬和紮實的專業知識,要有“救死扶傷”的高尚品質,只有“德”“才”兼備換來的“自身財貨”才是最有價值和最有意義的。但是我認為當今社會風氣過多的抬高了“身外財貨”的價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義,即鄉下財大氣粗、沒什麼品味的有錢人。讀後感·所以一些商販會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圖,卻早已對“誠信”置之不理。還有一些現代的偶像劇,動輒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北京或者上海這樣的城市裡,租的起一套豪華單身公寓。或者遇到一個“霸道總裁”,從此鹹魚翻身。

  針對這些虛構的偶像劇,我們可以一笑而過,但是對於正處於追偶像劇而又沒有形成穩固的價值觀的青少年而言,他們會對這樣的生活抱有幻想,這就是在傳播一種錯誤的社會風氣,傳達一種不勞而獲的“成功秘笈”。所以外在的財富是要藉助於德行的,需要與德行、高尚的品質相稱的。

哲學讀後感4

  李嘉誠的巨大成功,要歸結與他的人視野,人胸懷,人境界,而在這一切的背後,是一套“富與貴”的哲學?“貴為天子,未必是貴,但是,賤如匹夫,不為賤也。”正如李嘉誠所說:“財富不是單單用金錢來比擬的。衡量財富就是我所講的,內心的富貴才是財富。如果讓我講一句,‘富貴’兩個字,它們不是連在一起的,這句話可能得罪了人,但是,其實有不少人,‘富’而不‘貴’。真正的‘富貴’,是作為社會的‘分子,能用你的會錢,讓這個社會更好、更進步、更多的人受到關懷。”物質財富是有限的,文化附加值卻是無限的。李嘉誠的“富與貴的哲學”將啟迪人們快樂地創造財富,快樂地生活。

  當你在工作上有特別表現而受到肯定時,千萬要記住李嘉誠給我們的忠告——別獨享榮耀,否則這份榮耀會給你的人際關係帶來障礙。當你獲得榮耀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與人分享。即使是口頭上的感謝也是一種分享,而且你也可以擴大這種“分享”的物件,反正“禮多人不怪”。當然別人倒並不是非得要分你一杯羹,但你主動與人分享,這讓旁人有受尊重的感覺,如果你的榮耀事實上是眾人協力完成,那你更不應該忘記這一點。

  2 感謝他人。要感謝同仁的協助,不要認為這都是自己的功勞。尤其要感謝上司,感謝他的提拔、指導、授權。如果實情也是如此,那麼你更應該如此感謝;如果同仁的協助有限,上司也不值得恭維,你的感謝也有必要,雖然顯得有點虛偽,但卻可以使你避免成為他人的箭靶。為什麼很多人上臺領獎時,他們首先要說的話就是:“我很高興。但我要感謝……”道理就是如此。這種“口惠而實不至”的感謝雖然缺乏“實質”意義,但聽到的人心裡都很愉快,也就不會妒忌你了。

  3 為人謙卑。有些人一旦獲得榮耀,就容易忘了自己是誰,開始自我膨脹。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旁人就遭殃了,他們要忍受你的傲慢,又不敢出聲,因為你正在風頭上。可是慢慢的,他們會在工作上有意無意地抵制你,讓你碰釘子。因此有了榮耀時,要更加謙卑。不卑不亢不容易,但“卑”絕對勝過“亢”,就算“卑”得過分,別人看到你如此謙卑,當然不會找你麻煩,和你作對了。謙卑地做人並不會讓人看不起,反而會為你贏得尊重。就連被尊為“超人”的李嘉誠都能夠做到謙卑,更何況奮鬥在商界的凡人呢?感悟和別人分享成功,你所擁有的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多。不要獨享榮耀,否則這份榮耀會給你的人際關係帶來障礙。一個有志成功的人,需要懂得感謝、分享和謙卑。

  我的理想是經商,而且我一直在為理想儲備著知識和經驗,透過閱讀此書我有很大感想,我要向李嘉誠學習,把人格修養運用到經商之到,所以我要時刻培養自己的個人修養,以便以後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哲學讀後感5

  應老師要求,同時為自己精神世界充充電,抽了一點時間,讀完了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讀完後頗有感觸,故寫此讀後感。

  傅先生說過”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後,最大的特色就是:對於許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於去做。“這句話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的確,人生可做的事實在太多,其中有關係自己前途和生計的大事,比如學習,工作,也有隻涉及當前蠅頭小利的小事,比如丟了一塊錢,被人罵了一句等,如果把這些小事耿耿於懷,又哪來的時間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又如‘享樂分為很多層次,若只把享樂定位在身體的,官能的需要,是屬於較低的層次,這種享樂的背後實際上是痛苦。較高境界的享樂是內求於已,而非依賴其他因素,因為越是依賴外部條件,這種享樂就越沒有保障。’對於這句話,我也是深有感觸的。當今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為了追求一時的感官滿足不惜花大量金錢蹦迪廳,泡酒吧,參加演唱會,但很少有人從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找出一點快樂,這樣,當他們蹦完迪,泡完吧,鬧完會回來從事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時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臉了,以至於許多人因此丟了飯碗甚至於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閉甚至自殺,這又何苦呢?

  ‘人類的典範,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著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為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於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其實擁有越多並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說,“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為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在介紹道家時又說,“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為慾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後,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細細想來,這些話句句皆是真理。此外,還有許多讓我所感悟的話,比如‘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麼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人生態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壓力之中,後者則可自得其樂。’‘如果一個人表現不好就怨天尤人,那麼當新的機會來到時,反而容易錯過。’等等。這些話無一不能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

  ‘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後,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當人真正能用哲學的眼光去思考人生,那麼他肯定能在工作生活當中找到屬於自己那一份快樂與愜意!

哲學讀後感6

  《西方哲學史》是英國哲學家羅素享譽世界的一部學術鉅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廣博的學識在全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

  羅素有一句名言:“一種哲學要有價值,應該建立在一個寬大堅實的知識基礎上,這個知識基礎不單是關乎哲學的。”羅素本人就是這句名言的實踐者。他的哲學著作涉及學科之多,令人歎為觀止。評論家認為:“羅素的學識比他同時代的任何人都淵博……”懷特海形容羅素“是柏拉圖的一個對話的化身”。我想,學識淵博,視野開闊是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學史》中,作者從人類的第一個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著筆,向讀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紀以來,直到近代哲學的發展輪廓;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幾乎任何一個重要的哲學觀點我們都可以在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評述。在書中,作者對這些哲學觀點的評述清晰而明智,表現了一個學術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歎服。如評述柏拉圖關於閒暇產生智慧的表示質疑,對此,作者作了詳細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圖的這種思想與近代思想作比較,推出柏拉圖該種思想存在的明顯問題;然後作了一系列的假設,假設柏拉圖的思想或者說假想成立,經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後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來,把政府交託給他們,這仍然是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擁護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認真閱讀此書,我發現我收穫的不僅是對西方哲學史的瞭解,還有對羅素慎密的邏輯和極強的推理能力的學習。我覺得讀一本好書,我們的目的不要只侷限於瞭解書中所介紹的內容和情節,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達出來的積極向上的思想、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以及要學習作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學習,精於學習,在閱讀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著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所以“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說:哲學是訴之於理性而不是權威(這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教主觀主義是不同的,區別在於羅素訴之於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效能讓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唯心讓人傲慢)。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它教人理性,激勵人們無所無忌的去學習哲學,研究哲學。

哲學讀後感7

  中國古代哲學,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題目,涉及面很廣,涉及的問題很深。過去一些學者按歷史發展的年代順序來寫哲學史;也有的專家把中國哲學史中的重大問題,如“天人感應”“內聖外王”等專題分開來寫。而張建安先生這本《中國古代哲學》卻獨闢蹊徑,把整個中國古代哲學分為“入世”“出世”“在入世、出世之間”等幾個問題結合來寫,書中有歷代先賢充滿睿智的哲理名言,也有歷史故事,配上100多幅十分罕見的古代圖畫,還聯絡現實生活。這樣就把中國古代哲學這樣一個十分抽象、複雜的問題寫成活潑生動的簡明易懂的書。淺,中學生都能讀懂;深,學者可以進一步研究。對於外國人,則可以從此書所引用的故事和豐富多彩的插圖中,更加容易知道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

  本書有一章:《融通與張力——為“入世”和“出世”搭一座橋樑》。入世與出世,本來是可以相通的。因不能“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裡,賦有“歸去來辭”的陶淵明,一向被認為是出世隱士的代表。但魯迅在論及陶淵明時卻說:“就是詩,除說客所佩服的‘悠然見南山’之外,也還有‘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在證明著他並非整天整夜的飄飄然。”“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見南山’的是同一個人,倘有取捨,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這段話對於我們今天評價其他一些出世的隱士還有普遍意義。

  宋代范仲淹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就是說,雖然出世了,不參與廟堂(政府)的決策了,但精神上、思想上,仍然密切關心國家,關心人民,“進亦憂”,“退亦憂”,而且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就是歷代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哲學理念的主流,是使中國優秀文化世世代代薪火相傳的動力。

  張先生的書中講到“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精衛銜石”的故事,並配有幾幅精美的插圖。這些故事表明中華民族為追求既定的偉大目標而長期奮鬥、鍥而不捨的精神,對我們今天仍有啟發意義。但是,這些畢竟只是神話,愚公要移山,最後也只能由神仙來幫助才能完成。我們今天在現實生活中,要實現一個大目標,首先要考慮,這個目標是否符合國家人民的利益?可行性如何?即使目標確定了,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要根據實踐標準來檢驗,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發揚並推廣成功的經驗,及時克服工作中的各種缺點和錯誤,這樣才能使偉大的目標得以實現。

  宋代哲學家張橫渠提出要“為往聖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偉大理想,張建安先生表示願以一生的光陰去追求這個目標,“高山仰止,景行行之,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對他的這種抱負,我十分欽敬,並祝願他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哲學讀後感8

  《蜜蜂的哲學》的作者是約翰·彭伯希,寫作靈感源於自己兒時與蜜蜂的一次接觸。《蜜蜂的哲學》講的是一隻名叫嗡嗡的小蜜蜂在日復一日枯燥無聊的工作中萌生出了許多哲學問題:世界萬物為什麼會存在?這一切的意義何在?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忙碌呢?這些問題使它無法再安心工作而開始尋找生活的意義。在老者伯特的幫助下它開啟了探尋心中上帝的歷程。在蜂群的危難、伯特的死亡、探險中的起死回生等一系列經歷後,蜜蜂嗡嗡在曲折糾結的心路歷程中頓悟了人生的很多重要道理,最終它找到的是他自己。它是在跌跌撞撞中走過這段旅程的,有的時候他自己內心都沒有做好準備。不過,行走在這段旅途中,他發現自己的思想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厚重,而且知道在某個層面上,世間的一切都是完美的,而且這種完美會悄然綻放。最後,讓蜜蜂嗡嗡自己都難以置信的是,他對自己作為蜜蜂的生活有了重新的認識,而且心中重燃了感激之情。

  這則小故事之所以能夠被翻譯成中、韓、意、西、葡、越南、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等多國語言,並以網路書的形式迅速在世界各地掀起“蜜蜂式思考”的風潮。我想,這正是因為我們在蜜蜂嗡嗡身上看到了自己人生故事的寫照,這個似曾相識的人生故事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正在經歷,或者說,將來都必然要經歷……我們是否總會有那麼一刻覺得生活味同嚼蠟呢?是否總會在某個時刻停下手中的學習、工作,在抬頭望向窗外的某個瞬間,問自己如此這般生活的意義何在呢?

  其實,當我們還願意去追問意義問題的時候就已經邁出了一大步。因為在現代化的生活中,在今天的文明範式中,我們往往只看到這個現實世界的邏輯構造,我們評價事物全然依據於事物在我們的生活利益尺度上的位置。簡言之,人使自己等同於物,這是人的物化。有多少人允許自己僅僅像一顆不停旋轉的螺絲釘那樣,終日忙忙碌碌、筋疲力盡。或功成名就,或碌碌無為;或為了能夠掌控生活,或為了能夠不被生活所打敗。但他們都不曾停下自己的腳步,不捨得從整日的勞作中探出頭來,試圖去尋找出生活的意義。而這恰是更為重要的事情。

  在我看來,生活的意義不在於掌控生活,不在於戰勝生活,而就在於生活本身。正如老蜜蜂伯特所說的那樣:“所謂的完美並非世間萬物的狀態,而是心靈的狀態。”世間萬物本就亙古不變的存在著,但每個人又都有著自己的生活與世界。我們如何去感知世界,如何與事物打交道,我們的世界就是怎樣。這也是為什麼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中與自己心裡的那個哈姆雷特對話。

  蜜蜂“嗡嗡”的故事也發生在你我和身邊每一個人的身上。為了尋找日復一日工作中的完美與快樂,為了尋找忙碌生活中內心的安寧與平靜。我們需要重新認識自己和生活的漫長旅程,並且最終找到生活和工作的意義。

哲學讀後感9

  最近選了《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這本書來讀,閒來無事寫一下感受。在以前從未關注過相關的東西,別說思考了。也很少思考過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矛盾有多麼的不可調和,讀這本書對社會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馬克思在第一手稿論述了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關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馬克思認為工資決定了勞動者和資本家之間是敵對的關係,而此前我一直認為兩者是互利的關係;此外,由於工資的是由對工人的需求來定的,所以勞動者就變成了一種商品,而工資就是其價格,而且被維持在“工人及其養家餬口所能得到的最低的必要的起碼生活費用,只能維持與畜類一樣的生活。”真是令人震撼!

  另一方面,馬克思還對亞當斯密進行了批判。亞當斯密認為工人的工資只有在社會財富衰落的情況下才會下降;而馬克思認為這是毫無根據的,他說工人在財富處於衰落狀態受到的痛苦最大,因為對工人的需求下降,工人將面臨失業;在社會財富增進時,雖然對工人需求增加,但因為擴大生產而會導致工人的過度疲勞和早死;到社會財富達到頂點時,工人的貧困狀況不變。而且資本家可以較久的沒有工人生活,反過來工人卻不能活的那麼長久。因此工人也離不開資本家。

  讀到這些觀點讓我吃驚不小,但我認為資本家雖然在分享利潤時得到最多的部分是不公平的,但是存在就是合理的,我們應該看到工人就是脫離資本家,他的生活依舊是貧困的,而農民既然想成為工人,說明工人的收入要比農民的高,可以生活的更好;就像如今的中國,幾乎所有的農民都在外打工,而且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種地。因為打工掙的錢是種地時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並且我認為農民成為工人,農民走進工廠是社會進步的一個必然情況,是社會生產力增加的需求。

  另外馬克思說:“只有勞動產品最微小、必不可少的部分回到了勞動者手裡,這是和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不相一致的,我很奇怪難道在馬克思眼裡資產階級就不勞動,實際上他們不僅要付出許多腦力勞動,而且還要面對許許多多的不確定的風險因素,工廠倒閉了,工人受到的衝擊小,到對於資本家來說可能是一場滅頂之災。不知出於什麼目的,馬克思把工人說的太可憐了。

  1844年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末期,應該說此時的資本主義社會還沒有完善的制度,因為任何新的事物在剛出現的時候都不會是完善的,都要經歷一個“揚棄”的過程,而且新事物的產生一定會遭到當時人的非議,因為沒有人可以真正清楚地知道“人類社會要到哪裡去”,只有他逐漸完善才會被人們所接受。

  而作為後人我們還是要感謝馬克思,不是因為他是偉人,而是因為他幫我們指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病所在,後人才可以對症下藥,社會主義就是從資本主義的揚棄中誕生的,這是為什麼社會主義要比資本主義優越的理論基礎;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有時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有必要說明的是,那種社會意識形態更優越,不是有理論就行的,還是要看實際情況,即人民的生活情況。

哲學讀後感10

  起初買這本書的時候是被它的外表所吸引,更覺得它很個別,新穎的外表卻是一本哲學書,它很吸引我。這本書的作者是楊昌溢,起初他是一位博主,偶爾也會看看他所寫的一些東西,看他寫的東西,你往往會有共鳴。

  其實現在不是很喜歡讀一些名人名作,這本香蕉哲學如果你第一次拿到它的時候,你會覺得很少的文字,這裡面沒有主人公,沒有吸引人的情節故事,你讀完它甚至會花很長的時間,因為這裡面沒有什麼所吸引著你想要迫切讀完,他就是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

  楊昌溢在序言裡就說到,他認為寫書是一個治癒的過程。首先治癒的是自己,後來就會發現一些與你“同病相憐”的人,因而這些人就成為了他的讀者。其實我覺得在現在這個如此嘈雜的社會里面,誰能沒有點兒病呢?

  看完以後在任何方面你都會共鳴,甚至產生自己的想法,對生活、家人、愛情等等,感覺很輕鬆卻又是很有分量的詞語。我喜歡他書中的這樣一句話,我們生活中實際擁有的,總比我們想象中的多。

  現在的生活,我們總是在埋怨,埋怨一些所謂的不公或者自己比別人缺少的那一部分。這樣的我們怎麼可能開心,怎麼可能去熱愛和珍惜你所擁有的。如果我們心裡能在多一雙眼睛就好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往往是表面,如果我們再去仔細想,用你的心去看的話,希望你看到的第一眼永遠是好的一方面,凡事都有利弊,你自己取決了你更偏向於那一方。

  不要說年輕人不熱愛生活,只是年前人應該怎麼去熱愛生活。每個人的初衷都是好的,沒有人想要拋棄生活,但是很多人覺得是生活拋棄了他。對於生活()我們總覺得自己活的很糾結,工作學習,選擇的路很多,別人對你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糾結。但是我自己認為,人本身就是一個糾結體。那我們又何須繼續糾結下去呢?

  香蕉哲學這本書更多的是給我們,或者糾結的你們一個出口,書裡有句話說,煩惱的時候就讓自己忙起來,但是你很可能掉進一個更大的煩惱裡。其實人生的路就是一環又一環,再偉大的聖人都無法逃脫,更多的是在解讀,那麼更何況我們這種本就平凡的人呢?

  生活本應該就是輕鬆的,你輕鬆的去面對每一件事,順其自然,凡事都有自己存活的方式,我們的人生,自己的人生永遠都在你的手裡,順其自然的按照大的軌道和方式去存活,在這裡面去任其發揮你自己,人既然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要努力讓這個世界有你的痕跡。不一定非要做偉人被人人歌頌與銘記,你可以做到但凡與你有過交際的人都能知道你不平凡,你是你自己,獨特個別但是不乏共性。

  人生這條路,你可以走的很慢,但是永遠不要走回頭路。

哲學讀後感11

  按兩部分說吧,一部分涉及到馬克思寫這篇論文時運用的方法,另一部分是對馬克思無神論的一點不成熟小意見。對於馬克思具體的哲學觀點就跳過吧,我自己沒搞懂他在講什麼。

  這兩天一直在讀柳立言先生一篇有關分析歷史材料以及從材料中發現問題的論文。個人覺得很實用但是很無聊,因為按照“5w1h”畫表格、拆分大中小問題是非常瑣碎的工作,自己對技術化的學習方法本身興趣不大。相對而言,馬克思的這篇論文給我的啟發比較多。

  1.做學問不能“人云亦云”(這個雖然老生常談,但做起來真的很難)。這體現在作者反對西塞羅等人所認為的“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是對德謨克利特的觀點的簡單剽竊”。作者認為不能僅就伊提出的“虛空”和德提出的“原子”是相同的就直接將二者等同起來。實際上他們彼此正相反對。

  2.對問題的分析要在歷史中加以縱深。作者指出該文的寫作目的是要“找尋亞里士多德以後的哲學體系,即伊壁鳩魯主義、斯多葛主義、懷疑主義與古代希臘哲學的聯絡”。在此基礎上還要深入探討“伊壁鳩魯主義是否是希臘化時代羅馬文明的獨特產物”。顯然作者是要把對伊壁鳩魯哲學的分析放置到希臘化時代以前哲學的歷史中加以考察,而不僅僅是做邏輯的推演。大體上來說,邏輯的推演是不接地氣的,歷史能讓理論變得厚重。馬克思講,所有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產物。這種總結掩蓋了自己的時代是自己歷史累積的結果。總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那是不是忘了,一切當代史都不能擺脫過去的左右。所以,誰雞誰蛋?

  3.馬克思對二者的自然哲學差異的的闡述,按照“從普遍的相同中找細節差異,然後就細節差異指出他們在大輪廓方面的差別”的思路進行。作者剝繭抽絲,指出了三個差別:一則兩人在“人的認識的真理性和確定性”方面觀點相對,一方認為“感性世界是主觀現象”,另一方認為“感性世界是客觀現象”;二則二人對“科學的確定性和科學物件的真理性”的認識不同。一方主張經驗的觀察,另一方剛好輕視實證的科學;三則二人在“反思的形式”上也有差異。一方把必然性看做現實世界的反思形式,另一方則注重偶然性。具體到我最近寫論文的感觸,可能只讀某一個地區的方誌不太夠,還需要再選一個地區比較著來讀,不知道會不會有新發現。

  黑格爾不是一個無神論者,他解讀歷史的目的是為了證明上帝的存在,所以馬克思批判他。馬克思認為“對不同地區宗教差異的研究能破除有神論”。我覺得這個思路要接受兩個方面的質問:

  1.宗教和神能不能等同視之。一切的宗教是人造的能不能等同於一切的神都是人造的。總說世界的本原是物質,那物質從何而來?

  2.認為這一思路對,首先要承認“神是獨一的”。那憑什麼神不能是多的?最近讀宋代地方誌中有關“祀志”的記載,發現即便民間造神運動很鼎盛,但祠祀必然要滿足“祈而有應”的標準。無神論者把“有應”解釋為“偶然”“巧合”“臆想的聯絡”。這個算是科學的論證呢,還是僅僅只是個似是而非的話語?

哲學讀後感12

  你也許沒聽說過馬化騰,但一定聽說過QQ;你也許沒聽說過QQ,但一定見過那隻胖兮兮的小企鵝。顯然,馬化騰遠沒有QQ或是小企鵝圖示的名氣大,雖然這些都是他和騰訊公司的得意之作。現在在中國的國土上,網民上網第一件事就是開啟QQ,但有誰想過是誰締造了這一切?

  在《馬化騰的人生哲學》這本書中,筆者周義博以騰訊的企業發展史為主軸,將馬化騰的成功哲學一一加以剖析展示,以讓讀者全面瞭解他是如何修身、用人、經營、創新、開拓、競爭、打造品牌的。

  馬化騰——讓QQ登上網路舞臺的人,他悄無聲地把QQ打入到站、網路遊戲、電子商務和搜尋引擎等領域,他帶領他的創業團隊在短短10幾年的時間內從一個五個年輕人幾百萬元人民幣註冊的小公司,成長為市值超過 100億美元的企業集團,締造了一個行業傳奇。

  冰心的詩中寫道: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是的,馬化騰的成功也是同他當初的奮鬥史是分不開的。

  騰訊在創立之初面臨著重重的困難,在那個網際網路尚未普及的時代事事都是難以預料的。QQ最初發展時,新浪等一些站已經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騰訊在他們面前簡直不值一提。而且那時,資金和技術是騰訊最大的問題。馬化騰不知道QQ的贏利點到底在哪裡?有一段時間,申請QQ號要收費,QQ最艱難的見證。後來,資金有了軟體又跟不上。隨著使用者的增多,騰訊只能到處去蹭人家的伺服器用。面臨連續不斷的困難,他始終沒有放棄。為了他的事業,他幾乎傾盡所有。他始終堅信機遇與挑戰並存,大膽地在探索中前進。他私下裡有一個理想,就是讓上網的使用者在開啟電腦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陸QQ,的確現在馬總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這一理想。

  就是馬化騰這種對事業的堅持,成就了他的今天與QQ時代。他把堅持作為騰訊的一種標誌,這讓我知道堅持是一種可怕的且強大的力量,它可以很容易地把一個企業從低谷拽向高峰,只要堅持下去,猶如“滴水穿石”一樣,再堅硬的.東西也能被他穿透,堅持做自己擅長的事,成功就會在不遠處向你招手。

  希望為創業者、管理者和職場經理人走向成功提供一個樣本,並讓自己的理念得到洗禮、思想得到昇華、境界得到提升。

  我們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了創業,創業固然偉大,但創業的前提條件也是相當苛刻的。很多人在創業初期信誓旦旦,但在遇到困難時就開始害怕、退縮。沒能堅持下去,於是夢想便被膽怯扼殺在搖籃裡了。如果你即將開啟創業之路,那就以馬化騰作為榜樣吧,學習他的堅持,學習他那敬業的精神,說不定今後的風雲人物就是你了!

  這本書為創業者、管理者和職場經理人走向成功提供一個樣本,並讓自己的理念得到洗禮、思想得到昇華、境界得到提升。此書值得一讀!

哲學讀後感13

  哲學可以看作一種尺度。這種尺度的作用在於,從理性存在物本身出發,去尋找理性的本質以及自存與世界其他存在物的關係。哲學是有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哲學是定性、定邏輯地認識宇宙整體變化規律的學問。科學則是在哲學對宇宙的定性、定邏輯的基礎上分科認識宇宙中的各部分即萬事萬物的定量變化規律的學問。

  最近讀了(美)維爾.杜蘭特著的《哲學的故事》一書,受益匪淺。這本書著重描述了人類史上數十位著名哲學家的境遇、情感與生平,因之,我覺得它並不該被看做是一部哲學史,而應該看做是一部關於哲學家的故事。威爾·杜蘭特以蘇格拉底的謙遜、伏爾泰的洞察力和恆心、羅素的冷靜,用生動幽默的文筆,將哲學思想融合於血肉之軀,記述了從蘇格拉底到約翰·杜威等有史以來的主要哲學家,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有趣的方法讀懂漫長的哲學發展和艱深的哲學精髓。這些故事本身奇巧而有趣,加上作者娓娓動聽的敘述,使它變成了一部極富魅力的人文經典。該書自問世以來,一直暢銷不衰,給熱愛哲學但又心存敬畏的讀者們敞開了一扇親切的大門。

  在這些哲學家中我最喜歡的是自然主義有創新的亞里士多德,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構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

  學、政治和玄學。他雖然是柏拉圖的徒弟,但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的思想卻不一樣,他認為實在界乃是由各種本身的形式與質料和諧一致的事物所組成的。他也是西方哲學的領導者,領導著大家走向真理而又真實的殿堂。

  在這本書中一位位非常有名的哲學家帶給人們的感覺也是不同的,有些是樂觀的,有些是悲觀的;有些是封建的,有些是開放的;有些是信仰佛神的,有些則是無神論者。他們的認識世界,認識社會的觀點都不一樣,但都存在著意義,對於某些人來說,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更適於他的人生,但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柏拉圖的思想才更瞭解他自己內心的想法,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哲學也並不存在對與錯。

  老實說,儘管作者用明白曉暢的語言敘述哲學故事,但要在這本書裡把握哲學發展的脈絡和歷程,亦非易事。我們只是鳥瞰哲學王國的輪廓和掠影,感受哲學的綺麗與神奇,在哲學的恢弘殿堂裡沐浴智慧的些許靈光,就這,已經是十分的慶幸與滿足了

  其實哲學往往就在我們身邊,關鍵在於能不能發現,能不能好好的去體會,哲學的魅力,琳琅滿目,光華深邃,我們必須更多的琢磨和思考。在這些大師們面前,我們肅穆,我們敬畏,我們仰望,我們沉思,以冀靈魂的洗練與昇華。

哲學讀後感14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是一場曲折的挑戰,成功與否要看你的思想和行為,所謂知行合一。

  稻盛和夫先生的《京瓷哲學》講述了很多的哲理其中囊括了博愛精神、精益求精、完美主義、熱愛工作等,全方位的闡述了在企業中、工作中的各種從前、現在和將來都會切實面對的問題,零零總總非常詳細。而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先生在書本中隱隱透露的對於正在前進的我們的鞭策和關愛。

  作為一名業務員來說,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一整套體系即所謂業務方式,這就如同我們給自己定位的角色一樣。其實每個人的角色都是有自己獨特的優點自然也存在相應的缺點,在業務中我們很多時候會固執的堅持"我認為"這個觀點。不管是博愛、精益、完美必須要掌握尺度,不能以激進的方式去處理業務開展工作。寬容過度是懦弱,自信過度是驕傲。這兩種情緒的極致發揮都會影響到業務員的正常工作,以點蓋面,以篇蓋全從而遮蔽了雙目。

  其實業務的本質就是訂單,產品從簽訂到結束就像孕育一個新的生命,每一個環節都要小心翼翼的呵護用心培養,才能達到最終成功的結果。前期準備工作要做足即所謂提前準備計劃,中期關注產品生產便是精益求精,後期車輛提取上牌妥善處理就能達到完美。這種良性迴圈的開始便是你在市場中不斷贏得口碑的積累,那麼訂單便會接踵而至。

  以上做闡述的觀點看起來有些空虛,那麼我們來說點實在的。

  首先是勤奮,業務訂單就是賽跑,和同行競爭和同事也存在競爭。所以真實的有效的方法就是"動起來",這一點上沒有捷徑。

  其次是規劃,合理的規劃市場和日常處理的瑣事是必須要做的。有一段時間規劃的混亂讓我深受其害,每天都感覺很忙忙到沒有時間吃飯疲於奔命。然而月底的時候面對著電腦寫工作總結的時候確沒有幾樣能拿得出手的事情供領導檢查,所以在規劃工作上實在是一件不得小覷的大事。

  最後是變通,或許這和規劃有些矛盾,事實上的確是有的。原本計劃好要做的事情突然被某一件或者某幾件事情打斷,有得時候的確讓我不知所措,再次陷入了計劃紊亂的狀態,直到領導對我說了四個字"輕重緩急"我才茅塞頓開。倘若突發事件緊急重要的超過了規劃專案,可以適當的調節相對不是很急的事情。若是突發事件沒有超過規劃專案的重要性可以依然按照規劃走下去。

  市場是一個熔爐,我們要時刻追求做到更多,更好、更強。爭取主導並影響市場,不能撲在自己的獎盃上洋洋自得,也不能因為一時的低谷自暴自棄,正確樹立好自己的態度。發揮狼性的優勢避開短板,就一定能成為市場的主角,塑造一個完美的哈姆雷特。最後我突然想到一句小品中非常胡扯而又不太胡扯的話勉勵一下自己。

  角色不重要,關鍵是得會搶戲。

哲學讀後感15

  對於中國哲學簡史以及其他部分哲學書表面處理之後得到的讀後感:

  全部——部分——相對立面

  死亡————生存:相對的解釋。沒有死亡的感覺體會不到你還在生存。死亡可以給你存在的相對感覺。如一切明天都沒有了,你會珍惜今天的所有一切。大多數時間死亡不在我們考慮範圍之內,或者是我們不可能清晰的體驗到死亡的感覺。所以我們一直認為我們還有明天。實際上有太多的意外不在我們掌控中。grey裡面的,t如果愛就說吧,也許明天一切都沒有了。任何一個感覺和詞語,都是要一個反襯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如果世界尚沒有悲傷,那也不會有快樂了。如果某一種感覺全部的佔據了你的內心,那麼你要留意去尋找相對的感覺,因為那個全部的感覺一定不是真實的也根本沒有價值。

  日常———>慣性動作可以讓人產生惰性。就是上面的全部感覺,你必須要找到如何突破惰性,找到那種相對立的感覺去突破自己。

  靈魂的電流———>應該是部分感性的存在。回憶對人是重要的是人最寶貴的財富,在一生中不停的做著計劃和回憶的互動動作。雖然很多理論讓你把握當前,其實,這很難。至少從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多數是在幻想未來,和回味過去。只是今天也會成為回憶,未來也會成為今天。把握當前的心態就是要突破惰性,要在一種全部的感覺中找到那種相對立的感覺。比如你有一個鑽石,你會永遠擁有它。它放在你的倉庫裡面。永遠不去提取。你偶爾會想想它的光芒,但實際生活中你不會天天帶著它。但是有一天你的倉庫失竊,鑽石沒有了。你就會經常想起那個鑽石,想如果天天帶著它的話也許倉庫失竊的時候就不會丟了。但是你不知道哪天你的倉庫會失竊。失竊前,你也會經常忘記你擁有這個鑽石,這個就是計劃之內的東西,也是在你回憶裡面的東西,其實不屬於你的現在。

  我覺得,改變,或者是體驗到存在感,或者價值等方法就是一定要知道相對立的體驗感覺。事物矛盾的對立面是促進事物發展的原始動力。靈魂的電流基本是一種情感發揮到一定程度所體現出來的物理現象。

  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jaspers的觀點:他把我們體驗到存在邊緣的狀態定義為"邊緣狀態"。通常,我們如此地執迷於和熟悉日常的生活,以至於我們不能夠看破世俗——我們用自己的觀點造了一個藩籬。只有當我們處於邊緣狀態,如疾病、痛苦、煩惱或者破產使我們遠離正常的生活,把我們放置在一個新的位置時,我們才會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去看待和重新審視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說生命和死亡就像在鏡子裡互相觀望一樣,當我們說已經為死亡做好了準備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活得沒有任何遺憾;而當我們說自己生活得很幸福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已經為死亡做好了準備。

  其實內心中,生活應該正在朝著這麼一個軌跡發展吧

【哲學讀後感】相關文章: